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更多

28顶
0踩

互联网
Google和苹果一开始并不是敌人,它们是朋友。追溯两个朋友反目成仇的故事,似乎再次证明了一句政治老话: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在iPhone和Android之前,他们没有理由成为敌人,他们之间不但没有利益冲突,甚至惺惺相惜。两家公司的CEO私人关系曾经也很好。乔布斯对Google的两个创始人充满好感,甚至乐意充当导师的角色,而Larry和Sergery也为乔布斯的决断和远见所吸引。

但是时迁境移,合作、纷争、背叛和反目成仇成了两家公司不断上演的主题。

Andy Rubin来到Google

2004年,Andy Rubin开始推销自己的手机系统,他首先找到的是三星,但是在三星看来,Andy Rubin的野心甚至超过了三星公司2000人的能力,Andy Rubin 8个人的团队,遭到了他们的耻笑。

为了寻求资金和支持,Andy Rubin来到了Google。这时候,Larry Page突然有了一个灵感:如果Google收购Android会怎么样?Larry Page后来解释说,那时,他和Sergery Brin都已经在考虑深入移动领域。

“我们有那样的想法”,他说,“然后Andy来了,我们的感觉是,“Yeah,我们应该去做。他就是合适的人选。”

这是2005年,Larry开始押注移动互联网的未来。Google 5000万美元收购Android,成就了史上最成功的收购。

苹果的秘密计划

与此同时,苹果也在酝酿着一个革命性的设备:iPhone。这个设备将彻底改变移动互联网。

2005年,乔布斯安排了200个顶级工程师开始了iPhone的开发,而乔布斯也开始了与运营商AT&T(当时叫Cingular)的秘密会谈。这次会谈给予了从未做过手机的苹果前所未有的权力:AT&T将获得iPhone五年独占权,以及iTunes收入的一小部分。苹果则可以完全控制iPhone的设计、制造和营销。

乔布斯展现的iPhone前景,从运营商那里夺取了手机的控制权,真正开始改变移动互联网的格局。

Android的两套系统

许多人可能会认为Android不免偷学了苹果的iPhone。这很难说是否真切。事实是,Android团队一开始就有两套系统的计划。一套叫做Sooner,与市场上的一些智能手机相同,全键盘,Sooner的目的是快速推向市场。另一套系统则是全触屏的机子,Andy称为Dream。

2007年,苹果的iPhone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iPhone走到了前面,于是Sooner变成了Never,Android团队直接走向了Dream。

关系破裂前的亲密

在冲突全面爆发之前,两个公司保持着紧密的关系。2006年8月,乔布斯邀请施密特担任苹果董事。当然那时候,乔布斯还不知道Google的全部计划。因为Google在Android系统之外还有一个单独的移动部门,主管是前微软的高管Vic Gundotra。

在iPhone发布前,Google的移动部门和苹果进行了紧密合作,iPhone上市的时候预装了两个Google应用:Google Maps和Youtube。iPhone在2007年发布的时候,乔布斯请施密特上台。

施密特也曾开玩笑的说,两家公司的合作是如此亲密,以至于可以合并了,“如果我们的公司合并了,我们可以称它为AppleGoo……但是我们……”

空气中充满背叛的味道

乔布斯很快发现,Android的野心超过了他的想象。

2008年,两家公司的冲突有了些小的征兆。施密特已经无法参与苹果的手机产品讨论,但这时,施密特仍认为两家公司的冲突没有达到分裂的地步,他认为竞争是有利的,如果有人受损,那也是微软、Yahoo和Oracle。

2008年夏天,乔布斯亲自去Google总部了解 Android手机。 他真的愤怒了。在他看来,Google事先给他看的手机与现在的手机完全不同,现在的手机将是iPhone的直接竞争者,Google不仅欺骗了他,而且侵犯了苹果许多专利。

具有讽刺性的是,美国司法部开始调查两家公司是否过于亲近。与此同时,2009年8月,施密特离开苹果董事会。对此。他的解释是:自己的离职不是来自政府的压力,而是两家公司的竞争使得自己无法继续待下去。

施密特的离职后,两家公司的敌意更加公开。2010年,苹果状告Android生产商HTC侵犯了苹果的专利。很快,Google升级了Android系统,开始支持多点触控手势。

不作恶是扯淡

2010年1月的时候,乔布斯公开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在苹果公司的一次会议上,乔布斯说,“苹果没有进军搜索业务,Google为什么要进军手机业务?”

以乔布斯的远见,他不可能看不到Google进军手机行业的必然,但是,他不希望Google的业务损害到苹果的利益。Google可以和苹果合作,不是吗?Google可以不要做全触屏的iPhone竞争者,不是吗?为什么他们要对付苹果?

