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更多

7顶
0踩

行业应用

转载新闻 百度杀入即时通信红海

2008-02-24 11:24 by 副主编 QQbyte 评论(2) 有3851人浏览
大举招聘人才,但互联网背景IM公司遭遇运营商严重挑战

  近日,记者在百度招聘页面(hr.baidu.Com)上赫然发现,百度已开始正式招募“即时通信产品经理、研发工程师”等多个职位。业内传言终被证实,这家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在取得新闻牌照、宣布进军电子商务之后,也图谋在IM市场大展拳脚。然而从目前情形来看,即使是腾讯这样的IM霸主,也受到中国移动等运营商的挑战,号称在此领域“尚无具体时间表”的百度会否面临Google Gtalk的尴尬,还要看其未来具体的技术和市场策略。

  尚无具体IM时间表

  记者在百度的招聘信息中看到,招聘IM人员的首要条件中就写着——“拥有知名即时通信软件产品经验者优先”。放眼望去,中国即时通信市场称雄者不过腾讯、MSN几家大鳄,业界分析人士认为,百度向这些公司直接挖人的可能性极大,即时通信人才的身价将也为此一夜高涨。

  此前,百度在其博客产品百度空间上丰富了好友联系功能,即被视为进军IM的先兆。而在过去的一年中,百度在社区的发展势头更为迅猛,“艳照门”事件中百度贴吧的火爆活跃,放眼大陆所有网站中,似乎只有天涯能出其右,也足以说明其人气。

  中国互联网的规律证明,有人气与黏性才可能带来新的盈利模式,除了腾讯之外,阿里巴巴的淘宝旺旺也是当年竞争中有力的制敌武器。前不久在谈到进军电子商务C2C(个人间交易)时候,百度董事长兼总裁李彦宏也表示,“百度拥有全球最大的中文互动知识社区,依靠百度贴吧、知道及空间等社区产品,已发展出数以亿计的社区用户,社区优势也将成为百度成功进军电子商务领域奠定最牢靠的基石之一。”此外,百度的搜索也覆盖了国内70%的互联网用户,目前作 IM可谓是水到渠成。

  不过,百度新闻发言人则表态称,“百度尚无进军该领域的具体时间表”。

  2007年度中国互联网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IM市场规模已达47.5亿元,预计到2009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达87.6亿。超过30%的市场年增长速度,加之IM软件的用户黏性,不断吸引着新的竞争者加入到这一领域。

  飞信等业已形成挑战

  “现在即时通信领域已是‘红海’,争夺非常激烈,如果百度再参与进来,差异化竞争优势在哪里还不清楚。”有运营商人士表示,目前大部分网民都已用上QQ或MSN,此外还有网易POPO,TOM的SKYPE等,PC桌面上客户端竞争已非常激烈;而移动IM领域,飞信和移动QQ也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企业应该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在移动、联通、网通等电信运营商的强势切入下,IM格局一年多的时间内发生巨变——以无线IM为例,该领域分裂为两大阵营:互联网公司和电信运营商。猛增的市场预期是双方争夺的动因——市场调查公司I Research数据显示,我国移动即时通信市场未来三年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到2010年,整体规模将增至14.4亿元。

  2006年年底,中国联通推出了自己的移动IM产品“超信”;去年4月,中国网通推出其移动即时通信业务的网站和网通的即时通信产品“灵信”;2007年6月中国移动宣布旗下无线即时通信工具飞信正式开始商用,商用后的飞信完全免费。

  记者了解到,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近日推出名为“网信”的IM产品,可以实现电脑与手机、小灵通等终端之间的文字信息即时交流,还具有短信定时群发的功能。而广东电信早在2004年即推出一款集短信收发(群发)、网络聊天、文件传送等功能为一体的即时通信软件“宽乐通信”。四大运营商皆在此与腾讯、MSN分羹。

