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284679 次
- 性别:
- 来自: 深圳
最新评论
-
ypfoo:
姐姐啊姐姐。。。
存:科幻推荐书单---超经典科幻必读 -
select*from爱:
挖坟,八卦,YY下
俺成功升级为妈妈啦 -
miaow:
alternative history么...作为一个军事宅, ...
存:科幻推荐书单---超经典科幻必读 -
miaow:
单子不错。
稍有些奇怪这个顺序。最喜欢的为什么不排第一个?“我 ...
存:科幻推荐书单---超经典科幻必读 -
mochow:
显然我大部分几乎没怎么看过,只听说过,我也是生命有限的生物体啊 ...
存:科幻推荐书单---超经典科幻必读
识 人
--------张师诚两试林则徐
罗贯中《三国演义》,写刘玄德三顾茅庐时,一顾、二顾总见不着那位卧龙先生,恼起了张三爷,要放火烧房,把一根绳子将那“散澹的人”捆了出来,活写出老粗卤莽的行径。
可是,这是《三国演义》胡诌,不是真的;但竟有因爱才,而把一个文弱书生指为囚犯抓了来,之后而又重用他,可谓是别开生面的“罗致人才”的方法了。
这个人,便是清嘉庆朝福建巡抚张师诚。
张师诚,浙江归安人,字心友,号兰渚,以“进士”官“福建巡抚”,署“闽浙总督”,治绩为闽人所颂。生平清操自励,爱才若渴,他看到那时吏治日偷,朝政日靡,盗匪蜂起,非培养一些拨乱反治、有担当、有魄力的人物不可,而这种人应有“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涵养功夫。
他在福建看到了林则徐。
林则徐是个穷书生,未达之前,曾受长乐知县的聘请,在县衙门是担任“书启”(掌管书信的人)工作。
一天,县太爷突接到抚辕四百里排班的羽书,拿办林则徐解省。县令深知他平日的为人,绝无不轨情事,何至以江洋大盗之例,行文拿捕?可是抚军(巡抚俗称)命令,又不能违抗。踌躇至再,便向林则徐商量,请其解职他去,一面申详无林则徐其人了事,且赆(jìn,以财物赠行者)以行资,劝其远逃。
林则徐听了之后,可也莫名其妙,但“平生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是祸逃不了,逃到哪里去?因此坚请归案,听凭押解上省,他说:“苟有罪,不逃刑,无,则可大白于世,不能以含糊了事!”
县令知不可屈,遂亲自押解上省。
既报到,张师诚命县令且退,随请林则徐进签押室,命坐,由抽屉中抽出长乐县笺启数封,指着问道:“这几封信是你写的吗?”
林则徐点首称是,张师诚起身趋前握手,说:“吾早知林先生贤,想把记室(掌书记之官)奉屈,特地试试你之胆量耳!不识责吾卤莽否?”
言毕大笑,随聘为文案。
林则徐谦谢,自此遂一跃而为座上客。
是年腊月。
清例:督抚使臣,每逢新年,必拜表贺岁,虽为例行文字,亦属奏折之一,而写折尤须恭楷。
急景凋年,万家爆竹,林则徐敬谨缮正了黄绫折本,送张师诚过目,张师诚忽蘸笔在折上窜改不相干数字,嘱另行缮写,等他赴行宫贺岁请圣安回衙之后,再行拜奏,然后回家过年。
林则徐对此,颇为费解,认为此一二字可改可不改,无关宏旨,何必多此一举?且值年三十的大除夕,谁家没有柴米油盐的债务待理?高堂有母,更不知如何盼望早回,但抚军谆嘱再三,只好提起精神,恭楷缮过,写毕,便静坐候抚军回衙拜表。
待到天亮,张师诚回来浏览一遍,即行拜发,随即向林则徐作一长揖道:“从前观你的书法,越临结尾,越有精神,早已心许,现在益发可信。老夫阅人不少,以此卜人功名福泽,百不失一,老兄他日功业胜吾万万,愿以子孙相托!”
林则徐辞归之后,他的太夫人见着他便说:“抚台昨天差戈什哈(清代高级官员的侍从护卫)送二百两来,说汝今天才归来。”
林则徐恍然,又是张抚台在试他涵养功夫了。
其年,林则徐成举人,联捷进士,旋入翰林。
张师诚到处揄扬,提挈恐后,林则徐卒成有清一代名臣。
什么乱七八糟的,还是看看《浮生六记》再唧歪吧。
http://www.mypcera.com/book/gu/gu/6/index.html
hehe, 不敢不敢,过奖过奖。
沈复强,沈复强...
hoho, 这个安心法,我喜欢。
多好的岳父啊。怎么找到的这样的好岳父。
羡慕啊,人和人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想来陶澍是男人们心中理想的岳父,而芸娘则可能是理想的妻子了。
陶澍是比较理想了。只是给了一年钱,就不给了。一直给下去,就更理想了。
芸娘,不知其人也。搜索了一下。
http://book.sina.com.cn/nzt/liv/qizongai/62.shtml
将《浮生六记》译成英文版的林语堂说,芸娘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
芸娘之所以为人称道,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她实在太大度了,也不知中了什么邪,绞尽脑汁想给沈复纳一个妾,而且要求还很高,美而有韵。
在两人生活水平只是温饱的情况下,芸娘竟主动考虑沈复的其他需求
这个比较诡异。
芸娘的倾向有些值得怀疑。或者就是不堪沈复的男子气概。
hoho, 这个安心法,我喜欢。
多好的岳父啊。怎么找到的这样的好岳父。
羡慕啊,人和人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想来陶澍是男人们心中理想的岳父,而芸娘则可能是理想的妻子了。
hoho, 这个安心法,我喜欢。
多好的岳父啊。怎么找到的这样的好岳父。
羡慕啊,人和人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还有更怪的,便是他作书或画时,不许人在旁边看他挥毫,先把窗户关得紧紧的,密得不见日光,另把小纸条搓卷成一个捻子,蘸了油点上,照着来画。有时,为了刺激灵感,把袜子脱掉,叫随侍小僮,狂搔脚心,搔到奇痒处,至于不可遏抑的时候,他的灵感便汩汩而来,瞑目摇头,若甚得意,提笔一挥,不论是字是画,莫不妙到毫颠。
所作以墨竹最佳;偶尔画大桃,每关起门来,把纸绢在床上铺好,脱下裤子,将屁股在颜料上一坐,狂跳数步,就纸绢上一印,便是一只大桃,再用毛笔随所印的轮廓加意勾勒一番,增上枝叶,一幅桃便这样地画成了,他自谓这是“任天不任人之笔”。
哈哈!!!看一遍乐一次。第二段想起了流氓兔子。
--------张师诚两试林则徐
罗贯中《三国演义》,写刘玄德三顾茅庐时,一顾、二顾总见不着那位卧龙先生,恼起了张三爷,要放火烧房,把一根绳子将那“散澹的人”捆了出来,活写出老粗卤莽的行径。
可是,这是《三国演义》胡诌,不是真的;但竟有因爱才,而把一个文弱书生指为囚犯抓了来,之后而又重用他,可谓是别开生面的“罗致人才”的方法了。
这个人,便是清嘉庆朝福建巡抚张师诚。
张师诚,浙江归安人,字心友,号兰渚,以“进士”官“福建巡抚”,署“闽浙总督”,治绩为闽人所颂。生平清操自励,爱才若渴,他看到那时吏治日偷,朝政日靡,盗匪蜂起,非培养一些拨乱反治、有担当、有魄力的人物不可,而这种人应有“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涵养功夫。
他在福建看到了林则徐。
林则徐是个穷书生,未达之前,曾受长乐知县的聘请,在县衙门是担任“书启”(掌管书信的人)工作。
一天,县太爷突接到抚辕四百里排班的羽书,拿办林则徐解省。县令深知他平日的为人,绝无不轨情事,何至以江洋大盗之例,行文拿捕?可是抚军(巡抚俗称)命令,又不能违抗。踌躇至再,便向林则徐商量,请其解职他去,一面申详无林则徐其人了事,且赆(jìn,以财物赠行者)以行资,劝其远逃。
林则徐听了之后,可也莫名其妙,但“平生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是祸逃不了,逃到哪里去?因此坚请归案,听凭押解上省,他说:“苟有罪,不逃刑,无,则可大白于世,不能以含糊了事!”
县令知不可屈,遂亲自押解上省。
既报到,张师诚命县令且退,随请林则徐进签押室,命坐,由抽屉中抽出长乐县笺启数封,指着问道:“这几封信是你写的吗?”
林则徐点首称是,张师诚起身趋前握手,说:“吾早知林先生贤,想把记室(掌书记之官)奉屈,特地试试你之胆量耳!不识责吾卤莽否?”
言毕大笑,随聘为文案。
林则徐谦谢,自此遂一跃而为座上客。
是年腊月。
清例:督抚使臣,每逢新年,必拜表贺岁,虽为例行文字,亦属奏折之一,而写折尤须恭楷。
急景凋年,万家爆竹,林则徐敬谨缮正了黄绫折本,送张师诚过目,张师诚忽蘸笔在折上窜改不相干数字,嘱另行缮写,等他赴行宫贺岁请圣安回衙之后,再行拜奏,然后回家过年。
林则徐对此,颇为费解,认为此一二字可改可不改,无关宏旨,何必多此一举?且值年三十的大除夕,谁家没有柴米油盐的债务待理?高堂有母,更不知如何盼望早回,但抚军谆嘱再三,只好提起精神,恭楷缮过,写毕,便静坐候抚军回衙拜表。
待到天亮,张师诚回来浏览一遍,即行拜发,随即向林则徐作一长揖道:“从前观你的书法,越临结尾,越有精神,早已心许,现在益发可信。老夫阅人不少,以此卜人功名福泽,百不失一,老兄他日功业胜吾万万,愿以子孙相托!”
林则徐辞归之后,他的太夫人见着他便说:“抚台昨天差戈什哈(清代高级官员的侍从护卫)送二百两来,说汝今天才归来。”
林则徐恍然,又是张抚台在试他涵养功夫了。
其年,林则徐成举人,联捷进士,旋入翰林。
张师诚到处揄扬,提挈恐后,林则徐卒成有清一代名臣。
评论
31 楼
mochow
2006-10-13
力争上游
——虞山坭道人
松禅老人翁同龢,以状元宰辅而兼同、光两朝帝师,书生之荣,极矣!
戊戌维新之际,他被夹在新旧派系倾轧中,黯然放归故里。庚子初期,几乎和张蔭桓同一命运,结果仍免不了遭到编管,使一直困居在常熟郊外的白鸽山,许多故旧门生怕受牵累,不敢和他来往,平常伴这七十老翁左右,一直“凄凉到盖棺”的,仅有俞仲辂、金兰生、赵石农数人而已。俞仲辂名钟銮,是松禅的外甥;金兰生是个医生;赵石农是个金石家,书法则深得翁氏法乳,且几乎可以乱真。
赵石农,名石,号坭(ní,同泥)道人。家居西唐市,幼年跟他的先人卖药于常熟的金村地方,因便在金村读书。
里中常有比赛书法之举,名列第一的,可得几两奖金,倒数第一的,则赠豆油一篓,用意是希望名落孙山的,好去“焚膏继晷,努力临池”,但实际不无寓有讥诮之讽的。历届作殿军的,羞愤之余,多弃此不领。
石农第一次与赛,豆油却轮到他,他便领了油篓回去。许多人对他讥笑,他不管这些,提了便走。再过些时,又将自己写的参加比赛,竟然名列前茅,那些人惊异他的进步之快,隔壁有个卖豆腐的老板对各人笑道:“这赵先生不是侥幸得来的呀!夜里我起来磨豆浆,他屋子的灯光还亮着,就窗眼里一瞧,他老是在临字,这样刻苦自励,哪有不成功的?”
村里有个姓金的,称为狂士,颇精篆刻。有一回,石农遇见了他,很恭敬地请他代刻一印,这姓金的瞅着他冷笑,说:“你呀?想叫我替你刻吗?不成!”
说着扬长而去。石农受了这一气,便发愤学习刻印,浙皖名家印谱,搜求殆遍,临池之余,便凿着山骨,不数年,刀法章法,骎骎(qīn,马跑得快的样子)日上,赵石农治印的声誉,反驾了那个金某之上。
沈石友(汝瑾),是常熟的名士,能诗,著有《鸣坚白斋诗集》,喜藏古砚,家中搜集名砚甚多,和吴缶庐(昌硕)交称莫逆,缶庐时常到石友家里盘桓,一住便个把月。石农受聘在石友家中课读,因此得与缶庐相识,向他请益,遂愈见精进,并从缶庐学得书画瓷铜玉石之学,惺惺相惜,缶庐也把生平研摩所得,悉心指授与他。
翁松禅被放家居,石农以乡后辈之礼随侍,老人对于后辈乐于奖掖,石农追随左右,兼习翁氏书体,有时替他代笔。松禅死后,把自用图章两方赠给他,隐示“传砚”之意,石农仿翁之字,遂流遍江南,竟可乱真。
石农原习董、赵以入平原,路数相同,所以仿来可以乱真,图章则是松禅原来所用,非一般仿翁字的所能比,一时流遍江南,可是他自己声名一天大似一天,他也不再仿了,仍还了自家面目,署款多用“古坭”二字,朴拙可爱。
晚年的石农,名噪艺林,达官贵人请他刻印,铢两必较,分朱布白,一凭兴会所至,绝不曲徇人意。但对布衣之士,文苑中人,则言必信,行必果,千金一掷,毫无吝色。
他和同邑杨元恙,交称莫逆。某次,两人同游姑苏,在四围寺附近,驻足倾耳,同听黄鹂鸣啭,竟日忘返,旁人笑他痴,他却不理。石农须髯甚美,布鞵长服,道貌岸然。三原于右任先生,某年到常熟访他,在逍遥游茶馆,瀹(yuè,以汤煮物)茗共啜,促膝谈艺,两个美髯公聚在一起,又都是艺林硕宿,望之恍如神仙中人。
晚年性极怪癖,对于人的刺谬,事的乖张,落到他眼里,便骂起来了,真是入木三分,人也不敢和他争辩。能诗,稿多不传,记有句云:
三千界尽伤心地,
五百年无入眼诗。
其自负处可见一斑。著有《印掇》一卷。他尝道:
一切杂技,胸中皆不能无书,有书而后可几于古。
……
摹印之法,求诸金石文字及篆法则易得,徒讲刀法则难成。六朝以下,篆法虽工,往往以姿媚不能入印。邓完白作印,白文不越汉人藩篱,善者十五六;朱文则益以己意,过于姿媚,善者十二三而已。余之印,不能如吴缶老,非古不学,以成一代宗工也……
他的怪癖也怪得过分,有病不服药,医生嘱他忌食某物,他偏要吃,因此最后得病时,便一病不起。
逝世前两日,遍招亲旧,握手道别,请人写墓碑,以及祭挽诗联,他都要亲自看过。曾自营生圹于虞山的西麓,自书“金石龛”三字,他的夫人姓金,石是他的名,合起来称的,遗嘱薄殓,布袍一袭而已。乏嗣,仅一女,名赵林,能传其学,并擅书法。
——虞山坭道人
松禅老人翁同龢,以状元宰辅而兼同、光两朝帝师,书生之荣,极矣!
戊戌维新之际,他被夹在新旧派系倾轧中,黯然放归故里。庚子初期,几乎和张蔭桓同一命运,结果仍免不了遭到编管,使一直困居在常熟郊外的白鸽山,许多故旧门生怕受牵累,不敢和他来往,平常伴这七十老翁左右,一直“凄凉到盖棺”的,仅有俞仲辂、金兰生、赵石农数人而已。俞仲辂名钟銮,是松禅的外甥;金兰生是个医生;赵石农是个金石家,书法则深得翁氏法乳,且几乎可以乱真。
赵石农,名石,号坭(ní,同泥)道人。家居西唐市,幼年跟他的先人卖药于常熟的金村地方,因便在金村读书。
里中常有比赛书法之举,名列第一的,可得几两奖金,倒数第一的,则赠豆油一篓,用意是希望名落孙山的,好去“焚膏继晷,努力临池”,但实际不无寓有讥诮之讽的。历届作殿军的,羞愤之余,多弃此不领。
石农第一次与赛,豆油却轮到他,他便领了油篓回去。许多人对他讥笑,他不管这些,提了便走。再过些时,又将自己写的参加比赛,竟然名列前茅,那些人惊异他的进步之快,隔壁有个卖豆腐的老板对各人笑道:“这赵先生不是侥幸得来的呀!夜里我起来磨豆浆,他屋子的灯光还亮着,就窗眼里一瞧,他老是在临字,这样刻苦自励,哪有不成功的?”
村里有个姓金的,称为狂士,颇精篆刻。有一回,石农遇见了他,很恭敬地请他代刻一印,这姓金的瞅着他冷笑,说:“你呀?想叫我替你刻吗?不成!”
