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rbhhc
  • 浏览: 669052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2
  • 来自: 深圳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Nginx负载均衡

 
阅读更多

     nginx的负载均衡策略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内置策略和扩展策略。内置策略包含加权轮询和ip hash,在默认情况下这两种策略会编译进nginx内核,只需在nginx配置中指明参数即可。扩展策略有很多,如fair、通用hash、consistent hash等,默认不编译进nginx内核.

       nginx不单可以作为强大的web服务器,也可以作为一个反向代理服务器,而且nginx还可以按照调度规则实现动态、静态页面的分离,可以按照轮询、ip哈希、URL哈希、权重等多种方式对后端服务器做负载均衡,同时还支持后端服务器的健康检查。

如果只有一台服务器时,这个服务器挂了,那么对于网站来说是个灾难.因此,这时候的负载均衡就会大显身手了,它会自动剔除挂掉的服务器.

下面简单的介绍下我使用Nginx做负载的体会

下载---安装Nginx这些不介绍了,前篇有介绍.

windows和Linux下配置Nginx负载的写法一样,故不分开介绍.

Nginx负载均衡一些基础知识:

nginx 的 upstream目前支持 4 种方式的分配 
1)、轮询(默认) 
每个请求按时间顺序逐一分配到不同的后端服务器,如果后端服务器down掉,能自动剔除。 
2)、weight 
指定轮询几率,weight和访问比率成正比,用于后端服务器性能不均的情况。 
2)、ip_hash 
每个请求按访问ip的hash结果分配,这样每个访客固定访问一个后端服务器,可以解决session的问题。 
3)、fair(第三方) 
按后端服务器的响应时间来分配请求,响应时间短的优先分配。 
4)、url_hash(第三方)

按访问的url的hash结果分配,使每个url定向到同一个后端服务器,后端为缓存服务器比较有效。

配置:

在http节点里添加:

#定义负载均衡设备的 Ip及设备状态 

upstream myServer {

server 127.0.0.1:9090 down; 
server 127.0.0.1:8080 weight=2; 
server 127.0.0.1:6060; 
server 127.0.0.1:7070 backup; 
}

在需要使用负载的Server节点下添加

proxy_pass http://myServer;

upstream 每个设备的状态:

down 表示单前的server暂时不参与负载 
weight 默认为1.weight越大,负载的权重就越大。 
max_fails :允许请求失败的次数默认为1.当超过最大次数时,返回proxy_next_upstream 模块定义的错误 
fail_timeout:max_fails 次失败后,暂停的时间。 
backup: 其它所有的非backup机器down或者忙的时候,请求backup机器。所以这台机器压力会最轻。

Nginx还支持多组的负载均衡,可以配置多个upstream 来服务于不同的Server.

配置负载均衡比较简单,但是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怎么实现多台服务器之间session的共享

下面有几种方法(以下内容来源于网络,第四种方法没有实践.)

1) 不使用session,换作cookie

能把session改成cookie,就能避开session的一些弊端,在从前看的一本J2EE的书上,也指明在集群系统中不能用session,否则惹出祸端来就不好办。如果系统不复杂,就优先考虑能否将session去掉,改动起来非常麻烦的话,再用下面的办法。

2) 应用服务器自行实现共享

asp.net可以用数据库或memcached来保存session,从而在asp.net本身建立了一个session集群,用这样的方式可以令 session保证稳定,即使某个节点有故障,session也不会丢失,适用于较为严格但请求量不高的场合。但是它的效率是不会很高的,不适用于对效率 要求高的场合。

以上两个办法都跟nginx没什么关系,下面来说说用nginx该如何处理:

3) ip_hash

nginx中的ip_hash技术能够将某个ip的请求定向到同一台后端,这样一来这个ip下的某个客户端和某个后端就能建立起稳固的session,ip_hash是在upstream配置中定义的:

upstream backend {
server 127.0.0.1:8080 ;
server 127.0.0.1:9090 ;
ip_hash;
}

ip_hash是容易理解的,但是因为仅仅能用ip这个因子来分配后端,因此ip_hash是有缺陷的,不能在一些情况下使用:

1/ nginx不是最前端的服务器。ip_hash要求nginx一定是最前端的服务器,否则nginx得不到正确ip,就不能根据ip作hash。譬如使用的是squid为最前端,那么nginx取ip时只能得到squid的服务器ip地址,用这个地址来作分流是肯定错乱的。

2/ nginx的后端还有其它方式的负载均衡。假如nginx后端又有其它负载均衡,将请求又通过另外的方式分流了,那么某个客户端的请求肯定不能定位到同一台session应用服务器上。这么算起来,nginx后端只能直接指向应用服务器,或者再搭一个squid,然后指向应用服务器。最好的办法是用location作一次分流,将需要session的部分请求通过ip_hash分流,剩下的走其它后端去。

4) upstream_hash

为了解决ip_hash的一些问题,可以使用upstream_hash这个第三方模块,这个模块多数情况下是用作url_hash的,但是并不妨碍将它用来做session共享:

假如前端是squid,他会将ip加入x_forwarded_for这个http_header里,用upstream_hash可以用这个头做因子,将请求定向到指定的后端:

可见这篇文档:http://www.sudone.com/nginx/nginx_url_hash.html

在文档中是使用$request_uri做因子,稍微改一下:

hash $http_x_forwarded_for;

这样就改成了利用x_forwarded_for这个头作因子,在nginx新版本中可支持读取cookie值,所以也可以改成:

hash $cookie_jsessionid;

