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DN前天有篇《解密内幕:一位Adobe中国区遭裁员工的“陈述”》的访谈,其中提到:“随着人力成本的提升,中国的软件业的很多工作机会正在转向印度……”
这引起了我的思考,随后和网友们的互动也让我进一步有了想写一篇长微博的想法。
如我微博里面所说,我从来也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程序员,虽然我很多时候都是在编程和调试代码,但是我自己觉得自己一方面不是科班出身,另一方面从事的总是偏硬件或者偏协议的工作,所以算不得真正的软件开发人员。
但是当我不断听到有人说软件行业正在变成“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时候,当很多自称软件开发人员的人不断提到程序员已经逐渐成为“码农”的时候,我想我还是想说出我的想法。这想法未必多么新锐,但是对于那些渴望从各种伪经验和各种吹水中看到一点真知的年轻人,应该还是有点意义的。
“码农”这个称谓,原本是程序员用来调侃自身待遇的称谓,因为感觉在这个花花城市(程序员的工作一般都位于大型城市) 里,和自己同样学历的金融、财务方面的就业者都有着比自己高的收入。这样的自嘲有时候也是针对所作项目的不满,有些项目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进展艰难,所以让程序员觉得一直裹足不前,看不到明确的发展方向,犹如反复耕耘同一片一亩三分地的农民,而由此自称“码农”。
这个称谓流传到了程序员的圈子外面,很快得到了传播,所以社会上也逐渐以“码农”来形容程序员,一开始总有点调侃和不屑,到后来,舆论逐渐转向同情(这里我在想,电视剧《蜗居》里面文章扮演的小贝这个角色,可能就是一个舆论认知的信息渠道)。
我在微博中提到,我是不同意用“人力成本”来表述一个依赖创意的产业的,至于“好的软件是测试出来的”这样的屁话我也已经耐心的反驳过了。
谈论一个事情的各个侧面不是我今天长文的目的,我的目的其实是想对那些刚刚进入或者是正打算进入这个行当,心存敬畏,并且想好好干一番事业来的年轻朋友们说点我的真心话。
首先,这个行业的确存在很多重复劳动,因为大家都不愿意购买或者说获得授权使用别人的成果,很多工程之所以劳师动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无法借鉴或者舍不得购买前人已有的算法成果和有效的代码模块。这就好比造汽车的企业明明没有发动机的研发功能,却不想花钱采购发动机。你看,这在实体产业中是可笑的,但是在软件行业中,却是常常出现的现象,尤其是当企业领导或者项目经理拥有一个其他行业的背景的时候。 很多人的说法是,反正别人能写出来,你为什么写不出来?问题是,已经有高人写出来了,为什么我这个菜鸟还要写,而且拿着这么低的工资却要求我写出天才的代码?
第二,这个行业的确存在很多的外行领导内行,前面说的企业领导或者项目经理的问题是一种情况,更为普遍的是,大家觉得软件是无所不能的,所以软件开发者也应该是无所不能的,不遵循软件开发的规律,不激发开发人员的创造力和协作配合精神,以为强调纪律就是一切。这种遭遇很多资深程序员都遭遇过,但是想想为什么松松垮垮的谷歌可以成功,而治军严谨的fushikang为什么没有啥拿的出手的软件产品(fushikang是有很大软件开发团队的,只不过战绩拿不出手,所以一直不怎么露脸)。
第三,这个行业里面有一大堆不合格的人。很多人是半路出家,很多人就是大忽悠,可以吹牛,但是编程水平太差,很多人根本不会查文档,很多人完全不喜欢这份工作,巴不得这是一份不费脑筋,每天到点下班、每月按时拿钱的近乎前台的工作。
所以,软件行业其实也是中国社会的缩影,或者说各个行业都是中国社会的缩影,而软件行业体现的是中国社会组织性和人性的某些特定层面。
知识产权什么的,哎…… 这个问题这里就不多说了,说多了大家也都眼泪汪汪的。
我只是想说,那些天天咒骂人力成本提升的混账老板们,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东西,他们山珍海味的下馆子可以涨价,他们开的豪车可以升级,但是手下几个程序员每个月多拿几千块,便是动了他们的祖坟一般。
我还想说,那些天天狂喷人力成本提升,贩卖所谓“中产阶级陷阱”的伪经济学者们,都是招摇撞骗的无赖,他们可以鼓吹房价上涨保护中国经济,却认为程序员工资高了对社会是危害,每个有良心的程序员都应该以相信这样的伪经济学者的话为耻!
