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9221164 次
- 性别:
- 来自: 上海
最新评论
-
netkongjian:
不错的报表工具知识分享![deyi]
主流报表工具推荐 -
starry8023:
您的博客很有用!而且我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我是在vs上运行的, ...
在VC下配置openGL -
sliuxl:
...
复制表结构 -
DR玫瑰花香:
[color=darkblue][/color][size=m ...
KMP算法深度解析 -
alvin198761:
看看这两个操作系统的历史,就知道了,这个问题没法追究责任,一个 ...
一则旧闻-Linux是UNIX的盗版?SCO的三大漏洞
3G发牌了,若干年的争端终于尘埃落定,现在再出来说3G有点扮猪吃虎的味道。本文将涉及很多官方上无法获得证实的信息,你可以当做是我的恶意的揣测或者推断,但这些确实发生过的事实。这些事实会让你发现,“技术救国”或者“爱国”除了需要实力,还需要智慧。跟着别人瞎起哄、喊口号绝对不是爱国。
(1)
两大“邪教”
2000年是通信业界非常关键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
1、ATM无论从市场上还是人气上完败给了TCP/IP
2、3G的研发工作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虽然后者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新闻版面,但是前者更加具有深远影响。
ATM完败给TCP/IP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失败。
ATM是一个非常完备的协议,它支持目前通信业界能想象得到的Qos管理和网络控制,网络有强大的故障自愈能力,网络效率也堪称一流。大家应该注意过:一个病毒能轻松搞得全球互联网瘫痪,但是你见过谁一个电话打得全球互联网瘫痪过?这是因为传统的电话网采用了接入控制。用户拨号呼叫的速度远远低于通话的速度,就算一个用户使用再牛B的自动机器,他也不可能对网络发起饱和攻击。只有在大年夜这种时候电话网络才会拥塞。这是在传统的“电路交换”领域里的技术。 ATM基本上就是在“包交换”的通信领域重现并强化了这个技术。
TCP/IP技术大家都已经很清楚了,除了免费简直一无是处。浑身都是漏洞,一个病毒就可以KO整个互联网,效率还非常低,几乎是能互联的网络技术里面最低的。
但偏偏“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情就这么上演了。
提这个案例有两个目的:
1、引出本节的主角
2、后面会再提到这两种标准,先单独解释一下比较好
ATM和TCP/IP之争其实背后是ITU和IEEE两大“邪教”之间的斗争,而这两大“邪教”又分别近似地代表了欧洲和美国的电子工程师的“公会”。
(2)
两大“邪教”续集
IEEE的范围其实很广,只要和电子有关的东西都和它有关。
ITU主要集中在通信方面
当然,这两个邪教之间的关系其实很暧昧。例如很多人都是在IEEE有会员资格,同时又在ITU阵营里面混。如果光从宏观的视角来看,二者则可谓泾渭分明。
IEEE有点古典浪漫主义。IEEE修订了很多标准,其中就包括TCP/IP,这些标准一般都叫RFCxxxx,其中xxxx是数字编号。很多标准上的技术都是免费使用的,使用者不需要向任何人交专利费。有些标准上的技术要收费,不过基本上都是象征性的管理费。这么一听大家似乎认为IEEE就是活雷锋了。其实不然。IEEE的标准大多数都很抽象,它们绝大多数情况下起到的作用不是促进技术发展,而是扼杀其他的“邪念”——当然这个描述仅对技术能力远远落后于主流技术的国家、地区、团体或者个人而言。IEEE的标准很少会教你怎么做,它就是告诉你“如果你做出来的东西不是这个样子的,那你的东西就不太好卖。不合理、不合适、成本太高,或者无法和相关设备兼容”。
ITU的标准一度都是要收费才公开的,上面的技术更是鲜有免费的,而且大多数都比较贵。不过ITU的标准一般都是一些公司的实验室一边做一边写的。拿着ITU的标准来做东西,相对来说容易一点。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一个案例:
intel引进了arm的技术,制造xscale,结果被ITU的专利大棒镇压了。intel被迫把xscale卖给了另一家公司。因为xscale计划是用作智能手机的处理器,所以内部集成了一些ITU的专利技术的电路。intel并不是ITU的会员,所以ITU挥舞大棒,敲死了这个邪恶的苗头。其他拥有ITU会员资格的公司则继续用一些性价比远低于xscale的芯片来充斥市场。
此举的后果就是intel从此和ITU不共戴天。后面会提到。
(3)
通信原理
本节仅列举一些和阅读后面文字有关的东西,请大家以戏说的心态对待,不要深究。
通信的本质就是做一件事:把一个串比特流以尽快的速度无错地投递到想要到达的地方。这句描述涉及到三个关键字:快,无错,地方。
而作为现代化的通信服务,还需要加一条“让每个用户能够”,加在刚刚那句话前面。
通信可以简化成如下几步。剽窃一下我的一位老师的话——就好比投篮,一群人,每个人一筐篮球,往同一个篮筐里投,想尽量多地投进去。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如下方面优化:
1、提高每个人的命中率
2、把篮筐做大一点
3、调度好每个人的投篮时机
