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
读《人月神话》有感.docx
对《人月神话》初次读后的感悟,1000字左右~~~~~~~~~~~~~~~~ 专业内容不是特别多,总体对书中的观点进行了归纳
-
重读《人月神话》(1)-概述
半个世纪以来,《人月神话》经久不衰,Brooks博士为人们管理复杂项目提供了最具洞察力的见解,既有很多发人深省的观点,又有大量软件工程的实践。今天,让我们再次翻开这本书,结合自身在实际项目中的经历,重新审视那些曾经让我们眼前一亮的观点,看看它们是如何在现实世界中落地生根的。即便计算机领域已飞速发展了几十年,硬件越来越快、网络愈发迅捷、计算与存储资源日益丰富,再加上无数优秀的重用库、完善的框架、便捷的语言以及先进的思想等,这些都远超我们的想象。很多时候,辛辛苦苦开发出来的软件并不能真正打动用户的心。
-
没有银弹 No Silver Bullet
《没有银弹:软件工程的本质性与附属性工作》(英语:No Silver Bullet — Essence and Accident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是IBM大型机之父佛瑞德·布鲁克斯所发表一篇关于软件工程的经典论文,原先是在1986年都柏林IFIP研讨会的一篇受邀论文[1][2],隔年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Computer》也转载了这篇文章,他们用了几张《伦敦狼人(T...
-
项目经理必读书目《人月神话》究竟讲了啥?
张小龙说“不听摇滚的程序员不是好产品经理”,作为一个听摇滚但不是程序员的产品经理,理应寻找中间的那个名词。 1、向进度落后的项目中增加人手,只会使项目更加落后; 2、项目的时间依赖于顺序上的限制,人员的最大数量依赖于独立子任务的数量; 3、研究表明,效率高和效率低的实施者之间个体差异非常大,经常能够达到数量级的水平; 4、需要协作沟通的人员数量影响着开发成本; 5、对于效率和高年的完整性来说,最好...
-
人月神话读后感言1
读这些文字给我带来的收获是:面对《人月神话》,除了表示五体投地的诚服,你既不能做正面言论(那是多余),也不能做负面言论(那是找事)。这是一本可怕的书。 我大概花了三周的时间来细读这本书——也许很多人会说我应该花更多的时候或者读更多遍——不过,这不是重点。我在书中印证和找寻思想,并为这本书写下了数百个注释。最终我很遗憾我读了电子版本,因而注释被写在了文档中而不是书
-
《人月神话》读后感
本人在做软件开发以来,一直对开发当中的种种现象保持疑惑,程序员与项目之间需要保持一个怎样的关系才能获得美妙的平衡?敏捷开发中所倡导的 两周一个迭代,增量开发极限编程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这些名词一直跟随着我,经过最初的疑惑后也忘了去深究,直到读到《人月神话》这本1975年写的老书,原来道理自在其中,1975年就有人分析了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与了一些建议和预言,有些预言甚至在今天都仍然有效。 焦油坑 一个能用的简单工具程序,一个程序员独立开发一两天就可以完成。但一个成熟的软件产品,拥有上百个功能和.
-
《人月神话》读书笔记
《人月神话》是大学刚开始就很熟悉的一本书,当时被奉为软件工程的圣书,似乎都要在书架上摆上它才能表明软件工程学生的身份。时至今日我再读它,因为有了之前参与系统的开发的经验,很多的内容都通过记忆得到了验证,读来与大一时的“虽然不懂你在讲什么但好像很有道理” 的体会有了明显的不同。这里选择一些感触较深的章节写一些自己的理解。 焦油坑 入坑前,都会觉得自己战无不胜,就像陷入焦油坑的巨兽,自以为有着庞大...
-
人月神话读后感
人月神话读后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杨旋原创 人月神话这个名字对我来说很有吸引力,我以为它会是一本讲述计算机历史神话的故事。当我看到第二章我才知
-
《人月神话》全文核心思路概括与总结
《人月神话》全文核心思路概括与总结
-
经典:软件开发35个案例!
软件开发35案例 很详细的开发流程。。。内部WORD文档。。。 很适合爱好软件开发者学习使用!
-
人月神话的读书笔记
人月神话的读书笔记,比较很好,很不错!来自网络的收集。
-
人月神话经典书籍 不知道写什么 多些的
人月神话学习的经典设计。最好看的书籍真的不知道谢什么了
-
人月神话-人月
人月神话 读前,完全不知道应该从这章中会得到点什么. 缺乏合理的进度安排是造成项目滞后的最主要原因; 对技术缺乏有效的研究,”一切都将良好运行”的美好假设; 采用的估算技术隐含的假设人和月可以互换,错误的将进度和工作量相互混淆。不止人月,人和人互换的代价也是惨重的。 由于对自己的估算缺乏信心,软件经理通常不会有耐心持续的估算这项工作。说到痛点了。 对...
-
《人月神话》读后总结
拜读了Brooks博士的经典著作,看了整2个月,略微有些收获,记录在这里。 一、工作量 1.程序:是仅仅能实现简单功能的一段代码 2.程序产品化:即向下兼容,可以在多平台运行。 此工作需要3倍工作量 3.程序组件化:即向上兼容,可以供不同程序调用。 此工作需要3倍工作量 4.编程系统产品:即程序既要产品化,又要组件化。此工作需要9倍工作量 2,3,4都是使程序更加通用的过程,简
-
【读书笔记】20年后的人月神话
关于《人月神话》(notes),作者在20周年后的自嘲:20年前的一本与30年前开发经验相关的书。我们知道软件工程师大概分三种:编码员(Coder)、程序师(Entrepreneur)、架构师(Architect),20年之后他依然对架构师不厌其烦的强调。 作为架构师,他们需要维护概念一致性。一个整洁、优雅的编程产品必须向它的每个用户提供一个条理分明的概念模型,这个模型描述了应用、实现应用的方法...
-
《人月神话》的观点:是与非?
摘录自《人月神话》第18章第1章 焦油坑1.编程系统产品开发的工作量是供个人使用的、独立开发的构件程序的9倍。我估计软件构件产品化引起了3倍的工作量,这些高成本的构件在根本上是相互独立的。2.编程行业“满足我们内心深处的创造渴望和愉悦所有人的共有情感”提供了五种乐趣: 创建事物的快乐 开发对其他人有用的东西的乐趣 将可以活动、相互齿合的零部件组装成类似迷宫的东西,这个过程所体现出令人神魂颠倒的魅力
-
人月神话解读与感受
在研究生期间我们的课程设置中有一门必修课程是软件工程,其中有一个作业是读人月神话并写一篇读后感。虽然我本科的专业是偏向于网络工程,并且我们也开设过软件工程这门课。但是对于像我这样的二流选手,在本科期间基本没有认真学习,并且在大二后半年(2013.8月份)就开始接触学习编程,但真正通读过的编程书籍还是比较少的,所以这次还是鼓起勇气抽时间把这本软件工程中的巨著粗读了一番。言归正传,其实作者在这本书中“
1 楼 mathgl 2008-05-26 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