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800052 次
- 性别:
- 来自: 成都
-
最新评论
-
天塔上的猫:
技术孵化,任重道远啊!不过大哥能力牛逼啊,相信会有实现的一天的 ...
技术孵化的探索之路 -
SIHAIloveYAN:
谢谢分享,刚刚考上研究生,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希望5年后再回到这 ...
我的2015 -
MUMU影子:
...
技术孵化的探索之路 -
tonyyan:
谢谢分享!
Java源码阅读的真实体会 -
cauchenlu:
http://ez.web126.cn/这个不错,完全颠覆目前 ...
一种快速开发的Java Web架构设计和实现(续)
这篇文章放到这个版面,因为我认为它属于管理的范畴:个人管理(时间管理、知识管理)。
是不是大家也有这种体会:
焦虑、挫败、恐惧,什么感觉都来了,唯独没有愉悦感。
以上种种问题我都体验过,08年尤其突出,现在已经适应了,能够平静地进行网络阅读。
其实,阅读时浮躁,可能反映你对知识的渴求。比如你对IT技术很感兴趣,上JavaEye一篇篇读啊读,恨不得一晚看100篇,于是导致每篇都是蜻蜓点水。其实,没必要这么大压力,就说我吧,以前写技术文章,如1,2,3,一篇就是一整天,你一个晚上看10篇,收获已经很大了。如果你上猫扑,我估计你不会这么大压力,因为那些无聊文章你可看可不看。
是不是你会有种自我安慰?不过我还是要打击打击你:看理解类文章别太贪婪了,看了解类文章才可以略读。
打个现实的比方,如果有三个mm都在追你,除了让你心花怒放,会不会更让你心神不安患得患失,如果是你追求一个魂牵梦绕的mm,你是不是会很专注?
浮躁往往是因为自己不能驾驭导致的。比如keso做donews主编时,订阅的RSS是1500,每天还写一篇精品博客,因为他扫一眼就知道文章大概。你现在去读初中语文,就会理解我说的意思。
而不能驾驭,往往是因为对该专业不精通。记得以前自己通读过dojo框架源码,并做过小改进,后来有什么dojo新闻,我扫一眼就知道文章的含量,但对于财经、房地产类文章,我至今还很容易被人忽悠,即使咬文嚼字地读。
判断力是你决定一篇文章是否值得阅读的条件,它是资讯的过滤器。专业能力决定了你的判断力水平。
浮躁在看资讯类文章时很明显,特别是你关注的领域,比如我现在很关注电子商务,这类文章会带给我压力。但我看企业管理类文章时,就会轻松得多,因为我大致知道企业管理有哪些方面,哪些方面我深入思考过,比如沟通、决策、激励,哪些方面我现在很想了解。
为什么网站注册时会很浮躁呢?也许根源于是你的期望值,更确切地说,是你的投入产出比,如果只是因为想下载一篇文章而不得不注册,你肯定会浮躁。如果你在携程上订打折机票,相信你不会浮躁。当你觉得一个网站分量很重时,它复杂的注册流程,可能会更赢得你的信赖,比如招商银行网站。
那么,怎么改掉浮躁的坏习惯呢?
