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更多

4顶
0踩

Web前端

转载新闻 响应式设计的现状与趋势

2015-03-02 14:50 by 副主编 mengyidan1988 评论(0) 有6479人浏览
web
从2012年开始到2014年,各大家对Web设计的趋势预测中,都提到响应式设计;2015年网页设计趋势预测中,响应式仍在继续。这个经历了几年依然大热的响应式,在过去的几年里,快速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并掀起了一股网页设计新标准的浪潮。这里本人基于一些资料文献及自己的陋见,谈谈响应式设计的一些现状和趋势。

源起
2010年5月,伊桑.马科特(Ethan Marcotte)在“A List Apart”写了一篇开创性的文章(题为“Responsive Web Design” ),他利用三种已有的工具:流动布局(fluid grids)、媒介查询(media queries)和弹性图片(scalable images)创建了一个在不同分辨率屏幕下都能漂亮地显示的网站。
Ethan Marcotte力劝设计师们要去利用那些Web独有的特性去进行设计:
“我们可以将不同联网设备上众多的体验,当作是同一网站体验的不同侧面来对待,而不要为每种设备进行单独剪裁而使得设计彼此断开,这才是我们前进的方向。虽然我们已经能够设计出最佳的视觉体验,但还要把基于标准的技术也嵌入到我们的设计中去,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设计不仅灵活,而且还能适应渲染它们的各种媒介。”
Ethan Marcotte证明了一种在多种设备上都能提供卓越体验的方法的存在,而且这一方法不会忽视不同设备的差异,也不会强调设计师的控制权,而是选择了顺其自然并拥抱Web的灵活性。

这里简单介绍下上面的提到的三个概念:流动布局(fluid grids)、媒介查询(media queries)和弹性图片(scalable images)原本都是指现有的一些技术手段,但在做响应式设计研究的过程中,这些概念还是有更广泛的意义,设计师也应该有所了解:
1.流动布局:原特指以百分比为度量单位的布局技术实现方式。这里就不对如流动布局、弹性布局、流体栅格等各种概念做一一说明。笔者就此统为一个大的概念:在响应式设计的布局中,不再以像素(px)作为唯一单位,而是采用百分比或者混合百分比、像素为单位,设计出更具灵活性的布局方式。
2.媒介查询:媒介查询可以让你根据在特定环境下查询到的各种属性值——比如设备类型、分辨率、屏幕物理尺寸及色彩等——来决定应用什么样的样式。通过使用媒介查询,可以获取到设备及设备的特性,并给出求同存异的方案,从而解决之前在单纯的布局设计中遗留的问题。
3.弹性图片:伴随布局的弹性,图片作为信息重要的形式之一也必须有更灵活的方式去适应布局的变化。个人认为弹性图片是Ethan Marcotte提出设计产品时提出的概念,我们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以图片为典型,扩大研究范围:除了图片,还应该包括图标、图表、视频等信息内容的响应方式研究。
盛行
响应式设计的概念从提出至今,一直不断蔓延扩散,并得到各方认可的主要原因:
1.外部环境:快速增长且日趋加剧的可联网设备的多样化,让现今已不再有标准的屏幕尺寸;
2.自身特色:严格定义的响应式一般是指响应式Web设计,而Web凭借其特有的灵活性和可塑性,可以适应各种尺寸和配置的设备,可以无处不在。
3.内部需求:响应式设计概念一提出,各大网站及平台都希望能够采用这秉一应万的模式,可以更灵活地去适配更多设备,尤其是现在移动设备大爆棚的时代。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理所应带应该采用响应式设计,那么什么情况下更适合采用响应式呢?
1.你想节约成本地去适应更多场景
资源都是有限的,但总是希望能利用有限的资源去获得更大的价值。虽然比起开发设计一个普通的网站来说,要打造一个响应式站点,所需要的人力和时间资源都会有所增加,但比起为不同设备分别打造多个版本的成本还是要低很多;从维护的角度来说,也会轻松很多。
2.你并不清楚要设计开发的全新产品更适合哪个场景
与其通过预测挑选核心设备再进行分别设计,倒不如先花些心思将网站打造得更具弹性,使其在各种设备中都拥有尽可能优秀体验。因为在各方面都未知都情况下,做预测会加剧过程风险,使得结果存在巨大的挑战性。
3.你希望网站可以兼容未来的新设备
新的设备层出不穷,与其被动地进行更新维护,不如主动应万变,成为响应式。
当然这里只是说更适合,其实个人认为只要项目资源和时间允许,基本上大部分网站都可以去尝试实现响应式;而对于初次尝试响应式设计的,也可以从“简单浏览型页面”开始。
模式
目前大多网站中选择成为响应式的设计模式主要有两种:
1.基于设备:通过主流设备的类型及尺寸来确定布局断点(break point),设计多套样式,再分别投射到响应的设备。