说着扬长而去。石农受了这一气,便发愤学习刻印,浙皖名家印谱,搜求殆遍,临池之余,便凿着山骨,不数年,刀法章法,骎骎(qīn,马跑得快的样子)日上,赵石农治印的声誉,反驾了那个金某之上。
沈石友(汝瑾),是常熟的名士,能诗,著有《鸣坚白斋诗集》,喜藏古砚,家中搜集名砚甚多,和吴缶庐(昌硕)交称莫逆,缶庐时常到石友家里盘桓,一住便个把月。石农受聘在石友家中课读,因此得与缶庐相识,向他请益,遂愈见精进,并从缶庐学得书画瓷铜玉石之学,惺惺相惜,缶庐也把生平研摩所得,悉心指授与他。
翁松禅被放家居,石农以乡后辈之礼随侍,老人对于后辈乐于奖掖,石农追随左右,兼习翁氏书体,有时替他代笔。松禅死后,把自用图章两方赠给他,隐示“传砚”之意,石农仿翁之字,遂流遍江南,竟可乱真。
石农原习董、赵以入平原,路数相同,所以仿来可以乱真,图章则是松禅原来所用,非一般仿翁字的所能比,一时流遍江南,可是他自己声名一天大似一天,他也不再仿了,仍还了自家面目,署款多用“古坭”二字,朴拙可爱。
晚年的石农,名噪艺林,达官贵人请他刻印,铢两必较,分朱布白,一凭兴会所至,绝不曲徇人意。但对布衣之士,文苑中人,则言必信,行必果,千金一掷,毫无吝色。
他和同邑杨元恙,交称莫逆。某次,两人同游姑苏,在四围寺附近,驻足倾耳,同听黄鹂鸣啭,竟日忘返,旁人笑他痴,他却不理。石农须髯甚美,布鞵长服,道貌岸然。三原于右任先生,某年到常熟访他,在逍遥游茶馆,瀹(yuè,以汤煮物)茗共啜,促膝谈艺,两个美髯公聚在一起,又都是艺林硕宿,望之恍如神仙中人。
晚年性极怪癖,对于人的刺谬,事的乖张,落到他眼里,便骂起来了,真是入木三分,人也不敢和他争辩。能诗,稿多不传,记有句云:
三千界尽伤心地,
五百年无入眼诗。
其自负处可见一斑。著有《印掇》一卷。他尝道:
一切杂技,胸中皆不能无书,有书而后可几于古。
……
摹印之法,求诸金石文字及篆法则易得,徒讲刀法则难成。六朝以下,篆法虽工,往往以姿媚不能入印。邓完白作印,白文不越汉人藩篱,善者十五六;朱文则益以己意,过于姿媚,善者十二三而已。余之印,不能如吴缶老,非古不学,以成一代宗工也……
他的怪癖也怪得过分,有病不服药,医生嘱他忌食某物,他偏要吃,因此最后得病时,便一病不起。
逝世前两日,遍招亲旧,握手道别,请人写墓碑,以及祭挽诗联,他都要亲自看过。曾自营生圹于虞山的西麓,自书“金石龛”三字,他的夫人姓金,石是他的名,合起来称的,遗嘱薄殓,布袍一袭而已。乏嗣,仅一女,名赵林,能传其学,并擅书法。
30 楼
mochow
2006-10-13
远 见
——许景澄外交识见
嘉兴许竹筼(yún)(景澄),在“庚子联军战役”中,被顽昧的那拉后,以“平日办理洋务,各存私心,莠言乱政,且语多离间,有不忍言者”等罪状,和袁爽(秋昶)于当年七月初四日,骈斩于北京菜市,世目为“双忠”,史称为“帝党”,而对他在外交上之卓越识见,折冲樽俎之不屈不挠,值得我们景仰的,似少述及,不足以表现他对国族的耿耿忠诚。
许竹筼以“质敏气锐”见称,他是晚清创立总理衙门,被誉为“凡所规划能见其大”之名相文祥,保举为堪使外洋人材之一,初以名进士升侍讲,加二品顶戴,自光绪十年(公元一八八四年)起,连膺出使法、德、意、奥四国之命,一直到光绪二十四年回国进总理衙门,先后十六年的外交官生涯,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办理对俄外交,百年来中国对俄外交历时最久,知彼最深者要以许为第一。
太平天国失败以后,曾、左、李等凛于“三千年来大变局”,倡办洋务,购船购炮,更成为国防的迫切需要,但李鸿章所资以办理的人,如丁日昌、陈兰彬、李凤苞诸人,都难免有考虑不周详的毛病,如李凤苞在德订造的定、镇、济“三远”巨舰,就吨位来说,是远东各国海舰最大的,但时速火力却不及日本的快船,因此甲午一役,反被败伤的惨剧,是李凤苞在订约时没有注意到的结果。
许景澄继李凤苞接任使德时,这三舰已经造成,只待接收,曾发现缺点十五事,却无法改正,仅搜集研究各国兵舰情形,译成《各国布船图表说》,报告政府,而清廷不予注意,只命驶回了事。
甲午战后,他看到当时兵制的不行,奏请“变通八旗兵制,并选储兵校”,就是研究德国征兵制度与注意军事学术而郑重陈说,在在可见他的细心与远见。
他始终认为外交需以武力为后盾,尤其是对俄、日。于郭嵩焘专恃公法条约,专讲应付,认为“此通人之蔽”。
他奉使俄国时,就感觉到“中俄交涉,倍重于诸邦”,他一面广搜图证,一面请总理衙门及新疆巡抚以兵力充实边防,同时不惜唇焦舌敝,与俄廷往返折冲,丝毫不放松。
在“马关和约”前后,清廷思联俄制日,他看到“俄争全辽,自卫重于援邻,此外未必能助,恳亦不济”,无如当时国人对俄迷惑太甚,张之洞便是其一,许景澄的话不易受听。
狡诈的俄人,利用清廷对彼的错觉,迫我借款,许景澄便将俄外部大臣罗拔之狡中有诈,电报总署,他愤慨地说:
三国代争辽地,卒致赔款已非尽美,而相助之国,方挟以为德,各怀忮求,在我尤不暇应接,时局日艰,曷胜忧愤。
而造路一事,俄更甘言重贿以诱,许氏分析俄人企图,坚持自造,不幸其后李鸿章赴俄贺加冕,他宝贝的儿子李经方受俄重贿,结下《中俄密约》,到了许氏出任中东路理事长时,俄国以为一样可以贿通,不意中国还有这个不要钱的硬汉,在俄人微德的回忆录中,也称道:“许公是极公正有道德的人!”
像这种杰出人才,竟死于一个庸妄老妇的乱命之下,清朝的衰亡,自非偶然的了。
——许景澄外交识见
嘉兴许竹筼(yún)(景澄),在“庚子联军战役”中,被顽昧的那拉后,以“平日办理洋务,各存私心,莠言乱政,且语多离间,有不忍言者”等罪状,和袁爽(秋昶)于当年七月初四日,骈斩于北京菜市,世目为“双忠”,史称为“帝党”,而对他在外交上之卓越识见,折冲樽俎之不屈不挠,值得我们景仰的,似少述及,不足以表现他对国族的耿耿忠诚。
许竹筼以“质敏气锐”见称,他是晚清创立总理衙门,被誉为“凡所规划能见其大”之名相文祥,保举为堪使外洋人材之一,初以名进士升侍讲,加二品顶戴,自光绪十年(公元一八八四年)起,连膺出使法、德、意、奥四国之命,一直到光绪二十四年回国进总理衙门,先后十六年的外交官生涯,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办理对俄外交,百年来中国对俄外交历时最久,知彼最深者要以许为第一。
太平天国失败以后,曾、左、李等凛于“三千年来大变局”,倡办洋务,购船购炮,更成为国防的迫切需要,但李鸿章所资以办理的人,如丁日昌、陈兰彬、李凤苞诸人,都难免有考虑不周详的毛病,如李凤苞在德订造的定、镇、济“三远”巨舰,就吨位来说,是远东各国海舰最大的,但时速火力却不及日本的快船,因此甲午一役,反被败伤的惨剧,是李凤苞在订约时没有注意到的结果。
许景澄继李凤苞接任使德时,这三舰已经造成,只待接收,曾发现缺点十五事,却无法改正,仅搜集研究各国兵舰情形,译成《各国布船图表说》,报告政府,而清廷不予注意,只命驶回了事。
甲午战后,他看到当时兵制的不行,奏请“变通八旗兵制,并选储兵校”,就是研究德国征兵制度与注意军事学术而郑重陈说,在在可见他的细心与远见。
他始终认为外交需以武力为后盾,尤其是对俄、日。于郭嵩焘专恃公法条约,专讲应付,认为“此通人之蔽”。
他奉使俄国时,就感觉到“中俄交涉,倍重于诸邦”,他一面广搜图证,一面请总理衙门及新疆巡抚以兵力充实边防,同时不惜唇焦舌敝,与俄廷往返折冲,丝毫不放松。
在“马关和约”前后,清廷思联俄制日,他看到“俄争全辽,自卫重于援邻,此外未必能助,恳亦不济”,无如当时国人对俄迷惑太甚,张之洞便是其一,许景澄的话不易受听。
狡诈的俄人,利用清廷对彼的错觉,迫我借款,许景澄便将俄外部大臣罗拔之狡中有诈,电报总署,他愤慨地说:
三国代争辽地,卒致赔款已非尽美,而相助之国,方挟以为德,各怀忮求,在我尤不暇应接,时局日艰,曷胜忧愤。
而造路一事,俄更甘言重贿以诱,许氏分析俄人企图,坚持自造,不幸其后李鸿章赴俄贺加冕,他宝贝的儿子李经方受俄重贿,结下《中俄密约》,到了许氏出任中东路理事长时,俄国以为一样可以贿通,不意中国还有这个不要钱的硬汉,在俄人微德的回忆录中,也称道:“许公是极公正有道德的人!”
像这种杰出人才,竟死于一个庸妄老妇的乱命之下,清朝的衰亡,自非偶然的了。
29 楼
mochow
2006-10-13
不如归去
——邓铁香身老梅花村
前清光绪十三年丁亥(公元一八八七年)秋,“中法安南划界使”邓承修,回京复命,接着上疏乞休,慈禧览奏,予以慰勉,赏假休养,邓假满即南归不出。《越缦堂日记》:
光绪十四年,四月朔,铁香来辞行,为之黯然。铁香自越边划界,既不能行其志,回京覆命,东朝颇慰勉之,遂乞归,朝士得如铁香之归者,有几人哉!知难知止,洁身而返,年甫强壮,归奉老亲,朝廷眷留,天下想望丰采,如余者汨没冗郎,头童齿豁矣,孑然一身,鸡栖不归,真非人类矣。
铁香为邓承修字,是当时南横街清流诸谏之一,李蒪客和清流诸人,从无好评,独对铁香称扬如此,这个人也自其可传的了。
邓铁香,惠州淡水人,原籍是梅县丙科。性耿直,俊丰采,善书能诗,萧远有尘外之致。同治末,以举人入赀为郎,光绪初年,中了进士,浮沉郎署好几年,稍迁掌“监察御史”,当时广东人服官京师的,不论台阁卿寺科道,颇不乏人,能以直声倾动朝野者,以邓为最。
李鸿章以中兴元勋,任北洋大臣,出将入相,环顾当代名辅,如曾国藩、左宗棠后先逝世,并肩无人,意颇自负。而他的门生故吏,以及亲友子弟之不肖者,又每每累他受谤,时论也多以其“名满天下,谤亦随之”为可惜,所以当时有人谈起李合肥,很少不加以痛骂的。其所以没有遭祸者,一由于恭亲王奕訢倾心相托;二由于慈禧能念旧勋;三则李鸿章每年应酬宫闱宦侍也颇不赀。但凭这三点,李鸿章也就不及曾、左了。
铁香对李的“中堂癖气”,看得很不惯,对国事过于任性,不能虚怀纳谏,李鸿章之子经方娶日女一节,尤为朝野訾议,极致愤愤。
光绪十年甲申,粤人御史刘云生,疏劾李鸿章“挟外夷自望”,并说“外夷欲推奉李鸿章”,因而罢官,铁香尤为深憾。
缔订“中法和议草约”时,铁香认为丧权辱国,莫此为甚,飞章严劾,词意极厉。折上之后,慈禧交给李看,李对过去台练所劾,视为无足轻重,一笑置之,对铁香原疏,看了之后,却咨嗟叹息,认为即是公忠直言,不似一般末学新进、妄议元老、以弋直谏之誉的所可比。
其时草约已定,和法方能争议的,只是中国军队撤退时间问题,因此李不敢曲从法方之意,坚持三个月为期。因这一疏,铁香名传宇内,清廷也以铁香遇事敢言,迁为“鸿胪寺正卿”,列于九卿之末,又派他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
这时谅山序幕战已开,铁香恳辞行走之命,请改武职抗法,不平之气,情见乎词,清廷不许。而他在总理衙门,凡遇到有关国体的,无不力争,又和孙毓汶相左。
自恭王和慈禧不睦罢政后,醇王奕譞入枢,汉人在军机的为孙毓汶、徐用仪二人。孙这个人虽是榜眼出身,却是庸懦卑污,一味仰承奕譞鼻息,事事阿从,又和李莲英拜过把子,狼狈为奸,最为人所不齿;徐用仪则唯唯诺诺,听孙的指挥。
铁香对李鸿章尚不能谅,对孙、徐如何能看得惯?自然意见每是相左,忧愤日积,这时他才四十三岁,须发在半年间,几乎白了一半。
一夕,到楼凤苑找梁节菴(鼎芬)闲谈,谈到国事外交,惋惜恼怒,叠声叹气。节菴道:“老兄!你既不能随和这个徐侍郎,又不能伺候这个孙尚书,怎么谈得起攘夷制敌呀?”
铁香听了,嗒(tà,嗒然,懊丧的样子)然丧气,知道国事绝无可为,存了隐退的念头。
次年,天津媾和,清廷派铁香任划界使,中法藩属成了帝国主义的属地,且许法国势力伸入内地,铁香一肚子闷气,折冲衡量,殚尽心力,无补艰危。复命时,慈禧温语慰劳,铁香顿首流泪,自陈衰病,慈禧赏假休养,在清制这是一种异数。铁香总觉憋不住幽愤之气,再看朝事日非,清流中如二张,也是贪做官鹜虚名的,假满之后,便浩然归去。
在惠州设“崇雅书院”,以“端学术,正人心”为学规,又在西湖开“尚志堂”,以鼓励读书人。梁节菴任“丰湖书院”院长,拟在湖上筑一亭,名为“清醒泉亭”。
铁香先题一首联:
休论坡老升沉事;
来试人间清醒泉。
可见其牢骚满腹。惠州西湖,环城三面,水木清明,很可媲美杭州的西湖,铁香暇日,每流连其间,只惜湖泥淤积,寺院倾圮,他在湖上百花洲题句,有“何处下渔竿”语。
在家约五年,殷忧成疾,不久遂卒,殁后遗疏,请拨款浚湖,丘沧海的“留得浚湖遗疏在,花洲端合祀鸿胪”句,即指此事。梁节菴有《哭邓鸿胪兄承修》五首,极尽悲恻,录其三、四两首:
孤特标一概,不谐者徐孙;
公廷有夔龙,敷奏将何言。
涕辞文石陛,身老梅花村;
俄充割地使,遂出南关门。
冲林截猛虎,啼木矜故猿;
无惧神乃静,有耻命乃尊。
能使狡暴折,不恤瘴厉屯;
辛苦称深宫,硕果迄不存。
孰谓山木寿,五载焚其恨;
伤哉南海叟,头白还哭君。
昔君讲丰湖,书史略以润;
树木匄天功,教士扶世运。
还乡一笑握,夸我今已仅;
崇雅院继设,尚志堂与近。
终风猎芳林,区区亦几烬;
离尊泻深衷,一语独弗信。
青蝇正群飞,无惮不必忿;
贱士戴如天,后世视犹粪。
何以裂凶手,一发不再振;
莫论冥冥理,雨洒愁一阵。
铁香书法,铁画银钩,颇负时誉,可是他每写字,一定要把门关得紧紧的,有人问他,他说:“我写得迟钝,不足观也!”
有从门缝里去偷瞧的,只见他在对纸凝神,好半天,才落笔,笔笔不苟。梁节菴说他:“写字和做人,并无二致。”
——邓铁香身老梅花村
前清光绪十三年丁亥(公元一八八七年)秋,“中法安南划界使”邓承修,回京复命,接着上疏乞休,慈禧览奏,予以慰勉,赏假休养,邓假满即南归不出。《越缦堂日记》:
光绪十四年,四月朔,铁香来辞行,为之黯然。铁香自越边划界,既不能行其志,回京覆命,东朝颇慰勉之,遂乞归,朝士得如铁香之归者,有几人哉!知难知止,洁身而返,年甫强壮,归奉老亲,朝廷眷留,天下想望丰采,如余者汨没冗郎,头童齿豁矣,孑然一身,鸡栖不归,真非人类矣。
铁香为邓承修字,是当时南横街清流诸谏之一,李蒪客和清流诸人,从无好评,独对铁香称扬如此,这个人也自其可传的了。
邓铁香,惠州淡水人,原籍是梅县丙科。性耿直,俊丰采,善书能诗,萧远有尘外之致。同治末,以举人入赀为郎,光绪初年,中了进士,浮沉郎署好几年,稍迁掌“监察御史”,当时广东人服官京师的,不论台阁卿寺科道,颇不乏人,能以直声倾动朝野者,以邓为最。
李鸿章以中兴元勋,任北洋大臣,出将入相,环顾当代名辅,如曾国藩、左宗棠后先逝世,并肩无人,意颇自负。而他的门生故吏,以及亲友子弟之不肖者,又每每累他受谤,时论也多以其“名满天下,谤亦随之”为可惜,所以当时有人谈起李合肥,很少不加以痛骂的。其所以没有遭祸者,一由于恭亲王奕訢倾心相托;二由于慈禧能念旧勋;三则李鸿章每年应酬宫闱宦侍也颇不赀。但凭这三点,李鸿章也就不及曾、左了。
铁香对李的“中堂癖气”,看得很不惯,对国事过于任性,不能虚怀纳谏,李鸿章之子经方娶日女一节,尤为朝野訾议,极致愤愤。
光绪十年甲申,粤人御史刘云生,疏劾李鸿章“挟外夷自望”,并说“外夷欲推奉李鸿章”,因而罢官,铁香尤为深憾。
缔订“中法和议草约”时,铁香认为丧权辱国,莫此为甚,飞章严劾,词意极厉。折上之后,慈禧交给李看,李对过去台练所劾,视为无足轻重,一笑置之,对铁香原疏,看了之后,却咨嗟叹息,认为即是公忠直言,不似一般末学新进、妄议元老、以弋直谏之誉的所可比。
其时草约已定,和法方能争议的,只是中国军队撤退时间问题,因此李不敢曲从法方之意,坚持三个月为期。因这一疏,铁香名传宇内,清廷也以铁香遇事敢言,迁为“鸿胪寺正卿”,列于九卿之末,又派他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
这时谅山序幕战已开,铁香恳辞行走之命,请改武职抗法,不平之气,情见乎词,清廷不许。而他在总理衙门,凡遇到有关国体的,无不力争,又和孙毓汶相左。
自恭王和慈禧不睦罢政后,醇王奕譞入枢,汉人在军机的为孙毓汶、徐用仪二人。孙这个人虽是榜眼出身,却是庸懦卑污,一味仰承奕譞鼻息,事事阿从,又和李莲英拜过把子,狼狈为奸,最为人所不齿;徐用仪则唯唯诺诺,听孙的指挥。
铁香对李鸿章尚不能谅,对孙、徐如何能看得惯?自然意见每是相左,忧愤日积,这时他才四十三岁,须发在半年间,几乎白了一半。
一夕,到楼凤苑找梁节菴(鼎芬)闲谈,谈到国事外交,惋惜恼怒,叠声叹气。节菴道:“老兄!你既不能随和这个徐侍郎,又不能伺候这个孙尚书,怎么谈得起攘夷制敌呀?”
