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344183 次
- 性别:
- 来自: 北京
文章分类
最新评论
-
fengjingxianjing:
凤舞凰扬的话 -
qiubite520:
求登陆这块的完整代码,378657535@qq.com,谢谢
用RCP实现MSN风格的登录窗口 -
renyanwei:
可是现在怎么看还是1.4呢
InfoQ中文站正式升级为1.5版 -
malk:
ray_linn 写道作者可以和罗时飞一拼了,无论从语无伦次, ...
书评:《敏捷软件开发》中文版第二版 -
sleekengine:
一路看下来的感想:1)看来还是有能够翻译的不错的好手2)翻译也 ...
书评:《敏捷软件开发》中文版第二版
当我看到第一章第一行正文时,我不禁深深叹服于译者的能力了。
“在思考软件开发时,有一种富有成效的方式,那就是把它当作一个创造和沟通的合作博弈。”唔,这样急促的呼吸,是刚刚辗转于床第之间才能有的吧?我甚至都可以想象得见译者于大汗淋漓之际,披衣下床,运指如飞,方才能有这样的句式。
在这个正常人居多的世上,强者终归是少数;于是我满怀对译者的敬仰之情继续了阅读之旅。
然后我看到了第二段。“轰!”地一声惊雷炸响,那迎面而来的王者之气让我竟不由的虎躯一震,眼前恍惚浮现出了杜甫的千古名句——“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许久之后,我才渐渐心情平复,眼含热泪掩卷深思:我们国内这些技术书籍的译者,是不是固步自封太久,成了井底之蛙了?说什么“要语句通顺,符合汉语的语法结构”,又说什么“要意译,透彻理解,灵活表达,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在这种种枷锁下,我们的翻译事业还能有多大的发展空间?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但强者终归是要逆天的,于是我们才能看到在常人眼里惊世骇俗的文字:“如果它不是我们正在开发的软件,那么开发软件的体验应该像什么?”为什么句子的主语一定要指代明确?为什么语气前后一定要连贯?在书中,我看到的是译者用自己的键盘,向万恶的社会发出血泪控诉!他的这等做法,无异于用自己的生前身后名,为大众劈开一条前所未有的路。舍己为人,至死无悔!
念及此处,我不免又有些心神激荡,终于还是强忍着拜读下去,“接着,本节把软件开发与另一个团队合作博弈—攀岩做了一番比较,然后与两个对照者—工程化和模型构建做了一番比较。”连续两个“一番比较”,用陈述的句式造出排比的气势,固然非同寻常,但与上文给人的震撼无异于天壤之别,于是有些疑惑,难道短短两段之后,就开始江郎才尽了?
但转眼便是奇峰突起,目光换行之间,我险些震惊的一口血喷到显示器上。你猜我看到了什么:“它认为这一博弈的首要目标是:交付可工作的软件,而辅助目标(或者说博弈的积淀)是:为下一次博弈做准备。” 连断四句!!这样的节奏,这样的韵律,岂不是只有R~O~O~M才能媲美!一边是挥汗如雨娇喘微微鬓乱钗横,一边是思如泉涌勤勤恳恳笔耕不辍,什么人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啊!化腐朽为神奇,于平淡中见真章,席慕容说过“美丽的人同美丽的梦一样可遇而不可求”,本书译者亦如是。
文至此处,我已无法继续,凭我等蝼蚁这般微弱的想象力和跳跃性思维,想跟随大神的脚步实属痴心妄想。最后无非落得“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但我无憾。纵有生花妙笔,也未尝能将书中妙处形容万一。若是有人能藉由我这些拙劣的文字,稍稍感悟到译者的神韵,我心已足。
谨以此文,纪念2008年3月20日初次于技术书中见梨花体。
书籍链接:敏捷软件开发(原书第2版)
其实如果跳脱原著直接去读译文(前三样章),基本上是比较流畅的。
脱离了原著那还叫什么译本?
硬伤也就那么几个。多数属于人畜无害的发挥、误译,还有一些是软性的口味问题。但即便是那些错译,因为其上下文,即便看了别扭也不会有想去找原文的冲动,首先偏离不大,其次大多出现在不重要的地方,这可能也是译者对这些位置不太重视造成的。另外,很多误译的地方,虽然误了一些,但不去读原文你是看不出来的,:)。
要抱着十分负责的态度去翻译!
不能因为读者不去找原文就容忍错误的出现,更别说是硬伤了!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译者的误译会造成读者的误解;至于硬伤,一个也不能有!
更别在翻译的时候把读者想成傻子!
当然,中文写法上的几个语法问题不可原谅。我估计是工科背景写的东西省略用法太多了。
总的来说,这个书估计看起来还是比较适合快速阅读的。不像有些书的翻译,原著也算是经典,但读起来每个字都认识,语法也中规中矩,就是读起来磕磕碰碰不顺畅,只能说是译者没有咀嚼过的直接翻录品。
如果原著是经典,译本也要值得咀嚼和回味。做不到深入浅出,最起码也要保证译本能够反映出原著的价值!
如果译本只适合快速阅读,那真是辱没了原著!
