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 2671 次
锁定老帖子 主题:CPS
精华帖 (3) :: 良好帖 (0) :: 新手帖 (0) :: 隐藏帖 (0)
|
|
---|---|
作者 | 正文 |
发表时间:2009-03-28
最后修改:2009-04-06
CPS 是 Continuation Pass Style 的缩写。而 Continuation 和递归有点关系。 函数的每次 call,都会把调用者的状态压一次栈。直到结尾处,才自己调用自己的函数是尾递归。 一般递归可以 ... 变成只调用自己一次的递归,然后 ... 就变成了尾递归。 ——慢着,这马赛克是什么回事? ——因为地方太少写不下,只好用点点代替省掉的 n 行 ╮(╯﹏╰)╭ (群众纷纷扔番茄) ——OK、OK……其实我是这么想的:某天总会有人搜到这篇文章,看见 3 个点,以为是搜索引擎省略的,打开来,才发现这确实是 3 个点……(群众放下番茄,开始扔砖头) 尾递归有什么好处呢? 设 f1, f2 都是 f 的“实例”,f1 在尾部 调用 f2。这里用“shi力”指代它的局部变量和参数蹲在调用栈中、所占用的那个坑。 f1 调 f2 的时候,f1 要拉的都拉完了,所以我们可以将占坑不拉的 f1 赶出来,让 f2 宽衣入坑——满塞!一个坑解决所有问题!此谓之“尾递归优化”。 如此下去,就算递归个几亿重,也不会"坑溢出"(stack overflow)。 可惜的是,由于 ... 的原因,大部分非函数式语言的编译器、运行时不支持尾递归优化,还有实现了又删掉的……(群众继续扔砖头) 幸好我们还有更彻底的方法:把 f1 改头换面,当成 f2 。这种代工拉 shi,把 f1 数据当成 f2 数据的方式 启发了某些大牛 ,终于提出了 Continuation 这个东西。 Continuation 看起来像个循环或者递归,但只有1个“shi力”,而且每次调用只走一步。 中文名?个人以为借用柏格森的 绵延 就很好,也体现了单shi力“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的强大…… 于是大部分语言都有了自己的“绵延”,以显示生命和灵性所在(柏格森你是个大忽悠……)。这个貌似有状态的东西,数学上应该不能是个函数吧? 嗯,有个温馨的东西(Monad)就是干这个的,但是还有 CPS 可以做这种工作 —— 它是 Style 而非 Type —— 的确是普普通通,来来去去的那道菜 —— 函数。 看看书上的 CPS fold: cfold' f z [] = z cfold' f z (x:xs) = f x z (\y -> cfold' f y xs) 我觉得“尾行函数”更加符合道学(Taoist (x:xs) practices),那一撇毛更是可有可无,就改成了: cfold :: [x] -> acc -> -- accumulator type (x -> acc -> (acc -> acc) -> acc) -> -- 尾行函数 type acc cfold [] acc f = acc --最后两个 acc 可以用 t 或者什么符号代替,但是想个新名字又何苦呢 cfold (x:xs) acc f = f x acc (\acc -> cfold xs acc f) 练习1. 请一口气读完:参数叁是参数叁是函数的叁参数函数的叁参数函数。 这种“超适应齿轮”,可以让我们组装各种新函数,如foldl: nfoldl :: [x] -> acc -> (x -> acc -> acc) -> acc nfoldl list acc f = cfold list acc (\x acc g -> f x (g acc)) 试试nfoldl: nfoldl [1,2,3] [] (:) -- -> [1,2,3] 但直接用才体现了那个……给它指定如何去连接循环它才会循环…… cfold [1..10] [] (\x acc cfold -> cfold (x : acc)) -- -> [10,9,8,7,6,5,4,3,2,1],先构造表再调用 cfold [1..10] [] (\x acc cfold -> x : (cfold acc)) -- -> [1,2,3,4,5,6,7,8,9,10],先调用再构造表 2009.4.6 补充: tangtong 问我为什么体现了“精髓”,我觉得是避免了Monad,使代码看起来更 FP 吧…… 最后找个台阶:初学Haskell,很多东西也是一知半解……这个东西还是蛮抽象的 补充: 之所以把 f 放到最后,是因为ruby的习惯,于是这个东西也能很容易的写成ruby 声明:ITeye文章版权属于作者,受法律保护。没有作者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链接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9-12-23
柏格森的绵延是Duration
|
|
返回顶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