我上面其实都给出了答案,虽然是我的主观分析。
我从阅读工具说起,因为这比上面可操作性强。
就从iPhone展开吧。
我用iPhone近两年了,最近半年对它爱不释手,当然不是iPhone控。我以前用我的ThinkPad T60看Google Reader时,我会很烦,现在用iPhone看就不烦了。用过iPhone的,对iPhone不支持多任务咬牙切齿,后来我终于明白乔布斯这个洁癖和偏执狂,为什么不让iPhone支持多任务了,从技术角度,iPhone是基于Unix内核,支持多任务很简单。乔布斯想让iPhone提供了一种浸入式阅读体验。浸入式体验,我的理解是:只专注于一件事。比如iPhone上看天气、看股票。
那为什么PC不能提供浸入式呢?因为PC的多任务,我们会一会儿和QQ好友搭讪两句,一会儿看看股票,一会儿看看文章。打个比方,当你看到一位时尚美女的衣领处若隐若现时,你会不心动吗?虽然你可能不会行动。
而iPhone剥夺了你选择的权利。你用iPhone上douban,看新浪微博,你会很专注的。注意,我说的这两个是iPhone APP,不是手机网站。
看互联网文章,之所以让我们浮躁,我认为互联网的本质属性超链接为罪魁祸首,超链接会让人在网站之间频繁跳转。我上面说的iPhone APP,如douban和微博是没有超链接的。没有超链接怎么可能遨游豆瓣的信息海洋?试试iPhone就知道了。iPhone这种没有超链接的导航模式,会顺应你的意图高效阅读,而不是漫无目的的跳转。
iPad之所以是一款颠覆性产品,可能就是因为它的纸质阅读风格,对电子阅读体验做了很大提升,很多人说它是报刊和杂志的救星。那么,它一定会想办法提升它的深阅读体验,让人尽量不浮躁。iPad也不提供多任务哦。
有时想,为什么我07年前看书不浮躁,那时候我啃过很多本技术类书籍,如《Core Java》第一册我啃了三遍。也许,是因为选择权太少。如果你可以把新华书店几个橱柜搬到你的客厅,你试试看,你还能否静下心来阅读一本书。所以我建议那些电子书搜集狂,该收敛一下了。
阅读环境,我发现对降低浮躁很有帮助。比如我喜欢去咖啡厅上网,在河边草坪上用iPhone阅读RSS。
以前回家我喜欢把客厅房间卫生间厨房等全部打开,然后坐在沙发上看书。现在晚上我喜欢把所有灯灭了,把路由器关了,静心认真阅读几个优秀的PPT。
另外,我特地买了一个上网本HP Mini 210,专门为了上网。而没有在上面装任何开发或工作相关软件。
控制阅读量也非常重要。有段时间,我iPhone上的微博实在多得看不过来,根本没法思考。后来,我仔细分析了一下每天的几个空闲时间段,如中午20分钟,睡前25分钟等。如果我只有45分钟时间,我该订阅多少微博?因为每看一篇有思想的微博,我都会问自己四个问题,而这个思考时间不能省:这篇微博说了什么?怎么说的?说得对吗?对我有用吗?总之,我会心里想着给作者一个回复。
我看有很知名的博主也受不了微博的骚扰,比如工作时频繁MSN弹出。我只想告诉他:可能你利用微博的方式不对。
ok,就写这么多吧,如果想到其它的,就在回帖里补充。
你说的这个角度,我还真没仔细思考过。
不过,任何信息的生产者,一定是个信息的高消费者。
是不是大家也有这种体会:
- 网站注册越来越没耐心,看到页面全是文本框、下拉框,就心烦,咔一下关了。
- 文章超过两屏的,就没勇气往下看。
- 看到文章的相关链接,没完没了,两小时后,脑袋一片混乱,真想凉水冲冲。
- Google Reader的未读项又是1000+了,看吧,压力太大,不看吧,有种挫败感,干脆,全部设置为已读。
焦虑、挫败、恐惧,什么感觉都来了,唯独没有愉悦感。
以上种种问题我都体验过,08年尤其突出,现在已经适应了,能够平静地进行网络阅读。
其实,阅读时浮躁,可能反映你对知识的渴求。比如你对IT技术很感兴趣,上JavaEye一篇篇读啊读,恨不得一晚看100篇,于是导致每篇都是蜻蜓点水。其实,没必要这么大压力,就说我吧,以前写技术文章,如1,2,3,一篇就是一整天,你一个晚上看10篇,收获已经很大了。如果你上猫扑,我估计你不会这么大压力,因为那些无聊文章你可看可不看。
是不是你会有种自我安慰?不过我还是要打击打击你:看理解类文章别太贪婪了,看了解类文章才可以略读。
打个现实的比方,如果有三个mm都在追你,除了让你心花怒放,会不会更让你心神不安患得患失,如果是你追求一个魂牵梦绕的mm,你是不是会很专注?