铁香听了,嗒(tà,嗒然,懊丧的样子)然丧气,知道国事绝无可为,存了隐退的念头。
次年,天津媾和,清廷派铁香任划界使,中法藩属成了帝国主义的属地,且许法国势力伸入内地,铁香一肚子闷气,折冲衡量,殚尽心力,无补艰危。复命时,慈禧温语慰劳,铁香顿首流泪,自陈衰病,慈禧赏假休养,在清制这是一种异数。铁香总觉憋不住幽愤之气,再看朝事日非,清流中如二张,也是贪做官鹜虚名的,假满之后,便浩然归去。
在惠州设“崇雅书院”,以“端学术,正人心”为学规,又在西湖开“尚志堂”,以鼓励读书人。梁节菴任“丰湖书院”院长,拟在湖上筑一亭,名为“清醒泉亭”。
铁香先题一首联:
休论坡老升沉事;
来试人间清醒泉。
可见其牢骚满腹。惠州西湖,环城三面,水木清明,很可媲美杭州的西湖,铁香暇日,每流连其间,只惜湖泥淤积,寺院倾圮,他在湖上百花洲题句,有“何处下渔竿”语。
在家约五年,殷忧成疾,不久遂卒,殁后遗疏,请拨款浚湖,丘沧海的“留得浚湖遗疏在,花洲端合祀鸿胪”句,即指此事。梁节菴有《哭邓鸿胪兄承修》五首,极尽悲恻,录其三、四两首:
孤特标一概,不谐者徐孙;
公廷有夔龙,敷奏将何言。
涕辞文石陛,身老梅花村;
俄充割地使,遂出南关门。
冲林截猛虎,啼木矜故猿;
无惧神乃静,有耻命乃尊。
能使狡暴折,不恤瘴厉屯;
辛苦称深宫,硕果迄不存。
孰谓山木寿,五载焚其恨;
伤哉南海叟,头白还哭君。
昔君讲丰湖,书史略以润;
树木匄天功,教士扶世运。
还乡一笑握,夸我今已仅;
崇雅院继设,尚志堂与近。
终风猎芳林,区区亦几烬;
离尊泻深衷,一语独弗信。
青蝇正群飞,无惮不必忿;
贱士戴如天,后世视犹粪。
何以裂凶手,一发不再振;
莫论冥冥理,雨洒愁一阵。
铁香书法,铁画银钩,颇负时誉,可是他每写字,一定要把门关得紧紧的,有人问他,他说:“我写得迟钝,不足观也!”
有从门缝里去偷瞧的,只见他在对纸凝神,好半天,才落笔,笔笔不苟。梁节菴说他:“写字和做人,并无二致。”
28 楼
mochow
2006-10-12
太史也风流
——陈啸溟辽天远戍
江苏金匮名士陈宝莹,本字琇民,亦署啸溟,自幼随宦燕都,生有异才,又劬劬向学,早年秀发,十八岁便点入词林。
他本是出身世家,才华卓越,夫人吴氏,是河南固始的华胄,既贤且淑,更是美艳绝伦,对啸溟真是百依百顺。啸溟却赋性跌宕风流,性好山水,船唇马背,到处遨游,挈着诗囊,向名山胜景,留点雪泥鸿印,夫人在京里支持门户,任他到处流连。
他从不去拜老师,会同年,极讨厌官场酬应,所以历届考差,得不着乡会同考,他却不在意,益发跅弛(tuò chí,放荡不羁)自放。
光绪季年,内而母子不和,庸贪秉政,朝纲日坏;外而列强压迫,国势阽(diàn,临近)危。他觉得一肚子牢骚莫发,把醇酒妇人,来麻醉自己。有时更长歌当哭,忤谩时流,夫人恐他闯祸,便措了整千盈万的旅费,叫他恣意出游,好消除胸中抑郁。
他鼓轮入粤,寄迹珠江,和那些疍女珠孃,潮来潮去的厮混,常在沙堤选色征歌,乐而忘返。但他的法眼很高,庸脂俗粉,不容易邀他一顾,所以虽是江头打桨,数数流连,无论怎样一再勾留,从不肯轻于失足。
罗隐有句诗:
自是宿缘应有累,可能时事更相关。
好像便是咏这位陈太史的。
他玩腻了,便赁了一家民房住下,不知如何孽缘凑合,竟和房东的女儿相恋起来,窥墙往来,有同登徒子一般。这女儿本已是受聘农家,嫁期有日,房东察觉了两人暖昧关系,将自己女儿加意防闲,一面请啸溟别寻客舍。
啸溟迁后,仍不罢休,买通了一个卖花媪,传递消息,约定了日期,同这女孩匿居起来。
那房东走失了女儿,算定是给太史公拐走了的,一张状子向县里控告,请求缉拿。
以前移家,虽没有申报户籍,但一个外省籍的客人,搬来搬去也终瞒不了人,捕役地保一交接,陈太史和房东女儿便双双被发现了。
那南海知县姚绍书,很想把陈啸溟捏造个花名,将他办个递解了事,好保全他的功名。他偏在堂上,供明“翰林院编修陈宝莹”。在众目睽睽之下,无可讳饰,姚知县只好据实通详上去,偏又遇着两广总督岑春煊,既不护花,又不爱士,飞章把陈太史奏革了功名,归案审鞫。
那女的供称:实爱陈太史才貌,情愿跟随作妾,并非受他诱拐,此次出走,也系自己造意,买通卖花媪,投奔太史,与太史无涉……女的父亲却一口咬定,陈如何设谋,如何被乱,如何露机,如何通讯,如何出境,说得凿凿有据,并拉出老媪为证。
姚知县问到陈啸溟,啸溟直说:“相爱有的;同宿有的;偕同出走有的;缙绅纳妾,很平常的事,他家里要多少钱身价,我也肯给的。可是,人,我是要定了,不能交她父亲领回。”
那女儿也说:“妇女从一为义,若要我跟随父亲归去,再嫁给原聘的乡间丈夫,宁可死在公堂上……”
那姚知县对啸溟道:“你要放明白些!你如今不过是革去功名而已,并没定什么罪,只须将女子判交她父亲带去,你可以回京了。照你这样胡缠,国法如炉,是不问出身的,那时寄监祗候,由县而府,由府而道,由道而司而院,再由院而部,最快也要一年半载,这苦恐怕你吃不起,你何必牺牲了功名,再糟蹋你的身体呢?”
那啸溟却朗声答道:“你不要吓唬我!算我拐带出境,也不过是四千里充军,有什么大不了事!关外山川辽阔,林木蓊郁,我早就很愿意去走一趟,只苦没有机会,但希望快点详,快奏,快解,总算你和上司成全了我的游兴。但这女孩子嫁我定了,请你签个‘妻同配’吧!”
姚知县见他这样坚执,便道:“好!好!照你办,好了!”
详了上去,不久批饬下来,发遣黑龙江戍所。
吴夫人得到消息,苦于无可营救,只有出京在路上待晤。陈啸溟一路由南而北,虽则锒铛就道,但这班解差,只要略事打发,有点沾润,倒也并不为难。
这一天,将近出关,吴夫人早已住在旅店里,把长途应用的衣履杂物,都预备了齐全,在店门口等着。果然陈太史带着粤女,远远地走近了来,后面跟着解差。那陈太史满面风尘,已经消瘦了不少。吴夫人直扑上去,放声大哭。陈太史扶着她道:“你不要如此悲感,我真对你不住,你且回京收拾一切,到南边去吧!我不是遇赦不赦的罪,将来还好团聚。你不必当我是遣戍,你只当我出游就是了。”
吴夫人要追随丈夫出关,同赴戍所,但县批文上只有一妻同配,不能再从半路又添插一个妻,只得罢了。
吴夫人看那粤女,身材矮矬而不窈窕,脑后梳着一根辫子, 唇掀目小,自然毫无媚态,只是肌肤腴润,肥自如匏,脚下趿着拖鞋,露出水磨脚跟,光洁滑嫩,算是特色。暗想此女不及中驷(中等马,喻次等人才),他竟宠爱到这般,真是前生冤孽!但这回总亏她伴着服侍,稍可放心。便再三叮咛她要全始全终,不可易志,那粤女唯唯听命。
解差催促上路,吴夫人生离之惨,甚于死别,眼望着几辆车子,在黄昏斜照里加鞭疾走了。
陈啸溟出关以后,沿途纪程的吟草,都署了“辽天一鹤”的名,他本来能金石刻画,自己便镌了一个图章,从此便把“辽天一鹤”作了自己的别号。他到了关东之后,觉得黄沙白草,另有一番景象。
奉天府原是“爱新觉罗王朝”发祥旧地,源钟长白,秀结巫闾,沧海南回,崆峒东注,他按程北进,历经吉林、宁古塔、黑龙江诸城。
那黑龙江地方,北界肯特山,西连呼伦湖,城内叫做齐齐哈尔。
从奉天迤逦进发,直至黑龙江,营笳楼鼓,到处都足助人悲壮!及赶到齐齐哈尔城,官民多是旗人,和京都无甚差殊。
解差投文进署,犯人提了堂,驻防将军当堂点名验看,将军照例把他安插,归交佐领编管,编定了后,便打了主意课徒鬻字,支持日用。当年那地方,风气闭塞,难得有他这样通品,官民都称他做“陈先生”。
那时,适值日俄战后,北满还是被那暴横的俄人划做势力范围,对着清廷所派官吏,时时横肆要挟,驻防将军对外交感到十分掣肘,见他是翰林出身,便邀他去署帮办文案。他却能够应付适宜,深为将军所赏识推重。然后换了汉人程德全,更不免惺惺相惜,要替他奏保开复,他却再三不肯。
不久,廷议决定将奉、吉、黑改了行省,将军变了巡抚,又要将他由“编修”改官“知府”,留在黑省补用。啸溟总辞谢,说愿作幕而不愿做官。以后迭任东督的徐世昌、赵尔巽,和他尽是同年故旧,从黑调到奉,叙劳特奏请开复原官,送他回京供职。
吴夫人得讯也从海道来了,暂住在会馆里。三口子夫妻,安闲地过了数月,闲曹薄俸,那量柴籴米,都归吴夫人健妇担当。他只是天天同那粤女赌酒谈棋,悠闲自在,兴发时,狂放故态,依然复萌,拈韵苦吟,稍抒胸中郁塞。
这样不及两年,却不幸文园消渴,竟夭天年。身后萧条,只剩了一方破砚,数箧残书,几至无以为殓。幸有个门生邹泰阶,那时做个“内阁中书”,轸念师门,替他竭力腾挪,向同乡同年,委屈告哀,摒挡了吴夫人和那粤女,招魂南返。
所有诗稿词稿,也由邹中书核定后,醵资刊印成集,一叫做《还珠集》,是在广东时候做的;一叫做《冷泾游草》,是在黑龙江戍所写成了的。都是悲歌慷慨,凄恻缠绵,使人不忍卒读。那水竹部人徐世昌,还撰了一篇序文,弁诸编言,说啸溟有用世的才猷,有传世的文章,却玩世不恭,与世相违,终于郁郁以没,深致悼惜之意。
有了这几句话,陈啸溟也总算不寂寞了。
——陈啸溟辽天远戍
江苏金匮名士陈宝莹,本字琇民,亦署啸溟,自幼随宦燕都,生有异才,又劬劬向学,早年秀发,十八岁便点入词林。
他本是出身世家,才华卓越,夫人吴氏,是河南固始的华胄,既贤且淑,更是美艳绝伦,对啸溟真是百依百顺。啸溟却赋性跌宕风流,性好山水,船唇马背,到处遨游,挈着诗囊,向名山胜景,留点雪泥鸿印,夫人在京里支持门户,任他到处流连。
他从不去拜老师,会同年,极讨厌官场酬应,所以历届考差,得不着乡会同考,他却不在意,益发跅弛(tuò chí,放荡不羁)自放。
光绪季年,内而母子不和,庸贪秉政,朝纲日坏;外而列强压迫,国势阽(diàn,临近)危。他觉得一肚子牢骚莫发,把醇酒妇人,来麻醉自己。有时更长歌当哭,忤谩时流,夫人恐他闯祸,便措了整千盈万的旅费,叫他恣意出游,好消除胸中抑郁。
他鼓轮入粤,寄迹珠江,和那些疍女珠孃,潮来潮去的厮混,常在沙堤选色征歌,乐而忘返。但他的法眼很高,庸脂俗粉,不容易邀他一顾,所以虽是江头打桨,数数流连,无论怎样一再勾留,从不肯轻于失足。
罗隐有句诗:
自是宿缘应有累,可能时事更相关。
好像便是咏这位陈太史的。
他玩腻了,便赁了一家民房住下,不知如何孽缘凑合,竟和房东的女儿相恋起来,窥墙往来,有同登徒子一般。这女儿本已是受聘农家,嫁期有日,房东察觉了两人暖昧关系,将自己女儿加意防闲,一面请啸溟别寻客舍。
啸溟迁后,仍不罢休,买通了一个卖花媪,传递消息,约定了日期,同这女孩匿居起来。
那房东走失了女儿,算定是给太史公拐走了的,一张状子向县里控告,请求缉拿。
以前移家,虽没有申报户籍,但一个外省籍的客人,搬来搬去也终瞒不了人,捕役地保一交接,陈太史和房东女儿便双双被发现了。
那南海知县姚绍书,很想把陈啸溟捏造个花名,将他办个递解了事,好保全他的功名。他偏在堂上,供明“翰林院编修陈宝莹”。在众目睽睽之下,无可讳饰,姚知县只好据实通详上去,偏又遇着两广总督岑春煊,既不护花,又不爱士,飞章把陈太史奏革了功名,归案审鞫。
那女的供称:实爱陈太史才貌,情愿跟随作妾,并非受他诱拐,此次出走,也系自己造意,买通卖花媪,投奔太史,与太史无涉……女的父亲却一口咬定,陈如何设谋,如何被乱,如何露机,如何通讯,如何出境,说得凿凿有据,并拉出老媪为证。
姚知县问到陈啸溟,啸溟直说:“相爱有的;同宿有的;偕同出走有的;缙绅纳妾,很平常的事,他家里要多少钱身价,我也肯给的。可是,人,我是要定了,不能交她父亲领回。”
那女儿也说:“妇女从一为义,若要我跟随父亲归去,再嫁给原聘的乡间丈夫,宁可死在公堂上……”
那姚知县对啸溟道:“你要放明白些!你如今不过是革去功名而已,并没定什么罪,只须将女子判交她父亲带去,你可以回京了。照你这样胡缠,国法如炉,是不问出身的,那时寄监祗候,由县而府,由府而道,由道而司而院,再由院而部,最快也要一年半载,这苦恐怕你吃不起,你何必牺牲了功名,再糟蹋你的身体呢?”
那啸溟却朗声答道:“你不要吓唬我!算我拐带出境,也不过是四千里充军,有什么大不了事!关外山川辽阔,林木蓊郁,我早就很愿意去走一趟,只苦没有机会,但希望快点详,快奏,快解,总算你和上司成全了我的游兴。但这女孩子嫁我定了,请你签个‘妻同配’吧!”
姚知县见他这样坚执,便道:“好!好!照你办,好了!”
详了上去,不久批饬下来,发遣黑龙江戍所。
吴夫人得到消息,苦于无可营救,只有出京在路上待晤。陈啸溟一路由南而北,虽则锒铛就道,但这班解差,只要略事打发,有点沾润,倒也并不为难。
这一天,将近出关,吴夫人早已住在旅店里,把长途应用的衣履杂物,都预备了齐全,在店门口等着。果然陈太史带着粤女,远远地走近了来,后面跟着解差。那陈太史满面风尘,已经消瘦了不少。吴夫人直扑上去,放声大哭。陈太史扶着她道:“你不要如此悲感,我真对你不住,你且回京收拾一切,到南边去吧!我不是遇赦不赦的罪,将来还好团聚。你不必当我是遣戍,你只当我出游就是了。”
吴夫人要追随丈夫出关,同赴戍所,但县批文上只有一妻同配,不能再从半路又添插一个妻,只得罢了。
吴夫人看那粤女,身材矮矬而不窈窕,脑后梳着一根辫子, 唇掀目小,自然毫无媚态,只是肌肤腴润,肥自如匏,脚下趿着拖鞋,露出水磨脚跟,光洁滑嫩,算是特色。暗想此女不及中驷(中等马,喻次等人才),他竟宠爱到这般,真是前生冤孽!但这回总亏她伴着服侍,稍可放心。便再三叮咛她要全始全终,不可易志,那粤女唯唯听命。
解差催促上路,吴夫人生离之惨,甚于死别,眼望着几辆车子,在黄昏斜照里加鞭疾走了。
陈啸溟出关以后,沿途纪程的吟草,都署了“辽天一鹤”的名,他本来能金石刻画,自己便镌了一个图章,从此便把“辽天一鹤”作了自己的别号。他到了关东之后,觉得黄沙白草,另有一番景象。
奉天府原是“爱新觉罗王朝”发祥旧地,源钟长白,秀结巫闾,沧海南回,崆峒东注,他按程北进,历经吉林、宁古塔、黑龙江诸城。
那黑龙江地方,北界肯特山,西连呼伦湖,城内叫做齐齐哈尔。
从奉天迤逦进发,直至黑龙江,营笳楼鼓,到处都足助人悲壮!及赶到齐齐哈尔城,官民多是旗人,和京都无甚差殊。
解差投文进署,犯人提了堂,驻防将军当堂点名验看,将军照例把他安插,归交佐领编管,编定了后,便打了主意课徒鬻字,支持日用。当年那地方,风气闭塞,难得有他这样通品,官民都称他做“陈先生”。
那时,适值日俄战后,北满还是被那暴横的俄人划做势力范围,对着清廷所派官吏,时时横肆要挟,驻防将军对外交感到十分掣肘,见他是翰林出身,便邀他去署帮办文案。他却能够应付适宜,深为将军所赏识推重。然后换了汉人程德全,更不免惺惺相惜,要替他奏保开复,他却再三不肯。
不久,廷议决定将奉、吉、黑改了行省,将军变了巡抚,又要将他由“编修”改官“知府”,留在黑省补用。啸溟总辞谢,说愿作幕而不愿做官。以后迭任东督的徐世昌、赵尔巽,和他尽是同年故旧,从黑调到奉,叙劳特奏请开复原官,送他回京供职。
吴夫人得讯也从海道来了,暂住在会馆里。三口子夫妻,安闲地过了数月,闲曹薄俸,那量柴籴米,都归吴夫人健妇担当。他只是天天同那粤女赌酒谈棋,悠闲自在,兴发时,狂放故态,依然复萌,拈韵苦吟,稍抒胸中郁塞。
这样不及两年,却不幸文园消渴,竟夭天年。身后萧条,只剩了一方破砚,数箧残书,几至无以为殓。幸有个门生邹泰阶,那时做个“内阁中书”,轸念师门,替他竭力腾挪,向同乡同年,委屈告哀,摒挡了吴夫人和那粤女,招魂南返。
所有诗稿词稿,也由邹中书核定后,醵资刊印成集,一叫做《还珠集》,是在广东时候做的;一叫做《冷泾游草》,是在黑龙江戍所写成了的。都是悲歌慷慨,凄恻缠绵,使人不忍卒读。那水竹部人徐世昌,还撰了一篇序文,弁诸编言,说啸溟有用世的才猷,有传世的文章,却玩世不恭,与世相违,终于郁郁以没,深致悼惜之意。
有了这几句话,陈啸溟也总算不寂寞了。
27 楼
mochow
2006-10-12
洋务能员
——红棉老人张蔭桓
南海张蔭桓,字樵野,在前戊戌(光绪二十四年,公元一八九八年)时,被拿交刑部,几乎和谭嗣同诸人同赴菜市,幸得西太后一句话,得从末减,改戍新疆。到了庚子年,又给旧党奏了一本,指他为应行削除的内奸,终于在戍所就地正法。
张蔭桓出身佐杂,是丁雨生(日昌)的得力助手,由“司道”擢至“户部侍郎”。据欧家廉所著《京华见闻录》载:
张以办洋务起家,骤跻要津,朝端侧目。在总署时,交涉每任其难,恭、庆二王仅受成事而已。改良外国公使觐见礼节,不用跪拜,最为得体,而旧体则斥为媚外,并讥其非由科举出身……
在满清,出身科举的称为“正途”,张对这点深引为恨事。他在京时,和伶人王瑶卿、朱霞芬、秦稚芬常来往,三人都是旦角,音乐色艺均佳,张日往捧场,出入相依,让三人叫自己做“老前辈”,而张叫他们三人为“老同年”。人问其故?张笑道:“户部连管部七堂,不才居末座,堂上坐的相称呼,不是老同年,即是老前辈,不胜羡慕之至,今结二三小友,聊窃尊号,以资自娱而已!”
