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chow
  • 浏览: 289573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2
  • 来自: 深圳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存:科幻推荐书单---超经典科幻必读

阅读更多
基本上,选的都是有中译版的小说,毕竟我们看中文比看英文或者其他语言要顺畅多了。排名分先后,作品分先后,我是从喜欢的顺序往后排的,最后有说一些心目中特别好的中短篇,之前都是以作者为序列,以中长篇科幻小说为主要参考对象。绝大部分这些小说,都在“科幻之家”网站上找到的,每本书后面附了该书的链接,供大家参考。

[01]. 奥森•斯科特•卡特
《死者代言人》、《安德的游戏》、《安德的影子》等
之所以把放在前面,是因为前者是我心目中最好的科幻小说,而卡德自己也说,后者是为了给前者一个铺垫才写的,当然,后者也非常棒。死者代言人里,有一种其他科幻小说都没有的博爱情怀,就像伯格曼的电影一样有神性的悲天悯人,不同的是,卡德笔下的安德,不是自上而下地审视“人类”――他的同胞,也不是自上而下地审视猪仔这种看上去很愚昧实则很有趣的生命形式(冬虫夏草?),安德等同身受地把自己放在人与猪仔的连接点上,一为死者代言,二为人类代言,三为猪仔代言。人类并非生来伟大,智慧貌似生来平等。生命算什么?智慧如何定义?宇宙之中,人类的地位又是怎样?很多年后,当我们快记不起卡德的时候,我们仍不会忘记安德这个人物,隐忍聪慧而坚定,他孤身一人,他满怀对姐姐的挚爱,他曾经亲手毁灭了一个种族,又亲手埋下让它复活的种子。如果有生之年我有机会拍电影,我一定要拍这一幕。很多年后,我们可能还会想起那个最伟大的游戏——星际争霸,它的设定正是来源于《安德的游戏》和海因莱因的《星船伞兵》。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272.html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269.html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270.html

[02]. 布拉德伯里
《火星编年史》、《华氏451》
于我个人而言,对《火星编年史》的喜好甚至是在《死者代言人》之上的。身为科幻作家里唯一一个获得过普利策奖的人,布拉德伯里的笔法清秀隽永,《火》也是我读过的最具诗意的科幻小说,从开垦拓荒到移民居住,布拉德伯里想象中的风情画,铺满了人情味的火星尘埃。而《华氏451》恐怕是最出色的政治讽刺科幻之一,以至于特吕福拿起来爱不释手,而麦克摩尔也忍不住致敬一把:社会制度致使文明走向末路,我们要焚书坑儒,我们要毁灭一切,我们要抹杀一切个人思潮。至于一些短篇,印象深刻的有《时间狩猎》,时间悖论加上蝴蝶效应的东西。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570.html

[03]. 阿西莫夫
《神们自己》、《基地系列》、《我,机器人》
莫里尔曾经为阿西莫夫画了一张画,大概就是如宙斯般高坐神殿之上,左手是科普,右手是科幻。大体上身为BU生化教授的阿西莫夫是拥有如此高的地位的。阿西莫夫的天才,早在他准备博士毕业论文时写的恶搞报告《升华产物硫羟肟酸有机胺的內涵时间特性》中就可看出。但其实后来他的作品都喜好接近历史话题而显得极为严肃,比如《基地》系列,由心理历史学的预测开始,横空造出好几个世纪的社会变迁。
阿西莫夫在此的概念刚好和混沌学相悖,他虚构出的“心理历史学”可以把社会走向的预测放到一个大的时间尺度当中,而所有其他人的动向,则近似于一个大容器内的布朗运动。他朴实无华的风格(很有可能是他大批量的科普文学和历史小说所造成的影响)使得构造出的社会背景翔实可信,而《我,机器人》中引出的机器人三定律则一直是被后人效仿的对象。但其实我个人更喜欢《神们自己》这篇小说,不仅是写作风格的成熟,更是为其中三位一体的水母家庭设想赞叹不已,其中人道主义的关怀更反应了阿西莫夫在技术文学之外的思想。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176.html
http://www.kehuanzhijia.com/search.aspx?q=%E5%9F%BA%E5%9C%B0

