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andyWei
  • 浏览: 68447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北京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仅以此文献给初出茅庐以及在纠结中往复徘徊的HTML5开发者们

 
阅读更多

昨天,听朋友说HTML5开发了一款很牛气的3D页游,名叫《霸刀》。于是乎,我怀着忐忑的心打开了官方网站,注册好账号后才发现:



咋咋呼呼的原以为神一级的WebGL突然转世重生临幸人间;怎知却冒出个非得安装HTML5插件来……大哥,别忽悠我了,你是病毒吧?!

说真的,我从来没有听说过HTML5还要安装插件?至于这样玩弄我的感情吗?

算了,码农肚里能撑船,不和它计较。哥5月底还要参加在职研究生考试呢,回家好好复习去。

屁股坐稳,打开家里那台老旧的破电脑,强忍着“咯吱咯吱”比锯木头好听点的硬盘声,终于进入了神马《..研究生..平台;你要知道,这可是能与《火车…售票网站…》一决高下的殿堂级产品,日访问量不下百万的国家顶级IT技术专家开发的网站!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接下来又是一场惊心动魄之旅,我用Firefox打开它,突然蹦出乱七八糟的界面,顿时吓得四脚朝天,口吐白沫。你Niang的不兼容Firefox也用不着拿这东西来吓唬我吧?!


愤愤的,我果断拿起手中的行动电话致电教育部热线,信息科一位很甜美的声音回复说:您好,感谢您的宝贵意见。我们的系统已经运作了很多年,运行非常稳定,界面清晰,结构合理,得到广大考生们的一致好评,将来打算长期使用下去。

生气,真的很生气。做为一名职业高强度密集型技术宅男,这是对我智商最深层次的侮辱!郁闷,难道支持HTML5的浏览器比中国人活得还要艰难?

算了,哥想得开。因为,还有Chrome嘛。

嘿嘿,这可是我的最爱;记得上次还在女朋友的电脑里装过,没几天便收到反馈啦:除了说下载很不方便,网银无法正常使用,一些网页打不开,很多网页都怪怪的外,其他都还蛮正常的。这件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每每谈起都好不得意。

    打断一下,那个啥,兄弟,Chrome?   

不会吧?你真不知道什么是Chrome?来,哥教你百度一下:

Chrome,乃谷歌亲生子,曾经的HTML5强力推手;当然了,现在Google又开始了华丽的转身,重新回归插件技术。第一款号称将改写“网页游戏”基于Chrome浏览器独占游戏Bastion登陆App Store了,定睛一看原文如下:

Bastion这款游戏的上架充分证明了Chrome的潜力——之前人们可能认为Chrome充其量只能做出一个Flash或HTML游戏中心,Web Store最终将成网页游戏和浏览器插件的下载中心,比如供用户射射小鸟之类的……但事实证明这严重低估了Google的野心:浏览器窗口就是游戏窗口,凡是能在机器上运行的游戏,都能在Chrome里直接运行,不需要额外打开任何进程。Google已经通过当前版本的Chrome实现了这个目标。

可见,Google正打算将Chrome打造成为浏览器即操作系统的趋势已近成型,这将意味着HTML对它来说完全可忽略不计,所有能为它带来Money的游戏、软件等“各种插件应用程序”才是最终的上帝!

刚刚才骂完Firefox的Niang,现在又遇到个龌蹉的超级间谍Google,昨天还在推HTML5,今天就已经开始盘算着全方位转向插件技术,还是干爹说得对:进口货都不是好东西,专坑没文化的中国人。

哎,伤不起呀,亲。

那我躲总行吧。

10数年风霜折磨过的HTML4还是比较靠谱的,你瞧我身边那些号称网页工程师的,哪个桌面上不摆上这三个图标那可真叫一个落伍:


网页工程师能力如何体现?当然是开发的HTML4代码兼容的浏览器越多越赞啦。

“啥?为什么还要做兼容测试?HTML代码不是在所有浏览器下都可以运行吗?”一位即将实习的大三学生路人庚问我。

朋友,W3C知道吗?IE6知道吗?还有IE7/IE8/IE9,Firefox和Chrome,这些浏览器(版本)造就了各自的网页显示标准,同样的HTML代码在不同的浏览器下的显示效果都不一致。记得曾经一位同行老泪纵横的对我说:远离HTML吧,我女朋友就是因为实在看不惯我每天反复不停的在这3款万恶的浏览器中不停的刷新调试,终于弃我而别了…兄弟,回头是岸…

天杀的!无尽的JS+CSS代码兼容多浏览器轮换调试,消耗了我们网页开发者多少青春和热血?这是对生命最无耻的亵渎…

终于,我想通了。

    我要用破笔杆子比作枪,把一肚子怨恨化作子弹,向世界揭露HTML5的傀儡阴谋论!

