论坛首页 海阔天空论坛

[拼搏到底之龟兔赛跑--Day 14]所谓国学

浏览 15094 次
精华帖 (0) :: 良好帖 (0) :: 灌水帖 (0) :: 隐藏帖 (0)
作者 正文
   发表时间:2007-11-26  

据说,现在国学是越来越热了,但是,什么是国学,好像没什么人说得清楚。是文言文?竖版书?是四书五经?是之乎者也?是那些当年被五四青年们彻底打倒了的旧学?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封建阶级的糟粕?

那么,什么是国学呢?在我看来,国学无非是国人之学。中国这个国家的历史,从未中断,文化传承自然也绵延至今。那么国学,就该是从古到今,一切曾经产生,甚至至今仍然能够看到、学到的学问。

这样的国学定义,只怕与很多人不同。比如,孔孟之道,自然算是国学;佛经、道书,当然也算是国学;诗词歌赋要算是国学;奇技淫巧,只要是历史上的中国人发明的,当然也算是国学;不但古代的文言文要算是国学,现代文写出来的学问,也该算是国学;不但繁体字可以是国学的载体,简体字也同样可以是国学的载体;不但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是国学;就算是到了现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也同样是国学;千百年后,要写中国学术史,这些学问,都是史书中该记载的内容。

为什么我会这样来定义国学?因为,我既不是守旧派,也不是维新派。既不是简单的说“要继承传统”;也不是简单的说“要脱亚入欧”。就像人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飞离地球一样,我们同样不可能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种出不含中国文化的学术来。学术史固然有扬弃、有转折、有吸收、有否定;但是这些都无可逃避的会汇入整个中国学术的发展进程之中。假装自己不在其中,和假装自己不是中国人一样,颇有掩耳盗铃之态。

至于该不该读古书的问题,我感觉其实相当的细枝末节。一个不能放弃思考的人,无论接触古今中外的何种学问,总要拿来联系自己所处的时代与文化,所处的社会与政治环境,来做更加深入的思考。这样的思考得出的成果,总是国学的一部分了,逃不掉的。那么既然要思考研究中国的现实,你当然可以从一切有价值的学术资源入手,喜欢古汉语典籍的,固然可以从经史子集入手;喜欢史料丰富的,也可以从近代现代的学问入手;喜欢西方理论体系的,自然可以从西学入手;钟情华夏文化的,也不妨从中体西用开始考察。

读书,问古今中外,总是荒唐的。第一是好不好,第二是自己喜不喜欢。读有价值的好书,如果读不下去,也不要逼自己。如此而已。

今天的blog里,没有介绍书~~~,还是评论几本吧。
s2180475
《国学概论》,钱穆的书,这本我也没看过,不过相信应该是很不错的。

s1430717
《思维的乐趣》,王小波的思维模式,其实不出程序员的范围;他完全无法理解,理科思维和文科思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系,以理科眼光来看文科的很多东西,往往不免会有些“盲目的自得其乐”,这大概就是他的“思维的乐趣”吧。

s2180180
《经学历史》,清朝的皮锡瑞写的,介绍经学,相当的深入浅出,豆瓣的一篇简介,但是介绍得极为深入,推荐一看。

s1195244
《经子解题》,国学大师吕思勉著,泛论经学与子学,薄薄一本,正可以“启蒙”。

s1007098s2061882
《公羊学引论》、《政治儒学》,有一个叫蒋庆的人,尊敬他的人,叫他蒋子,以为他是当代国学大师。不过依我的见解,此人的学问相当空疏,不过文笔气势很足,读来令人有昂扬振奋之感。

