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更多
【编者按】界面设计时,我们不能强调所有元素,否则将毫无重点。正如所有人都大声呐喊,一片杂乱,我们将听不到任何信息一样。当界面设计面对很多元素时,如何调配各元素之间的关系,这时需要把握住三点:优先级、焦点、内容层级。《Design Principles: Dominance, Focal Points And Hierarchy》一文对该设计原则进行了详细解释。
在进行界面设计时,特别是有多个元素的时候,如何调节各个元素以使客户满意是需要技巧的。

优先级

例如现在有两个表现元素,那么谁是重点,谁是客户最看中的,这就涉及到优先级的问题。除了最常见的大小关系,在考虑优先级的时候还需要对下列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 大小
  • 形状
  • 颜色
  • 深度
  • 纹理
  • 厚度
  • 饱和度
  • 方向
  • 留白
  • 兴趣点
  • 物理关系

如果想通过方向的方法来表现优先级应该如何处理呢?—可以使用箭头、渐变线等指向元素(多个)共同指向需要突出的元素,达到聚焦的目的。
主要元素

主要元素是我们的设计根基,这决定了阅览者的视觉重点。所以进行设计时,第一件事就是把要表现的主要元素放在设计首位。无论我们需要对用户表达什么信息,都必须是清晰的,并且要尽量靠近主要元素。但是要把握好尺度,例如把其它元素都覆盖了或者充满了整个画面反而变成没有了重点。

焦点

焦点可以是主要元素集合或主要区域,但是画面中应该有最主要元素。例如下图,最大最明亮的圆点是该设计中的最主要元素,与另外三个暗红色的正方形共同构成了焦点区域。



可见对比是创造出焦点区域的好方法,通过大小、形状、冷暖色、位置等来进行。

优先级别

如果焦点区域由多个元素组成,各个元素之间应该有主次之分,那么应该划分为多少层比较恰当呢?我的建议是三个。因为对于大众来说,对某个事物的认识一般是三个程度:最熟悉,最不熟悉,两者之间。

最主要
该级别的元素应该拥有最多的视觉权重。这通常是一个单一的前景元素,横幅或置顶图。

主要
该级别的元素是焦点元素,权重仅次于最主要元素,但是要比次要元素突出。

次要
该级别元素拥有最小的视觉权重,充当的是背景衬托角色。这通常可以是文字表述。

如果还想加入更多层次,那么请注意这会影响到不同元素之间的对比度,所以要花更多的心思去设计才不至于导致主次不分。
视觉层级

视觉层级的划分决定了浏览者获取信息的先后次序。这有助于我们把最想表达的信息传达出去,层级顶层(主要元素)应第一时间解答出浏览者首次访问时可能提出的问题。随后,浏览者应该可以获取到重点信息和页面主要信息。分配给重点信息更多视觉权重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浏览者会停留更长时间,我们应该把主要元素、次要元素按序铺排好,使浏览者获取到更丰富的信息。

倒三角写作法

在设计中划分层级与记者撰写新闻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最重要的新闻信息通常位居段落1或2,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发生什么,为什么发生,如何进行等。



随后应该把重要信息进行详写。例如进行背景介绍或进行更多细节描述。收尾部分则可以进行综述或总结,但不用详写。可见,三层划分法是最普遍最安全的做法。

实例分析

An Event Apart

An Event Apart网站的主要元素是首页的置顶图像。图像是人在开会的场景,图中的粗体文字用白色显示,很好地与背景图形成对比从而引起视觉关注。



文字内容“网站创作者的设计会”是想让访客第一时间知道这个网站是做什么的,交待得非常清楚直接。

焦点元素包括有网站Logo,最新资讯(Upcoming Events)的黑色底色以及较大粗体显示的用户评语。

如果继续浏览该网站,可以发现它主要使用了颜色和大小对比来增添额外焦点以及视觉层次。重要信息用粗体大号文字显示,同时以图片作为视觉冲击点。

Paid to Exist

Paid to Exist的首页主要元素是顶部的背包图片,其占据了最大的视觉权重,同时由于不规则造型和图片兴趣点特质,很容易就与其它元素区分开来。



焦点元素包括有左上方的网站名,背包图片右侧的粗体大号文字,以及绿色的下载按钮。页面右边的悬浮社交分享栏是另一个焦点区域。

顺着页面往下看是三个较大的数字圆点,这引起了视觉兴趣以及激发了阅读的动力。圆点,不同颜色的段落句首,统一的浅灰色内容表述,不正好符合了前述的三层划分法?

