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下面这样的困惑:
最近了解了几个MVC的框架,其中有两个是公司内部的。发现这些东西都是类似的,从处理逻辑到页面渲染;从service到layout;配置的实现无非就是XML,或者annotation……我有种感觉,兴许已经跳不出这个思维圈子了?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概念翻飞的时代,oschina里的开源软件数量就已经超过了两万,五花八门的技术层出不穷,到底什么技术才是值得学习的?
有位朋友说,他想学习一些关于Android上的开发技术,兴趣驱使。几个月过去了,他说他已经能做出许多小程序了,可是他现在回想起来,掌握一门技术是好,可兴趣之外还有什么呢?他说,“如果我的工作中不使用Android平台,我学它还有何用?”。
学习技术到底是一件有意思的事,还是一件痛苦的事?读书的时候,我曾经买过侯捷翻译的《深入浅出MFC》,对那时的我来说,似乎太困难了一点,我强迫自己看完了三分之一,实在是没有毅力继续往下读了。我在其中察觉不到快乐,这本书在当时似乎充满了生涩。
如上这样的故事太多了,很多时候,程序员们(包括我在内)辛苦地学习,有的没有好的效果,有的过程充满痛苦,有的更是不知道我学它的目的是什么。
国内的教育体制,培养了这样一批人:
他们努力、奋进,热爱技术,愿意投身软件行业,愿意写出高质量的代码,他们对业界的东西很感兴趣,他们愿意学习扎实的基础知识,他们渴求火热的新技术……
几年以后,他们拥有广泛的视野,阅历宽阔、经验老到、言辞犀利,对行业动态了如指掌,显然,他们是行业的博学者。
然而……
他们却缺乏这样一种能力——思考。
欠缺思考容易导致这样的现象:
- 不会做设计。
遇到了问题,拿见到过的、学到了的熟悉的框架、方案、模式往上套,而不仔细分析其中的利弊,只是尽可能地寻找最接近当前问题的解决途径。
有的是不会做系统设计。和少数所谓的“架构师”接触过,他们“只懂业务,不懂技术”,这样设计出来的系统只能满足功能性需求;而论坛上的一些具体问题的讨论话题,则暴露出一些跟帖讨论者“只谈技术,不提业务”,譬如“XXX大容量的解决方案”、“秒杀系统的终极架构”,企图对某一类宽泛的问题,设计出一套放之四海皆准的通用解决方案。
还有的则是不会做面向对象设计,缺少抽象和解耦的能力,这样的例子就更多了。朋友告诉我,他的单位有一位写Ruby的老员工,一个庞大的工程,代码里面居然只有一个上帝类,就搞定了所有的问题。
- 不能坚持自己的观点。
这一点在面试中最容易观察到。应聘者有刚毕业的学生,也有工作超过10年的有丰富经验的从业者。他给出一个粗略的方案以后,在方案没有细化到一定程度以前,很难给出优劣的评论,但是,如果你轻轻地challenge一下,他就迅速放弃本来的构思,跑到你的思路上来。
例如,SNS系统中,服务端有消息要怎样通知到客户端,这样的一个问题,解决方案有很多种,比如客户端轮询、服务端hold住连接推送等,各有利弊。应聘者应当有自己的观点。
- 不能细化一个问题解决方案。
怎样区分一个空谈家和一个实干家?给他一个具体的问题是最好的办法。在我刚工作的时候,我曾经很钦佩那些在活动中、讨论中高谈阔论的人,我觉得他们很能说。可是后来我逐渐发现,能说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细化设计、甚至落到编码,才是对一个程序员真实的检验。当然,如果你觉得做软件设计的人可以不熟悉编码、架构师可以不首先是一名高级程序员,那我们也没有什么可谈了 :)。
如果你会学习,你可以成长得很快;如果你不会思考,你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
在新技术的学习上我认为也应当多思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动机。在非外界所迫的情况下,对于新技术的学习,我的观点可以概括为:
- 它要解决什么问题,就是所谓的问题域,是我关心的吗?
我没有去研究操作系统底层的实现,并非这没有价值,而是我没有兴趣,这就是问题域的影响(不过现在我有兴趣了,我想做一些这方面的事情)。
- 和过往解决方案它的优势在哪里,是否显著?
这是competition,重复的技术是没有生存空间的(当然,你是微软的话除外 :) ),就像互联网同一个类型的网站,竞争到最后就那么两三家。
就像Groovy,我很喜欢它,但是有了Scala以后,我觉得兴许有一个要死掉(Groovy创始人说,如果他早些知道Scala的话,就没有Groovy什么事了。具体的报道请去Google上搜他的blog)。
- 它的实现和带来的效果上看,有没有很有意思的思路,是值得借鉴和思考的?