假如在php中配置的session为无cookie方式,配合nginx自己的一个userid_module模块就可以用nginx自发一个cookie,可参见userid模块的英文文档:
http://wiki.nginx.org/NginxHttpUserIdModule
另可用姚伟斌编写的模块upstream_jvm_route:http://code.google.com/p/nginx-upstream-jvm-route/

 

以下为图文解说:Nginx+tomcat配置集群负载均衡

 


开发的应用采用F5负载均衡交换机,F5将请求转发给5台hp unix服务器,每台服务器有多个webserver实例,对外提供web服务和socket等接口服务。之初,曾有个小小的疑问为何不采用开源的apache、Nginx软件负载,F5设备动辄几十万,价格昂贵?自己一个比较幼稚的问题,后续明白:F5是操作于IOS网络模型的传输层,Nginx、apache是基于http反向代理方式,位于ISO模型的第七层应用层。直白些就是TCP UDP 和http协议的区别,Nginx不能为基于TCP协议的应用提供负载均衡。

 


了解了二者之间的区别于应用场景,对Nginx产生浓厚的兴趣,阅读张宴的<实战Nginx>(这个85年的小伙子年轻有为羡慕+妒忌),搞明白了大致原理和配置,Ubuntu10.10,window下对Nginx+tomcat负载均衡做了配置尝试,将全部请求转发到tomcat,并未做静态,动态分开,图片防盗链等配置。
Nginx 介绍

 


Nginx (发音同 engine x)是一款轻量级的Web 服务器/反向代理服务器及电子邮件(IMAP/POP3)代理服务器,并在一个BSD-like 协议下发行。 其特点是占有内存少,并发能力强,事实上nginx的并发能力确实在同类型的网页伺服器中表现较好.目前中国大陆使用nginx网站用户有:新浪、网易、 腾讯,另外知名的微网志Plurk也使用nginx。

 


上面的全是Nginx介绍基本上是废话,下面转入正题,图文结合展示基本配置,首先是window环境、其次是Ubuntu环境(Vbox虚拟)。本文主要基于Nginx下配置两台tomcat,结构如下图:
 
 

 

Window xp环境:Nginx+Tomcat6

 

1、下载地址

 

http://nginx.org/en/download.html,这里我们推荐下载稳定版(stable versions),本文采用nginx-0.8.20。

 


2、目录结构

 


Nginx-

 

|_ conf 配置目录

 

|_ contrib

 

|_ docs 文档目录

 

|_ logs 日志目录

 

|_ temp 临时文件目录

 

|_ html 静态页面目录

 

|_ nginx.exe 主程序

 


window下安装Nginx极其简单,解压缩到一个无空格的英文目录即可(个人习惯,担心中文出问题),双击nginx启动,这里我安装到:D:\server目录,下面涉及到的tomcat也安装在此目录。

 
 

DOS环境启动

 
 

若果想停止nginx,dos环境运行命令:nginx -s stop

 


3、nginx.conf配置

 


Nginx配置文件默认在conf目录,主要配置文件为nginx.conf,我们安装在D:\server\nginx-0.8.20、默认主配置文件为D:\server\nginx-0.8.20\nginx.conf。下面是nginx作为前端反向代理服务器的配置。

 
 
Nginx.conf代码             
#Nginx所用用户和组,window下不指定
#user  niumd niumd;

#工作的子进程数量(通常等于CPU数量或者2倍于CPU)
worker_processes  2;

#错误日志存放路径
#error_log  logs/error.log;
#error_log  logs/error.log  notice;
error_log  logs/error.log  info;

#指定pid存放文件
pid        logs/nginx.pid;

events {
    #使用网络IO模型linux建议epoll,FreeBSD建议采用kqueue,window下不指定。
    #use epoll;
    
    #允许最大连接数
    worker_connections  2048;
}

http {
    include       mime.types;
    default_type  application/octet-stream;

		#定义日志格式
    #log_format  main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                  '"$status" $body_bytes_sent "$http_referer" '
    #                  '"$http_user_agent" "$http_x_forwarded_for"';

    #access_log  off;
    access_log  logs/access.log;

    client_header_timeout  3m;
    client_body_timeout    3m;
    send_timeout           3m;
 
    client_header_buffer_size    1k;
    large_client_header_buffers  4 4k;

    sendfile        on;
    tcp_nopush      on;
    tcp_nodelay     on;

    #keepalive_timeout  75 20;

    include    gzip.conf;
    upstream localhost {
      #根据ip计算将请求分配各那个后端tomcat,许多人误认为可以解决session问题,其实并不能。
      #同一机器在多网情况下,路由切换,ip可能不同
      #ip_hash; 
      server localhost:18081;
      server localhost:18080;
     }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localhost;   

            location / {
            		proxy_connect_timeout   3;
            		proxy_send_timeout      30;
            		proxy_read_timeout      30;
                        proxy_pass http://localhost;
            }
            
   }
}
 


代理设置如下:

 
 
Proxy.conf代码
 
proxy_redirect          off;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client_max_body_size    10m;
client_body_buffer_size 128k;
proxy_connect_timeout   300;
proxy_send_timeout      300;
proxy_read_timeout      300;
proxy_buffer_size       4k;
proxy_buffers           4 32k;
proxy_busy_buffers_size 64k;
proxy_temp_file_write_size 64k;
 

 

 

gzip压缩相关配置如下:

 
 
Gzip.conf代码
 
gzip              on;
gzip_min_length      1000;
gzip_types         text/plain text/css application/x-javascript;
 


