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amoushz
  • 浏览: 2962808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上海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揭秘华尔街之子——摩根的金融堡垒

阅读更多

约翰·皮尔庞特·摩根



  书名:《华尔街之子——摩根》作者:琼·施特劳斯 翻译:王同宽等

  推荐理由:一个世纪前,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像巨人一样支配着整个金融世界。作为创建通用电气公司、美国钢铁公司以及地域广泛的铁路帝国的幕后策划人物,在几十年里,他都是美国民间的核心银行 家。摩根在许多方面塑造着他那个世界,然而他去世以后还笼罩着神秘的面纱,有人称他是工业化进程中的英雄,也有人诋毁他是贪婪的强盗大亨。《华尔街之子——摩根》权威、详实地描述了摩根其人,作者历经十年时间,生动再现了摩根的完整人生。

  争夺“CB&Q铁路”

  1901年5月4日,摩根在艾克斯收到的电报向他披露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一个由银行家和铁路运营商组成的联盟正密谋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北太平洋铁路 50%以上的股票。策划并领导这场“金融巨头”突袭战的是爱德华·H·哈里曼。哈里曼与摩根之间长期失和并且冲突不断,他名下现在控制着联合太平洋铁路公 司,就像希尔一样,哈里曼也同样宣称自己是“美国的拿破仑”,在铁路界是闻名的“小巨人”;同样,他也决心在自己公司的基础上创建一个连接铁路线、海上航 运线的世界性的交通运输网络。但是,与希尔不同的是,在商战中,哈里曼并不遵守摩根所制定的游戏规则,他更推崇的是游击战。

  就在摩根等人全力以赴地筹集大批英国资金投资美国铁路建设的同时,库恩—洛布这家德国犹太人公司同样也在致力于将德、法两国的巨额资金源源不断地引进 到美国——从事与摩根财团同样的事业。尽管犹太人希夫和美国佬摩根并非合伙人,但这两位顶尖银行家却自觉地信守彼此间的君子协定,互不侵犯对方的领地。

  在以后的短短几年内,哈里曼居然使曾经破产的联合太平洋铁路起死回生,并很快发展成为一条优质高效、利润丰厚的线路。后来,当他的铁路线延伸到太平洋 沿岸港口时,已经对“北太平洋”和大北方公司构成了直接威胁。到了1901年,哈里曼又实现了对庞大的南太平洋铁路公司的控制,这条铁路从洛杉矶一直通到 美国南部的新奥尔良。

  与此同时,哈里曼还在与另外一个业界“小巨人”希尔进行着激烈的争夺。这次,两人争夺的是芝加哥—伯灵顿—昆西铁路公司(以下简称为“CB&Q铁路 ”),由于这条全长12657.6公里的线路通往芝加哥,对于打通大西洋沿岸运输线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能否拿下该公司将直接影响到双方今后在美国铁路业界 的地位。尽管哈里曼做了各种努力,却在1900年以失败告终。希尔和摩根联手,最终于1901年3月下旬共同获得了CB&Q铁路。在双方进行激烈争夺的过 程中,该铁路的波士顿股东们明显倾向于摩根,他们说:“在哈里曼和希尔(代表摩根和北太平洋公司)之间,我们毫无疑问将选择代表雄厚实力和安全保障的一 方。”事后,哈里曼曾要求摩根和希尔给他一个转包的机会,却遭到二人的断然拒绝—他们不愿让这位好战的掠夺者“插上一手”来分享他们的胜利果实。

  至于哈里曼本人,当然不会觉得自己的要求是“插上一手”,相反,他认为恰恰是摩根他们从自己手中窃走了CB&Q铁路——对手的新铁路联合体的实力将远 远超过自己的联合太平洋——为此,他立刻制定出一个“拿破仑式”的报复方案:为了攫取CB&Q铁路,他必须彻底拿下北太平洋铁路。

  当然,哈里曼清楚,要想从摩根那令人生畏的大鼻子底下买走他的股票也决非易事。为此,哈里曼孤注一掷,决心碰一碰自己的运气,为了筹集到购买股票所需的巨额现金,哈里曼找到了库恩—洛布公司和商业性的国家城市银行进行活动。 

  斩断摩根的翅膀

  摩根在业界的优势地位和倨傲态度使其在华尔街同行中颇受非议,甚至是嫉恨,正如希尔日后所总结的那样,在后来发生的针对摩根的突然袭击中,参与暗算的 人中更多的是银行家,而非铁路运营商!——以城市银行为首的各大财团之所以给哈里曼撑腰,是希望借此向全世界表明“摩根并非是美国惟一的银行家”,同时也 是对摩根宣称的“美国所有的银行家只不过是我的办事员”的说法进行挑战。正如希尔所言,斯蒂尔曼的目的是为了“斩断他(摩根)的翅膀”。

  就在摩根4月初刚离开美国前往欧洲之际,在哈里曼的指使下,库恩-洛布公司总裁希夫就开始了购买北太平洋公司股票的行动。此时,麦金利正在进行连任总 统的竞选活动,他允诺给予华尔街财团们更多的发财机会。在此情况下,大批野心勃勃的投资者将纽约股市的价格和成交额推向一个个历史新高,1901年1月, 创造了日成交量200万股的历史记录。4月份,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所造就的百万富翁们—人称“匹兹堡财团”云集纽约准备大赌一把,此事为哈里曼发动袭击提供 了最完美的时机。

