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
工艺流程绘图软件
工艺流程图绘制,模块化粘贴、复制。适合零基础新手使用。
-
《软件工艺》—第1章软件工程的悖论
本节书摘来自异步社区《软件工艺》一书中的第1章软件工程的悖论,作者【美】Pete McBreen,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第 1 章 理解软件工程软件工艺为了看清软件工程适用(以及不适用)的范畴,我们首先需要对软件工程有一个深入的理解。为了理解软件工程,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在早期的软件工程文献中提到的那些项目。稍做研究,你就会发...
-
《软件工艺》目录—导读
版权声明软件工艺Authorized translation from the English language edition, entitled Software Craftsmanship: The New Imperative, 0201733862 by Pete McBreen, published by Pearson Educat...
-
浅谈软件工艺
第一次读到这样另类的书,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笔者是一个非常讨厌使用软件工程的方法来开发软件的人。这种给我的感觉一直贯穿到我读完整本书,这本书是我用一个晚上的时间一口气读完的,理解上可能只限于表层,但就针对这表层的一点理解下面我来谈一下我的认识。 软件工艺这本书的笔者一直强调一个问题,那就是工匠在一个项目中的地位。工匠这个词听起来是一个很老的词了,在过去其他行业当中工匠是一
-
[笔记] 软件工程 VS 软件工艺 -- 《软件工艺》读后
花了俩个晚上一口气读完了《软件工艺》,应该是即《程序员修炼之道》后再让我喝彩的非技术类计算机书籍了,虽然看得是囫囵吞枣,却也酣畅淋漓,解决了我心中的疑惑。软件工程强调的是软件开发的过程,软件工艺则强调软件开发中工匠的重要性,换句话来说,软件工程强调的是管理,软件工艺强调的是人。 软件工程将软件开发严格的划分需求、概要、详设、开发、终结几个阶段,各阶段有各自的负责人,通过详尽的文...
-
"软件工程"与"软件工艺",孰是孰非
近来"软件工程"与"软件工艺"是非曲直之争颇为激烈,"软件工程"支持者大骂"软件工艺"离经背道,"软件工艺"支持者口口声声要放弃"软件工程"。自《Software Craftsmanship》的中译本《软件工艺》出版后,在国内软件界也掀起了一阵涟漪。本文阐述本人的一家之见,希望有助于平息不必要之争论。 计算机界的泰山北斗Fred Brooks在其1986年的著名论文《No S
-
探索软件工艺学:掌握科研软件技能的利器
探索软件工艺学:掌握科研软件技能的利器 去发现同类优质开源项目:https://gitcode.com/ 欢迎来到软件工艺学(Software Carpentry)——一个致力于提升全球各领域研究人员软件开发和协作技巧的志愿者讲师社区。这个开源项目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更是一个连接和导航社区GitHub上众多仓库和课程的元仓库。 什么是软件工艺学? 软件工艺学是一个教育性的社区,我们的目标是...
-
《软件工艺》读后感
1. 对于一个少于100人年的项目,没有必要采用软件工程的方法,那样只是会浪费太多的时间,采用软件工艺的方法可能会更快、更高效的完成任务。2. 在一个项目开始之前,应该先考虑软件工程是否适用。3. 做一个“足够好”的软件,是自己在给自己找做一个低质量的软件的借口。在一个软件里面不可避免会有Bug,但是这不能使我们放松对测试的要求,测试的目的是找到尽可能多的错误并加以改正。4. 软件工艺
-
软件工艺
普遍来说,中国人缺乏匠人的气质。“匠人”这个词在中国几乎是一个贬义词。例如说:“xx不过只是一个匠人”。但是其实国内的软件行业正是缺乏一大批对于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的软件工匠,这才是国内软件行业的主要问题所在。相比之下,日本人是一个非常有匠人气质的民族。手艺精湛的匠人自古以来在日本都受到普遍的尊重。在这个方面,我们需要向日本人学习的地方有很多。自 从Pete McBreen所著的Software C
-
关于软件工艺
前天看了看软件工艺一书,书中有不少观点解决了我以前的困域,但有些观点也不尽相同,我个人认为,工艺应该更重示具体的实现方式,所谓这具体的实现方式应包括:开发技能,工作习惯。说得形象些,工艺就是软件的战术实现,而软件工程则是战略指导,市面上上的软件开发工具则可以给我们提供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来帮我们达到目的。
-
《软件工艺》——前言
(《软件工艺》一书即将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详情参见http://www.china-pub.com/computers/subject/huodong/ry12.23/tyzt.htm。本文是该书的前言。)前言用“工艺学”来比喻软件开发,这可以看成是对软件开发的一次追根溯源:优秀的软件开发者们一直都知道,编程的确就是一门工艺技巧。不论软件开发者拥有多少纷繁芜杂晦涩难懂的知识,但最终左右着
-
《软件工艺》——序言