   发表时间:2007-11-26  
其它不说,就说该不该读古书吧,我的观点是一定要读。为什么呢?我觉得古书是根本,如果对它们本身不熟悉,而只是从别人的转述中了解,然后再大加批判,这是相当荒谬的,然而悲哀的是,这却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其实关于这种现象,钱穆先生在他的《国史大纲》的前言中已经讲述过了,并且也一一批驳之,我是很赞同的。读古书的过程,就是一个传承的过程,一个感受古书所处的时代气息的过程,是一个寻求认同感的过程,这个,是读二道贩子的书万万体会不到的。正如莎翁的十四行诗虽美,翻译成汉语总会有所逊色,唐诗虽绝,翻译成英语,其意境和韵味也尽失一样。文艺复兴时期,孟德斯鸠(还有记不起来了,汗颜)等当时的思想家其实对中国的古书应该是有所涉猎和研究的,他们的成果是我们的国学的一部分吗,显然不是!因为他们是从中寻找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摒弃其余,量体裁衣,为其所用,来为其观点寻找支持。再者,经别人转述的东西,经常会有所差池,意思被歪曲误解,我们常玩的传话游戏其实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我经常给朋友举的一个例子就是我们经常说对人要以德报怨,并说这是孔子说的,但是我们真正去看论语,才知道原文是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孔子的答案是“以直对怨”!真是谬以千里! 庄兄所说“联系自己所处的时代与文化,所处的社会与政治环境,来做更加深入的思考”,坦白地讲,我觉得这是绝大多数人所做不到的,是智者,是时代的先驱所干的事情,我等小民,能够于先人的书籍中能有所传承,并发扬广大,已经算是幸事了。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7-11-26  
1、深究原著,当然更好。与是不是古书无关。
2、书海无涯,有一本纲目在手,也好过瞎摸索。所以经人转述,未必坏事。
3、无论谁的书,总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哪怕先哲原著,也是如此。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7-11-27  
一定要读古书,而且还需要了解事情的背景和根由。
比如以前觉得孔丘不错,但是读了论语之后就觉得孔子伪善而矫情,而且还特别喜欢口是心非,对人不对己。比如女人与小人难养,如果你不读,不思考,光听南怀瑾大师给你讲,或者干脆听于丹大师讲,你就会越来越觉得孔老二是个人物,彬彬有礼而豁达。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特别是在中国这个没有独立思考习惯的国度,不读古书,基本上就是被骗的份。而且即便读了古文,不前后对比,不研究,不思考,一样上当。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7-11-27  
ozzzzzz 写道
一定要读古书,而且还需要了解事情的背景和根由。
比如以前觉得孔丘不错,但是读了论语之后就觉得孔子伪善而矫情,而且还特别喜欢口是心非,对人不对己。比如女人与小人难养,如果你不读,不思考,光听南怀瑾大师给你讲,或者干脆听于丹大师讲,你就会越来越觉得孔老二是个人物,彬彬有礼而豁达。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特别是在中国这个没有独立思考习惯的国度,不读古书,基本上就是被骗的份。而且即便读了古文,不前后对比,不研究,不思考,一样上当。


推荐阅读钱穆的《论语新解》,然后再来说“你觉得如何如何”,南怀瑾、于丹,我也不认为他们讲得有多好。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7-11-27  
ozzzzzz 写道
一定要读古书,而且还需要了解事情的背景和根由。
比如以前觉得孔丘不错,但是读了论语之后就觉得孔子伪善而矫情,而且还特别喜欢口是心非,对人不对己。比如女人与小人难养,如果你不读,不思考,光听南怀瑾大师给你讲,或者干脆听于丹大师讲,你就会越来越觉得孔老二是个人物,彬彬有礼而豁达。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特别是在中国这个没有独立思考习惯的国度,不读古书,基本上就是被骗的份。而且即便读了古文,不前后对比,不研究,不思考,一样上当。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孔子应该没有针对所有女人。

另外,古书这种东西离现实太远,很多地方会产生不同的解读,我觉得只要对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环境有益,怎么解读都可以,并不非要去寻求写书,说话的人的真实想法。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7-11-27  
庄表伟 写道
ozzzzzz 写道
一定要读古书,而且还需要了解事情的背景和根由。
比如以前觉得孔丘不错,但是读了论语之后就觉得孔子伪善而矫情,而且还特别喜欢口是心非,对人不对己。比如女人与小人难养,如果你不读,不思考,光听南怀瑾大师给你讲,或者干脆听于丹大师讲,你就会越来越觉得孔老二是个人物,彬彬有礼而豁达。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特别是在中国这个没有独立思考习惯的国度,不读古书,基本上就是被骗的份。而且即便读了古文,不前后对比,不研究,不思考,一样上当。


