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
净室软件工程
净室软件开发,一个保证安全的软件开发方法
-
软考高级:净室软件工程概念和例题
明明如月学长, CSDN 博客专家,大厂高级 Java 工程师,《性能优化方法论》作者、《解锁大厂思维:剖析《阿里巴巴Java开发手册》》、《再学经典:《Effective Java》独家解析》专栏作者。
-
系统分析师:七、软件工程(含系统规划)
瀑布模型也称为生命周期法,它仅适用于需求明确或变更非常少的项目。系统规划步骤有:1、对现有系统进行初步调查;2、分析和确定系统目标;3、分析子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4、拟定系统的实施方案;5、进行系统的可行性研究;6、制定系统建设方案。
-
软件开发模型
螺旋模型是一种迭代式和逐步增量式的软件开发模型,将风险管理视为关键活动,并将项目按照迭代的方式进行规划、开发和评估。强调质量管理、形式化方法和验证过程。:快速构建一个最小可行产品(MVP)或原型,以便用户和开发人员可以看到和感受软件的外观和功能,并对其提出反馈和建议,以便用户和开发团队更好地理解和确认需求。文档繁琐:构建模型依赖于详尽的文档和规范,需要进行大量的文档编写和维护工作,增加了开发成本和时间。迭代模型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在实践中,可以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和开发流程选择和采用细分的迭代模型。
-
净室软件工程及发展
净室软件工程及发展 本文转载自软件工程专家网http://www.21cmm.com/ 净室是一种以合理的成本开发高质量软件的基于理论、面向工作组的方法。净室是基于理论的,因为坚实的理论基础是任何工程学科所不可缺少的。再好的管理 也代替不了理论基础。净室是面向工作组的,因为软件是由人开发出来的,并且理论必须简化到实际应用才能引导人的创造力和协作精神。净室...
-
【系统架构】第五章-软件工程基础知识(软件测试、净室软件工程、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 软件项目管理)
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知识点提炼-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2版)
-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2版)》第5章-软件工程基础知识-05-净室软件工程(CSE)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2版)》笔记,第5章-软件工程基础知识-05-净室软件工程(CSE)
-
10.2软件工程知识详解下
BPR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从而获得可以用诸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业绩来衡量的显著性的成就。注意m和n代表的含义不能混淆,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环路来做特殊值记忆此公式,另外,针对一个程序流程图,每一个分支边(连线)就是一条有向边,每一条语句(语句框)就是一个顶点。构造卓越的业务流程并不是流程再造,而是根据现有流程的具体情况,对流程进行规范化的设计。一个模块调用另一个模块时,传递的是控制变量,被调用模块通过该控制变量的值有选择的执行模块内的某一功能。
-
系统架构设计师-软件工程(1)
系统架构设计师-软件工程(1)
-
软件架构师-第5章软件工程基础知识-笔记_软件构件组装 顺序组装 层次组装
构件模型的实现通常包括访问构件的元数据的特定方法。封装是指将一个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以及与这个数据相关的一切操作语言(即描述每一个对象的属性以及其行为的程序代码)组装到一起,一并封装在一个有机的实体中,把它们封装在一个"模块"中,也就是一个类中,为软件结构的相关部件所具有的模块性提供良好的基础。系统分析阶段是应用系统思想和方法,把复杂的对象分解为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基本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的过程,其基本任务是系统分析师和用户在充分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把双方对新系统的理解表达为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
几种软件开发方法对比
逆向工程导出的信息可以分为:实现级、结构级、功能级、领域级,信息的抽象级别越高,它与代码的距离就越远,通过逆向工程恢复的难度亦越大,而自动工具支持的可能性相对变小,要求人参与判断和推理的工作增多。从问题本身来看,或是由外(用户所见的)向内(系统的实现)看,以距离实现近的决定为低级决定,远的为高级决定。面向对象方法是系统的描述及信息模型的表示与客观实体相对应,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有利于系统开发过程中用户与开发人员的交流和沟通,缩短开发周期,提高系统开发的正确性和效率。燃尽,是烧完了的意思。
-
系统架构18 - 软件工程(6)
系统架构18 - 软件工程(6)- 净室软件工程CSE与基于机构的软件工程CBSE
-
净室软件工程-
使用盒模型规约进行分析和建模,并将正确性验证作为发现和排除错误的主要机制,采用统计测试来获取验证软件可靠性所需要的信息 强调在规约和设计上的严格性,以及使用基于数学的正确性来证明对设计模型的每个元素进行形式化验证 ...
-
系统架构师学习笔记-系统开发基础知识(一)
目录 软件开发方法 软件开发模型 软件开发方法 净室方法:净室软件工程(净室方法)是软件开发的一种形式化方法,它可以生成高质量的软件。 净室方法主要使用三种盒类型: 1. 黑盒:刻划系统或系统的某部分的行为; 2. 状态盒:以类似于对象的方式封装状态数据和服务(操作); 3. 清晰盒:在清晰盒中定义状态盒所蕴含的变迁功能; 结构化方法:结构化方法属于自顶向...
-
净室软件工程及发展 (转)
净室软件工程及发展 (转)[@more@]净室软件工程及发展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本栏目内容 本文经许可转载自软件工程专家网www.21cmm.com, 未经CSDN许可,请勿随便转载,谢谢合作 ASP?page=/...
-
净室规范和设计的盒子结构(2)
净室规范和设计的盒子结构(2)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本栏目内容本文经许可转载自软件工程专家网www.21cmm.com,未经CSDN许可,请勿随便转载,谢谢合作4、盒子结构层次 正如前面所述,盒子结构层次随着逐步求精和验证而不断进化。这是一种使用的分层结构而不是一个部件的分层结构,也就是说,一个盒子的每次使用都在分层结构中占有不同的位置,并且通
-
净室软件工程:技术与过程
净室软件工程:技术与过程 (cleanroom software engineer: technology and process)
-
净室软件认证
软件测试 的统计方法首先由 Harlan Mills(Mills,Dyer,and Linger 1987)和他 IBM 的 同事开发出来,后来,John Musa(1993)和他 AT&T的同事也开发了相似的方法。Mills和 Musa所用的术语虽有细微的差别,但它们都是运用成熟的工程准则对产品进行测试和验证的科学方法。在工业界,典型地采用一组产品抽检协议 (protocol)进行合...
-
02_软件生存周期与软件过程
02_软件生存周期和软件过程 软件生存周期 一个软件从立项起, 到废弃不用为止, 称为软件的生存周期. 一般被划分为三个阶段 : 计划 开发 运行. 软件生存周期的主要活动 需求分析 该阶段是从用户的角度去理解系统在功能上需要实现什么功能, 而不是怎样去实现, 需求分析的目标是把用户对待软件开发的软件提出的功能需求去整理, 也需要把性能需求, 环境约束等进行描述最终形成完整清晰规范的需求文...
-
《CISP》(十)软件安全开发
本系列是学习《CISP》中易混淆点的记录,文章顺序是按照教材讲解而定 目录一、软件生命周期模型1、瀑布模型二、迭代模型RUP三、增量模型四、快速原型模型五、螺旋模型六、净室模式七、对比 一、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1、瀑布模型 没有对开发周期后期发现错误做出相应的规定,只允许开发人员后退一个阶段 二、迭代模型RUP 多个小型的瀑布模型的组合,所有阶段都可以细分为迭代,每一次迭代都会产生一个可以发布的产品,产生是最终产品的一个子集 三、增量模型 融合瀑布模型和迭代模型 每个线性序列产生软件的一个可发布的“增.
1 楼 qintao1203 2008-05-16 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