[04]. 海因莱因
《异乡异客》、《严厉的月亮》、《银河系公民》、《帝国双星》、《斯通太空家族》、《星船伞兵》、《傀儡主人》
人们常说海因莱因是硬科幻的代表,无疑他是热爱技术细节的,正像他自己设计的世上第一个“水床”一样,然而从我的角度看,他的小说是极具故事推进力,当然偶尔也有些军国主义思想以及独我论,这估计是和他五年的海军生涯有关。我对《斯通太空家族》的印象,建立在高中时候的SFW增刊,它以及《星船伞兵》这样有点少年文学倾向的作品,很容易让人看了以后,就对茫茫太空产生无比强烈的兴趣。但之后的《银河系公民》、《帝国双星》、《严厉的月亮》则显示了其强大的控制人物的笔法,以及,可爱并有一点激进的政治思想。开玩笑地说,这种调侃并且总是谋求革命的思想,颇有点像田中芳树笔下的亚典波罗,当然,还是一个非常擅长讲故事的军人。作为“三巨头”中的年长者,让阿西莫夫崇拜的可能是海因莱因把科幻小说推倒畅销前台的叙事能力,但可惜的是,我心目中他最好的作品,《异乡异客》,却被社会抨击为“鼓吹性解放”,所谓受众的心理,真是无法理解。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562.html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327.html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274.html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515.html

[05]. 阿瑟•克拉克
《童年的终结》、《与拉玛汇合》、《奥德塞系列》、《天堂里的喷泉》
作为“三巨头”中唯一健在的,和另外两位相比,克拉克是独独在技术创新及科学哲学上有天赋的,这也为什么他是所有科幻作家中唯一一个获得诺贝尔提名的人。小时候那一整套丛书里,我没看懂的就是《与拉玛汇合》,现在想想,要是那时候我就能看明白克拉克的思想,那才是真见鬼了。所以擅长折腾神秘主义的库布利克,才把毕生所有的对宇宙的思考,都借着克拉克的《2001:太空奥德塞》发挥出来。从《童年的终结》可以看得出,克拉克总是愿意把人类想成愚昧的,而高高在上的文明,或者主,总是悄然地躲在每个事实的背后,以至于我们要进步,就得像奥德塞里那样化成星孩。《童年的终结》是一个回想起来都很有意思的小说,我们人类,终究只是像个幼稚的小孩。《天堂里的喷泉》中创造了一个太空电梯,后来谁谁谁就在自己的小说里效仿了个地球版的。当然我们也不会忘记克拉克第一定律:如果一位资深而著名的科学家说某件事是可能的,那他极可能是说对了,但当他说某件事不可能时,则他很可能是说错了。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609.html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405.html

[06]. 奥威尔
《一九八四》
奥威尔的四十多年生涯里,并没写出太多的小说来,包括《一九八四》,看上去其实也没啥科幻味。但是从讽刺乌托邦的角度看,《一九八四》可谓是登峰造极,比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和扎米亚京的《我们》都要更一针见血。在老大哥和电网侦测的高压下,生活在骗局中的我们,尽管明知道被愚弄,也需要为自己的生活创造一个证明虚假的机会。而无奈的是,这个制度如此的发达与顽固,让置于其中的人们,看不到一点希望。这是为什么很多很多年后,马伯庸的仿效之作《寂静之城》没有让我眼前一亮的原因。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1010.html

[07]. 亚当斯
《银河系漫游指南》、《宇宙尽头的餐馆》
所有的文学技法或者对世界的理解都是可以锻炼的,唯独幽默感差不多是与生俱来,因此再出一个亚当斯的几率要比再出一个阿西莫夫的几率要小得多。亚当斯把毕生对“人类”这个肮脏愚蠢自大的种族的见解用极其幽默的语言融入《指南》系列――这个他在因斯布鲁克游玩时产生的灵感。以至于我现在去海洋公园看到海豚穿火圈还会想,是不是在警告我们,地球就要被拆掉了!还有巴别鱼,双头人,伟大的老鼠和银河系经济学导论,这明显都是亚当斯中毒症,可是这世界上中毒的不只我,连Google和Wikipedia都争着向亚当斯最经典的“42”理论致敬,由此可见,在银河系存活下去的第一要素,就是保持幽默感!而我们最应该问的问题,就是“到何处去吃午餐”!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268.html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273.html

