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翻看电脑里面资料时,发现了以前做的在嵌入式硬件上面运行以ffmepg为基础,以嵌入式硬件解码的多媒体播放工作,发现都快忘记完了。今日得闲整理温习了一下ffmpeg在嵌入式上的运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顺便做了一下记录以备以后使用时参考。
本文(记录)与目前网上很多关于ffmpeg的文章相比有两个特点:
一、重点不在于ffmpeg的解码部分(这个本来是ffmpeg最大的亮点),为什么?前面说了,这是我以前工作的一个整理。况且关于ffmpeg的解码相关文章非常多了,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后面第五部分增加吧。
二、本文是不采用其他第三方的开源多媒体框架而在嵌入式硬件上做多媒体播放项目。第三方的多媒体框架软件隐藏了一些扩展数据的关键处理,很多初学者可能不清楚这些细节问题,所以当ffmepg在自己的解码移植上没有问题,真正在用嵌入式硬件进行解码时会遇到这种问题。
本文将分篇来完成,每篇只力求把基本和重要的点讲述清楚,其他细节和不重要的就不详细描述,具体真实应用在此基础上展开细化应该不难实现一个基本基于ffmpeg的嵌入式播放器的需求。文章具体分篇如下:
(一) FFmpeg基本环境搭建及编译
(二) FFmpeg的解封装基本处理
(三) FFmpeg用于硬件设备解码的关键扩展数据处理
(四) FFmpeg用于硬件的track mode基本控制
(五) 根据情况吧。。。。。。
一、虚拟机安装
由于是在自己家里,不是工作环境,电脑还是装的windows7系统,于是开始安装虚拟机,我平时一直都喜欢用VMWare这个虚拟机,上次买了新电脑后一直都没有安装,这次必须先安装上。先是安装了最新的VMWare Workstation 11 + Ubuntu14.04,发现跑起来巨慢无比,难道是我的电脑落伍了?没有办法,也不想去折腾这个事情,还是老老实实换了一个VMWare Workstation 10.0.1 build-1379776 + Ubuntu-12.04.4-alternate-i386,最好跑起来还凑合。具体虚拟机和Ubuntu的安装过程就不详述了,网上文章一大堆。
二、配置并编译
下载最新版本的ffmpeg,目前稳定版本是ffmpeg-2.6.1。进入虚拟机解压:
配置:
然后进行make编译,最后出现错误:
原来忽略了直接在windows的共享目录中,解压到Linux目录中便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了。当然如果我们编译的不是共享库,而是静态库,也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因为没有Linux的链接文件。
在Linux目录下,编译成功,生成我们的动态库:
这样我们生产了我们需要的动态库和头文件。
大家可能糊涂了,我现在是在pc上编译的,不能用于嵌入式设备上。这个我知道,我也没有办法,现在我已经没有以前的那些ARM的编译环境。大家如果是在实际的交叉环境下,配置ffmpeg的configure时指定交叉编译参数,估计大概如下面的配置:
./configure --prefix=./install --disable-static --enable-shared --enable-gpl --enable-pthreads --cross-prefix=arm-none-linux-gnueabi- --enable-cross-compile --target-os=linux --extra-cflags="-mcpu=arm9 -W -Wall -Wpointer-arith -Wstrict-prototypes -Winline -Wundef -O2 -Wall" --arch=armv4l --cpu=arm9
当然这些既是根据具体的环境修改了。这里就不多说,本文只有在PC上来讲解。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第一时间获得博客更新提醒,以及更多技术信息分享,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平台:程序员互动联盟(coder_online),扫一扫下方二维码或者搜索微信号coder_online即可关注,我们可以在线交流。
相关推荐
- QT:介绍QT库的基本概念、开发环境搭建等。 - QTE移植:学习如何将QT移植到嵌入式系统中。 **3. QT窗口程序设计** - 窗口控件:按钮、标签、列表等控件的使用。 - 信号与槽机制:深入理解信号与槽的绑定方式。 *...
在开发过程中,开发者可能使用了GCC编译器将源代码编译成可在Cortex-A8上运行的目标代码,同时利用GDB进行远程调试,以确保程序在实际硬件上的稳定性和性能。此外,可能还需要使用Qt Creator或Eclipse等集成开发环境...
在这个教程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在Linux环境下,特别是ARM架构的设备上,使用mjpg-streamer工具进行网络视频流的移植和搭建。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mjpg-streamer的基本概念。mjpg-streamer是一款轻量级的开源软件...
