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综合技术论坛

Scrum,幸福来得挺突然

浏览 43947 次
该帖已经被评为良好帖
作者 正文
   发表时间:2009-09-25  
tuti 写道
切中问题的改进,2-3个月足见效果。
谁要说1-2年后会有效果,那就是永远不会有效果。

严重赞同,楼主成功的因素:团队成员的高度认同敏捷,一个理想(都希望改进当前困境,希望系统更好的发展)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9-25  
skzr.org 写道
tuti 写道
切中问题的改进,2-3个月足见效果。
谁要说1-2年后会有效果,那就是永远不会有效果。

严重赞同,楼主成功的因素:团队成员的高度认同敏捷,一个理想(都希望改进当前困境,希望系统更好的发展)



兄弟你说的励志,最重要的办法本身靠谱。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9-25  
楼主的slide根本看不了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9-25  
强烈恳求楼主将ppt以附件形式分享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9-27  
已经将PPT以附件形式上传了,请ls两位看看能否下载。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9-27  
我觉着一个基本条件应该是团队成员都很开发,愿意接受新事物。
我也在一个团队内实施敏捷,有一些进展,但也有一些困难,主要是原来的开发习惯的根深蒂固,对新方法没信心。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9-28  
kiol 写道
我觉着一个基本条件应该是团队成员都很开发,愿意接受新事物。
我也在一个团队内实施敏捷,有一些进展,但也有一些困难,主要是原来的开发习惯的根深蒂固,对新方法没信心。


团队成员的接受固然是个很好的起点,我觉得Scrum Master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虽然我当时的团队很open,我还是花了不少时间给大家吹风,渲染敏捷开发的好处,打消大家的疑虑,群发邮件也好,组织大家座谈也好。
另一方面,团队是要看到好处的,而且时间越短越好,如果某些实践很快就见到了效果,大家会很快跟上来,走下去。我们第一天开完Sprint meeting就见效果了,共享一下第一天结束后我们产品负责人的邮件在下面

引用
从需求的角度谈谈我自己深刻感受。

         今天仅仅是会议实践就已经感觉非常激动,感觉我们每个人都自觉的在发挥主动,积极性,参与需求讨论。

7-8个需求,短短的一下午全部讨论完成,需求和项目进度安排全部在13个人天内完成,

仅仅这种效率就令人乍舌,再发动每个人的能动性,对项目的理解和全面更加简单清晰了。

效率,敏捷 

按前面的流程:项目需求—需求讨论—需求确认—开发—开发讨论……

仅仅需求就要7-8天完成,直到需求确认2天完成,对比一下最少需要8+2+13人天,还不包括开发过程中PM和开发测试反复讨论的时间。

我们不求一种实践每个人都能发生质的提升,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那么就会发现我们团队是多么的强大!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9-28  
scrum我们也实施了,感觉上不过是分工更细了,责任明确了,还有一个是,,QA和PM的需求得有一个人来确认,我们是项目总监来确认的,确认了,就不再更改,如果客户有更改,要加到下一个迭代中,本次软件开工后不再更改。。。。。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9-28  
laserdance 写道
scrum我们也实施了,感觉上不过是分工更细了,责任明确了,还有一个是,,QA和PM的需求得有一个人来确认,我们是项目总监来确认的,确认了,就不再更改,如果客户有更改,要加到下一个迭代中,本次软件开工后不再更改。。。。。


有两点跟兄台有不同的见解:
1. Scrum没有让分工更细,相对于其他开发流程如RUP定义的大量角色,Scrum只定义了产品负责人,Scrum Master和团队三个角色,我这样认为:传统的重量级的开发流程,方法和模型认识到大规模软件开发的复杂性,它们通过细分开发任务,细分流程和角色来应对,强调各个环节和团队的专业化;敏捷开发也承认软件开发的复杂性,它通过拆分需求和开发周期,迭代交付等把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在此基础上模糊人员角色,以目标为导向进行软件开发。
2. 对付需求变更,我们采取的做法是:在可控的范围内,任何阶段都可以更改需求,只要保证总的需求评估规模不超过剩下的可用人天数就可以,否则就像你们那样,拆分需求或者推迟其他重要性低的需求。
不管怎么做怎么理解,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见效的就是好方法
4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9-29  
产品负责人 写道
从需求的角度谈谈我自己深刻感受。

         今天仅仅是会议实践就已经感觉非常激动,感觉我们每个人都自觉的在发挥主动,积极性,参与需求讨论。

7-8个需求,短短的一下午全部讨论完成,需求和项目进度安排全部在13个人天内完成,

仅仅这种效率就令人乍舌,再发动每个人的能动性,对项目的理解和全面更加简单清晰了。

效率,敏捷 

按前面的流程:项目需求—需求讨论—需求确认—开发—开发讨论……

仅仅需求就要7-8天完成,直到需求确认2天完成,对比一下最少需要8+2+13人天,还不包括开发过程中PM和开发测试反复讨论的时间。



同样是需求,为什么在之前的流程里需要13人天,而现在的sprint计划会议计里只需要一个下午?
是因为大家的主动积极性,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呢?
0 请登录后投票
论坛首页 综合技术版

跳转论坛: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