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wchen
  • 浏览: 800053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成都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网络阅读,为什么人会浮躁?

阅读更多
这篇文章放到这个版面,因为我认为它属于管理的范畴:个人管理(时间管理、知识管理)。

是不是大家也有这种体会:
  • 网站注册越来越没耐心,看到页面全是文本框、下拉框,就心烦,咔一下关了。
  • 文章超过两屏的,就没勇气往下看。
  • 看到文章的相关链接,没完没了,两小时后,脑袋一片混乱,真想凉水冲冲。
  • Google Reader的未读项又是1000+了,看吧,压力太大,不看吧,有种挫败感,干脆,全部设置为已读。

焦虑、挫败、恐惧,什么感觉都来了,唯独没有愉悦感。

以上种种问题我都体验过,08年尤其突出,现在已经适应了,能够平静地进行网络阅读。

其实,阅读时浮躁,可能反映你对知识的渴求。比如你对IT技术很感兴趣,上JavaEye一篇篇读啊读,恨不得一晚看100篇,于是导致每篇都是蜻蜓点水。其实,没必要这么大压力,就说我吧,以前写技术文章,如123,一篇就是一整天,你一个晚上看10篇,收获已经很大了。如果你上猫扑,我估计你不会这么大压力,因为那些无聊文章你可看可不看。
是不是你会有种自我安慰?不过我还是要打击打击你:看理解类文章别太贪婪了,看了解类文章才可以略读。
打个现实的比方,如果有三个mm都在追你,除了让你心花怒放,会不会更让你心神不安患得患失,如果是你追求一个魂牵梦绕的mm,你是不是会很专注?

浮躁往往是因为自己不能驾驭导致的。比如keso做donews主编时,订阅的RSS是1500,每天还写一篇精品博客,因为他扫一眼就知道文章大概。你现在去读初中语文,就会理解我说的意思。
而不能驾驭,往往是因为对该专业不精通。记得以前自己通读过dojo框架源码,并做过小改进,后来有什么dojo新闻,我扫一眼就知道文章的含量,但对于财经、房地产类文章,我至今还很容易被人忽悠,即使咬文嚼字地读。

判断力是你决定一篇文章是否值得阅读的条件,它是资讯的过滤器。专业能力决定了你的判断力水平
浮躁在看资讯类文章时很明显,特别是你关注的领域,比如我现在很关注电子商务,这类文章会带给我压力。但我看企业管理类文章时,就会轻松得多,因为我大致知道企业管理有哪些方面,哪些方面我深入思考过,比如沟通、决策、激励,哪些方面我现在很想了解。

为什么网站注册时会很浮躁呢?也许根源于是你的期望值,更确切地说,是你的投入产出比,如果只是因为想下载一篇文章而不得不注册,你肯定会浮躁。如果你在携程上订打折机票,相信你不会浮躁。当你觉得一个网站分量很重时,它复杂的注册流程,可能会更赢得你的信赖,比如招商银行网站。

那么,怎么改掉浮躁的坏习惯呢?
我上面其实都给出了答案,虽然是我的主观分析。
我从阅读工具说起,因为这比上面可操作性强。
就从iPhone展开吧。
我用iPhone近两年了,最近半年对它爱不释手,当然不是iPhone控。我以前用我的ThinkPad T60看Google Reader时,我会很烦,现在用iPhone看就不烦了。用过iPhone的,对iPhone不支持多任务咬牙切齿,后来我终于明白乔布斯这个洁癖和偏执狂,为什么不让iPhone支持多任务了,从技术角度,iPhone是基于Unix内核,支持多任务很简单。乔布斯想让iPhone提供了一种浸入式阅读体验。浸入式体验,我的理解是:只专注于一件事。比如iPhone上看天气、看股票。
那为什么PC不能提供浸入式呢?因为PC的多任务,我们会一会儿和QQ好友搭讪两句,一会儿看看股票,一会儿看看文章。打个比方,当你看到一位时尚美女的衣领处若隐若现时,你会不心动吗?虽然你可能不会行动。
而iPhone剥夺了你选择的权利。你用iPhone上douban,看新浪微博,你会很专注的。注意,我说的这两个是iPhone APP,不是手机网站。