“Google想要杀死iPhone”,他说,“我们不会让他们得逞。”

似乎这些仍不足以表示他的愤怒,当提到Google的“不作恶”时候,乔布斯说“It's b*llsh*t。”

利益盟友

苹果要全力对抗Android进军的步伐,而它也并非没有盟友。一个是微软,Windows Phone 7虽然被媒体热捧为回归之作,但效果平平,系统授权和严格的硬件控制,包括那无法体现自己特色的 UI 都对硬件商不利。糟糕的是,运营商们似乎也不太推崇Windows Phone。

另一个是Oracle,发誓要把Sun公司的Java专利变成现金。

大小战役

反Google联盟也许只是Google的想象,而事实是Android通过免费开放使微软处于不利地位,使Oracle看着眼红。如果说Oracle状告Google是后院放火的话,苹果和微软的一系列行为就是正面出击了。

他们的武器是专利。而他们要打击的是Android硬件生产商,用专利武器提高Android的成本,用专利武器在Android硬件商中制造恐慌,用专利武器直接禁止Android设备的销售。

HTC方面:微软迫使HTC交专利费苹果要求禁止HTC在美国销售(查看:HTC 败诉对 Android 意味着什么?)。为此,HTC开始一系列的收购,试图增强专利储备。

三星方面:三星与苹果的关系更为复杂,但是在利益面前,苹果已经留不得情面。苹果首先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起诉三星Galaxy系列手机和平板电脑在外观、产品设计、包装、用户界面方面侵犯了苹果专利。随后苹果在澳大利亚和德国请求法院颁布禁令,禁止三星Galaxy Tab 10.1平板的销售。

摩托罗拉方面:苹果要求欧盟禁售XOOM。

如果说,以上只是小战役的话,专利收购战则是争夺主战场的生死较量。北电收购从9亿元起价,最后攀升到45亿美元。在这次收购战中,苹果和微软以及RIM的联合使Google处于严重的不利地位。最坏的结果是Google输掉了这场战役,使人们对Android的未来再次担忧。

为此,Google的高管不时出面安抚,施密特先生曾有底气的保证,会保护Android厂商的利益。只是,很少有人想到,Google的致命一击,是收购摩托罗拉移动。

摩托罗拉:一匹黑马?

Android和摩托罗拉的命运起初就纠缠在一起。如果没有Android,很难想想摩托罗拉现在会怎样,而摩托罗拉的Droid手机,也是Android在美国打开局面的标志。

但是在Android的蓬勃发展之际,摩托罗拉却没有风光无限,相反,在短暂的辉煌之后,它又被HTC和三星迎头赶上。这其中不免有些讽刺意味,因为摩托罗拉是唯一只专注Android的厂商,当其他厂商和微软合作,或者鼓捣自己的系统,唯有摩托罗拉没有那样做。

人们开始怀疑,摩托罗拉是否会再次衰落呢?

突然,摩托罗拉开始有一些奇怪的言论出现,公司的CEO说会考虑Windows Phone手机,随后,在奥本海默技术与通信峰会上,Sanjay谈到自己的专利将成为与其他Android厂商相区分的要素。

这引起许多媒体的猜测,摩托罗拉要干什么?为什么现在要谈论专利,它是否会利用专利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损害 Android 生态圈?

对此Unwiredview网站建议:Google应该出面干预了。Larry,你移动系统的基础现在处于快速变动的沙滩上。买下摩托罗拉或者其他大专利池吧。

炸响的惊雷

在猜测仍进行的时候,突然一个惊雷在天空炸响:Google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这么重大的事件怎么突然爆发?是否经过了长期的谈判?回头看,摩托罗拉的言论显然充满了政治味道。迷惑竞争对手,向Google施加压力,或制造爆炸性的时刻?这其中的内幕值得大笔书写,但是现时段的我们无法了解内情,还是回到苹果和Google的斗争上来。

当然,苹果不会因此放弃对Android的进攻。Fosspatents网站在收购案之后就指出,摩托罗拉移动的专利并不如人们估计的那么强大,而且苹果的确在专利上也对摩托罗拉提起过诉讼

这意味着专利大战也许不会停息,或者将更加惨烈。这将我们带到了另一个问题,如果专利不是收购的唯一目的,Google收购摩托罗拉的另一个目的是什么?