4、Tomcat配置

对于tomcat大家都很熟悉,只需要修改server.xml配置文件即可,这里我们以apache-tomcat-6.0.14为例,分别在server目录,解压缩并命名为:apache-tomcat-6.0.14_1、apache-tomcat-6.0.14_2。、
第一处端口修改:
Xml代码
<!--  修改port端口:18006 俩个tomcat不能重复,端口随意,别太小-->
<Server port="18006" shutdown="SHUTDOWN">
 第二处端口修改:
Xml代码
<!-- port="18081" tomcat监听端口,随意设置,别太小 -->
<Connector port="18081" protocol="HTTP/1.1" 
               connectionTimeout="20000" 
               redirectPort="8443" />

 
第三处端口修改:
Java代码
<Connector port="8009" protocol="AJP/1.3" redirectPort="8443" />
Engine元素增加jvmRoute属性:
Xml代码
<Engine name="Catalina" defaultHost="localhost" jvmRoute="tomcat1">
两个tomcat的端口别重复,保证能启动起来,另一个tomcat配置希捷省略,监听端口为18080,附件中我们将上传所有的配置信息。
5、验证配置与测试负载均衡
首先测试nginx配置是否正确,测试命令:nginx -t (默认验证:conf\nginx.conf),也可以指定配置文件路径。
此例nginx安装目录:D:\server\nginx-0.8.20,dos环境下图画面成功示例:
 

其次验证tomcat,启动两个tomcat,不出现端口冲突即为成功(tomcat依赖的java等搞“挨踢”的就废话不说了);

最后验证配置负载均衡设置,http://localhost/http://localhost/index.jsp。我修改了index.jsp页面,增加日志输出信息,便于观察。注意:左上角小猫头上的:access tomcat2、access tomcat1。说明访问了不同的tomcat。
 

至此window下nginx+tomcat负载均衡配置结束,关于tomcat Session的问题通常是采用memcached,或者采用nginx_upstream_jvm_route ,他是一个 Nginx 的扩展模块,用来实现基于 Cookie 的 Session Sticky 的功能。如果tomcat过多不建议session同步,server间相互同步session很耗资源,高并发环境容易引起Session风暴。请根据自己应用情况合理采纳session解决方案。

 

 

 

Ubuntu10.10环境:Nginx+Tomcat6

 


我们下面简单说下ubuntu10.10下如何安装配置,主要以图片为主,简单解释。

 

 

 

1、下载Nginx

 

地址:http://nginx.org/en/download.html,linux版本:nginx-0.8.20.tar.。解压缩命令:

 


tar -zxvf nginx-0.8.20.tar.gz

 


2、编译安装Nginx

 


Nginx依赖一些其他PCRE、openssl(依赖libssl-dev),本人笔记本Ubuntu环境已经安装PCRE,仅需安装依赖的openssl,下面我们简单说下如何安装PCRE和openssl等

 


PCRE下载地址:ftp://ftp.csx.cam.ac.uk/pub/software/programming/pcre/

 
Shell代码
tar zxvf  pcre-8.01.tar.gz
cd pcre-8.01
sudo ./configure
sodu make
sodu make install
 

 

 

openssl通过apt-get install安装,命令、截图如下:

 
 
Shell代码
 
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sl
sudo apt-get install libssl-dev
//如缺少其他包,请采用此方法安装,ubuntu有依赖提示
 

依赖的软件包安装完毕,下面来编译Nginx:

 
 
Shell代码
 
#将window共享目录软件拷贝到当前工作目录
cp /mnt/fileshare/nginx-0.8.20.tar.gz ./

#解压缩软件包
tar zxvf nginx-0.8.20.tar.gz

 cd nginx-0.8.20
//编译源码,默认使用nobody,指定本机已存在的用户,组,启用nginx-status功能,
监控nginx状态。启动debug
 sudo ./configure  --user=niumd --group=niumd --with-debug 
--with-http_stub_status_module 
 

sudo make 
sudo make install
 


截图 如下:

 

安装结果截图如下:

 

 

 

编译安装正确结束,按照上述window下方法检查默认配置,然后在默认配置下启动nginx,访问http://127.0.0.1,如下图说明成功

 

 

 

Nginx配置成功后我们对window下nginx.conf少做修改,如下:

 
Ubuntu nginx.conf代码
#Nginx所用用户和组
user  niumd niumd;

#工作的子进程数量(通常等于CPU数量或者2倍于CPU)
worker_processes  2;

#错误日志存放路径
#error_log  logs/error.log;
#error_log  logs/error.log  notice;
error_log  logs/error.log  info;

#指定pid存放文件
pid        logs/nginx.pid;

events {
  #使用网络IO模型linux建议epoll,FreeBSD建议采用kqueue
    use epoll;
    
    #允许最大连接数
    worker_connections  2048;
}

http {
    include       mime.types;
    default_type  application/octet-stream;

  #定义日志格式
    #log_format  main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                  '"$status" $body_bytes_sent "$http_referer" '
    #                  '"$http_user_agent" "$http_x_forwarded_for"';

    #access_log  off;
    access_log  logs/access.log;

    client_header_timeout  3m;
    client_body_timeout    3m;
    send_timeout           3m;
 
    client_header_buffer_size    1k;
    large_client_header_buffers  4 4k;

    sendfile        on;
    tcp_nopush      on;
    tcp_nodelay     on;