-有名无实,傀儡天子 -

HTML5 作为世人所尊称的IT界天子,目前的境地非常尴尬:标准由W3C制定并由国外软件巨头们推动,而我们国人开发应用却又得适应国内落后的操作系统及浏览器环境。

更可悲的是,微软、谷歌、苹果等IT巨头们都各怀私心,盘算着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事。

微软的目的:通过宣传IE9/10对HTML5的完美支持进一步推销自己的IE系列浏览器,同时发展HTML5新标准向有利于微软产品方向延伸(不觉得IE10下的HTML5更像是XAML了吗?),并借此提升在HTML5标准制定方面更强劲的话语权。

谷歌的阴谋:作为Javascript的干爹,成为最早推动HTML5进程的巨头看似理所当然,然而不久前高调发布的Native Client却让其猥琐的阴谋原形毕露:干掉FLASH再发布自己的“Flash++”,真乃“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高,实在是高!

苹果的算盘:务实的乔布斯告诉世界:开发苹果游戏产品,用objective-c已近无敌,而为了降低iPhone和iPad中浏览网页的电池消耗,拒绝Flash并使用新版本的HTML让整机性能最优化,绝对是不二选择。

另外,对于某些Javascript高手来说,推动Javascript的发展,即等同于对自身利益价值的最大化:比如提高Javascript新书销量,获得更多的演讲邀请以及工作机会等等,很现实嘛,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总之一句话道破天机:HTML4擅长做什么,HTML5就擅长做什么。没有<Canvas>,HTML4一样可以做动画;没有<Video>,HTML4一样可以播放视频。HTML5只是重新封装了一些控件标签,稍微提高了些性能罢了,仅此而已,不要想太多了。

无需安装插件?别扯蛋了兄弟 -

注意了朋友们,HTML5扯了一个天大的谎言:在目前世界绝大多数的电脑上要运行HTML5程序,都必须安装比插件更可怕,名字叫IE9/Firefox/Chrome的浏览器;如果说插件已足够让客户/玩家闻风丧胆,那么安装浏览器不等同于自掘坟墓?别告诉我你不知道啥是浏览器呀,请百度一下。

口说无凭,好吧,翻箱倒柜愣是给我找到了一款名叫《命令与征服》的HTML5网页游戏,撇开该游戏我10年前便能独立开发完成不说,如此古老的产品硬是般上本来就不成熟的HTML5平台,那个性能呀…算了,我们还是来看原文吧,亮点大家自己找哈


    啥?我欺负人?好吧,暂时把HTML5放一边,我们不妨来看看它的老爸HTML4啥德行。

这是一款HTML4开发的网页游戏:《三国魂


别惊讶,官方大义凌然,毫不留情的撇开中国数以亿计装着IE6/IE7的XP用户,指名道姓点名必须使用它所推荐的3款浏览器方能正常游戏;造反呀!哥们?你当玩家是萝卜呀?到底你是上帝还是客户是上帝?

    类似的案例数不胜数,就好比每次看到下面这个对话框所带给我的视觉冲击,让我彻夜难寐…,我谨代表中国80%+的用户对此深表遗憾。


事实便是如此,Windows XP全球依旧占据着46%的份额,仍然最受欢迎;注意了,46%是相对于全球而言,很抱歉的告诉大家,中国这个神奇的国度拖了世界的大后腿,至于具体多少,问问中国的网民不就知道了?