[08]. 西尔弗伯格
《内部世界》、《荆棘》、《巨变瞬间》
在SFW增刊上读到的长篇科幻,西尔弗伯格的《内部世界》是第一个震撼住我的,后来才得知,他其实是一个写作狂人,写了很多年不畅销的畅销小说以后才终于开窍。SFW最初总是刊登一些西尔弗伯格的作品,《内部世界》这个带一点讽刺带一点另类的社会描述很是吸引人,包括楼层阶级,走婚式性爱,和无助的隔离哀伤,以及绝望与爆发。《荆棘》的异化情怀有点哥特小说的味道,而《巨变瞬间》则真正让他摆脱了过去的光景。过去?罗伯特的过去就是,给他多少钱,他就能写多长的文字,十足的写匠。可以预见,十年内他将获得科幻大师的称号。
[09]. 恰配克
《鲵鱼之乱》
美国人和英国人总是自大的认为,他们的科幻就代表着世界的科幻,所以某某某最喜欢编某某年最佳科幻小说,进去一看,都是英语系的(当然我也很自觉地认为,不可能有中文的)。然而,我始终不能忘记最初我看到的那些科幻小说,其中英语系的可能都占不到一半,这之中最有名的是《鲵鱼之乱》。同样是讽喻,捷克人走的路线和奥威尔不大一样,他不用人本身作为制度攻击的本体,他用鲵鱼来讽刺那些蠢蠢欲动的纳*粹本性。当然恰配克还写过很多短篇,可是我都没有机会能看到,但不要忘了,“Robot”这个名词是他第一个提出来的。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266.html

[10]. 凡尔纳
《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气球上的五星期》、《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环游地球八十天》
抛开玛丽•雪莱不算,科幻最早是姓“法”的,虽然凡尔纳的作品现在看来大多都是属于冒险类(伊明显有海盗情结),但他对技术的描绘和预言是所有后辈科幻作家的标尺。而且,《地心游记》和《海底两万里》,有人小时候不喜欢看这个么?鹦鹉螺号啊!不过我现在忘得也差不多了,光记得环游地球的那小哥,差点因误算日期变更线而输掉赌局。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533.html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521.html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195.html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196.html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194.html

[11]. 威尔斯
《大战火星人》、《时间机器》、《隐身人》、《神食》
同样一个叫威尔斯的天才导演,把《大战火星人》搬到广播剧上,吓坏了美国佬,可以看出这个故事编得是多么逼真。作为与凡尔纳同时代的开荒者,威尔斯把科幻小说中的技术悲观情结发展到了一个高度,所以无论是时间机器还是能让你隐身的东西,都不会让你的开心维持多久。而这种深深的忧虑,影响了几乎所有的后辈科幻作家。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209.html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325.html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99.html

[12]. 迪克
《高城堡里的人》、《机器人梦见电子羊了吗?》、《少数派报告》
如今的好莱坞,PKD就象征着能投钱的科幻小说(克莱顿式的好莱坞科幻已经过时了),但迪克一生贫困潦倒,到死都没能享受到多少版税的待遇(无数伟大的作家已经向我们证明,要在文学的路上走得更远,最要忍受的就是贫穷),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这一代网络用户对他作品的喜好。那天还在饭桌上讨论,如果中途岛海战出了点差错,可能二战的结局就要颠倒过来,PKD早在《高城堡里的人》里就虚构了这一点,但他的角度并不是对侵略者的痛恨,而是已然接受事实的基础上,再审视不同文化背景下所有人类的孤独。孤独似乎成为了PKD永远的主题,所以当斯科特把《机器人梦见电子羊了吗?》改成《银翼杀手》,才会成为科幻电影史上的丰碑,于是不同生命之间无法理解的隔阂,成了克隆技术还没出来前,伦理学家最为头疼的话题。去年上了他的《黑暗扫描仪》,今年又有他的作品搬上银幕,可PKD已逝,谁又能切实感受到他心中的孤独。
[13]Ted. Chiang
《巴比伦塔》、《你一生的故事》、《七十二个字母》
如果这个书单里能出现华人的名字,那只能是Ted Chiang,尽管我们对他究竟叫“蒋”还是“姜”都搞不清楚。这个住在Bellevue的Brown神秘毕业生,平常只是靠给电脑杂志写写文章过日子,偶尔写几篇中篇或者短篇,就能拿到一陀星云雨果。《你一生的故事》可谓是科幻小说中研究语言学的颠峰,而且我一直觉得,他的笔触是很具有女性特点的,或者说,是东方人遗传基因里的敏感(谋杀女人的眼泪..)?那篇小说一度给我的错觉,他为啥不去搞搞Speech,或Linguistics,没准他以前CS 学的就是这个。而《巴比伦塔》则告诉我们,这无关他学什么,是一种喷薄而出的想象力,让我们喜欢上了这个年青人的作品。而文字中偶尔带着的一点理想主义,让我想起潘海天。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759.html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201.html

