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老帖子 主题:自由意志杂谈
精华帖 (0) :: 良好帖 (0) :: 灌水帖 (0) :: 隐藏帖 (0)
|
|
---|---|
作者 | 正文 |
发表时间:2010-07-20
最后修改:2010-07-20
哈哈哈,见过搞笑的,没见过这么搞笑的 红字只是我纳闷大家都是接受过高中教育的人,为何连高中知识都没有,高中物理都理解不清楚,谈什么量子力学?典型的沐猴而冠!
引用 一颗光电子飞出,前面有一道屏障,上面有两个孔,墙壁的后面还有一个显影屏幕。如果光电子只从一个孔通过,在显影屏幕上留下一个光点,说明光电子是粒子。如果光电子分身为二,从两个孔通过(这叫做衍射,是波的特性),显影屏幕上出现两个光点,就说明光电子是波。
什么狗屁胡扯,任何科学家要是做到了,诺奖指日可待 跟门都没入的人,无法沟通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0-07-20
现在我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程序员确实是朝着无知与愚昧发展的一个群体。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0-07-20
RCFans 写道 哈哈哈,见过搞笑的,没见过这么搞笑的 红字只是我纳闷大家都是接受过高中教育的人,为何连高中知识都没有,高中物理都理解不清楚,谈什么量子力学?典型的沐猴而冠!
引用 一颗光电子飞出,前面有一道屏障,上面有两个孔,墙壁的后面还有一个显影屏幕。如果光电子只从一个孔通过,在显影屏幕上留下一个光点,说明光电子是粒子。如果光电子分身为二,从两个孔通过(这叫做衍射,是波的特性),显影屏幕上出现两个光点,就说明光电子是波。
什么狗屁胡扯,任何科学家要是做到了,诺奖指日可待 跟门都没入的人,无法沟通 okey,就是因为论坛上有很多离谱的言论,所以我还是无法理解你刚才那句话到底是你的观点,还是你指出的别人的错误。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0-07-20
最后修改:2010-07-20
干涉和衍射作为波的性质,都用来支持光的波动性,但不是一回事,怎么连这都被搞混。至少干涉是双(狭)缝干涉,衍射是单小孔(或小圆面)衍射。
“泊松光斑”的“典故”不是那样讲的,这典故在高中物理教材里就有,小字部分。 引用 法国著名物理学家菲涅耳(A.J. Fresnel 1788—1827)是光的波动学说的先驱,他以高超的实验技巧和杰出的数学才能,建立了光的衍射实验和理论,从而稳固地确立了光的波动学说在物理学史上的地位。
1814年,菲涅耳开始致力于光的本性的研究,他再度重现了托马斯·杨(Thomas Young)于1801年建立的光的双缝干涉实验,并用惠更斯子波原理对这一现象作出完美的解释。与此同时,他开始研究小孔衍射问题。 1817年,法国科学院举行了一次关于光的本性问题的科研成果最佳论文竞赛,菲涅耳加紧了研究工作;他在他弟弟的帮助下,成功地提出了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后人的称呼),他用这一原理出色地解释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提出了光的衍射理论的子波解释,并于1818年提交了论文。科学院成立了一个评委会,评委会的成员中有波动的支持者阿拉哥(D.F. Arago 1786—1853)。有波动说的反对者泊松(D.S. Poisson 1781—1840),毕奥(J. Biot 1774—1862)、拉普拉斯(P.S. Laplace 1749—1827),有一中立者盖·吕萨克(L.T. Gay-lussac 1778—1850)。尽管不少成员不相信菲涅耳的观念,但是最终还是被菲涅耳数学上的巨大成功及其与实验上的一致性所征服,并授予他优胜奖。 泊松想推翻菲涅耳的观点,就借助于波动理论对衍射理论进行详细地分析。他发现:用一个圆片作为遮挡物时。光屏的中心应出现一个亮点(或者用圆孔做实验时,应该在光屏的中心出一个暗斑),这是令人难以相信的事实,过去也未曾有人见到过。菲涅耳又经过严密的数学计算发现,只有当这个圆片的半径很小时,这个亮点才比较明显(或圆孔很小时,暗斑明显)。事后,菲涅耳和阿拉哥精心设计了一个实验,确认了这一亮斑的存在,证明了这一预言的正确性。 这个初看起来似乎是荒谬的结论,是泊松研究菲涅耳论文时把它当作谬误提出来的,但却成了支持波动说的强有力的证据。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一极具戏剧性事实,就把衍射光斑中央出现的亮斑(或暗斑)称为“泊松光斑”。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0-07-20
最后修改:2010-07-20
解释一下,我的那段描述是电子双缝干涉(不是衍射)实验的简化模型描述,就是引起诸多争议的那个经典实验。至于那个实验的描述,网上长篇累牍。我是用自己的简化模型来描述的(双缝简化为两个小孔,还借用了编程中的名词),自然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理解,也是为了让别人理解,和别人探讨,而不是为了科普。那个实验的重点,在于观测引起的矛盾。
并不愚昧、并不愚蠢的RCFans同学,您举出高中那个圆斑衍射物理实验是为何?想普及高中物理知识?谢谢了。会有人受益的。但不是我。我只是对量子理论引发的各种矛盾思潮感兴趣,因为那能够让我活动一下愚昧、愚蠢的头脑。 我们不仅是在说光的波粒二象性,而是在说量子理论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哦,现在我明白了。原来是抓住了我的用词错误。是干涉,不是衍射。我的用词错误,引起了这么多垃圾文字。非常对不起。我错了,我民科(虽然我境界还不够) 行啊,就算做不出正确的解释,能够指出别人的错误,也是很强的。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0-07-20
