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更多

14顶
0踩

编程语言

HP-Socket

  HP-Socket 是一套通用的高性能 TCP/UDP 通信框架,包含服务端组件、客户端组件和 Agent 组件,广泛适用于各种不同应用场景的 TCP/UDP 通信系统,提供 C/C++、C#、Delphi、E(易语言)、Java、Python 等编程语言接口。HP-Socket 对通信层实现完全封装,应用程序不必关注通信层的任何细节;HP-Socket 提供基于事件通知模型的 API 接口,能非常简单高效地整合到新旧应用程序中。

  为了让使用者能方便快速地学习和使用 HP-Socket,迅速掌握框架的设计思想和使用方法,特此精心制作了大量 Demo 示例(如:PUSH 模型示例、PULL 模型示例、性能测试示例以及其它编程语言示例)。HP-Socket 目前运行在 Windows 平台,将来会实现跨平台支持。

----------------------------------------------------------------

通用性

  • HP-Socket 的唯一职责就是接收和发送字节流,不参与应用程序的协议解析等工作。
  • HP-Socket 与应用程序通过接口进行交互,并完全解耦。任何应用只要实现了 HP-Socket 的接口规范都可以无缝整合 HP-Socket。

易用性

  易用性对所有通用框架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太难用还不如自己重头写一个来得方便。因此,HP-Socket 的接口设计得非常简单和统一。

  HP-Socket 完全封装了所有底层通信细节,应用程序不必也不能干预底层通信操作。通信连接被抽象为 Connection ID,Connection ID 作为连接的唯一标识提供给应用程序来处理不同的连接。

高性能

  HP-Socket 作为底层的通用框架,性能是关键指标,绝对不能成为系统的瓶颈。HP-Socket 在设计上充分考虑性能、使用场景、复杂性和易用性等因素,作出以下几点设计决策:

  • Client 组件:基于 Event Select 通信模型,在单独线程中执行通信操作,避免与主线程或其他线程相互干扰。每个组件对象管理一个 Socket 连接。
  • Server 组件:基于 IOCP 通信模型,并结合缓存池、私有堆(Private Heap)等技术,支持超大规模连接,在高并发场景下实现高效内存管理。
  • Agent 组件:对于代理服务器或中转服务器等应用场景,服务器自身也作为客户端向其它服务器发起大规模连接,一个 Agent 组件对象同时可管理多个 Socket 连接;Agent 组件与 Server 组件采用相同的技术架构,可以用作代理服务器或中转服务器的客户端部件。

伸缩性

  应用程序能够根据不同的容量要求、通信规模和资源状况等现实场景调整 HP-Socket 的各项性能参数(如:工作线程的数量、缓存池的大小、发送模式和接收模式等),优化资源配置,在满足应用需求的同时不必过度浪费资源。

   (项目主页:点击这里,下载地址:点击这里)


*** v3.2.2 更新 ***

 > 增加若干帮助方法:

-----------------
  1. 批量发送方法 SendPackets()
    1) IClient/IServer/IAgent 增加方法 SendPackets(dwConnID, pBuffers[], iBufferCount)
    2) 对于 TCP 组件 - 顺序发送所有数据包
    3) 对于 UDP 组件 - 把所有数据包组合成一个数据包发送(总长度不能大于 UDP 包最大长度)
  2. 小文件发送方法 SendSmallFile()
    1) ITcpClient/ITcpServer/ITcpAgent 增加方法 SendSmallFile(lpszFileName, pHead, pTail)
    2) 通过 pHead 和 pTail 参数,可以分别在文件数据的头部和尾部加入自定义数据
    3) SendSmallFile() 只能发送 4096 KB 以内大小的文件
  3. HPSocket.dll 和 HPSocket4C.dll 增加以下导出方法
    1) SYS_WSAGetLastError():调用系统的 WSAGetLastError()
    2) SYS_SetSocketOption():调用系统的 setsockopt()
    3) SYS_GetSocketOption():调用系统的 getsockopt()
    4) SYS_IoctlSocket()	:调用系统的 ioctlsocket()
    5) SYS_WSAIoctl()	:调用系统的 WSAIoctl()