[14]. 别里亚耶夫
《两栖人》、《永生粮》、《陶威尔教授的头颅》
现在去Wiki上查别里亚耶夫的条目,就算是俄文版,也只是寥寥数语,他太早地死在纳*粹手里,因此就被大家给遗忘了?《头颅》放到现在,也可以作为一个标准的好莱坞电影剧本,而两栖人的悲剧让我从小就认识到,如果你我是不同种类的东西,无论尝试多大的努力去融和,最后也不过是幻影。而若永生粮能到我手上,我也不敢接,我的卧室就这么点大,它长着长着,还不就一下子把我给吞没了。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1026.html

[15]. 小松左京
《日本沉没》、《野牲之口》
如果是先看了《野牲之口》,我打死也不相信《日本沉没》这么严肃并且考究的小说是小松左京写的,日本人还真是奇怪。多年后看到大刘的《地火》,觉得,嗯,有那么点意思,但毕竟对于所有的地理细节一概省掉了,不像小松左京,把日本地质结构吃了透,再加上感情取舍和民族情怀,作品就很丰润了。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10.html

[16]. 威廉森
《反物质飞船》、《反物质辐射》、《月亮孩子》、《比你想象的更黑暗》、《黑太阳》、《滩头堡》
如我给刚去世的老爷子写的悼词:不会再有第二个CT飞船,第二个月亮孩子,第二个滩头堡,正如不会再有第二个杰克?威廉森,这个世界将如此寂寞。《反物质系列》是我高三看的第一本长篇科幻,至今还记得他描述,反物质的空间里,时空特性是反过来的,我们进去,看到我们出来。读杰克的小说,有点读海因莱因的味道,他们都很讲究故事逻辑的推进,不同的是,杰克带点童趣,月亮孩子被月球本身的沙砾改变了遗传基因,之后就有些理想主义了。而《潜在的异族》,如果有比我们想象中更黑暗的,那一定不是基因,而是我们人类自己。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346.html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395.html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506.html

[17]. 勒古因
《黑暗的左手》、《一无所有》
勒古因应该是科幻女作家中最有名的一个,其实她更喜欢写奇幻,《地海传说》不是么。《黑暗的左手》构造了一个气候极端的冬星,还雌雄同体,不过她关注的东西还是更偏性别关注和社会学话题一些。《一无所有》应该也很不错,不过我没看过。而且,她是老子的粉丝,编写英文版《道德经》的人。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433.html

[18]. 贝斯特
《群星,我的归宿》、《被毁灭的人》
贝斯特靠《被毁灭的人》成为了第一届雨果奖获得者,可惜这本小说我一直没有看。但一直是我最喜欢的科幻小说之一,而且还是我们可爱的赵海虹姐姐翻译的,虽然有些地方有小错误。我们常说如何分辨科幻小说和奇幻小说,就是拿《群星,我的归宿》做例子,贝斯特让你瞬移,就整出一个“思动”以及一整套稍有些别扭的理论,然而罗琳化繁为简,直接魔法棒一挥就足够。抽开这些不看,贝斯特写的是一个类似《基督山伯爵》的故事,而且颇有些愤世嫉俗,这是让我爱不释手的地方。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379.html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381.html


