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海阔天空论坛

烂译列表

浏览 40699 次
锁定老帖子 主题:烂译列表
该帖已经被评为精华帖
作者 正文
   发表时间:2005-05-31  
taya 写道
测试驱动开发(中文版)
Test-driven development:by example
作者:Kent Beck /著
译者:崔凯 /译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原出版社: Addison Wesley
页数: 165


等我买回来以后一看。。。。
薄薄的165页
总共8个译者,分4组,每组分个40多页翻的。。。。


有些词句确实比较拗口,但也不至于到烂的地步.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5-05-31  
tuti 写道
taya 写道
测试驱动开发(中文版)
Test-driven development:by example
作者:Kent Beck /著
译者:崔凯 /译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原出版社: Addison Wesley
页数: 165


等我买回来以后一看。。。。
薄薄的165页
总共8个译者,分4组,每组分个40多页翻的。。。。


有些词句确实比较拗口,但也不至于到烂的地步.



我觉的挺烂的,几乎全是字面直译,根本不考虑技术名词的翻译习惯。
非常怀疑他们是不是打开词霸然后就开始翻译了。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5-06-01  
就看在Kent Beck 的面子上,你就忍了吧兄弟.
跟着里面的例子做几下,才能体会到TDD的精髓.

我还把这书,作为学TDD的必读,推荐给一些朋友.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5-06-01  
原来以为那些翻译差劲的书都是因为译者的素质和态度造成的,现在才知道有更深的原因。正如曹晓刚所说,出版社对此负有极大的责任,不重视质量,直接或间接鼓励了翻译上不负责任的习风。这造成了恶性循环,你翻译的差,必然销量差,获得的利润少,并且欺骗你的读者,伤害了他们。为了弥补利润,又更大量地翻译着,以数量“取胜”。造成低层次上的、巨大的浪费。对任一方都没有好处。我不明白这个并不深奥的道理难道多数的出版社没有意识到吗?

  如果出版社以那样低廉的、几乎"一视同仁"的价格支付译者费用,这太幼稚,简单化了。象任何事物一样,众多的原版书的质量、销量都参差不起,你当然应该要有一种审视的眼力,内部要有一种评价的机制。确定不同书的级别,要达到的翻译质量,预期的销量(当然有些书并不以销量为主要的参考指标,它们积累的是出版社的中长期的名望)。因为级别要求不同,对于译者的素质,翻译的质量要求,以及为此支付的费用都应该不一样。如果意识到了却不能、或者没有采取措施,确立较为严谨的审核和选择机制,确定不同的级别和支付标准。那么原因又在哪里呢?
14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5-06-09  
所有由中国第一批CMM、UML之类的先行者吴xx之流翻译的讲软件工程的书都不成——俺的某些连编程都搞不明白的师兄师姐每人分一部分,算作业;
microsoft和pku、buaa等高校合作写出的东西尽量少看——俺的朋友在教研室的时候写过其中一段;
某些工作室的书千万别买——我们班同学已经写了3本书了,虽然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
14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5-06-29  
我觉得 南大的 徐福家 翻译的名作 ulm精粹
也挺差的,教书的人和做事的人在 一些名词的(如用例) 翻译就不同(理解,实践,使用等),还有些生硬翻译的,不知道怎么会 被网上的书店跟帖说是 名著,看着难受死了,

还有一个 清华出版社的蒋民 写的javascript的书,垃圾之至,肯定是让学生翻译的,好多错误,代码更是不能用!