> 升级说明:

-----------------
  1. 使用 HP-Socket v3.2.1 及以前版本的应用程序可以安全升级到 HP-Socket v3.2.2

*** v3.2.1 更新 ***

 > 增加 TcpAgent / TcpPullAgent 通信组件:

-----------------
  1. 对于代理服务器或中转服务器等应用场景,服务器自身也作为客户端向其它服务器发起大规模连接
  2. TcpClient / TcpPullClient 基于 Event Select 通信模型,每个组件对象管理一个 Socket,并开启一个线程,不适合上述应用场景
  3. TcpAgent / TcpPullAgent 基于 IOCP 通信模型,一个组件对象管理多个 Socket,适合用作代理服务器或中转服务器的客户端通信组件
  4. TcpAgent / TcpPullAgent 的使用方式依然简单,提供以下接口方法:
    /* 1) 通知接口方法 */
    OnPrepareConnect(CONNID dwConnID, SOCKET socket)
    OnConnect(CONNID dwConnID)
    OnSend(CONNID dwConnID, const BYTE* pData, int iLength)
    OnReceive(CONNID dwConnID, const BYTE* pData, int iLength)	//(Push 模型)
    OnReceive(CONNID dwConnID, int iLength)				//(Pull 模型)
    OnClose(CONNID dwConnID)
    OnError(CONNID dwConnID, EnSocketOperation enOperation, int iErrorCode)
    OnAgentShutdown()
    
    /* 2) 主要操作方法 */
    Start(LPCTSTR pszBindAddress = nullptr, BOOL bAsyncConnect = TRUE)
    Stop()
    Connect(LPCTSTR pszRemoteAddress, USHORT usPort, CONNID* pdwConnID = nullptr)
    Send(CONNID dwConnID, const BYTE* pBuffer, int iLength)
    Disconnect(CONNID dwConnID, BOOL bForce = TRUE)
    Fetch(CONNID dwConnID, BYTE* pData, int iLength)	//(Pull 模型)
  5. 增加 TcpAgent / TcpPullAgent 使用示例:Agent-PFM / Agent-Pull / Agent-4C

  6. 增加 TcpAgent + TcpServer 实现的 HTTP 代理服务器示例:HttpProxy

> 增加 HPSocket for Java SDK:

-----------------
  1. 提供 Java 开发包:hpsocket-3.2.1.jar(通过 JNA 实现,目前只支持 Windows 平台)
  2. 运行环境:JDK 1.6+,JVM 运行在 server 模式("java -server",在 client 模式下性能受影响)
  3. MBCS 和 Unicode 版本分布位于包 org.jessma.hpsocket.mbcs 和 org.jessma.hpsocket.unicode
  4. HPSocket for Java SDK 提供以下通信组件:
    1) TcpServer:TCP 通信服务端组件,支持 PUSH/PULL 模型
    2) TcpClient:TCP 通信客户端组件,支持 PUSH/PULL 模型
    3) TcpAgent :TCP 通信 Agent 组件,支持 PUSH/PULL 模型
    4) UdpServer:UDP 通信服务端组件,支持 PUSH 模型
    5) UdpClient:UDP 通信客户端组件,支持 PUSH 模型
  5. HPSocket4J 的使用方法(以 TcpAgent 为例):
    /* 0: 应用程序加入 hpsocket-3.2.1.jar 和 jna-4.1.0.jar */
    
    /* 1: 创建通信组件对象 */
    TcpAgent agent = TcpAgent.create(Mode.PUSH);
    
    /* 2: 设置回调函数对象 */
    // (可选)
    agent.setCallBackOnPrepareConnect(new OnPrepareConnectImpl());
    // (可选)
    agent.setCallBackOnConnect(new OnConnectImpl());
    // (必须)PUSH 模型需要设置 OnReceive 回调函数对象
    agent.setCallBackOnReceive(new OnReceiveImpl());
    // (必须)PULL 模型需要设置 OnPullReceive 回调函数对象
    // agent.setCallBackOnPullReceive(new OnPullReceiveImpl());
    // (可选)
    agent.setCallBackOnSend(new OnSendImpl());
    // (必须)
    agent.setCallBackOnClose(new OnCloseImpl());
    // (必须)
    agent.setCallBackOnError(new OnErrorImpl());
    // (可选)
    agent.setCallBackOnAgentShutdown(new OnAgentShutdownImpl());
    