为什么中国的网吧不用WIN7操作系统?Google回答说


为什么中国的企事业单位及家庭大多是XP操作系统?国内的开发人员回答说


  

        还记得之前每天都在上演的IE6棺材闹剧吗?敢问你敢当着局长面卸载掉他的WIN XP?敢问你有胆量把网吧里的所有电脑都换成WIN 7 ?敢问你有绝对实力重写所有银行网银插件?敢问你有无限超能力让所有传统行业软件都兼容WIN7?别美了,VB6在他们心中依旧是神。

白云呀!黑土!只恨XP下的IE版本永远升级不到9,你说这是可歌可泣呢还是双输模式?

未来所有游戏都使用HTML5开发?你呀的喝多了吧 -

HTML5从小立志成为一位伟大的游戏设计师。人小志气大,自身标准都还未确定的HTML5便已凭借其先天优势在IT界崭露头角。

某天,HTML5敲开苹果公司的大门:“你好,我想应聘IOS游戏主程?”

苹果游戏专家Objective-c微笑着回答说:“小伙子,你更适合帮助用户浏览网页”。

HTML5极不甘心一辈子帮Objective-c打下手,于是来到了Google的人力资源部:“你好,我想应聘高级工程师。”

正巧编程大师Java就坐在旁边:“兄弟,来切磋一下,是比性能还是效率?你选。对了,我也是开源的哦。”

此处省略250个字……

HTML5灰头灰脸的捧着简历来到了微软大厦楼下,这是它的最后一个Offer了。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心想:“若是能够成为Windows Phone的项目一把手,钱途无量呀!”

卯足了勇气,可HTML5万万没想到此次面对的乃是有着微软双煞之称的Silverlight和XNA。

此处省略386个字……

HTML5仰天长叹!


回家的途中偶遇一算命先生,看过手相后连连摇头,伸出手指有三:

其一:朋友,你想成为移动设备游戏开发工程师,你是否考虑过电池方面的问题?一大堆几乎得不到硬件加速的图片、粒子、动画、特效甚至3D模型,这让本就极其珍贵的移动设备电池电量情何以堪?

其二:你是否考虑过你那低效的解释执行脚本语言Javascript是否能够胜任复杂而庞大的游戏项目开发?就它那性能?用“悲剧”来形容都嫌对不起这词。

其三:你是否考虑过当别人接手你开发的产品进行升级维护或二次开发时的无限痛苦?连强大的开发工具都不具备,产品的安全性及拓展性从何谈起?难道你打算让其他程序员陪你加班熬夜事倍功半?

小兄弟,你还是得多反思下自己为什么不能用C#、JAVA或者Object-C进行游戏开发,成天守着Javascript你侬我侬的,吊死在一棵树上有意思吗?看看人家Unity3D多聪明,脚踏几条船;你也不比Flash,毕竟人家先入为主;你又不像富二代Silverlight那样有个强悍的亲爹。所以,还是安分的从基层开始打拼吧。既然上帝赋予你了Canvas这么好的天赋技能,做做小游戏,小动画之类的,搞点网页创意也能赚钱呀,行行出状元嘛。

    听此一席话,HTML5茅舍顿开。

HTML5,敢问路在何方 -

HTML5作为HTML4的下一个版本,无可非议,按照进化论法则,新事物总会取代旧事物,有那么一天HTML5会全面取代HTML4。不过可别忘了一点,HTML4、HTML5甚至什么HTML6、HTML7…其本质不过都是HTML标记语言而已,后面版本号加个1就能成仙啦?

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对HTML5呼声很高,推崇的团体也很多,但实际的应用却很少,更多的则是在探路;欧美人比中国人更热衷于追求时尚,他们对HTML5的前期铺垫与布局总是显得义无反顾。因此,如果你的HTML5应用/外包是针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相信这条路你没选错。

反观国内,瞎跟风是国人本性,很多朋友就算一无所知,但浏览网页时一不小心看到了HTML5的软文水文便开始上瘾成性,仿若IT界的庞氏传销,深陷其中而不可自拔;不可否认,本人也是类似的始作俑者,但我更加务实而非追虚;我更习惯用实实在在的代码和Demo证明我所命题的结论是正确的。而目前HTML5在国内甚至连一款成功的产品都没见过,更别说向大规模领域进军了。

或许5至10年后,甚至更久的未来,HTML5终会迎来登基的那天,可惜地球依旧在转。对于程序员来说,网页里的Javascript程序会显得不那么别扭了;而对于用户来说,其实啥也没有改变。客户们永远不知道什么叫Canvas,什么是HTML5,他们只知道屏幕里摆着一张比较炫的网页,仅此而已。

