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帖 (0) :: 良好帖 (0) :: 灌水帖 (0) :: 隐藏帖 (0)
|
|
---|---|
作者 | 正文 |
发表时间:2008-01-11
然而几乎在同时,不绝于耳的消费者抱怨、此起彼伏的账款债务纠纷、令人不解的ppgsale.cn打折网站,让我们意识到:PPG遇到麻烦了。更重要的是,由于宣传浮夸的“不实”、对产业链掌控的“不力”、对市场前景估计过高的“不智”、跟风企业蜂拥而上的“不幸”,“YES PPG”神话能持续多久被打上了大大的问号。 神话背后的现实 甫一露面,PPG便以绝对强势的营销方式抢占了人们的眼球和钱袋。但在记者的采访中却发现,这个貌似“广告金主”的企业,却与消费者、广告商、加工厂等市场中的上下游方发生多起纠纷,甚至有些时候,自己说过的话都很难“自圆其说”。 NO.1消费者不满意 产品问题多多 黄云(化名)是上海某报社的发行主管,去年底,在家中订阅的《南方周末》上看到PPG衬衫的促销广告。“广告中这样宣称,满4件送1件。当时我在PPG网站上看了一下衬衫的图片,觉得还可以,所以就通过他们的网站花375元订购了5件,其中两件是免烫的衬衫。” 在订购的过程中,黄云就觉得PPG在玩小花招,“广告中宣称有3折,还有29元的衬衫,但我浏览网页后发现并没有如此优惠的衣服。不过在订购时也没有多想,5件衬衫中最便宜的一件为60元。” 收到PPG公司快递过来的衬衫之后,黄云却发现问题更加严重,“收到货的第二天,我将衬衫先洗了一遍,消除衣服上的甲醛味,洗了之后却发现两件号称是免烫的衬衫变得非常褶皱,其他三件更不必说了。而且实物和网站的图片相差太大,图片上的衬衫看起来挺有厚实感,实际上却很薄,而且颜色看上去也不如图片上的鲜艳。” 至于众多消费者抱怨的衬衫尺寸偏大的问题,黄云也遇到了,订购的5件衬衫中,3件为39码,2件为40码,“一直以来我都是穿39或者40码的衬衫,但两件40码的PPG衬衫我根本没法穿,衣服太肥、袖子太长。” 看着到手的衬衫出现一大堆问题,黄云拨打了PPG公司的客服热线表示想退货,但客服人员却表示特价商品不能退货,好说歹说之后对方才同意可以换货。去年12月30日,黄云将衬衫通过邮局寄回给PPG公司,5天之后黄云又打电话过去询问,对方表示没收到包裹,“我当时很生气,5天时间包裹肯定已经送达PPG公司,所以我就跟客服人员表示将去邮局查查,看包裹到底有没有送达。对方也许看到我很较真,1个小时之后主动给我回电,表示包裹已经收到并将尽快换货。经过这一次的不痛快经历,我再也不会买PPG衬衫了。” NO.2 合作方频频“分手” 追债反而被打 不但消费者对PPG产品颇多怨言,记者采访后发现,一些代工厂、广告公司等合作伙伴也因PPG公司拖欠账款,而与后者分道扬镳,PPG公司并因此多次成为法庭上的被告。 一直以来,PPG都拒绝透露关于代工厂的信息,大家所知道的只是PPG目前一共拥有7个成衣供应商。记者几经周折终于了解到,江苏虎豹集团曾给PPG公司代工过,其外贸业务五部专门负责PPG衬衫的加工业务。江苏虎豹外贸业务五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士接听了记者电话:“我们目前正和PPG公司打官司,在上海已经开了两次庭,因为他们不按合同付给我们加工费。案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结束,我们将出示更多的证据,不过详细的信息我不能告诉你。” 对于PPG拖欠多少加工费、江苏虎豹何时不再给PPG代工等问题,这位女士没有明确回答,只是表示,“去年10月份我休完产假回到公司,那个时候已经与PPG没有合作了。” 江苏虎豹与PPG的债务纠纷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而上海唐神广告传播有限公司与PPG公司的前身——上海佩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广告费官司早在去年1月就已经二审完毕,判定佩吉向唐神支付93万多元的广告费。“但是我们至今没有拿到钱”,唐神广告公司经理江翰对记者表示,“2005年的12月,佩吉委托我们在上海电视台和东方电视台各频道投放PPG电视广告,广告费总额在100万元左右,对方后来只付给我们7万元。” 为此,唐神公司采取多种方式索讨广告费余款。甚至在去年9月的《上海电视》上刊登律师告示,恳请社会公众提供上海佩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财产线索,以便法院强制执行上海佩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财产。但至今未果。 “佩吉就是PPG公司的前身,为了了解PPG公司的真实财产情况,我曾到他们公司所在地去暗查,却被他们给打了。”江翰说道。 NO.3 清仓甩卖 打破“七日库存神话” 去年12月,不少手机用户接到了PPG公司的促销短信:“PPG年终特卖,17-31日特价3-5折,最低价29元,满4件送1件! www.ppgsale.cn”。这样的短信内容的确很有诱惑力,但仔细一想,已经省去了传统门店、工厂投资等成本的低价PPG衬衫为何还要出年底促销这样的“俗招”呢? PPG公司自己给出了答案。1月7日,记者登录www.ppgsale.cn,网页上用红色字体标示:“清仓活动已经结束,请继续访问 www.ppg.cn”。原来PPG公司推出“寿命”仅半个月的ppgsale.cn的目的就是为了清仓,那么又产生另外一个疑问:PPG一直号称库存周转天数只有7天,而传统服装销售企业的库存周期在三个月左右,低库存的PPG为何要年底清仓呢? 分析人士顾讯表示:“PPG号称库存周转天数仅在7天,我认为这不可能做到。可能由于广告对销售的提升力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从而出现了产品滞销和库存积压。” 除了对ppgsale.cn感到质疑,分析人士也对PPG去年的销售业绩有所怀疑。去年中期,PPG公司高层曾对外宣称,2007年的营业额将冲刺到10-15亿元。