    /* 3:启动通信组件 */
    agent.start("127.0.0.1", false);
    
    /* 4:连接服务器 */
    agent.connect("localhost", (short)5555, pdwConnID);
    
    /* 5:处理通信数据 */
    // 响应 OnReceive / OnPullReceive 事件接收数据
    // 使用 agent.send(dwConnID, data, data.length) 发送数据
    
    /* 6:关闭通信组件 */
    agent.stop();
    
    /* 7:销毁通信组件 */
    TcpAgent.destroy(agent);
  6. 增加示例工程 TestEcho-4J,展示 HPSocket4J 的使用方法(包括 PULL 模型示例和性能测试示例)

> 优化数据收发策略:

-----------------
  1. Server 和 Agent 组件提供以下三种数据发送策略
    1)PACK - 打包模式(默认):尽量把多个发送操作的数据组合在一起,增加传输效率
    2)SAFE - 安全模式	  :尽量把多个发送操作的数据组合在一起,控制传输速度,避免缓冲区溢出
    3)DIRECT - 直接模式	  :对每一个发送操作都直接投递,适用于负载不高但要求实时性较高的场合
  2. Server 和 Agent 组件提供以下两种数据接收策略
    1)SERIAL - 串行模式(默认):顺序触发同一连接的 OnReceive 和 OnClose/OnError 事件
    2)PARALLEL - 并行模式:在不同的通信线程中同时触发同一连接的 OnReceive 和 OnClose/OnError 事件

*** v3.1.3 更新 ***

 > 增加其它语言 Demo:

-----------------
  1. C#
  2. Delphi
  3. E 语言

> Bug Fix:

-----------------
  1. 修复 IP 地址判断错误 Bug
     
    1) 客户端连接服务器时,如果服务器 IP 地址满位(12个数字:‘AAA.BBB.CCC.DDD’),IP 地址解析错误
    2) 影响组件:所有 TCP/UDP 客户端组件
    3) 影响版本:v3.1.2 及之前所有版本
     
  2. 修复域名或主机名的 IP 地址解析错误 Bug
     
    1) 客户端组件通过域名或主机名连接服务器时,可能会解析到错误的 IP 地址
    2) 影响组件:所有 TCP/UDP 客户端组件
    3) 影响版本:v3.1.2 及之前所有版本

*** v3.1.2 更新 ***

 > 修改 Server 组件的 OnClose() / OnError() 事件的触发规则:

-----------------
  1. 以前版本的 TCP/UDP Server 组件中,当关闭一个连接时可能会同时触发一个 OnClose() 事件和若干个 OnError() 事件
  2. 由于存在上述可能性,所以应用程序需要对 OnClose() / OnError() 的处理事件代码段进行同步
  3. 从 v3.1.2 开始,当多个 OnClose() / OnError() 事件同时发生时,组件只会向应用程序通知第一个事件,后续事件则忽略
  4. 因此,应用程序在处理 OnClose() / OnError() 事件时不必处理同步,减少了出错的可能和编写同步及检测代码的负担
  5. 示例代码

    /* 示例代码一:*/
    /*----------------------------------------------------------------------------*/
    ISocketListener::EnHandleResult CServerDlg::OnClose(CONNID dwConnID)
    {
    	// 以前版本:有可能存在并发的 OnClose()/OnError(),要把代码放在临界区中并检测返回值
    
    	CCriSecLock locallock(m_csPkgInfo);	// <-- 临界区
    
    	PVOID pInfo = nullptr;
    	// <-- 检测返回值
    	if(m_Server->GetConnectionExtra(dwConnID, &pInfo) && pInfo != nullptr)
    	{
    		m_Server->SetConnectionExtra(dwConnID, nullptr);
    		delete pInfo;
    	}
    }
    
