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到西安,一个是中国的首都,一个是十三朝古都,都让我有不同却又深刻的感受,记得那天从机场去CSDN的大巴上,有人指着一座工厂建筑说快看啊,那是798。搞艺术的没几个不知道那个大名鼎鼎的798。这次北京形程匆匆,无缘一观。
据说N年前这个中国最出名的屯-三里屯,自从2004年开始改造以来,里面的酒吧已经所剩无几了。
如果不算去年在首都机场中转了一次,那么最近的一次去北京也是7年前的事情了。7年前的惊虹一瞥直至后来的演变,让我相信冥冥中早已注定许多事情。
如果不算去年在西安中转多次,那么最近一次去西安是10年前的事情了。如今的西安早已不是记忆中的西安。除了那些价廉美味的西安小吃尚和印象相符,其余的都大相径庭。
昨天中午动身去看了看心仪以久的兵马俑,也许是受太多影视剧的影响,想象中的兵马俑应该是壮观无比,看了才发现,把壮观这个词用在游客身上更为贴切。为了保护兵马俑,出土的仅仅是一部分。所以在视觉上并没有让我觉得震撼。
在随后看到的青铜车马,那些三千年前精湛的铸造工艺,组装工艺让我真正为之震撼。
不是黄金周的兵马俑依然不见人少,我多么希望能够一个人在这里感受一下几千年前帝国雄兵的宏伟气势。可是周围喧闹的人声,闪光灯的声音让我无法闭上眼睛想象。
好几块牌子醒目的写着【禁用闪光灯】,硕大的展厅里却还是闪光灯四起,无论中外游人,大家似乎都不认识中文和英文双语写的字。
其实不用闪光灯也能拍的很好,为什么大家就不能遵守一下呢?
回来后我查过资料,果然闪光灯的波长不同会对高分子结构的文物有破坏,以前兵马俑是不让拍照的,现在让大家拍照了,为什么大家就不能爱护一下这些文物呢?
人类的自私贪婪,在此又一次的体现着。
出了展馆,不由的想起刚看完的【王安石-中国历史的分水岭】,王安石这位超出那个时代太多智慧的哲人,他的变法初衷是好的,只不过太过于理想,宋神宗这位英明的帝王又太想解决北宋的积贫,大家都忘了很重要的一点,再好的政策制度也是由人来执行的。好好的一场改革,最终变成一场老百姓的灾难。和王安石同样伟大的司马光,这位写出【资治通鉴】帝王MBA教材的伟大史学家,早已看到历史的重复性,从王安石的挚友变成了政治上的死敌,来反对变法。
北宋帝国在随后王安石司马光逝世之后,又经历了反复的恢复变法,反对变法,犹如一个亚健康的人,在反复用错药的情况下,最终垮了。
中国历史从此走向没落。
【历史的坏脾气】读来感觉像是小品,小品说的主角大多是晚清时候的皇帝,军阀。让人在莞尔一笑之余,也感受到作者的那份无奈和沉重。
人有坏脾气,历史也有坏脾气。脾气是养出来的,历史的坏脾气也是养出来的吧。
有人说历史是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所以人们都想看看这个小姑娘除去这些装扮的真实面目,可惜,历史真实的面目究竟是怎样无从得知。
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把历史做为一面镜子,是否能够不再重蹈覆辙?
俗语说,站的高就看的远,话没有错,可是我常常在飞机上往远处看,常常是看到白茫茫一片云海。够高了吧?可是看到的东西却无什么用。
所以这个站的高有一定的范围,任何道理都有一定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就不一定是道理了。
夏天快要来了。
分享到:
相关推荐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表达了一种空间差异下的时间感知,蕴含着相对论的哲学思想,即事物的存在和变化受到环境影响。 - 诗词中的情感表达:通过诗句...
社会服务行业、2022Q1季报总结及五一假期行业跟踪: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pdf
大林寺地处庐山之巅,气温比山下低,所以当山下春花凋零时,这里的桃花才开始绽放,形成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景象。 地理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为垂直气候带,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逐渐降低,气候...
2.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揭示了环境因素,特别是温度,对生物生长的影响。在海拔较高的地方,温度较低,因此桃花盛开的时间比平原地区晚。 3. 生物间的竞争关系:稻田中的水稻和...
2. 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的生活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的是温度对生物开花时间的影响。 3. 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在稻田里,水稻和杂草之间是竞争关系,它们争夺阳光、...
诗的第一句“人间四月芳菲尽”指的是在平原地区的四月,春花已经凋零,春天的气息逐渐消退。第二句“山寺桃花始盛开”则描绘了大林寺由于地势高、气温低,桃花在此时才开始绽放。这里的“芳菲”指的是盛开的花朵,而...
诗中“人间四月芳菲尽”描绘了一个广为人知的自然现象:春季将尽,大地上的花朵纷纷凋谢,然而紧接着“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笔锋一转,描述了另一番景象——庐山高处的大林寺,桃花却才刚刚开始绽放。...
白居易被眼前的景色所触动,即兴创作了脍炙人口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些诗句描绘了大林寺的桃花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5.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开篇两句即点明了时间与空间的交错,诗人用“人间四月”与“山寺”对比,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特定的时间节点——春季末尾,以及一个特殊的地点——庐山大林寺。这里提到的“人间”...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C. 终年寒冷 - D. 地中海地区冬雨夏干 ### 8. 描述天气状况 **知识点解读:**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形容了突然到来的降雪情景,属于天气描述。 - **选项...
9.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导致植物生长季节延迟。 10.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新疆塔里木盆地深处内陆,受海洋...
”和“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考察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和记忆。 3. 文学作品与作者:涉及《胖皂泡》这篇课文,作者冰心的作品,以及通过课文内容理解吹泡泡的方法和乐趣。 4. 中国历史与文化...
七、积累部分,涉及到古诗词的默写,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以及课文内容的回忆,如《漏》和《枣核》的故事细节。 八、课外阅读《狐狸和公山羊》的故事,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狐狸的狡猾行为...
课后练习题涉及了环境因素对生物生长的影响,如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中,影响桃花开放的环境因素是温度。同时,课程还列举了其他生物学概念的应用,如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种群分布的影响,生物因素间...
4. 地理知识: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垂直分布差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为海拔高度的不同导致气候条件的差异。 5. 文史常识: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她的作品以婉约为主;朱自清是现代散文家,...
而选项D中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明显表现出因海拔差异导致的物候现象,山下的桃花已经凋谢,而山寺的桃花才刚开始盛开。 在解答定义判断题时,考生需要注意的是,这类题目并不需要深入理解定义的...
5. 《大林寺桃花》中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诗句,说明了高下差异对物候现象的影响,即山区的春天比平原地区来得晚。 6. 《大林寺桃花》这首诗反映了文中提到的“高下的差异”这一物候现象,即海拔较...
6. 季节和时间:诗歌“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揭示了季节变化和地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可作为地理教学的一个切入点。 7. 比喻和象征:诗歌中的“每一棵树都是一行会生长的绝句,枝丫间跳跃的鸟雀是不断...
6.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的是地形高度对气温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开花时间较晚。 7. **等温线分析**:通过对某地7月等温线分布图的分析,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南北...
古诗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揭示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歌曲如《黄土高坡》可以引入季风概念。这些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此外,穿插趣味故事,如介绍不同地区因气候差异导致的饮食习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