看互联网文章,之所以让我们浮躁,我认为互联网的本质属性超链接为罪魁祸首,超链接会让人在网站之间频繁跳转。我上面说的iPhone APP,如douban和微博是没有超链接的。没有超链接怎么可能遨游豆瓣的信息海洋?试试iPhone就知道了。iPhone这种没有超链接的导航模式,会顺应你的意图高效阅读,而不是漫无目的的跳转。
iPad之所以是一款颠覆性产品,可能就是因为它的纸质阅读风格,对电子阅读体验做了很大提升,很多人说它是报刊和杂志的救星。那么,它一定会想办法提升它的深阅读体验,让人尽量不浮躁。iPad也不提供多任务哦。
有时想,为什么我07年前看书不浮躁,那时候我啃过很多本技术类书籍,如《Core Java》第一册我啃了三遍。也许,是因为选择权太少。如果你可以把新华书店几个橱柜搬到你的客厅,你试试看,你还能否静下心来阅读一本书。所以我建议那些电子书搜集狂,该收敛一下了。

阅读环境,我发现对降低浮躁很有帮助。比如我喜欢去咖啡厅上网,在河边草坪上用iPhone阅读RSS。
以前回家我喜欢把客厅房间卫生间厨房等全部打开,然后坐在沙发上看书。现在晚上我喜欢把所有灯灭了,把路由器关了,静心认真阅读几个优秀的PPT。
另外,我特地买了一个上网本HP Mini 210,专门为了上网。而没有在上面装任何开发或工作相关软件。

控制阅读量也非常重要。有段时间,我iPhone上的微博实在多得看不过来,根本没法思考。后来,我仔细分析了一下每天的几个空闲时间段,如中午20分钟,睡前25分钟等。如果我只有45分钟时间,我该订阅多少微博?因为每看一篇有思想的微博,我都会问自己四个问题,而这个思考时间不能省:这篇微博说了什么?怎么说的?说得对吗?对我有用吗?总之,我会心里想着给作者一个回复。
我看有很知名的博主也受不了微博的骚扰,比如工作时频繁MSN弹出。我只想告诉他:可能你利用微博的方式不对。

ok,就写这么多吧,如果想到其它的,就在回帖里补充。






分享到:
评论
55 楼 qgymje 2010-07-02  
楼主的语言用词很老道
54 楼 robertpi 2010-07-02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
得之货,令人行妨。
选择太多了,难免令人浮躁,我现在不开电视,退了网络,床头就放一本书。少则得,多则惑。
53 楼 xiaoyuwei 2010-07-02  
这篇文章应该是精华。
其中的一些问题,我也早就发现了,并写在我的博客里,但没有楼主说的那么深,
另外我文笔不好也是一个原因
52 楼 scott.yao 2010-07-02  
//
浮躁往往是因为自己不能驾驭导致的.
判断力是你决定一篇文章是否值得阅读的条件,它是资讯的过滤器。专业能力决定了你的判断力水平.
//
LZ说的很是精辟,自我知识的扩展是关键.沉下心,去仔细读书是不变的真理.
谢谢LZ!
51 楼 glacier3 2010-07-01  
受教了,感觉这篇文章就是为我写的。 :)
50 楼 ...mo_mo... 2010-07-01  
lz总结的很有道理,专注很重要啊,有时候就是这样,看一篇文章,然后引出N遍文章,然后就跑偏了.有的的时候还是看看实体书好.
读杂书万卷不如读经典一丈,佛家说一经通经经通了...
49 楼 chenyulong1 2010-07-01  
我能静得下心来读这篇文章,是因为楼主的头像,呵呵。
48 楼 manming 2010-07-01  
  浮躁与我们整个社会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快餐式的方式影响了我们当代人的心,使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总是追求能在最短的时间把所有东西都掌握,这也是造成我们浮躁的根源之一。
  用一种朴实,沉稳的心态去阅读,去思考,也是我们当代人需要去学习,掌握的一种技能!
47 楼 ownraul 2010-06-30  
读书更要从书中读出那些本质上的东西
很多时候我们获得的仅仅是知识而不是智慧
戒掉浮躁,好好读出知识背后的智慧更重要了
46 楼 zhuxinyu 2010-06-30  
受教了,早看到一步,我就将其评为精华帖
45 楼 jnoee 2010-06-30  
楼主的几篇文章都很不错,思考和分享是值得赞赏的。
浮躁已遍布了社会的每个角落,调整好心态,共勉。
44 楼 BloodSmith 2010-06-30  
深有感受,同理也可以解释很多"下载强迫症"(暂且这么叫吧)的收藏狂们(包括我)的TB级硬盘,很多东西只是感觉会有用,就选择去体验,殊不知即使脑力是无边且全能,但是大脑的工作流程,尤其是理解和消化信息的速度依然是单线程的字节流.

