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0-09-15 13:45
来源:
科技日报
研究表明,多次激活同样的神经连接方式能将事物印在记忆里。

当记忆一件事情时,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能加强对事件和单词的回忆。然而记忆形成的神经机制长期以来依旧是个谜。科学家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仪(fMRI)分
析了大脑活动图像,结果发现,通过多次学习记住一张面孔或一个单词,与忘掉它相比,其神经活动在多个脑区显示出更大的相似性。《科学》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
研究表明,多次激活同样的神经连接方式能将事物印在记忆里。这与心理学家40年前提出的编码变异假说结合,能使人们更好地理解记忆的形成机制。
既存在又不存在的记忆
记忆是多种不同事物的集合,可以是微妙的感觉、具体的影像、连贯不连贯的事件过程;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和逻辑。不论哪种记忆,都是大脑神经网络中的一组神
经元被激发,形成某种特定的连通回路。大脑储存的方式是把事情分拆为最基本的单元,每个单元分别由指定的神经元储存。
完整的记忆只有在被提取时才形成,它既存在又不存在。我们无法在大脑中找到记忆图像,它只是百亿个神经元的组合。不同的记忆素材通过编码,储存在不同的脑区,提取的方式也不同,需要几十个不同的脑区共同合作,才能形成或再现。
短暂记忆靠神经传导素增强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形成,只能保留几分钟;而长期记忆能保存许多天甚至多年。不断重复能使短暂记忆转变为长期记忆。通过不断重
复,大脑中的化学信号系统会把一种特殊蛋白质推入神经元的核心,并且在那里启动遗传基因合成蛋白质,神经元因此有了基本的改变,增加新的触突,创造新的连
接网络。结果是大脑有了结构性的改变,这就是长期记忆的建立。

多样化刺激形成记忆
与某事件相关的素材以适当的间隔重复出现,而不是一次性出现,回忆这件事情会更加容易。比如,在几天内多次、短时间看到同一张脸,就比在一天内长时间对着这张脸更容易记住。这就是心理学家40年前提出过一种编码变异假说。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多背景的联系能从多途径提取记忆:这张脸与多种不同的背景联系起来,比如学校、工作场所和家庭相对于舞会等单纯的一种背景,更容易让人想起。每种不同的背景或环境,能激活大脑的不同功能区。这一假说认为,不同的神经反应能提高记忆。
但是得克萨斯州立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家拉塞尔·博德里克领导的一项神经影像研究提出,反过来也是对的,即用同一种背景多次激活同样的神经连接方式,事物能被更好地记忆下来。
重复性刺激形成记忆
博德里克的研究小组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测了24个受试者的大脑活动。他们让受试者看120张不熟悉的面孔,每张脸以不同的间隔重复4次,用
fMRI扫描记录大脑在整个过程中的活动图像。一小时后,把这些面孔和120张新面孔混合起来,再让他们看,并询问受试者对每张脸的熟悉程度。
研究人员查看了记录下来的大脑反应,当受试者第一次看到某张脸时,神经活动集中在与视觉感知和记忆有关的20个脑区。后来,当要再次识别面孔时,每次都在
其中9个脑区产生相似的神经活动方式,尤其是与目标认知相关的区域。如果面孔被忘记,则不能形成同样的神经活动方式。
在另一次独立实验中,研究小组给受试者听180个单词,每个重复3次,同时用fMRI扫描记录大脑活动。6小时之后,对受试者进行的两次记忆测试表明,当被记住的单词重复时,在这20个脑区中,有15个引起了相似的神经活动。
研究人员认为,试验结果解释了记忆研究领域长期存在的一项争论,即通过刺激,同样的神经连接重新激活时,就会形成一幕记忆。记忆完成的精确与否,取决于不同脑区活动方式重连得是否精确,而不是更多的连接方式。
耶鲁大学的认知神经学家马文·谆认为,这一结果并没有否定编码变异假说,因为博德里克研究小组的实验环境与编码变异假说完全不同。如果要直接检验假说,应当设置另一种环境。
英国剑桥大学认知与脑科学部医学研究理事会的里克·汉森认为,当多次受到同一目标冲击时,更吸引人的单词或面孔更容易再度引发大脑形成同样的连接方式,也更容易形成记忆。这种影响能解释实验结果而无需推翻编码变异假说。
为了分析这种情况,还须进一步分析受试者对单个目标的大脑反应。博德里克说,我们把这些神经影像数据综合起来,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编码变异理论。也许情况正相吻合,编码变异假说跟我们的实验结果并不违背。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标签“拼图游戏”表明这是一个以拼图为主要玩法的软件,用户需要将拆分后的图片碎片重新组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图像。这类游戏通常涉及逻辑思考、空间感知和手眼协调能力的锻炼,对玩家的认知能力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
《最强大脑数字记忆编码:打造高效记忆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字无处不在,无论是电话号码、密码还是日期,都需要我们记忆。然而,抽象的数字往往难以记忆,尤其是面对大量的数字信息时,人们常常感到困扰。这...
