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老帖子 主题:工程,技术,科学,市场,商业
精华帖 (0) :: 良好帖 (0) :: 灌水帖 (0) :: 隐藏帖 (0)
|
|
---|---|
作者 | 正文 |
发表时间:2007-09-07
起这么一个吓人的题目,其实本意并不在此,但是由于有时上javaeye看看,看到一些有所触动的帖子,所以这里结合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感想,对某些问题发表一些小思考,小感想,借这个题目吸引一下眼球,跟大家交流交流。 首先,说说工程,其实,我觉得大多数的程序员并不了解工程,基本上都以工程师自居,而个别人以科学家自居,那个我们后面再说,为什么说不懂工程,首先,不是说口头上说说CMM,就软件工程了,工程通常具有资源上的局限,即使是NASA,每年也都为了预算要去游说,到我们广大的中小软件企业,资源上的局限就更不用说了,(中国没有大型软件企业,如果按照人均产值的话,那么可能全部都是小型企业),其次,工程还具有道德上的局限,比如,不能为满足市场要求,隐藏包含缺陷的设计。但是,我们的学校从来不会教给学生,从经济或者资源或者道德的问题上来考虑工程,我们经常见到程序员抱怨被剥削或者收入太低,老实说,中国的软件产业实际上就是一个加工业,如果你了解你老板的投资回报率,可能你自己都不会做这个软件公司(当然,不排除少数为富不仁的家伙的存在),所以,当你写程序的时候,如果能从一个公司的业务上面来考虑自己的工作,比如,根据业务需求划分功能优先级,根据优先级进行编码和测试,寻找最经济的方案,而不是出于自己一时的兴趣或者心情,这样,可以算是有了一点工程的概念了,而且工程并不意味着程序员无私奉献,而是理性的从自己所处的环境来考虑回报。比如说,老板一年赚100万,你想拿到100万,可能性不大,也违背市场规律,而如果仅仅是因为你的关系,老板赚了100万,而投入只有2万,那么,谈判一下,争取拿到多少万就是你谈判的技巧了。当然,老板通常会隐瞒利润,这是事实,那么,就需要一些技巧来了解你应得的回报,比如,行业内的平均工资水平,公司的业务增长,等等。而如何谈判,那就更需要冷静客观的思考。 很多程序员往往不能把自己写的程序和自己分离开来,好像,自己完成的程序是代表着自身,其他人对自己程序的批评或者建议往往会当成对自身的攻击,其实不然,好的工程师在资源的局限下接受不那么完美的实现是很正常的事情,要能够认识到程序员的产出仅仅是一个商业目标中的一个部分,要能够做到像看待别人写的程序一样来对待自己写的程序,冷静客观,真正象一个工程师。 我有幸认识几个鬼子程序员,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鬼子程序员上班时间内很少甚至几乎不干私人的事情,而下班一般都会准时离开,而中国程序员往往上班的时候上网,聊天,但是加班的也往往是中国程序员。鬼子工程师非常善于寻求帮助,甚至在项目会议上坦诚自己的不足,寻求项目经理或其他人的帮助,而中国程序员往往你会在最后关头才发现他的问题。这些问题,有文化的原因,但是最重要的是有经济和产业上的原因,中国程序员往往安全感较少,而社会提供的支持也远远查于欧美国家的程序员,也许再过一些年,我们的程序员也能够按时下班,冷静客观地对待程序员的工作。 其次,我们谈谈技术,目前来讲,中国从事的都是比较低附加值和劳动力密集的生产,这是大环境,而软件业更是如此,至于核心技术什么的,我是从来不太相信的,程序员要能够分辨真相,当某些产品在功能和性能上都超过某些产品的时候,是不是核心技术,就是市场宣传的问题了,谁的声音大,能够把水搅浑,盖过其他声音,谁就是核心技术,但是如果程序员的眼界不够开阔,不能分辨真相,那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且,就中国目前的软件产业的工业化程度,投入和积累程度,我觉得谈论核心技术,如果不是别有用心那么就真的是坐井观天了。 软件,其实是一个工业,我有点想不通为什么这个行业当初会被神秘化,后来想,也许是某些不能复制的商业奇迹或者是把黑客文化和软件工业混为一谈的缘故。我们通常不会听见一家鞋厂说我有什么核心技术,比如双星说,我的鞋乃是采用某种火星材料制成的鞋底,1w年不变形,恐怕你只会一笑而过,鞋厂通常会宣传低价,不知所谓的明星代言,不知所谓的气囊弹跳什么的,很少会宣传什么核心技术,除了象nike那种的,那么,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软件业,为什么我们就会有不同的想法呢?老实说,中国软件的工业化程度,可能还不如一间鞋厂。每当我在什么地方发现某某软件企业又在吹嘘什么核心技术,处于好奇,往往会去了解一下,通常收获的仅仅是失望,这些核心技术要不是商业噱头的话往往就是彻头彻尾的骗局。 王晓峰说,作IT的就是一帮骗子,当然有点偏激,但是,我想至少有20%的正确性。 待续。。。 声明:ITeye文章版权属于作者,受法律保护。没有作者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链接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7-09-07