2.内容优先:根据内容的可读性、易读性作为确定断点(break point)的标准,即在对内容进行布局设计的时候,可以无视设备,有内容决定何时需要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



个人还是倾向内容优先的方式,这是真正符合响应式设计核心策略的模式,也是对未来友好的方式。
从过去基本上是基于pc的几个尺寸,选择最佳的标准尺寸去设计页面;到现在移动设备已经玲琅满目,同时电视、穿戴设备也慢慢开始起来,已经不再有固定的尺寸;未来,将是更加无法预知的设备环境;那么什么才是王道呢?——就是内容本身!
变化总是来得快且狠,我们要做的就是抓住那根可以贯通全局的线!



在内容优先的策略中,有三点思维模式可以贯穿整个响应式设计的过程:
1.忘记设备:因为我们不知道用户会用什么样的设备来访问网站,因此,我们必须尽可能地把所有情况都囊括进来;所有的东西(布局、组件等)都能与不同类型的设备和平台相兼容。
2.优雅降级:虽然这个概念一开始是技术实现上对新的特性在老的浏览器上无法很好实现时的折中做法,但在此仅想表达在对布局做弹性设计时,内容从宽到窄的变化呈现,必须经过重重筛选,留存最核心的内容块。这种模式非常适合对已存在的pc页面产品进行响应式设计改造。
3.渐进增强:此概念是在Steven在2003年的SXSW活动上提出的。在本质上来说,就是把优雅降级倒过来:先创建一个基本体验,侧重让内容以一种简介的方式来展现;之后,在保证基本体验的前提下,开始着手做有关显示的布局和交互。而在此,也借用来说明下对于响应式设计的内容策略中,内容从窄到宽的变化呈现中,可以让内容的丰富度也相应地有所增加。这种模式与移动优先策略是相匹配的。

当然,目前响应式也是有存在各种争论的,也许你有一个很好的理由不用响应式网页设计?但我想没人会说,“让我们摆脱响应式设计吧”,而实际上,越来越多的网站选择成为响应式。2014年如此,2015年也还是会继续,因为这已经不是种趋势,而怡然是种常态了。

未来的路
虽然响应式设计的优势和趋势已被普遍认可,但目前响应式设计的模式的普及还是有很多难题需要突破:
1.响应式图片:目前弹性图片的做法主要是:缩放、剪裁、分条件加载等实现方法本质上都只是一个技巧,只是治标不治本地掩盖了问题,并未真正完美地实现图片的弹性。
2.跨端的交互:在响应式设计中,我们不仅要需要考虑桌面用户的使用习惯,还必须兼顾不同尺寸的手持设备。比如在桌面端无尽优雅的Hover,在移动端却是无比糟糕的体验,如何“求同存异”,让各端体验均能最佳,还是需要继续深入探究的。
3.性能:性能估计是在响应式开发中最大的痛,按条件加载、隐藏或显示什么内容,都会比单一条件判断的代码结构来的繁琐,并影响体验及维护。尤其是移动性能上,更多样的设备具有更加复杂的使用环境,如何识别设备,并让设备在不同环境均能良好体验,也是一根硬骨头。
4.合作流程:响应式设计远远不止是一种简单的设计策略,它为Web项目带来的是一整套全新的、完整的方法,还应该包括一种新的、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模式的工作流程。