(《软件工艺》一书即将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详情参见http://www.china-pub.com/computers/subject/huodong/ry12.23/tyzt.htm。本文是Pragmatic Programmer一书的作者David Thomas为该书所作的序言。)序言本书提出了一些相当棘手的问题。对于工作量少于100人年的项目,软件工程仍然适用吗?软件工程与生俱
-
[读书笔记]《软件工艺》
该书相关信息:《软件工艺》,Pete McBreen(著),熊节(译),人邮出版,2004年 软件工程的关键问题就在于:“它使我们忘记了是人开发软件”。 确定过程,验证过程。 所有的软件需求都来自于人,需求的获取无法自动完成,开发者必须和用户沟通才能了解用户的真正需求。 彼此学习是软件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而对于如今的很多项目来说设计和实现都已经不再是难题
-
《软件工艺》——中译本序
(《软件工艺》一书即将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详情参见http://www.china-pub.com/computers/subject/huodong/ry12.23/tyzt.htm。本文是作者Pete McBreen专门为中译本所作的序言。)中译本序看见“软件工艺”的思想在全世界得到日益广泛的认同,我欣喜若狂。这本《软件工艺》,是为软件开发的工艺学送上的赞歌。在过去的30年中,很多人
-
《软件工艺》读书小记
软件开发理应有其乐趣。否则,开发过程就是错的
-
买到《软件工艺》!
今天为了这本书去书店逛逛,不巧我最熟的电子科技书店今天盘成,晕,一年一次的这个机会都能被我碰上,不知是庆幸还是不幸? 还好,可以去七环,直接问到了没有,小姐说是不知,用机器查询,小姐对工艺这两个字颇感生疏,专门卖计算机图书的,对“走查”都要比“工艺”耳熟能详一些。 有货,自然取了一本,本来我在电子书店是资深客户可以打七折,在这也就只有八折的份了,不过这本书不贵,一折?who care? 书的版式不...
-
工艺软件1688
工艺软件1688快来下载吧,对毛衫行业有很大的帮助
-
软件工艺( 英文版 )
This book asks some tough questions. Is software engineering appropriate for projects of less than 100 developer-years? Is the specialization inherent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a good idea? Can software development even be expressed in engineering terms? It also asks some sensitive ones: Are less experienced developers paid too much, and should senior developers be paid more than almost anyone else in their organization? Should tools that are less than ten years old be used on long-term projects? And at its heart, this book asks the big question: How can we reorganize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software so that it works? The book has some controversial answers: It suggests that we've lost sight of a simple truth—large methodologies and formal structures don't write software; people do. To fix a growing crisis in software development, we need to start by producing better developers. To do that, Pete looks back to a system that has worked well for hundreds of years—craftsmanship. Craftsmanship is far more than a tag for high-quality work. In the full meaning of the word, craftsmanship is a self-sustaining system in which masters arrange for the training of their replacements and where status is based purely on the work you've done. Apprentices, journeymen, and craftsman all work together as a team, learning from each other. Customers select these teams based on the team's reputation, and teams accept only work that they feel will enhance their reputation. Can this full system of