某次,总理衙门考章京,恭王叫他主持甄选,出题阅卷,一手包办,他有意报复一番,凡正途出身的,多不录取。翁松禅(同龢)时以军机兼总署大臣,无法制止,两人本已不和,因此更互相倾轧,以后卒至两败俱伤,最初并不为政争,只不过各持门户之见而已。
总署章京,依例由王大臣委派,一般士大夫薄而不为,笑为“钻狗洞”,一旦给张把“狗洞”升做“龙门”般要路荣途,要登也不许登,自然恨深刺骨了。
张虽不从科第入仕途,可是他实富于天才,擅长文事,所作《三洲日记》,是他出使欧美时写的,颇有名于时。自官京华,更博览秘笈,师友名流,更见猛进。当时,一般士大夫多好收藏,张发愤专收王石谷(翚)真迹,积了一百幅,称其书斋为“百石斋”,《孽海花》中记其子窜取张古董的《长江万里图》一事,可见他收石谷画出了名。他的寓中,除了图书满架外,金石书画,以及西洋电影留声机,也都尽有,朝中同官也常被请到家里吃洋菜、看洋画。他文采声光,斐乎一时,同列的馆阁中人,囿于闻见,反不及他的淹博赅雅。
五十岁后自署“红棉老人”,镌一小印,写作得意的,便把它钤上,有以得否其片纸为荣辱的,一时“张红棉”之名大噪。“盛名之下,谤亦随之”,一个人在大红大紫时,而不能收敛锋芒,还是恃才傲物,睥睨一时,无情的毁谤就免不了的。
张蔭桓与康有为是同乡,康初到京,本住在李芍农(文田)处,后来不知道为了什么,在李家和老妈子闹了起来,给芍农撵出去,因此就移住张家。
康有为的变法主张,张蔭桓对之极称赏,其高谈时局主张, 都是张所呈进的。当时号称“顽固大臣”如徐桐等,认为康、梁是妖孽;学士徐致靖,也曾奏劾张借款纳贿。中间还有给事中王相桐一折,对张被派赴英庆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登极六十周年纪念归来时,买了许多珍贵玩物,价值数万,遍赠清室诸贵近,总管太监李莲英,也得了不少。
奏上,西太后斥其措词荒谬,命回原衙门行走。徐致靖扳张不倒,王鹏运也劾张与翁相朋谋纳贿,并胡学宸参奏之折均留中,翁相获谴放归,张却无恙。因此某太史便做了一首打油诗:
从来槐棘誉三分,谁识红棉位少农。
百粤英雄夸独异,一条光棍起平空。
繁华毕竟归摇落,衣被何曾到困穷。
莫道欲弹弹越起,二槌无力撼长弓。
这首诗,表现了无限的妒嫉心理,也带了不少排挤倾轧的成分,末句二槌云云,以槌叶(“协”的古文)徐,指徐桐与徐致靖。张在京朝十几年,给台谏攻击者不下十余起,甚至每年没有断过,而迁擢如旧,近眷不衰,所以打油诗中用张棉花故事,用典可称恰到好处。
戊戌变政之初,维新派种种政治主张,张所授意及合议的为最多,去“老朽昏庸之大臣”主张,为其最著。张以授南海,南海以指挥四卿,所以旧派首领徐桐在变政时,特上封奏,指张为康、梁逆党,请置重典,西太后以“尚非逆党”四字替他解脱,时认为奇恩。
一说张本来是在被杀之列,因有外交压力,所以把他改戍,而把杨深秀来抵补,事久临稽,这就是有待考了。
张被押解赴戍所时,亲朋无一敢送,独秦稚芬依依不舍,送至正定府,涕泣而别。但张却毫不检点,一路上仍不忘官架,在 戍所对人说:“这老太太给我开玩笑!还教我关外走走!”
当日京中对西后,背后私谈均以老太太称之,其蹇傲之气,仍不少抑,高晓春闻之,讥为“骄倨之至,亦粗野之至”。
庚子六月,清廷电令就地正法,电到,张神色却很镇定,临刑,还画了扇面两页,给他侄儿,画好,振振衣袖,走到刑场,对刽子手笑了笑道:“爽快些!”
话没完,头已落地,成了塞外的孤魂。
——红棉老人张蔭桓
南海张蔭桓,字樵野,在前戊戌(光绪二十四年,公元一八九八年)时,被拿交刑部,几乎和谭嗣同诸人同赴菜市,幸得西太后一句话,得从末减,改戍新疆。到了庚子年,又给旧党奏了一本,指他为应行削除的内奸,终于在戍所就地正法。
张蔭桓出身佐杂,是丁雨生(日昌)的得力助手,由“司道”擢至“户部侍郎”。据欧家廉所著《京华见闻录》载:
张以办洋务起家,骤跻要津,朝端侧目。在总署时,交涉每任其难,恭、庆二王仅受成事而已。改良外国公使觐见礼节,不用跪拜,最为得体,而旧体则斥为媚外,并讥其非由科举出身……
在满清,出身科举的称为“正途”,张对这点深引为恨事。他在京时,和伶人王瑶卿、朱霞芬、秦稚芬常来往,三人都是旦角,音乐色艺均佳,张日往捧场,出入相依,让三人叫自己做“老前辈”,而张叫他们三人为“老同年”。人问其故?张笑道:“户部连管部七堂,不才居末座,堂上坐的相称呼,不是老同年,即是老前辈,不胜羡慕之至,今结二三小友,聊窃尊号,以资自娱而已!”
某次,总理衙门考章京,恭王叫他主持甄选,出题阅卷,一手包办,他有意报复一番,凡正途出身的,多不录取。翁松禅(同龢)时以军机兼总署大臣,无法制止,两人本已不和,因此更互相倾轧,以后卒至两败俱伤,最初并不为政争,只不过各持门户之见而已。
总署章京,依例由王大臣委派,一般士大夫薄而不为,笑为“钻狗洞”,一旦给张把“狗洞”升做“龙门”般要路荣途,要登也不许登,自然恨深刺骨了。
张虽不从科第入仕途,可是他实富于天才,擅长文事,所作《三洲日记》,是他出使欧美时写的,颇有名于时。自官京华,更博览秘笈,师友名流,更见猛进。当时,一般士大夫多好收藏,张发愤专收王石谷(翚)真迹,积了一百幅,称其书斋为“百石斋”,《孽海花》中记其子窜取张古董的《长江万里图》一事,可见他收石谷画出了名。他的寓中,除了图书满架外,金石书画,以及西洋电影留声机,也都尽有,朝中同官也常被请到家里吃洋菜、看洋画。他文采声光,斐乎一时,同列的馆阁中人,囿于闻见,反不及他的淹博赅雅。
五十岁后自署“红棉老人”,镌一小印,写作得意的,便把它钤上,有以得否其片纸为荣辱的,一时“张红棉”之名大噪。“盛名之下,谤亦随之”,一个人在大红大紫时,而不能收敛锋芒,还是恃才傲物,睥睨一时,无情的毁谤就免不了的。
张蔭桓与康有为是同乡,康初到京,本住在李芍农(文田)处,后来不知道为了什么,在李家和老妈子闹了起来,给芍农撵出去,因此就移住张家。
康有为的变法主张,张蔭桓对之极称赏,其高谈时局主张, 都是张所呈进的。当时号称“顽固大臣”如徐桐等,认为康、梁是妖孽;学士徐致靖,也曾奏劾张借款纳贿。中间还有给事中王相桐一折,对张被派赴英庆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登极六十周年纪念归来时,买了许多珍贵玩物,价值数万,遍赠清室诸贵近,总管太监李莲英,也得了不少。
奏上,西太后斥其措词荒谬,命回原衙门行走。徐致靖扳张不倒,王鹏运也劾张与翁相朋谋纳贿,并胡学宸参奏之折均留中,翁相获谴放归,张却无恙。因此某太史便做了一首打油诗:
从来槐棘誉三分,谁识红棉位少农。
百粤英雄夸独异,一条光棍起平空。
繁华毕竟归摇落,衣被何曾到困穷。
莫道欲弹弹越起,二槌无力撼长弓。
这首诗,表现了无限的妒嫉心理,也带了不少排挤倾轧的成分,末句二槌云云,以槌叶(“协”的古文)徐,指徐桐与徐致靖。张在京朝十几年,给台谏攻击者不下十余起,甚至每年没有断过,而迁擢如旧,近眷不衰,所以打油诗中用张棉花故事,用典可称恰到好处。
戊戌变政之初,维新派种种政治主张,张所授意及合议的为最多,去“老朽昏庸之大臣”主张,为其最著。张以授南海,南海以指挥四卿,所以旧派首领徐桐在变政时,特上封奏,指张为康、梁逆党,请置重典,西太后以“尚非逆党”四字替他解脱,时认为奇恩。
一说张本来是在被杀之列,因有外交压力,所以把他改戍,而把杨深秀来抵补,事久临稽,这就是有待考了。
张被押解赴戍所时,亲朋无一敢送,独秦稚芬依依不舍,送至正定府,涕泣而别。但张却毫不检点,一路上仍不忘官架,在 戍所对人说:“这老太太给我开玩笑!还教我关外走走!”
当日京中对西后,背后私谈均以老太太称之,其蹇傲之气,仍不少抑,高晓春闻之,讥为“骄倨之至,亦粗野之至”。
庚子六月,清廷电令就地正法,电到,张神色却很镇定,临刑,还画了扇面两页,给他侄儿,画好,振振衣袖,走到刑场,对刽子手笑了笑道:“爽快些!”
话没完,头已落地,成了塞外的孤魂。
26 楼
mochow
2006-10-12
不畏权势
——强项令理屈张之洞
清制:各省设置“提督学政”,掌全省学校士习文风的政令,就侍郎、京堂、翰詹科道部属中之进士出身的充任,每任三年,到清末改为“提学使”。
但,提学使是督抚的属官,提督学政则是“钦差”,直属于皇帝,体制异常尊崇,地方官办差,要好好地巴结。而家丁随从,便不免有仗势需索之事。
张之洞在同治末年,出任四川学政,十二月,他到夔州府按试,夔州的首县是奉节,照例办差,学政驾到,一切由县供应。当时县官为熊汝梅,字燮臣,号雪村,湖北黄安人,同治八年(公元一八六九年)进士,是之洞的后辈,散馆后官福建浦城县令,初调来奉节。这个县太爷很有“强项”之称,除照例供应外,需索不应,挑剔不理,不肯向豪奴低头。
恰巧同治帝逝世,哀诏颁到四川,地方官遵制哭临。张之洞是钦差,由他领班,文武齐集,将要行礼,忽见没有拜褥,叫左右传话拿毡来,左右传呼首县供办,熊汝梅正色道:“这是什么时候,哪来的毡?”
便叫随从拿草垫来。之洞不得已就草垫上行礼,心中好不舒服。
学政公馆里,桌帏椅帐等都是紫绸缎所制,国服期间,例应换蓝布。熊汝梅叫人拿布去换,张之洞的跟随已把绸缎制的藏起来,县署的人向他们要,被那班豪奴殴打了后,还骂县令是混账东西。熊汝梅据报大愤,带了四十个差役同往学政行台,吩咐差役:“本县叫你打就打,抓就抓,如果学台见责,有我!”
到了学台住处,高呼索物,行台里家丁四人出来斥骂,差役转身便走,他们追了出来,到街上,熊汝梅喝令拿下,四个人全被抓住了。熊汝梅吩咐每人打四十板,这豪奴锦衣狐裘衣带纠结,熊汝梅叫人将刀割断襟裾,露出屁股照打。知府闻讯赶到,责四人道:“熊大老爷是不好得罪了,你们不听我说……”
而之洞派人来说,犯事的人,已早斥退,现在不是他的仆从,请释无辜。熊佯作惊讶曰:“原来你们不是学台的跟随!何处匪徒,敢冒充钦差大人的家丁!”
令带同县收监,张之洞亦无如之何。
到试毕,学政例向县署取具切结,结明并无需索情弊,不得结,学政便交不了差。之洞向熊汝梅索,熊不给,说:“大不了,我伺候钦差大人,一同革职罢了。”
这样把张之洞顶急了,不得已,托了藩司讲人情,熊汝梅才出结,并放了四个豪奴。当堂开释时对他们说:“烦告钦差大人,以后千万别和县官斗气,知县革职后,拿一万元便可再捐一个,翰林院编修不能买得来的啊!”
——强项令理屈张之洞
清制:各省设置“提督学政”,掌全省学校士习文风的政令,就侍郎、京堂、翰詹科道部属中之进士出身的充任,每任三年,到清末改为“提学使”。
但,提学使是督抚的属官,提督学政则是“钦差”,直属于皇帝,体制异常尊崇,地方官办差,要好好地巴结。而家丁随从,便不免有仗势需索之事。
张之洞在同治末年,出任四川学政,十二月,他到夔州府按试,夔州的首县是奉节,照例办差,学政驾到,一切由县供应。当时县官为熊汝梅,字燮臣,号雪村,湖北黄安人,同治八年(公元一八六九年)进士,是之洞的后辈,散馆后官福建浦城县令,初调来奉节。这个县太爷很有“强项”之称,除照例供应外,需索不应,挑剔不理,不肯向豪奴低头。
恰巧同治帝逝世,哀诏颁到四川,地方官遵制哭临。张之洞是钦差,由他领班,文武齐集,将要行礼,忽见没有拜褥,叫左右传话拿毡来,左右传呼首县供办,熊汝梅正色道:“这是什么时候,哪来的毡?”
便叫随从拿草垫来。之洞不得已就草垫上行礼,心中好不舒服。
学政公馆里,桌帏椅帐等都是紫绸缎所制,国服期间,例应换蓝布。熊汝梅叫人拿布去换,张之洞的跟随已把绸缎制的藏起来,县署的人向他们要,被那班豪奴殴打了后,还骂县令是混账东西。熊汝梅据报大愤,带了四十个差役同往学政行台,吩咐差役:“本县叫你打就打,抓就抓,如果学台见责,有我!”
到了学台住处,高呼索物,行台里家丁四人出来斥骂,差役转身便走,他们追了出来,到街上,熊汝梅喝令拿下,四个人全被抓住了。熊汝梅吩咐每人打四十板,这豪奴锦衣狐裘衣带纠结,熊汝梅叫人将刀割断襟裾,露出屁股照打。知府闻讯赶到,责四人道:“熊大老爷是不好得罪了,你们不听我说……”
而之洞派人来说,犯事的人,已早斥退,现在不是他的仆从,请释无辜。熊佯作惊讶曰:“原来你们不是学台的跟随!何处匪徒,敢冒充钦差大人的家丁!”
令带同县收监,张之洞亦无如之何。
到试毕,学政例向县署取具切结,结明并无需索情弊,不得结,学政便交不了差。之洞向熊汝梅索,熊不给,说:“大不了,我伺候钦差大人,一同革职罢了。”
这样把张之洞顶急了,不得已,托了藩司讲人情,熊汝梅才出结,并放了四个豪奴。当堂开释时对他们说:“烦告钦差大人,以后千万别和县官斗气,知县革职后,拿一万元便可再捐一个,翰林院编修不能买得来的啊!”
25 楼
mochow
2006-10-12
民主急先锋
——谭浏阳佚事与佚诗
浏阳谭嗣同,死于前戊戌年(光绪二十四年,公元一八九八年)之维新党祸,迄今已周甲子。恨血千年,秋坟鬼唱,抚时摅往,谈者已多,兹撷述其异于一般所闻者——
嗣同为谭敬甫(继洵)子,母早丧,又失继母欢,故自幼养成兀傲与偏激,曾自言:
吾自少偏遭纲伦之厄,涵泳其苦,殆非生人所能忍受;死屡矣,而卒不死……
据传:嗣同四五岁时,与群儿戏于邻近鱼塘,失足坠水,群儿惊走。敬甫适昼寝,朦胧间似有人对他猛撼,耳边恍闻“星君有难,速起救!”惊寤奔往,则嗣同方载沉载浮,急拯之起,已气息仅属,因字之曰“复生”。
十二岁时,敬甫挈他游衡山,方与羽士茗谈,嗣同自出观览,踬(zhì,被物绊倒)坠岩下,樵者引之起,掖归观中,羽士为之敷药,谛视之屡,告敬甫曰:“郎君骨相迥凡俗,微嫌过于英脱,他日剔历仕途,宜外官不宜京曹,过三品则京内外胥宜矣,不则有大祸……”
以上传说,似涉怪异,但羽士之言,未可全非,复生弱点,即过露锋芒也。
敬甫官甘肃时,复生方十四岁,随宦衙斋,攻读甚勤,所业大进。抱负既自不凡,又复恫念身世,所为诗文,莽苍遒上,大有振衣长啸,拔刀斫地之概,所作以古体为最,录《新民丛报》所漏载者,如《罂粟米囊谣》:
罂空粟,囊无米,室如悬罄饥欲死,且莫理,米囊可疗饥,罂粟栽千里;非米非粟,苍生病矣。
又如《六盘山转馕谣》:
马足蹩,车轴折,人蹉跌,山岌嶪,朔雁一声天雨雪。舆夫舆夫尔勿嗔,仅用尔力,尔胡不肯竭?尔不思车中累累物,东南万户之膏血?呜呼车中累累之物,东南万户之膏血!