把篮筐做大一点是纯粹的硬件技术——提供较高的物理带宽;调度好每个人的投篮时机是纯粹的软件技术——用户通信的调度;提高每个人的命中率则是软硬结合的技术——纠错。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一个牛X的人物——香农。以前大家对通信的认识就是:要想无错、远距离地传输信号,就必须提高信号的强度。就好像一根火柴和一个探照灯谁的光照的更远一点,这个理论很好理解。但是这就有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要多大的强度才能发信号送出太阳系?大家计算了一下,结果令人绝望。在这个通信理论下,通信信号必须比来背景噪声要强。就无线通信来说,无线信号如果被地球磁场或者太空噪声或者电离层扰动感染了,通信不可能继续了。这个理论可以简单地划分到“发射增益”
香农这时候出来了,他告诉大家,信号不用那么强,其实可以“时间换取空间”——这就是后来的通信上的技术的一次大革命——处理增益。后面要提到的3G技术只不过是处理增益技术上的一个小小的闪光点而已。处理增益可以极大地弥补发射增益的不足,以至于即使通信信号的强度小于背景噪声,通信依然能继续。
铺垫到此结束,下面开始展开“金枝欲孽”般的狗血剧情了
(4)
前戏
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以及不分散大家YY的注意力,掠过N多无关内容,同步通信技术也不在此显摆,我们直接进行两段时空穿越。
第一段,从建国穿越到90年前后。建国之后,中国的电话网简直五花八门。有的是帝国主义租界的设备,有的是蒋家的遗产,有的是鬼子侵华留下的东西,有的是国际友人送来的。在这个基础上,新中国开始了多舛的通信建设之路。这中间有一个角色分外抢镜头,那就是我们的东洋小邻居——日本。日本在中国的通信建设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一度日本援建的通信网几乎覆盖了全国,欧洲列强的通信设备仅仅作为“有益的补充”而存在。不过,在中国进入市场经济的时候,这个小邻居干了一件很不厚道的事情。日本认为市场培育已经成熟了,日本技术垄断了中国市场,于是设备开始漫天要价。此举严重刺激了中国。当时的中国做了一件绝对牛B的事情:不惜代价,彻底抛弃日本设备。为了填补日本设备之后留下的真空,一方面采购欧洲设备来应急,一面开始了自己的研发之路。这时候,一颗绝对的明星但是和本文后续内容没多大关系的公司横空出世——上海贝尔。上海贝尔研制的交换机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当然还有很多什么纵横交换机的厂家之类的,这里不一一列举。值得一提的时候,这时候的华为开始以欧洲设备代理和维修商的身份出现了。
第二段,这一段穿越其实和第一段时间上是接续的,不过领域不同。第一段是固话领域,这一段是无线通信。最开始商用的设备现在30岁以上的人应该还记得。那时候叫大哥大,我见过的最便宜的18000一台,每个月通话费好几百(大米那时候才几毛钱一斤),而且还经常没信号。拥有那个东西绝对是身份的象征,港片里面的黑帮老大都有一个专门的小弟来负责大哥大,砍人PK的时候他都不用出场的。这东西贵,主要是因为频率利用率低(这时候还有个东西叫传呼机,和本文核心内容无关,忽略之)。这就是1G,其技术主要来自于美国的摩托罗拉。1G时代让摩托罗拉赚得盆满钵满。这时候的摩托和中国朝廷都在想一件事:如何保证这种方便的通信全球覆盖。摩托和中国同时想到了天上。铱星计划和中国卫通就是这两个想法的产物。不过这同样和本文核心内容无关,读者只要记住“美国”“摩托罗拉”就足够了。
就在摩托high到爆的同时,欧洲酝酿着一次“”。这次“”采用的是万古不变的“劣币驱逐良币”法则。摩托的铱星计划固然好,但是太贵了,而且容量相对来说有限。采用铱星通信,费用不便宜,而且不能保证每个人都用上。因为铱星计划的实质就是把交换机和基站都放在卫星上,要扩容就只能不停地放卫星或者修改卫星(现在知道宇航局的那些航天飞机是准备干嘛的了吧)。欧洲人就想:老子和1G一样把交换机放在地上不就可以了吗?反正地上成本低,到处建基站来保证通信覆盖也不会比发卫星贵。实践已经证明这是一次成功的甚至是优秀的。手机成本一下子降到了4000左右,通话成本降低程度和手机成本差不多。到处建基站是通信公司的事情,用户并没有感到特别的压力。最开始的用户都是城镇居民,信号覆盖到城镇;而接着农村居民也能用得起手机了,信号覆盖也就到了农村,过渡得很平滑。移动和联通都是用的欧洲的2G标准。最先频率只用900M,后来扩容用1800M,于是就有了“双频手机”。美国被这股大潮冲得措手不及,后来被迫使用2G的时候才发现频率被别的应用占了,于是勉强分了个1900M的频段出来。这时候说手机牛X都说“这是三频手机”——如果你不经常出差到美国,这第三频你永远都用不上。
通过这两段穿越我们不难发现,欧洲和中国在对抗日本帝国主义和美帝国主义的技术讹诈和封锁上始终战斗在一个战壕里面,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并培育了一大批后来卓有影响力的公司。欧洲的ITU教派在这期间茁壮成长了起来。
(5)
暗流
中欧之间无论是固网上血战日本帝国主义还是和美帝国主义在1G和2G的问题上死磕,总的来说是合作的、积极的,但中间也有暗流、逆流——这就是专利费。
2G的专利费敏感事件主要发生在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刚刚开始布网,欧洲的一小撮保守主义分子不肯放弃榨取高额利润的机会,卖给中国的设备都很贵。这时候我国采取了灵活的斗争策略——引入摩托罗拉,同时自主研发;第二个时期是国内的2G设备制造厂家开始往国外卖设备。欧洲的中间派都受不了了。这时候我国采用的是合作策略:中国卖核心设备和制造手机给欧洲贴牌,而欧洲主要卖利润丰厚的接入设备,利润基本上五五开。