翻译水平不高没关系,但如果对翻译没有清楚的认识、谦虚端正的态度,那关系可就大了!!!
有错改之,善莫大焉!
其实书评不在数量而在质量。我总是疑惑为什么从最后实际销售数据来反映,读者总体上还是不那么理智,坏书在驱逐好书。
后来还是归因于信息不对称,好书没有得到应该的宣传。
这个问题似乎不该由你来问啊
为什么医药代表要围着医生转?
高端技术书籍本来购买量就很少,按单印制才是真正的出路。但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严格控制私自印刷,这条路行不通。技术网站对面向高端技术书籍的销量也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最多能帮你多推销几百上千本出去,但这点销量是指望不上的。
说到图书评论的服务,其实CSDN不就有一个专门的读书频道吗?而且CSDN的博客也在大力推广读书功能,但我看读书频道也没有多大流量和影响力,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是图书评论本来就做不起来呢?还是CSDN没有做好呢?
有个几百上千本就很不错了,多几个网站撑一下,再加上传统渠道,有不少本来赔钱的书也许就会起死回生。
其实现在高端技术书的问题是,主要销售还是依靠传统书店,而传统书店一方面未必对专业人员有吸引力,而有限的书架被太多的书争夺,一本书能在架子上生存下来是很难的,传统书店里卖书的往往不懂书,长尾几乎不可能。
不过比较可喜的是,网上书店增长比较快,当当从正二八经开始卖计算机书,很快就超过任何单体书店了。而且当当、互动和比较少的卓越三家网上书店,已经占到了我们销售的五分之一,有些书甚至能到三分之一。
CSDN读书频道感觉还是运营模式上有问题,他们的第二书店已经不想经营了,要是能顺利嫁接到china-pub这种书店,界面和思路上调整一下,不要那么乱七八糟的,前景应该还是不错的。
JavaEye的气氛很好,很适合平心静气地谈谈书,推荐书的。
我觉得是机会,dearwolf聘为特邀评论员,哈哈。等dearwolf同学转到douban评论去了,损失就大了。
ozzzz举出长尾理论,是非常正确的,高端技术书的希望,可能就是借助互联网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最近邮电(图灵之外的部门)重印了几年前出的几种C/C++书,卖得挺火,长尾效应,还是有的。
找个时间,要和Robbin好好聊聊怎么合作了,呵呵。
高端技术书籍本来购买量就很少,按单印制才是真正的出路。但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严格控制私自印刷,这条路行不通。技术网站对面向高端技术书籍的销量也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最多能帮你多推销几百上千本出去,但这点销量是指望不上的。
说到图书评论的服务,其实CSDN不就有一个专门的读书频道吗?而且CSDN的博客也在大力推广读书功能,但我看读书频道也没有多大流量和影响力,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是图书评论本来就做不起来呢?还是CSDN没有做好呢?
TIJ最初走的就是这个路线啊
呵呵,那个讨论堪称图灵论坛最经典的集体智慧解决问题的案例了。
放在这里共欣赏一下:
大家可以琢磨一下怎么翻译。
答案我稍后给出,心急的同学,可以到图灵论坛注册(我们采取实名制)访问: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turingbook
实话实说。目前出版社如果单靠零售性的技术书的话,是很难生存的。尤其是比较高端的技术书,印个4000册,卖出3000多,三四十元一本,总共的毛产值才10万左右,给销售渠道40%,印刷纸张成本20%-30%,稿费8%-10%,还有税、人员成本、管理成本,翻译书还有给老外的10%左右,销售回款一般还是不能收全的,要有10%-20%的坏账,大家可以算一算,出版社最后很可能是瞎忙活,赔钱买卖。高端技术书的出版,是一个高风险的买卖。
就拿这本顶着Jolt大奖的光环的书来说,它的定价是比较高的,要是按一般定个三四十元,肯定会赔钱!事实上,历史上讲敏捷啊、极限编程等等方法论的书(包括这本书的前一版、Kent Beck的那本XP),很少有挣钱的。Robert Martin那本书因为是讲实战,卖得不错,但它是凑热闹弄个敏捷放在名字里,不算此列。
比较滋润的出版社往往都有计划经济留下来的自留地,往往是一些特许的领域,比如各类有垄断性的教材,比如各种行业的标准之类。
为什么有些出版社大量出版烂书,仍然前赴后继,不改初衷呢?为什么现在书价和印数明明难以抵过成本,还要出那么多书(中国的出书总量逐年递增)呢?因为他有别的东西挣钱,而且,他是国营的,总体管理上没那么细(当然,近年来断了不少明奶,好多了)。
而图灵还有博文这种完全靠自己又要走高端路线的出版机构,日子就很难了。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博文最近出了大量在我看来非常低俗的开发书?要生存啊。
ozzzz举出长尾理论,是非常正确的,高端技术书的希望,可能就是借助互联网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最近邮电(图灵之外的部门)重印了几年前出的几种C/C++书,卖得挺火,长尾效应,还是有的。
找个时间,要和Robbin好好聊聊怎么合作了,呵呵。
国外已经有先例了。Thinking in Java之所以成为畅销书,一方面当然是它的内容过硬,但是免费电子书也是功不可没的。
现在O'Reilly、Pearson、Manning都有电子版订阅,从beta开始就发布,然后不断更新的模式。
O'Reilly甚至还开始用Wiki方式邀请读者参与写作了:
http://softwarecraftsmanship.oreilly.com/
印象中,有一本Ajax模式也有类似的尝试。
其实我们在Google上开一个论坛,就有这样的目的。不过具体的模式,还在探索。
欢迎大家指教!