craftsmanship work in our industry? Frankly, I don't know. Many entrenched interests will certainly oppose the idea. But I do know that being apprenticed to masters works. It worked for me. I was lucky enough to attend a great university, where I learned much theory (there was less theory back then). What really made the experience shine, however, was an apprenticeship that I served. One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 took me under his wing. He didn't explicitly teach me, but he showed me by example how a great programmer thinks. Working next to him month after month, I absorbed more practical knowledge about design, coding, and debugging than any course could impart. Later, I joined a start-up in London where I served a different sort of apprenticeship. My new boss showed me that software development was as about people as it was about technology. He helped me understand the business side of the equation and taught me how great development build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from a base of technical strength. I “graduated” from these two very different apprenticeships a far, far better developer than I started out. Based on my personal experience, I'm a believer. Working with masters is the best way to learn a craft. This book offers more than ideas about train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developers. It is also about a philosophy. Craftsmanship stands for taking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for your work, for your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for your profession. It doesn't matter how you develop software. You could be working 9-to-5 in a CMM level 5 shop, or you could be pulling 100-hour, caffeine-drenched weeks developing the next cool first-person shooter. You could use RUP, XP, or SCRUM—or no process at all. Whatever the structure of your work, the real value in software development is added when skilled developers write high-quality, appropriate code, delivering what the customer needs. Methodologies don't produce these skilled developers. Honoring and practicing craftsmanship, along with the other ideas in this book, just might. You'll do yourself and your career a favor if you spend some time with Pete McBreen's tough questions. David Thomas The Pragmatic Programmers
-
读《软件工艺》
软件工艺这本书所提出的东西确实如译者所形容的那样----颠覆性的。初看很多观点都难以接受,但是接着看下去就又不得不对他的阐述点头,直呼“有道理啊”。下面是书中摘出来的一些观点:1。学徒(也就是刚毕业进公司的人)应该从内部使用的工具(框架?)的维护和升级开始。 ----我所见过的都是公司技术高手做这些框架,初来的人可能源码都拿不到,因为商业秘密。2。软件工艺拒绝精细的分工,软件工程对软件开发