推荐阅读钱穆的《论语新解》,然后再来说“你觉得如何如何”,南怀瑾、于丹,我也不认为他们讲得有多好。

嘿嘿,既然你看了,你有啥结论。
所以不是我批评你,读书不求甚解的就是你。别的不说,就女人和小人这个说法,你说说看到底在说啥。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7-11-27  
ozzzzzz 写道
庄表伟 写道
ozzzzzz 写道
一定要读古书,而且还需要了解事情的背景和根由。
比如以前觉得孔丘不错,但是读了论语之后就觉得孔子伪善而矫情,而且还特别喜欢口是心非,对人不对己。比如女人与小人难养,如果你不读,不思考,光听南怀瑾大师给你讲,或者干脆听于丹大师讲,你就会越来越觉得孔老二是个人物,彬彬有礼而豁达。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特别是在中国这个没有独立思考习惯的国度,不读古书,基本上就是被骗的份。而且即便读了古文,不前后对比,不研究,不思考,一样上当。


推荐阅读钱穆的《论语新解》,然后再来说“你觉得如何如何”,南怀瑾、于丹,我也不认为他们讲得有多好。

嘿嘿,既然你看了,你有啥结论。
所以不是我批评你,读书不求甚解的就是你。别的不说,就女人和小人这个说法,你说说看到底在说啥。
我认为女子与小人这个没什么RP问题,不过是总结一下经验而已。
难不成你们都认为女子或小人好伺候么?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7-11-27  
weiqingfei 写道
ozzzzzz 写道
一定要读古书,而且还需要了解事情的背景和根由。
比如以前觉得孔丘不错,但是读了论语之后就觉得孔子伪善而矫情,而且还特别喜欢口是心非,对人不对己。比如女人与小人难养,如果你不读,不思考,光听南怀瑾大师给你讲,或者干脆听于丹大师讲,你就会越来越觉得孔老二是个人物,彬彬有礼而豁达。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特别是在中国这个没有独立思考习惯的国度,不读古书,基本上就是被骗的份。而且即便读了古文,不前后对比,不研究,不思考,一样上当。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孔子应该没有针对所有女人。

另外,古书这种东西离现实太远,很多地方会产生不同的解读,我觉得只要对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环境有益,怎么解读都可以,并不非要去寻求写书,说话的人的真实想法。

别叫啥应该,而且确实这个时候孔丘就是在确实的表达某种隐晦的意思。只不过他当时不好把话说明白。其实就是抱怨加讽刺罢了,没啥大不了。不信你去看南怀瑾,他也不敢在这里否认。
我认为读书有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你这样,觉得有些地方不能按照字面理解;第二个层次是能看出字面背后的意思来,所谓字缝里面看出字;第三个层次,还要从背后的意思看出其背后的意思来。
其实从学而以下,孔丘就经常露出点小人得志和阿Q思想的马脚来。而今人,动不动就圣人圣人的叫,我不知道是在骂人还是骂自己。说来说去,孔丘就代表了旧时知识分子喜欢自我吹嘘,自我肯定,然后又喜欢心理战胜法的典型。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7-11-27  
抛出异常的爱 写道
ozzzzzz 写道
庄表伟 写道
ozzzzzz 写道
一定要读古书,而且还需要了解事情的背景和根由。
比如以前觉得孔丘不错,但是读了论语之后就觉得孔子伪善而矫情,而且还特别喜欢口是心非,对人不对己。比如女人与小人难养,如果你不读,不思考,光听南怀瑾大师给你讲,或者干脆听于丹大师讲,你就会越来越觉得孔老二是个人物,彬彬有礼而豁达。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特别是在中国这个没有独立思考习惯的国度,不读古书,基本上就是被骗的份。而且即便读了古文,不前后对比,不研究,不思考,一样上当。


推荐阅读钱穆的《论语新解》,然后再来说“你觉得如何如何”,南怀瑾、于丹,我也不认为他们讲得有多好。

嘿嘿,既然你看了,你有啥结论。
所以不是我批评你,读书不求甚解的就是你。别的不说,就女人和小人这个说法,你说说看到底在说啥。
我认为女子与小人这个没什么RP问题,不过是总结一下经验而已。
难不成你们都认为女子或小人好伺候么?

这个和RP没啥关系,其实就是他在抱怨。
0 请登录后投票
论坛首页 海阔天空版

跳转论坛: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