最后,我想说下响应式体现的是一种高度适应性的设计思维模式。在响应式设计探究的道路上,响应式本身不是唯一目的,基于任意设备对页面内容进行完美规划的设计策略及工作流程应该是我们更大的课题。

来自:何玉婵的博客
  • 大小: 27.7 KB
  • 大小: 32.8 KB
  • 大小: 37.5 KB
  • 大小: 14.1 KB
4
0
评论 共 0 条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您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 网页响应式设计的现状与趋势

    网页响应式设计的现状与趋势 响应式设计的现状与趋势-banner720 从2012年开始到2014年,各大家对Web设计的趋势预测中,都提到响应式设计;2015年网页设计趋势预测中,响应式仍在继续。这个经历了几年依然大热的...

  • 详细解析网页响应式设计的现状和趋势

    从2012年开始到2014年,各大家对Web设计的趋势预测中,都提到响应式设计。2015年网页设计趋势预测中,响应式仍在继续。这个经历了几年依然大热的响应式,在过去的几年里,快速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并掀起了一股网页...

  • 浅析丨AI安防产品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实际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已有60多年,但是,一直以来AI学习能力十分有限,因此,也并未走进...在人工智能发展火热趋势下,不同行业不断涌现各类AI产品和解决方案,而安防领域由于具有海量视频数据资源池的优势...

  • 前端web:响应式网站开发的现状你了解吗?

    如今建立响应式网站也是一种趋势,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通过响应式网站,对公司的品牌和服务进行宣传,为企业专业打造网络品牌,拓宽其销售渠道。但您真的对响应网站开发的现状了如指掌吗? 响应式网站开发的现状 响应...

  • 数据科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全解

    首先,本文探讨了数据科学的内涵、发展简史、学科地位及知识体系等基本问题,并提出了专业数据科学与专业中的数据科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其次,分析现阶段数据科学的研究特点,并分别提出了专业数据科学、专业中的...

  • 前端工程师必备精选文章50篇:响应式设计、CSS动画

    在如今这个时间和知识都是碎片化的时代,C站根据C1-C4认证的成长路径,进行知识细化整理,...一、响应式设计(30篇) 【自适应响应式网页设计(Responsive Web Design)】 【响应式网页设计】 【响应式网页设计实战..

  • 《响应式网页设计》系列分享专栏

    响应式设计的现状与趋势 谈响应式web设计代码实现(转) 基于 Bootstrap 的响应式后台管理面板 初步认识响应式布局 Sass Guidelines中文版本之五:响应式设计和断点管理 你能分得清”响应式...

  • 自动驾驶操作系统现状与发展趋势

    在软件定义汽车的大趋势下,汽车OS是传统汽车实现智能汽车升级的关键。E/E架构升级包括硬件、软件、通信架构三大升级,芯片+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算法软件+数据构建核心技术闭环,汽车操作系统是软件定义汽车生态...

  • 带你了解UI设计就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自2010年出现iPhone4开始,UI设计师的需求便迅速增长,甚至出现井喷之势。据最新统计到的UI设计招聘量看,国内UI设计师共有约40万的职位缺口,而随着人们对互联网产品用户体验度的提升,2019年的UI设计更加是企业...

  • 响应式Web设计(一):响应式Web设计的背景

    很显然,答案就是——响应式Web设计,那究竟什么是响应式设计呢?且听下回分解(请勿拍砖,稍等,稍等,不会让你等太久的。。。) 标题预告: 响应式Web设计(二):响应式Web设计的概念 响应式Web...

  • springboot+基于vue的响应式代购商城APP的设计与实现 毕业设计-附源码191654

    在详细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系统设计使用springboot框架,采用基于MVVM模式进行开发,使用Eclipse为编写工具,数据方面主要采用的是微软的MySQL关系型数据库来作为数据存储媒介等完成系统的开发.完成了系统的主要...