    /* 示例代码二:*/
    /*----------------------------------------------------------------------------*/
    ISocketListener::EnHandleResult CServerDlg::OnClose(CONNID dwConnID)
    {
    	// v3.1.2 版本:只会接收到一个 OnClose()/OnError() 事件,能安全地移除临界区代码和检测代码
    
    	PVOID pInfo = nullptr;
    	m_Server->GetConnectionExtra(dwConnID, &pInfo);
    	ASSERT(pInfo != nullptr);
    
    	delete pInfo;
    }

*** v3.1.1 更新 ***

 > 增加导出纯 C 函数的动态链接库 HPSocket4C.dll:

-----------------
  1. 增加代码文件 HPSocket4C.h 和 HPSocket4C.cpp,用于创建 HPSocket4C.dll
  2. 导出纯 C 函数,让其它语言(如:C/C#/Delphi 等)能方便地使用 HPSocket
  3. HPSocket4C.dll 使用方法
    方法一:
    ------------------------------------------------------------------------------
    (0) (C/C++ 程序)包含 HPSocket4C.h 头文件
    (1) 调用 ::Create_HP_XxxListener() 函数创建监听器对象
    (2) 调用 ::Create_HP_Xxx(pListener) 函数创建 HPSocket 对象
    (3) 调用 ::HP_Set_FN_Xxx_OnYyy(pListener, ...) 函数设置监听器的回调函数
    (4) 调用相关导出函数操作 HPSocket 对象
    (5) ...... ......
    (6) 调用 ::Destroy_HP_Xxx(pSocket) 函数销毁 HPSocket 对象
    (7) 调用 ::Destroy_HP_XxxListener(pListener) 函数销毁监听器对象
    
    方法二:
    ------------------------------------------------------------------------------
    (1) 应用程序把需要用到的导出函数封装到特定语言的包装类中
    (2) 通过包装类封装后,以面向对象的方式使用 HPSocket
  4. 动态链接库发行版本
    (1) x86/HPSocket4C.dll		- (32位/MBCS/Release)
    (2) x86/HPSocket4C_D.dll	- (32位/MBCS/DeBug)
    (3) x86/HPSocket4C_U.dll	- (32位/UNICODE/Release)
    (4) x86/HPSocket4C_UD.dll	- (32位/UNICODE/DeBug)
    (5) x64/HPSocket4C.dll		- (64位/MBCS/Release)
    (6) x64/HPSocket4C_D.dll	- (64位/MBCS/DeBug)
    (7) x64/HPSocket4C_U.dll	- (64位/UNICODE/Release)
    (8) x64/HPSocket4C_UD.dll	- (64位/UNICODE/DeBug)

> 全面启用 Buffer Pool 缓存机制:

-----------------
  1. Common/Src 增加代码文件 bufferpool.h 和 bufferpool.cpp,实现 Buffer Pool 缓存机制
  2. 通过 Buffer Pool 缓存机制提升内存使用效率,减少动态内存分配和释放操作,避免内存空洞
  3. ICTcpClient 用 CItemPool 和 TItemList 实现发送缓冲区
  4. CUdpClient 用 CItemPool 和 TItemList 实现发送缓冲区
  5. CTcpPullClient 用 CItemPool 和 TItemList 实现发送缓冲区和 PULL 缓冲区
  6. CTcpPullServer 用 CBufferPool 和 TBuffer 实现 PULL 缓冲区

*** v3.0.2 更新 ***

 > 把 HP-Socket 编译为动态链接库:

-----------------

  1. 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导入源代码或动态链接库方式使用 HP-Socket
  2. 动态链接库使用方法
    方法一:
    ------------------------------------------------------------------------------
    (0) 应用程序包含 SocketInterface.h 和 HPSocket.h 头文件
    (1) 调用 HP_Create_Xxx() 函数创建 HPSocket 对象
    (2) 使用完毕后调用 HP_Destroy_Xxx() 函数销毁 HPSocket 对象
    
