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海阔天空论坛

马谡之危

浏览 2330 次
锁定老帖子 主题:马谡之危
精华帖 (0) :: 良好帖 (0) :: 灌水帖 (0) :: 隐藏帖 (0)
作者 正文
   发表时间:2007-09-03  
文学与艺术的相传使得《三国演义》以其塑造的文学形象在民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三国之事,细察之必有深意。
 
事实上,电视台只需缩减为中央一套,二套,三套,五套,十套外加你所在省地市的地方台,再加一些个人偏好之台即可。信息爆炸也给了我们不得不接受消费主义渗透的无奈。择而意之,简而得之,或许能得其义要。
 
十套科教频道遵循科学精神,宏扬中国传统,其《百家讲坛》让学者走近寻常百姓,怎又不是一件好事?想中国百年耻辱,西方三次工业革命证明,学者理论智慧必须为实践长期结合,才为技术进步提供动力。技术本身只是为人类谋求福祉的一种手段,在这其中,让每一个人生活的更好,让那些邪恶的东西止于正直的清醒或许永远是一种理想。
 
 
但是,这或许只是一种理想。
 
易中天讲三国,只是因为他讲的是中国人如此耳熟能详的文学事实描述,这样引起的关注自然长久,其实《百家讲坛》讲了很多,但大多数是中国传统能给予我们的智慧。
 
读过三国之后,突然对之前热爱的文学及艺术有了其它的理解。文艺都为境由心生,只是引导人类向善,向美,向真的心理学而己,只是在科学的真与美之间,或许我们必须得到这些约束,否则人类自身就要滑向另外一个方向。
 
 
“名为公器,不可多取之”,人生百年,不过沧海。得其善而成就一番事业,或为不枉此生。慕其美,而淡然忘却名利,为舐犊之情而风花雪月,却也是一种境界。
      
马谡之危只为理论与实践相背离,从某种意愿而言却也是运气不佳,胜败之常不可为一时之利,马谡之死却是感叹之恨。或有庞统一时不意,独处小县,执意换之而置落风。
 
三国之事,见之裴松之注引《三国志》而析于易中天。细解之,策论机变之情势终会有攻伐之退避与进则。冷静与坚忍或许是我们是所有的人都要做的。
 
 
见之于当下,群雄蜂拥终致天下几分,也见于我们自己的行业吧。
   发表时间:2007-09-03  
引用

 马谡并没有叛国,只是战败,不过缺乏指挥大部队实战的临场经验而已。刘邦如果命张良率军深入垓下,项羽可能击溃十面埋伏。马谡是一个智囊型的谋略人才,放在帷幄之中,可以决胜千里之外,对孟获七擒七纵的攻心战略,出自他的建议。诸葛亮把他放到千里之外,是逼他死于帷幄之中。人,应尽其才。如果赦免他,而留在身旁,再经历练,将来辅佐姜维,可能又是一个局面。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7-09-03  
汗颜,汗颜,有些故事很是容易忘记。刚看了看《三国演义》,后六十回还要仔细看看。
0 请登录后投票
论坛首页 海阔天空版

跳转论坛: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