5至10年后,相信那时很多像我一样的中年人已经不再写代码了。程序员这个行业兴起较晚,仅仅几十年依旧无法通过科学的概率统计归纳和证明长期电脑辐射与高强度脑力劳动对人体机能的潜在影响;外加持续的颈椎病、肩周炎和腰椎间盘突出等职业病困扰。试想,我仅用了整3年业余时间便已完成了60余万字的博文和无法统计的超量原创代码,而5年呢,我心中的梦想已了然实现了吧;至于10年后或者更久,我想还是等过了2012再从长计议吧。

脱掉有色眼镜看HTML5 -

看到这,相信依旧有那么一群HTML5的卫道士们会对此嗤嗤以鼻。没错,反观你们在喷C#,在喷Silverlight时那种猥亵表情,我宁愿用事实证据和案例来捍卫我忠贞不渝的立场;可是,你们拿得出来吗?别愤青了,伤不起啊小朋友们。

HTML5其实充其量不过一概念车,相当的酷炫。然而你是否想过,假如让这么一辆还在完善中的概念车跑上高速公路,会是件多么恐怖的事?

一位大哥曾经说过:“HTML5是未来的趋势,但不是现在的优势。”进化论演绎着万事万物进化的完整过程而非一蹴而就。随时间沉淀,伴着“天时、地利、人和”,进化必然降临,无须多虑;拔苗助长与急于求成只会物极必反。

有那么一天,我会用它来制作超酷的网站,就像我10年前用FrontPage打开我生命中第一张网页一样兴奋不已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Delphi 12.3控件之TraeSetup-stable-1.0.12120.exe

    Delphi 12.3控件之TraeSetup-stable-1.0.12120.exe

    基于GPRS,GPS的电动汽车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df

    基于GPRS,GPS的电动汽车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df

    基于MATLAB/Simulink 2018a的单机无穷大系统暂态稳定性仿真与故障分析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MATLAB/Simulink 2018a进行单机无穷大系统的暂态稳定性仿真。主要内容包括搭建同步发电机模型、设置无穷大系统等效电源、配置故障模块及其控制信号、优化求解器设置以及绘制和分析转速波形和摇摆曲线。文中还提供了多个实用脚本,如故障类型切换、摇摆曲线计算和极限切除角的求解方法。此外,作者分享了一些实践经验,如避免常见错误和提高仿真效率的小技巧。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研究和仿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MATLAB/Simulink有一定基础的用户。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进行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的研究项目或工程应用。主要目标是帮助用户掌握单机无穷大系统的建模和仿真方法,理解故障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能够通过仿真结果评估系统的性能。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一些具体操作和脚本代码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建议结合官方文档或其他教程一起学习。同时,部分技巧和经验来自于作者的实际操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KUKA 机器人资料】:KUKA机器人剑指未来——访库卡自动化设备(上海)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邹涛.pdf

    KUKA机器人相关资料

    基于DLR模型的PM10–能见度–湿度相关性 研究.pdf

    基于DLR模型的PM10–能见度–湿度相关性 研究.pdf

    MATLAB/Simulink中基于电导增量法的光伏并网系统MPPT仿真及其环境适应性分析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MATLAB/Simulink进行光伏并网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仿真,重点讨论了电导增量法的应用。首先阐述了电导增量法的基本原理,接着展示了如何在Simulink中构建光伏电池模型和MPPT控制系统,包括Boost升压电路的设计和PI控制参数的设定。随后,通过仿真分析了不同光照强度和温度条件对光伏系统性能的影响,验证了电导增量法的有效性,并提出了针对特定工况的优化措施。 适合人群:从事光伏系统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专业人士,尤其是那些希望通过仿真工具深入理解MPPT控制机制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评估和优化光伏并网系统性能的研发项目,旨在提高系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效率。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片段和仿真结果图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复现实验过程。此外,还提到了一些常见的仿真陷阱及解决方案,如变步长求解器的问题和PI参数整定技巧。