更大的野心

Google收购摩托罗拉的时机很是值得思考。一方面是Google面临的专利诉讼越来越多,迫切需要专利保护自己,另一方面是Android生态圈分裂日益严重,必须控制,在今年的Google I/O大会上,Google已经强调Android 4.0将提供更好的体验。因此,除了专利的动机之外,Google的收购还有一个更大的动机。

显然,Android生态圈正在逐渐走向封闭,因为与苹果对抗,Google已经需要做得更多,需要减少分裂,需要减少恶意软件,需要更好的用户体验。怎么做?

苹果的道路:软硬件的结合。

Google现在弥补上了缺失的一环:硬件。这将再次影响Android的生态圈。摩托罗拉生产的手机也将成为行业标杆,成为推进和控制其他厂商的砝码。

但毫无疑问,Google仍会保持开放的态度,因为Android的两大势力HTC和三星对Android的发展仍有重要作用,打击这两个厂商无疑是在战役中自毁战线。如果你仔细思考的话,许多东西其实并没有改变,只是有了专利作砝码,Google多了一件武器,将确保更加公平的竞争。对于Google,对于Larry Page,这是一场豪赌,但却是必须做的豪赌。

手机的混战似乎走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苹果的iOS平台仍在强势发展,Google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加固城堡。微软的Windows Phone7与诺基亚的结合等待爆发。其他制造商将再次选择阵营。在这场战斗中,两个主力军显然是苹果和Google。

他们的战争已经全面展开。

(文中部分材料引自“In the Plex” 和Wired
来自: 爱范儿
28
0
评论 共 19 条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19 楼 chenliang1234576 2011-08-20 23:47
看好google的android!
18 楼 fm_974 2011-08-20 00:20
小民墙头草,哪根腿粗抱哪根
17 楼 joe9i0 2011-08-19 13:01
good
16 楼 pior 2011-08-19 10:25
这样看`三星和HTC有点惨了`
15 楼 yunzhu 2011-08-19 09:31
psuqqvfp 写道
文章写得好,确实有些手笔,希望多来点这样的文章


是想说文笔吧
14 楼 wuzijingaip 2011-08-19 09:22
多点触摸作为专利用于攻击别人,实在是太影响发展了,这是发展的趋势,很多人都能想到的,刚接触电脑我就抱怨电脑怎么只能有一个点击的点呢?那些比我聪明的人更不会想不到吧。
13 楼 psuqqvfp 2011-08-19 09:20
文章写得好,确实有些手笔,希望多来点这样的文章
12 楼 phi_frog 2011-08-19 09:18
xfjt297857539 写道
wmcoo 写道
精彩  

+1

好剧本+1
11 楼 ckwn 2011-08-19 08:08
10 楼 JavaHack 2011-08-18 22:44
这是你们 胡思乱想出来的  
还是 事实?
9 楼 dtstudy 2011-08-18 18:11
luxing44530 写道
一会 Larry, 一会Page。。。 迷了。。

Larry是名,Page是姓。这有什么?呵呵
8 楼 guoshunpingsk 2011-08-18 18:07
静观其变
7 楼 kingxiaokang 2011-08-18 18:01
很期待今后移动市场的爆发。。。
6 楼 xttifqqk 2011-08-18 17:23
什么反目成愁啊,没有永久的合作,也没有永久的对手,只有永久的利益。只有有多家都有竞争力的公司在一起竞争才有能有前进的动力,才能有创新,适者生存。
再说了,人家争来争去都是美国公司自己在争,如果中国的公司自己可以竞争才有发展和创新(非送礼竞争)。
5 楼 xfjt297857539 2011-08-18 17:01
wmcoo 写道
精彩  

+1
4 楼 luxing44530 2011-08-18 16:54
一会 Larry, 一会Page。。。 迷了。。
3 楼 z276356445t 2011-08-18 15:25
确实精彩  
2 楼 chuqiang0910 2011-08-18 14:44
好文  
1 楼 wmcoo 2011-08-18 14:34
精彩  

发表评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您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 反垄断阴影下的苹果谷歌恩仇录:「相爱相杀」还是「各奔东西」?

    出品/新浪科技 ID:techsina“如果我们两家公司直接合并,我们就可以称其为‘苹谷’(AppleGoo)。”当时也是苹果董事会成员的施密特开玩笑说,借助iPhone上的谷歌搜索...

  • 南方人物周刊:智能手机割据战

    不需说明,大家也明白,彼此询问和感兴趣的是手机的品牌。 “你现在用什么手机?”“Android。不过,我还想去买台iPhone4 现在,新一代的思考模式已经不再以手机的品牌为定向,而是更为看重手机的操作平台。 看...