-
易佳工艺软件
2010/1/29 11.0.6.0 1.有手工夹条时,速度慢的问题。 元宵节快乐,你吃元宵了吗? 2010/1/29 11.0.5.0 1. 编辑表达式中,输入法不会被切换掉。 2010/1/29 11.0.4.0 1. 输入法记忆功能,在尺寸编辑器中,尺寸名称的输入法具有记忆功能。 2010/1/10 11.0.3.0 1. 夹条文字上有乱码。 2010/1/10 10.9.9.1 1. 码号之间切换速度慢的问题。 2010 新年快乐! 2009/12/30 10.9.8.4 1. 取消对打版制作的影响。 2009/12/30 10.9.8.4 1. 优化曲线段数确定的收针 2. 曲线段数上双击,段数回复为1,也就是不限制的状态。 2009/12/29 10.9.8.3 1. 导出电脑横机中,可以在导出的图片上覆盖一个花型图案。 2009/12/27 10.9.8.2 1. 在区域编辑器中,增加了单线圈重量的计算器, 可以输入行列数和重量, 算出单线圈重量。 2009/12/27 10.9.8.1 1. 旋转过程中,曲线不变型。 2009/12/26 10.9.8.0 1. 增加 长度和角度 的方式定义点。 2009/12/26 10.9.7.9 1. 增加的方块,通过鼠标移动的时候,总是保持方块的形状。 2009/12/26 10.9.7.8 1. 旋转克隆完善,切点完善 2009/12/25 10.9.7.7 1. 不同区域之间的夹条通过区域名称进行区分。 2009/12/25 10.9.7.6 1. 区域和衣片下面的文字,固定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设置其大小。在衣片的显示信息中进行设置。设置之后,所有衣片上都起作用。 2009/12/25 10.9.7.4 1. 双击打开文件的时候,出现错误。 2009/12/25 10.9.7.3 1. 夹条对针有时候串行的问题。 2009/12/25 10.9.7.3 1. 循环收放针格式优化 2009/12/25 10.9.7.2 1. 增加循环收放针功能。 圣蛋快乐 2009/12/19 10.9.7.0 1. 收放针显示不出来 2009/12/19 10.9.6.1 1. 克隆点的时候, 不用克隆收放针基点。 2. 如果出现死机的情况,重新打开软件,系统会提示自动保存的文件是否打开。 2009/12/19 10.9.6.0 1. 切片之后,系统自动给移动出来,可以进行继续拖动。 2009/12/19 10.9.5.9 1. 表格上字体的大小可以调整。 2. 选中一组点组成那个的范围可以切除,系统自动形成剩余部分。 3. 选择一组点可以进行切片。 2009/12/19 10.9.5.8 1. 工具栏中平移按钮旁边增加了三个二级菜单: 移动选中关键点: 通过鼠标可以把选中的关键点(多个)进行移动 水平移动选中关键点: 通过鼠标可以把选中的关键点(多个)进行水平移动 垂直移动选中关键点: 通过鼠标可以把选中的关键点(多个)进行垂直移动 2009/12/19 10.9.5.7 1. 编辑增加关键点的工具下面有二级菜单: 增加水平点:增加的点在前一个点的水平方向 增加垂直点:增加的点在前一个点的垂直方向 2009/12/19 10.9.5.6 1. 记号线可以单独定义密度,选择一个记号线,然后点密度,可以添加这条记号线上的密度。 这样,可以在一片上通过记号线勾画出来一个特殊密度的区域。 2009/12/19 10.9.5.5 1. 拉曲线时,如果设定先收针的情况下,向左收针不好用。 2009/12/14 10.9.5.4 1. 当记号点设定用“针”的方式显示的时候,自动出现收放针。 2. 可以选中一些点,点“显示所有/选中收放针”可以只把选中的收放针显示出来。 3. 工具栏上去掉叹号的颜色变暗一些 2009/12/14 10.9.5.2 1. 工具栏上的选择框增加了2个二级按钮: a. 多选,可以在已经选中的基础上,继续选择 b. 线选,可以按住鼠标,鼠标通过的那条线上所有的点都被会被选中。 2. 收放针规律分组中,每次选中一行。 2009/12/14 10.9.3.1 1. 收放针规律可以分组保存 2009/12/14 10.9.3.0 1. 英制的时候,下机长度有部分没有转换成分数 2009/12/14 10.9.2.0 1. 下機密度讀取不正確. 2. 导出电脑横机,白色的颜色中间带黑点的问题。 2009/12/13 10.9.1.0 1. 通过"典"进入收放针规律的多选界面. 在这个界面中,可以完成下列工作: a. 在下面的表格中,可以通过拖动,改变顺序 b. 在下面的表格中,可以通过 "delete"键盘,删除某个收放针规律 c. 可以把一组收放针规律定义成为一个收放针规律组。 d. 可以覆盖已有的收放针规律组,也可以装入保存的收放针规律组. 2009/12/11 10.8.9.9 1. 收放针规律可以同时指定多个, 系统会按照顺序寻找最接近的. 2. 点"典"后,系统自动进行计算. 2009/12/11 10.8.9.6 1. 针对2*1的组织,需要按照3的倍数调整。衣片上的中心针在不同的区域上或者都有,或者都没有。 2009/12/11 10.8.9.5 1. 中心针的保存问题. 2009/12/11 10.8.9.4 1. 针对2*1的组织,需要按照3的倍数调整。系统在工具栏上批量移动节点的二级菜单中增加了下列菜单: 整体加3针 整体减3针 3的倍数针(可调中心针) 3的倍数针(不可调中心针) 操作方式:选择一个要移动的点,通过上面的工具,可以进行3的倍数相关的调整。 2009/12/10 10.8.9.2 1. 拉曲线出现"次数小于1"的错误。 2009/12/10 10.8.9.1 1. 按照顺序选择几个点,可以组成一个新的记号线。