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
《Google工作整理术》读后感
《Google工作整理术》读后感你不是一个人有这种情况新的改变功能快捷键合理的创建标题,有助于目录的生成如何改变文本的样式插入链接与图片如何插入一段漂亮的代码片生成一个适合你的列表创建一个表格设定内容居中、...
-
读书笔记 摘自:《Google工作整理术》
读书笔记 摘自:《Google工作整理术》(作者: 【美】道格拉斯·梅里尔 【美】詹姆斯·马丁) 前言 通过研究我发现,人们教授数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方式与我们大脑的实际运行机制相去甚远。 事实上,按照大脑的...
-
消费心情留言板(存档1)
看着自己喜欢的手机型号一个个在降价,降到白菜价,甚至彻底退市,而自己2年半前买的NOKIA 3650却依然老当益壮,身体健康,不由得悲从心起。不都说手机是消耗品吗?小N为啥不学小M啊,为啥非要把手机做得如此坚固...
-
让闲置的免费邮箱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
全球第一个免费邮箱是1996年7月推出的Hotmail.com,后来被微软收购,变成现在的Outlook.com免费邮箱,还有谷歌的Gmail.com、雅虎yahoo.com等,都是目前全球网民常用的免费邮箱。我国第一个免费邮箱是1997年11月由...
-
病毒式传播ip_病毒式传播后网络安全实践的简单指南
这并不是说您无法通过Outlook或Gmail帐户安全地开展业务,但是不幸的是,在这一时代,您的电子邮件很可能因数据泄露而泄露。 您可以检查诸如HaveIBeenPwned之类的服务,以查看是否发生了这种情况。 An old email I ...
-
Windows Phone 7 入门指南(Windows Phone 8已经发布,不过还有一些借鉴意义)
10个月前写的,也搬家于此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转载注明出处。 2012年2月9日初版。2012年8月5日更新。 欢迎转载,请著名作者和出处。 前言: 一句话:初次接触Windows Phone,先不要越狱,...
-
Tech·Ed 2009
今年是我第一次以讲师身份参加TechEd,碰巧TechEd所在的周末我们要搬家到百度大厦,所以我星期四早上搞掂打包工作后就赶到了会场。凭着《讲师指南》进入会场后,我直奔讲师休息室领取证件和衣服,然后再跑到MVP站台...
-
Tech·Ed 2009
今年是我第一次以讲师身份参加TechEd,碰巧TechEd所在的周末我们要搬家到百度大厦,所以我星期四早上搞掂打包工作后就赶到了会场。凭着《讲师指南》进入会场后,我直奔讲师休息室领取证件和衣服,然后再跑到MVP站台...
-
基于S7-200 PLC与MCGS组态的洗衣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西门子S7-200 PLC和MCGS组态软件构建洗衣机控制系统的全过程。首先阐述了IO分配规则,明确各输入输出点的功能,如水位检测、温度测量、电机控制等。接着展示了梯形图编程的具体方法,解释了如何通过梯形图实现洗衣机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启动、停止、水位控制、正反转洗涤、排水和脱水等功能。此外,文中还讨论了接线图的设计要点,强调了硬件连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后,介绍了MCGS组态画面的设计,包括动态效果展示、报警机制以及人机交互界面的优化。 适合人群:对PLC编程和工业自动化感兴趣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希望深入了解S7-200 PLC和MCGS组态软件的实际应用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设计和实施小型家电或类似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场合。目标是帮助读者掌握PLC编程技巧,理解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构建过程,提高实际项目开发能力。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丰富的调试经验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案,有助于读者在实践中少走弯路。同时,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使理论知识更加贴近实际应用。
-
COMSOL中基于保角变换的自聚焦光束与Talbot效应的光学仿真研究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COMSOL进行光学仿真,重点探讨了保角变换在操控光路方面的应用,特别是自聚焦光束和Talbot效应的建模。文中首先解释了保角变换的基本概念及其物理意义,然后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了如何在COMSOL中设置保角变换、定义材料参数以及配置边界条件。对于自聚焦光束,作者强调了非线性材料模块的应用,特别是在处理强光引起的折射率变化时的关键步骤。而对于Talbot效应,则着重讨论了周期性边界条件的设置和后处理分析方法。此外,文章还分享了一些实用技巧,如参数化扫描、网格优化和MATLAB联动分析等。 适合人群:具有一定光学仿真基础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COMSOL软件有一定了解并希望深入探索非线性光学现象的用户。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 使用COMSOL进行自聚焦光束和Talbot效应的建模与仿真;② 掌握保角变换在光学仿真中的应用技巧;③ 提升对非线性光学现象的理解和仿真能力。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详细的建模指导,还包括了许多实用的调试技巧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技术。
-
产品PRD需求文档模板
产品PRD需求文档模板
-