    方法二:
    ------------------------------------------------------------------------------
    (0) 应用程序包含 SocketInterface.h 和 HPSocket.h 头文件
    (1) 创建 CXxxWrapper 包装器,通过包装器智能指针使用 HPSocket 对象
  3. 动态链接库发行版本
    (1) x86/HPSocket.dll      - (32位/MBCS/Release)
    (2) x86/HPSocket_D.dll    - (32位/MBCS/DeBug)
    (3) x86/HPSocket_U.dll    - (32位/UNICODE/Release)
    (4) x86/HPSocket_UD.dll   - (32位/UNICODE/DeBug)
    (5) x64/HPSocket.dll      - (64位/MBCS/Release)
    (6) x64/HPSocket_D.dll    - (64位/MBCS/DeBug)
    (7) x64/HPSocket_U.dll    - (64位/UNICODE/Release)
    (8) x64/HPSocket_UD.dll   - (64位/UNICODE/DeBug)

*** v3.0.1 更新 ***

 > 新增 UDP 通信组件:

-----------------

  1. 新增两个 UDP 通信组件:CUdpServer 为服务端组件,CUdpClient 为客户端组件
  2. 服务端组件 CUdpServer 采用 IOCP 通信模型
  3. 客户端组件 CUdpClient 采用 Event Select 通信模型
  4. UDP 通信组件的接口与原 TCP 通信组件一致,简单实用
  5. UDP 通信组件内置通信线路自动监测机制
  6. 新增 UDP 通信组件示例工程 TestEcho-UDP

> 代码重构与优化:

-----------------

  1. 规范所有接口、类以及代码文件的命名
  2. 重构和优化了大量组件代码
  3. 服务端组件加入读写锁机制,有效平衡处理性能与安全性
  4. 服务端组件的 Socket 对象缓存列表设置了锁定时间,提高访问的安全性

14
0
评论 共 5 条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5 楼 myzxarp2 2014-07-24 17:22
nannan408 写道
哎,勉强支持下吧。毕竟花了时间。 这东西没什么实际用处,只不过在socket上装了些东西。假设能实现完全自主控制,还勉强有点用。


对于我等对socket不熟悉的人来说,HP-Socket降低了使用难度,很不错。

        
4 楼 nannan408 2014-07-24 10:37
哎,勉强支持下吧。毕竟花了时间。 这东西没什么实际用处,只不过在socket上装了些东西。假设能实现完全自主控制,还勉强有点用。
3 楼 guaishou 2014-07-21 11:06
Mybeautiful 写道
貌似高性能的部分比较有吸引力

性能测试示例:TestEcho-Agent-Server + TestEcho-Agent-PFM
2 楼 Mybeautiful 2014-07-21 10:31
貌似高性能的部分比较有吸引力
1 楼 YuHuang.Neil 2014-07-20 13:52
看起来很不错的样子,有时间测试一下,赞!

发表评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您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 高性能 TCP & UDP 通信框架 HP-Socket v3.2.2 正式发布

     HP-Socket 是一套通用的高性能 TCP/UDP 通信框架,包含服务端组件、客户端组件和 Agent 组件,广泛适用于各种不同应用场景的 TCP/UDP 通信系统,提供 C/C++、C#、Delphi、E(易语言)、Java、Python 等编程语言...

  • 高性能 TCP & UDP 通信框架 HP-Socket v3.3.1 正式发布

    HP-Socket 是一套通用的高性能 TCP/UDP 通信框架,包含服务端组件、客户端组件和 Agent 组件,广泛适用于各种不同应用场景的 TCP/UDP 通信系统,提供 C/C++、C#、Delphi、E(易语言)、Java、Python 等编程语言接口...

  • 高性能 TCP &amp; UDP 通信框架 HP-Socket v3.2.2 正式公布

    HP-Socket 是一套通用的高性能 TCP/UDP 通信框架。包括服务端组件、client组件和 Agent 组件,广泛适用于各种不同应用场景的 TCP/UDP 通信系统,提供 C/C++、C#、Delphi、E(易语言)、Java、Python 等编程语言...

  • 高性能 TCP & UDP 通信框架 HP-Socket v3.2.3 正式发布

     HP-Socket 是一套通用的高性能 TCP/UDP 通信框架,包含服务端组件、客户端组件和 Agent 组件,广泛适用于各种不同应用场景的 TCP/UDP 通信系统,提供 C/C++、C#、Delphi、E(易语言)、Java、Python 等编程语言...