  而易观国际去年底发布《2007年第3季度中国即时通信市场季度监测》称,中国移动飞信活跃用户数已达到1328万,在国内即时通信市场所占座次已紧随腾讯QQ、新浪UC和MSN之后。而来自中国移动的消息,飞信注册用户去年底已达6600万,对QQ和MSN的霸主地位形成挑战。
7
0
评论 共 2 条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2 楼 bei79 2008-02-25 12:18
牛叉, 说得忒有理有据了, 长见识! 非常感谢!
1 楼 QQbyte 2008-02-24 11:31
百度要做im了。考虑到中国im的现状,在腾讯占据70%以上的IM市场,剩下是大部分被MSN占领,另外还有移动的互联网代理人飞信正在开疆扩土。在这个情况下,百度要进军IM市场,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IM市场的成熟度:

IM是互联网续web、Email、BBs应用后,历史最悠久的应用之。无论在国内(QQ)还是国际上(MSN和yahooMessenger),主导产品都已经雄踞主流市场7~10年的时间。这十年来不断有新的产品诞生,但是从目前看,都无法撼动旧霸主的地位。

sina 在当年错失IM先发机遇后,通过收购UC追赶QQ,虽然有sina的门户优势,uc的市场份额一直无法突破。163在2001年前后的网络聊天室也风靡一时,但是这些用户不但没有成功转换为网易泡泡的用户,在网易停止短信鼓励推广后,泡泡的市场份额迅速萎缩,即使后来网易成功的强化他在邮件领域的市场份额,有网易邮件支持的网易泡泡的安装量估计还不如foxmail。MSN算是最有天赋的,有微软这个老爸,在操作系统级别的支持上,MSN可以说在95%以上的电脑上被默认安装了,可是即使是这样,在中国MSN一直盘踞在商务领域,说曲高和寡也罢,说主动动机不强也罢,MSN实际上不但没有超越QQ,而且现在看市场还向下波动了一点点。另外就是阿里旺旺,阿里旺旺在电子商务用户交易活跃人群中算安装量极高的。这个和阿里巴巴(B2c)和淘宝对(C2C)领域的领先有关,而且主要是淘宝掌握了交易双方出现纠纷时候的裁判权,裁判对与证据的渴望导致被裁判双方都倾向使用阿里旺旺留下实体证据。否则A用阿里旺旺,B用电邮,作为裁判的淘宝对采用旺旺的证据直接采信。也正式因为如此,旺旺固然在交易人群中成绩斐然,在交易圈外却毫无长进了。skype 算是在语音技术领域有强大优势的IM工具,刚刚进入中国时候增长速度令人瞩目,但是随着QQ超级语音的推出,目前skype的市场份额也被挤压成“小众” 产品了。还有sohu,剑走偏锋,推出web模式的im工具(sohu小纸条),虽然有chinaren校友录、blog等支持,但是从用户活跃程度上来说,还无法奢谈同QQ竞争。

对于百度,门户?邮件?社区?c2c?这些领域目前的市场老大都用im工具了,但是结果都没有形成对QQ的搅局。百度有什么?最强大的是搜索,比较全球搜索老大Google,他在有gmail的巨大成功下,推出GTalk(甚至支持GTalk聊天记录留存gmail),结果呢?前几天就有新闻说,不到MSN和YahooMessenger 2%的市场规模,2%,同Google在搜索领域对微软的咄咄逼人的气势相比,确实相距甚远。搜索不是万能,尤其没有百度邮件下的搜索做im,有百度的 fans叫嚣说取代QQ就是夜郎自大。当然李彦宏还有巨大的号召力,王志东有号召力吧,lava现在有几个人用过呢?百度还有贴吧等人气,如果靠贴吧的用户都可以做一个叫嚣挑战qq的im工具,百度还不如立刻买下来天涯或者mop算了。在目前的格局下,百度做im,不是百度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百度im做到最后,顶天就是做成旺旺,这个顶天的条件前提还是百度C2c能否做到淘宝规模(百度c2c已经在楼上响了很久,却迟迟未见人下楼),否则百度c2c和im 最后都是鸡肋。

也许百度认为,im未来注定是开放式的,就是说,im工具都是互联互通的。IM未来是否互联互通,也许更多的不是看百度的努力,而是看政府和法律的态度。让QQ自己主动开放,等于qq自己开仓放粮,不可能的。IM未来互联互通并不是不可能,百度先埋子也不是不行,让我们再看看国外,今天GTalk的用户实际上就是可以同MSN用户互联互通。理性选民版主冰块爸爸就是实践者之一。但是GTalk的自己产品的发展和用户的发展还是令人感到失望。互联互通是普通IM产品的一个机会,但并不是一定就是等于能够在落水钱套上救生圈。