二十岁走新疆,巡抚刘锦棠是敬甫故交,抚之如子侄,又奇其才,遇人辄延誉,复生极感之,锦棠死,复生挽句长达百余字,一时称绝。所为词不多见,有自题小照,《望海潮》一阕:
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骨相空谈。腹轮自转,回头十九年过,春梦醒来波!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惟瓶花数枝,相伴不须多。 寒江才脱渔蓑,剩风尘面貌,自看如何?鉴不似人,形还问影,岂缘酒后颜酡?拔剑欲高歌,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忽说此人是我,睁眼细瞧科。
又诗:
塞上羁身客影孤,模糊谁辨故今吾。事如顾曲偏多误,诗似围棋总讳输。
燕市臂交屠狗辈,楚狂名溷牧猪奴。放歌不用敲檀板,欲借王敦缺唾壶。
复生撰像赞最工,出语奇拔,直能妙到秋毫,可与定盦(龚自珍)媲美,如自题:
忆!此为谁,峥峥其骨,峻峻其威,李长吉通眉。汝亦通眉,于是生有廿七年矣,幸绯衣使者之不汝追,天使将下,上帝曰咨,其文多恨与制违,然能猖狂可非,放之人世称天累,海枯石烂孤鸾飞。
光绪癸巳(公元十九年),复生与饶仙槎、李玉则同写照放上海,旋有议饶者,词连复生,复生恇惧(kuāng.jù,惊慌),作《三人像赞》为戒:
三子并立饶者髯,右者唯李左者谭,洸洸之海天所涵,于此取别相北南。既南既北不用咸,相语以目旁有钳,髯乎髯乎尔何谈,平生已矣来可砭。右者閟洫其口缄,左者铭之神则监。
又喜为铭,有《谗鼎铭》最佳,句云:
曾不出刀,曾不出薪,天下为秦相割烹。
自甲申(光绪十年)而甲午(光绪二十年),两丁外患,风雨如晦,不尽郁忧也。
谭复生思想,约可分为两期,而以甲午为转捩点,甲午前,所作多“隽语”,如云:
人心难静而易动者也,结冤甚易,解之甚难。静之以和平,天下自渐渐帖服;动之以掺切,皆将诡诈流转。以心相战,由心达于外,而劫运成矣。
又如:
心之力量,虽天地不能比拟,虽天地之大,可以由心成之、毁之、改造之,无不如意,即如射不能入石,此一定之理。理者何,天也,然而至诚所感,可使饮羽,是理为心所致,亦即天为心所致矣!
又如:
见一用机之人,先平自己机心,重发一慈悲之念,自能不觉人之有机,而人之机为我所忘,亦必能自忘,无召之者自不来也。此可试之一人数人而立效,使道力骤增万万倍,则天下之机,皆可泯也。
皆纯乎儒者之言。
《单刀铭自序》:
余有双剑,一曰麟角,一曰凤距,取抱朴子之论刀盾戟杖而知之,譬如麟角凤距,何必用之也。若夫单刀,北方剡器绝术,亦惟稚川始称之,且自言有秘法,其巧入神,由来古矣,贻以自铭单刀……
虽任侠自憙(xǐ,叹息声),尚犹学道有得。
乙未(光绪二十一年)以后,忽尽弃三十岁以前所作,而为激昂亢进之言,此为其思想之大转变处。梁启超所为《谭氏传》有云:
少年曾为考据笺注、金石镂刻、诗古文辞之学,亦好谈中国古兵法。三十岁以后悉弃去,究心、泰西、天算、格致、政治、历史之学,皆有心得。初极推崇耶稣兼爱之教,而不尊佛,不尊孔子……
当时谭与赞助新政之教士李提摩太、林乐知等往来,昌言西洋政制科学,足启其“崇耶”之绪,但,按之谭于自著《仁学》一书序文所言,似涵孕于墨翟之学为深,序中有:
能调燮联融孔与耶之间,则曰墨,周秦学者,必曰孔墨,孔墨诚仁之一家也……墨有两派,一曰任侠,吾所谓仁也……一曰格致,吾所谓学也……仁而学,学而仁,今之士其勿为高哉,盖即墨之两派以近合孔、耶!
又云:
愧然躯壳,除利人之外,复何足惜,深念高望,私怀墨子摩顶放踵之志矣。
说得何等明显!从耶之博爱,而人墨之兼爱,更以孔之力行近乎仁,糅合墨之贵实践,所谓“孔墨诚仁之一家”也,菜市口引颈横刀,人以其殉道精神为不可及!
近世对康、梁与保皇党已有定论,章太炎对康之妖妄,尝为文痛斥,犹于谭无微辞,且美为“踔厉(chuō lì,精神振奋)敢死”。谭之言论,反满反君主,如: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誉,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君末也,民本也,天下无因末而累其本者。君一民也,且较之寻常之民更为末也。民之于民,无相为死之理,本之与末,更无相为死之理,古之死节者,止有死事的道理,决无死君的道理。
其民主思想,于黄黎洲(宗羲)说法外,更上绍墨子“尚同”篇之理论了,康有为之言之行,焉能望其项背?
——谭浏阳佚事与佚诗
浏阳谭嗣同,死于前戊戌年(光绪二十四年,公元一八九八年)之维新党祸,迄今已周甲子。恨血千年,秋坟鬼唱,抚时摅往,谈者已多,兹撷述其异于一般所闻者——
嗣同为谭敬甫(继洵)子,母早丧,又失继母欢,故自幼养成兀傲与偏激,曾自言:
吾自少偏遭纲伦之厄,涵泳其苦,殆非生人所能忍受;死屡矣,而卒不死……
据传:嗣同四五岁时,与群儿戏于邻近鱼塘,失足坠水,群儿惊走。敬甫适昼寝,朦胧间似有人对他猛撼,耳边恍闻“星君有难,速起救!”惊寤奔往,则嗣同方载沉载浮,急拯之起,已气息仅属,因字之曰“复生”。
十二岁时,敬甫挈他游衡山,方与羽士茗谈,嗣同自出观览,踬(zhì,被物绊倒)坠岩下,樵者引之起,掖归观中,羽士为之敷药,谛视之屡,告敬甫曰:“郎君骨相迥凡俗,微嫌过于英脱,他日剔历仕途,宜外官不宜京曹,过三品则京内外胥宜矣,不则有大祸……”
以上传说,似涉怪异,但羽士之言,未可全非,复生弱点,即过露锋芒也。
敬甫官甘肃时,复生方十四岁,随宦衙斋,攻读甚勤,所业大进。抱负既自不凡,又复恫念身世,所为诗文,莽苍遒上,大有振衣长啸,拔刀斫地之概,所作以古体为最,录《新民丛报》所漏载者,如《罂粟米囊谣》:
罂空粟,囊无米,室如悬罄饥欲死,且莫理,米囊可疗饥,罂粟栽千里;非米非粟,苍生病矣。
又如《六盘山转馕谣》:
马足蹩,车轴折,人蹉跌,山岌嶪,朔雁一声天雨雪。舆夫舆夫尔勿嗔,仅用尔力,尔胡不肯竭?尔不思车中累累物,东南万户之膏血?呜呼车中累累之物,东南万户之膏血!
二十岁走新疆,巡抚刘锦棠是敬甫故交,抚之如子侄,又奇其才,遇人辄延誉,复生极感之,锦棠死,复生挽句长达百余字,一时称绝。所为词不多见,有自题小照,《望海潮》一阕:
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骨相空谈。腹轮自转,回头十九年过,春梦醒来波!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惟瓶花数枝,相伴不须多。 寒江才脱渔蓑,剩风尘面貌,自看如何?鉴不似人,形还问影,岂缘酒后颜酡?拔剑欲高歌,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忽说此人是我,睁眼细瞧科。
又诗:
塞上羁身客影孤,模糊谁辨故今吾。事如顾曲偏多误,诗似围棋总讳输。
燕市臂交屠狗辈,楚狂名溷牧猪奴。放歌不用敲檀板,欲借王敦缺唾壶。
复生撰像赞最工,出语奇拔,直能妙到秋毫,可与定盦(龚自珍)媲美,如自题:
忆!此为谁,峥峥其骨,峻峻其威,李长吉通眉。汝亦通眉,于是生有廿七年矣,幸绯衣使者之不汝追,天使将下,上帝曰咨,其文多恨与制违,然能猖狂可非,放之人世称天累,海枯石烂孤鸾飞。
光绪癸巳(公元十九年),复生与饶仙槎、李玉则同写照放上海,旋有议饶者,词连复生,复生恇惧(kuāng.jù,惊慌),作《三人像赞》为戒:
三子并立饶者髯,右者唯李左者谭,洸洸之海天所涵,于此取别相北南。既南既北不用咸,相语以目旁有钳,髯乎髯乎尔何谈,平生已矣来可砭。右者閟洫其口缄,左者铭之神则监。
又喜为铭,有《谗鼎铭》最佳,句云:
曾不出刀,曾不出薪,天下为秦相割烹。
自甲申(光绪十年)而甲午(光绪二十年),两丁外患,风雨如晦,不尽郁忧也。
谭复生思想,约可分为两期,而以甲午为转捩点,甲午前,所作多“隽语”,如云:
人心难静而易动者也,结冤甚易,解之甚难。静之以和平,天下自渐渐帖服;动之以掺切,皆将诡诈流转。以心相战,由心达于外,而劫运成矣。
又如:
心之力量,虽天地不能比拟,虽天地之大,可以由心成之、毁之、改造之,无不如意,即如射不能入石,此一定之理。理者何,天也,然而至诚所感,可使饮羽,是理为心所致,亦即天为心所致矣!
又如:
见一用机之人,先平自己机心,重发一慈悲之念,自能不觉人之有机,而人之机为我所忘,亦必能自忘,无召之者自不来也。此可试之一人数人而立效,使道力骤增万万倍,则天下之机,皆可泯也。
皆纯乎儒者之言。
《单刀铭自序》:
余有双剑,一曰麟角,一曰凤距,取抱朴子之论刀盾戟杖而知之,譬如麟角凤距,何必用之也。若夫单刀,北方剡器绝术,亦惟稚川始称之,且自言有秘法,其巧入神,由来古矣,贻以自铭单刀……
虽任侠自憙(xǐ,叹息声),尚犹学道有得。
乙未(光绪二十一年)以后,忽尽弃三十岁以前所作,而为激昂亢进之言,此为其思想之大转变处。梁启超所为《谭氏传》有云:
少年曾为考据笺注、金石镂刻、诗古文辞之学,亦好谈中国古兵法。三十岁以后悉弃去,究心、泰西、天算、格致、政治、历史之学,皆有心得。初极推崇耶稣兼爱之教,而不尊佛,不尊孔子……
当时谭与赞助新政之教士李提摩太、林乐知等往来,昌言西洋政制科学,足启其“崇耶”之绪,但,按之谭于自著《仁学》一书序文所言,似涵孕于墨翟之学为深,序中有:
能调燮联融孔与耶之间,则曰墨,周秦学者,必曰孔墨,孔墨诚仁之一家也……墨有两派,一曰任侠,吾所谓仁也……一曰格致,吾所谓学也……仁而学,学而仁,今之士其勿为高哉,盖即墨之两派以近合孔、耶!
又云:
愧然躯壳,除利人之外,复何足惜,深念高望,私怀墨子摩顶放踵之志矣。
说得何等明显!从耶之博爱,而人墨之兼爱,更以孔之力行近乎仁,糅合墨之贵实践,所谓“孔墨诚仁之一家”也,菜市口引颈横刀,人以其殉道精神为不可及!
近世对康、梁与保皇党已有定论,章太炎对康之妖妄,尝为文痛斥,犹于谭无微辞,且美为“踔厉(chuō lì,精神振奋)敢死”。谭之言论,反满反君主,如: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誉,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君末也,民本也,天下无因末而累其本者。君一民也,且较之寻常之民更为末也。民之于民,无相为死之理,本之与末,更无相为死之理,古之死节者,止有死事的道理,决无死君的道理。
其民主思想,于黄黎洲(宗羲)说法外,更上绍墨子“尚同”篇之理论了,康有为之言之行,焉能望其项背?
24 楼
mochow
2006-10-12
美人计
——黟山人宝镜赚美婢
晚清印学昌明,印人辈出,谈篆刻者,没有不知黄穆甫的。
穆甫名士陵,又字牧父,他是安徽黟(yī)县人,所以又号为“黟山人”。
他早年在国子监读书,光绪初元,吴愙(kè)斋(大澂)拜命广东巡抚,愙斋是个金石家,对于钟鼎彝器,碑版碣石,癖尝最深,幕中不少名家,穆甫是他学生,便把他带了去。
老师是个一省之长,门弟子跟着图个一官半职,照讲是不会困难的。可是,这穆甫生就浮云富贵,敝屣功名的癖气,绝不想做官发财,在广州只是卖印、卖字、卖画,吴愙斋对他作品精湛朴茂,颇加揄扬,声誉鹊起。
其后,愙斋调抚江苏,穆甫仍留穗垣,后任张之洞,也是自命风雅的人物,对穆甫刻的印,非常赏识,张幕中如梁节菴(鼎芬)诸人,尤对他推崇备至。
《节菴致邓莲裳书》中说:
今日海内印人,以黄君为巨擘。
那时候,在广州做官的人,以及巨绅,富商,稍知风雅的,都花一两几钱找穆甫刻个把图章,以供清赏。
穆甫的润例,是每字三钱,却是取不伤廉,那些达官们,就算不懂分朱布白的妙处,见抚台衙里对他这样的赏识,怎不凑凑热闹?此外,更有慕名的送他干薪,每年一二百两或五十两的,因此穆甫在广州客居八九年,书画刻印收入,积存了三万多白银,在六七十年前,这个数目也算不菲了。
穆甫在广州收了一个学生,叫李雪涛,即名印人李茗柯之兄。穆甫藏有汉镜一方,钮座有“宜子孙”三字,内圈铭:
李氏作竟四夷服,多贺官家人民意。长保二亲得天力,传之后世乐毋极。
外圈是:
尚方御竟大无伤,巧工刻镂成文章。左龙右虎辟不羊,朱鸟玄武调阴阳。子孙备具居中央,长保二亲乐寿昌,寿敞金石如侯王。
此镜断为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公元一五六年)的古物,制作既极精巧,又有“李氏”字样,雪涛兄弟爱不忍释,好几回向老师探口气,想要过来。老师却也珍惜此镜,装做不懂。
两兄弟想出一条妙计,暗示家里那个大丫头,不妨和老师勾搭。这丫头知书识字,长得相当俏丽,果然不辱命,像“宝蟾送酒”般,在送茶送饭时,故意向老师搭讪。
穆甫客中寂寞,上了她的勾。那丫头也愿为夫子妾,事后便迫着老师向李家去说,好永侍巾栉。穆甫向李氏兄弟问身价,二人说:“承老师看得起,身价不用提了,那宝镜就算聘礼吧!”
穆甫恍然大悟,但生米已成熟饭,只好依了,这镜便归李氏。
雪涛所学无成,茗柯却间接承受了穆甫衣钵,成为“岭南派”印人的开山祖。
——黟山人宝镜赚美婢
晚清印学昌明,印人辈出,谈篆刻者,没有不知黄穆甫的。
穆甫名士陵,又字牧父,他是安徽黟(yī)县人,所以又号为“黟山人”。
他早年在国子监读书,光绪初元,吴愙(kè)斋(大澂)拜命广东巡抚,愙斋是个金石家,对于钟鼎彝器,碑版碣石,癖尝最深,幕中不少名家,穆甫是他学生,便把他带了去。
老师是个一省之长,门弟子跟着图个一官半职,照讲是不会困难的。可是,这穆甫生就浮云富贵,敝屣功名的癖气,绝不想做官发财,在广州只是卖印、卖字、卖画,吴愙斋对他作品精湛朴茂,颇加揄扬,声誉鹊起。
其后,愙斋调抚江苏,穆甫仍留穗垣,后任张之洞,也是自命风雅的人物,对穆甫刻的印,非常赏识,张幕中如梁节菴(鼎芬)诸人,尤对他推崇备至。
《节菴致邓莲裳书》中说:
今日海内印人,以黄君为巨擘。
那时候,在广州做官的人,以及巨绅,富商,稍知风雅的,都花一两几钱找穆甫刻个把图章,以供清赏。
穆甫的润例,是每字三钱,却是取不伤廉,那些达官们,就算不懂分朱布白的妙处,见抚台衙里对他这样的赏识,怎不凑凑热闹?此外,更有慕名的送他干薪,每年一二百两或五十两的,因此穆甫在广州客居八九年,书画刻印收入,积存了三万多白银,在六七十年前,这个数目也算不菲了。
穆甫在广州收了一个学生,叫李雪涛,即名印人李茗柯之兄。穆甫藏有汉镜一方,钮座有“宜子孙”三字,内圈铭:
李氏作竟四夷服,多贺官家人民意。长保二亲得天力,传之后世乐毋极。
外圈是:
尚方御竟大无伤,巧工刻镂成文章。左龙右虎辟不羊,朱鸟玄武调阴阳。子孙备具居中央,长保二亲乐寿昌,寿敞金石如侯王。
此镜断为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公元一五六年)的古物,制作既极精巧,又有“李氏”字样,雪涛兄弟爱不忍释,好几回向老师探口气,想要过来。老师却也珍惜此镜,装做不懂。
两兄弟想出一条妙计,暗示家里那个大丫头,不妨和老师勾搭。这丫头知书识字,长得相当俏丽,果然不辱命,像“宝蟾送酒”般,在送茶送饭时,故意向老师搭讪。
穆甫客中寂寞,上了她的勾。那丫头也愿为夫子妾,事后便迫着老师向李家去说,好永侍巾栉。穆甫向李氏兄弟问身价,二人说:“承老师看得起,身价不用提了,那宝镜就算聘礼吧!”
穆甫恍然大悟,但生米已成熟饭,只好依了,这镜便归李氏。
雪涛所学无成,茗柯却间接承受了穆甫衣钵,成为“岭南派”印人的开山祖。
23 楼
buaawhl
2006-10-10
http://wenxue.topcool.net/ShowThreadMessage.do?m=1&threadID=43418&forumID=38&threadPage=1
译文
乾隆甲寅年七月,我从广东回来,跟我同路回来的有我的表妹夫徐秀峰,他带了一个小妾回来。他对芸夸耀他的新人美貌,邀请芸去看了。过了几天芸对秀峰说:“漂亮是漂亮,就是韵味不足。”秀峰说:“这么说你老公要是娶小妾,必定是漂亮而且有韵味的吧?”芸说:“是的。”从此她就痴心地寻找,可是苦于缺钱。
原来是为了攀比。
唉,虚荣心害死人哪。
引用
译文
乾隆甲寅年七月,我从广东回来,跟我同路回来的有我的表妹夫徐秀峰,他带了一个小妾回来。他对芸夸耀他的新人美貌,邀请芸去看了。过了几天芸对秀峰说:“漂亮是漂亮,就是韵味不足。”秀峰说:“这么说你老公要是娶小妾,必定是漂亮而且有韵味的吧?”芸说:“是的。”从此她就痴心地寻找,可是苦于缺钱。
原来是为了攀比。
唉,虚荣心害死人哪。
22 楼
mochow
2006-10-10
buaawhl 写道
hehe, 不敢不敢,过奖过奖。
沈复强,沈复强...