  • 高性能 TCP & UDP 通信框架 HP-Socket v3.3.1 RC2 发布

    HP-Socket 是一套通用的高性能 TCP/UDP 通信框架,包含服务端组件、客户端组件和 Agent 组件,广泛适用于各种不同应用场景的 TCP/UDP 通信系统,提供 C/C++、C#、Delphi、E(易语言)、Java、Python 等编程语言接口...

  • 级联H桥SVG无功补偿系统在不平衡电网中的三层控制策略:电压电流双闭环PI控制、相间与相内电压均衡管理,级联H桥SVG无功补偿系统在不平衡电网中的三层控制策略:电压电流双闭环PI控制、相间与相内电压均

    级联H桥SVG无功补偿系统在不平衡电网中的三层控制策略:电压电流双闭环PI控制、相间与相内电压均衡管理,级联H桥SVG无功补偿系统在不平衡电网中的三层控制策略:电压电流双闭环PI控制、相间与相内电压均衡管理,不平衡电网下的svg无功补偿,级联H桥svg无功补偿statcom,采用三层控制策略。 (1)第一层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pi控制,电压电流正负序分离,电压外环通过产生基波正序有功电流三相所有H桥模块直流侧平均电压恒定,电流内环采用前馈解耦控制; (2)第二层相间电压均衡控制,注入零序电压,控制通过注入零序电压维持相间电压平衡; (3)第三层相内电压均衡控制,使其所有子模块吸收的有功功率与其损耗补,从而保证所有H桥子模块直流侧电压值等于给定值。 有参考资料。 639,核心关键词: 1. 不平衡电网下的SVG无功补偿 2. 级联H桥SVG无功补偿STATCOM 3. 三层控制策略 4. 电压电流双闭环PI控制 5. 电压电流正负序分离 6. 直流侧平均电压恒定 7. 前馈解耦控制 8. 相间电压均衡控制 9. 零序电压注入 10. 相内电压均衡控制 以上十个关键词用分号分隔的格式为:不

  • GTX 1080 PCB图纸

    GTX 1080 PCB图纸,内含图纸查看软件

  • 深度优化与应用:提升DeepSeek润色指令的有效性和灵活性指南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利用 DeepSeek 进行文本润色和问答交互时提高效果的方法和技巧,涵盖了从明确需求、提供适当上下文到尝试开放式问题以及多轮对话的十个要点。每一部分内容都提供了具体的示范案例,如指定回答格式、分步骤提问等具体实例,旨在指导用户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DeepSeek 提升工作效率和交流质量。同时文中还强调了根据不同应用场景调整提示词语气和风格的重要性和方法。 适用人群:适用于希望通过优化提问技巧以获得高质量反馈的企业员工、科研人员以及一般公众。 使用场景及目标:本文针对所有期望提高 DeepSeek 使用效率的人群,帮助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快速获取精准的答案或信息,特别是在撰写报告、研究材料准备和技术咨询等方面。此外还鼓励用户通过不断尝试不同形式的问题表述来进行有效沟通。 其他说明:该文档不仅关注实际操作指引,同样重视用户思维模式转变——由简单索取答案向引导 AI 辅助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

  • 基于FPGA与W5500实现的TCP网络通信测试平台开发-Zynq扩展口Verilog编程实践,基于FPGA与W5500芯片的TCP网络通信测试及多路Socket实现基于zynq开发平台和Vivad

    基于FPGA与W5500实现的TCP网络通信测试平台开发——Zynq扩展口Verilog编程实践,基于FPGA与W5500芯片的TCP网络通信测试及多路Socket实现基于zynq开发平台和Vivado 2019软件的扩展开发,基于FPGA和W5500的TCP网络通信 测试平台 zynq扩展口开发 软件平台 vivado2019.2,纯Verilog可移植 测试环境 压力测试 cmd命令下ping电脑ip,同时采用上位机进行10ms发包回环测试,不丢包(内部数据回环,需要时间处理) 目前实现单socket功能,多路可支持 ,基于FPGA; W5500; TCP网络通信; Zynq扩展口开发; 纯Verilog可移植; 测试平台; 压力测试; 10ms发包回环测试; 单socket功能; 多路支持。,基于FPGA与W5500的Zynq扩展口TCP通信测试:可移植Verilog实现的高效网络通信