    #keepalive_timeout  75 20;

    include    gzip.conf;
    upstream localhost {
     #ip_hash
      #ip_hash;
      server localhost:18081;
      server localhost:18080;
     }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localhost;   

            location / {
              proxy_connect_timeout   3;
              proxy_send_timeout      30;
              proxy_read_timeout      30;
                proxy_pass http://localhost;
            }
            
   }
}
 

对于上面关于ubuntu下Nginx配置和window下基本相同,区别在使用的IO网络模型,linux下建议使用epoll,另外就是运行所用的用户和组;

 

 

 

3、配置tomcat

 

请参考window下配置,完全相同。

 

4、启动停止nginx

 

ubuntu下启动nginx与window稍有不同,大致启动停止方法如下。

 

 

 
 
Java代码
#nginx目录执行
sbin/nginx
或通过-c 指定配置文件
sbin/nginx -c usr/local/nginx8.20/conf/nginx/conf
 
 
Shell代码
niumd@niumd-laptop:/usr/local/nginx$ pwd
/usr/local/nginx
niumd@niumd-laptop:/usr/local/nginx$ sudo sbin/nginx -t
the configuration file /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 syntax is ok
configuration file /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 test is successful
niumd@niumd-laptop:/usr/local/nginx$ sudo sbin/nginx -v
nginx version: nginx/0.8.20
niumd@niumd-laptop:/usr/local/nginx$ sudo sbin/nginx -V
nginx version: nginx/0.8.20
built by gcc 4.4.3 (Ubuntu 4.4.3-4ubuntu5) 
configure arguments: --user=niumd --group=niumd --with-debug --with-http_sub_module
niumd@niumd-laptop:/usr/local/nginx$ sudo sbin/nginx 
niumd@niumd-laptop:/usr/local/nginx$ ps -ef|grep nginx
root      5158     1  0 22:32 ?        00:00:00 nginx: master process sbin/nginx
niumd     5159  5158  0 22:32 ?        00:00:00 nginx: worker process
niumd     5161  1577  0 22:32 pts/0    00:00:00 grep --color=auto nginx
niumd@niumd-laptop:/usr/local/nginx$ 
 

 

 

我们通过ps -ef|grep nginx,看到如下结果:

 
 

注意:在启动时linux提示一句警告【warn】……,是因为我们设置的 #允许最大连接数 worker_connections 2048,超过linux默认1024的限制。

 

停止:kill -信号类型 pid

 

nginx/logs目录下有个nginx。pid的文件,此文件记录了每次运行的pid,也可以通过ps命令查询。

 

信号类型如下:

 

 

 
信号控制
信号类型 描述
RERM.INT 快速关闭
HUP 平滑重启,加载配置
USR1 重新加载日志
USER2 平滑升级执行程序
WINCH 从容关闭工作进程
QUIT 从容关闭
 
 
 
 
 
 
 

Memcached Session Manager + Ngnix的配置

 

1. 下载三个JAR:

memcached-2.5.jar

memcached-session-manager-1.5.1.jar

memcached-session-manager-tc6-1.5.1.jar

把它们 放入%tomcat%/lib/ 目录下

 

2. 修改 %tomcat%/conf/context.xml文件,加入这样一行代码:

<Manager className="de.javakaffee.web.msm.MemcachedBackupSessionManager" 
memcachedNodes="n1:localhost:11211"

sticky="false" requestUriIgnorePattern=".*\.(ico|png|gif|jpg|css|js)$" />

 

3. 配置两台这样的tomcat, 一个8080, 一个8090

 

4. 配置nginx,与个tomcat连接起来

upstream localhost {
server locahost:8080;
server locahost:8090;
}

 

location / {
root html;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_Real_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remote_addr;
proxy_pass http://localhost;

 

linux下安装nginx:

 

1)下载nginx

Java代码 复制代码 收藏代码
  1. wget http://nginx.org/download/nginx-0.8.54.tar.gz
wget  http://nginx.org/download/nginx-0.8.54.tar.gz


默认会下载到当前目录下面,也就是pwd目录

2)解压

Java代码 复制代码 收藏代码
  1. tar zxvf nginx-0.8.54.tar.gz
tar zxvf nginx-0.8.54.tar.gz


进入nginx目录 cd nginx-0.8.54
3)

Java代码 复制代码 收藏代码
  1. ./configure
./configure 



configure这一步可能会出现,找不到pcre的error
那么如果可以连网建议用yum命令去安装依赖包。

Java代码 复制代码 收藏代码
  1. yum -y install gcc pcre-devel openssl openssl-devel
yum -y install gcc pcre-devel openssl openssl-devel


如果没有网络,可到CentOS 5.5 DVD下找如下包,按顺序安装

Java代码 复制代码 收藏代码
  1. rpm -ivh pcre-devel-6.6-2.el5_1.7.i386.rpm
  2. rpm -ivh openssl-0.9.8e-12.el5_4.6.i386.rpm
  3. rpm -ivh e2fsprogs-devel-1.39-23.el5.i386.rpm
  4. rpm -ivh keyutils-libs-devel-1.2-1.el5.i386.rpm
  5. rpm -ivh libsepol-devel-1.15.2-3.el5.i386.rpm
  6. rpm -ivh libselinux-devel-1.33.4-5.5.el5.i386.rpm
  7. rpm -ivh krb5-devel-1.6.1-36.el5_4.1.i386.rpm
  8. rpm -ivh zlib-devel-1.2.3-3.i386.rpm
  9. rpm -ivh openssl-devel-0.9.8e-12.el5_4.6.i386.rpm
rpm -ivh pcre-devel-6.6-2.el5_1.7.i386.rpm
rpm -ivh openssl-0.9.8e-12.el5_4.6.i386.rpm 
rpm -ivh e2fsprogs-devel-1.39-23.el5.i386.rpm 
rpm -ivh keyutils-libs-devel-1.2-1.el5.i386.rpm
rpm -ivh libsepol-devel-1.15.2-3.el5.i386.rpm
rpm -ivh libselinux-devel-1.33.4-5.5.el5.i386.rpm
rpm -ivh krb5-devel-1.6.1-36.el5_4.1.i386.rpm
rpm -ivh zlib-devel-1.2.3-3.i386.rpm
rpm -ivh openssl-devel-0.9.8e-12.el5_4.6.i386.rpm