[19]. 莱姆
《索拉里斯》
去年当我听到莱姆逝世的消息时,有几秒钟不知道该说什么,我已然快忘记了这个波兰人,但我依旧不会忘记《索拉里斯》这个我最早喜欢的科幻小说。塔科夫斯基说,我很喜欢这个故事,于是就拍了,索德伯格说,我也喜欢,于是也拍了。我为什么喜欢?因为我总觉得,科幻小说不应该只有想象和技术描绘,更多的东西应该是对文明、种族、科学、交流的思考,假使我面对索拉里斯大洋,那种幽闭的感觉是不是会让我深陷其中,我想我会选择索拉里斯虚构的爱人,在存在又不存在的触碰中存活下去,也许这是我仍然是人类这个低等生物的原因。
[20]. 文奇
《深渊上的火》、《天渊》、《真名实姓》、《循环》
文奇拿的CS的Phd,然后去了UCSB教数学。他的产量并不高,但他在《深渊上的火》的设定相当有趣味(虽然听上去不是很合理),所有的概念都有边界,宇宙,技术,文明,乃至物理定律!每个边界意味着一个巨大的鸿沟,而克拉克说,任何一种技术,在不了解它的人看来都无异于魔法。文奇则认为这就像热量要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而文明有责任让高等级的去影响低等级的,而不是任其自生自灭。当然,他要前去的是一个具有共生智慧的生物的地盘。这颇多的元素揉杂在一起,使得《深渊上的火》给不景气的太空歌剧重新鼓了一把火。因为《天渊》实在太厚,所以我没去读。《真名实姓》,不觉得 Matrix有点像这个么,而且这篇文章来得比《神经漫游者》还早,不得不佩服文奇对于未来网络的预见性。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376.html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377.html

[21]. 威廉
《迟暮鸟语》
自布拉德伯里之后,就很少能看到这种诗意的科幻小说了,威廉在一个普遍的末世题材里,出色地讲述了一个从荒凉走向疑惑再走向肖申克的故事。威廉用她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表达了类似《美丽新世界》的主题,个人主义在对抗城市化的担忧中,选择了回归自然,而当环境面临崩溃的时候,这种回归是否能挽救步向末路的文明呢?还是我们的人性终究可以让我们在个人选择中存活下来?
[22]. 潘辛
《成年仪式》
有一条对潘辛的评论,非常贴切:”Alexei Panshin may be science fiction's least remembered author of a Nebula-winning novel.”真是颇有些让人伤感的话,但无论如何,让潘辛拿星云奖的这篇《成年仪式》着实很有意思。我小时候也曾希望作一个博物学家,这样才可以罩得住身边那些比我高大凶悍或者比我更能讨老师喜欢的小蠢驴们,后来发现,Mr. Know-all == Mr. Know-nothing,所以改投技术研究的行列了。但在潘辛的笔下,当系统的学习还得面对一次严苛且不能逃避的成年仪式时,朋友的鼓励显得无比重要。多好的少年情怀。
[23]. 小林泰三
《醉步男》
小林泰三是咱们学EE的,但貌似更喜欢写恐怖小说一些,不过他的这篇《醉步男》实在是迷死人,里面充斥着各式各样的逻辑探讨。其中渲染得最多的,是时间流动性与意识流动性之间的关系,而小林泰三更是在小说中构思,由于我们自己的观测,导致所有本处在非实化的波函数的世界,坍缩到我们自身所在的世界上。而因果关系则是我们为了解释这个世界所产生的幻觉。总之我头一次看《醉步男》的时候有些晕,可能晕了好一阵子没恢复过来,但那种越晕越想看的欲望,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24]. 赫伯特
《沙丘系列》
《沙丘》是这样的一个系列,它把地球替代成了一个具有沙虫和极其恶劣的环境的星球,而所有的宫廷及解放的斗争就发生在这样的星球里。他的趣味仍然在于人物的刻画,而不是林奇改编成电影后呼哧呼哧的叫喊。而无论王子的复仇,还是皇帝的镇压,都逃不过那诱人香料的蛊惑,及沙丘生态学的限制。
http://www.kehuanzhijia.com/search.aspx?q=%E6%B2%99%E4%B8%98

[25]. 伯吉斯
《发条橙》
《发条橙》或许不能称为科幻小说,无疑库布利克让它的名声更进一步,其实伯吉斯本身就是一个记者加作曲家,和我一样又特别喜欢 Gin&Tonic,探讨的又是罪恶本质,所以对我的吸引力本来就很大,加上最后的神来之笔,让阿莱克斯来一把贝九,好好升华了一下。如果硬要归类的话,其实也属于讽喻型的反乌托邦小说,只是关注的角度建立在“恶”的本身。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4.html