这仅仅是一个法子,而且不是关键的地方。
主要是我觉得出版社应该同你们这样的企业合作,应该发展长尾。毕竟技术书,怎么搞发行量也上不去。而很多书现在是绝版了,如果重印,我估计买的也不会很多,但是从一个时段看需求也不少。
当然这仅仅是我的想法的一个小部分。
错别字“不仅”应为“不禁”
还好没有人花钱买我这篇博客……
“在思考软件开发时,有一种富有成效的方式,那就是把它当作一个创造和沟通的合作博弈。”唔,这样急促的呼吸,是刚刚辗转于床第之间才能有的吧?我甚至都可以想象得见译者于大汗淋漓之际,披衣下床,运指如飞,方才能有这样的句式。
在这个正常人居多的世上,强者终归是少数;于是我满怀对译者的敬仰之情继续了阅读之旅。
然后我看到了第二段。“轰!”地一声惊雷炸响,那迎面而来的王者之气让我竟不由的虎躯一震,眼前恍惚浮现出了杜甫的千古名句——“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许久之后,我才渐渐心情平复,眼含热泪掩卷深思:我们国内这些技术书籍的译者,是不是固步自封太久,成了井底之蛙了?说什么“要语句通顺,符合汉语的语法结构”,又说什么“要意译,透彻理解,灵活表达,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在这种种枷锁下,我们的翻译事业还能有多大的发展空间?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但强者终归是要逆天的,于是我们才能看到在常人眼里惊世骇俗的文字:“如果它不是我们正在开发的软件,那么开发软件的体验应该像什么?”为什么句子的主语一定要指代明确?为什么语气前后一定要连贯?在书中,我看到的是译者用自己的键盘,向万恶的社会发出血泪控诉!他的这等做法,无异于用自己的生前身后名,为大众劈开一条前所未有的路。舍己为人,至死无悔!
念及此处,我不免又有些心神激荡,终于还是强忍着拜读下去,“接着,本节把软件开发与另一个团队合作博弈—攀岩做了一番比较,然后与两个对照者—工程化和模型构建做了一番比较。”连续两个“一番比较”,用陈述的句式造出排比的气势,固然非同寻常,但与上文给人的震撼无异于天壤之别,于是有些疑惑,难道短短两段之后,就开始江郎才尽了?
但转眼便是奇峰突起,目光换行之间,我险些震惊的一口血喷到显示器上。你猜我看到了什么:“它认为这一博弈的首要目标是:交付可工作的软件,而辅助目标(或者说博弈的积淀)是:为下一次博弈做准备。” 连断四句!!这样的节奏,这样的韵律,岂不是只有R~O~O~M才能媲美!一边是挥汗如雨娇喘微微鬓乱钗横,一边是思如泉涌勤勤恳恳笔耕不辍,什么人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啊!化腐朽为神奇,于平淡中见真章,席慕容说过“美丽的人同美丽的梦一样可遇而不可求”,本书译者亦如是。
文至此处,我已无法继续,凭我等蝼蚁这般微弱的想象力和跳跃性思维,想跟随大神的脚步实属痴心妄想。最后无非落得“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但我无憾。纵有生花妙笔,也未尝能将书中妙处形容万一。若是有人能藉由我这些拙劣的文字,稍稍感悟到译者的神韵,我心已足。
谨以此文,纪念2008年3月20日初次于技术书中见梨花体。
书籍链接:敏捷软件开发(原书第2版)
评论
121 楼
ivywang
2008-03-28
charon 写道
其实如果跳脱原著直接去读译文(前三样章),基本上是比较流畅的。
脱离了原著那还叫什么译本?
charon 写道
硬伤也就那么几个。多数属于人畜无害的发挥、误译,还有一些是软性的口味问题。但即便是那些错译,因为其上下文,即便看了别扭也不会有想去找原文的冲动,首先偏离不大,其次大多出现在不重要的地方,这可能也是译者对这些位置不太重视造成的。另外,很多误译的地方,虽然误了一些,但不去读原文你是看不出来的,:)。
要抱着十分负责的态度去翻译!
不能因为读者不去找原文就容忍错误的出现,更别说是硬伤了!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译者的误译会造成读者的误解;至于硬伤,一个也不能有!
更别在翻译的时候把读者想成傻子!
charon 写道
当然,中文写法上的几个语法问题不可原谅。我估计是工科背景写的东西省略用法太多了。
总的来说,这个书估计看起来还是比较适合快速阅读的。不像有些书的翻译,原著也算是经典,但读起来每个字都认识,语法也中规中矩,就是读起来磕磕碰碰不顺畅,只能说是译者没有咀嚼过的直接翻录品。
如果原著是经典,译本也要值得咀嚼和回味。做不到深入浅出,最起码也要保证译本能够反映出原著的价值!