安装好后再执行 ./configure
最后会看到类似下面信息,表示编译成功

Java代码 复制代码 收藏代码
  1. Configuration summary
  2. + using system PCRE library
  3. + OpenSSL library is not used
  4. + md5: using system crypto library
  5. + sha1 library is not used
  6. + using system zlib library
Configuration summary
  + using system PCRE library
  + OpenSSL library is not used
  + md5: using system crypto library
  + sha1 library is not used
  + using system zlib library



4)

Java代码 复制代码 收藏代码
  1. make
make 


5)

Java代码 复制代码 收藏代码
  1. make install
make install



默认会安装到

Java代码 复制代码 收藏代码
  1. /usr/local/nginx
/usr/local/nginx

目录下面

6) 启动

Java代码 复制代码 收藏代码
  1. /usr/local/nginx/sbin/nginx
/usr/local/nginx/sbin/nginx



查看是否启动成功

Java代码 复制代码 收藏代码
  1. [root@maomao sbin]# ps aux | grep nginx
  2. root 103910.00.04008456 ? Ss 10:480:00 nginx: [b][color=red]master[/color][/b] process ./nginx
  3. nobody 103920.00.04164796 ? S 10:480:00 nginx: worker process
[root@maomao sbin]# ps aux | grep nginx
root     10391  0.0  0.0   4008   456 ?        Ss   10:48   0:00 nginx: [b][color=red]master[/color][/b] process ./nginx
nobody   10392  0.0  0.0   4164   796 ?        S    10:48   0:00 nginx: worker process


启动成功,master是主进程,关闭的时候kill这个进程,其他子进程会自动关掉

打开浏览器http://localhost/ 即可看到nginx的默认欢迎页
Welcome to nginx!

nginx默认是用80端口,我们可以在nginx安装目录下的conf/nginx.conf文件中更改。

Java代码 复制代码 收藏代码
  1. vim /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
vim /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


找到以下片段进行更改,然后重启

Java代码 复制代码 收藏代码
  1. server {
  2. listen 80; //端口
  3. server_name localhost; //绑定域名
  4. location / {
  5. root html; //默认目录
  6.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默认首页名称
  7. }
  8. }
 server {
        listen       80; //端口
        server_name  localhost; //绑定域名
        location / {
            root   html; //默认目录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默认首页名称
        }
 }



更改好后,重启nginx。

Java代码 复制代码 收藏代码
  1. kill -HUP `cat /usr/local/nginx/logs/nginx.pid`
kill -HUP `cat /usr/local/nginx/logs/nginx.pid`


HUP信号是平滑重启

停止nginx

Java代码 复制代码 收藏代码
  1. kill `cat /usr/local/nginx/logs/nginx.pid`

 

总结与展望

通过实际的对比测试,我们对nginx各个负载均衡策略进行了验证。下面从均衡性、一致性、容灾性以及适用场景等角度对比各种策略。

以上从源码和实际的测试数据角度分析说明了nginx负载均衡的策略,并给出了各种策略适合的应用场景。通过本文的分析不难发现,无论哪种策略都不是万金油,在具体的场景下应该选择哪种策略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使用者对这些策略的熟悉程度。希望本文的分析和测试数据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更希望有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负载均衡策略产出。

5.   参考资料

http://wiki.nginx.org/HttpUpstreamConsistentHash

http://wiki.nginx.org/HttpUpstreamFairModule

http://wiki.nginx.org/HttpUpstreamRequestHashModule

http://www.web-polygraph.org/

http://nginx.org/

 

  • Nginx.rar (554.5 KB)
  • 描述: Nginx研讨报告
  • 下载次数: 2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算法与数据结构】力扣763划分字母区间:C++实现字符串分割算法解析与代码示例

    内容概要:文章主要讲解了力扣763题——划分字母区间的解法。题目要求对字符串进行划分,使得每个字母只出现在一个子串中,并且这些子串是连续的。文中详细解释了算法的核心思想:从字符串的第一个字符开始,找到该字符最后一次出现的位置作为初始区间边界;然后遍历该区间内的所有字符,不断更新区间的右边界为当前字符最后出现位置的最大值,直到遍历结束,即得到一个完整的区间。最后通过示例代码演示了这一思路的具体实现方法,包括输入字符串、计算各字符最远出现位置、确定区间长度并输出结果等步骤。; 适合人群:对算法和数据结构有一定了解,特别是正在准备编程竞赛或面试的程序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划分字母区间的贪心算法思想;②掌握如何通过查找字符最后出现位置来构建不重叠的最优区间;③学习C++语言中字符串操作函数如rfind()的应用; 阅读建议:在阅读时应重点关注算法的设计思路及其背后的逻辑,同时注意代码细节,如循环条件、边界处理等,可以尝试自己动手实现一遍加深理解。