我国充满艺术感的斗争策略成功化解了中欧阵营的内部矛盾,保证了2G的顺利推广,真正做到了“全球通”。
(6)
第二次前戏(无线通信的一些重要技术名词)
我已经有点迫不及待地想展示给大家一个完美的高潮了,但这时候我突然发现前戏还没做够。这段前戏不做,直接影响到高潮的效果。这段前戏就是无线通信上的一堆技术名词。
调制和解调
交织
校验
卷积
信道编码
信元编码
加密
跳频
直扩频
调制和解调就是指用模拟信号来承载数字信号和其逆过程
交织指的是一个比特矩阵,横存竖取
信元编码指的是把一个直接编码成一个独特的比特序列,避免传输的时候发生错误
校验指的是一种发现错误的技术
交织、信元编码和校验配合起来保证无错传输
加密和信道编码其实是协议栈的内容,因为说了信元编码,就顺便说它,其实无关紧要。
调频指的是一次物理传输是在一组无线电波上按照预先设定的序列变换。例如当前有8个频率,每个人用一个,这时候有个干扰信号干扰频率1,则频率1的用户不能通信了。但是有个办法可以保证通信的公平性:把每个频率的每秒分成8个时隙,每个用户按照某个序列轮流使用各个频率,这样用户1就可以得以继续通信。原理就是这样,实际的做法和这个描述有差别。
为何无线通信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呢?因为干扰。无线电波的反射、折射产生多径干扰,还有其他干扰源的存在等等。2G时代抗干扰还用到了向量机分技术,提一下,不细说。
不难看出,无线通信是相当不容易的,简直多灾多难、苦大仇深了。
很遗憾,我们的高潮就要建立在这之上,虽然充满了SM的味道,但不失为一种完美的高潮。
(7)
小高潮
同志们,朋友们,我们终于到G点了!!!上一节提到的“直扩频”就是3G的核心技术。
所谓直扩频,可以这么理解:以前的调制解调,是将数字信号调制到模拟信号上,或者其逆过程。直扩频则是将数字信号先“调制”到一个名叫“扩频序列”的方波上,然后再调制到模拟信号上;接收方先解调,然后用扩频序列对收到的方波进行逆运算,就可以获得所需要传输的信号了。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大了!!
因为这一做法实现了如下的好处:
1、通信可以用低于背景噪声的能量进行。以前谁要当无间道,用无线电传输信号很容易被抓到。弄个天线搜信号,没有备案的频率就是敌特分子的。抓住了先打一顿再封个官,啥都招了。现在不行了,通信比背景噪声还低,天线去搜索搜到的全是雪花。
2、可以同时进行加密。如果你拿不到扩频序列,你看到的就是一堆杂乱的方波
3、扩频序列同时可以起到分割信道的作用,也就是所谓的码分多址CDMA。
由于扩频是数字世界的东西,暂时我们就不讨论模拟世界了,直扩频可以用如下的例子来描述一下:
以前比特1是用方波的高电平表示的,而比特0用低电平表示。这样做有个很大的坏处:如果一旦被干扰,本来要发射1的时候遇到个同频率的低电平,那就挂了,对方收到的是一个奇怪的信号。为了确保对方收到1,要么发个很高的电平过去,让一般的小杂散信号干扰不了,要么发个很长的信号,例如:老子规定1分钟的高电平表示1,1分钟的低电平表示0。一般的干扰信号不会这么执着地干扰一分钟吧。
现在的处理方式是,我用一个128位的1001001……表示1,用128位的011011011011……表示0。表示完之后,这个数列串照样要经过前面说过的交织、校验、卷积过程。对方收到这个串的时候,认不出来的可能性就可以小的忽略不计了。直扩频的其他用途和范例不专门解释,因为和高潮无关。
不难看出,直扩频是以海量的计算为基础的,比特翻译成方波的时候是计算,逆过程还是计算。翻译的过程也是要计算的。这种用计算来获取的抗干扰能力就是所谓的“处理增益”。
这种技术其实并不新鲜了,二战时候美军就用过,所以美军用无线电大规模调兵的时候,鬼子们根本都不知道,他们还在想“美军估计死光了吧,无线电信号都没有了”。但是那时候的技术有限,所以只能用来组局域网。而且大规模的计算都是通过电路来实现的,别说当时的电路技术了,就是2G时代的电路技术,都无法把当时的技术做的能够商用。
因为解扩频的计算量非常大,而且是一个需要反复“猜谜”的过程。
这是应用数学上的一个议题。其实要说难也不算特别难,只不过大部分数学家懒得去考虑这个问题罢了,反正是军方要用的东西,让他们掏高价买也是应该的。这时候出现了一个小青年,他设计了一个算法,能“很简单”地完成这个过程。这使得CDMA低价制造和大规模商用成为可能。这个小青年旋即注册了一个名叫高通的公司,开始了其淘金生涯。
这个算法是一个实际上无法绕过的专利,只要做码分多址,就不可避免地要用到这个专利。高通公司后来围绕这个核心,收购、抢注了一大批其他的小专利。按照专利法,任何人想制造CDMA的商用设备,高通都能收取最高达46%的专利费。如果全球的3G值10000亿美元的话,高通可以攫取4600亿,高通老总富可敌国。
(8)
第一次高潮之后,我们需要稍稍休息一下,为更大的高潮做好准备,我准备了两段插曲
插曲1 专利费
专利费是个很邪乎的东西,“X流的企业做X……一流的企业做标准”的说法甚嚣尘上。有了标准,就可以像高速公路入口那样设个小房子天天“空调吹吹过路费拿拿”。但是专利费的所有交易却并非都是如此的。如果一个人需要用一项自己不具备的专利,通常可以通过如下合法手段:
如果不是商用而是研究和教学用途,一般都可以随便用;
购买使用权或者直接买断;
专利交换;
合作开发;
市场交换;
产品交换。
总之就是:可以直接付钱,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对方可以接受的等值交易。
插曲2 软交换