如果译本只适合快速阅读,那真是辱没了原著!
翻译水平不高没关系,但如果对翻译没有清楚的认识、谦虚端正的态度,那关系可就大了!!!
有错改之,善莫大焉!
120 楼
beckdim
2008-03-28
有点夸张了点啊。。
我没读过,也不好发表什么评论了。
我没读过,也不好发表什么评论了。
119 楼
gigix
2008-03-27
turing 写道
robbin 写道
China-pub也有书籍评论,不过人家是卖书和点评在一起的,所以看着还凑合。但你不是卖书的网站,靠会员点评图书,真的用户基数太小了。
其实书评不在数量而在质量。我总是疑惑为什么从最后实际销售数据来反映,读者总体上还是不那么理智,坏书在驱逐好书。
后来还是归因于信息不对称,好书没有得到应该的宣传。
这个问题似乎不该由你来问啊
为什么医药代表要围着医生转?
118 楼
turing
2008-03-27
<div class='quote_title'>robbin 写道</div><div class='quote_div'> China-pub也有书籍评论,不过人家是卖书和点评在一起的,所以看着还凑合。但你不是卖书的网站,靠会员点评图书,真的用户基数太小了。</div><p><br/><br/>其实书评不在数量而在质量。我总是疑惑为什么从最后实际销售数据来反映,读者总体上还是不那么理智,坏书在驱逐好书。</p><p>后来还是归因于信息不对称,好书没有得到应该的宣传。</p>
117 楼
turing
2008-03-27
robbin 写道
高端技术书籍本来购买量就很少,按单印制才是真正的出路。但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严格控制私自印刷,这条路行不通。技术网站对面向高端技术书籍的销量也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最多能帮你多推销几百上千本出去,但这点销量是指望不上的。
说到图书评论的服务,其实CSDN不就有一个专门的读书频道吗?而且CSDN的博客也在大力推广读书功能,但我看读书频道也没有多大流量和影响力,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是图书评论本来就做不起来呢?还是CSDN没有做好呢?
有个几百上千本就很不错了,多几个网站撑一下,再加上传统渠道,有不少本来赔钱的书也许就会起死回生。
其实现在高端技术书的问题是,主要销售还是依靠传统书店,而传统书店一方面未必对专业人员有吸引力,而有限的书架被太多的书争夺,一本书能在架子上生存下来是很难的,传统书店里卖书的往往不懂书,长尾几乎不可能。
不过比较可喜的是,网上书店增长比较快,当当从正二八经开始卖计算机书,很快就超过任何单体书店了。而且当当、互动和比较少的卓越三家网上书店,已经占到了我们销售的五分之一,有些书甚至能到三分之一。
CSDN读书频道感觉还是运营模式上有问题,他们的第二书店已经不想经营了,要是能顺利嫁接到china-pub这种书店,界面和思路上调整一下,不要那么乱七八糟的,前景应该还是不错的。
JavaEye的气氛很好,很适合平心静气地谈谈书,推荐书的。
116 楼
ronghao
2008-03-27
dearwolf 写道
是的,所以也许做个“翻译红黑榜”之类的专栏效果会更好些
我觉得是机会,dearwolf聘为特邀评论员,哈哈。等dearwolf同学转到douban评论去了,损失就大了。
115 楼
blackanger
2008-03-27
译者太惨了。。。
114 楼
dearwolf
2008-03-27
是的,所以也许做个“翻译红黑榜”之类的专栏效果会更好些
113 楼
robbin
2008-03-27
<div class='quote_title'>experience 写道</div><div class='quote_div'><div class='quote_title'>robbin 写道</div><div class='quote_div'>说到图书评论的服务,其实CSDN不就有一个专门的读书频道吗?而且CSDN的博客也在大力推广读书功能,但我看读书频道也没有多大流量和影响力,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是图书评论本来就做不起来呢?还是CSDN没有做好呢?<br/></div><p>是个很奇怪的事情,我能想到的几个原因:</p><p>1.本来销量低,读同一本书的人少,基数小;</p><p>2.缺少一些大家来发起有价值的评论;</p><p>3.国内的技术人员都忙于奔命,养家糊口,没时间。</p><p> </p></div> China-pub也有书籍评论,不过人家是卖书和点评在一起的,所以看着还凑合。但你不是卖书的网站,靠会员点评图书,真的用户基数太小了。
112 楼
yimlin
2008-03-27
读书评论未必做不上,不过是没有合适的模式了。douban的读书评论我还是常去的,经常可以淘些不错是书来看看。不过douban上的技术书籍评论貌似也不咋的。
因为博客园的读书推荐活动,我觉要写一份自己较满意的书评或者推荐也不那么容易,可能和我自身的表达能力有关了!
1.本来销量低,读同一本书的人少,基数小;
2.缺少一些大家来发起有价值的评论;
3.国内的技术人员都忙于奔命,养家糊口,没时间。
还是符合我观察的现象。
因为博客园的读书推荐活动,我觉要写一份自己较满意的书评或者推荐也不那么容易,可能和我自身的表达能力有关了!