  • Labview液压比例阀伺服阀试验台多功能程序:PLC通讯、液压动画模拟、手动控制与调试、传感器标定、报警及记录、自动实验、数据处理与查询存储,报表生成与打印一体化解决方案 ,Labview液压比例阀

    Labview液压比例阀伺服阀试验台多功能程序:PLC通讯、液压动画模拟、手动控制与调试、传感器标定、报警及记录、自动实验、数据处理与查询存储,报表生成与打印一体化解决方案。,Labview液压比例阀伺服阀试验台多功能程序:PLC通讯、液压动画模拟、手动控制与调试、传感器标定、报警管理及实验自动化,labview液压比例阀伺服阀试验台程序:功能包括,同PLC通讯程序,液压动画,手动控制及调试,传感器标定,报警设置及报警记录,自动实验,数据处理曲线处理,数据库存储及查询,报表自动生成及打印,扫码枪扫码及信号录入等~ ,核心关键词:PLC通讯; 液压动画; 手动控制及调试; 传感器标定; 报警设置及记录; 自动实验; 数据处理及曲线处理; 数据库存储及查询; 报表生成及打印; 扫码枪扫码。,Labview驱动的智能液压阀测试系统:多功能控制与数据处理

  • 华为、腾讯、万科员工职业发展体系建设与实践.pptx

    华为、腾讯、万科员工职业发展体系建设与实践.pptx

  • 基于遗传算法的柔性车间调度优化 附Matlab代码.rar

    1.版本:matlab2014/2019a/2024a 2.附赠案例数据可直接运行matlab程序。 3.代码特点:参数化编程、参数可方便更改、代码编程思路清晰、注释明细。 4.适用对象: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数学等专业的大学生课程设计、期末大作业和毕业设计。

  • 电网不对称故障下VSG峰值电流限制的柔性控制策略:实现电流平衡与功率容量的优化利用,电网不对称故障下VSG峰值电流限制的柔性控制策略:兼顾平衡电流与功率控制切换的动态管理,电网不对称故障下VSG峰值电

    电网不对称故障下VSG峰值电流限制的柔性控制策略:实现电流平衡与功率容量的优化利用,电网不对称故障下VSG峰值电流限制的柔性控制策略:兼顾平衡电流与功率控制切换的动态管理,电网不对称故障下VSG峰值电流限制的柔性不平衡控制(文章完全复现)。 提出一种在不平衡运行条件下具有峰值电流限制的可变不平衡电流控制方法,可灵活地满足不同操作需求,包括电流平衡、有功或无功恒定运行(即电流控制、有功控制或无功控制之间的相互切),注入电流保持在安全值内,以更好的利用VSG功率容量。 关键词:VSG、平衡电流控制、有功功率控制、无功功率控制。 ,VSG; 峰值电流限制; 柔性不平衡控制; 电流平衡控制; 有功功率控制; 无功功率控制。,VSG柔性控制:在电网不对称故障下的峰值电流限制与平衡管理

  • libpinyin-tools-0.9.93-4.el7.x64-86.rpm.tar.gz

    1、文件内容:libpinyin-tools-0.9.93-4.el7.rpm以及相关依赖 2、文件形式:tar.gz压缩包 3、安装指令: #Step1、解压 tar -zxvf /mnt/data/output/libpinyin-tools-0.9.93-4.el7.tar.gz #Step2、进入解压后的目录,执行安装 sudo rpm -ivh *.rpm 4、更多资源/技术支持:公众号禅静编程坊

