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更多

20顶
1踩

编程语言

翻译新闻 代码审查的必要性和误区

2011-08-01 10:40 by 见习编辑 jobbole 评论(12) 有10869人浏览


  Google的代码之所以优秀原因其实很简单:他们非常重视代码审查。代码审查并不是Google独有的,它被公认为是一个很好的(提高代码质量的)手段,很多人已经在日常开发中采用代码审查。但我还没有看到哪一家大公司(像谷歌这样)应用得如此广泛。在谷歌,任何的产品或者项目代码在检入(代码仓库)之前都需要进行有效的审查。

  每个人都要参与代码审查,而且这里我指的不是非正式的审查:它是软件开发环节中非常重要而且通用的规则。不仅是产品代码,所有的代码都需要进行审查。审查代码不需要投入很多的精力,但是(与不做审查相比)产生的效果却是天壤之别。

  关于代码审查(code review),Jonathan Danylko 的看法是“代码要经常检查(包括自查和其他同事检查)。不要把别人的检查,看成是对代码风格的苛求。应该把它们看作是有建设性的批评。对个人来说,经常检查你的代码并且自问,“我怎样才能写得更好呢?” 这会加速你的成长,让你成为一个更优秀的程序员。”

  你能从代码审查中收获什么?

   事实显而易见,有另外一个人检查即将提交的代码,能够帮助找到bug。这是代码审查众所周知且经常被提及的好处。但依据我的经验,这是最没有价值的一个好处。人们确实可以在代码审查中找到bug。然而坦率地说,在代码审查中找到的bug绝大多数都是一些代码作者花上几分钟就能找到的小bug。那些真正 需要花时间才能找到的bug在代码审查中是检查不到的。


  代码审查最大的好处在于它是一种社交的途径。如果你编程的时候就知道会有同事检查你的代码,那么你的程序会有所不同。你写的代 码会更加整洁,有着较好的注释,结构也组织的不错——因为你知道会有人来检查你的代码,而且你很在意他们的意见。如果没有代码审查,你知道代码会在最后才 会审查。因为不是马上就要检查,所以对你而言并不紧迫,因而你不会想着先自检一遍。

  代码审查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分享知识。在很多的开发团队中,每个人都会负责并且专注于一个核心模块。除非别的同事负 责的模块出现问题导致自己的代码不能运行,否则他们是不会去关注别人的工作。这样产生的结果是,每一个模块的代码只有一个人比较熟悉。假如事不凑巧,那位 程序员正好休假或者离开了公司,那么没有人了解那些代码了。如果有代码审查的环节,那么至少会有两个人熟悉代码——代码的作者和审阅者。审阅者虽然没有作 者对代码那么了解——但是他同样熟悉代码的设计和结构,这些信息是无价之宝。

  当然,没有什么事情是那么简单的。以我的的经验看来,要做好代码审查需要一段时间练习。我注意到经验不足的审阅者通常会落入一些代码审查的陷阱,这些 陷阱往往会造成很多的麻烦,给那些希望尝试代码审查的人们留下了坏印象,成为了他们采纳代码审查的一个主要障碍。

  代码审查最重要规则是对即将提交的代码中查找问题——你需要做的就是确认代码是正确的。而通常会犯的一个错误,也是刚刚接触代码审查的新手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即审阅者会判断这段代码是否按照自己思路来实现(误区一)

  当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时,通常会有几十种的办法。当选定一个解决方法时,会有百万种代码实现。因此,作为一个审阅者,你的工作不是确保代码是按照你的方式来编写的——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审阅者的工作是确保原作者编写的代码是正确的。如果你没有遵守这个规则,你可能会到处碰壁,审查结束时你的心情很 糟糕,对你来说肯定不是一件好事情。

  问题在于这是不自觉就会犯的一个错误。假定你是一个程序员,当你在看一个问题的时候,你会得到一个自己的解决方案——并且你认为你看到的就是这个问题(应该采用的)解决办法。如果想要成为一名好的审查者,你需要知道这是不对的。

  第二个误区就是人们感觉一定要说点什么(才算是做了代码审查)。代码的作者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编写代码——你难道不应该说点什么吗?