在Windows环境下,本工具集提供了预编译的darknet-gpu和darknet-cpu两个执行文件,用户无需复杂的编译过程,只需准备相应的硬件环境,如安装GPU驱动,即可快速开始训练或测试。 关于训练,YOLOv3-tiny模型需要数据...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模 拟试题及答案详解.pdf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语音发射机的设计与实现,涵盖了从硬件电路到具体元件的选择和连接方式。文档提供了详细的电路图,包括电源管理、信号处理、音频输入输出接口以及射频模块等关键部分。此外,还展示了各个引脚的功能定义及其与其他组件的连接关系,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能。通过这份文档,读者可以全面了解语音发射机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细节。 适合人群:对电子工程感兴趣的初学者、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以及需要深入了解语音发射机制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构建自己的语音发射设备的研究人员或爱好者,帮助他们掌握相关技术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也为教学机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研究材料。 其他说明:文档不仅限于理论讲解,还包括具体的实施步骤,使读者能够动手实践并验证所学知识。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用易语言编写的单线程全功能注册机源码,涵盖了接码平台对接、滑块验证处理、IP代理管理以及料子导入等多个核心功能。文章首先展示了主框架的初始化配置和事件驱动逻辑,随后深入探讨了接码平台(如打码兔)的API调用及其返回数据的处理方法。对于滑块验证部分,作者分享了如何利用易语言的绘图功能模拟真实用户的操作轨迹,并提高了验证通过率。IP代理模块则实现了智能切换策略,确保代理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此外,料子导入功能支持多种格式的数据解析和去重校验,防止脏数据污染。最后,文章提到了状态机设计用于控制注册流程的状态持久化。 适合人群:有一定编程基础,尤其是熟悉易语言的开发者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易语言注册机开发的技术细节,掌握接码、滑块验证、IP代理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场景。目标是帮助读者理解并优化现有注册机的功能,提高其稳定性和效率。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部分技术和实现方式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请谨慎使用。同时,建议读者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相关开发和测试。
计算机绘图实用教程 第三章.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 2018中文版基础教程 各章CAD图纸及相关说明汇总.pdf
C++相关书籍,计算机相关书籍,linux相关及http等计算机学习、面试书籍。
计算机二级mysql数据库程序设计练习题(一).pdf
计算机发展史.pdf
计算机二级课件.pdf
计算机概论第三讲:计算机组成.pdf
内容概要:本文档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国通信学会共同发布,旨在探讨端侧算力网络(TCAN)的概念、架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场景。文中详细分析了终端的发展现状、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阐述了端侧算力网络的定义、体系架构、功能架构及其主要特征。端侧算力网络通过整合海量泛在异构终端的算力资源,实现分布式多级端侧算力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升网络整体资源利用率和服务质量。关键技术涵盖层次化端算力感知图模型、资源虚拟化、数据压缩、多粒度多层次算力调度、现场级AI推理和算力定价机制。此外,还探讨了端侧算力网络在智能家居、智能医疗、车联网、智慧教育和智慧农业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场景。 适合人群:从事通信网络、物联网、边缘计算等领域研究和开发的专业人士,以及对6G网络和端侧算力网络感兴趣的学者和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端侧算力网络技术原理、架构设计和应用场景的读者。目标是帮助读者掌握端侧算力网络的核心技术,理解其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潜力,推动端侧算力网络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 其他说明:本文档不仅提供了端侧算力网络的技术细节,还对其隐私与安全进行了深入探讨
学习java的心得体会.docx
计算机二级考试(南开100题齐全).pdf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计算机二级C语言考试的内容和备考方法。首先概述了计算机二级考试的意义及其在计算机技能认证中的重要性,重点讲解了C语言的基础语法,包括程序结构、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等。接着深入探讨了进阶知识,如函数、数组、指针、结构体和共用体的应用。最后分享了针对选择题、填空题和编程题的具体解题技巧,强调了复习方法和实战演练的重要性。 适合人群:准备参加计算机二级C语言考试的学生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考生系统地掌握C语言的核心知识点;②提供有效的解题策略,提高应试能力;③指导考生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增强实战经验。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涵盖了理论知识,还提供了大量实例代码和详细的解释,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此外,文中提到的解题技巧和复习建议对实际编程也有很大帮助。
论文格式及要求.doc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三菱FX3U PLC及其485BD通信板与四台台达VFD-M系列变频器进行通信的设置与应用。主要内容涵盖硬件连接注意事项、通信参数配置、RS指令的应用、CRC校验算法的实现以及频率给定和状态读取的具体方法。文中提供了多个实用的编程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梯形图和结构化文本编写通信程序,并讨论了常见的调试技巧和优化建议。此外,还提到了系统的扩展性和稳定性措施,如增加温度传感器通信功能和应对电磁干扰的方法。 适合人群: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熟悉三菱PLC和台达变频器的使用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实现多台变频器联动控制的工业应用场景,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和系统可靠性。通过学习本文,读者可以掌握如何构建稳定的RS485通信网络,确保变频器之间的高效协同工作。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指导,还包括了许多来自实际项目的经验教训,帮助读者避免常见错误并提升编程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