  • 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动漫《龙珠》相关的数据集

    数据集是一个以经典动漫《龙珠》为主题的多维度数据集,广泛应用于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图像识别等领域。该数据集由多个来源整合而成,涵盖了角色信息、战斗力、剧情片段、台词以及角色图像等多个方面。数据集的核心内容包括: 角色信息:包含《龙珠》系列中的主要角色及其属性,如名称、种族、所属系列(如《龙珠》《龙珠Z》《龙珠超》等)、战斗力等级等。 图像数据:提供角色的图像资源,可用于图像分类和角色识别任务。这些图像来自动画剧集、漫画和相关衍生作品。 剧情与台词:部分数据集还包含角色在不同故事中的台词和剧情片段,可用于文本分析和自然语言处理任务。 战斗数据:记录角色在不同剧情中的战斗力变化和战斗历史,为研究角色成长和剧情发展提供支持。 数据集特点 多样性:数据集整合了角色、图像、文本等多种类型的数据,适用于多种研究场景。 深度:不仅包含角色的基本信息,还涵盖了角色的成长历程、技能描述和与其他角色的互动关系。 实用性: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如Python、R)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了详细的文档和示例代码。

  • 基于protues仿真的多功公交站播报系统设计(仿真图、源代码)

    基于protues仿真的多功公交站播报系统设计(仿真图、源代码) 该设计为基于protues仿真的多功公交站播报系统,实现温度显示、时间显示、和系统公交站播报功能; 具体功能如下: 1、系统使用51单片机为核心设计; 2、时钟芯片进行时间和日期显示; 3、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读取; 4、LCD12864液晶屏进行相关显示; 5、按键设置调节时间; 6、按键设置报站; 7、仿真图、源代码; 操作说明: 1、下行控制报站:首先按下(下行设置按键),(下行指示灯)亮,然后按下(手动播报)按键控制播报下一站; 2、上行控制报站:首先按上(上行设置按键),(上行指示灯)亮,然后按下(手动播报)按键控制播报下一站; 3、按下关闭播报按键,则关闭播报功能和清除显示

  •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琴房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zip

    采用Java后台技术和MySQL数据库,在前台界面为提升用户体验,使用Jquery、Ajax、CSS等技术进行布局。 系统包括两类用户:学生、管理员。 学生用户 学生用户只要实现了前台信息的查看,打开首页,查看网站介绍、琴房信息、在线留言、轮播图信息公告等,通过点击首页的菜单跳转到对应的功能页面菜单,包括网站首页、琴房信息、注册登录、个人中心、后台登录。 学生用户通过账户账号登录,登录后具有所有的操作权限,如果没有登录,不能在线预约。学生用户退出系统将注销个人的登录信息。 管理员通过后台的登录页面,选择管理员权限后进行登录,管理员的权限包括轮播公告管理、老师学生信息管理和信息审核管理,管理员管理后点击退出,注销登录信息。 管理员用户具有在线交流的管理,琴房信息管理、琴房预约管理。 在线交流是对前台用户留言内容进行管理,删除留言信息,查看留言信息。

  • 界面GUI设计MATLAB教室人数统计.zip

    MATLAB可以用于开发人脸识别考勤系统。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流程: 1. 数据采集:首先收集员工的人脸图像作为训练数据集。可以要求员工提供多张照片以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2. 图像预处理:使用MATLAB的图像处理工具对采集到的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例如灰度化、裁剪、缩放等操作。 3. 特征提取:利用MATLAB的人脸识别工具包,如Face Recognition Toolbox,对处理后的图像提取人脸特征,常用的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等。 4. 训练模型:使用已提取的人脸特征数据集训练人脸识别模型,可以选择支持向量机(SVM)、卷积神经网络(CNN)等算法。 5. 考勤系统:在员工打卡时,将摄像头捕获的人脸图像输入到训练好的模型中进行识别,匹配员工信息并记录考勤数据。 6. 结果反馈:根据识别结果,可以自动生成考勤报表或者实时显示员工打卡情况。 以上只是一个简单的步骤,实际开发过程中需根据具体需求和系统规模进行定制和优化。MATLAB提供了丰富的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工具,是开发人脸识别考勤系统的一个很好选择。

  • hjbvbnvhjhjg

    hjbvbnvhjhjg

  • HCIP、软考相关学习PPT

    HCIP、软考相关学习PPT提供下载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