  • 无线电能传输中电动汽车充电的Matlab与Maxwell仿真:线圈结构与补偿拓扑优化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电动汽车充电中的应用,特别是在Matlab和Maxwell中的仿真过程。首先讨论了SS补偿拓扑的Matlab仿真,展示了如何设置线圈参数、进行谐振匹配以及通过相量分析判断软开关状态。接着探讨了Maxwell中DD线圈的3D电磁场仿真,强调了自定义网格划分和涡流场计算的重要性。随后,文章深入研究了多线圈阵列仿真,揭示了不同线圈布局对耦合系数的影响,并提出了LCC补偿拓扑的应用。此外,文中还分享了许多实用技巧,如避免常见错误、优化仿真参数以及处理实际测试中的问题。 适合人群:从事无线电能传输研究的技术人员、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及其仿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开发者,旨在帮助他们掌握Matlab和Maxwell的具体应用,提高仿真精度和效率。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和仿真步骤,还分享了作者的实际经验和教训,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仿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用户增删改查功能的前端页面,添加了vue渲染代码

    用户增删改查功能的前端页面,添加了vue渲染代码。

  • 计算机课程设计相关资源

    计算机课程设计相关资源

  • 基于51单片机protues仿真的猜数字游戏(仿真图、源代码、AD原理图、流程图)

    基于51单片机protues仿真的猜数字游戏(仿真图、源代码、AD原理图、流程图) 猜数字游戏 1、通过随机数实现该游戏; 2、按下K1键启动游戏并随机生成一个0~9的数字 3、通过矩阵按键输入你的数字,输入数字小于随机生成的数字则显示小于该数,大于的时候显示大于该数,直到相等为止。 4、仿真图、源代码、AD原理图、流程图;

  • 基于MATLAB的FOC滑膜观测器与锁相环(MATLAB 2021b)实现及硬件移植注意事项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MATLAB 2021b搭建的FOC滑膜观测器(SMO)与锁相环(PLL)的仿真模型及其在M4硬件平台上的实现方法。文中首先展示了SMO的核心代码,解释了如何通过滑模面计算和符号函数处理来估算反电动势,并讨论了PLL用于速度提取的具体实现。接着探讨了仿真环境中直接0速闭环启动的效果以及实际硬件实现时所需的开环启动策略。此外,文章还分享了多个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如相位跳变、高频振荡、电流环参数调整等。 适合人群:从事电机控制研究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对无感FOC感兴趣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FOC滑膜观测器和锁相环的工作原理并尝试将其应用于实际项目的开发者。目标是掌握SMO+PLL组合的设计思路和技术细节,同时了解硬件移植时需要注意的实际问题。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实用的代码片段和调试经验,对于想要快速入门或优化现有系统的读者非常有帮助。特别强调了仿真与现实之间的差异,提醒读者注意参数选择和滤波器设计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 汽车美容员工手册.doc

    汽车美容员工手册.doc

  • 基于PSO算法的配电网分布式光伏选址定容优化及其Matlab实现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解决配电网中分布式光伏系统的选址与定容问题的方法。首先阐述了问题背景,即在复杂的配电网环境中选择合适的光伏安装位置和确定合理的装机容量,以降低网损、减小电压偏差并提高光伏消纳效率。接着展示了具体的PSO算法实现流程,包括粒子初始化、适应度函数构建、粒子位置更新规则以及越界处理机制等关键技术细节。文中还讨论了目标函数的设计思路,将多个相互制约的目标如网损、电压偏差和光伏消纳通过加权方式整合为单一评价标准。此外,作者分享了一些实践经验,例如采用前推回代法进行快速潮流计算,针对特定应用场景调整权重系数,以及引入随机波动模型模拟光伏出力特性。最终实验结果显示,经过优化后的方案能够显著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 适用人群:从事电力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专业人士,尤其是那些需要处理分布式能源集成问题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如何运用智能优化算法解决实际工程难题的人士;旨在帮助读者掌握PSO算法的具体应用方法,从而更好地应对配电网中分布式光伏系统的选址定容挑战。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完整的Matlab源代码片段,便于读者理解和复现研究结果;同时也提到了一些潜在改进方向,鼓励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