引用
1.本来销量低,读同一本书的人少,基数小;
2.缺少一些大家来发起有价值的评论;
3.国内的技术人员都忙于奔命,养家糊口,没时间。
还是符合我观察的现象。
111 楼
experience
2008-03-27
<div class='quote_title'>robbin 写道</div><div class='quote_div'>说到图书评论的服务,其实CSDN不就有一个专门的读书频道吗?而且CSDN的博客也在大力推广读书功能,但我看读书频道也没有多大流量和影响力,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是图书评论本来就做不起来呢?还是CSDN没有做好呢?<br/></div><p>是个很奇怪的事情,我能想到的几个原因:</p><p>1.本来销量低,读同一本书的人少,基数小;</p><p>2.缺少一些大家来发起有价值的评论;</p><p>3.国内的技术人员都忙于奔命,养家糊口,没时间。</p><p> </p>
110 楼
robbin
2008-03-27
turing 写道
ozzzz举出长尾理论,是非常正确的,高端技术书的希望,可能就是借助互联网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最近邮电(图灵之外的部门)重印了几年前出的几种C/C++书,卖得挺火,长尾效应,还是有的。
找个时间,要和Robbin好好聊聊怎么合作了,呵呵。
高端技术书籍本来购买量就很少,按单印制才是真正的出路。但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严格控制私自印刷,这条路行不通。技术网站对面向高端技术书籍的销量也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最多能帮你多推销几百上千本出去,但这点销量是指望不上的。
说到图书评论的服务,其实CSDN不就有一个专门的读书频道吗?而且CSDN的博客也在大力推广读书功能,但我看读书频道也没有多大流量和影响力,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是图书评论本来就做不起来呢?还是CSDN没有做好呢?
109 楼
bluemeteor
2008-03-27
庄表伟 写道
to:ozzzzzz
你的意思是不是,让出版社,先推出免费的电子版供人家下载,一面可以接受批评,一面也可以了解需求量。
然后再决定是否印成实体书?
你的意思是不是,让出版社,先推出免费的电子版供人家下载,一面可以接受批评,一面也可以了解需求量。
然后再决定是否印成实体书?
TIJ最初走的就是这个路线啊
108 楼
turing
2008-03-27
dearwolf 写道
那个thread我也一直在看,其实最后得出的结论就很好啊。而且这种探究的过程也是充满乐趣的。
呵呵,那个讨论堪称图灵论坛最经典的集体智慧解决问题的案例了。
放在这里共欣赏一下:
引用
POSA v5序言第一句:
Way back I fell in with a bunch hot on the trail of a revolution in
programming, hefting on their backs the unwieldy and orthodoxless
ideas of a mad architect himself bent on revving the future by
reviving the past in the splendor of its design sense but not its
design.
Way back I fell in with a bunch hot on the trail of a revolution in
programming, hefting on their backs the unwieldy and orthodoxless
ideas of a mad architect himself bent on revving the future by
reviving the past in the splendor of its design sense but not its
design.
大家可以琢磨一下怎么翻译。
答案我稍后给出,心急的同学,可以到图灵论坛注册(我们采取实名制)访问: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turingbook
107 楼
turing
2008-03-27
ozzzzzz 写道
本来不想说啥了,但是看有些个观点实在是不能忍,还是得说几句。
首先说最不重要的。大家别被charon的说辞骗了,他其实是在用障眼法来表达无限的失望,已经对翻译书籍能够提供一个忠实于作者意图表达出不再关心,而仅仅是希望中文能够通顺,看起来能明白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只要名字没起错,说的大概内容也是一个,那么他现在仅仅在乎通顺与否了。
然后就是对刘江先生的说法,我表示非常非常的感觉不好。实际上类似的讨论,在以前很久就发生过,gigix这个小子说过很多无奈。当时我对这个行业不是很熟悉,对这些事情兴趣也没多大,懒得想这些事情。但是几年过去了,说辞一样,只不过说的人变了。这绝对不是好事情。
刚好在看朋友的译稿,于是就想了想这个恶心的循环。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技术书籍出版的环境在变坏,出版社的日子并不好过。但是在这个事情中,我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认为出版社不是这个循环的运转主体和主要推动者。并且可能从这个循环中获取最大经济利益的也只有出版社。自然他们应该担负更多的风险,也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在这一点上不存在什么读者和译者体谅出版社的问题。如果做不好,就别做,叫这个产业退出这个领域好了。我这个不是气话,而是我的真实意思。因为我以为,这个循环既然已经存在这么久,并且早就被讨论过多次,但是问题依旧,人员依旧。那就与其在这里等死,不如换个地方,换个玩法,从新创造一个新的游戏更加有前途。出版社的人并不笨,也不是不懂如何做生意。现在他们缺少的就是一种勇于适应变革,并且主动发起变革的勇气。当然环境确实不好,政府和党的政策在这里也没起啥好作用,出版社的成本也很多用在这个方面。不过这些都可以被认为是需要发生点改变的理由,而不是推卸工作没做好的理由。
那么应该如何去改变呢,是不是几方相互来个谈判,各自妥协一下,降低点要求这个事情就可以搞定呢?