沈复强,沈复强...
什么乱七八糟的,还是看看《浮生六记》再唧歪吧。
http://www.mypcera.com/book/gu/gu/6/index.html
21 楼
buaawhl
2006-10-10
jigsaw 写道
>>或者就是不堪沈复的男子气概
你强
你强
hehe, 不敢不敢,过奖过奖。
沈复强,沈复强...
20 楼
jigsaw
2006-10-10
>>或者就是不堪沈复的男子气概
你强
你强
19 楼
buaawhl
2006-10-10
mochow 写道
buaawhl 写道
hoho, 这个安心法,我喜欢。
多好的岳父啊。怎么找到的这样的好岳父。
羡慕啊,人和人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想来陶澍是男人们心中理想的岳父,而芸娘则可能是理想的妻子了。
陶澍是比较理想了。只是给了一年钱,就不给了。一直给下去,就更理想了。
芸娘,不知其人也。搜索了一下。
http://book.sina.com.cn/nzt/liv/qizongai/62.shtml
引用
将《浮生六记》译成英文版的林语堂说,芸娘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
芸娘之所以为人称道,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她实在太大度了,也不知中了什么邪,绞尽脑汁想给沈复纳一个妾,而且要求还很高,美而有韵。
在两人生活水平只是温饱的情况下,芸娘竟主动考虑沈复的其他需求
这个比较诡异。
芸娘的倾向有些值得怀疑。或者就是不堪沈复的男子气概。
18 楼
mochow
2006-10-10
buaawhl 写道
hoho, 这个安心法,我喜欢。
多好的岳父啊。怎么找到的这样的好岳父。
羡慕啊,人和人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想来陶澍是男人们心中理想的岳父,而芸娘则可能是理想的妻子了。
17 楼
buaawhl
2006-10-10
mochow 写道
能臣的处世之道
——胡林翼的安心法
于胡林翼行谊志节均为纪实之语。
胡林翼中举人时,年纪还很轻,便到南京去成婚,那时候他的岳父陶澍正做了“两江总督”,他便在岳父的督署内住下来。
他在南京并不利用岳父作为今后政治上的靠山,也不对以后的出路计划布置,只是一天到晚迷溺于秦淮河的妓院里。妓院是销金窟,胡林翼的父亲虽是个由翰林外放的知府,但积聚的钱并不多,那点遗产不足应付他经常去千金买笑。
他在没有钱可以乱花的时候,便向老丈人的账房取钱,账房先生因为他是总督的女婿,也不便多说些什么,只有一面照数付给,一面报告陶澍他的这位快婿在外面荒唐的情形。
陶澍对于胡林翼以秦淮河为家的行为毫无反应,甚至要账房在胡林翼以后取钱时如数付给,不必过问他的用途。
在南京荒唐了一年,恰恰用掉了陶澍一万两白银,陶澍并不肉痛,但丈母娘却又肉痛丈夫的钱,又肉痛女儿的被分肥,更愤慨着女婿的没出息。她不免向老丈夫叽咕,老丈夫却完全站在女婿一边,对太太说:“他现在还年轻得很,让他多玩玩吧。将来他即使想玩也没有心绪和时间了。你也不必为他的前途担心,他将 来的成就,还在我以上呢!”
——胡林翼的安心法
于胡林翼行谊志节均为纪实之语。
胡林翼中举人时,年纪还很轻,便到南京去成婚,那时候他的岳父陶澍正做了“两江总督”,他便在岳父的督署内住下来。
他在南京并不利用岳父作为今后政治上的靠山,也不对以后的出路计划布置,只是一天到晚迷溺于秦淮河的妓院里。妓院是销金窟,胡林翼的父亲虽是个由翰林外放的知府,但积聚的钱并不多,那点遗产不足应付他经常去千金买笑。
他在没有钱可以乱花的时候,便向老丈人的账房取钱,账房先生因为他是总督的女婿,也不便多说些什么,只有一面照数付给,一面报告陶澍他的这位快婿在外面荒唐的情形。
陶澍对于胡林翼以秦淮河为家的行为毫无反应,甚至要账房在胡林翼以后取钱时如数付给,不必过问他的用途。
在南京荒唐了一年,恰恰用掉了陶澍一万两白银,陶澍并不肉痛,但丈母娘却又肉痛丈夫的钱,又肉痛女儿的被分肥,更愤慨着女婿的没出息。她不免向老丈夫叽咕,老丈夫却完全站在女婿一边,对太太说:“他现在还年轻得很,让他多玩玩吧。将来他即使想玩也没有心绪和时间了。你也不必为他的前途担心,他将 来的成就,还在我以上呢!”
hoho, 这个安心法,我喜欢。
多好的岳父啊。怎么找到的这样的好岳父。
羡慕啊,人和人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16 楼
mochow
2006-10-10
糖大王的起落
——王筱斋的繁华梦
云南“弥勒”这个地方,是亚热带,产甘蔗,有蔗斯有糖,尤其稀贵的是有很净白的白糖、冰糖生产。远在百年左右,糖产不多,白糖、冰糖更少。
王筱斋祖遗的地产蔗田很多,及长成,遂投身货殖,广种蔗田,精炼成糖,装箱包裹,以骡马运输出口,向长江沿岸各地倾销,这是光绪中叶的事。
筱斋这种远图,终于成了功,长江一带,非他字号的糖不要,外糖销路,也受他影响,王家白糖独占了市场,遂被人号为“糖大王”。
筱斋把每年赢余的钱,更用以扩充蔗田及糖厂,据说他所有蔗田,一个人步行三天还走不完,可见其广,并在每一通商码头设置分号,派亲信去管理,一时称为豪富,地方官都以接近他的“同庆丰号”为荣。
有了钱,便要享受,要享受,当然在城市上好,于是他把家迁到省城去定居,弥勒交给他的弟弟去处理,筱斋不时加以指挥而已。
省城的三牌坊,连绵有一里之遥,周围占地约六百亩。分置内外两院,外院作为同庆总号的执事住所及办公室,内院便是大王的住宅,真是三步一楼,七步一阁,花园之大,布置之佳,无可比拟。并在石龙坝自办一电灯厂,把亭台楼阁照得如琉璃世界之外,有余电力,能供给全市应用。
前清贱商重文,筱斋钱是有了,到底还是个白丁,于是便捐了一个道台,并借此机会遨游南北,并东渡日本。不久在苏州以重金娶了两个绝色女子做姨太太,归滇时,曾在“留园”设宴做寿,用西餐待客,开了二千余份,有十分之五六被素昧生平的闲人揩了油去。
他的日常生活,每日下午三时才起床,半夜三时才就寝,晨昏颠倒,有人说王家一门之所以白胖者除了吃得好之外,就是没有晒过太阳。
他的姨太太们,要什么有什么,只是不准出大门一步,若想懂一点世事,也只有站在阳台上看看街景而已,所以“闲来无事打麻将”,恰可为他而咏了。
筱斋更有洁癖,他坐的椅子,什么人都不能坐;跟家里人分案而食,他自己用金碗金筷,专人做菜,不容混杂,任何人手碰他的用具,他马上把它用火焚化。
年老时,收了不少干女儿到他家,待如亲生,嫁时,每人陪赠地产房契,年节还有馈赠。筱斋不以贫富视人,一律平等看待,死时,哀声震半城,孝女盈街道。
其后日本糖霸占中国市场,同庆丰管理不善,一蹶不振,政府组会整理其资产,其遗产仅余十之二三。有一军阀向他敲诈,献绿玉观音一座,始无事,子亦早死,姨太太们又各分飞。
至清王朝坍塌,仅剩寡妇二人,每日抽大烟,厮守着冷落凄清的庭院。
——王筱斋的繁华梦
云南“弥勒”这个地方,是亚热带,产甘蔗,有蔗斯有糖,尤其稀贵的是有很净白的白糖、冰糖生产。远在百年左右,糖产不多,白糖、冰糖更少。
王筱斋祖遗的地产蔗田很多,及长成,遂投身货殖,广种蔗田,精炼成糖,装箱包裹,以骡马运输出口,向长江沿岸各地倾销,这是光绪中叶的事。
筱斋这种远图,终于成了功,长江一带,非他字号的糖不要,外糖销路,也受他影响,王家白糖独占了市场,遂被人号为“糖大王”。
筱斋把每年赢余的钱,更用以扩充蔗田及糖厂,据说他所有蔗田,一个人步行三天还走不完,可见其广,并在每一通商码头设置分号,派亲信去管理,一时称为豪富,地方官都以接近他的“同庆丰号”为荣。
有了钱,便要享受,要享受,当然在城市上好,于是他把家迁到省城去定居,弥勒交给他的弟弟去处理,筱斋不时加以指挥而已。
省城的三牌坊,连绵有一里之遥,周围占地约六百亩。分置内外两院,外院作为同庆总号的执事住所及办公室,内院便是大王的住宅,真是三步一楼,七步一阁,花园之大,布置之佳,无可比拟。并在石龙坝自办一电灯厂,把亭台楼阁照得如琉璃世界之外,有余电力,能供给全市应用。
前清贱商重文,筱斋钱是有了,到底还是个白丁,于是便捐了一个道台,并借此机会遨游南北,并东渡日本。不久在苏州以重金娶了两个绝色女子做姨太太,归滇时,曾在“留园”设宴做寿,用西餐待客,开了二千余份,有十分之五六被素昧生平的闲人揩了油去。
他的日常生活,每日下午三时才起床,半夜三时才就寝,晨昏颠倒,有人说王家一门之所以白胖者除了吃得好之外,就是没有晒过太阳。
他的姨太太们,要什么有什么,只是不准出大门一步,若想懂一点世事,也只有站在阳台上看看街景而已,所以“闲来无事打麻将”,恰可为他而咏了。
筱斋更有洁癖,他坐的椅子,什么人都不能坐;跟家里人分案而食,他自己用金碗金筷,专人做菜,不容混杂,任何人手碰他的用具,他马上把它用火焚化。
年老时,收了不少干女儿到他家,待如亲生,嫁时,每人陪赠地产房契,年节还有馈赠。筱斋不以贫富视人,一律平等看待,死时,哀声震半城,孝女盈街道。
其后日本糖霸占中国市场,同庆丰管理不善,一蹶不振,政府组会整理其资产,其遗产仅余十之二三。有一军阀向他敲诈,献绿玉观音一座,始无事,子亦早死,姨太太们又各分飞。
至清王朝坍塌,仅剩寡妇二人,每日抽大烟,厮守着冷落凄清的庭院。
15 楼
mochow
2006-10-10
夜奔
——杨鼎来与查畹香
姑苏查畹香,别署“紫云内史”,是同、光间一个才女,嫁于潘(潘祖同),奔于杨(杨鼎来),淮阴好事者,戏称为“汤夫人”,谓其半潘半杨也。在当时,妇人再醮(jiào,嫁),且出之缙绅之家,自被认为“丑事”了。此事似有人谈过,但出人之处颇多。
山阳杨鼎来,字小匡,是清末江北才子,其父也是个名孝廉,为八股文名手,任“苏州教官”。鼎来随父在任,少年劬读,才名籍甚,不特文章做得好,便拳棒技击,也弄得异常纯熟。这时有一家海盐查姓,流寓苏州,住在学宫附近,查翁和杨教官原是同年至契,两家望门衡宇,家眷自然时相来往。
查畹香幼小聪明,十三四便解吟咏,查翁视同掌珠,闺中诗课,真是好句如珠。杨鼎来对她十分爱慕,只是畹香自幼受了潘家的聘,所以虽是相逢未嫁,到底罗敷有夫,彼此间诗简酬和,不无暗通款曲,终不免越礼犯份,两家长辈还以为他们只不过文字商量,也不作十分防范。
鼎来料定查女婚事,是挽回不转了,但男女相悦,怜才要比慕色为深入,终是不能斩断情丝,只有设法攀上潘家,将来或有见面机会。
恰巧潘家老侍郎致仕回籍:他的儿子潘祖蔭,由鼎甲开坊,已是位居卿贰,侄儿潘祖同便是畹香的未婚丈夫,也已联捷入了词馆,一门鼎盛,老侍郎素称爱才,杨鼎来文名本传吴下,自然也有所闻。鼎来向父亲商议,要执赘潘翁门下,投了帖子,相见之下,潘翁看他博学能文,极口赞誉,还同他子侄称道不迭。
过了年余,畹香已于归潘家,鼎来也娶了彭氏,彭家服官京师,鼎来借着馆甥为名,便北上读书,常到潘家走动。潘翁这时恰在京就养,诸老辈“蝶园”小集,每也邀鼎来戴酒赏花,随同唱和,偶与畹香见面,只是略事寒暄,也不能动什么妄念。
几年间,鼎来倒很规矩,中过副榜,又中正榜。偏是时畹香的丈夫潘祖同,因科场案犯了严谴,革职遣戍,连累了从弟伯寅,以编修降调。潘翁以望七高年,突遭此祸,老怀伊郁,常邀鼎来到家闲谈遣闷。
那查畹香梦断刀环,伤心已极,鼎来自不免借端安慰,厚结婢媪,穿房入室,渐渐旧情复燃。潘翁生性浑厚,也料不到他们之间会生暧昧,编修公又正在力图开复,努力功名,闲下来还要品评金石,考订诗文,帷房隐事他更管不着了。鼎来益发无所忌惮,和畹香踪迹愈密,几于每日必到。
俄而,军台传来噩耗,说祖同殁于戍所,征人不返,归骨无期,畹香念自己已成孀妇,缘尽三生,虽是麻衣如雪,却不十分哀恸悲戚,每日尽盼着鼎来到来,郎有心妾有意,孽缘相触,便了下这相思夙债。
潘家道他上下,渐觉得二人形迹有些蹊跷,烦言啧啧。二人正在热恋,也顾不得许多,还是朝朝见面。不料几首秘密投递的诗篇,不知怎的却流入潘翁眼里,潘翁看了大怒,便借了他故,拒绝鼎来再上他的门。
鼎来这时见东窗事发,好没意思,又一心惦念着畹香,便一不做,二不休,夤夜逾墙相晤,要仿“昆仑夜盗红绡”的故事,叫畹香随他出走。畹香初以人言可畏,并且夜奔也不是事,最终却不过,便约定次日在西直门等候。当夜便把自己金珠饰物,交了鼎来。到了次日,畹香趁着家人不备,乔扮男装,溜了出来,在西直门和鼎来见面,二人遂并骑叠股,出了北京城,向天津杨柳青进发。
潘家不见了三少奶奶,知道有异,再找到鼎来下脚之地,也已鸿飞冥冥,便料定相偕出走,急派了五个壮健的家人追去,要抓着了双双置之死地。
不半日工夫,果给追上了,那鼎来本有一身武艺,五个家人一个个都被打得头破眼青,负伤逃回。他两人便从容地上了海船,逍遥南下,回到山阳故里。潘家以家丑不外扬,便称三少奶奶暴病亡故,掩盖了事。
鼎来和畹香双飞双宿,如胶投漆,原配彭氏见木已成舟,也不和她争夕,二人甜蜜厮守,一切家政纷纭,倒推给彭氏一人去料理。
翌年会试又届,鼎来要北上礼闱,畹香虑到潘家不肯罢休,劝他不要赴京,以免遭人暗算。鼎来道:“我官可以不做,功名却不能不赶,凭他们有什么力量,难说他们又愿自己掏臭?”
摒挡行囊,克期启发。畹香写了一首诗送行:
淮水清清江水浑,安排行李送王孙。明年三月桃花浪,君唱传胪妾倚门。
鼎来到达部门,探得潘翁父子,果然不忘此事,把他名字遍告了同乡故旧。同列听了,无不愤愤不平,说这种人绝不能让他得意,会试时不论谁人,遇着杨鼎来卷子,即行撤换。大家记着,特别留意,莫使他混过。
谁知发出榜来,鼎来却高高地中在第九名,因为前十本卷子, 已呈御览,不便更易,大家便想在殿试时着实抑置。鼎来平日写的一笔南宫(米芾)字体,京中大老都识了的,鼎来料定非变不可,却换了欧阳率更(询)的笔意。
果然,众考官对写米字的,认真细察,却又将鼎来的卷子,羼(chàn,搀杂)入十本前列,仍旧取了二甲第三,众人白瞪了眼!总算朝考时,硬将他贬做三等,用了工部主事。鼎来大言道:“文章有价,阴隙无凭。我不稀罕这六品小京官,我要款段出都门了,潘老头其如予何?”