Mandy Sims

Mandy Sims是一个单页面网站。于我而言,Mandy的肖像以及最大字号的Mandy Sims全名是主要元素。



顺着导航栏往下点,每点开一层,当前层标题的字体都是最大字号的,因而这就成了焦点区域,这正是我要特别指出的。

此外,页面右边的用户评论是另一块焦点区域,其背景色与选中菜单栏的背景色一致。即使不详细看每节内容,我们都可从用户反馈中知道Mandy为用户了提供了令人满意的服务。

Vanseo Design

最后一个实例是我个人的博客网站。页面的主标题是主要元素,我希望人们多阅读我的文章,因此明确地告诉读者他将得到什么。



配图同样吸引眼球,甚至你会认为这更加突出,但这并不需要在每篇文章中呈现。

最左上角的Logo以及最右上的RSS链接设计为比下方文字更为显眼,但是为了不过于影响观感重点,我没有使用更加鲜艳的亮红色。

画面左侧是有关本站的介绍以及标签信息,我使用了较大的行距以及加粗字体,以便用户一眼就看清楚博客的主要内容与分类。对于超链接,我不希望它成为强迫用户点击的工具,而是用户在需要的时候自行决定;因此做了特殊处理—斜体字和低明度低饱和度的蓝色字体。

我的出发点是当用户第一次访问该博客或阅读我的文章时,能够很快地知道文章主要内容以及本站信息(如网站或我的名字)而不用把文章从头至尾都阅读才知道。

写在最后

对于有限的页面空间,我们必须做好管家的角色。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要避免面面俱到,而是要有的放矢。把自己最想要表达的用不同的突出手法处理好就可以了。

但是请记得要跟用户多沟通,避免造成误会。

透过不同事物的对比法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三层划分法是最普遍安全的做法,能够使用户一步步地掌握到我们想表达的信息。三思而后行,多观摩别人的优秀作品可以让我们获益良多。(译者:伍昆 责编:陈秋歌)

原文来自:[url="配图同样吸引眼球,甚至你会认为这更加突出,但这并不需要在每篇文章中呈现。

最左上角的Logo以及最右上的RSS链接设计为比下方文字更为显眼,但是为了不过于影响观感重点,我没有使用更加鲜艳的亮红色。

画面左侧是有关本站的介绍以及标签信息,我使用了较大的行距以及加粗字体,以便用户一眼就看清楚博客的主要内容与分类。对于超链接,我不希望它成为强迫用户点击的工具,而是用户在需要的时候自行决定;因此做了特殊处理—斜体字和低明度低饱和度的蓝色字体。

我的出发点是当用户第一次访问该博客或阅读我的文章时,能够很快地知道文章主要内容以及本站信息(如网站或我的名字)而不用把文章从头至尾都阅读才知道。

写在最后

对于有限的页面空间,我们必须做好管家的角色。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要避免面面俱到,而是要有的放矢。把自己最想要表达的用不同的突出手法处理好就可以了。

但是请记得要跟用户多沟通,避免造成误会。

透过不同事物的对比法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三层划分法是最普遍安全的做法,能够使用户一步步地掌握到我们想表达的信息。三思而后行,多观摩别人的优秀作品可以让我们获益良多。(译者:伍昆 责编:陈秋歌)

原文来自:Smashing Magazine
  • 大小: 3.7 KB
  • 大小: 8.9 KB
  • 大小: 32.3 KB
  • 大小: 27.9 KB
  • 大小: 19 KB
  • 大小: 39.1 KB
3
0
评论 共 1 条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1 楼 wmlJava 2015-03-14 10:42
这么好的文章果然是老外写的

发表评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您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 我的CSDN 目录,作为博主在CSDN上发布的文章类型导读

    此篇文章介绍我的整个CSDN目录,也就是介绍我在CSDN会发布的博客的目录,如果觉得找不到博主的文章从哪里开始的,请从这篇文章开始。linux、C/C++各种知识记录。

  • 我的CSDN 256天创作纪念日

    时代不一样了”,“还是以前好啊”,“以前做同样的事情容易的多”。这样的暗示,对于 00 后、90 后的人来说,极小部分感受是在缅怀过去,更多的还是让你产生一种对当下的失落感和对未来的焦虑感。比如我以前看到一些关于 90 年代下海经商的普通人的故事。就感觉那个时代,遍地是黄金,处处是机会,只要稍稍努力就能谱写一个逆天改命的故事,继而感慨自己的“生不逢时”。只是去往回看过去的时代,而没有认真审视自己的时代,当我想要去形容我所处的时代的时候,负面的形容词总是先入为主的钻进我的脑海中。

  • 我的csdn

    我使用csdn原因

  • 我的CSDN的开始

    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编程目标。首先,我希望能够熟练掌握多种编程语言,只掌握学校老师所教授的编程语言C语言、C++、数据结构、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在我看开是不够的,希望可以在自己学有余力的时候学习Java并掌握这门语言,并在不同的项目中灵活运用。在过去十几年的学习生活中,总结自己是一个较为理性的,好奇心强的人,我喜欢挑战自己,解决问题并通过编程创造新的东西。首先,我会参加一些在线编程课程,如b站上的网课或者一些线下课等,这样我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并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学习。