  • Apple、Google 之战渐显个人色彩,互联网营销

    曾像是一段美好友谊的开端。  三年前,Google CEO施密特... 双方高管告诉听众,Google 和 Apple 共同合作将 Google 搜索和地图服务带给 iPhone。施密特开玩笑说,合作是如此紧密,俩公司应该合并,改名叫“Apple...

  • 关于手机系统。。。。

    今天也想从自己的观点,讲讲手机市场的纷争,首先从所谓的源头说起吧。 手机软件硬件,谁向导谁? 十年前的时候,我们在讨论的是诺基亚的手机比较坚固,从马路这头摔倒另一头都不会摔坏...

  • 智能手机的崛起

    不需说明,大家也明白,彼此询问和感兴趣的是手机的品牌。“你现在用什么手机?”“Android.不过,我还想去买台iPhone4.”现在,新一代的思考模式已经不再以手机的品牌为定向,而是更为看重手机的操作平台。  ...

  • wpf,silverlight,wp7,winform等学习资料整合(一)

    从AppleGoo到Gmmgle 苹果和Google反目 谍报:Android 2.4“清爽”截图泄露 传谷歌欲抢在iPhone 5发布前推出新版安卓 软硬兼顾不易 苹果模式很难被超越 ...

  • 计算机术语.pdf

    计算机术语.pdf

  • 包括缺陷和有限视场效应的Etalon模型 matlab代码.rar

    1.版本:matlab2014/2019a/2024a 2.附赠案例数据可直接运行matlab程序。 3.代码特点:参数化编程、参数可方便更改、代码编程思路清晰、注释明细。 4.适用对象: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数学等专业的大学生课程设计、期末大作业和毕业设计。

  • 基于PLC和组态软件的智能停车场收费系统:电气控制与梯形图程序详解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组态软件的智能停车场收费系统的实现方法和技术细节。首先,文章概述了系统的总体架构,指出PLC用于控制停车场的电气设备,而组态软件则提供直观的操作界面。接着,深入解析了PLC梯形图程序的具体逻辑,包括车辆检测、闸门控制、收费计算等功能模块。此外,文章还讨论了接线图的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如防止电磁干扰、确保系统稳定性的措施。最后,介绍了组态画面的设计思路及其优化方法,如动态显示车位状态、实时更新收费信息等。通过这些内容,读者能够全面了解智能停车场收费系统的内部运作机制。 适合人群:从事自动化控制、工业物联网、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工作技术人员,尤其是对PLC编程和组态软件应用感兴趣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新建或改造停车场项目的规划与实施阶段,帮助工程师理解和设计类似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停车场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实际案例和技术细节,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掌握相关技术和应对实际工程中的挑战。

  • MATLAB实现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耦合优化调度模型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MATLAB及其工具箱YALMIP和求解器CPLEX/Gurobi构建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耦合优化调度模型的方法。首先,文章描述了电网部分采用39节点系统进行直流潮流建模,气网部分则使用比利时20节点配气网,并对Weymouth方程进行了线性化处理,将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热网部分引入了热电联产(CHP)和电转气(P2G)设备,实现了热电耦合。通过模块化设计,代码能够灵活地添加新的能量存储或转换设备。实验结果显示,相比单一网络优化,三网耦合优化降低了12.6%的系统总成本,并显著改善了负荷峰谷差。 适合人群:从事能源系统优化研究的专业人士,尤其是熟悉MATLAB编程和优化理论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综合能源系统耦合优化调度机制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主要目标是掌握如何使用MATLAB搭建电-气-热耦合优化模型,理解各个子系统的数学建模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片段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复现模型。此外,还讨论了一些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如求解器的选择、参数调优等。

  • 计算机三级网络机试考试试题及答案(下).pdf

    计算机三级网络机试考试试题及答案(下).pdf

  • NX MCD时序仿真中机械臂抓取仿真的参数配置与PLC联动实现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使用NX MCD进行机械臂抓取仿真的方法和技术要点。首先探讨了运行时参数的配置,如夹爪力度的动态调整和位置控制的脚本编写。接着讨论了条件仿真序列的设计,包括状态机跳转、阻塞等待、异步响应和超时保护等关键概念。此外,文章还讲解了与PLC的联合仿真,展示了如何通过TIA Portal实现抓取力度的动态补偿以及信号同步。最后分享了一些实用的调试技巧,如使用半速模式观察力学变化、设置碰撞检测触发器等。 适合人群:从事自动化设备开发、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对NX MCD和PLC有一定了解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进行复杂机械臂抓取仿真的项目,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NX MCD与时序仿真的核心技术,提高仿真精度和可靠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具体的代码片段和配置示例,便于读者快速上手实践。同时强调了参数化配置的重要性,指出这是为了在现场调试时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 计算机数控系统.pdf