    base(1).apk.1

    base(1).apk.1

    (源码)基于C语言的STM32开发板功能支持库.zip

    # 基于C语言的STM32开发板功能支持库 ## 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针对STM32微控制器的开发板支持库,涵盖多种功能模块,像GPIO控制、LCD驱动、串行通信等。为开发者提供丰富库函数与示例代码,简化STM32微控制器开发流程。 ## 项目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1. GPIO控制可进行GPIO初始化、配置、读写及引脚锁定,方便控制引脚状态。 2. LCD驱动支持多种LCD型号,能完成初始化、设置颜色、显示字符、绘制图形等操作。 3. 串行通信提供串行通信端口初始化、配置与通信功能,支持USART等协议。 4. IO扩展器支持STMPE811等IO扩展器驱动,具备IO读写、Joystick配置等功能。 5. 时钟管理可进行系统时钟配置与管理,包括时钟源选择、分频因子设置。 6. 任务调度实现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uCOS II)核心功能,如任务创建、删除等。 7. 同步机制提供事件标志、消息邮箱、互斥锁、队列和信号量等同步机制,用于任务间通信与同步。

    (源码)基于Linux内核的MaliG610 GPU模拟及性能分析系统.zip

    # 基于Linux内核的MaliG610 GPU模拟及性能分析系统 ## 项目简介 本项目名为kbasevalhall,主要用于模拟一个MaliG610(用于RK3588)GPU。它提供了创建和初始化时间线对象的功能,可用于跟踪和记录GPU设备的状态与操作序列,为GPU的性能分析和调试提供有效工具。 ## 项目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1. 模拟MaliG610 GPU通过项目代码可以模拟出MaliG610 GPU,为相关开发和测试提供环境。 2. 时间线对象管理创建并初始化多种时间线对象,如逻辑处理单元(LPU)、地址空间(AS)和GPU对象等,用于跟踪GPU设备状态。 3. 上下文跟踪遍历设备中的所有上下文,为每个上下文创建新的时间线对象,跟踪地址空间分配和内核处理器队列状态信息。 4. 数据传输刷新所有流,确保摘要包传输到用户空间,方便应用程序访问GPU性能数据。

    (源码)基于Arduino的恐龙游戏.zip

    # 基于Arduino的恐龙游戏 ## 项目简介 此项目是一个基于Arduino的恐龙游戏版本开发。包含了与游戏角色、场景元素相关的图形定义文件。通过二进制形式定义了游戏角色(如恐龙、角色腿等)以及场景元素(如云)的形状。这些图形定义被存储在AVR微控制器的PROGMEM中,用于游戏或应用程序的开发。 ## 项目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1. 图形定义项目包含多个图形定义文件,用于描述游戏角色和场景元素的形状。 2. 二进制图形表示所有的图形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储,适用于在AVR微控制器上运行的游戏或应用程序。 3. 游戏角色和场景元素包括恐龙角色的主要形状、腿的形状,以及不同大小的云等场景元素。 ## 安装使用步骤 由于此项目为源码文件,用户已经拥有项目的全部代码,接下来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安装和使用 1. 导入源码将源码文件导入Arduino开发环境。 2. 修改和优化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优化代码,以适应特定的硬件或功能需求。

    (源码)基于AVR单片机的自动搅拌杯系统.zip

    # 基于AVR单片机的自动搅拌杯系统 ## 项目简介 本项目针对传统手动搅拌杯需频繁按压按钮搅拌饮品的不便,利用AVR单片机(ATtiny13和ATmega328p)打造了自动搅拌杯系统。该系统通过简单电路控制电机和LED灯,实现自动搅拌功能,同时具备低功耗特性,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 项目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1. 多模式自动搅拌可通过按钮切换不同的搅拌模式,如电机持续开启、每隔30秒开启5秒、每隔1分钟开启5秒、每隔1分30秒开启5秒等。 2. LED状态指示LED灯以不同频率闪烁,直观显示当前的工作模式。 3. 低功耗运行在Power Down模式下,ATtiny13仅消耗0.5uA电流,确保长时间闲置时电池电量的有效保存。 4. 时间可调节能够通过修改代码中的相关参数,灵活调整电机搅拌时间和LED闪烁时间。 ## 安装使用步骤 ### 安装

    (源码)基于Node.js和IoT的心率监测系统.zip

    # 基于Node.js和IoT的心率监测系统 ## 项目简介 基于Node.js和IoT的心率监测系统是一个低成本的物联网(IoT)应用,旨在全天候监测用户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该系统通过心率和血氧传感器定期提醒用户进行测量,并将数据传输到Web应用程序中供用户查看。用户可以配置测量时间和频率,Web应用程序采用响应式设计,支持桌面、平板和移动设备。 ## 项目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IoT集成使用低成本的IoT设备与心率和血氧传感器协同工作。 周期性提醒全天候提醒用户在可配置的时间间隔内进行测量。 响应式设计Web应用程序设计为在不同设备上提供一致的用户体验。 数据传输和监控测量数据传输到Web应用程序,供用户监控。 ## 安装使用步骤 ### 1. 复制项目仓库 bash ### 2. 进入项目目录 bash cd 413FinalProject ### 3. 安装依赖 bash

    基于LaTeX的Python与Shell脚本个人简历设计源码

    该项目是一个基于LaTeX的个人简历设计源码,集成了Python和Shell脚本功能,共包含54个文件,包括14个OTF字体文件、8个样式文件、8个TeX源文件、6个PDF文档、5个GZ压缩文件、2个JPG图片文件、1个BST模板文件、1个LICENSE授权文件、1个Makefile构建文件、1个Markdown文件。该项目适用于个人简历制作,提供专业的排版和个性化设计。