在无线通信还不是很发达的时候就有人开始YY一件事:如何能让电脑上直接打电话到固定电话上。也就是所谓的IP电话。这个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就不容易了,因为这需要在固定电话网上淘个洞,还得充分考虑如何不让计算机病毒去搞垮电话网。
这个时候各个通信设备生产厂家都推出了自己的白皮书,这一功能被冠以五花八门的名称,什么NGN,下一代互联网,多网融合……但本质都是一样的。而且这些白皮书毫无疑问都是用来描绘蓝图的,而不是用来直接作用于工程的。
ITU为此设计了H323和MGCP协议族,分别用来控制媒体中断和媒体网关。这时候的典型产品就是电话会议系统,和windows上自带的那个界面巨简单的windows messenger。
然后,IEEE也加入进来了。IEEE发布了SIP白皮书。不同于长篇累牍的H323和MGCP协议族,SIP只有简单的5个原语(后来可能扩展到7个甚至更多,但是总的说来还是少的),以及30来个相当松散的参数加上一个同样简单得离谱而且可以随便乱改的SDP子协议族。
毫无疑问,这是IEEE对ITU的有一次绝杀。SIP出来不到两年,ITU阵营的N多厂家就在光天化日之下和IEEE苟合了。SIP的设备很快就全面取代了H323和MGCP。
(9)
三大标准
高通高调地宣布CDMA的专利的时候,美国的1G已经完败,ITU的2G风风火火闯5州,让高科技领域有洁癖的美国人很是郁闷。憋了良久之后,高通终于发布了其基于CDMA技术的2G方案。这是一个美国式的面子工程,在美国都没啥人用——道理很简单,通信必须互通互联和低成本漫游。一个欧洲人去美国玩几天就需要买个手机否则不能打电话,这是完全不可接受的。所以美国的2G最终采用了1900M的GSM,这也是无奈之选。况且这时候的GSM已经很便宜了,而重新研发CDMA会很贵。最后,韩国人出面来接下了这个烫手的山芋。当然,我朝僖宗后来为了照顾一下江河日下的美帝国主义的情绪,购进CDMA技术让联通普及之。联通半推半就地搞,结果基本上把自己搞破产了。
但是不管怎么样,在大家都拿3G说事的时候,高通还是站出来了。高通修改了CDMA的一些东西,把它升级能达到3G要求的水平,这就是高通的3G方案。N多叫法,反正就是现在中国电信正在发展的那一套。
第二个方案就是WCDMA了,这是一个从2G演进过来的标准。基本上可以理解成一群人试图把2G的网络改成达到3G水平的网络,改来改去,最后就形成了 WCDMA标准。最初设定的骨干网和2G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不过后来的新标准把最初的定稿又改得面目全非了——这是后话。有一点是肯定的,WCDMA要想做得便宜实用,绕不开CDMA的专利。
第三个方案就是TD了。这是一个伟光正的标准。它被写进3G的章程,为爱国的中国人挣足了面子。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神游一下,提另一个标准——中国的无线局域网标准。WIFI——或者叫802.11x刚出来的时候,中国的爱国知识分子们发布了一个外号“红色WIFI”的标准,实际上就是拿WIFI的标准加以修改,让无线局域网增加了一些有利于安全和受控的东西。并自豪地宣称将来这个标准能左右世界的无线局域网产业的均衡。实际上这个脑残的行为根本没有人鸟,大家都继续做WIFI。
TD的推出,动机是明显的,那就是一定要搞一个标准,中国人用,最好让全世界都用。有了这个标准,大唐就可以像高通一样收专利费、或者和高通搞专利互换,维护中国人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话语权”了。为了完善这个标准,大唐还是拿出了一点点硬本事的。TD的核心和精华(也是唯一的有价值的专利)就是智能天线。使用智能天线可以很方便地位天线辖区里面的各个用户分配带宽,可以针对某个用户提供高速的业务保障——如果这个用户所在的区域信号很差,那就调整天线去适配之。
这个技术是先进的。
但也是闲得蛋疼的。
因为它成本高,而解决的问题在3G的领域并非一个绝对的技术障碍。大家都能接受信号死角,万一遇到信号死角移动一下就好了嘛。我要是买房子买了个信号死角那我还高兴了,至少我孩子比别人少受一点点辐射。
既然它是一个非必须的标准,那么别人不用它的话大唐就收不到钱了,更加无法实现所谓的话语权。这是不可接受的。于是大唐制造出了TD标准。这是一个严重寄生于WCDMA的标准,以至于早期的TD标准上经常会看到“参考3GPPxxxx号文档XX章XX节”。而这个3GPP标准实际上就是WCDMA的标准。顺便说一下,我曾在某些场合违心地说这个智能天线的技术很重要,是3G里面相当重要的一个标准,代表了什么什么,值得什么什么。
(10)
高潮
高潮发生在2001年,这是一个提前到来的高潮,是如此的疯狂、通透、歇斯底里和让人意外,大家都措手不及,完全没料到这就是高潮,以至于很多人误以为8年之后的3G发牌才是高潮——其实这时候大家看到的只不过是艳照而已。
2000年,全球厂家不约而同地启动了3G的军备竞赛,2001年中国的权威部门想检视一下大家的研发进度,召集了一次3G技术成果展。
这次展会上,老外们拉来了一些半成品和概念设计,换句话说就是样子货,搭在一起是无法进行工作的设备;
Z公司展出了可打电话和进行视频的3G设备
H公司展出了可打电话、视频、电影点播、游戏对战的系统,但范围仅限于展厅内。
展厅里面大唐似乎显得有点漫不经心,但是展厅外的大唐确实另一番景象:几辆满载设备的车在北京的大街小巷转悠,车上的大唐工程师们向领导展示了大唐的高速移动环境下的通话和视频服务。
这是一次相当震撼的表现。这就相当于大家在拼命比谁家的飞机航母更厉害的时候,大唐在外太空造了一个一次满功率发射就可以毁掉一个星球的死星。大唐为中国人挣足了面子,也坚定了领导们推广TD的决心。
任何一个爱国的中国人,还有什么理由不高潮呢?