在“双点”的那个按钮的下拉菜单下有选项。 2009/12/10 10.8.8.1 1. 選擇要刪除的文字,點刪除后,只刪除選中的文字. 2. 不对称转换为对称时, 如果设定有显示针数的情况,对称的针数自动转换成为到中点. 3. 收放针计算器中,如果已经设定过收放针规律,不需要重新装入,即可进行计算. 点计算按钮,系统自动装入. 2009/12/5 10.8.6.0 1. 完善曲线分段功能, 能够根据弯曲的程度,进行分段. 2009/12/4 10.8.5.0 1. 报表预览时, 报表的大小根据上一次采用的方式。默认是全部显示。 2009/12/4 10.8.3.2 1. 克隆衣片,出现多个区域在一个点上. 2009/12/4 10.8.3.1 1. 全屏显示功能完善,上面的字也可以显示出来. 2009/12/2 10.8.3.0 1. Erdos报表增加了 无参数 选项,适合用于不希望打印参数的公司. 2009/12/2 10.8.2.0 1. 选择尺寸的时候,如果尺寸太长,容易跳掉. 2009/11/29 10.8.0.0 1. 工具栏上增加多种标注方法的选择. 2009/11/29 10.7.8.2 1. 选择一串关键点, 可以转换成为记号点 2. 选择一串记号点, 可以转换成为关键点. 系统自动找到最靠近的地方,插入到边界点。 2009/11/28 10.7.8.0 1. 关键点的复制/粘贴/转换/替换功能. 工具栏上,新增加了按钮。 其中,转换功能代表把一个记号点转换成为一个边界点,或者把一个边界点转换成为记号点。 2009/11/28 10.7.7.0 1. 可以用 夹条 功能定义"组织","针法" 等 横向纹状组织. 衣片上显示的"夹条"二字,也可以替换成其他字. 在衣片的显示信息中进行替换. 2009/11/28 10.7.6.0 1. 系统自动识别收放针规律中的收针还是放针。 2009/11/28 10.7.5.3 1. 收放针计算器计算出来结果有偏差时, 可以选择移动前面一个点. 比如,领心点 不能移动的情况下,可以移动领心的前面一点. 2. 对称的图形,改变成不对称的时候,左边生成的部分和右边的一样。 2009/11/28 10.7.0.2 1. 打開文件速度慢 2009/11/27 10.7.0.0 1. 记号点/ 记号线/ 对称记号点 都可以通过二级菜单直接访问. 2009/11/27 10.6.9.0 1. 设定收放针规律的时候, 如果 针数 或者 转数 是 0, 那么不能设定循环次数是未知数。因为没有意义。 2009/11/26 10.6.8.0 1. 有规律的收放针, 去掉对称后两边会不一样的问题。 2009/11/26 10.6.7.1 1. 收放针计算器选定结果, 选择不上的问题. 2009/11/25 10.6.6.0 1. 被调前的点, 可以进行收放针计算器的调整了。调整被调前的点,其实就是调整调前点的位置。 2. 一个点的位置可以通过一个角度,和半径长度确定。 3. 一個點通過收放針計算器能夠得到解, 但是仍然顯示紅嘆號的問題. 2009/11/24 10.6.5.0 1. 款式信息的平收前缀的列表中增加一个括字 2. 完善调前功能,放码时不会出现问题. 2009/11/23 10.6.4.0 1. 增强打版问题, 一个点,可以根据另外两个点的连线,旋转某个角度. 2009/11/20 10.6.0.1 1. 旋转克隆之后, 可以继续调整克隆的角度. 在旋转克隆的衣片上点右键, "调整克隆角度",可以旋转。 2009/11/20 10.6.0.0 1. 调前的节点也可以批量移动. 2. 分段曲线完善 3. 增加记号点的工具,只能增加记号,即使靠近边界线,也不能增加边界点. 2009/11/20 10.5.9.0 1. 曲线,可以设定段数了. 在关键点信息的面板上设定. 2009/11/20 10.5.8.0 1. 先慢是灰色的 2. 最上面一个点设定调前,出现行数不对的问题 2009/11/18 10.5.6.0 1. 收放针可以设定每次循环的转数. 例如,收领的点,只要设定每次按照一转收,那么系统自动找到每次一转收的方案,并且是直线. 在收放针 上限 后面还有一个选择框. 2009/11/17 10.5.4.0 1. 转换电脑横机时,对于只有一个区域的情况下,转换正确. 2. 旋转打折的点,也可以取掉半转。 2009/11/16 10.5.3.0 1. 原型上其他衣片显示的是真实边界,方便作比较. 2009/11/14 10.5.2.0 1. 增加自动保存功能。可以在系统设置中进行设置。 如果出现意外,忘记保存,可以在“文件”菜单中,打开最后一次自动保存的内容。 2. 收放针计算器中,超过2.5转的可以控制,不显示。 2009/11/11 10.5.1.0 1. 在夹条状态下,点曲线功能,出现错误. 2. 用户可以定义和"中留"具有相同意义的名称,例如"中平收"。 在系统设置 -〉 客户参数 中设置。 2009/11/11 10.5.0.0 光棍节快乐,没有我的份 1. 新生成的文字根据前面保存的格式. 2009/11/09 10.4.8.0 1. 旋转克隆的时候, 有的时候想把两个点连成的线变成直线,只要选中这两个点,点克隆,系统自动计算角度. 2009/11/08 10.4.6.0 1. 如果区域丢失的情况下,系统自动增加一个默认的区域. 2009/11/08 10.4.6.0 1. 定义收放针规律的表格中,右上角有一个五角星符号,点击,弹出菜单中可以"复制,粘贴收放针,也可以将收放针上下颠倒" 2009/11/02 10.4.5.1 1. 旋转克隆的时候, 设定角度的同时,可以看到图形的变化 2009/11/02 10.4.4.1 1. 后整尺寸表中,尺码的顺序从大到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