浮躁往往是因为自己不能驾驭导致的。比如keso做donews主编时,订阅的RSS是1500,每天还写一篇精品博客,因为他扫一眼就知道文章大概。你现在去读初中语文,就会理解我说的意思。
而不能驾驭,往往是因为对该专业不精通。记得以前自己通读过dojo框架源码,并做过小改进,后来有什么dojo新闻,我扫一眼就知道文章的含量,但对于财经、房地产类文章,我至今还很容易被人忽悠,即使咬文嚼字地读。
判断力是你决定一篇文章是否值得阅读的条件,它是资讯的过滤器。专业能力决定了你的判断力水平。
浮躁在看资讯类文章时很明显,特别是你关注的领域,比如我现在很关注电子商务,这类文章会带给我压力。但我看企业管理类文章时,就会轻松得多,因为我大致知道企业管理有哪些方面,哪些方面我深入思考过,比如沟通、决策、激励,哪些方面我现在很想了解。
为什么网站注册时会很浮躁呢?也许根源于是你的期望值,更确切地说,是你的投入产出比,如果只是因为想下载一篇文章而不得不注册,你肯定会浮躁。如果你在携程上订打折机票,相信你不会浮躁。当你觉得一个网站分量很重时,它复杂的注册流程,可能会更赢得你的信赖,比如招商银行网站。
那么,怎么改掉浮躁的坏习惯呢?
我上面其实都给出了答案,虽然是我的主观分析。
我从阅读工具说起,因为这比上面可操作性强。
就从iPhone展开吧。
我用iPhone近两年了,最近半年对它爱不释手,当然不是iPhone控。我以前用我的ThinkPad T60看Google Reader时,我会很烦,现在用iPhone看就不烦了。用过iPhone的,对iPhone不支持多任务咬牙切齿,后来我终于明白乔布斯这个洁癖和偏执狂,为什么不让iPhone支持多任务了,从技术角度,iPhone是基于Unix内核,支持多任务很简单。乔布斯想让iPhone提供了一种浸入式阅读体验。浸入式体验,我的理解是:只专注于一件事。比如iPhone上看天气、看股票。
那为什么PC不能提供浸入式呢?因为PC的多任务,我们会一会儿和QQ好友搭讪两句,一会儿看看股票,一会儿看看文章。打个比方,当你看到一位时尚美女的衣领处若隐若现时,你会不心动吗?虽然你可能不会行动。
而iPhone剥夺了你选择的权利。你用iPhone上douban,看新浪微博,你会很专注的。注意,我说的这两个是iPhone APP,不是手机网站。
看互联网文章,之所以让我们浮躁,我认为互联网的本质属性超链接为罪魁祸首,超链接会让人在网站之间频繁跳转。我上面说的iPhone APP,如douban和微博是没有超链接的。没有超链接怎么可能遨游豆瓣的信息海洋?试试iPhone就知道了。iPhone这种没有超链接的导航模式,会顺应你的意图高效阅读,而不是漫无目的的跳转。
iPad之所以是一款颠覆性产品,可能就是因为它的纸质阅读风格,对电子阅读体验做了很大提升,很多人说它是报刊和杂志的救星。那么,它一定会想办法提升它的深阅读体验,让人尽量不浮躁。iPad也不提供多任务哦。
有时想,为什么我07年前看书不浮躁,那时候我啃过很多本技术类书籍,如《Core Java》第一册我啃了三遍。也许,是因为选择权太少。如果你可以把新华书店几个橱柜搬到你的客厅,你试试看,你还能否静下心来阅读一本书。所以我建议那些电子书搜集狂,该收敛一下了。
阅读环境,我发现对降低浮躁很有帮助。比如我喜欢去咖啡厅上网,在河边草坪上用iPhone阅读RSS。
以前回家我喜欢把客厅房间卫生间厨房等全部打开,然后坐在沙发上看书。现在晚上我喜欢把所有灯灭了,把路由器关了,静心认真阅读几个优秀的PPT。
另外,我特地买了一个上网本HP Mini 210,专门为了上网。而没有在上面装任何开发或工作相关软件。