IM工具的本质是一个人和人的纽带。和其他产品不一样,尤其在没有通讯协议互联互通情况下。你弃用QQ的结果就是你直接弃用在im工具上联系你QQ 上朋友,你迁移QQ的成本根本不取决于你自己对QQ的认知程度能够决定的,而是要你QQ上大部分朋友整体对QQ的认知才能决定。你可以不要qq,但是你不能不要qq上的朋友,只有做到不要qq上的朋友,才谈的上和qq说再见。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用户迁移im工具的成本被认为放大,你IM上朋友越多,迁移成本就成倍增加。所以除了飞信(这个等下专门说)外,目前其他im工具谈同qq的竞争都是扯淡。

所以百度的im,不能既希望太高。也许对百度来说,有一个im聊胜于无,起码是未来IM互联互通的一个埋伏,也起码是还在画饼的百度c2c的一个台柱。但是说能够对股价有什么影响力,能够真的为百度打出一片新天地,还为时尚早。我个人觉得baidu出招im,里子就是为自己的 C2c做准备,另外就是骗骗投资市场,你看,我一边是东渡日本,一边是是国内夺食阿里和腾讯。东渡日本应该是积极的,国内火拼阿里和腾讯,也许真应了某业内人士说是到卖空百度的时候了。

下面专门说说QQ真正的头疼的:飞信。

和 uc、skype、sohu小纸条相比,飞信和他们不一样的地方是,老爸特别牛,中国移动,是手机领域的“神”,这一点和msn有的媲美。先不说钱多钱少,钱多等于只要他老爸乐意,就是天天烧钱人家飞信还能活的有模有样。关键是,中国移动替飞信养了一批圈了一块地,中国网民有1亿,但是中国的手机用户快有5亿了。市场规模不一样。腾讯虽然在国内75%的电脑上安家落户,但是中国移动的飞信有需要可以瞬间在70%的手机用户上出现。也就是说,飞信不但不存在安装问题,而且所有用户群基本留存,只要飞信不点头,不管是msn还是qq,都不能真正占领这批用户。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飞信的IM本质上不是PC2PC的IM工具,而是“Mobile2PC”,甚至是“Mobile2Mobile”的工具。上文说道IM的本质是人和人的关系。飞信不但有计算机上人和人的关系,还有计算机上人和手机人的关系,还有手机人和手机人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说,在目前情况下,只有飞信(或者将来新电信,新联通下的某信)才有可能真正形成对QQ的威胁。

飞信虽然有一个万能的,被称为神的爸爸。但是正因为这个爸爸接近无所不能,却也给飞信带来几个问题,1、先天条件太好,后天不吃苦,不钻研。做飞信的都至少是中移动高层集团领导之一了,天生就是做老爷的,不做有的吃,做对个人来说也不大能吃多好。所以后天不吃苦,不钻研。这就是中国大国企的通病,一面是牛的不得了,另外一面真的说道什么技术有多大突破,估计很多都是买来的。2、飞信的爸爸对飞信来说决策影响力实在太大了。中国电信到快看到3g牌照了,立刻剪掉自己的互联网增值部门,一句话,就退出互联网增值领域。其中一点原因就是垄断赚钱赚的实在太容易了,稍微需要一点吃苦的,或者麻烦一点,就不爱做。飞信也一样,现在飞信赚钱就很容易,电脑上发送到飞信手机不要钱,飞信手机发回电脑就赚了一毛钱。这一点钱对任何一个互联网企业来是,都是天文大的利润,但是对中国移动来说,搞来搞去,搞不好还不如几个节日短信拜年收益高。九牛一毛呀。所以,飞信最大的风险就是中移动爸爸哪天一开心说,这点钱实在毛毛雨,不如送给**做,我们每年只要养几个管理人员自己收70%的获利就好了。而且说不定,让穷人来做,人家能做大蛋糕,飞信自己赚100%不如人家还不如人家交70%的多。

发表评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您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