希望 搞实际编程的和搞理论的分开翻译
一些基础如 离散数学啥的学院派翻译就是了,
一些实践编程的 还是有咱们程序员来翻译的好
14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5-07-15  
moonjava 写道
我觉得 南大的 徐福家 翻译的名作 ulm精粹
也挺差的,教书的人和做事的人在 一些名词的(如用例) 翻译就不同(理解,实践,使用等),还有些生硬翻译的,不知道怎么会 被网上的书店跟帖说是 名著,看着难受死了,

我今天复习 UML,把这本书的中文版找来阅读,确实翻译得惨不忍睹。
徐教授其实是国内学术界的大腕,翻译这本书也不过是业余时间的玩票。不过对于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这些新兴的领域,徐教授显然是不甚了了。说实话,这本书让 gigix 来翻译肯定会比徐教授翻得好上十倍。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E%90%E5%AE%B6%E7%A6%8F
引用
徐家福(1925年11月18日—)中国计算机软件学先驱,中国计算机科学奠基人之一。江苏南京人。

194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7年至1959年去苏联莫斯科大学进修,1981年起任南京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培养出中国第一位计算机软件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

这本书是名著没有错,翻得很烂也是事实,大家对照着原文看好了。
14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5-07-15  
我这几天正在看这本书,作为路上打发时间来看的。说实话,Martin Fowler原著是很不错的,让这个姓徐翻译的天怒人怨,很多地方根本就是这厮自己根本没有看懂原文,按照单词一个一个直译出来的,更不要说那些他自己创造的稀奇古怪的名词术语了,我几乎是捏着鼻子在看。
14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5-07-15  
dlee 写道
moonjava 写道
我觉得 南大的 徐福家 翻译的名作 ulm精粹
也挺差的,教书的人和做事的人在 一些名词的(如用例) 翻译就不同(理解,实践,使用等),还有些生硬翻译的,不知道怎么会 被网上的书店跟帖说是 名著,看着难受死了,

我今天复习 UML,把这本书的中文版找来阅读,确实翻译得惨不忍睹。
徐教授其实是国内学术界的大腕,翻译这本书也不过是业余时间的玩票。不过对于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这些新兴的领域,徐教授显然是不甚了了。说实话,这本书让 gigix 来翻译肯定会比徐教授翻得好上十倍。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E%90%E5%AE%B6%E7%A6%8F
引用
徐家福(1925年11月18日—)中国计算机软件学先驱,中国计算机科学奠基人之一。江苏南京人。

194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7年至1959年去苏联莫斯科大学进修,1981年起任南京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培养出中国第一位计算机软件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

这本书是名著没有错,翻得很烂也是事实,大家对照着原文看好了。


晕倒,我前几天刚买了这个书。。。目的倒是一样,复习一下UML,当时也没细看。。。。。dlee应该早几天说。。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5-07-15  
tomswan 写道
原来以为那些翻译差劲的书都是因为译者的素质和态度造成的,现在才知道有更深的原因。正如曹晓刚所说,出版社对此负有极大的责任,不重视质量,直接或间接鼓励了翻译上不负责任的习风。这造成了恶性循环,你翻译的差,必然销量差,获得的利润少,并且欺骗你的读者,伤害了他们。为了弥补利润,又更大量地翻译着,以数量“取胜”。造成低层次上的、巨大的浪费。对任一方都没有好处。我不明白这个并不深奥的道理难道多数的出版社没有意识到吗?

  如果出版社以那样低廉的、几乎"一视同仁"的价格支付译者费用,这太幼稚,简单化了。象任何事物一样,众多的原版书的质量、销量都参差不起,你当然应该要有一种审视的眼力,内部要有一种评价的机制。确定不同书的级别,要达到的翻译质量,预期的销量(当然有些书并不以销量为主要的参考指标,它们积累的是出版社的中长期的名望)。因为级别要求不同,对于译者的素质,翻译的质量要求,以及为此支付的费用都应该不一样。如果意识到了却不能、或者没有采取措施,确立较为严谨的审核和选择机制,确定不同的级别和支付标准。那么原因又在哪里呢?


这种书,卖好了8000册,卖得最糟最糟,只要把渠道铺到了也有3000册。出版社还费这心思干吗?
不用期盼了,这块不会有一个理想的模式出现。好书可遇不可求,自求多福吧。
0 请登录后投票
论坛首页 海阔天空版

跳转论坛: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