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综合技术论坛

讲讲我们的开发和管理理念

浏览 20966 次
该帖已经被评为精华帖
作者 正文
   发表时间:2009-11-09  
写得非常好。
我的困惑是,您所写的,是一个团队为了一个目标在奋斗
而我的团队,每个人几乎都有单独的项目,7、8个人,7、8个项目,只有在做大项目的时候才会凑在一起
我经常感觉到很疲惫,这样的团队,是消防队!除了第一点“生产力”是必须要保证的以外,我们没有感到多少支援我们去做“可维护性”、“精英团队”的事情,我常常默许那些在我看来可以提高可维护性、可扩展性以及有利于团队共同成长的事情,我也在努力去了解但不深入研究一些新的东西,也在推广CI和极限;但也更多地感觉到,我已经无法掌控,部分成员明显有很强烈的功利心态,置所谓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于不顾,全力满足老板的“生产力”需求。

我心中常有一种凄凉的感觉,也许这样是不对的吧。。。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11-09  
LZ写的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比较理性。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11-09  
lonlyleo 写道
写得非常好。
我的困惑是,您所写的,是一个团队为了一个目标在奋斗
而我的团队,每个人几乎都有单独的项目,7、8个人,7、8个项目,只有在做大项目的时候才会凑在一起
我经常感觉到很疲惫,这样的团队,是消防队!除了第一点“生产力”是必须要保证的以外,我们没有感到多少支援我们去做“可维护性”、“精英团队”的事情,我常常默许那些在我看来可以提高可维护性、可扩展性以及有利于团队共同成长的事情,我也在努力去了解但不深入研究一些新的东西,也在推广CI和极限;但也更多地感觉到,我已经无法掌控,部分成员明显有很强烈的功利心态,置所谓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于不顾,全力满足老板的“生产力”需求。

我心中常有一种凄凉的感觉,也许这样是不对的吧。。。


不能集中精力先做好一两个项目吗,或者说如果利润足够支持这么多开发人员,是不是该招人了啊。我觉得还是稍微排队一下好,尽量最少安排两个人。不了解具体情况,建议仅供参考,有时候所谓的最佳实践更多是心理上的调整,比如你安排两个人做同一件事情之后。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11-09  
flashing 写道

不能集中精力先做好一两个项目吗,或者说如果利润足够支持这么多开发人员,是不是该招人了啊。我觉得还是稍微排队一下好,尽量最少安排两个人。不了解具体情况,建议仅供参考,有时候所谓的最佳实践更多是心理上的调整,比如你安排两个人做同一件事情之后。


我们是内部团队,估计这也是问题的关键吧,呵呵。内部项目想要加入什么理念?有时候我也不太相信会有什么“理念”可以被允许拿来使用。“生产力”就是快速出成果,一个又一个的小开发。

一年当中,也有机会集中精力做好几个项目,难的是持续性,每个人差不多半年就会切换一个项目。

可能实践的突破口就在于心理上的调整,我总是期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专攻的方向,然后向您所说,团队有一致的工作意志,一起前进;但每推行一阵就会感觉到疲惫。

但有时候换一种角度考虑,比如考虑我们下一步可以做哪些实际的开发工作,不去考虑那些长远的、所谓的规划的时候,会感觉好一点。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11-09  
lonlyleo 写道
flashing 写道

不能集中精力先做好一两个项目吗,或者说如果利润足够支持这么多开发人员,是不是该招人了啊。我觉得还是稍微排队一下好,尽量最少安排两个人。不了解具体情况,建议仅供参考,有时候所谓的最佳实践更多是心理上的调整,比如你安排两个人做同一件事情之后。


我们是内部团队,估计这也是问题的关键吧,呵呵。内部项目想要加入什么理念?有时候我也不太相信会有什么“理念”可以被允许拿来使用。“生产力”就是快速出成果,一个又一个的小开发。

一年当中,也有机会集中精力做好几个项目,难的是持续性,每个人差不多半年就会切换一个项目。

可能实践的突破口就在于心理上的调整,我总是期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专攻的方向,然后向您所说,团队有一致的工作意志,一起前进;但每推行一阵就会感觉到疲惫。

但有时候换一种角度考虑,比如考虑我们下一步可以做哪些实际的开发工作,不去考虑那些长远的、所谓的规划的时候,会感觉好一点。


是啊,我觉得最后一句说的就是问题的关键了,scrum更多的是考虑未来两周或者三周(一个sprint)我们做什么,而不是未来半年我们做什么。一点点的成功会累积成项目成的成功,关键作为leader得搞清楚每个sprint到底要干嘛。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11-09  
企业第一永远是利润,说的不错!所以奉劝愤青们换位思考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11-09  
flashing 写道


是啊,我觉得最后一句说的就是问题的关键了,scrum更多的是考虑未来两周或者三周(一个sprint)我们做什么,而不是未来半年我们做什么。一点点的成功会累积成项目成的成功,关键作为leader得搞清楚每个sprint到底要干嘛。


嗯,我想以后推行XP的时候,可以和您请教一下经验。
其实每一个短周期的目标还是非常清晰地,只是我们没有一个统一的思路,有些人想得多(比如我),有些人想得少(比如某些RD大牛)。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11-09  
我也一直是用springside,前段也用了sitemesh,写了个通用而简单的分页,不过一直没用struts2,因为觉得spring已经完全够了,看了LZ的文章,深有感触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11-09  
确实写的很好,多点这种文章更能提高了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11-09  
  文章某些写内容写得确实是不错,不过技术性太强。换言之,一直在考虑技术上的东西,以及围绕技术的迁移和变化来描述;从中也可以看出,项目也比较小,并且是业务不是很深。
  这样的方式我只能理解成某个小部门,或者某个小公司,如果大公司会是另外的一种情况。
  如果对于业务很复杂的行业,如银行业等,业务人员也是需要特别考虑的一个因素。
 
  只是一些讨论,不对之处,也就是个讨论,没必要进行质问啥的,比如质问我什么叫业务负责啥的。

 
0 请登录后投票
论坛首页 综合技术版

跳转论坛: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