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海阔天空论坛

来来来,大家各自贴一些自己喜欢的现代诗,中外不限

浏览 27365 次
精华帖 (0) :: 良好帖 (0) :: 灌水帖 (0) :: 隐藏帖 (0)
作者 正文
   发表时间:2006-10-16  
uncutstone 写道
ylt 写道
uncutstone 写道
ylt 写道
uncutstone 写道

一个戴斗笠的渔翁
驾一叶扁舟
在雪后的江上
独自钓鱼


这首新诗就不错,哈哈。
我也来一首:

天色暗,天色暗,为什么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了你,我怎会清露沾衣?
如果不是为了你,我怎会在泥中?


呵呵, 你这首是自创的还是翻译的。


知道这首诗来历的,我个人封他为“诗神”。


好像在哪见过,不是诗经里的吧?


你猜对了
  《世说新语·文学篇》载:“郑玄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箸泥中。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槊,逢彼之怒’”。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6-10-16  
mochow 写道
uncutstone 写道

除了少数翻译得非常好的之外,我认为是不该读的。 否则,浪费时间,弄坏了口味,混淆了是非,辩不出好坏。


读书的口味恰恰是读多了读出来了,有比较才有鉴别,好和坏都是相对而言的。而且所谓的好口味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你怎么知道一个文字是好还是坏?凭你自己的经验么?还是别人说的?你又凭什么相信别人说的呢?



读书的口味是读多了读出来的,需要做一点小的修正,应该是:读书的口味是读好书多了读出来的。
天天看言情小说,我看读再多,恐怕口味也很难有多高。

文字的好坏的判断, 我觉得人是有本能的,你读到李白,苏轼的东西时,不需要别人告诉你这是好东西,你才知道它是好东西。不过这种本能很容易被话语霸权给扭曲掉, 有太多的声音为了各种目的在鼓吹太多的东西。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6-10-16  

http://www.bartleby.com/119/1.html

CONTENTS · BIBLIOGRAPHIC RECORD
Robert Frost (1874–1963).  Mountain Interval.  1920.

1. The Road Not Taken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5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10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15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20


http://www.usembassy-china.org.cn/infousa/AmReader/GB/p535.htm

罗伯特.弗罗斯特
(ROBERT FROST)
未选择的路
The Road Not Taken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一1963)是在马萨诸塞州劳伦斯上的中学,也在达特第斯学院和哈佛大学读过一段时间。获得诗名之前,弗罗斯特时而务农,时而到中学教希腊语和拉丁语。他的第一部诗集出版于1913年。1916年后,他一直在著名学府任职,通常的身份是“住校诗人”。弗罗斯特的诗歌备受喜爱,原因之一是未受过多少学校教育的人都看得懂。当许多诗人热衷于搞诗歌试验时,他却坚持使用日常语言,描写自己观察入微的日常事件。弗罗斯特的许多诗歌反映了他与大自然的贴近。他通过自然来表达一种象征意义,而不是什么田园式的思乡情调。《未选择的路》是弗罗斯特的一首名诗,作于1915年。

    黄叶林中出条岔路,

    无奈一人难于兼顾,

    顺着一条婉蜒小路,

    久久伫立极目远眺,

    只见小径拐进灌木。



    接着选择了另一条,

    同样清楚似乎更好,

    引人踩踏铺满茂草,

    踏在其间难分彼此,

    尽管真有两条道。



    清晨里躺着两条路,

    一样叶被无人踏脏,

    愿将第一条来日补,

    但知条条相连远途,

    怀疑日后怎能回返。



    在很久以后某一地,

    我将叹息诉说于人,

    两路岔开在树林里,

    我选的那条足迹稀,

    而一切差别由此起。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6-10-17  
人生如烟,烟如屁,屁如水蒸气。

好像在那本杂志里看到的。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6-10-18  
转到另一个帖子去了。关于现代诗的翻译。
0 请登录后投票
论坛首页 海阔天空版

跳转论坛: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