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海阔天空论坛

一位父亲的“遗产”

浏览 4312 次
精华帖 (0) :: 良好帖 (0) :: 灌水帖 (0) :: 隐藏帖 (0)
作者 正文
   发表时间:2006-09-26  
■诺央山

    《遗产》

    [美]菲利普·罗斯著  彭伦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在菲利普·罗斯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写作生涯中,《遗产》是其为数极少的非虚构作品。这本篇幅不长的书并非他最重要的作品,但无疑是气质最为独特的作品之一。作为小说家,罗斯喜欢将自己隐藏在小说中,以“内森·扎克曼”或是以“菲利普·罗斯”之类的小说人物面貌出现,主人公常常是隐姓埋名的作者本人。唯独《遗产》,他无可遁逃,因为这一次,他写的是他自己的父亲。

    人到中年,大多数人必须面对父母日渐老去、相继凋零的无奈而痛苦的现实。罗斯也是如此。1981年他正当48岁壮年时,母亲突然病逝;时隔七年,他86岁的老父亲赫曼·罗斯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半边脸瘫,再也难以恢复以前的模样,因为他脑子里长了一个瘤。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菲利普·罗斯从为他联系治病,试图帮他物色犹太老人居住社区,乃至手术后照顾他生活,最后送终,完成为人之子的责任,逐渐真正体会到自己对父亲深沉的爱。所谓“遗产”,正是父亲一生所给与他的爱,他要在父亲去世之前,用儿子对父亲的爱来报答。

    可以说,我们眼前的这部《遗产》,就是菲利普·罗斯在父亲身后献给他的礼物。他自己在该书结尾时透露,“在他生病、将死的时候,我一直在写”这本书。1989年,赫曼·罗斯去世。1991年,《遗产》由西蒙-舒斯特出版社推出,备受好评,旋即作为传记类作品获得当年的美国书评人奖。

    在美国犹太裔作家的文学作品中,父亲这个角色常常是这样几种类型:要么是在喋喋不休的强势母亲“淫威”下显得无能无用的父亲,或者是与子女对抗的家庭暴君,再就是已经去世或者离婚或者出走、在书中并不出现的父亲。美国民间对犹太父亲似乎还有一种成见,一个古老的笑话这样说:有一个犹太小男孩放学回到家,告诉妈妈他在学校排练的一出戏里被分配扮演一个角色。“太好了!演什么?”小男孩说:“我扮演犹太人爸爸。”他母亲阴沉着脸说:“回去告诉老师,你要演说话的角色。”

    但罗斯笔下的父亲完全是另一种形象。相信每一位读者读完《遗产》,都会对赫曼·罗斯这个固执、有趣甚至有点让人哭笑不得的犹太老父亲留下深刻的印象。赫曼·罗斯的父亲从波兰移民而来,他本人在美国出生,自小家境贫寒,上了几年学,十二岁就得外出找工作贴补家用,在纽约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从底层做起,靠着勤奋拚搏逐步升迁,做到区域经理而退休。在本书结尾处,菲利普·罗斯用一个梦境总结了父亲的一生:“……整个家族历史被压缩成梦境中的一个个无声电影胶片:他人生的每一个主题都被压缩其中,每一件对我和他都有重要意义的事情,从他父母坐着低等舱漂越大西洋移民开始,到他为了生存、为了抵抗重重阻力走向成功而苦苦挣扎抗争——在穷困的童年时代他被剥夺了上正规学校念书的权利,作为犹太人他又在那家歧视犹太人的保险业大公司工作——一直到他因为脑瘤而发生变化,走向衰弱。”

    辛苦的生活将老罗斯锤炼成这样一种性格:坚韧到可以每天晚上挨家挨户到纽瓦克贫民区敲开黑人家门收几分钱的保险费,深夜带着一身廉价食用油的酸味儿回家;节俭到明明有钱也不订《纽约时报》,而等着别人看完传给他;固执而自以为是得让人生气,连招呼都不打,就把儿子少年时代辛苦积攒的邮票送人。“他过分的固执,或者说固执得过分,几乎让我母亲在她最后几年崩溃:自他六十三岁退休以后,她那有滋有味的家庭妇女的独立生活,就全让他烦人的颐指气使给毁了。”然而他又是知足的,满足于这份靠自己辛勤劳动换来的工作和公司给他的退休金,丝毫不在意儿子菲利普所感觉到的大都会公司歧视犹太人的潜规则……

    《遗产》的副标题叫“一个真实的故事”,其实这本书并没有多少故事可言,震撼读者心灵的,是菲利普·罗斯在照顾父亲过程中的大量心理独白和日常细节,以及不断闪现的这个普通犹太人家庭生活的记忆碎片,时而幽默,时而忧郁,时而深沉。经过一次手术后,菲利普·罗斯把父亲接到自己家中照顾。老父亲大便失禁,浴室里到处都是屎,一片狼藉。儿子平静而细致地打扫父亲留下的烂摊子,“我掂着脚尖回到他安睡的卧室,他还有呼吸,还活着,还与我在一起——这个永远是我父亲的老人,又挺过了一个挫折。想到他在我上来以前勇敢而可怜地想自己清洗这个烂摊子的努力,想到他为此而羞愧,觉得自己丢脸,我就感到难过。现在,既然此事已经结束,他又睡得这么香,我想在他死以前,我就不能要求自己得到更多了——这,也是对的,理应如此。你清洗父亲的屎,因为你必须清洗,可清洗完之后,所有过去没有体会的感觉,现在都体会到了。这并不是我第一次明白这点:当你抛开恶心,忘记作呕的感觉,把那些视若禁忌的恐惧感甩在脑后,就会感到,生命中还有很多东西值得珍惜。”“我提着那臭烘烘的枕套下楼,放进一只黑色的垃圾袋,扎好,再拎起袋子走到外面的汽车旁,倒进准备送到洗衣房的大箱子里。至于为什么这是对的,并且理应如此,对我来说再清楚不过。既然这件事情做好了,那么,遗产也是如此。这并不是因为清洗象征着别的什么,而是因为它不是,它什么都不是,它只是活生生的现实。我得到的遗产:不是金钱,不是经文护符匣,不是剃须杯,而是屎。”

    在这样的细节面前,任何宗教、种族、文化的背景都淡去了。作者为父亲所做的一切,我们终有一天也将面对。正如几年前的一个下午我偶然间在电视剧《空镜子》中看到片中的父亲坐在椅子上平静地离开人生,突然想到自己终将面对类似的一幕,不禁潸然泪下。

有在线连载:
http://www.ewen.cc/qikan/bkview.asp?bkid=95103&cid=255950&name=0509

   发表时间:2006-09-26  
这位大姐,您知识好渊博,看书好多吖。崇拜ING
能说一下douban的伊妹儿不?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6-09-26  
不但知识渊博,而且还是美女一个,更准确的称"才女"!!!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6-09-26  
http://www.douban.com/people/magnolia/

这个是不是?搜索到的?

楼上两位小哥儿是御姐控。
鉴定完毕。

and, 楼下也是。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6-09-26  
中学一历史老师言:
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第一中华民族,第二犹太民族。

犹太人亡国数千年尤能精神不坠,实在是钦佩。
这位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著似乎和中国人一样重亲情、孝道,俺向来是对不孝之人有无以伦比的鄙视,对孝顺之人由衷的敬重,这个人看起来不错。

另:今天发现 mochow 的头像似乎是刘若英或某位轮廓极似刘若英的女性。(到底是海版,这句应该算是八卦吧:))
0 请登录后投票
论坛首页 海阔天空版

跳转论坛: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