控制阅读量也非常重要。有段时间,我iPhone上的微博实在多得看不过来,根本没法思考。后来,我仔细分析了一下每天的几个空闲时间段,如中午20分钟,睡前25分钟等。如果我只有45分钟时间,我该订阅多少微博?因为每看一篇有思想的微博,我都会问自己四个问题,而这个思考时间不能省:这篇微博说了什么?怎么说的?说得对吗?对我有用吗?总之,我会心里想着给作者一个回复。
我看有很知名的博主也受不了微博的骚扰,比如工作时频繁MSN弹出。我只想告诉他:可能你利用微博的方式不对。
ok,就写这么多吧,如果想到其它的,就在回帖里补充。
评论
75 楼
zwchen
2010-08-17
jimlaren 写道
关键是你想做信息的消费者,还是做信息的创作者,我们一直都是在消费着,如果你开始创作了,那你对信息的看法也就不一样了,说到底还是说与做的问题,老外一直在创作,我们一直在消费。
你说的这个角度,我还真没仔细思考过。
不过,任何信息的生产者,一定是个信息的高消费者。
74 楼
jimlaren
2010-08-17
关键是你想做信息的消费者,还是做信息的创作者,我们一直都是在消费着,如果你开始创作了,那你对信息的看法也就不一样了,说到底还是说与做的问题,老外一直在创作,我们一直在消费。
73 楼
huozhicheng
2010-08-17
不错,学习了!
72 楼
Deepin
2010-08-13
做了好多让人产生共鸣的工作,佩服。
71 楼
mingjian01
2010-08-05
有时候阅读目的不明确也会产生浮躁,比如今天想看javascript为了什么?没解,只是想到要学,明天看java编程思想,为什么?因为今天看了篇文章觉得基础很重要。因此没有一样东西是深入研究的,更不要说看什么看三遍了。本人现在就这种情况~ -_-!
70 楼
風一樣的男子
2010-07-08
不错,没用 iPhone,按LZ提的,我想是时候管理好自己的空闲时间了
69 楼
yihui224
2010-07-08
难得的好文章
语言不华丽,讲得理很深入。
语言不华丽,讲得理很深入。
68 楼
snow8261
2010-07-08
信息爆炸时代,必须筛选信息
67 楼
qn_lf
2010-07-08
各种各样的资讯太多了 还是挑选自己感兴趣的
66 楼
thinkpack
2010-07-07
总结来说,还是阅读心境问题。
65 楼
likeblood
2010-07-07
确实很浮躁 但是看你的大论我能看的进去 因为确实有共鸣啊
64 楼
creasure
2010-07-07
有同感。看到好而长的技术类文章时总有“食之疲倦,弃之可惜”的感觉。
63 楼
tanlan
2010-07-06
不错,值得借鉴!
62 楼
even713
2010-07-06
好文,值得思考。浮躁中。。。
61 楼
tiannet
2010-07-05
楼主说的很有道理,一个时间做一件事情会比较高效。
60 楼
onlyadou
2010-07-04
我也很浮躁,最近看挺多的技术文档,可真正吸收的却很少。是该反省下了。
59 楼
pochonlee
2010-07-04
收获了。

58 楼
sichanlandag
2010-07-04
这点确实要关注 都知道问题所在 所以都开始抓 能抓住的就有能力去实现这些功能
57 楼
adriny
2010-07-03
今天是周末,我早几个礼拜周末一直在公司加班,今天没有加班,想休息下,早上很早就起来了,准备看一些书,在这里看到你的这篇文章,我感觉现在我就是这个样子,我做Java开发刚刚半年时间,因为本身能力也比较好,现在在公司的一个项目中担任主力,所以自己就想多学习一点东西,但是看过的东西很多,能吸收的却是很少,我花了一会时间把这个贴子和回帖都看完了,我想我也要好好思考下了,谢谢LZ!