另外,就是科学,计算机科学成为高等教育里面的一门学科,历史并不长,人们通常容易混淆一个工程师和一个科学家职业上的区别,工程师编写程序是用来满足现实生活中的商业或者其他领域的需求,而科学家的写程序则用来证明某个理论,换言之,程序员乃是科学家的理论产出物的用户,属于工程或者商业领域,通常有科学家进入工程或者商业领域,变成程序员,而程序员由工程领域进入研究领域的实在不多,现世的工程师同时具备科学研究训练的,实在是少之又少,kruth可以摇身一变,写出Tex,而bill gates可以组织起庞大windows的开发,却不能写出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程序员往往热衷于用某种看起来很专业的方式讨论某些类似于“理论”的话题,比如C++比Java强啊,linux比windows强啊,作评估,是工程师日常工作中的一个部分,但是,这种评估一定要基于某些评估因素,是存在上下文的,比如,评估某个算法C++实现和Java实现的性能比较,用C++或Java实现某个业务需求的工作量的对比,脱离实际评估因素的评估,实际上没有太大的意义。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7-09-07
很认同这篇贴子。但是真相是心知肚明即可,有时候还不可点破。特别是对于一些不太了解这一行业的客户而言。我们用技术实现客户的业务需求。技术只是手段,而达到需求的功能是目标。达成目标的过程需要工程技术辅助。而科学完全是背离的。市场与商业使得“使用技术实现客户的业务需求”有时候整句话都有很多的文章可以做。
例如,遗留系统并没有到弃用的地步,系统并没有想象的复杂,因此根本不需要如此高配置的服务器配置。 但这是市场与商业。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7-09-07
中国的改革开放只有20年 你非要用美国标准来衡量国内水平是不公平的 别有用心的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7-09-07
Norther 写道 中国的改革开放只有20年 你非要用美国标准来衡量国内水平是不公平的 别有用心的 你如果知道六几年修铁路的标准。。。。你就不会认为很难达到了。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7-09-07
Norther 写道 中国的改革开放只有20年 你非要用美国标准来衡量国内水平是不公平的 别有用心的
别有用心倒是谈不上,倒是很想听听你所说的别有用心是什么? 所谓的市场与商业,也让大量的资源就这样的浪费掉了。中国的软件业应该会走向整合及创新之路,尔后打开强劲的国内内需市场。基础性软件供应的缺失确实是一个问题。 曾在<程序员>杂志看到,有一家作坊式的公司向市场提供功能强大的OA系统,售价只为3500元,用php写成。这样的OA系统在长三角不见得能找到市场吧?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7-09-07
抛出异常的爱 写道 Norther 写道 中国的改革开放只有20年 你非要用美国标准来衡量国内水平是不公平的 别有用心的 你如果知道六几年修铁路的标准。。。。你就不会认为很难达到了。我不知道六几年修铁路的标准 请你给讲讲?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7-09-07
苏飞 写道 Norther 写道 中国的改革开放只有20年 你非要用美国标准来衡量国内水平是不公平的 别有用心的 别有用心倒是谈不上,倒是很想听听你所说的别有用心是什么? 所谓的市场与商业,也让大量的资源就这样的浪费掉了。中国的软件业应该会走向整合及创新之路,尔后打开强劲的国内内需市场。基础性软件供应的缺失确实是一个问题。 曾在<程序员>杂志看到,有一家作坊式的公司向市场提供功能强大的OA系统,售价只为3500元,用php写成。这样的OA系统在长三角不见得能找到市场吧? 摔过跤的中国在追赶列强的时候难免不跌跌撞撞 但成天把这些挂在嘴上就没什么意思了 楼主因为 很多程序员怎么样了 很多公司怎么样了(文章原话) 就觉得中国程序员没前途这是不可取的 另外像那个OA公司的出现是很正常的 在中国这种环境下(中性词)不出现才不正常了 又不是大江南北所有公司都是那样的 认真做事的还是有的 并且不稀少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7-09-07