nereusposeidon 写道 解释一下,我的那段描述是电子双缝干涉(不是衍射)实验的简化模型描述,就是引起诸多争议的那个经典实验。至于那个实验的描述,网上长篇累牍。我是用自己的简化模型来描述的(双缝简化为两个小孔,还借用了编程中的名词),自然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理解,也是为了让别人理解,和别人探讨,而不是为了科普。那个实验的重点,在于观测引起的矛盾。
并不愚昧、并不愚蠢的RCFans同学,您举出高中那个圆斑衍射物理实验是为何?想普及高中物理知识?谢谢了。会有人受益的。但不是我。我只是对量子理论引发的各种矛盾思潮感兴趣,因为那能够让我活动一下愚昧、愚蠢的头脑。 我们不仅是在说光的波粒二象性,而是在说量子理论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哦,现在我明白了。原来是抓住了我的用词错误。是干涉,不是衍射。我的用词错误,引起了这么多垃圾文字。非常对不起。我错了,我民科(虽然我境界还不够) 行啊,就算做不出正确的解释,能够指出别人的错误,也是很强的。 双缝改成两个小孔就不对了。。 没事。我们懂。。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0-07-20
严格追究起来,不仅小孔错了,电子分身为二也是错的。这是为了形象。毕竟,那是一个喜闻乐见的东西。 还是引用网上的描述吧。以下。很多字。不是我写的。随便搜出来的。 1。双缝干涉中的电子或光并不一定要累加或者成“束”,也就是说把光源减少到 只有一个电子 时,仍然会发生干涉(一个光子和其自身干涉)现象。而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当科学家记录到 这一个光子究竟通过了哪一条缝时,干涉就消失了,而没有这种观测时,干涉就存在。 参考: (……在某种意义上讲,每个粒子一下通过两条缝隙并且和自身干涉!……《百度百科[双缝实验]》) (……在电子双缝干涉的实验中单个电子只通过了一条狭缝,在一条狭缝中穿过的粒子却发生了干涉……《百度百科[叠加状态]》) 事先说一下,这是一个很奇妙的实验。我会介绍一下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结果是什么。然后根据某一有趣结果提一个问题。能够回答出来的,就是真正懂量子力学的。看看到底有谁真懂。呵呵。答案我将来会给出(如果有人有兴趣的话)。 先说一下这个实验是如何做的。大家学过中学物理,都知道波的干涉是波的基本性质之一。干涉实验是怎么做的呢?最简单的,是在一个金属板上刻两条相距比较近的平行狭缝。在板的前面放一光源。板的后面放一屏幕。光源发出的光波,通过双狭缝产生干涉,在金属板后面的屏幕上就会产生深浅交替的条纹。这就是光波的干涉实验。 除了光之外,实物粒子,比如电子,也有波动性。所以,如果你用一个电子发射源取代光源,在狭缝后面用能接受电子的屏幕,或者一个黑纸封好的胶片(胶片也可以因为电子的冲击而曝光),你也会看到类似的干涉条纹。这说明,电子也有波动性。 说到这里,都没什么疑问吧。下面说点有趣的。 如果你控制电子发射源发射电子的速度,比如每秒只发射一个电子。那么经过5秒后,在后面的屏幕(或胶片)上看到的是什么呢?答案是5个黑点(电子撞击胶片产生的曝光,当然胶片要冲洗后才能看)。 这5个黑点的位置有什么规则吗?似乎是杂乱无章的。那么没关系,过5000秒再看。这时,胶片上应该有5000个黑点了。如果你粗粗一看的话,这5000个黑点会显示出明显的干涉条纹,即,某些地区的黑点很密集,有些地方很稀疏。远远一看,就是黑白相间的干涉条纹。这就有一点点问题了。因为,每秒钟只有一个单个的电子穿过某一条狭缝。这单个电子跟谁干涉呢?莫非这单个电子同时穿过两条狭缝,自己跟自己干涉? 上面这个问题不难解答。我相信,看过一点点书的,或者读过我以前的文章的,都能轻松答出来。那么看看下面更有趣的,也就是我今天贴的问题: 如果你很好奇,想看看这每秒钟发射的电子,到底都是穿过的哪一条狭缝。比如,是狭缝A,还是狭缝B。你用一个有两个探头的记录器来测量,每一个狭缝旁装一个探头。这样,如果电子通过的是狭缝A,那么记录器就给A记录一个,如果电子通过的是狭缝B,就给B记录一个。经过同样的5000秒,还能在胶片或屏幕上看到干涉条纹吗?这个实验的答案是,不能!干涉条纹消失了。就好像电子们“知道”有人在看着自己。只要你看,干涉就消失!莫非电子是有智慧的?电子有思想?电子知道有人在偷窥?只要你不看,就是说如果你把测量的仪器关掉,干涉条纹又神奇的出现了!!!!好象电子知道现在没人偷窥了,可以做龌龊之事了。哈哈。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0-07-20
最后修改:2010-08-03
在第6页我说过了。“观测”只在哥本哈根解释里有。
引用 电子分身为二也是错的。这是为了形象。毕竟,那是一个喜闻乐见的东西。
这代表你认为在不“观测”的时候电子依然是粒子,而薛定谔会怎么想呢,他会认为电子始终是波。只是玻尔说你不观测时电子从粒子化为虚无的幽灵般的波,同时穿过双缝,产生干涉,形成干涉条纹。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0-07-20
最后修改:2010-07-20
我注意到了。而且是深深的注意。:D
但平行世界并不能完全脱离观测。为什么不观测的时候,两个平行世界可以干涉?一观测的时候,两个平行世界就截然分开了呢?还是说,只能观测到一个世界?可能我还是太执着于观测了。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0-07-20
因为实际上现在所谓的“观测”手段无法不影响被观察对象,即它已经成为实验的组成部分。
|
|
返回顶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