56 楼
lyilei
2010-07-03
感觉楼主说的挺实在的,看来也是一路摸索出来的经验。的确永远下载不完的电子书和网络上良莠不齐的文章,让大家都有一种找不到方向的感觉。
一杯茶,一书桌,一本书。
一杯茶,一书桌,一本书。
发表评论
-
技术孵化的探索之路
2016-05-08 22:32 2702我是在2016年元旦前几天 ... -
寻找技术合伙人的那些坑
2016-01-11 18:14 10341对于非技术出身的创业 ... -
开发人员的薪水,是否要和销售业绩挂钩?
2011-07-18 18:48 3189我说的是电子商务企业里面的开发人员。 大家知道,电子商务就是在 ... -
说说Code Review
2011-06-15 13:50 7715对于软件开发团队,Code ... -
我对创业和管理的一些看法
2011-05-27 18:23 4171创业,对于刚工作的人 ... -
专制,也许只是一种领导风格
2010-10-11 13:17 9359在工作中,我们对自己 ... -
创造力,源于对事物本质的深刻洞察
2010-09-24 12:51 2925曾经很多人认为,迪斯 ... -
[个人管理]暗时间,平凡与优秀间的距离
2010-09-02 19:54 4272每个人都希望,在他所 ... -
工作进度反馈,有一种更优雅的方式吗?
2010-08-27 14:59 10035工作进度反馈,这是站 ... -
管理路漫漫:团队习惯的养成
2010-08-25 23:32 3348记得几年前在一家公司 ... -
[个人管理]一位技术人员成长的烦恼及我的分析
2010-08-08 11:04 5755上次和JavaEye朋友rubys聊 ... -
管理经验,很难直接从书本中学来
2010-08-05 00:39 3164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 ... -
项目管理,本质和项目管理工具无关
2010-07-14 23:53 23158管理软件,本质上是对 ... -
关于RSS阅读器设计及体会
2010-07-09 00:01 3639写这篇文章,主要是因为lazylorna MM,而主题是围绕我 ... -
环境的力量
2010-06-15 22:35 1580环境的力量,大家应该 ... -
IT行业的你,在成本部门还是利润部门?
2010-06-03 13:07 8928题外话:本文应该引起项目管理者和开发人员的思考:如何进行薪酬管 ... -
看图说话:如何高效地工作、学习及阅读?
2010-05-22 14:32 4459我们每天都会遇到下面这些问题,我一直在思考,现在把它绘制出来了 ... -
我的项目经历及分析:为什么一个小项目要花掉8个人月?
2010-05-20 14:53 5429这是我亲身经历的项目,并且是项目负责人,该项目只有10个左右核 ... -
关于软件思想在管理中的一点体会
2010-05-07 18:02 1553软件这行,如果干得有滋味,也许会有这种体会:软件就是把一些做事 ... -
关于学校做事和公司做事的差别
2010-05-03 23:19 2702在前不久的部门周例会 ...
相关推荐
IT人必读:写给浮躁的IT同仁。 1.不要看到别人的回复第一句话就说:给个代码吧!:在学习编程时,不要总是依赖于别人的代码,而应该自己尝试解决问题,思考为什么,自己想出来再参考别人的提示,这样才能知道自己...
标题中的“请不要做浮躁的人”强调了学习过程中保持冷静和平和心态的重要性。在IT行业中,技术更新换代非常迅速,面对这种变化,很容易产生焦虑和急躁的情绪。因此,保持耐心和稳定的心态对于长期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网络环境与名著导读的整合】 ...总的来说,网络环境为名著导读提供了无限可能性,但如何有效整合资源,克服现实挑战,需要教育者、学生和家庭共同努力,以确保名著阅读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以“hold姐”谢依霖的网络走红为例,我们可以深入探讨这种现象背后的成因及影响。 首先,公众的娱乐猎奇心理是网络炒作得以盛行的重要推动力。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压力让人们寻求娱乐放松,而猎奇心理则促使他们...