    【KUKA 机器人坐标的建立】:mo2_base_en.ppt

    KUKA机器人相关文档

    风力发电领域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Simulink模型的构建与电流电压波形分析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在Simulink环境下的建模方法及其在不同风速条件下的电流与电压波形特征。首先介绍了DFIG的基本原理,即定子直接接入电网,转子通过双向变流器连接电网的特点。接着阐述了Simulink模型的具体搭建步骤,包括风力机模型、传动系统模型、DFIG本体模型和变流器模型的建立。文中强调了变流器控制算法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应对风速变化时,通过实时调整转子侧的电压和电流,确保电流和电压波形的良好特性。此外,文章还讨论了模型中的关键技术和挑战,如转子电流环控制策略、低电压穿越性能、直流母线电压脉动等问题,并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技术细节。最终,通过对故障工况的仿真测试,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适用人群:从事风力发电研究的技术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对电力电子控制系统感兴趣的工程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DFIG工作原理、掌握Simulink建模技能的研究人员;旨在帮助读者理解DFIG在不同风速条件下的动态响应机制,为优化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解释,还附有大量Matlab/Simulink代码片段,便于读者进行实践操作。同时,针对一些常见问题给出了实用的调试技巧,有助于提高仿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linux之用户管理教程.md

    linux之用户管理教程.md

    三菱PLC与组态王构建3x3书架式堆垛立体库:IO分配、梯形图编程及组态画面设计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三菱PLC(特别是FX系列)和组态王软件构建3x3书架式堆垛式立体库的方法。首先阐述了IO分配的原则,明确了输入输出信号的功能,如仓位检测、堆垛机运动控制等。接着深入解析了梯形图编程的具体实现,包括基本的左右移动控制、复杂的自动寻址逻辑,以及确保安全性的限位保护措施。还展示了接线图和原理图的作用,强调了正确的电气连接方式。最后讲解了组态王的画面设计技巧,通过图形化界面实现对立体库的操作和监控。 适用人群:从事自动化仓储系统设计、安装、调试的技术人员,尤其是熟悉三菱PLC和组态王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提高仓库空间利用率的小型仓储环境,旨在帮助技术人员掌握从硬件选型、电路设计到软件编程的全流程技能,最终实现高效稳定的自动化仓储管理。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多个实用的编程技巧和注意事项,如避免常见错误、优化性能参数等,有助于减少实际应用中的故障率并提升系统的可靠性。

    基于STM32的循迹避障小车仿真20250426(带讲解视频)

    基于STM32的循迹避障小车 主控:STM32 显示:OLED 电源模块 舵机云台 超声波测距 红外循迹模块(3个,左中右) 蓝牙模块 按键(6个,模式和手动控制小车状态) TB6612驱动的双电机 功能: 该小车共有3种模式: 自动模式:根据红外循迹和超声波测距模块决定小车的状态 手动模式:根据按键的状态来决定小车的状态 蓝牙模式:根据蓝牙指令来决定小车的状态 自动模式: 自动模式下,检测距离低于5cm小车后退 未检测到任何黑线,小车停止 检测到左边或左边+中间黑线,小车左转 检测到右边或右边+中间黑线,小车右转 检测到中边或左边+中间+右边黑线,小车前进 手动模式:根据按键的状态来决定小车的状态 蓝牙模式: //需切换为蓝牙模式才能指令控制 *StatusX X取值为0-4 0:小车停止 1:小车前进 2:小车后退 3:小车左转 4:小车右转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乡镇边界,矢量边界,shp格式

    矢量边界,行政区域边界,精确到乡镇街道,可直接导入arcgis使用

    基于IEEE33节点的主动配电网优化:含风光储柴燃多源调度模型的经济运行研究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基于IEEE33节点的主动配电网优化方法,旨在通过合理的调度模型降低配电网的总运行成本。文中详细介绍了模型的构建,包括风光发电、储能装置、柴油发电机和燃气轮机等多种分布式电源的集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作者提出了具体的约束条件,如储能充放电功率限制和潮流约束,并采用了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通过一系列实验验证,最终得到了优化的分布式电源运行计划,显著降低了总成本并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优化、智能电网研究的专业人士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优化配电网运行成本的研究机构和企业。主要目标是在满足各种约束条件下,通过合理的调度策略使配电网更加经济高效地运行。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推导和算法实现,还分享了许多实用的经验技巧,如储能充放电策略、粒子群算法参数选择等。此外,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不同电源之间的协同作用及其经济效益。