[26]. 贝尔
《血里的音乐》、《移动火星》、《达尔文电波》
看过许多中篇,但最爱不释手的除了《你一生的故事》以外,就是贝尔的《血里的音乐》――这个颇有些绝望而恐怖的故事。到最后,纳米般大小的东西,给了我们人类世界一个好好的“补完”。而《移动火星》则是把行星改造和虚拟享受揉杂在一起,当然,又是一个有些奇怪的女人。《达尔文电波》我还一直没看,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反叛,应该会比较有意思。
[27]. 索耶
《终极实验》、《计算中的上帝》、《金羊毛》、《星丛》、《远望系列》
很多人都喜欢索耶,当然也同情他莫名其妙地输给《哈里波特》,不过我其实不是很喜欢他的文字,感觉他有些时候过于想卖弄,却总也说不到点子上。但总体还是瑕不掩瑜,《终极实验》成功地探讨了永生问题,而《计算中的上帝》则很有趣味地把几个种族放在一起去“计算”宇宙之中的上帝,《金羊毛》则挖掘了一把人工智能与主宰的问题,《星丛》,基本上是故事。当然,我老是在怀疑索耶怎么会是个学文学出身的,技术描绘得倒不错,人物却总塑造得软趴趴的,故事也讲得不痛快,莫非是翻译的原因?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314.html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424.html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308.html

[28]. 比约德
《迈尔斯系列》
我到很后来才发现,比约德原来是女的。当然其实她写的故事的类型我倒不是很感兴趣,但不得不承认,迈尔斯这个人物刻画得非常好,怪不得她的小说很吸引青少年读者,而且被称为太空歌剧的“丰碑”。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359.html

[29]. 吉卜森
《神经漫游者》
说吉卜森的原因,主要在于他的成就,尽管弗诺?文奇甚至PKD都比他更早地在虚拟现实类的科幻小说中有所尝试,但是《神经漫游者》才是大众认可的塞伯朋克的创始者。很多年后,人们为<攻壳机动队>和激动无比,殊不知,吉卜森早就把Cyberpunk带到了这个世界,以至于吉列姆深受其影响拍的<巴西>和<12只猴子>都让我爱得如痴如醉。但还是得说,我不是很喜欢吉卜森的文风。
[30]. 西马克
《星际驿站》
西马克号称是田园派的。当然,从《星际驿站》这篇小说看,那也确实够田园,因为唯一和外星人联络的家伙都被扔在地球的偏僻小农庄里了。其实可以把《驿站》看作这些的组合:孤独的执着,责任感驱使的寂寞,以及友善的外星人们。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551.html

[31]. 广濑正
《负数与零》
广濑正号称是追随时间的男人,一生写的所有科幻小说基本都与时间有关。《负数与零》的主题远没有《醉步男》那么复杂,但是广濑正巧妙地把几十年变迁下的日本风情糅合在一起,大概会让经历过这些的读者更有感触吧。
[32]. 波尔
《回家》、《门口》
我没看过《门口》,不过《回家》倒也不错,想想我们把老美的孩子,把他们留在中国,辅以美式教育,多么的有意思。但问题是,在《回家》里,海克利人要养的是地球人,多么大的差别啊。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89.html

[33]. 尼文
《环形世界》
对于《环形世界》,这是一个有关寻找的故事。我们从一个城市飞往另一个城市,末日的情怀赋予了我们无数灾难的场景,但尼文告诉我们,希望总是在前方。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900.html

[34]. 哈里森
《不锈钢老鼠系列》
哈里森也是一个幽默的天才。不同的是,他所创造的不锈钢老鼠,是个吊儿郎当的反英雄经典,不过少了点亚当斯的尖锐,更像是冒险小说,适合当作漫画看。
http://www.kehuanzhijia.com/search.aspx?q=%E4%B8%8D%E9%94%88%E9%92%A2%E8%80%81%E9%BC%A0

[35]. 布利什
《事关良心》
锂西亚人是没有宗教的。但这个没有信仰的种族,却异常的友好与平和,这不仅让随去的牧师无法理解,也被狂妄的人类无法自制地给爆掉,真是讽刺啊。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566.html