没有任何人可以预估攻击会造成的风险,测试方也不能,因此,问题在于,核心系统是否能承受网络安全演习的风险。 防守方因为网络安全实战演练的结果会对多方产生影响,因此,在演练时出现不惜以损伤业务连续性为代价...
这些行为反映了社会中一部分人的浮躁心态和对物质成功的追求。这种炫耀行为在“雅阁女”、“小龙少爷”等网络现象中可见一斑,这些形象往往被用来讽刺那些过于自负和社会地位不匹配的行为。 第三,弱势群体在现实...
年轻人可能会感到焦虑,因为他们面临着选择过多的问题,不确定自己应该关注什么。网络信息的个性化和无过滤可能导致年轻人接触更多的是情绪化的表达而非深厚的文化内容,这可能导致他们的知识和价值观建立在不稳固的...
2. A选项中提到的“现代人喜欢‘浅阅读’,依赖‘浅阅读’”可能源于整个社会的浮躁与肤浅,这是作者的忧虑。B选项正确,原文提及人们倾向于浅阅读,但并未说明是否是因为没有时间和精力。C选项正确,经典阅读能促进...
有些学生经常阅读,将阅读视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另一些学生则在有时间和兴趣时才会阅读。此外,阅读时间的分布也各有不同,有的集中在节假日,有的则在课余时间。这表明大学生的阅读时间受到学业和其他...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社交网络为个体提供了扮演多种角色的机会,有助于提升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在网络环境中,人们可以尝试不同的角色,理解和适应各种社会规范,从而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复杂的人际关系。 ...
大学生在面对网络直播中展现的“一夜成名”现象时,可能会质疑“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转而追求速成的成功路径,产生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同时,网络直播中的“锦鲤”、“抽奖”等活动进一步强化了投机心理,这与...
它可能使人们的阅读习惯变得浮躁,追求速度和数量而非深度和质量。网络阅读易于受到群体趋势的影响,削弱了个体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可能导致精神世界的平庸化。因此,在网络时代强调经典阅读,不仅是为了对抗...
作者在这篇作文中呼吁人们应该回归深度阅读和思考,建议我们应该更加重视阅读书籍、解决问题和提升自我,而不是沉迷于网络上那些浮躁的信息。通过阅读和思考,我们可以像东坡先生所倡导的那样,保持内心的平静,用心...
成为一名不浮躁的嵌入式工程师,意味着要沉下心来深入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建议和知识点: 1. **独立思考**:遇到问题时,不要急于寻求现成的答案,而是要尝试自己解决问题。通过独立思考,...
信息时代的挑战显而易见,年轻人渴望获得更多的知识,却往往迷失在海量的信息海洋中,不知道该关注什么,甚至因此感到恐慌和焦虑。如何在繁杂的信息中找到有价值的内容,如何筛选和决策,成为了当代青少年必须面对的...
在分析为什么要转型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互联网时代的三个核心本质:链接、去中心化和社群化。链接是互联网的核心,信息对称给整个商业环节带来了哪些冲击?连接一切,开放式协作,消费者参与决策,数据成为资源,这些...
3. **阅读习惯变化**:随着电子阅读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屏幕阅读而非纸质书籍。这种变化虽带来了便利,但也可能影响到人们对文字的感受力和个人情感的投入。 ### 结论 通过对《中国作家富豪榜》的...
沈先生的流浪生活被美化,可能会误导一些年轻人,让他们误以为逃避现实、放弃责任也是一种可接受的生活方式。 5. **理性看待网红现象**:公众应理性对待网络红人,避免盲目崇拜。沈先生的案例警示我们,不应将任何...
然而,这种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也可能导致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受到影响,有时甚至会引发网络舆情的过激反应,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总的来说,新媒体文化现象批判的核心在于提醒我们,尽管新媒体带来了便利和效率,但...
在数字化时代,阅读的方式日益多样化,电子书、网络文章等快餐式阅读材料层出不穷。然而,纸质图书作为一种古老而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阅读形式,对于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的图书市场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