一个正常的市场经济里,有创意,有技术的人,都是能够得到回报的,如果一家企业,一个组织不能满足你,你可以选择创业,可以选择跳槽。现在我们的社会还远远没有到软件供不应求的状态,反而是大量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大量的社会协调缺乏软件技术的协助。相信机会总是有的——即使是在中国。
年轻人,不要相信什么“码农”的宿命,也不要相信“人力成本”提高会导致软件行业受到冲击,不会的,美国的人力成本那么高,软件行业受到冲击了?瑞典、芬兰的软件行业因为人力成本那么高而受到冲击了? 听这种扯淡,不如睡睡好觉,听听音乐,保持好心态,做有意义的事情,迎接未来。
9 楼 forcer521 2014-10-04 20:12
8 楼 axeon 2014-10-04 14:52
我去过的地方,感觉软件整体费用比较低的是美国。
同样的工作,美国工程师可能一个月干出来了,在中国可能需要一个team干3个月,虽然工资上差别很大,但是放大到整个工期上,可能中国还要贵一点。
而印度的优势,在于沟通上,在产业转移上更有优势。
中国工程师的问题,楼主说的很清楚了,除了第一条和第二条,最关键是第三条:“这个行业里面有一大堆不合格的人。很多人是半路出家,很多人就是大忽悠,可以吹牛,但是编程水平太差,很多人根本不会查文档,很多人完全不喜欢这份工作,巴不得这是一份不费脑筋,每天到点下班、每月按时拿钱的近乎前台的工作。”。
不敬业的工程师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他们的薪资水平确是和优秀的工程师一个价格。在实际工作中,掌握话语权的领导往往无法分辨这种差异,或者当分辨出来之后,也无法做调整了。
所以,整体上给人的感觉,当然是“随着人力成本的提升,中国的软件业的很多工作机会正在转向印度……”
7 楼 liyic 2014-10-04 11:32
6 楼 lsr90518 2014-10-04 10:20
5 楼 hslove 2014-10-04 01:27
4 楼 kuchaguangjie 2014-10-03 22:34
3 楼 moshalanye 2014-10-03 11:20
小学开始学踢球,大学开始学打比赛,毕业工作和球友一起参加业余比赛,工作越来越忙后开始一个人和不认识的人踢野球,锻炼身体Keep Fit。
我不通宵看直播,但对足球的确相当热爱,并借助这项运动不断思考人生。
你若细心观察,会发现身边总有不顾他人感受,将自私暴露无遗的人去参与一个团队活动,总会认为自己具备一切胜任一切挑战的能力,总是试图一个人带球突破,总是试图传出精妙长传,总会轻易的丢掉整个团队的球权,总是被周围的人叫骂,却依然厚着脸皮的乐此不疲。
千里之行始于圭步,成功需要积累无数的平凡,没有反复演练的简单有效的短传,哪会有如今水银泻地的巴萨,没有队友无私做脏活累活哪能有整体协调的切尔西。
创新,规范,知识产权,开源精神.....这些老外在饱受惨痛历史所带来的痛楚之后,才慢慢建立的宝贵的秩序和方法,是慢慢支撑各个行当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也是他人最难以超越的屏障。
中国从2000年初的外包时代到现在慢慢进入后外包时代,欧,美,日等国家的外包公司,由于外包业务的单调性和非核心性,慢慢在演变成劳动密集性企业,也慢慢在中国软件行业中失去了原有的光环。
外包的优厚的利润衍生了老外利用廉价人力成本之余,也衍生了国人赚国人钱的软件行当现状,或许外包的钱太没风险,也导致圈养的这批程序员慢慢抑制了原有的创造能力。也让拉低了国人程序员的平均素养和潜质。拖慢了国内软件行当的正常发展。
庆幸的是中国本土通信运营,互联网,网络,存储等正在慢慢抬头,程序员似乎无需妄自菲薄,于其自怨自哎的杞人忧天,不如逆水行舟不进不退的充实自己。
时不我待,天道酬勤。
2 楼 相伴随风 2014-10-03 10:35
1 楼 我是张洁 2014-10-03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