首先说最不重要的。大家别被charon的说辞骗了,他其实是在用障眼法来表达无限的失望,已经对翻译书籍能够提供一个忠实于作者意图表达出不再关心,而仅仅是希望中文能够通顺,看起来能明白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只要名字没起错,说的大概内容也是一个,那么他现在仅仅在乎通顺与否了。
然后就是对刘江先生的说法,我表示非常非常的感觉不好。实际上类似的讨论,在以前很久就发生过,gigix这个小子说过很多无奈。当时我对这个行业不是很熟悉,对这些事情兴趣也没多大,懒得想这些事情。但是几年过去了,说辞一样,只不过说的人变了。这绝对不是好事情。
刚好在看朋友的译稿,于是就想了想这个恶心的循环。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技术书籍出版的环境在变坏,出版社的日子并不好过。但是在这个事情中,我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认为出版社不是这个循环的运转主体和主要推动者。并且可能从这个循环中获取最大经济利益的也只有出版社。自然他们应该担负更多的风险,也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在这一点上不存在什么读者和译者体谅出版社的问题。如果做不好,就别做,叫这个产业退出这个领域好了。我这个不是气话,而是我的真实意思。因为我以为,这个循环既然已经存在这么久,并且早就被讨论过多次,但是问题依旧,人员依旧。那就与其在这里等死,不如换个地方,换个玩法,从新创造一个新的游戏更加有前途。出版社的人并不笨,也不是不懂如何做生意。现在他们缺少的就是一种勇于适应变革,并且主动发起变革的勇气。当然环境确实不好,政府和党的政策在这里也没起啥好作用,出版社的成本也很多用在这个方面。不过这些都可以被认为是需要发生点改变的理由,而不是推卸工作没做好的理由。
那么应该如何去改变呢,是不是几方相互来个谈判,各自妥协一下,降低点要求这个事情就可以搞定呢?
实话实说。目前出版社如果单靠零售性的技术书的话,是很难生存的。尤其是比较高端的技术书,印个4000册,卖出3000多,三四十元一本,总共的毛产值才10万左右,给销售渠道40%,印刷纸张成本20%-30%,稿费8%-10%,还有税、人员成本、管理成本,翻译书还有给老外的10%左右,销售回款一般还是不能收全的,要有10%-20%的坏账,大家可以算一算,出版社最后很可能是瞎忙活,赔钱买卖。高端技术书的出版,是一个高风险的买卖。
就拿这本顶着Jolt大奖的光环的书来说,它的定价是比较高的,要是按一般定个三四十元,肯定会赔钱!事实上,历史上讲敏捷啊、极限编程等等方法论的书(包括这本书的前一版、Kent Beck的那本XP),很少有挣钱的。Robert Martin那本书因为是讲实战,卖得不错,但它是凑热闹弄个敏捷放在名字里,不算此列。
比较滋润的出版社往往都有计划经济留下来的自留地,往往是一些特许的领域,比如各类有垄断性的教材,比如各种行业的标准之类。
为什么有些出版社大量出版烂书,仍然前赴后继,不改初衷呢?为什么现在书价和印数明明难以抵过成本,还要出那么多书(中国的出书总量逐年递增)呢?因为他有别的东西挣钱,而且,他是国营的,总体管理上没那么细(当然,近年来断了不少明奶,好多了)。
而图灵还有博文这种完全靠自己又要走高端路线的出版机构,日子就很难了。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博文最近出了大量在我看来非常低俗的开发书?要生存啊。
ozzzz举出长尾理论,是非常正确的,高端技术书的希望,可能就是借助互联网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最近邮电(图灵之外的部门)重印了几年前出的几种C/C++书,卖得挺火,长尾效应,还是有的。
找个时间,要和Robbin好好聊聊怎么合作了,呵呵。
106 楼
turing
2008-03-27
庄表伟 写道
to:ozzzzzz
你的意思是不是,让出版社,先推出免费的电子版供人家下载,一面可以接受批评,一面也可以了解需求量。
然后再决定是否印成实体书?
你的意思是不是,让出版社,先推出免费的电子版供人家下载,一面可以接受批评,一面也可以了解需求量。
然后再决定是否印成实体书?
国外已经有先例了。Thinking in Java之所以成为畅销书,一方面当然是它的内容过硬,但是免费电子书也是功不可没的。
现在O'Reilly、Pearson、Manning都有电子版订阅,从beta开始就发布,然后不断更新的模式。
O'Reilly甚至还开始用Wiki方式邀请读者参与写作了:
http://softwarecraftsmanship.oreilly.com/
印象中,有一本Ajax模式也有类似的尝试。
其实我们在Google上开一个论坛,就有这样的目的。不过具体的模式,还在探索。
欢迎大家指教!
