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Web前端技术论坛

UI展现技术总结

浏览 60603 次
该帖已经被评为精华帖
作者 正文
   发表时间:2009-05-01  
UI 技术有两点是非常重要的:

1.可以分离界面设计和事件响应:这对团队协作和 IDE 开发很重要。
2.使用的语言支持闭包:能大大简化事件处理。

目前流行的大部分UI如 xaml,xul,flex,html+js 都可以做到这两点……
所以呢,剩下的就是商业运作和推广问题了。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5-03   最后修改:2009-05-03
在看rebol编程,rebol的GUI编程令人惊叹,大家都可以去试一下,非常棒。

整个rebol虚拟机大概1m不到,GUI代码超简单,甚至比html都简单。。。。。客户端开发首选啊。

强烈推荐。


我在想他这么简单的UI编程模型能不能作为插件运行在浏览器里,这样的RIA比FLEX要简单许多。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5-06  
到目前为止,B/S表示层还是不够好用。

要达到当年C/S那样的开发效率和效果,还要走很长一段路。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5-08  
Extjs功能也不错吧,最近刚在用这个东西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5-10  
bonny 写道
呵呵,我再次强调,我需要的不是flex这样复杂的技术,我需要的是html++和js++

html++ 提供了树和表格等widget
我只需要新增加这样的知识:
<newtable style = .. columns = "name,age,...." model = (某json数组)/>
其他的还是html的老知识。

另外浏览器的事件语言最好绑定的是一种加强型的语言,简单,强大,健壮。跟java似简单强壮(不会动不动浏览器死),像js一样容易写(脚本语言,解释型)。


要做到上面几点,最简单的办法是扩展浏览器 增加widget,以及改变绑定语言。可能还要修改浏览器的内部机制。。。

不过比重新开发一种语言和机制,比如flex,再和html混杂使用要简单的多。

你说的怎么看都像是mxml和ActionScript啊。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5-10   最后修改:2009-05-10
bonny 写道
在看rebol编程,rebol的GUI编程令人惊叹,大家都可以去试一下,非常棒。

整个rebol虚拟机大概1m不到,GUI代码超简单,甚至比html都简单。。。。。客户端开发首选啊。

强烈推荐。


我在想他这么简单的UI编程模型能不能作为插件运行在浏览器里,这样的RIA比FLEX要简单许多。

楼主不要有时候过于注重市场,有时候过于重视开发速度(实际上市场更重要一点)。

目前满足楼主用户体验需要的,而且有市场部署基础的,只有Flex了。

SliverLight其实是有问题的:
1.有很多人还在用XP-SP2的盗版,以及相当多的盗版XP-SP3,这些盗版为了标榜自己纯净往往是不包含.net和SliverLight。

2.由于黑屏事件,有相当一部分人,开始使用360这类工具打补丁(而且下载速度还很快),根本不用微软自己的补丁升级,这也妨碍了.net和SliverLight的普及。

3. .net本身每次升级和打补丁的下载量是极其惊人的,这点不得不考虑进去。

4.说句题外话,SliverLight将来很有可能也因为微软的漏洞被流氓软件产业链利用,重蹈ActiveX技术的后尘。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5-10  
楼上把 silverlight 和 .net 搞混了吧。

silverlight 的安装比 flex 和 javafx 都简单得多。
如果页面带有 silverlight 元素而浏览器还没装插件,点一下几秒钟就装上了 —— 就算你本不想装,如果不小心点了下,就装上了。

说句题外话:ActiveX 和 “浏览器插件” 没本质的不同,但大家都喜欢“插”而已。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5-11   最后修改:2009-05-11
night_stalker 写道
楼上把 silverlight 和 .net 搞混了吧。

silverlight 的安装比 flex 和 javafx 都简单得多。
如果页面带有 silverlight 元素而浏览器还没装插件,点一下几秒钟就装上了 —— 就算你本不想装,如果不小心点了下,就装上了。

说句题外话:ActiveX 和 “浏览器插件” 没本质的不同,但大家都喜欢“插”而已。

SL和.net当然是不同的,只不过前面有人提到.net,我就一起说了。

但是SL的实际部署覆盖率还是远远不如flash,因为在中国的特殊环境。。。有不少人,为了安全,他只允许安装flash插件,其他插件一样都不装。

flex是不需要安装的(没有所谓的flex客户端),要么是flash,要么是air。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5-12  
tcrct 写道
lifesinger 写道
hatedance 写道
我觉得最好也提一下mozilla的XUL.
关于bs和cs,我有一点总想不通,就是企业为什么要用一律从cs转到bs?仅仅是盲目跟风?关于维护的问题,我用java web start之类的自动升级已经能解决部署的麻烦了。单位里的oracle的erp用的也还是java applet。

html+css的确可以做的很漂亮,很艺术。但是企业开发不需要那么漂亮,用标准的widget更合适些。flex/silverlight/ajax都回归到控件+事件的模式,如同回到了vb时代。我觉得这是企业开发界面技术的理性回归。


java web start需要客户安装java环境,这就是麻烦之源。局域网还行,但广域网应用,遥遥无期。
html+css+js的流行,是因为是个浏览器就能解析,用户只要输入网址即可。