    FLAC 3D流固耦合技术在近断层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及代码解析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FLAC 3D进行近断层隧道围岩稳定性的流固耦合分析方法。首先构建了三维网格并设置了摩尔-库仑本构模型和相关材料参数,接着对断层带进行了特殊处理,降低了其力学性能。文中重点讲解了流固耦合的具体设置步骤,包括开启流体模式、设置水的物理属性以及孔隙水压初始化等。此外,还展示了如何通过历史记录和绘图功能监控计算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变化,并提供了防止数值不稳定的经验建议。最后,作者分享了一个实际案例,强调了流固耦合分析对于提高隧道安全性和优化设计方案的重要性。 适合人群:从事地下工程、岩土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需要掌握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稳定性评估技能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研究和解决靠近断层带的隧道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围岩失稳风险问题,旨在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预测隧道在渗流水作用下的行为,从而制定合理的支护措施。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涵盖了理论知识,还包括大量实用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有助于读者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同时,文中提供的完整代码片段便于读者动手实践,加深理解。

    2001-2023年 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工具变量

    数字化转型是指企业或个人利用数字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对其业务流程、运营模式、决策方式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变革,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增强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工具变量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数据包含:原始数据、参考文献、代码do文件、最终结果。 指标 企业代码 企业代码 年份 股票简称 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基于吴非方法构建 工具变量:同行业其他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均值 工具变量:同行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均值 工具变量:同行业同年份其他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均值 工具变量:同行业同年份数字化转型程度的均值 工具变量:同地区同行业同年份数字化转型程度的均值 工具变量:同地区同行业同年份其他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均值 行业名称 制造业取两位代码,其他行业用大类

    bellsoft-jdk17.0.15+10-windows-amd64.msi

    BellSoft Liberica JDK 是一个经过严格测试和验证的 OpenJDK,它完全符合 Java SE 规范,在Linux, Windows, macOS, 和 Solaris 操作系统上运行无误

    (源码)基于Azure和Kubernetes的乐高小人检测系统.zip

    # 基于Azure和Kubernetes的乐高小人检测系统 ## 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一个基于Azure和Kubernetes的乐高小人检测系统。项目结合了Azure机器学习服务进行模型训练和部署,利用Kubernetes进行集群管理和容器编排。通过ESP32CAM或树莓派作为图像采集设备,将采集到的图像发送到模型进行检测,并通过一个简单的网页展示检测结果。 ## 项目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1. 基础设施搭建支持Kubernetes集群和Azure环境的搭建,包括资源组、日志分析工作区、Arc连接的Kubernetes等资源的创建。 2. 模型训练使用Azure机器学习服务进行模型训练,支持自动机器学习(AutoML)功能,可同时尝试多种模型和超参数组合,提高模型性能。 3. 图像采集支持使用ESP32CAM或树莓派进行图像采集,并将采集到的图像存储到Kubernetes主节点。 4. 对象检测使用训练好的模型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乐高小人检测,并在网页上展示检测结果。

    h5py-3.1.0-cp36-cp36m-macosx_10_9_x86_64.whl

    该资源为h5py-3.1.0-cp36-cp36m-macosx_10_9_x86_64.whl,欢迎下载使用哦!

    【GitHub代码托管平台】从入门到精通:涵盖注册、仓库创建、客户端配置、SSH密钥设置、代码管理全流程及协作开发技巧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GitHub从入门到精通的各个方面,涵盖新手指南、核心操作、进阶技巧、实用工具与资源推荐以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新手指南部分讲述了如何注册账号、创建仓库、安装配置客户端及SSH密钥配置;核心操作部分重点讲解了本地仓库初始化、版本提交与推送、文件状态与历史查看;进阶技巧部分探讨了分支管理策略、协作开发流程及冲突解决方法;实用工具与资源推荐部分介绍了GitHub Actions、GitHub Pages、GitHub Copilot等官方工具链,以及多个优秀学习资源库;常见问题解决方案部分则提供了关于权限问题处理和代码回滚方法的具体步骤。 适合人群:适用于初次接触GitHub的新手开发者,以及希望深入了解GitHub高级功能、提高团队协作效率的中高级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新手快速上手GitHub,掌握创建和管理仓库的基本技能;②教会用户如何进行版本控制、提交代码、查看历史记录等核心操作;③指导开发者进行高效的分支管理和团队协作,解决冲突并优化工作流程;④推荐实用工具和学习资源,提升开发效率和个人技能;⑤解决权限和代码回滚等常见问题,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阅读建议:本文内容详实,覆盖范围广,建议读者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性阅读。对于初学者,可以从新手指南开始逐步学习;对于有一定经验的开发者,可以直接跳转到感兴趣的部分,如进阶技巧或实用工具章节。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操作进行练习,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Matlab实现心电信号ECG去噪的低通滤波与小波分解方法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心电信号(ECG)去噪的技术实现,特别是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领域的应用。文中介绍了两种主要的去噪方法:低通滤波和小波分解。首先,通过低通滤波器去除高频噪声如肌电干扰和工频干扰,保留低频的心电信号特征。其次,利用小波分解将信号分解到不同频率子带,通过阈值处理去除噪声并重构信号。此外,还展示了如何在Matlab中实现这些方法,并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为了增强用户体验,作者还开发了一个带有操作界面的工具,支持时域和频域波形的显示,并附有操作视频。 适合人群:从事生物医学工程、信号处理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对心电信号处理感兴趣的初学者和中级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对心电信号进行预处理的研究和应用场景,如医疗设备开发、健康监测系统等。目标是提高心电信号的质量,减少噪声干扰,从而提升后续分析的准确性。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理论解释,还有具体的代码实现和操作指南,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