遂又翩然南返,仍度其温柔生活。
山阳是淮安属县,本没有通儒硕彦,鼎来文章不误,居然得第而归,淮人都奉他为师,羔雁盈门,应接不暇。他又在淮河附近,筑了几间精舍,图书笔砚,还我本来,畹香也收了一些闺阁生徒,替她们讲解诗文。
有时鼎来谈经敞席,问字停车,畹香也在里面绫障解围,纱帷授课,淮人不问前事,倒认为相如文君再世,只是背后偷把她唤做“汤夫人”,割了潘之半,凑上杨之旁,可算谑而兼虐。
鼎来、畹香在家不出者二十余年,有人见过畹香,说她颧骨瘦削,人亦颀长,并不算为佳丽,粉颊上还有不少痘瘢,细如麻粒,只是一口银牙,声柔音腻,出口成章,丰韵令人倾倒,在鼎来眼里便更是不凡了。
鼎来青毡终老,辜负天才,畹香终无所出,彭氏担了正室虚名,从无枕席之爱,当然也无从结子,五世进士的杨家,至鼎来便书香竟断了。
畹香不及五十,一病不起,鼎来写一副挽联道:
前世孽缘今世了;
他生未卜此生休。
畹香的女学生,做了一篇小传,替她解嘲,文云:
再醮之礼,为国家所不禁,《唐书•烈女传》,且以能殉后夫,裒然冠首,盖以豫让众人国士之遇,各有不同也。吾国婚姻之道苦矣,迫于父母,困于媒妁,以不出闺阃为守礼,以不见裙屣为远嫌,南威西子之客,降而与籧篨戚施为伍,幽伤憔悴,伊郁以没,而说者劝称红颜薄命,呜呼,其知此中人固有难言之隐耶?吾师查先生,出身望族,幼即字吴县潘氏,既笄,奉父命归于潘,潘戍且死,先生毅然从淮安杨主政归,盖心之向杨者久矣,初以未敢抗父,故依潘于都,依潘不终,退而依杨,大夫亦行己意而已,若潘犹健在,先生又岂能毅然请行哉?天殆使之两美终也!主政以先生故,偕隐者廿余载,先生知主政深,主政报先生亦厚。先生生于某年月日,殁于某年月日,年四十有九……
这篇小传,出于女子手笔,遣词拄义,已开清末女权运动的先河了。
鼎来在畹香殡葬毕事后,茕茕独处,鳏目常醒,咄咄书空,百无聊俚,便摒挡家事,别了彭氏,孑身出游,不知所终。
——杨鼎来与查畹香
姑苏查畹香,别署“紫云内史”,是同、光间一个才女,嫁于潘(潘祖同),奔于杨(杨鼎来),淮阴好事者,戏称为“汤夫人”,谓其半潘半杨也。在当时,妇人再醮(jiào,嫁),且出之缙绅之家,自被认为“丑事”了。此事似有人谈过,但出人之处颇多。
山阳杨鼎来,字小匡,是清末江北才子,其父也是个名孝廉,为八股文名手,任“苏州教官”。鼎来随父在任,少年劬读,才名籍甚,不特文章做得好,便拳棒技击,也弄得异常纯熟。这时有一家海盐查姓,流寓苏州,住在学宫附近,查翁和杨教官原是同年至契,两家望门衡宇,家眷自然时相来往。
查畹香幼小聪明,十三四便解吟咏,查翁视同掌珠,闺中诗课,真是好句如珠。杨鼎来对她十分爱慕,只是畹香自幼受了潘家的聘,所以虽是相逢未嫁,到底罗敷有夫,彼此间诗简酬和,不无暗通款曲,终不免越礼犯份,两家长辈还以为他们只不过文字商量,也不作十分防范。
鼎来料定查女婚事,是挽回不转了,但男女相悦,怜才要比慕色为深入,终是不能斩断情丝,只有设法攀上潘家,将来或有见面机会。
恰巧潘家老侍郎致仕回籍:他的儿子潘祖蔭,由鼎甲开坊,已是位居卿贰,侄儿潘祖同便是畹香的未婚丈夫,也已联捷入了词馆,一门鼎盛,老侍郎素称爱才,杨鼎来文名本传吴下,自然也有所闻。鼎来向父亲商议,要执赘潘翁门下,投了帖子,相见之下,潘翁看他博学能文,极口赞誉,还同他子侄称道不迭。
过了年余,畹香已于归潘家,鼎来也娶了彭氏,彭家服官京师,鼎来借着馆甥为名,便北上读书,常到潘家走动。潘翁这时恰在京就养,诸老辈“蝶园”小集,每也邀鼎来戴酒赏花,随同唱和,偶与畹香见面,只是略事寒暄,也不能动什么妄念。
几年间,鼎来倒很规矩,中过副榜,又中正榜。偏是时畹香的丈夫潘祖同,因科场案犯了严谴,革职遣戍,连累了从弟伯寅,以编修降调。潘翁以望七高年,突遭此祸,老怀伊郁,常邀鼎来到家闲谈遣闷。
那查畹香梦断刀环,伤心已极,鼎来自不免借端安慰,厚结婢媪,穿房入室,渐渐旧情复燃。潘翁生性浑厚,也料不到他们之间会生暧昧,编修公又正在力图开复,努力功名,闲下来还要品评金石,考订诗文,帷房隐事他更管不着了。鼎来益发无所忌惮,和畹香踪迹愈密,几于每日必到。
俄而,军台传来噩耗,说祖同殁于戍所,征人不返,归骨无期,畹香念自己已成孀妇,缘尽三生,虽是麻衣如雪,却不十分哀恸悲戚,每日尽盼着鼎来到来,郎有心妾有意,孽缘相触,便了下这相思夙债。
潘家道他上下,渐觉得二人形迹有些蹊跷,烦言啧啧。二人正在热恋,也顾不得许多,还是朝朝见面。不料几首秘密投递的诗篇,不知怎的却流入潘翁眼里,潘翁看了大怒,便借了他故,拒绝鼎来再上他的门。
鼎来这时见东窗事发,好没意思,又一心惦念着畹香,便一不做,二不休,夤夜逾墙相晤,要仿“昆仑夜盗红绡”的故事,叫畹香随他出走。畹香初以人言可畏,并且夜奔也不是事,最终却不过,便约定次日在西直门等候。当夜便把自己金珠饰物,交了鼎来。到了次日,畹香趁着家人不备,乔扮男装,溜了出来,在西直门和鼎来见面,二人遂并骑叠股,出了北京城,向天津杨柳青进发。
潘家不见了三少奶奶,知道有异,再找到鼎来下脚之地,也已鸿飞冥冥,便料定相偕出走,急派了五个壮健的家人追去,要抓着了双双置之死地。
不半日工夫,果给追上了,那鼎来本有一身武艺,五个家人一个个都被打得头破眼青,负伤逃回。他两人便从容地上了海船,逍遥南下,回到山阳故里。潘家以家丑不外扬,便称三少奶奶暴病亡故,掩盖了事。
鼎来和畹香双飞双宿,如胶投漆,原配彭氏见木已成舟,也不和她争夕,二人甜蜜厮守,一切家政纷纭,倒推给彭氏一人去料理。
翌年会试又届,鼎来要北上礼闱,畹香虑到潘家不肯罢休,劝他不要赴京,以免遭人暗算。鼎来道:“我官可以不做,功名却不能不赶,凭他们有什么力量,难说他们又愿自己掏臭?”
摒挡行囊,克期启发。畹香写了一首诗送行:
淮水清清江水浑,安排行李送王孙。明年三月桃花浪,君唱传胪妾倚门。
鼎来到达部门,探得潘翁父子,果然不忘此事,把他名字遍告了同乡故旧。同列听了,无不愤愤不平,说这种人绝不能让他得意,会试时不论谁人,遇着杨鼎来卷子,即行撤换。大家记着,特别留意,莫使他混过。
谁知发出榜来,鼎来却高高地中在第九名,因为前十本卷子, 已呈御览,不便更易,大家便想在殿试时着实抑置。鼎来平日写的一笔南宫(米芾)字体,京中大老都识了的,鼎来料定非变不可,却换了欧阳率更(询)的笔意。
果然,众考官对写米字的,认真细察,却又将鼎来的卷子,羼(chàn,搀杂)入十本前列,仍旧取了二甲第三,众人白瞪了眼!总算朝考时,硬将他贬做三等,用了工部主事。鼎来大言道:“文章有价,阴隙无凭。我不稀罕这六品小京官,我要款段出都门了,潘老头其如予何?”
遂又翩然南返,仍度其温柔生活。
山阳是淮安属县,本没有通儒硕彦,鼎来文章不误,居然得第而归,淮人都奉他为师,羔雁盈门,应接不暇。他又在淮河附近,筑了几间精舍,图书笔砚,还我本来,畹香也收了一些闺阁生徒,替她们讲解诗文。
有时鼎来谈经敞席,问字停车,畹香也在里面绫障解围,纱帷授课,淮人不问前事,倒认为相如文君再世,只是背后偷把她唤做“汤夫人”,割了潘之半,凑上杨之旁,可算谑而兼虐。
鼎来、畹香在家不出者二十余年,有人见过畹香,说她颧骨瘦削,人亦颀长,并不算为佳丽,粉颊上还有不少痘瘢,细如麻粒,只是一口银牙,声柔音腻,出口成章,丰韵令人倾倒,在鼎来眼里便更是不凡了。
鼎来青毡终老,辜负天才,畹香终无所出,彭氏担了正室虚名,从无枕席之爱,当然也无从结子,五世进士的杨家,至鼎来便书香竟断了。
畹香不及五十,一病不起,鼎来写一副挽联道:
前世孽缘今世了;
他生未卜此生休。
畹香的女学生,做了一篇小传,替她解嘲,文云:
再醮之礼,为国家所不禁,《唐书•烈女传》,且以能殉后夫,裒然冠首,盖以豫让众人国士之遇,各有不同也。吾国婚姻之道苦矣,迫于父母,困于媒妁,以不出闺阃为守礼,以不见裙屣为远嫌,南威西子之客,降而与籧篨戚施为伍,幽伤憔悴,伊郁以没,而说者劝称红颜薄命,呜呼,其知此中人固有难言之隐耶?吾师查先生,出身望族,幼即字吴县潘氏,既笄,奉父命归于潘,潘戍且死,先生毅然从淮安杨主政归,盖心之向杨者久矣,初以未敢抗父,故依潘于都,依潘不终,退而依杨,大夫亦行己意而已,若潘犹健在,先生又岂能毅然请行哉?天殆使之两美终也!主政以先生故,偕隐者廿余载,先生知主政深,主政报先生亦厚。先生生于某年月日,殁于某年月日,年四十有九……
这篇小传,出于女子手笔,遣词拄义,已开清末女权运动的先河了。
鼎来在畹香殡葬毕事后,茕茕独处,鳏目常醒,咄咄书空,百无聊俚,便摒挡家事,别了彭氏,孑身出游,不知所终。
14 楼
mochow
2006-10-10
博贯中西
——记天目山樵
光绪中叶,番禺县陈沣,南汇县张文虎,同是硕果仅存的朴学大师,均能致力天文、地理、乐律、算术,并为骈、散古文、诗、词、曲无所不通的“通儒”。这两位大师,身历道、咸、同、光四期,承受了乾、嘉以来朴学的家法,而无门户之见,尤难能可贵!
不过,陈兰甫(沣)先生,主讲过“学海堂”、“菊坡精舍”,门生弟子满天下,一部《东塾读书记》,也是早已脍炙人口,而知张文虎的则较少了。
张文虎,字孟彪,又字啸山,自号“天目山樵”,进了秀才之后,便厌弃帖括之学,博览群书,孜孜地深造精研,对宦情世事,绝不萦诸胸臆,在金山钱家,一住便住了三十年,校勘《艺海珠尘》和《守山阁丛书》,凡数百种。
钱家兄弟两人,长名熙辅,字鼎卿;次名熙祚,字锡之,又号雪枝。鼎卿的丈人吴省兰,刊《艺海珠尘》,至八集便死了,鼎卿续成二集,锡之刊写《山阁丛书》,及《指海珠丛别录》,都是延聘孟彪代他校勘,一时称为善本,对于搜罗文献,贡献尤多。
阮芸台(元)太傅,在粤设“学海堂”,在浙设“诂经精舍”,嘉惠士林不浅。孟彪是阮太傅的门下,其时胡竹村创东山书院,陈硕甫(奂)、汪久也(远孙)诸老师宿儒,孟彪和他们也都在师友之间,切磋既久,所以成就甚大。
在中年以后,他到了上海,和李善兰、容闳交往,因此得交当时英美旅华学者艾约瑟诸人。
容闳,字纯甫,毕业美国耶鲁大学,返国后,任江苏抚署译员。
李善兰,字壬叔,号秋纫,训诂词章之外,对算学尤为用心,自称不让西人。同治间,担任同文馆算术总教习,孟彪有《送李壬叔入同文馆》诗云:
西法流传逐渐新,借根对数已称神;
一从罗密书翻后,又使前贤叹积新(自注:《代微积拾级》,美利坚罗密士所著)。
律度量衡事本连,谁从墨翟溯遗编?
成书细译胡威士,机器无如重学先(自注:英吉利胡威士,著《重学》十七卷)。
孟彪本来是深通天文算学的,于西洋科学,已经从书本上得到了解,又加以近世的见闻,遂成就了博学闳识的算学家。和容纯甫交游,更成了以中国通儒而醉心西学的第一人。
同治以后,曾国藩提倡西学,除了容纯甫、李壬叔两人之外,该还是受张孟彪的影响为多。李、张二人,为湘乡幕府中有数人物,薛福成的《庸盦文集》所述《曾文正公幕府宾客》一文,把二人列入“朴学”类人物,因为惟有他这样文章经术,才能动曾氏之听的。
自魏默深(源)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之说,徐继畲、何秋涛等亦各有著述,以提醒国人。
同治二年(公元一八六三年),李鸿章致书曾国藩、曾国荃,陈述西洋“船坚炮利”,说:
中土若于此加意,百年之后,长可自立,祈师门一倡率之。
这个“模仿西法”政策,经曾李之积极提倡,“广方言馆”继“同文馆”而设于上海敬业书院地址(后移于江南制造局),译书风气大盛,据说张孟彪即当经担任该馆的分教习,教过算学与词章。
同治九年,曾国藩奏请派幼童出洋留学,学生即唐绍仪、詹天佑等三十三人,由容纯甫率领出国。在这个“洋务运动”时间,张孟彪和李壬叔等自算是当时的“开明人物”了。
孟彪虽以国学通儒而醉心西学,成为博贯中西的第一人,但年纪虽老,做人却不古板,诗词更饶风趣,他有《黄莺儿》词四阕,写南北大道上客店所见的走唱姑娘,词云:
南北路迢迢,况严冬冰雪交,愁中忽见桃花笑,眉儿黛描,脸儿粉调,半日红袖琵琶抱,髻双挑,婷婷袅袅,个个翠苗条。
含笑入帘来,坐斜签一字排,四条弦上声声嗳,诉风情几回,劝村酤几杯!行云流水卿休恠,猛徘徊,苍生此辈,沦落尽堪哀。
幼子识春风,问何曾习女红,贪财薄俗钱刀重,巫山者峰,巫山那峰?旗亭驿馆年华送,太匆匆,红颜如梦,转瞬又缝穷。
旅馆正无聊,喜征车暂息劳,酒星入座花星照,高歌恁高,豪情恁豪?花春入酒寒威扫,醉酡躺,绳床一觉,明日马蹄遥。
他并写有序:
自阴平而北,一客入店,挟瑟者盈门。其齿自十一、二至十七、八而止,靡靡之香,不俟客命,缠头赏数十青蚨,笑盈颦矣。稍长则以缝穷市,鹄面鸠形,饰以浓脂厚粉,车夫奴子视为温柔乡,其为士者笑之,恶知即向之挟瑟来者也。
他所撰楹联尤隽爽,如唐伯虎祠云:
身后是非,盲女村翁多乱说;
眼前热闹,解元才子几文钱。
弥勒殿云:
咦,个中人这般快活;
唉,门外汉适从何来。
皆极可喜。
——记天目山樵
光绪中叶,番禺县陈沣,南汇县张文虎,同是硕果仅存的朴学大师,均能致力天文、地理、乐律、算术,并为骈、散古文、诗、词、曲无所不通的“通儒”。这两位大师,身历道、咸、同、光四期,承受了乾、嘉以来朴学的家法,而无门户之见,尤难能可贵!
不过,陈兰甫(沣)先生,主讲过“学海堂”、“菊坡精舍”,门生弟子满天下,一部《东塾读书记》,也是早已脍炙人口,而知张文虎的则较少了。
张文虎,字孟彪,又字啸山,自号“天目山樵”,进了秀才之后,便厌弃帖括之学,博览群书,孜孜地深造精研,对宦情世事,绝不萦诸胸臆,在金山钱家,一住便住了三十年,校勘《艺海珠尘》和《守山阁丛书》,凡数百种。
钱家兄弟两人,长名熙辅,字鼎卿;次名熙祚,字锡之,又号雪枝。鼎卿的丈人吴省兰,刊《艺海珠尘》,至八集便死了,鼎卿续成二集,锡之刊写《山阁丛书》,及《指海珠丛别录》,都是延聘孟彪代他校勘,一时称为善本,对于搜罗文献,贡献尤多。
阮芸台(元)太傅,在粤设“学海堂”,在浙设“诂经精舍”,嘉惠士林不浅。孟彪是阮太傅的门下,其时胡竹村创东山书院,陈硕甫(奂)、汪久也(远孙)诸老师宿儒,孟彪和他们也都在师友之间,切磋既久,所以成就甚大。
在中年以后,他到了上海,和李善兰、容闳交往,因此得交当时英美旅华学者艾约瑟诸人。
容闳,字纯甫,毕业美国耶鲁大学,返国后,任江苏抚署译员。
李善兰,字壬叔,号秋纫,训诂词章之外,对算学尤为用心,自称不让西人。同治间,担任同文馆算术总教习,孟彪有《送李壬叔入同文馆》诗云:
西法流传逐渐新,借根对数已称神;
一从罗密书翻后,又使前贤叹积新(自注:《代微积拾级》,美利坚罗密士所著)。
律度量衡事本连,谁从墨翟溯遗编?