(11)
高潮(续)
实际上不用我多说大家也能猜到了。大唐当时连个交换机都没有,拿什么搞高速移动的无线业务演示?这个闹剧很快就被揭穿了。但是有些人到底有多牛真的远远超出了大家的想象,总之大唐拿到了钱,可以继续(实际上是从头)研发TD的标准。国家为了这个争气的标准而将3G的发牌日期一推再推。
这是个不敢见于官史的污点,但是这个污点并不能用来否定大唐的标准的爱国地位。毕竟,一个有一定价值的智能天线专利和一个寄生于其他标准但能自圆其说的标准也算是0的突破。
这一次高潮我要解释的是这个标准到底能挣多少面子、带来多少好处。
高通宣布任何CDMA技术都绕不开高通的专利的时候,不是说给大唐听的,而是说个W阵营的人听的。那时候的W阵营实际上包括了欧洲和中国除大唐之外的所有设备厂商。这些厂商兴冲冲地要造设备,高通当然不爽。高通要的是大家都用它的CDMA体系,这样高通可以收高昂的专利费。欧洲和中国胆敢用WCDMA技术来分一杯羹,门都没有。高通当时准备了世界各地的知识产权法的律师团队,准备和全世界打官司。欧洲和中国要用WCDMA也行,专利费一分都不能少。
但是高通在大唐的TD的问题上却采取了和对待W完全不同的态度,公开表示欢迎,甚至提供技术协助。
如此的冰火两重天到底为哪般?
前面我说过专利如何合法使用,但是别忘了还可以“非法”。如果欧洲单独非法使用CDMA专利,则美国可以联合中国和其他地方对欧洲实施制裁,反之亦然。但是如果中国和欧洲联合起来非法使用,美国人则只能听之任之。它这时候如果发飙,制裁不到别人反而会伤了自己。2G的全球通组网已经说明问题了。
所以,W阵营的如意算盘就是欧洲和中国联合起来一起黑美国人一把,明目张胆地非法使用CDMA专利。为了不把美国人逼得乱扔,当时W阵营还是打算网开一面的——如果美国要购买3G的设备,W阵营不在设备上附加知识产权的费用。不管怎么样,有一条是肯定的——高通一分钱都别想拿到。“一流企业做标准”???忽悠人的,你out了。
TD被冠以“爱国”的名义,对高通来说无疑是一个绝好的消息,这意味着W阵营的计划破产了。高通现在可以找W收专利费,而W绝对不敢不给。只要不给,高通就可以全力支持TD,彻底废掉W。
当然这也是一种毫无意义的YY。W阵营的破产,实际上宣告了3G时代的结束。
欧洲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受到重创,欧洲几千亿的财富被这次变故蒸发掉了。之前欧洲和中国亲热得都快要断背了,TD正式亮相之后欧中关系急转直下,大家嘴上都不公开说这件事,因为说了谁都没面子。欧洲只好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愤怒。
(12)
如果你认为前面的高潮就已经high到顶了,那你就大错而特错了。
下面的高潮才真的是难以置信的高潮,它来得是如此的出其不意、如此的high,以至于这次高潮让人出现了短暂的眩晕甚至休克。
大唐的行为很难和厚道、诚恳或者踏实联系起来,大唐从头到尾都在投机,试图不劳而获。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的,并不能因此就否定了TD的积极意义。
TD的最大的积极意义就是加速了3G的灭亡。说实话,自从我知道3G是个嘛玩意之后就一直不看好3G。
且看穿越的那段2G是如何取代1G的:手机价格降了3/4,话费成本降了3/5左右,覆盖率更高,通话质量更好……这种情况下2G不取代1G那就真的是没天理了。就连垄断资本如此嚣张的某大国都经受不起这种冲击。但是3G相对于2G并没有这种价格上的巨大优势,反而是设备更贵,手机也贵。通话质量略有提高,覆盖率还是个问号。
3G主推的是所谓的数据业务和移动办公。到底有多少人有这个确切的需求?有这个需求的人一般都是背着笔记本去农村或者荒原了,哪一年3G才能覆盖到?
3G的数据业务对于手机来说到底有多大意义?现在的手机的处理能力就那么点,弄一个真能运行数据业务的手机,价格都够买台电脑了。难道3G时代还要靠一些下载MP3、放病毒、设置陷阱骗人定制一些莫须有的垃圾业务来挣钱?
真正有价值的数据业务其实和3G没多大的直接关系。这些数据业务的概念其实都是从NGN里面偷来的,只不过偷这个概念的时候不太好意思说这就是NGN—— 3G是要炒概念的,怎么能拿一个固网上的东西来继续炒呢?那多掉价啊。3G要的是高科技,所以必须创造新名词。这些新名词带来了一个很严重的后果:3G上大家都关注新业务,而忽略了其基于软交换的本质。更有别有用心的人搞的好像这些新业务是3G的新特征,和3G是捆绑的。
3G对于数据业务来说,其实就是提供了一个TCP/IP的协议栈而已。当然这个协议栈是简单的终端版本。所有的更新潮的业务都应该是基于TCP/IP去做的,而且和到底是几G无关。一个用于3G的业务,同样可以运行于WIFI或者WIMAX的机器上,如果对速度要求不高,甚至蓝牙或者红外都可以。
呵呵,WIFI,又见面了!