    【KUKA 机器人资料】:KUKA 机器人初级培训教材.pdf

    KUKA机器人相关文档

    基于MATLAB的CSP电站与ORC综合能源系统优化建模及应用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将光热电站(CSP)和有机朗肯循环(ORC)集成到综合能源系统中的优化建模方法。主要内容涵盖系统的目标函数设计、关键设备的约束条件(如CSP储热罐、ORC热电耦合)、以及具体实现的技术细节。文中通过MATLAB和YALMIP工具进行建模,采用CPLEX求解器解决混合整数规划问题,确保系统在经济性和环境效益方面的最优表现。此外,文章还讨论了碳排放惩罚机制、风光弃能处理等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挑战及其解决方案。 适合人群:从事综合能源系统研究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对光热发电、余热利用感兴趣的科研工作者和技术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评估和优化包含多种能源形式(如光伏、风电、燃气锅炉等)在内的复杂能源系统的项目。目标是在满足供电供热需求的同时,最小化运行成本并减少碳排放。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具体的MATLAB代码片段作为实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复现所提出的优化模型。对于初学者而言,建议从简单的确定性模型入手,逐渐过渡到更复杂的随机规划和鲁棒优化。

    网站设计与管理作业一.ppt

    网站设计与管理作业一.ppt

    基于MATLAB的双闭环Buck电路仿真模型设计与优化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MATLAB搭建双闭环Buck电路的仿真模型。首先定义了主电路的关键参数,如输入电压、电感、电容等,并解释了这些参数的选择依据。接着分别对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进行了PI控制器的设计,强调了电流环响应速度需要显著高于电压环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文中还讨论了仿真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细节,如PWM死区时间的设置、低通滤波器的应用以及参数调整的方法。通过对比单闭环和双闭环系统的性能,展示了双闭环方案在应对负载突变时的优势。最后分享了一些调试经验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电源设计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有一定MATLAB基础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进行电源管理芯片设计验证、电源系统性能评估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主要目标是提高电源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特别是在负载变化剧烈的情况下。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分析,还包括了大量的代码片段和具体的调试步骤,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同时提醒读者注意仿真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鼓励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MATLAB实现冷热电气多能互补微能源网的鲁棒优化调度模型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MATLAB环境下冷热电气多能互补微能源网的鲁棒优化调度模型。首先介绍了多能耦合元件(如风电、光伏、P2G、燃气轮机等)的运行特性模型,展示了如何通过MATLAB代码模拟这些元件的实际运行情况。接着阐述了电、热、冷、气四者的稳态能流模型及其相互关系,特别是热电联产过程中能流的转换和流动。然后重点讨论了考虑经济成本和碳排放最优的优化调度模型,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确保各能源设备在合理范围内运行并保持能流平衡。最后分享了一些实际应用中的经验和技巧,如处理风光出力预测误差、非线性约束、多能流耦合等。 适合人群:从事能源系统研究、优化调度、MATLAB编程的专业人士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目标是掌握如何在MATLAB中构建和求解复杂的多能互补优化调度模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MATLAB代码片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所介绍的内容。此外,还提及了一些有趣的发现和挑战,如多能流耦合的复杂性、鲁棒优化的应用等。

    Simulink与Carsim联合仿真:基于PID与MPC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Simulink和Carsim进行联合仿真,实现基于PID(比例-积分-微分)和MPC(模型预测控制)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首先阐述了Carsim参数设置的关键步骤,特别是cpar文件的配置,包括车辆基本参数、悬架系统参数和转向系统参数的设定。接着展示了Matlab S函数的编写方法,分别针对PID控制和MPC控制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随后讨论了Simulink中车辆动力学模型的搭建,强调了模块间的正确连接和参数设置的重要性。最后探讨了远程指导的方式,帮助解决仿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适合人群:从事汽车自动驾驶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Simulink和Carsim有一定了解并希望深入学习联合仿真的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验证和优化自适应巡航控制、定速巡航及紧急避撞等功能的研究和开发项目。目标是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确保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有大量实用的代码示例和避坑指南,有助于读者快速上手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此外,还提到了远程调试技巧,进一步提升了仿真的成功率。

    02.第18讲一、三重积分02.mp4

    02.第18讲一、三重积分02.mp4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