  • 我的CSDN学习心得

    这里不仅是我的知识宝库,更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每一个代码片段都如同一个神秘的宝藏,等待着我去发掘。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技术知识,在未来,我将继续利用csnd这个优秀的平台,不断的学习和进步,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开发者,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将自己的经验和成果分享给更多的人,为技术社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csdn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实践的重要性。csdn有着很多技术文章和教程还有案例,这些资源为我提供了学习各种编程语言和技术,我感觉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能让我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平台,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 我的CSDN第一篇博客

    大家好我是一个来自湖南的编程新人,同时也是大一的新生。我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所以编程对我来说是必须迈过的一步,加油!我的学习计划是每天学习多余2小时,计划是在B站和看书学习基础知识。我的目标是能熟练地敲出代码来,不能让自己荒废了。3.. 打算怎么学习编程?

  • 我的CSDN生活

    很早以前,我就在CSDN上申请了一个号码,当时主要是为了下载一些学习资料,后来我知道这个一个技术的交流平台,大家把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记录下来,方便以后的学子可以少走弯路,这样我也就开始我的记录过程。         在我学习的过程中,确实遇到很多的问题,现在我会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还有我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路程记录下来,我不在乎别人看与不看,我知道期望这是一个记录,让我,让大家都可以看到

  • 我的CSDN两周年:机缘、收获、日常与成就

    其次,我的文章收到了许多正向的反馈,如赞、评论、阅读量等,这让我更有信心去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此外,我还计划拓展创作领域,更多的发表关于AI方面的文章,为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在有限的精力下,我努力平衡创作、工作与学习。两年前,我偶然发现了CSDN论坛,发现这里有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在论坛上分享技术心得、交流学习经验。慢慢的让我萌生了成为创作者的初心,希望能在这个平台上记录自己的成长,与大家共同进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创作初心、收获、日常以及未来憧憬。

  • 我的CSDN

    我的第一篇CSDN的博客

  • 我的CSDN之旅

    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文章目录前言一、我心目中的CSDN是怎样的二、如何规划自己的CSDN之旅1.学习笔记-个人2.心得分享-交流总结 前言 本科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接触CSDN了,在上面查资料、找代码、学编程,受益非见。现在是读博士的第三年了,在算法这块有一些感悟和自己的理解,希望能够通过文字记录下来,既是作为一种总结来记录自己的研究,也希望能够帮助到从事算法开发的后来者。 一、我心目中的CSDN是怎样的 作为一个普通的科技工作者,我认为人之一生,也就是求一个

  • 我的CSDN生涯

    2014年 时间 事件 某月某日 开通CSDN博客,旧博客至今(2015.4.6)访问仅9346次 2015年 时间 事件 2月3日 新开通CSDN博客,并进行博客搬家 2月10日 博客专栏的申请审核通过 3月23日 积分1500分,排名12565 3月25日 日访问量突...

  • 我的文章被推荐到CSDN首页

    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被CSDN推荐到首页了,小小的进步,记录一下。

  • 我的大学,我的CSDN

    我的大学≈我的CSDN一年半游客+我的CSDN半年博主 一、初识 回想起来,第一次接触CSDN是在刚刚上大二的时候,在百度上搜索一些c++的编程知识,然后前几条中就有各种大佬的CSDN博客,然后点进去才发现了这个网站。 二、感知 一开始,我也只是把CSDN当成我的图书馆和资源库,每当我遇到课程上不理解的问题或者做作业的时候遇到不会的题都会通过百度搜索一些大佬的CSDN博客,由此也收获良多。而真正...

  • 风光储直流微电网Simulink仿真模型: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与混合储能系统的协同运作及并网逆变器VSR的研究,风光储直流微电网Simulink仿真模型:MPPT控制、混合储能系统、VSR并网逆变器的设

    风光储直流微电网Simulink仿真模型: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与混合储能系统的协同运作及并网逆变器VSR的研究,风光储直流微电网Simulink仿真模型:MPPT控制、混合储能系统、VSR并网逆变器的设计与实现,风光储、风光储并网直流微电网simulink仿真模型。 系统由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混合储能系统(可单独储能系统)、逆变器VSR?大电网构成。 光伏系统采用扰动观察法实现mppt控制,经过boost电路并入母线; 风机采用最佳叶尖速比实现mppt控制,风力发电系统中pmsg采用零d轴控制实现功率输出,通过三相电压型pwm变器整流并入母线; 混合储能由蓄电池和超级电容构成,通过双向DCDC变器并入母线,并采用低通滤波器实现功率分配,超级电容响应高频功率分量,蓄电池响应低频功率分量,有限抑制系统中功率波动,且符合储能的各自特性。 并网逆变器VSR采用PQ控制实现功率入网。 ,风光储; 直流微电网; simulink仿真模型; 光伏发电系统; 最佳叶尖速比控制; MPPT控制; Boost电路; 三相电压型PWM变换器;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