105 楼
dearwolf
2008-03-26
真是无聊的态度,不想说啥了。搞什么坦诚请教。
回头看看不行真写个清风阁评书出来。faint
回头看看不行真写个清风阁评书出来。faint
104 楼
godblessu
2008-03-26
出来说几句吧,最好别又闹出什么乱子来。
我来这里本来是很坦诚地来向楼主请教的,至于为什么变成后来的样子,我就不说了,那有点跑题。
不过,还是要由衷地感谢楼主后来提出的译文中的缺点,这也是我希望看到的。
还要感谢ozzzzzz和gigix对game译法点拨,我这两天一直在思考他们的话。
感谢javaeye的朋友们。(就不感谢CCTV和MTV了)
希望大家能继续讨论下去,就是别讨论我的人品了,我的人品实在经不起推敲。
我确实跑路了,正在太原吃刀削面呢。
我来这里本来是很坦诚地来向楼主请教的,至于为什么变成后来的样子,我就不说了,那有点跑题。
不过,还是要由衷地感谢楼主后来提出的译文中的缺点,这也是我希望看到的。
还要感谢ozzzzzz和gigix对game译法点拨,我这两天一直在思考他们的话。
感谢javaeye的朋友们。(就不感谢CCTV和MTV了)
希望大家能继续讨论下去,就是别讨论我的人品了,我的人品实在经不起推敲。
我确实跑路了,正在太原吃刀削面呢。
103 楼
ozzzzzz
2008-03-26
庄表伟 写道
to:ozzzzzz
你的意思是不是,让出版社,先推出免费的电子版供人家下载,一面可以接受批评,一面也可以了解需求量。
然后再决定是否印成实体书?
你的意思是不是,让出版社,先推出免费的电子版供人家下载,一面可以接受批评,一面也可以了解需求量。
然后再决定是否印成实体书?
这仅仅是一个法子,而且不是关键的地方。
主要是我觉得出版社应该同你们这样的企业合作,应该发展长尾。毕竟技术书,怎么搞发行量也上不去。而很多书现在是绝版了,如果重印,我估计买的也不会很多,但是从一个时段看需求也不少。
当然这仅仅是我的想法的一个小部分。
102 楼
dearwolf
2008-03-26
experience 写道
dearwolf 写道
当我看到第一章第一行正文时,我不仅深深叹服于译者的能力了。
错别字“不仅”应为“不禁”
还好没有人花钱买我这篇博客……
发表评论
-
元月3日,大雪,不宜出行
2010-01-05 21:03 983元月3号的机场遭遇 因为航班取消,5点多拿到退票证明以后,给 ... -
读“豆瓣的架构”有感
2008-06-15 18:20 2470在《程序员》第六期上有一篇文章,叫做“豆瓣的架构”。 从前, ... -
也来晒书单吧
2008-05-11 12:36 1530看好多人都开始晒书了,偶也来晒晒前一段时间看过的书吧 咨询的 ... -
CSDN英雄大会上,跟苏某翻译的敏捷软件开发合影留念
2008-03-31 16:59 1756没好意思用另外一根指头。 大家看清楚这本书的长相吧~~~ ... -
就“敏捷软件开发(第二版)”书评答译者
2008-03-24 15:00 1609godblessu 写道我是译者苏敬凯。感谢楼主及大家对此书翻 ... -
Starting Struts2中文版已发布
2008-03-19 11:48 3032这不是一本简单告诉你如何通过Step by step的方式来学 ... -
羡慕,那你也加入啊
2008-01-20 18:22 1775昨天跟某人聊天,我说,今天去了你们公司,环境真不错。他说,羡慕 ... -
转一下民间2007十大新闻
2008-01-03 11:48 11131、《走进科学》终于揭开神农架野人之谜――原来这是一群买不起房 ... -
两篇感人的哈7评论
2007-11-29 15:53 1448http://www.douban.com/review/12 ... -
病好以后要养成的习惯
2007-11-06 14:40 1489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 ... -
ELA 一周年了
2007-10-24 14:35 1201One year ago, 5 guys decided th ... -
有的人
2007-10-15 16:58 1134今天方姐离职了,心里很难过,但也唯有祝她走好。 于是想起了这 ... -
这个周末要做的事情
2007-10-12 11:38 13271. 准备采访稿,对Bluedavy进行采访并编写新闻 2. ... -
正式工作一年,留念
2007-07-02 23:00 1590这两天心里颇不宁静。 上星期一年期满,和公司续签了两年的合同 ... -
思家~
2007-04-17 21:37 2021人言落日即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此思家非彼思家。 下班以 ... -
做一个小小的预言
2007-03-28 19:36 1882今天在B218开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Staff Meeting ... -
圆明园中的春天
2007-03-26 10:59 3041昨天和老婆一起逛了圆明园,发现柳树上已经吐了新枝,花也开的正艳 ... -
(转载)西阶·清华
2007-03-17 13:40 1462刚才,经过清华学堂的时候,远远瞧见西北方有着庞大的机器和车辆 ... -
丢失钱包,一千现金并所有银行卡,做童谣以纪念...
2007-01-27 22:10 3937你拍一我拍一,钱包丢在星期一; 你拍二我拍二,现金和卡在一 ... -
总结一些冷笑话
2007-01-18 20:29 22592.两只番茄过马路,一辆汽车飞驰而过,其中一只闪避不及被压扁, ...