【Android 美女拼图游戏】是一款基于Android平台的休闲益智类应用,它将美丽的图片分割成多个小块,玩家需要通过旋转和移动这些小块来完成拼图,达到娱乐和锻炼大脑的目的。这款游戏的核心技术主要涉及到Android开发...
“拼图”则暗示了游戏的解谜性质,玩家需要通过分析和推理,逐步解开每一个谜题。这种类型的拼图游戏不仅考验玩家的耐心,还能够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综上所述,Android版中国转轮拼图游戏是一款集...
"4X4拼图游戏过关图.jpg"和"3X3拼图游戏过关图.jpg"很可能是游戏的一些关卡示例或完成后的图像展示,这些图片可能包含了各种主题,如风景、卡通人物等,丰富的视觉元素增加了游戏的吸引力,让玩家在解谜的过程中也能...
除了核心的游戏玩法,开发者还可能加入了各种视觉和音效元素,以提升游戏的整体体验。例如,古风的背景音乐、精致的棋盘图案以及滑块的动态效果,这些都能让玩家沉浸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 《华容道手机拼图游戏》...
标题中的“大脑是怎样储存记忆”涉及的是神经科学领域的一个核心话题。记忆的储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大脑的多个区域,尤其是海马体。海马体是大脑中的关键结构,负责整理和索引我们的经历,使其成为可以回忆的...
科学家最新研制大脑芯片可帮助盲人恢复视力 (1).pdf
【标题】: 大脑记忆与注意力的科学理解 【描述】: 记忆和注意力是大脑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高效运作对于学习和生活至关重要。大脑并非完美的记忆机器,它有时会出现错误和偏差,而注意力则如同肌肉,可以通过...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科学家们在神经科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他们成功制造出了“芯片大脑”,这一创新将极大地推动神经修复术的发展,为受损大脑的恢复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此研究项目的核心...
总的来说,这项诺贝尔奖的获得是神经科学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它揭示了大脑中复杂的定位机制,为理解记忆、导航和空间认知等高级功能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一发现对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也可能具有重要...
科学家最新研制大脑芯片可帮助盲人恢复视力.pdf
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成功发现了一种能够在动物实验中删除特定记忆的方法。这项激动人心的研究成果,不仅为心理治疗领域带来了潜在的革命性影响,同时也为记忆管理领域提供了创新的可能性。然而,...
科学家成功研发出模拟人类大脑处理信息芯片.pdf
这些方法的科学依据在于大脑的可塑性,即大脑的神经网络可以通过新的体验和学习持续发展和改变。通过上述活动,可以刺激大脑的不同区域,增强神经连接,从而提高记忆力、创造力和整体认知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
软件简介:乐趣拼图游戏结合了画板组件来实现拼图的,不仅可以成人用来在闲暇时间内娱乐消遣,还可以用于锻炼儿童脑力,帮助少儿开发大脑思维,是一款很实用的小游戏。使用步骤:下载软件,打开后任意选择一张图片,...
标题中提及的“芯片大脑”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指的是科学家在半导体芯片上培养脑细胞,并让这些细胞形成功能性神经回路。这种研究将物理世界中的半导体技术与生物体内的神经细胞结合起来,创造出一个与真实大脑神经...
2. 与智力相关的基因研究:在“芯片大脑”的制造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了40个与智力有关的新基因。这些基因不仅与人类智力水平关系密切,还涉及认知、记忆、注意力和推理等多个方面。该研究为大脑功能和认知研究带来...
该课件以科学为基础,结合教育理论与实践,旨在帮助学习者充分释放大脑的记忆潜能,增强学习效率,并在此基础上提升个人的创新能力。 课件首先介绍了大脑的记忆力容量。人类的大脑拥有惊人的140亿个脑细胞,然而在...
遗忘曲线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一个理论,它揭示了人类记忆的遗忘规律。根据这个规律,遗忘的速度在学习后初期是快速的,然后逐渐减缓。具体来说: - 刚记住的内容在20分钟后遗忘42%,1小时后遗忘56%,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