  答案是:你不应该。

  如果只是说“哦,这看起来这不错!”,这永远没错。反之,如果你不断地去查找一些“问题”并加以指责,那么我肯定你的信誉会荡然无存。如果你不断地去制造一些事情来说些什么,那么代码的作者会认为,当你的言论只是为了避免冷场。从此,你的意见不会受到重视。

  第三个误区就是速度。你不应该匆忙完成一次代码审查——但是也不要拖延。你的同事在那里等着你的审查结果。如果你和同事不愿意 抽出时间来做代码审查或者一直拖延,大家会对这次的审查感到厌烦,也会认为以后的代码审查也只会带来麻烦。看起来好像代码审查会打断你的工作,其实不必如 此。你不必要在别人要求你审查的时候马上丢掉手头上的事情。但是在几个小时之内,当你工作中间休息的时候——喝杯茶,去一下洗手间或者聊聊天,散散步。当 你再回来工作的时候,你可以开始并完成这个代码审查。如果你这么做了,没有人会站在你身边一直等着你给出审查结果。

 


  原文:MarkCC  译文:伯乐在线 敏捷翻译 - 唐尤华

 

 

来自: www.jobbole.com
20
1
评论 共 12 条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12 楼 fff 2011-08-05 15:23
感觉起来是“审查”两个字毁了code review
11 楼 wenin819 2011-08-03 19:17
写得不错,我比较喜欢看别人的代码,看别人是怎么写的,是什么思路,这样会给我很多启发。
10 楼 qu521jiao 2011-08-03 10:05
写的很好,支持
9 楼 wuwei_it 2011-08-02 14:23
[/color][color=brown][/color][color=violet]
8 楼 java-007 2011-08-02 12:26
http://java-007.iteye.com/blog/1109565
我的总结。
7 楼 6tao 2011-08-02 10:51
这个需要有一定经验的人来做,而且不能语言不能带有个人感情色彩,不然就会很糟糕
6 楼 hastune 2011-08-02 10:50
justin.xxt 写道
第二个误区就是人们感觉一定要说点什么(才算是做了代码审查),这一点深有体会

代码审查不是找茬...
5 楼 56553655 2011-08-02 09:38
说得不错,代码审查确实对提高代码质量非常有用,对用受查者及检查者都会非常受用,彼此相互学习及提高
4 楼 estn_h 2011-08-02 08:51
good !
3 楼 raojl 2011-08-01 22:03
code review!
2 楼 youyang 2011-08-01 17:35
写的不错,受益颇深。
1 楼 justin.xxt 2011-08-01 15:57
第二个误区就是人们感觉一定要说点什么(才算是做了代码审查),这一点深有体会

发表评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您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 代码审查必要性

    Google的代码之所以优秀原因其实很简单:他们非常重视代码审查。代码审查并不是Google独有的,它被公认为是一个很好的(提高代码质量的)手段,很多人已经在日常开发中采用代码审查。但我还没有看到哪一家大公司(像...

  • 高效代码审查的八条准则和十个经验

    一、代码审查(Code Review)是软件开发中常用的手段,和QA测试相比,它更容易发现和架构以及时序相关等较难发现的问题,还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提高编程技能,统一编程风格等。 1、代码审查要求团队有良好的文化 ...

  • 高效代码审查的十个经验

    代码审查(Code Review)是软件开发中常用的手段,和QA测试相比,它更容易发现和架构以及时序相关等较难发现的问题,还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提高编程技能,统一编程风格等。  1. 代码审查要求团队有良好的文化  团队...

  • 代码安全审计的四大误区

    本文讲的是 代码安全审计的四大误区,随着代码安全审计被越来越多的软件开发企业和开发人员所了解和认识,采用代码安全审计的方式来避免软件中安全漏洞的产生也正在各个企业中积极地开展。作为这个行业的老兵,在与...

  • 关于代码评审(CodeReview)那些不得不说的事儿

    在一个成熟的团队中,CodeReview是整个研发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而那些即将走向成熟的团队可能对CodeReview有很多的误解和问题,也不清楚CodeReview该如何去做,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谈谈我对Code...

  • 代码安全审计的认知误区

    随着代码安全审计被越来越多的软件开发企业和开发人员所了解和认识,采用代码安全...从字面上理解“代码审计”(Code Review),它只是对代码安全性的复查、审查,查看程序是编写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和编程规范,是程序员的.

  • 转:高效代码审查的八条准则和十个经验

    代码审查(Code Review)是软件开发中常用的手段,和QA测试相比,它更容易发现和架构以及时序相关等较难发现的问题,还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提高编程技能,统一编程风格等。  1. 代码审查要求团队有良好的文化  团队...

