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x
  • 浏览: 975869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上海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文章列表
今天翻译时用了两个成语:尾大不掉、不堪卒读,来形容这样一种带有太多可选参数的函数调用: new Button('myButton',null,doSomething,null,null,null,'pressedButton'); 其原文是rather unwieldy and less-than-readable invocation。 成语怕用错了,故查了一查,最后确定可以这样用。 尾大不掉,台湾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尾巴過大就不易擺動。比喻下屬的勢力強大,在上者難以駕馭。語出左傳.昭公十一年:所謂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後亦比喻事物因本末關係倒置,形成難以控制的局面。明˙ ...
前篇见批量修改style采取哪种方式好,主要是回答fins的提问。 下面我来说说我们实际期望怎样的编程方式。 假设一个这样的需求: 页面上有一些文本是highlight的。例如,javaeye的文章如果是点击google搜索结果过来的,javaeye的后台会自动判断出关键字,并为这些关键字包裹上标记(<span class="hilite1">关键字</span>)。 我们现在希望有这样一个功能,就是允许开启/关闭highlight。 如果关闭的话,那么大家通常可以想到的做法,就是检索所有的.hilite1的元素,然后去掉这个class。 ...
今天发现几种XBL2的实现。浏览器实现XBL2还要等上一段时间,但是JS实现已经有了。 备忘如下:http://meekostuff.net/xbl2/。上面包括另两种实现的链接。其中包括一个Google的实现,但是目前似乎源代码还没有放出来。 有兴趣的同志可看看。XBL2会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它将是未来正牌的组件实现方式。dojo、ext之类的将来应该会改到XBL2上。
fins同志向我提了个问题。因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展开讨论,所以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fins 写道 在同类元素 例如 td 很多的情况下, "一次性改变元素的class对应的styleSheet" 和 "在循环里改变每一个元素style" 哪个更好 ext的代码不知道你看过没 在ext 1 里 改变表格列宽的方式 就是用的 改变那一列的 td对应的class里的 width 而ext 2里变成了 用循环 依次改变每一个 td的style.width 两种方法哪个好呢? 我一直喜欢第一种 不过实在不明白为什么 ext 2里换了方式 对于这一问题,我的 ...
DOM event flow有三个phase,capture、target和bubble。通常我们只在后两个阶段处理事件,也即在调用addEventListener(type, listener, useCapture)时,useCapture设为false。偶尔可能会使用所谓捕获事件监听器(Capturing Event Listeners),即useCapture设为true。但有一个很搞的问题,那就是在event.currentTarget等于event.target的时候(即event flow处于target phase时),是否会调用添加到currentTarget上的useCapt ...

运动型灵车

    博客分类:
  • UX
联想的David Hill回顾了他年轻时候误打误撞的故事,结果是出现了保时捷概念的灵车。 原文请看:DOA Design。
续前半部分。 Commitment to Standards and Interoperability 对于标准和互操作性的承诺 Yet another reason we feel more mode switches are not a good idea for WebKit is our commitment to Web standards, and to interoperability with other browsers. We strongly believe that Web standards a ...
本文译自Maciej Stachowiak在webkit团队blog上的文章Versioning, Compatibility and Standards。本文可作为分歧巨大的“HTML的版本问题”的背景材料,对此问题的探讨也请移驾此处讨论。注意,【】中的内容为我所加的注。 Versioning, Compatibility and Standards 版本、兼容性以及标准 Posted by Maciej Stachowiak on Tuesday, January 22nd, 2008 at 11:51 pm Maciej Stachowiak发表于2008年1月22日星期二 The ...
Dean Edwards的新的一篇blog是几段引用,抄录并勉强翻译如下: Dean Edwards 写道 微软的Chris Wilson 写道 ..we worked together with The Web Standards Project (in the WaSP-Microsoft Task Force) on this problem. I can&rsquo;t give them enough credit for this work; ……我们和Web标准项目组织(在WaSP微软特别工作组中)共同致力于这一问题。对于他们的工作成果我无法给予足够的赞美;【多谢bigp ...
本文是多日前在某翻译内部论坛的帖子,某位译者按照名词委译法将intranet译为“内联网”,我提出了不同意见。内容未做仔细整理,直接列于此处。 首先,关于“内联网”的问题。 我认识的所有系统管理员都几乎从来不用“内联网”这个说法,更不要说大众了。现在大家的习惯通常是把intranet叫做“内部网”或者“内部网络”,并且非常流行直接简称“内网”(这是语言发展的趋势,就好象“网站地址”现在被直接简称为“网址”了),也有直接改用近义词“局域网(LAN)”的。 我认为没有必要迷信所谓名词委译法,而应以约定俗成和惯例为重。 我前两天写了系列文章来阐述我的观点,可参考:…… (注:此二文也在内部论 ...
我想,你可能已经知道长期以来使用自定义标签的困难是什么。 对,就是IE。它认不出未由html定义的标签。它会把<foo>xxx</foo>解析成三个node!这样你当然无法对它正常使用DOM操作。你也无法对其进行style,因为CSS认不出它。 这也阻止我们实现HTML5或者其它的markup(假如我们不愿意等待5年后IE8变成主流浏览器或者10年后IE浏览器的市场份额降到5%以下的话)。 但是,IE是如此的神经。只要莫名的插入一句createElement,居然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我暂时没有时间详细阐述,有兴趣的同志可以自行看: James Carr所写的IE卫生 ...
literal这个词很讨厌,现有的译法众多,但都问题多多,而且没有一种占据绝对优势。如文字量、直接量、常量、常值、字面量、字面值、实字等等,也有直接译作“文本”,或者保留英文不译,或者通过采取基本等价的意译来规避的。 对于译名我有一个观点,若是一个术语有多个译名,并长期无法有一个译名占据优势,其实就暗示这些译名很可能都存在问题。literal不幸也是如此。 首先literal不是constant,所以不好用“常量”来翻译——虽然乍一看它很像“常量”。尽管如此,还是有一种看法,认为literal和常量、变量的差别只是赋值的时机,前者是在编译时,而后者是在运行时。根据这种看法,就有若干种“XX量 ...
不得不说,msdn2网站实在是做的太差了。真搞不明白,微软把原来好好的msdn废掉,改用这个打开任何一个文档都要等上起码20秒的设计(本来我以为它慢慢会改进的,但是事实是等了那么久,毫无改进),唱的这是哪出?难道要逼着人家买msdn光盘版??
今天阅读RFC3986(URI: Generic Syntax)时,遇到了dereference一词。 dereference一个URI的意思是: To use that access mechanism to perform an action on the URI's resource is to "dereference" the URI. dereference也可做名词,如 dereference of the URI ,意思就是 ...
最近想在一个小应用中采用浏览器端的xinclude。找了一下,居然没有找到现成的实现。所以就打算自己写一个。 完整的xinclude实现也需要用到一些其它技术。最基本的就是xml base。 在html中你的链接如果不是absolute url形式,就需要相对于文档位置或者文档中用base元素定义的base url来resolve。 xml base和html的base有点类似,但是更加灵活,通过xml:base属性而不是单独一个属性来设置,所以可以有层次。例如: <?xml version="1.0"?> <doc xml:base=&quo ...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