(13)
看到有人还在关注,我很感动。
本文是用来戏说和3G相关的东西的,而不是教科书。鉴于AV这种来自于日本的艺术形式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大家接受,我决定用最接近AV的戏说风格来写成下面这一段。它不是一段非常标准的技术论述文字,但是毫无疑问它绝对是古今中外有史以来最情色的。
两个女人的玉女心经
用女人来讨论3G和WIFI很好理解。
3G——人如其名,小3的出身,其发展也具备和小3相似的一切特征。
首先,她闪亮登场了,在一个看似不经意但绝对是早有预谋的场合,以PS出来的绝代风华出场。这种出场不求别的效果,就求吸引眼球。她被包装得清纯、闪亮、善解人意、小鸟依人、擅长家务、会做108款菜式……
接着,她开始了各种通往正宫的努力。这种努力是八卦的,充满了各种勾心斗角、肮脏交易、出轨、偷情,阴谋。她一面表达其对正宫的仰慕和崇拜,一面偷偷地说正宫身材已经走样、太会花钱、饭做得不好;在和男人偷情的时候也是曲意逢迎的,对男人有求必应,哪怕是完全不合情理的要求。她和男人玩万车震玩田震,玩完野合玩艳照门,总之是野道了极点;
然后,逼宫的苦情戏登场了。她逢人遍告说她怀上了男人的孩子,并将她和男人偷情的艳照一一罗列出来,男人的生殖生理参数、和她偷情的位置、体位、做了多久等等一一列在媒体上,以及被捉奸的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一笔不少。并声称如果她不进正宫,大不了去自杀,一尸两命。
已经泥足深陷的男人还能怎么办呢?
玩足了苦情戏、经过了漫长的等待之后,她终于迎来了转正。这是一个她期待已久的胜利,却并不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结局。漫长的小三生涯使得本来就动机不纯的她蜕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怨妇+悍妇+变态的综合体。首先她蛮横地宣布自己的正宫身份,宣布其他与之争宠过的都是荡妇、贱人,对其进行百般羞辱;接着她宣布她残酷的内政法则,男人每天下班必须按时回家,甚至加班都不可以;接着她什么都随意为之——家里从不打扫,煮饭不是生的就是糊的;做菜不是忘记放盐就是忘记放菜;当她想要的时候,她能把熟睡的男人摇醒了灌上之;当男人想要而她没兴趣时,她扔给男人一个充气娃娃……至于那曾经让男人憧憬已久的108 道菜式,只不过是“蛋炒饭”“饭炒蛋”“‘蛋炒饭’炒蛋”“‘‘蛋炒饭’炒蛋’炒饭”……
不到一个月,男人被她折磨得精疲力尽魂飞魄散,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终于,在残存的记忆碎片中,男人依稀地想起了曾经的一个红颜知己——WIFI。
WIFI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个记忆已经有点模糊了。因为她总是有时候出现了,然后又消失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出现。她来的时候从不提前预告,每次似乎都是不经意间遇到的;走的时候也从来不说,只在枕边留一缕浅浅的余香。
每次小三都会从饭店买了一些菜,并假装是自己做的,哄男人吃下去为自己加分;而WIFI呢?到底会不会做饭他也不知道。他只记得和她在驴行在荒原的时候烧烤,他面对一堆烤糊的土豆心情沮丧的时候,她挖出土豆里面半焦的部分来很认证地放在盘子里,倒出一杯她不知藏在哪儿的红酒,他惊奇地发现这么吃居然很有风味;
小三和他去海滩的时候,大白天地在海滩上扎一个帐篷,两人在帐篷里卿卿我我,表面上是为了不让人知道,其实藏在暗处的摄像头连在一个直播的web页面,成千上万网民在大开眼界;而WIFI陪他在沙滩上走到其他的人全都散尽,两人在漫天的星光下为所欲为;
小三和他上床的时候,从不拒绝他的各种邪恶的想法,并装出很喜欢的样子,最初他觉得很满足。慢慢地他发现小三大部分的高潮都是装出来的,让他顿时意兴阑珊。而WIFI呢?还真有点说不准。对于她能接受的事情,她从来都配合得很默契,而对于她不能接受的事情,她绝不尝试;有时候她义正词严地拒绝一种方式,而说定过了一段时间她又会饶有兴致地尝试……
当然,WIFI却并不像一个合适的结婚对象。她的神出鬼没让他充满了不确定感。有时候明明她朝他走来,却和他擦肩而过好像根本没看到他,招呼都不打一个;有时候他疲惫地在街头晃荡的时候,她却在前方以热得他有点难以承受的眼光望着他、等待着他走过去……
嗯,只能到这个程度了,已经严重的少儿不宜了,就此打住吧,毕竟这是在说技术而不是讲黄色笑话。
以上的描述其实都是有所指的。
3G最开始宣布自己有多牛就不用说了吧,为了上位其无所不用其极大家也有目共睹。上位之后的3G很像台湾某知名女作家。这位女作家以前当别人二奶的时候写的作品,每个小三的爱情都是可歌可泣的;每个大奶都是黄脸婆、无情寡恩。而她被扶正之后的作品,每个正宫都是通情达理的,每个二奶都是龌龊卑鄙的,每段婚外情都是无耻的和可怕的。更重要的是,以前的3G说得功能多么丰富,等真正用起来才发现其实翻来覆去就那么几样,而且还都不便宜。最离谱的是,经常没信号不说,还有一些条款例如无线宽带每天只能用两个小时,超出了就要付巨额的费用;或者让号称无线宽带的数据业务按流量计费。但是3G有它独特的特点:速度虽然并不怎么样,但它的Qos达到了电信级的要求,而且一个小区可以覆盖很大的范围,小区之间的漫游技术成熟而且效率高。这些优点使得它确实是2G当仁不让的继承者。
WIFI呢?它速度很快,扩容极其方便,而且业务和承载彻底分离——它的所谓服务其实就是互联网能提供的服务,3G根本望尘莫及,但是它带有巨大的局限性:覆盖范围小,目前还不支持漫游,最关键的是它缺乏一个让运营商感兴趣的盈利模式。这些缺点使得不管WIFI多优秀,当前的条件下它都不可能去像3G那样去名正言顺地继承2G的衣钵。把通信业务建立在一个可靠性不能达到要求的网络上,是不可想象的。