Norther 写道 抛出异常的爱 写道 Norther 写道 中国的改革开放只有20年 你非要用美国标准来衡量国内水平是不公平的 别有用心的 你如果知道六几年修铁路的标准。。。。你就不会认为很难达到了。我不知道六几年修铁路的标准 请你给讲讲? 工业的标准。。。近半个世纪改动不多 美国的铁路的标准与 中国的铁路的标准 在上个世纪60年代相比差不多 (多谢苏联大哥们) PS:地铁的监理标准中 至少有80%借鉴了一号线的监理标准。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7-09-08
Norther 写道 苏飞 写道 Norther 写道 中国的改革开放只有20年 你非要用美国标准来衡量国内水平是不公平的 别有用心的
别有用心倒是谈不上,倒是很想听听你所说的别有用心是什么? 所谓的市场与商业,也让大量的资源就这样的浪费掉了。中国的软件业应该会走向整合及创新之路,尔后打开强劲的国内内需市场。基础性软件供应的缺失确实是一个问题。 曾在<程序员>杂志看到,有一家作坊式的公司向市场提供功能强大的OA系统,售价只为3500元,用php写成。这样的OA系统在长三角不见得能找到市场吧? 摔过跤的中国在追赶列强的时候难免不跌跌撞撞 但成天把这些挂在嘴上就没什么意思了 楼主因为 很多程序员怎么样了 很多公司怎么样了(文章原话) 就觉得中国程序员没前途这是不可取的 另外像那个OA公司的出现是很正常的 在中国这种环境下(中性词)不出现才不正常了 又不是大江南北所有公司都是那样的 认真做事的还是有的 并且不稀少 其实说到认真做事这件事上面,基本上没有办法知道如此多的公司里面,哪些是认真做事的,而哪些不是,这只是基于良好的愿望而非事实的真相. 中国文化向来不是求"真"的文化,我们讲"难得糊涂","水至清则无鱼",其实是比较接近商人或者政客的文化,不是如此,也不会有今日的“是否要将中医从国家医疗体系中拿出来“的争论,也不会有”脑白金“在市场上面流通的现实。对事物抱有美好的愿望和乐观的态度是对的,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理性的态度对待愿望与现实,它们通常也会形成对追求和改善事实真相的的阻力。 中国程序员是不是有前途,这个话题很难讲,我们这么分析一下,如果中国目前有100W程序员,那么我想最多有10W供职于500强或者有一定实力的公司,这样的公司有一定的上升通道和待遇,而其余90W应该工作在广大的外包,民营企业中。而每年又有无数的后继者加入这个队伍。所以,中国程序员是不是有前途,看看这90W是不是有前途就是了。我觉得很难对此抱有一个比较乐观的态度。 韩国的IT产业的蓬勃发展,政府大力的支持是主要的推动因素,但是在中国,从来没有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863都是各路豪杰分赃的聚义厅,更不用提每年的政府扶持IT产业的基金大部分进了私人的腰包。而IT届的虚假繁荣实际上更是令人瞠目结舌,如果我们比较一下珠三角的制造业和珠三角的IT服务业的话。 老实讲,我认为这是一个赔本赚吆喝的行业,借世界上几大IT公司耀眼的外表维持着这个产业在中国的虚假繁荣,我们看电脑城里面卖东西和在菜市场卖白菜区别不大,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而且处于价值链的末端,那难道软件业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吗?其实,行业,职业,说穿了,关我P事,我希望的是能给后来者一些参考,在进入这个行业之前认清这个行业的现状,而在进入这个行业之后也不会”不识庐山真面目“,非常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当初没有能够比较理性和清楚地认识这个行业,而当时如果能够得到一些建议的话,这条路走起来至少会轻松一些。 而且我不认为有必要为这个行业涂脂抹粉,这个产业的不健康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各路骗子或者从业人员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拉大旗做虎皮的结果,只有大家都能真正看清中国的软件产业,那么这才是这个产业走向健康,淘汰骗子的开始。 |
|
返回顶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