人有四大基本需求/特性:饥饿、性、懒、显摆
凡是能满足/迎合以上四点的软件/技术,势必流行

举例:

肯德鸡/麦当劳  -  饥饿 + 懒    虽然明知垃圾,但满足了两大人性,不流行实在太难
cs 到 bs 的转换 - 懒   用户决定技术的最终趋势
twitter - 懒 + 显摆   twitter让操作变懒,让显摆更容易扩散
六月天 - 性  无需多说
淘宝 - 网购方便,满足了懒。价格其实是次要的

同时注意,饥饿 > 性 > 懒 > 显摆.  比如六月天再麻烦,依旧吸引了大批会员赴汤蹈火


楼上的饥饿,性,懒,显摆,厉害!!!

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创造性的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他把人的各种需要分成五个层次,依次序上升。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交需要;4. 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②其中生理需要是人的各种需要中最基本、最强烈的一种,是对生存的基本需要,也是所有动物都需要的最基本的最低维持生命的需要,包括对食物、水、住所、衣服、性、睡眠等的需要,它基本上是人的生理机能的本能需要,它是推动人的行为的最强大的动力。如果人的这种最基本的生理机能需要得不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人的生存就会很困难,他的生命就缺乏最基本的保障。该理论认为,一个缺少食物、自尊和爱的人首先需求食物,只要这一需求还未得到一定的满足,他就会无视或把所有的需求都推到后面去。因为他的生命的存在缺乏最基本的保障,他就会为此而无视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当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就会产生对安全的需要,已拥有食物、住所的人开始关心他将来的食物、住所等生活必需品,他需要不断的获取食物、药品等基本生存物品和保证自己的生命、财产等不受威胁和侵犯;在获得以上两个基本的、关系到人的持续生存的低层次需求后,人就会产生社交的需要,同人往来、进行社交、获得朋友的友谊、获得别人的爱、给予别人爱、希望被社会和团体所接纳、得到认可;在与人交往的基础上,就会产生对尊重的需求,包括受人尊重与自我尊重二个方面;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是指人的理想、抱负、发挥个人能力的需求,是指精神方面的最高人生目标的需求。

  在人的需求的五个层次中,生理和安全需求是低层次的需要,是人的本能的对生命延续的需求。在低层次需求没有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之前,对大多数一般人来说,很难产生高层次需求。这种低层次需求,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背景,有不同的内容和含义,对其需求满足的程度要求也有所不同。在同一个时代,大部分人的对低层次(生理和安全)的需求构成了社会平均的低层次需求水平。个人与社会平均的低层次需求水平之间的差距过大,其满足程度过分的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会使人产生强烈的对低层次的需求。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5-13   最后修改:2009-05-13
  我觉得就UI展现技术来说,现在有的和目前正在发展的,大家已经说得比较全面了。在目前的浏览器技术的前提下,各种技术都各有优点并且也都有所局限。
  下面说一下我对未来UI技术的一点看法: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浏览器将退出目前的操作系统--对,你没看错,目前的浏览器将退出历史舞台(或者说向新的平台进化)
  那么未来的“浏览器”是什么样子呢?
  首先会有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统一标准(在大的厂商认识到,浏览器技术需要统一的前提下),来统一UI展现的标准。这个标准可以由不同厂商去实现,但生产出来的“浏览器”的运行时行为必须是一致的。也许会有某些厂商有垄断行为,但我相信受压迫的人们会解放自己的--这只是个时间问题,开源运动是对这种垄断行为的最有力的反抗。
  其次,它会是一个类似java的东西,就是一个跨平台的UI平台,这个平台每种操作系统都会安装各自的版本。
  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传送的是业务数据+窗口参数,图形内容并不在网络上传送,只是数据返回后,由返回的数据决定是产生新的窗口还是将数据塞进原来的某个窗口中。也就是说,这个平台的任务就是响应数据并且调用操作系统的展现功能。
  如果各操作系统厂商实现了统一的标准,那么这个平台就可能融入各自操作系统中。也就是说操作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浏览器”--不仅用来解释硬件资源,也用来解释网络资源上的业务数据。
  WEB技术的发展,实际是个很简单的事情,关键是大的厂商是否能将用户的业务需求放在第一位,而不是通过在某种技术上的垄断来阻止用户的需求。
  总体来说,Web开发技术会回归到“C/S”方式--看起来就象C/S方式,但这已经是翻天覆地的改革之后的东西了。
0 请登录后投票
论坛首页 Web前端技术版

跳转论坛: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