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项目“种粉网” www.zhongfans.com 失败了,这里总结下。
这是今年3月份萌生的一个想法,看到新浪微博上大V的传播的速度,看到很多草根发出声音,就得不到转发,于是就想解决草根粉丝传播力度的问题。首先设定了个规则,用户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主动的增加(抓取)粉丝,但是每天都有个上限;发消息的时候需要选择消耗多少粉丝,把消息发送给他们,这些粉丝就没了,需要重新累积。
完成这个东西,从4月开始学习WEB技术,采用RUBY语言,配合RAILS框架,在6月份成型,又修改了一个月。考虑到之前都没学过WEB方面的东西,每天花的时间大概是2-3个小时(有时候晚上加班太迟就断了),自己对这个速度还算满意。
宣布它失败是因为有个地方发现想错了,首先我想做个传播平台,传播平台意味着你的人要多,人多意味着你要有内容。那么要填充什么内容才能使得和门户网,微博不一样呢?似乎没有。门户网的内容是互联网最早的表现形式,而微博以短消息+名人 使消息变得快速和互动,这是个档次上的提升。也就是说,如果我想做,那要找到另一个档次的内容,并且这个内容还能和种粉网的游戏法则匹配。可惜没想到,这个是放弃之一;之二,东西太大了,虽然对自己的热情和理想化信心满满,但是其他方面,就比如拿人脉来说吧,可怜得可怜。 两个原因下,放弃了。 明显,选择一个偏产品而不是平台的方面,更适合初次的自己。 不过,一番做下来,得到的东西还是蛮多的。
1)定位了自己的职业天赋:
起初对程序感兴趣,是因为有种创造感。我相信这种感觉大多数人类都有,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个意味着什么,只是觉得很享受。结果来到社会后,我发现程序根本无法主导这个创造感,会导致你有很多想法无法实现(即使想法是垃圾的)。那么程序在这里有两个分歧,要么做一个很牛逼的纯技术。经过分析,我觉得我是没机会了,没环境,没参加过ACM,没进过顶级学府,没机会参与谷歌、阿里巴巴、微软这种顶级公司的创立过程(其实这点最重要). 那怎么办呢? 只好当极客,我自己给极客的定义是,有一定的牛逼技术,并且有创新的产品想法,而且热衷实现出来。我觉得我适合做这种极客,符合自己技术追求,符合自己创造需求,符合一些极端的思想。
2)学到一个大技能:初级完成术
就是当你有一个想法,即使它不是你擅长方面的,也没人督促你,完全是靠兴趣,你还是带着憧憬把它实现完成,再给朋友评价。我以前基本上都是靠嘴遁,这回做出来,是对自己的一个激励。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你能体会到,你该怎么去做一件事情,然后去验证想法,最后得到这个东西。有了这次完成的经验,我会接着做第二个,第三个。
3)学到一个小技能:看了几本书,怎么看书
《结网》《引爆点》《定位》
《结网》这本书是讲糗事百科的构成。提到的内容繁多,还是坚持看完了。其实很多内容对我现阶段没什么帮助,比如要怎么更好的画思维导向图,怎么观测数据,还有很多细的东西。所以,把他做为一种提纲先放脑袋里;
《引爆点》《定位》讲的是一种社会规律,受益良多。只要你能先总结中里面规律,然后结合例子,剩下的内容都可以先放着。
总结了一个快速看这类工具书的方法,马上找出你能够验证的,投入练习,发现问题,再回到书里,一定会发现其他知识点,如此迭代。只有不断练习才是对一些知识点和规律的最好锤炼和吸收。
总结完毕,种粉网只是暂时的失败,因为觉得种粉网想表达的一个东西真的很有趣,大家每天上线阅读下信息,积累粉丝,需要的时候消耗粉丝发出自己的声音。避免依赖大V,传统媒体的喉舌。下一个要做的东西也已经构思好了,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总结:此项目计划书阐述了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专注于粉丝经济的创新App概念,它需要在产业背景下找准定位,应对市场竞争,通过优质的服务和持续创新来吸引并保留用户。同时,它也提醒开发者们在创建和运营App时,需...
应用第一版让开发商在日后感到尴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 **实际应用**:初创企业应该勇于将初步版本的产品推向市场,通过用户的反馈来不断改进和完善。这种方式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同时也能更快地适应市场...
- 失败案例解析:避免重蹈覆辙,通过分析失败案例找出原因并总结教训。 #### 2.2 实践指导 - **模拟操作**:在模拟环境中练习内容创作过程,包括策划、撰写、设计等各个环节。 - **项目作业**:每个阶段设置具体...
10. 缓慢氧化:缓慢氧化是一种不剧烈的氧化反应,例如肥料的腐熟、动植物呼吸、酒和醋的酿造都是缓慢氧化的例子。蜡烛燃烧则是快速氧化反应。 11. 区分气体方法:通常使用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根据燃烧情况...
在本项目中,"基于QT的CPU、内存监控功能的控件"是一个专门用于实时监测系统CPU利用率和内存使用率的组件。 这个控件的主要功能是展示系统资源的实时状态,帮助用户了解计算机的运行状况。CPU使用率反映了系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