    基于Comsol的圆柱卷绕式锂电池结构与性能仿真分析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圆柱卷绕式锂电池的结构特点及其在Comsol Multiphysics中的建模与仿真方法。文章首先阐述了圆柱卷绕式电池的基本构成,包括正极、负极、隔膜、集流体和极耳的作用。接着,通过具体的Comsol建模步骤,如导入几何模型、定义材料属性、设置边界条件、模拟电流分布等,展示了如何利用Comsol进行电池性能的仿真分析。特别强调了极耳设计对电池性能的重要影响,并通过实例演示了如何优化极耳布局以提高电池效率。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在电池热管理和电流分布优化中的应用。 适合人群:从事电池研究、仿真分析的技术人员以及对锂电池建模感兴趣的科研工作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圆柱卷绕式锂电池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通过仿真分析,能够优化电池设计,提高电池性能,特别是在极耳布局和热管理方面。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多个Comsol建模的具体代码示例,有助于读者快速上手并进行实际操作。同时,文章还讨论了一些常见的建模难题及解决方案,如薄层网格划分和多物理场耦合等问题。

    【信息安全领域】实战项目汇总:涵盖渗透测试、Web安全加固、企业安全策略、恶意软件分析等关键领域防护措施

    内容概要:本文列举了多个信息安全领域的实战项目,涵盖网络渗透测试、Web应用安全加固、企业安全策略制定与实施、恶意软件分析、数据泄露应急响应、物联网设备安全检测、区块链安全审计以及云安全防护等八大方面。每个项目均明确了具体的目标和详细的步骤,旨在发现并修复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企业信息资产的安全。; 适合人群:信息安全从业者、网络安全工程师、系统管理员、安全顾问等关注信息安全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进行网络安全评估、Web应用防护、企业安全策略规划、恶意软件防范、数据泄露处理、物联网设备保护、区块链系统审计及云安全建设等不同场景,目标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项目实施,帮助企业或组织提高信息安全防护水平,降低安全风险。; 阅读建议:由于涉及多个信息安全实战项目,建议读者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感兴趣的项目深入研读,重点关注各项目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技术细节。同时,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场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升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源码)基于Vulkan和OpenGL的Yutrel渲染引擎.zip

    # 基于Vulkan和OpenGL的Yutrel渲染引擎 ## 项目简介 Yutrel是一个个人开发的小型渲染引擎,旨在学习和实践OpenGL、Vulkan和C++17技术,同时加深对游戏引擎架构的理解。该项目主要用于实现各种图形学算法,并提供一个方便的平台来学习和实现这些算法。 ## 项目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ECS架构采用类似Bevy引擎的ECS架构进行资源管理,窗口、渲染器等均作为ECS系统的资源。 多层架构渲染器内部类似游戏引擎的架构,分为核心(core)、平台(platform)、功能(function)、资源(resource)四层。 RHI封装提供对渲染API的RHI封装,方便进行创建、绑定、删除等操作。 预定义组件提供部分预定义的组件,如变换、光照、摄像机、模型、动画、skybox等。 渲染算法实现多种渲染算法,如PBR渲染、IBL烘焙、阴影贴图、OIT顺序无关透明、SSAO、视锥体裁剪、骨骼动画等。 ## 安装使用步骤

    (源码)基于JavaScript的南信大新教务系统课程表导入适配工具.zip

    # 基于JavaScript的南信大新教务系统课程表导入适配工具 ## 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一个基于JavaScript开发的浏览器插件,旨在帮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信大)的学生更方便地将课程表导入到新教务系统中。通过该插件,用户可以快速获取课程信息并导入到教务系统中,简化了手动操作的繁琐流程。项目遵循AGPL 3.0或以上协议,支持开发者进行二次开发和适配。 ## 项目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1. 便捷的课程信息导入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快速将课程信息导入到南信大新教务系统中,减少手动输入的时间。 2. 插件形式开发项目以浏览器插件的形式开发,用户只需将项目目录加载到浏览器中即可使用,安装和使用都非常方便。 3. 本地开发与测试支持项目提供了本地开发和测试环境,支持自动更新代码和进行E2E测试,确保功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适配性强由于学校教务系统更新频繁,项目支持开发者根据官方文档进行代码修改和适配,确保插件能够持续兼容新版本的教务系统。

    岩土工程中Comsol对宾汉姆流体注浆扩散形态的数值模拟研究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使用Comsol对岩土工程中的注浆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的研究,主要关注宾汉姆流体浆液在不同条件下的扩散形态。文章首先解释了如何在Comsol中定义宾汉姆流体的材料属性,如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并设置了入口流速等边界条件。接着探讨了三维离散裂隙注浆过程中,黏度空间衰减、不同水灰比和注浆压力对浆液扩散的影响。此外,还讨论了考虑倾角裂隙注浆时,不同因素对浆液扩散的具体影响。通过这些模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浆液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行为。 适合人群:从事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注浆技术及其数值模拟的应用场合,旨在提高注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效率,优化注浆参数配置,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伪代码示例,用于指导具体的Comsol建模和参数设置,有助于读者快速上手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