这就是两个女人的各自的玉女心经,她们以各自不同的招数去吸引和驾驭自己想要驾驭的对象。
(14)
虽然没多少人看比较令人失望,还是接着写完吧。反正没多少了。
一脉相承和同门相残
本节从另一个视角来看3G和相关标准的争端,更“宏观”,更粗线条。
前面提到过,保证通信能传得更远,要么增大功率,要么使用香农提出来的处理增益。那么当这两个问题不是问题的时候或者说这两个问题已经发展到某个瓶颈的时候,下一步考虑的是什么问题呢?当然是速率问题。3G相对于2G,最激动人心的宣传首先是速率,其次是频谱利用率,接下来是资费和安全性。
其实相对于3G来说,还有很多速度更高的无线技术标准,例如前面严重意淫过的WIFI。因此,在说完了标准、Qos、服务范围等等之后,速率的问题不可不提。
如果用方波高电平表示1,低电平表示0,现在给出一个调制用的载频,频率和方波一样,规定其正弦的正半周期表示1,负半周期表示0,就是一个最简单的调制过程了。
在这个条件下用无线电进行高速的通信,首先需要的是足够强大的处理电路。例如通信的速率是1Mbps的话,数字处理电路就需要超过1MHz。当然这仅仅提的是最小要求,没有算信道编码和纠错码的“额外”的部分。如果需要10Mbps的话,电路处理能力需要更强。假设现在需要实现50Mbps的传输,听起来似乎很一般,而实际上能处理这么快的速度的低成本电路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之前的低成本电路根本不可能处理这么快的速率——这就是高速通信的瓶颈1,电路的基带处理能力。
如果用这个简单的调制过程,很快就会发现另一个问题:误码的问题,也就是干扰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一个干扰信号就可以把1变成0,除非载波信号非常强。但是大的发射功率通常意味着不能做得很高速——功耗会大得无法承受。地球上最大的手机就是干这事情的——潜艇用的长波电台,用于控制中心单向给潜艇发命令。占地一般数百亩,而速率只有数K,需要一座城市那么大的供电量。
理论上,一个1800MHz的高频电波可以传输1800Mbps速度的数据流了。但是电磁波从低频到高频的过程中,传输特性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上面说的控制潜艇的“手机”属于长波电台,长波在现实中最大的特点是衍射,遇到大东西它能绕过去。而高频电波更多表现出来的是反射和衍射,一束高频电波从A传到B的过程中会经过多次的反射和衍射,形成多径干扰——也就是自己干扰自己。这比前面说到的被其它信号干扰来的更加可怕和难缠。通常情况下,以X频率发送数据时遇到一个X频率而正好相位的信号可能性不算很高,但是一个信号在发射过程中发生延迟而自己干扰自己的可能性极大。所以1800Mhz的电波根本不可能传送 1800Mbps的数据,中频的载波速度要远远低于1800Mhz,而且高频部分的电路设计成为了另一个瓶颈,这个瓶颈比基带处理能力来得严酷得多,因为它同时涉及电路的高频特性和高速滤波的理论。
——以上都是电子工程师和微波工程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他们每个月薪水大几万,这些事情就交给他们吧,我们继续YY其他的东西。
上面说的这些就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无线通信能传多快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前的硬件水平。
3G的CDMA/WCAMD/TD-SCDMA其实是一个基于很成熟的硬件水平和一个很成熟的处理增益理论搞出来的通信技术。码分多址仅仅是其附加特征而已。它能实现一个比2G高得多的通信速率,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发现更多很黄很暴力的主出现了。
WIFI就是其中之一,当然WIFI仅仅是说的一个技术规范而已。
提高通信速度的办法,除了前面提到的在硬件上下功夫之外,还有两个很黄很暴力的办法:OFDM和MIMO。其本质是说起来都很简单:一个载波只能传X兆的速率,那我就多个载波同时传,不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吗?OFDM实现的就是在一个天线上进行多载波传输。当然它也是需要硬件技术的更新才能支撑的,以前的一路滤波现在变成了多路同时滤波,中频的处理也必须考虑到多路并发的电波之间的纠错问题,稍稍一处没弄好,就只能感叹自己很傻很天真了。MIMO听起来比 OFDM更好理解:一个天线上只能传一路数据的话,那我多搞几路天线同时传就可以了嘛,哇哈哈。
高通、大唐和ITU的三方互动搞垮了ITU的联中抗美计划之后,ITU就在琢磨一件事:反正其他的高速标准已经出来了,老子一不做二不休,绕过CDMA技术直接用其他的无线技术来作为空中载体,看你个王八犊子还有啥好得意的——这就是3G的LTE。听起来很牛X,其实说白了就是“研发中,勿扰”的意思。当然LTE会不断地release新的版本,不断地刷新速率记录,就等着买家投钱。这个工作的好处就是在可以预期的时间内把所有的新的无线技术纳入到这个框架下来,不停地LTE下去。
OFDM和MIMO实际上都是用多频率传送,那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呢?OFDM在一个天线上实现,也就是说频率的调度只发生在一个天线上,开销比MIMO小多了;但是它最大的问题是只适合点对点的传输,用它来做漫游,调度起来比MIMO要复杂N倍。MIMO就正好相反,天线之间必须使用不同的频率,而且还要尽量地分开一点,否则干扰起来严重,这个调度不太好做。但是多个天线就可以和多个基站之间通信,漫游起来得心应手。当然MIMO对电路的高频性能要求更高,原因么,自己猜。