  • 关于软件研发生产力的误区与思考

    软件系统的高效开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要,因为疫情已经迫使全球很多软件工程师在家工作,开发人员和管理者脱离了以往的工作场所和团队。虽然出乎意料,但这个变化构成了一个罕见的“自然实验”,使人...

  • 敏捷软件测试常见的七个误区

    敏捷软件开发是从1990年代开始逐渐引起广泛关注的一种新型软件开发方法,...所以在刚刚接触敏捷项目的时候也曾有过一些误解,但是在敏捷软件开发团队工作将近5年后,对很多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以下针对几个常见的误区和

  • 走出重构(Refactoring)的误区

    一种修改,使软件的内部结构更容易理解,在不改变软件的可见行为方式前提下使软件更容易变更…它是一种有节制的整理代码、使bug产生几率最小化的方法。 二、重构不是重新设计 有些人喜欢把对...

  •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调峰成本量化与分摊模型——基于Matlab、Yalmip和Cplex的优化研究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对电力系统调峰能力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净负荷波动的调峰成本量化与分摊模型。首先,通过将负荷和可再生能源出力曲线转换为无波动的均值线,构建了无调峰需求的替代场景。接着,建立了含深度调峰和抽水蓄能的调度优化模型,用于计算不同场景下的调峰成本。通过比较有无调峰需求两种场景下的系统调峰成本,确定了单一主体导致的边际调峰成本,并采用Shapley值方法合理分摊调峰成本。研究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反映各主体的调峰成本或贡献,有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规划、运营管理和可再生能源研究的专业人士,以及关注能源政策和技术发展的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评估和优化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条件下的电力系统调峰成本,旨在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经济性,同时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 其他说明:该模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不同地区的电力市场特点和技术水平。

  • ABB机器人与博图V16 Profinet通讯及外部启动配置详解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博图V16进行ABB机器人的外部启动及其与西门子设备的Profinet通讯配置。首先概述了ABB机器人和博图V16的基本概念,接着深入讲解了外部启动的重要性和实现方式,重点介绍了FB功能块的应用,以及Profinet通讯的具体配置步骤。文中还强调了GSD文件的作用,用于描述机器人的属性和行为,最后讨论了硬件配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特别是对dsqc1030或dsqc652板卡的支持和888-2或888-3选项的需求。 适合人群: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负责机器人集成和编程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将ABB机器人与西门子设备通过Profinet网络进行通讯并实现外部启动的项目。目标是提高自动化生产线的灵活性和效率,确保机器人和PLC之间的无缝协作。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指导,还包含了实际操作中的关键细节,有助于读者快速掌握相关技能并在实践中应用。

  • scratch少儿编程逻辑思维游戏源码-3D环境.zip

    scratch少儿编程逻辑思维游戏源码-3D环境.zip

  •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泼溅猫.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泼溅猫.zip

  • 新能源领域基于EMD-ARMA的风光出力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基于EMD-ARMA的组合风光出力预测方法,详细阐述了经验模态分解(EMD)和自回归移动平均(ARMA)模型的应用步骤。首先,通过EMD将原始发电数据分解为多个本征模态函数(IMF),然后用ARMA模型对各IMF分量进行建模和预测,最后将预测结果叠加重构,获得最终的风光功率预测值。文中还提供了简化的Python代码示例,帮助读者理解和实现该方法。 适合人群:从事新能源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对风光发电预测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提高风光发电预测精度的项目,旨在通过先进的数学模型优化电力调度和资源配置。 其他说明:本文提供的代码示例仅用于教学目的,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和完善。此外,建议在实践中参考更多专业文献和寻求专家意见以确保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scratch少儿编程逻辑思维游戏源码-scratch RPG 战斗.zip

    scratch少儿编程逻辑思维游戏源码-scratch RPG 战斗.zip

  • scratch少儿编程逻辑思维游戏源码-窗户冒险.zip

    scratch少儿编程逻辑思维游戏源码-窗户冒险.zip

  • scratch少儿编程逻辑思维游戏源码-FC经典游戏 沙罗曼蛇.zip

    scratch少儿编程逻辑思维游戏源码-FC经典游戏 沙罗曼蛇.zip

  •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跑酷版《我的世界》.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跑酷版《我的世界》.zip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