 


约翰·皮尔庞特·摩根



  书名:《华尔街之子——摩根》作者:琼·施特劳斯 翻译:王同宽等

  推荐理由:一个世纪前,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像巨人一样支配着整个金融世界。作为创建通用电气公司、美国钢铁公司以及地域广泛的铁路帝国的幕后策划人物,在几十年里,他都是美国民间的核心银行 家。摩根在许多方面塑造着他那个世界,然而他去世以后还笼罩着神秘的面纱,有人称他是工业化进程中的英雄,也有人诋毁他是贪婪的强盗大亨。《华尔街之子——摩根》权威、详实地描述了摩根其人,作者历经十年时间,生动再现了摩根的完整人生。

  争夺“CB&Q铁路”

  1901年5月4日,摩根在艾克斯收到的电报向他披露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一个由银行家和铁路运营商组成的联盟正密谋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北太平洋铁路 50%以上的股票。策划并领导这场“金融巨头”突袭战的是爱德华·H·哈里曼。哈里曼与摩根之间长期失和并且冲突不断,他名下现在控制着联合太平洋铁路公 司,就像希尔一样,哈里曼也同样宣称自己是“美国的拿破仑”,在铁路界是闻名的“小巨人”;同样,他也决心在自己公司的基础上创建一个连接铁路线、海上航 运线的世界性的交通运输网络。但是,与希尔不同的是,在商战中,哈里曼并不遵守摩根所制定的游戏规则,他更推崇的是游击战。

  就在摩根等人全力以赴地筹集大批英国资金投资美国铁路建设的同时,库恩—洛布这家德国犹太人公司同样也在致力于将德、法两国的巨额资金源源不断地引进 到美国——从事与摩根财团同样的事业。尽管犹太人希夫和美国佬摩根并非合伙人,但这两位顶尖银行家却自觉地信守彼此间的君子协定,互不侵犯对方的领地。

  在以后的短短几年内,哈里曼居然使曾经破产的联合太平洋铁路起死回生,并很快发展成为一条优质高效、利润丰厚的线路。后来,当他的铁路线延伸到太平洋 沿岸港口时,已经对“北太平洋”和大北方公司构成了直接威胁。到了1901年,哈里曼又实现了对庞大的南太平洋铁路公司的控制,这条铁路从洛杉矶一直通到 美国南部的新奥尔良。

  与此同时,哈里曼还在与另外一个业界“小巨人”希尔进行着激烈的争夺。这次,两人争夺的是芝加哥—伯灵顿—昆西铁路公司(以下简称为“CB&Q铁路 ”),由于这条全长12657.6公里的线路通往芝加哥,对于打通大西洋沿岸运输线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能否拿下该公司将直接影响到双方今后在美国铁路业界 的地位。尽管哈里曼做了各种努力,却在1900年以失败告终。希尔和摩根联手,最终于1901年3月下旬共同获得了CB&Q铁路。在双方进行激烈争夺的过 程中,该铁路的波士顿股东们明显倾向于摩根,他们说:“在哈里曼和希尔(代表摩根和北太平洋公司)之间,我们毫无疑问将选择代表雄厚实力和安全保障的一 方。”事后,哈里曼曾要求摩根和希尔给他一个转包的机会,却遭到二人的断然拒绝—他们不愿让这位好战的掠夺者“插上一手”来分享他们的胜利果实。

  至于哈里曼本人,当然不会觉得自己的要求是“插上一手”,相反,他认为恰恰是摩根他们从自己手中窃走了CB&Q铁路——对手的新铁路联合体的实力将远 远超过自己的联合太平洋——为此,他立刻制定出一个“拿破仑式”的报复方案:为了攫取CB&Q铁路,他必须彻底拿下北太平洋铁路。

  当然,哈里曼清楚,要想从摩根那令人生畏的大鼻子底下买走他的股票也决非易事。为此,哈里曼孤注一掷,决心碰一碰自己的运气,为了筹集到购买股票所需的巨额现金,哈里曼找到了库恩—洛布公司和商业性的国家城市银行进行活动。 

  斩断摩根的翅膀

  摩根在业界的优势地位和倨傲态度使其在华尔街同行中颇受非议,甚至是嫉恨,正如希尔日后所总结的那样,在后来发生的针对摩根的突然袭击中,参与暗算的 人中更多的是银行家,而非铁路运营商!——以城市银行为首的各大财团之所以给哈里曼撑腰,是希望借此向全世界表明“摩根并非是美国惟一的银行家”,同时也 是对摩根宣称的“美国所有的银行家只不过是我的办事员”的说法进行挑战。正如希尔所言,斯蒂尔曼的目的是为了“斩断他(摩根)的翅膀”。

  就在摩根4月初刚离开美国前往欧洲之际,在哈里曼的指使下,库恩-洛布公司总裁希夫就开始了购买北太平洋公司股票的行动。此时,麦金利正在进行连任总 统的竞选活动,他允诺给予华尔街财团们更多的发财机会。在此情况下,大批野心勃勃的投资者将纽约股市的价格和成交额推向一个个历史新高,1901年1月, 创造了日成交量200万股的历史记录。4月份,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所造就的百万富翁们—人称“匹兹堡财团”云集纽约准备大赌一把,此事为哈里曼发动袭击提供 了最完美的时机。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