成书细译胡威士,机器无如重学先(自注:英吉利胡威士,著《重学》十七卷)。
孟彪本来是深通天文算学的,于西洋科学,已经从书本上得到了解,又加以近世的见闻,遂成就了博学闳识的算学家。和容纯甫交游,更成了以中国通儒而醉心西学的第一人。
同治以后,曾国藩提倡西学,除了容纯甫、李壬叔两人之外,该还是受张孟彪的影响为多。李、张二人,为湘乡幕府中有数人物,薛福成的《庸盦文集》所述《曾文正公幕府宾客》一文,把二人列入“朴学”类人物,因为惟有他这样文章经术,才能动曾氏之听的。
自魏默深(源)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之说,徐继畲、何秋涛等亦各有著述,以提醒国人。
同治二年(公元一八六三年),李鸿章致书曾国藩、曾国荃,陈述西洋“船坚炮利”,说:
中土若于此加意,百年之后,长可自立,祈师门一倡率之。
这个“模仿西法”政策,经曾李之积极提倡,“广方言馆”继“同文馆”而设于上海敬业书院地址(后移于江南制造局),译书风气大盛,据说张孟彪即当经担任该馆的分教习,教过算学与词章。
同治九年,曾国藩奏请派幼童出洋留学,学生即唐绍仪、詹天佑等三十三人,由容纯甫率领出国。在这个“洋务运动”时间,张孟彪和李壬叔等自算是当时的“开明人物”了。
孟彪虽以国学通儒而醉心西学,成为博贯中西的第一人,但年纪虽老,做人却不古板,诗词更饶风趣,他有《黄莺儿》词四阕,写南北大道上客店所见的走唱姑娘,词云:
南北路迢迢,况严冬冰雪交,愁中忽见桃花笑,眉儿黛描,脸儿粉调,半日红袖琵琶抱,髻双挑,婷婷袅袅,个个翠苗条。
含笑入帘来,坐斜签一字排,四条弦上声声嗳,诉风情几回,劝村酤几杯!行云流水卿休恠,猛徘徊,苍生此辈,沦落尽堪哀。
幼子识春风,问何曾习女红,贪财薄俗钱刀重,巫山者峰,巫山那峰?旗亭驿馆年华送,太匆匆,红颜如梦,转瞬又缝穷。
旅馆正无聊,喜征车暂息劳,酒星入座花星照,高歌恁高,豪情恁豪?花春入酒寒威扫,醉酡躺,绳床一觉,明日马蹄遥。
他并写有序:
自阴平而北,一客入店,挟瑟者盈门。其齿自十一、二至十七、八而止,靡靡之香,不俟客命,缠头赏数十青蚨,笑盈颦矣。稍长则以缝穷市,鹄面鸠形,饰以浓脂厚粉,车夫奴子视为温柔乡,其为士者笑之,恶知即向之挟瑟来者也。
他所撰楹联尤隽爽,如唐伯虎祠云:
身后是非,盲女村翁多乱说;
眼前热闹,解元才子几文钱。
弥勒殿云:
咦,个中人这般快活;
唉,门外汉适从何来。
皆极可喜。
13 楼
mochow
2006-10-09
引用
还有更怪的,便是他作书或画时,不许人在旁边看他挥毫,先把窗户关得紧紧的,密得不见日光,另把小纸条搓卷成一个捻子,蘸了油点上,照着来画。有时,为了刺激灵感,把袜子脱掉,叫随侍小僮,狂搔脚心,搔到奇痒处,至于不可遏抑的时候,他的灵感便汩汩而来,瞑目摇头,若甚得意,提笔一挥,不论是字是画,莫不妙到毫颠。
所作以墨竹最佳;偶尔画大桃,每关起门来,把纸绢在床上铺好,脱下裤子,将屁股在颜料上一坐,狂跳数步,就纸绢上一印,便是一只大桃,再用毛笔随所印的轮廓加意勾勒一番,增上枝叶,一幅桃便这样地画成了,他自谓这是“任天不任人之笔”。
哈哈!!!看一遍乐一次。第二段想起了流氓兔子。
12 楼
mochow
2006-10-09
力抗日寇保台湾
——孙幼唐夫妇死事纪实
有记前甲午战役日兵犯台时,孙开华的子和媳奋勇杀敌,悲壮殉难事,略谓:
孙武壮公(开华)子幼华,恂恂如书生,光绪廿一年(公元一八九五年),日兵入台,公子募壮士与战,死于三貂岭。妻林氏,散家财招募一军,为夫报仇,卒死于阵。
按:孙开华,字赓唐,湖南人,咸、同之间,跟鲍超转战大江南北。光绪十年,法军侵台,孙开华守淡水,诱法军登陆,三战三胜,把法军打得落花流水,不敢再犯。
他以战绩擢任福建陆路提督,光绪十九年病死于淡水。他的长子名道元,字幼唐,作“幼华”或“子堂”者均误,其弟即辛亥(宣统三年,公元一九一一年)闽省光复时任福建都督的孙道仁。幼唐的夫人为张秀容,并不姓林,是张树声从弟之女,也算将门有种,夫妇刚肠烈魄,临难不苟,前后六十余年,姓字将泯,因不嫌复述,特为详记,以阐潜德幽光。
孙开华死之前一年即甲午,中日战事便起。
幼唐那时在台守制,自念身是名将之后,在乱纷纷的当时,不由他不感愤奋发,他是在淡水长大的,带点湖南腔的闽南话,便从他的喉咙里迸出来了。他慷慨地对当地民众宣称:“国家土地,岂能轻易地以尺寸与人?台湾虽孤悬海外,但北通上海,南接广州,屏蔽南洋各岛,为国家必守之地,况物产丰,鱼盐充牣(rèn,盈满),更富天然之利,本人虽非台籍,但生于斯食于斯,又随宦于斯……愿与大家共同死抗。……”
这样地不断奔走呼号,激励忠义,首先毁家置军械,训练义军,被推为义军首领,俞恪士之《台湾八日记》中所称“土勇二十余营,愿杀贼者群起……具征义愤之忱”,即指此。
幼唐有个老管家,名叫杨明禄,劝他说:“老大人去世未久,少爷宜自保重! ”
“今天的事,是所以慰先人在天之灵,我是将门之后,又岂能做顺民?”幼唐说。
后日兵犯三貂岭,他与吴国华部并力合击,敌人损失甚重,其后敌军续到,众寡力殊,装备不够,苦战两昼夜,被围数重,幼唐见所部伤亡殆尽,大叫道:“吾力已尽,可以见吾父于地下了!”
怒马陷阵而死。
孙幼唐的夫人张秀容死事,《台战实纪》中,把她和刘永福大将军之女公子同列。据说:
刘大将军之女公子,运筹决胜,绰有家风。大将军嫌其妇女,不许独将一军,令与张夫人同营,扎住旗后……
《樊山老人诗》纪台事,也提到刘永福将军有女善战,“英姿飒爽,饶有奇气”,可惜没提到张夫人。按刘永福于光绪二十年秋,以南澳镇总兵帮办台湾军务,唐景崧叫他守台南,驻营三块厝,后移凤山县属之旗后,与实纪所云相符。
原来张夫人于幼唐战死之后,带了二子,并乳媪周张氏,由杨明禄护送到南部去,那时日兵已到新竹,各地纷组义军,张夫人痛夫惨烈,锐意报仇,尽散余财,招募死士。那老仆杨明禄,又劝她抚孤存祀,张夫人说:“抚孤存祀固是要紧,弃义忘仇又怎么可以,夫死义不独生,孤子宜有寄托!”
她有个胞姊,名义容,住居苏州,她便叫杨明禄带她亲生二子并乳媪周张氏,护送到苏州,请她姐姐照应,并写就《托孤书》交他们带去,上面写道:
愚妹秀容沥血上书,义容贤姊妆次:
敬恳者,愚妹生命不辰,痛先夫之殉难,悲惨何可胜言,本欲舍却残躯从先夫于地下,细思夫仇未报,嗣续萦怀,死亦尚余无穷之恨。况张孙两姓,世代簪缨,将门之后,焉有弃仇不报之理?且先夫为国为民而尽节,愚妹又安敢弃义而忘仇?虽不敢效邵姬之风,惟有竭愚诚而尽苦志。刻已素服从军,招集先夫旧部,并招新勇数营,誓除倭寇,以雪夫仇。惟是兵凶战危,事机难卜,古云:百行以孝为先,其最者莫如存嗣以继夫宗。今命老仆杨明禄,乳媪周张氏,契两豚儿来苏,到日,望姊念骨肉之情,同怀之义,妥为看顾,使先夫宗嗣有存,不独愚妹感激难忘,即孙氏殁存均皆感佩!愚妹他日若能遂志,扫尽倭氛,夫仇报复,则母子重逢或当有日;倘其力不从心,惟有付之一死,以继先夫之志!于本月十八日,已身临行伍,与众誓师,劳苦相加,百端交迫。语云:成败由天,凡事只管尽其人力。泣血临书,欲言不尽。闰月二十日。
这封书真是一字一泪,悱侧壮烈,兼而有之。仆媪挈子去后,嘉义已陷,二十五日倭舰攻旗后炮台,守台是刘永福的儿子刘成良,刘小姐、张夫人都不眠不休和日兵死拼。
奸民引日兵由僻径登岸,突入大营,还相持两日,成良乘间冲出,刘小姐和张夫人在伤亡枕藉中,相继殉难。
到了九月初二,大势已去,刘永福、成良父子与部将陈树南、柯壬贵并幕友数人,上了爹利士船,烈骸也没有踪迹了。
——孙幼唐夫妇死事纪实
有记前甲午战役日兵犯台时,孙开华的子和媳奋勇杀敌,悲壮殉难事,略谓:
孙武壮公(开华)子幼华,恂恂如书生,光绪廿一年(公元一八九五年),日兵入台,公子募壮士与战,死于三貂岭。妻林氏,散家财招募一军,为夫报仇,卒死于阵。
按:孙开华,字赓唐,湖南人,咸、同之间,跟鲍超转战大江南北。光绪十年,法军侵台,孙开华守淡水,诱法军登陆,三战三胜,把法军打得落花流水,不敢再犯。
他以战绩擢任福建陆路提督,光绪十九年病死于淡水。他的长子名道元,字幼唐,作“幼华”或“子堂”者均误,其弟即辛亥(宣统三年,公元一九一一年)闽省光复时任福建都督的孙道仁。幼唐的夫人为张秀容,并不姓林,是张树声从弟之女,也算将门有种,夫妇刚肠烈魄,临难不苟,前后六十余年,姓字将泯,因不嫌复述,特为详记,以阐潜德幽光。
孙开华死之前一年即甲午,中日战事便起。
幼唐那时在台守制,自念身是名将之后,在乱纷纷的当时,不由他不感愤奋发,他是在淡水长大的,带点湖南腔的闽南话,便从他的喉咙里迸出来了。他慷慨地对当地民众宣称:“国家土地,岂能轻易地以尺寸与人?台湾虽孤悬海外,但北通上海,南接广州,屏蔽南洋各岛,为国家必守之地,况物产丰,鱼盐充牣(rèn,盈满),更富天然之利,本人虽非台籍,但生于斯食于斯,又随宦于斯……愿与大家共同死抗。……”
这样地不断奔走呼号,激励忠义,首先毁家置军械,训练义军,被推为义军首领,俞恪士之《台湾八日记》中所称“土勇二十余营,愿杀贼者群起……具征义愤之忱”,即指此。
幼唐有个老管家,名叫杨明禄,劝他说:“老大人去世未久,少爷宜自保重! ”
“今天的事,是所以慰先人在天之灵,我是将门之后,又岂能做顺民?”幼唐说。
后日兵犯三貂岭,他与吴国华部并力合击,敌人损失甚重,其后敌军续到,众寡力殊,装备不够,苦战两昼夜,被围数重,幼唐见所部伤亡殆尽,大叫道:“吾力已尽,可以见吾父于地下了!”
怒马陷阵而死。
孙幼唐的夫人张秀容死事,《台战实纪》中,把她和刘永福大将军之女公子同列。据说:
刘大将军之女公子,运筹决胜,绰有家风。大将军嫌其妇女,不许独将一军,令与张夫人同营,扎住旗后……
《樊山老人诗》纪台事,也提到刘永福将军有女善战,“英姿飒爽,饶有奇气”,可惜没提到张夫人。按刘永福于光绪二十年秋,以南澳镇总兵帮办台湾军务,唐景崧叫他守台南,驻营三块厝,后移凤山县属之旗后,与实纪所云相符。
原来张夫人于幼唐战死之后,带了二子,并乳媪周张氏,由杨明禄护送到南部去,那时日兵已到新竹,各地纷组义军,张夫人痛夫惨烈,锐意报仇,尽散余财,招募死士。那老仆杨明禄,又劝她抚孤存祀,张夫人说:“抚孤存祀固是要紧,弃义忘仇又怎么可以,夫死义不独生,孤子宜有寄托!”
她有个胞姊,名义容,住居苏州,她便叫杨明禄带她亲生二子并乳媪周张氏,护送到苏州,请她姐姐照应,并写就《托孤书》交他们带去,上面写道:
愚妹秀容沥血上书,义容贤姊妆次:
敬恳者,愚妹生命不辰,痛先夫之殉难,悲惨何可胜言,本欲舍却残躯从先夫于地下,细思夫仇未报,嗣续萦怀,死亦尚余无穷之恨。况张孙两姓,世代簪缨,将门之后,焉有弃仇不报之理?且先夫为国为民而尽节,愚妹又安敢弃义而忘仇?虽不敢效邵姬之风,惟有竭愚诚而尽苦志。刻已素服从军,招集先夫旧部,并招新勇数营,誓除倭寇,以雪夫仇。惟是兵凶战危,事机难卜,古云:百行以孝为先,其最者莫如存嗣以继夫宗。今命老仆杨明禄,乳媪周张氏,契两豚儿来苏,到日,望姊念骨肉之情,同怀之义,妥为看顾,使先夫宗嗣有存,不独愚妹感激难忘,即孙氏殁存均皆感佩!愚妹他日若能遂志,扫尽倭氛,夫仇报复,则母子重逢或当有日;倘其力不从心,惟有付之一死,以继先夫之志!于本月十八日,已身临行伍,与众誓师,劳苦相加,百端交迫。语云:成败由天,凡事只管尽其人力。泣血临书,欲言不尽。闰月二十日。
这封书真是一字一泪,悱侧壮烈,兼而有之。仆媪挈子去后,嘉义已陷,二十五日倭舰攻旗后炮台,守台是刘永福的儿子刘成良,刘小姐、张夫人都不眠不休和日兵死拼。
奸民引日兵由僻径登岸,突入大营,还相持两日,成良乘间冲出,刘小姐和张夫人在伤亡枕藉中,相继殉难。
到了九月初二,大势已去,刘永福、成良父子与部将陈树南、柯壬贵并幕友数人,上了爹利士船,烈骸也没有踪迹了。
发表评论
-
存:zz一百部最佳推理小说排行榜(CWA版)
2010-07-29 16:43 2139(CWA版) 英国犯罪作家协会 The Crime Write ... -
存套非常狗血非常八卦的书:Angelique
2010-01-14 09:52 2142查了下,全套有十四本吧,翻译成英文的有十本,中文的好象只有一两 ... -
向父母以及准父母们推荐一本书
2008-03-26 10:55 2563约翰·洛克(,John,Locke) ... -
又一本想看的书:The New Oxford Book of Literary Anecdotes
2008-03-07 20:15 3237专门写很多人的八卦的书 引用 正如约翰·格罗斯(John G ... -
发现胡安·鲁尔福那是一种震撼(ZT)
2007-12-21 17:35 1362《佩德罗·巴拉莫》终于要出新版本了,宣传一下。 ------- ... -
转:《米与盐的年代》一部没有西方文明的世界史
2007-12-07 15:17 5126一部没有西方文明的世 ... -
耳证人:作者后记&译后记
2007-11-15 15:57 3268作者后记 要想如 ... -
耳证人:老 不
2007-11-15 15:56 1964老 不 谁也强迫 ... -
耳证人:虚构女子
2007-11-15 15:55 1658虚构女子 虚构女子从未活过,但她还是存在而且令人有所感觉 ... -
耳证人:灾难总督
2007-11-15 15:41 1526灾难总督 灾难总督遭遇相当多,他不无缘故地独占了世上 ... -
耳证人:慕男狂汉
2007-11-15 11:09 1844慕男狂汉 幕男狂汉绝不象望名生义的那般追求男人,而是 ... -
耳证人:受扔女
2007-11-15 11:09 1327受扔女 受扔女苏 ... -
耳证人:音乐超师
2007-11-15 11:08 1181音乐超师 音乐超师,假定他偶作移步的话,就在两根柱子 ... -
耳证人:英雄扯手
2007-11-14 14:14 1137英雄扯手 英雄扯手摸弄纪念碑并扯着英雄们的裤子。是石 ... -
耳证人:星清小姐
2007-11-14 14:12 1185星清小姐 星清小 ... -
耳证人:伟大度研究者
2007-11-14 14:12 1266伟大度研究者 伟 ... -
耳证人:花岗岩女护
2007-11-13 12:25 1577花岗岩女护 花岗岩女护瞧不起借口。连杀人犯也试图找借 ... -
耳证人:耀神汉
2007-11-13 12:24 1249耀神汉 耀神汉从 ... -
耳证人:加掩饰女
2007-11-13 12:24 1308加掩饰女 加掩饰 ... -
耳证人:嗜苏丹妾
2007-11-12 15:12 1306嗜苏丹妾 嗜苏丹 ...
相关推荐
7. 史学文本分析的重要性:高拜石先生通过分析医案、脉案和御医回忆,推断光绪可能死于中毒,并排除了一些谣言,指出李莲英和杨士琦可能是关键人物,与袁世凯联手造成了光绪之死。 8. 慈禧太后与光绪的关系:在晚清...
米芾,字元章,号海岳外史,因其好石,人称“米芾拜石”。他是北宋的书画大家,以行书和楷书著称。米芾的书法风格独特,被称为“米体”,以其笔势飞动、点画精到而著名。他对书法的追求近乎苛刻,强调“意在笔前”,...
例如,画中的石头往往被赋予品格的象征,正如米芾拜石,体现的是对坚韧品质的崇尚。 花鸟画的目的性在于传递画家的思想感情、哲理和审美价值观,而非直接描绘对象。以“栩栩如生”为目标的绘画在中国美学中并不被...
基于springboot大学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源码数据库文档.zip
基于java的驾校收支管理可视化平台的开题报告
时间序列 原木 间隔5秒钟 20241120
毕业设计&课设_基于 Vue 的电影在线预订与管理系统:后台 Java(SSM)代码,为毕业设计项目.zip
基于springboot课件通中小学教学课件共享平台源码数据库文档.zip
基于java的网上购物商城的开题报告
Delphi人脸检测与识别Demo1fdef-main.zip
基于java的咖啡在线销售系统的开题报告
基于java的自助医疗服务系统的开题报告.docx
内容概要:本文档全面介绍了Visual Basic(VB)编程语言的基础知识和高级应用。首先概述了VB的基本特性和开发环境,随后详细讲述了VB的数据类型、变量、运算符、控制结构、数组、过程与函数、变量作用域等内容。接着介绍了窗体设计、控件使用、菜单与工具栏的设计,文件操作、数据库访问等关键知识点。最后讨论了VB的学习方法、发展历史及其在桌面应用、Web应用、数据库应用、游戏开发和自动化脚本编写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适合人群:初学者和中级程序员,尤其是希望快速掌握Windows桌面应用开发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掌握VB的基础语法和开发环境;②学会使用VB创建复杂的用户界面和功能完整的应用程序;③理解数据库操作、文件管理和网络编程等高级主题。 其他说明:Visual Basic是一种简单易学且功能强大的编程语言,尤其适合用于开发Windows桌面应用。文中不仅覆盖了基础知识,还包括了大量的实用案例和技术细节,帮助读者快速提升编程技能。
基于java的疫情期间高校防控系统开题报告.docx
基于springboot+vue社区老年人帮扶系统源码数据库文档.zip
基于java的超市商品管理系统的开题报告.docx
基于SpringBoot房屋买卖平台源码数据库文档.zip
xdu限通院23微处理器系统与应用大作业(两只老虎),适应于汇编语言keil软件,
<项目介绍> - 新闻类网站系统,基于SSM(Spring、Spring MVC、MyBatis)+MySQL开发,高分成品毕业设计,附带往届论文 - 不懂运行,下载完可以私聊问,可远程教学 1、该资源内项目代码都经过测试运行成功,功能ok的情况下才上传的,请放心下载使用! 2、本项目适合计算机相关专业(如计科、人工智能、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的在校学生、老师或者企业员工下载学习,也适合小白学习进阶,当然也可作为毕设项目、课程设计、作业、项目初期立项演示等。 3、如果基础还行,也可在此代码基础上进行修改,以实现其他功能,也可用于毕设、课设、作业等。 下载后请首先打开README.md文件(如有),仅供学习参考, 切勿用于商业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