这是最难讲的一个问题。以去年初开始接触的Node.js为例,它可以做到把后端的聚合(譬如portlet之流)放到前端来,后端只保留一种类型的页面服务——页面模板,以及若干易于管理的API接口,大大简化了后端体系的复杂度,而且还能把压力分散到前端来,这是我早些年不曾见到的。
这三个问题想过之后,觉得有价值,我才去学习。要不然,对我而言就是不想深入的东西,了解了解也就罢了。
新技术学习的方式呢,我想说这么几点:
- 寻找切入点。
我很喜欢BlueDavy的blog上的一句话:“理论不懂就实践,实践不会就学理论!”。最后最好是要落到动手实践上去的,但是倘若习惯从那些原理介绍的文字入手,未尝不是一种不好的选择。而且,现实情况会有一些约束,例如在了解几家互联网公司的云平台的时候(Amazon的EC2,M$的Azure等等),除非你是这几家公司的员工,否则是很难深入其中的。
- 寻找自己的兴趣点。
学习应当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当你的大脑排斥它的时候,我不相信可以很容易地掌握这门新技术。如果你找不到兴趣点,那么,不妨回到我前文对于新技术是否值得你学习的观点上去,既然你没有什么兴趣,你学它干嘛?
- 善于比较。
比较是一种非常容易上手的思考方式,和什么比较?和相似技术比较,和操作系统、网络这些基础设施上面的例子比较,最后,和生活中的例子比较(譬如,Java NIO的实现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 不断获得回馈。
回馈是什么?做出一个HelloWorld的例子,就是一个极好的回馈;理解某一项实现原理,联想到其它类似的实现,产生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也是一种回馈。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回馈,意味着你不断地收获成就感,这是继续下去的动力之一。
文章系本人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 大小: 55.2 KB
分享到:
相关推荐
6. 以优化学习和培养信息素质为根本宗旨的原则,要求始终以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信息素质为目标,防止过度依赖技术而忽视实质内容。 7. 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原则,强调在教学中融合直观与抽象,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
这篇文档是一位学生对于一学期新技术学习的回顾和反思,主要涉及计算机基础知识、软件应用技能的提升以及自我学习策略的总结。通过学习,这位学生从一个电脑新手转变为具备基本技术素养的人,同时也体验到自我探索在...
同时,利用虚拟教学与现实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拓展学习时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降低成本,同时也重视传统教学方式如教师讲授、学生讨论和实践活动的价值。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原则旨在构建一个互动...
通过深度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甚至创新和发展新的理论或技术。 ### 实践与应用 学习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理论知识的积累,更在于实践中的应用。文章中提到,我们应该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通过...
综上所述,针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Python编程教学的策略,应注重从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设计、知识难度、信息技术运用和师生互动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和规划。通过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
基于这一点,宁波中学从学科、兴趣、生活、探究和差异等原则出发,精心设计了九个深度学习主题,例如“即时通讯与电子邮件”主题,就将文字和图片处理、网络道德、计算机发展史等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融合...
为保持设计的一致性和减少用户的学习成本,豌豆荚提倡在界面设计中尽可能复用已有的元素和模式。在引入新的设计模式时,则需要仔细权衡其必要性和与现有设计的兼容性。 #### 五、让用户有安全感 考虑到手机安全...
在设计阶段,则侧重于如何根据深度学习理论综合设计学习内容、教学策略和学习环境,确保学习内容能够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实施阶段则是教学设计模型的实践过程,教师应根据实际课堂情况和...
具体到《伤寒论》的部分条文,其中的治疗原则和方剂在现代医学的视角下引发了一些疑问。例如,胸满不用芍药的观念在临床实践中被挑战,芍药甘草汤在治疗痉挛性疾病时显示出良好效果。大陷胸丸的使用是否合适,考虑到...
常用的技术原理构思方法有科学原理推演法(如从基础科学原理出发推导新技术)、提升法(通过现有技术的改进)、自然模拟法(借鉴自然界的现象)、回采法(从失败中吸取经验)、逆向发明法(反向思考现有技术的工作...
### 信息技术下小学语文教学新思考 ####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如何有效地整合信息技术,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成为了广大...
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原则和模式是本文的重点。首先,共同体的构建应当注重学习者主体性的发挥,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其次,共同体应当提供一个互动性强、资源共享的平台,促进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再次,...
同时,AlphaGo战胜李世石的事件也展示了深度学习技术的巨大潜力,它基于非线性、分布式、并行计算和自适应、自组织等原则,预示着自适应学习技术在未来教育中的重要角色。 在自适应学习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可以自主...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技术动作概念。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
创新定义为:在社会实践中,通过扬弃旧事物、思想和方法,实施新设想、新技术、新成果以获取更多效益的过程。创新包含人、创新成果、实施过程和效益四大要素。 【创新主体与客体】创新的主体是人类,包括个人、团体...
技术预测是技术发展的重要环节,它依据类比性、归纳性和演绎性原则,通过惯性原则、类推原则、相关原则和概率推断原则来进行。预测不仅需要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识别关键的稳定属性,还要关注事物的发展区间和转折点...
通用技术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指导设计活动的核心准则,涵盖了科学性、实用性和创新性等多个方面。在教学中,这些原则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创造出更高效、更人性化、更有价值的设计。 首先,科学性原则强调设计必须基于...
在信息化和智能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正在深刻影响教育和学习方式,学习的通用设计(Universal Design for Learning, UDL)作为应对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教学框架,其价值日益受到重视。UDL强调从学习者...
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特点,使得学习资源得以无限拓展,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 美术学科,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能够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一政治上学期的学习新天地主要探讨了初中学习与小学学习的不同之处以及如何适应和提升学习效率。在初中阶段,学习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习科目增多,难度加大:相比于小学,初中的课程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