    计算机数控系统.pdf

  • 基于Qt框架的音频采集与播放工具

    本人创作,禁止商用

  • 大型流水线贴膜机PLC与触摸屏程序:初学者必备的工业控制项目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一款大型流水线贴膜机的PLC程序和触摸屏程序,涵盖多个控制工艺如上下气缸控制、输送带电机控制、贴膜伺服控制等。程序适用于西门子S7-1200 PLC和KTP700触摸屏,支持V13及以上版本。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和分析,解释了各个控制部分的工作原理及其优化技巧。此外,还介绍了异常处理机制、报警处理模块、以及触摸屏界面上的一些实用功能,如动画流程图显示和参数微调。 适合人群: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初学者,尤其是对PLC编程和运动控制感兴趣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 学习PLC编程和触摸屏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② 掌握常见工业控制元件的编程方法和优化技巧;③ 提高对复杂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能力。 其他说明:文章强调了程序中的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如定时器保护、光电开关连锁、位置补偿算法等,有助于初学者避免常见错误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基于51单片机的多点测温系统:利用DS18B20传感器与LCD1602实现实时温度监测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51单片机的多点测温系统的构建方法。系统采用五个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采集,并将数据实时显示在LCD1602屏幕上。文中涵盖了硬件连接、单总线通信协议、温度读取与显示的具体实现细节,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特别强调了ROM匹配算法的应用,确保多个传感器在同一总线上能够正确通信。此外,还提供了Proteus仿真的注意事项和一些调试技巧。 适合人群:对嵌入式系统开发感兴趣的初学者和有一定单片机基础的研发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恒温箱监控、多房间温控等应用场景,旨在帮助开发者掌握多点温度监测系统的搭建方法和技术要点。 其他说明:文中附有完整的硬件连接图和核心代码片段,便于读者理解和实践。同时提到了一些扩展功能,如温度单位切换、阈值报警等,增加了项目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 直流电机模糊PID控制技术详解及其Python与C语言实现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将模糊控制与传统PID相结合应用于直流电机控制的方法。首先阐述了传统PID控制在面对负载突变或转速大幅变化时的局限性,随后引入模糊PID的概念并展示了具体的实现步骤。文中提供了完整的Python和C语言代码示例,涵盖模糊规则表的设计、隶属度函数的选择以及参数自适应调整机制。此外,作者还分享了多个实用的经验技巧,如参数调整范围限制、误差量化因子选择、抗积分饱和算法的应用等。并通过实验数据对比证明了模糊PID相比传统PID在响应速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优势。 适合人群:具有一定自动化控制理论基础和技术实践经验的研发人员,尤其是从事电机控制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提高直流电机控制系统鲁棒性和响应速度的实际工程项目。主要目标是在保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缩短调节时间和减少超调量,从而提升整体性能。 其他说明:尽管模糊PID能够显著改善某些特定条件下的控制效果,但仍需注意合理设置初始参数和调整幅度限制。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电机和应用场景,可能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模糊规则和隶属度函数。

  • 计算机试题office应用.pdf

    计算机试题office应用.pdf

  • 强化学习算法的功能实现,举了一个小例子,运行无问题 matlab代码.rar

    1.版本:matlab2014/2019a/2024a 2.附赠案例数据可直接运行matlab程序。 3.代码特点:参数化编程、参数可方便更改、代码编程思路清晰、注释明细。 4.适用对象: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数学等专业的大学生课程设计、期末大作业和毕业设计。

  • 基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CCHP联供系统MATLAB优化代码解析与应用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用于冷热电联供系统(CCHP)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OPSO)算法MATLAB实现。该代码通过动态惯性权重、轮盘赌全局最优选取和约束集成等特性,解决了燃气轮机出力与风光发电波动的平衡问题,优化了电制冷机和锅炉的启停策略,从而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环保性能。文中展示了核心代码片段,如粒子位置更新、适应度函数构建、约束处理策略以及帕累托前沿筛选等,强调了工程化思维的应用,如设备启停控制、风光预测处理等。 适合人群:从事能源系统优化的研究人员、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尤其是对MATLAB编程和多目标优化算法有一定了解的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优化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策略的场合,旨在实现系统运行成本最小化和碳排放量最低的目标。具体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工业园区能源管理、分布式能源系统调度、智能电网优化等。 其他说明:该代码不仅提供了理论上的优化方案,还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其有效性,如在夏季负荷高峰场景下的动态调度策略。此外,代码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实用性,支持多种设备模型和目标函数的定制化修改。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