相关推荐
Black所出版的第二版“发育中的青少年骨学”的重要评论。 安吉拉·克里斯蒂(Angela Christie)广泛地描绘了这一点,描绘了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中不断发展的人类骨骼。 关于牙列的章节省略了磨损的提及,或标识了...
GPU 精粹——实时图形编程的技术、技巧和技艺 《GPU 精粹——实时图形编程的技术、技巧和技艺》是一本由nVidia公司编撰的图形编程方面的专业书籍。这本书汇集了国际上图形学前沿开发者们多年研究和实践得出的实时...
自身免疫性大脑1解释了I-Cubed,它是一种感染后自身免疫性的简写,它是由感染,免疫力和炎症的倍增效应产生的,当保护性免疫成为自身免疫性的来源时,受适用的环境和遗传易感因素制约。 与I-Cubed的感染后自身免疫...
《素食的道德危机》这本书由美国哲学家迈克尔·艾伦·福克斯撰写,探讨了食物选择背后的文化和道德议题。书中提到的“你吃什么,你就(几乎)是什么”这一观点,暗示了饮食习惯与个人身份和价值观的紧密联系。...
第6版更加突出了软件过程,增加了敏捷开发方法,更便于阅读。全书包括软件过程、软件工程实践、应用Wcb工程、管理软件项目及软件工程高级课题五个部分。 20多年来,它的各个后继版本一直都是软件专业人士熟悉的读物...
第6版更加突出了软件过程,增加了敏捷开发方法,更便于阅读。全书包括软件过程、软件工程实践、应用Wcb工程、管理软件项目及软件工程高级课题五个部分。 20多年来,它的各个后继版本一直都是软件专业人士熟悉的读物...
在软件工程领域,一个有效的开发过程需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和管理,这通常通过问题清单来实现。"互评-team19软件开发计划-问题清单1" 提供了一个具体的例子,展示了如何在软件开发中识别、记录和解决潜在...
第6版更加突出了软件过程,增加了敏捷开发方法,更便于阅读。全书包括软件过程、软件工程实践、应用Wcb工程、管理软件项目及软件工程高级课题五个部分。 20多年来,它的各个后继版本一直都是软件专业人士熟悉的读物...
第6版更加突出了软件过程,增加了敏捷开发方法,更便于阅读。全书包括软件过程、软件工程实践、应用Wcb工程、管理软件项目及软件工程高级课题五个部分。 20多年来,它的各个后继版本一直都是软件专业人士熟悉的读物...
第6版更加突出了软件过程,增加了敏捷开发方法,更便于阅读。全书包括软件过程、软件工程实践、应用Wcb工程、管理软件项目及软件工程高级课题五个部分。 20多年来,它的各个后继版本一直都是软件专业人士熟悉的读物...
书评:气候事实 Ulrich Berner, Hansjörg Streif 气候事实 Ulrich Berner, Hansjörg Streif (Eds.), 238 p., DIN A4, E. Schweitzerbart'sche Verlagsbuchhandlung, Stuttgart 20022, ISBN 35-7610 Saxon Umweltmi...
第6版更加突出了软件过程,增加了敏捷开发方法,更便于阅读。全书包括软件过程、软件工程实践、应用Wcb工程、管理软件项目及软件工程高级课题五个部分。 20多年来,它的各个后继版本一直都是软件专业人士熟悉的读物...
第6版更加突出了软件过程,增加了敏捷开发方法,更便于阅读。全书包括软件过程、软件工程实践、应用Wcb工程、管理软件项目及软件工程高级课题五个部分。 20多年来,它的各个后继版本一直都是软件专业人士熟悉的读物...
第6版更加突出了软件过程,增加了敏捷开发方法,更便于阅读。全书包括软件过程、软件工程实践、应用Wcb工程、管理软件项目及软件工程高级课题五个部分。 20多年来,它的各个后继版本一直都是软件专业人士熟悉的读物...
第6版更加突出了软件过程,增加了敏捷开发方法,更便于阅读。全书包括软件过程、软件工程实践、应用Wcb工程、管理软件项目及软件工程高级课题五个部分。 20多年来,它的各个后继版本一直都是软件专业人士熟悉的读物...
书评:Rüdiger Glaser Klimafakten Ulrich Berner 着的《中欧气候史》,Hansjörg Streif(编辑),238 页,DIN A4,E. Schweitzerbart'sche Verlagsbuchhandlung,斯图加特 20022,ISBN 3-516-495环境部长尤特纳在...
根据书评中的反馈,《jQuery实战第二版》覆盖了以下知识点: 1. **基础语法**:介绍了 jQuery 的基本语法和常用选择器,如 `.addClass()`, `.removeClass()`, `.toggleClass()` 等。 2. **DOM 操作**:详细讲解了...
豆瓣读书书评爬虫软件将辅助你爬取你感兴趣的书目短评,交互简单,你可以轻松的获取目标书目的指定页数的内容,你可以非常方便地使用该资源即可爬取对应书目的短评内容,可以爬取指定页数的信息,也可以将内容保存到...
很清晰的中文第二版,共2个文件,这个是part1 游戏开发入门极好的教材,介绍和书评请看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230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