按照一件衬衫150元的价格计算,10-15亿元的销售额需要660万件到1000万件的销售量来支撑。然而PPG同时称,每天的销售量1万件。如此算来,PPG衬衣一年的销售量在365万件左右,离660万件尚有不小的差距。 嘉兴罗马制衣有限公司是PPG的代工厂之一,负责PPG衬衫加工业务的吴小姐对记者表示:“我们是从去年5月份开始为PPG加工衬衫,他们下的第一单是6万件,到目前为止我们总共为PPG加工了30万件左右的货物。”假设每个代工厂的出货量相差无几,那么以罗马制衣提供的数字来计算,每个代工厂的年出货量在45万件左右,7家代工厂年出货量为315万件,离660万件的预期销量差距更大。 PPG商标被查封了? “PPG商标被查封了,因为这件事到现在还没有真正结束,其他的事情不好说。”上海光明律师事务所俞建国律师告诉记者,俞律师代理上海唐神广告传播有限公司处理与PPG公司前身——上海佩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之间的债务纠纷。 记者随后致电唐神广告公司,该公司的律师对记者表示:“PPG的商标是已经被查封了,这是事实。” 大红大紫的PPG商标居然被查封了,这无疑是令人震惊的消息。 “商标查封在处理债务纠纷中是很常见的做法,在债务纠纷中,债务人的商标会被当作无形资产加以查封。查封期间未经法院同意不得做出商标出让、转让、质押等行为,但并没有明确禁止商标的许可使用。比如去年初,上市公司ST华塑因为拖欠银行2000万元贷款没有归还,法院查封了ST华塑多个商标,查封期限从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止。”一法律人士表示。 PPG公司的办公地址在上海青浦徐泾,记者拨打了青浦区工商局的电话,对方表示:“PPG公司虽然是在青浦区办公,但是企业注册是在闸北区工商局办理。” 记者随后采访了闸北区工商局商标广告科的电话,接线人员表示:“没有听说PPG商标被查封的消息。” 记者就PPG商标被查封等相关问题发函至PPG公司市场部,欲进行采访,但至截稿时为止,对方仍未有回应。 http://www.chinaventure.com.cn/tzzx2.aspx?id=30997 声明:ITeye文章版权属于作者,受法律保护。没有作者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链接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8-01-12
就我购物的体验来看,不至于象文中所说啊。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8-01-12
我感觉还好啊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8-01-12
本打算买的,听朋友说质量不好。。就算了。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8-01-12
我买了一件,感觉还不错.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8-01-12
貌似对质量问题的投诉还是比较多的。估计是统一的质量管理没有做好,不同加工商不同批次的质量都有差异。从而导致有些用户的体验比较差。
而且,对于质量问题,感觉上ppg也好,第三方也好,还是停留在成品的检测这个理念上,早赶不上时代了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8-01-12
charon 写道 貌似对质量问题的投诉还是比较多的。估计是统一的质量管理没有做好,不同加工商不同批次的质量都有差异。从而导致有些用户的体验比较差。
而且,对于质量问题,感觉上ppg也好,第三方也好,还是停留在成品的检测这个理念上,早赶不上时代了 一言中的。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8-01-12
南方周末有记者为PPG还写过一篇软文,就在十一月或者十二月的报纸中。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8-01-12
对于PPG模式报道最深入的一篇文章是去年6月《IT经理世界》上的“轻公司”。
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case/20070605/16493662937.shtml ![]() 我对PPG模式产生兴趣也是在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并不认为这篇文章是一篇纯粹的软文。PPG通过在供应链管理上的创新,创造了一种衬衫行业新的业务模式,甚至被某些人看作是一个神话。 引用 对于商业模式,消费者是不会去关心你是“轻公司”还是“重公司”,他们所注重的就是产品质量和服务,在这方面PPG切不可“轻盈”,否则就变成“轻率”了。
哪些部分可以外包出去,哪些必须要由自己承担而且下大力气做好,看来PPG没有把握好。 和大多数网络消费一样,消费者在网上买衬衣,也是一种体验,产品的质量是这种体验最重要的部分。 以前一位在国外服装厂做质检的朋友告诉我,有一次他们的客户在一件服装上发现了一个没有剪掉的线头,因此拒绝了一批服装,他们因此损失了20多万$。他在国内看到相同品牌的服装,因为是在国内生产,品质要比国外的工厂生产出来差很多。最多在国内卖一卖,是不可能出口的。 国内的服装企业质检水平很低,这是一个至今没有解决好的问题,PPG并不是一个个案。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8-01-12
谁做过外贸的,调查下出厂的出口价和内销价差距是多大。
ps:你就1000块要做个企业网站,要功能多,要好看,美工也要原创,程序还要从头开始写。。。。。估计做的人早喝风去了吧。 |
|
返回顶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