特别赞同那句"专业能力决定了你的判断水品",由此带来的过量选择,对大脑,对心性也是有直接的伤害的,看来我的专业水品还急需提高.

多谢分享这宝贵的体会.
43 楼 jacki6 2010-06-30  
深有感触 目前的状态就是这样 太浮躁了
42 楼 liudun 2010-06-29  
说到我内心深处了。虽然我现在住的地方并没有开通网络,我也很想认真学习一些技术,可是我还是无法静心看一本书——因为我床头的书有1m高,我都想看。
41 楼 willko 2010-06-29  
描述的情况和我实际情况差不多。
40 楼 nenyalanye_1 2010-06-29  
说的有些感触就像自己一样啊。。确实有道理
39 楼 bingzhao 2010-06-29  
目前也在一个很浮躁的时期
正在努力改正

感谢楼主的好帖子
38 楼 p7789606 2010-06-29  
是啊 一定要纠正   主要是聊天工具的影响,本以为看不懂可以在QQ留言,但现在看来。 弊大于利。  还有就是网站中掺杂太多吸引人的标题, 不由自主的去看。。。  下次一定把QQ关了先。  培养自己的耐性。
37 楼 aofeng 2010-06-29  
有太多选择,人会浮燥;当没得选择时,反而会静下来慢慢研究。
36 楼 J-catTeam 2010-06-28  
赞楼主~ 

相关推荐

    IT人必读:写给浮躁的IT同仁.

    IT人必读:写给浮躁的IT同仁。 1.不要看到别人的回复第一句话就说:给个代码吧!:在学习编程时,不要总是依赖于别人的代码,而应该自己尝试解决问题,思考为什么,自己想出来再参考别人的提示,这样才能知道自己...

    一百年文章请不要做浮躁的人

    标题中的“请不要做浮躁的人”强调了学习过程中保持冷静和平和心态的重要性。在IT行业中,技术更新换代非常迅速,面对这种变化,很容易产生焦虑和急躁的情绪。因此,保持耐心和稳定的心态对于长期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网络环境与名著导读的整合资料.pdf

    【网络环境与名著导读的整合】 ...总的来说,网络环境为名著导读提供了无限可能性,但如何有效整合资源,克服现实挑战,需要教育者、学生和家庭共同努力,以确保名著阅读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于新媒体时代的网络炒作现象以hold姐的网络走红为例.pdf

    以“hold姐”谢依霖的网络走红为例,我们可以深入探讨这种现象背后的成因及影响。 首先,公众的娱乐猎奇心理是网络炒作得以盛行的重要推动力。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压力让人们寻求娱乐放松,而猎奇心理则促使他们...

    网络安全实战演练中的攻与防.pdf

    没有任何人可以预估攻击会造成的风险,测试方也不能,因此,问题在于,核心系统是否能承受网络安全演习的风险。 防守方因为网络安全实战演练的结果会对多方产生影响,因此,在演练时出现不惜以损伤业务连续性为代价...

    网络文化网络传播-网络传播-通信传播.pdf

    这些行为反映了社会中一部分人的浮躁心态和对物质成功的追求。这种炫耀行为在“雅阁女”、“小龙少爷”等网络现象中可见一斑,这些形象往往被用来讽刺那些过于自负和社会地位不匹配的行为。 第三,弱势群体在现实...