自然会有人想到MIMO+OFDM,这么暴力的事情目前恐怕还缺少足够的技术能力去应付,当然不排除有人已经开始做了。
就在3G的工程师们在OFDM和MIMO之间到底应该如何配合的时候,一些见钱眼开的家伙就开始行动了。WIFI就是其中的成果之一。他们沿袭了 TCP/IP文化的精髓——关键是要能拿出去卖钱,要占领市场。和3G的那些精神有洁癖的工程师不一样,这些家伙认为是否完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便宜、方便、能做一些事情。(顺便提一下,现在朝廷是对WIFI采取了“很不支持”的态度的,一方面是因为它不好收钱,另一方面是因为放开它,某些拉大旗当虎皮的3G就彻底完蛋了)
如果你认为这些看起来邋遢懒散的家伙真的就是这么邋遢和懒散,那你就大错而特错了。他们的邋遢和懒散主要来自于一个很简单的原则:分工。无线工程师只管提高无线通信的速度,其他的事情自然会有人去做。商家们把无线工程师的成果集成到TCP/IP的体系里面,就把这个皮球踢给了TCP/IP,让这个始作俑者尝尝自己当初种下的苦果。
TCP/IP为了实现全球互联的地址空间分配问题,搞出了NAT技术和DNS技术,但是基于NAT技术的终端之间的互通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内网之间无法访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TCP/IP发布了VPN标准,接着又有了STN(不知道我记错这个短语没有,中文的意思就是打洞,现在的主流IM例如QQ、 MSN之间的视频和文件传输都要借助这个技术),然后有发表了移动IP的白皮书。终于有一天,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把人搞烦了,大家一气之下发布了IPV6 白皮书,准备重新考虑IP的构架(IPV6和IPV4之间继续用NAT和VPN技术互相兼容)。IPV6远不是改个IP地址的标记方式那么简单,互联理论被彻底修订,移动IP和软交换技术成为其不可或缺的核心,Qos的技术则成为其重头戏。不管ITU怎么嚣张,至少有一个趋势很明显:多网融合必然是基于 IP的软交换技术去实现。
IPV6和3G到底会怎么斗争、4G到底是什么样子我无法在这里预测,因为这个帖子的目的只是讲述已经发生的故事。实际上到现在为止,3G内部其实都已经彻底IP化了。以后谁会吞并谁,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大结局了,谢谢观赏。
祝大家双节快乐。
相关推荐
AutoCAD、中望CAD、浩辰CAD/CAM/GEAR/NonCircleGear: [2011版倾情奉献] AutoCAD试用程序: bgear.vlx----单个外啮合变位齿轮 bz1z2.vlx----外啮合变位齿轮副 中望CAD试用程序: zwgear.vlx----单个外啮合变位齿轮 zwz...
华泰研究所倾情奉献:全行业深度解析国企改革投资机会 华泰研究所倾情奉献国企改革大专题,策略联合各行业为投资者详细梳理国企改革投资机会。从多个时间节点表明,2019 年有望成为国企混改实现突破的关键一年。 ...
【C++ 中级培训】 这份华为内部的C++培训资料主要涵盖了C++编程语言的核心概念和高级特性,旨在提升学员的编程技能。课程内容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章节: 1. **第一章:类** - **基本概念**:讲解了C++中的命名空间...
IC卡测试方法全集,英文原版,压箱底倾情奉献,行业内标准文档,我也得来不容易。共有2部分。 1 ISO/IEC 10373-1-2006 识别卡.试验方法.第1部分:一般特性 ISO10373-1 2 ISO/IEC 10373-2-2006 识别卡.测试方法.第2...
LaTeXEditor(LaTeX编辑器)Introduction一款收费Windows App,中国、美国市场同步发售利用LaTeX(一种基于TeX的排版系统)编写的可以自动生成高质量公式图片并可保存到本地,尤其...LinkContributorsZTQ(倾情翻译)
MATLAB是一种强大的数值计算和数据分析软件,广泛应用于工程计算、科学建模以及图像处理等领域。在MATLAB的经典问答整理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重要的知识点。 首先,是关于数组操作和算法实现的问题。...
突发风险系列(二十一):新基建,政府会倾情投入吗-0422-国泰君安-12页.pdf
包含大量注释,绝对受用!!! //堆栈模板头文件.... 包含7个操作函数,VC2010编译通过,主函数测试成功,做题可直接套用,方便快捷....
包含大量的注释,绝对受用!!! /* 本头文件为一个单链表模板,包括各种操作函数以及链表单元数据的修改建立, 链表数据的编辑在Elemtype结构体中,现在仅含测试成员,使用时个别操作函数需要加以修改。...
RT,二叉排序树的建立 && 二叉排序树的遍历 && 求树深 绝对受用
更新时间:2014-02-17资费提示:免费版 当前版本:1.32软件语言:中文 软件类别:条码扫描 软件大小:734 KB 适用固件:1.6及更高固件内置广告:没有广告 适用平台:Android 软件介绍 爱拍团队倾情打造,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