COMSOL模拟针尖刺穿表皮细胞:探究电穿孔技术中的电场与物质传输机制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使用COMSOL软件进行针尖刺穿表皮细胞的数值模拟,探讨了电穿孔技术中电场分布与物质传输的关系。首先,通过参数化建模构建了圆锥形针尖和细胞结构,确保针尖能够有效穿透细胞膜。然后,设置了多物理场耦合,包括电流传导和稀物质传递,使电场和浓度场相互作用。文中特别强调了细胞膜的薄层边界条件和电场增强扩散系数的设定,以及如何通过边界条件模拟电穿孔过程。此外,还讨论了求解器配置、网格划分和结果后处理方法,展示了电场流线和浓度云图的可视化结果。最终,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如加入温度场和针尖振动参数。 适合人群: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电穿孔技术和药物递送系统研究的专业人士,尤其是有一定COMSOL使用经验和数值模拟基础的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电穿孔技术中电场与物质传输机制的研究人员,帮助他们优化微针给药系统的参数设计,提高药物递送效率。 其他说明:本文提供了详细的建模步骤和技术细节,有助于读者快速掌握COMSOL在生物电穿孔领域的应用。同时,文中提到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可以避免常见的数值模拟错误,提高模拟精度。
-
MATLAB实现冷热电气多能互补微能源网的鲁棒优化调度模型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基于MATLAB的冷热电气多能互补微能源网的鲁棒优化调度模型。首先介绍了多能耦合元件(如风电、光伏、P2G、燃气轮机等)的运行特性模型,展示了如何通过MATLAB代码模拟这些元件的实际运行情况。接着阐述了电、热、冷、气四者的稳态能流模型及其相互关系,特别是热电联产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和分配。核心部分在于构建了考虑经济成本和碳排放的优化调度模型,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确保系统在经济性和环保性之间达到最佳平衡。此外,文中还讨论了处理风光出力预测误差的方法,采用了鲁棒优化策略应对不确定性,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适合人群:从事能源系统研究、优化调度领域的科研人员和技术开发者,尤其是熟悉MATLAB编程并关注低碳发展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机制的研究者,旨在帮助他们掌握如何在MATLAB环境下构建和求解复杂的多能互补优化调度模型,以实现节能减排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推导和代码实现,还分享了许多实践经验,如非线性约束处理、多能流耦合约束的建模技巧等,对于实际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STM32 Nucleo-64 开发板用户手册
STM32 Nucleo-64 开发板用户手册
-
chromedriver-mac-x64-136.0.7098.0(Canary).zip
chromedriver-mac-x64-136.0.7098.0(Canary).zip
-
综合能源系统中电、热、冷、气的分时电价与储能优化调度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综合能源系统中电、热、冷、气四种能源形式的优化调度方法,重点介绍了分时电价机制下的储能装置调度策略。通过Python代码实例展示了如何利用线性规划工具(如PuLP库)构建优化模型,实现储能装置的高效充放电管理以及多能流耦合设备的协调运作。文中不仅讨论了储能装置的充放电效率、初始电量设置等关键技术细节,还涉及了热泵、燃气锅炉、吸收式制冷机等多种设备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及其优化配置。 适合人群:从事综合能源系统研究的技术人员、能源管理系统开发者、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降低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成本的企业或机构,尤其是那些面临复杂电价政策和技术挑战的场景。目标是通过合理的调度策略,在满足各类能源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其他说明:文章强调了分时电价对储能调度的影响,并指出储能装置在削峰填谷方面的重要作用。此外,还提到了多时间尺度优化、设备启停成本等因素对整体优化效果的影响。
-
计算机暑假实践报告.pdf
计算机暑假实践报告.pdf
-
地铁线路最短路径规划1.1版本
帮助用户规划地铁出行路线
-
光伏并网系统中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的Simulink仿真与实现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Simulink中构建和优化光伏并网系统的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模型。首先解释了VSG的核心控制方程及其参数调节方法,强调了转动惯量(J)和阻尼系数(D)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接着探讨了逆变器控制部分采用的双闭环结构以及锁相环(PLL)配置,并分享了光照条件模块的设计思路。此外,还提到了谐波分析、超级电容储能模型的应用以及关键性能指标的验证方法。最后,通过对比有无VSG时的频率曲线,展示了VSG在稳定电网方面的显著效果。 适合人群:从事新能源并网研究的技术人员、电力系统工程师、高校相关专业师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光伏并网系统中VSG技术原理及其实现方法的研究者和技术开发者。目标是在Simulink环境中搭建高效稳定的VSG模型,提高光伏系统的并网友好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实用的MATLAB/Simulink代码片段和调试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VSG技术。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确保模型能够顺利运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2 楼 李超群 2007-11-20 16:42
1 楼 garyt 2007-11-20 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