    广东省肇庆市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

    年轻人可能会感到焦虑,因为他们面临着选择过多的问题,不确定自己应该关注什么。网络信息的个性化和无过滤可能导致年轻人接触更多的是情绪化的表达而非深厚的文化内容,这可能导致他们的知识和价值观建立在不稳固的...

    安徽省涡阳县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

    2. A选项中提到的“现代人喜欢‘浅阅读’,依赖‘浅阅读’”可能源于整个社会的浮躁与肤浅,这是作者的忧虑。B选项正确,原文提及人们倾向于浅阅读,但并未说明是否是因为没有时间和精力。C选项正确,经典阅读能促进...

    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docx

    有些学生经常阅读,将阅读视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另一些学生则在有时间和兴趣时才会阅读。此外,阅读时间的分布也各有不同,有的集中在节假日,有的则在课余时间。这表明大学生的阅读时间受到学业和其他...

    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对人际交往的影响.doc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社交网络为个体提供了扮演多种角色的机会,有助于提升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在网络环境中,人们可以尝试不同的角色,理解和适应各种社会规范,从而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复杂的人际关系。 ...

    网络直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1).pdf

    大学生在面对网络直播中展现的“一夜成名”现象时,可能会质疑“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转而追求速成的成功路径,产生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同时,网络直播中的“锦鲤”、“抽奖”等活动进一步强化了投机心理,这与...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2001140218

    它可能使人们的阅读习惯变得浮躁,追求速度和数量而非深度和质量。网络阅读易于受到群体趋势的影响,削弱了个体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可能导致精神世界的平庸化。因此,在网络时代强调经典阅读,不仅是为了对抗...

    人类智能,人工智能--作文.pdf

    作者在这篇作文中呼吁人们应该回归深度阅读和思考,建议我们应该更加重视阅读书籍、解决问题和提升自我,而不是沉迷于网络上那些浮躁的信息。通过阅读和思考,我们可以像东坡先生所倡导的那样,保持内心的平静,用心...

    做不浮躁的嵌入式工程师

    成为一名不浮躁的嵌入式工程师,意味着要沉下心来深入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建议和知识点: 1. **独立思考**:遇到问题时,不要急于寻求现成的答案,而是要尝试自己解决问题。通过独立思考,...

    _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doc

    信息时代的挑战显而易见,年轻人渴望获得更多的知识,却往往迷失在海量的信息海洋中,不知道该关注什么,甚至因此感到恐慌和焦虑。如何在繁杂的信息中找到有价值的内容,如何筛选和决策,成为了当代青少年必须面对的...

    互联网思维2.0: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之路!.ppt

    在分析为什么要转型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互联网时代的三个核心本质:链接、去中心化和社群化。链接是互联网的核心,信息对称给整个商业环节带来了哪些冲击?连接一切,开放式协作,消费者参与决策,数据成为资源,这些...

    从《中国作家富豪榜》看当代中国社会文学趋向及其利弊.docx

    3. **阅读习惯变化**:随着电子阅读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屏幕阅读而非纸质书籍。这种变化虽带来了便利,但也可能影响到人们对文字的感受力和个人情感的投入。 ### 结论 通过对《中国作家富豪榜》的...

    2020高考语文作文热点速递热点5学者型流浪汉网上走红素材20200427235

    沈先生的流浪生活被美化,可能会误导一些年轻人,让他们误以为逃避现实、放弃责任也是一种可接受的生活方式。 5. **理性看待网红现象**:公众应理性对待网络红人,避免盲目崇拜。沈先生的案例警示我们,不应将任何...

    新媒体文化现象批判.doc

    然而,这种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也可能导致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受到影响,有时甚至会引发网络舆情的过激反应,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总的来说,新媒体文化现象批判的核心在于提醒我们,尽管新媒体带来了便利和效率,但...

    图书不应成为奢侈品.docx

    在数字化时代,阅读的方式日益多样化,电子书、网络文章等快餐式阅读材料层出不穷。然而,纸质图书作为一种古老而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阅读形式,对于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的图书市场却...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