[36]. 斯特金
《超人类》
斯特金的想象力瑰丽恣肆,《超人类》对准了那些具有异能的孩子的成长过程,而且每人作为功能启用的一部分,直到合为一体才真正找到了出炉(变形金刚么..)。
[37]. 盖曼
《美国众神》
我其实觉得盖曼的东西,没啥科幻味,但是《美国众神》还是很受欢迎的。大体上,是把一些神话和讽喻的东西揉在一起,新旧神灵云云。
http://www.kehuanzhijia.com/search.aspx?q=%E7%BE%8E%E5%9B%BD%E4%BC%97%E7%A5%9E

[38]. 斯万维克
《地球龙骨》
斯万维克的这篇小说倒还是蛮有意思,时间旅行被赋予了规则,必须怎么样,不能怎么样,可是,抢夺恐龙,哪顾得上这么多,之后就是逻辑的悖论了。
[39]. 温德汉姆
《三角妖之日》
温德汉姆这真是老前辈,那个时代的书得放在那个时代的环境下看才能看出感觉,尽管我知道他把三角妖和灾难都描绘得很好,但是时代变了,不太打得动我了。
其他有颇深印象的中短篇,还有巴克斯特的《猎户座防线》,谢克里的《AAA行星消毒公司系列》,凯斯的《献给阿杰尔农之花》,小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场》,奥尔迪斯的《温室》,克蕾丝的《西班牙乞丐》,海姆瑞的《西班牙流感》,希尔的《美食》,沃格特的《休眠的艾拉尔》,桑托斯的《绕》,星新一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卡尔维诺的《无色的世界》、《恐龙》,筒井康隆的《超越时光的少女》,比松的《熊发现了火》。回过头看,中国的长篇科幻,不是虎头蛇尾就是瞎扯淡,没有几个能称得上佳作,倒是短篇还有些挺不错的。我个人最喜欢的是韩松和潘海天,参见《地铁惊变》和《大角快跑》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567.html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340.html
http://www.kehuanzhijia.com/books/book_703.html
分享到:
评论
7 楼 ypfoo 2012-06-27  
姐姐啊姐姐。。。
6 楼 miaow 2010-07-19  
alternative history么...作为一个军事宅,我总是对人们多么不相信奇迹大多不是奇迹而感到奇怪。
呃,去年的...看到第三本要补的。

是姜吧,貌似他给SFW写过信说这事。《你一生的故事》有自己独特的宗教味。

《比你想象的更黑暗》这个解读也很奇怪哎。不要想太多。这就是个故事。
窃以为和fever dream比起来这个故事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魂。

光明的右手么,性别的讨论很有趣,但是放在如今看到的话,不会有惊艳感。
互联网普及后的架空世界讨论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呵呵。

《索拉里斯》,补第四本。

《成年仪式》,这个我再读一遍吧,该文我啥都没感觉出来。

《事关良心》中的讽刺味很得我心。HOHO。

《三脚妖之日》吧

《献给阿杰尔农之花》,喜欢“我来我见”的那种精气神。。。

韩松...自从很早的《宇宙墓碑》之后,就几乎没有不充满政治臭味的文。见前面对反乌托邦的评语。
5 楼 miaow 2010-07-19  
单子不错。
稍有些奇怪这个顺序。最喜欢的为什么不排第一个?“我觉得你们应该最喜欢的小说”么?

死者代言人很棒。游戏也可以。但对影子无感觉。

《火星编年史》,无爱。华氏451...怎么看这个评论这么奇怪

从没想过《神们自己》这么解读.我看我是直接喜欢三步曲的名字吧,哈

海因莱因居然漏了主推的《斯通太空家族》,去找。

在我心中《天堂里的喷泉》和《救援队》无比伟大,象征了放眼新世界的年代。《童年的终结》的这个评论,抱歉反对一下,离开前文的豪情,我觉得理解是很不完整的。
另外我最喜欢阿瑟的是《星》,喜欢从开头的“我曾以为,信仰不会随着距离改变,正如壮丽的天穹,印证祂的荣耀”到结尾的“我只要再坚定一点点就行了。但凡事总有极限。神啊,你用天火焚尽整个世界,就只为照亮伯利恒的早晨?”。

1984有啥可喜欢的,呵。窃以为反乌托邦基本上都是骨子里的乌托邦情节作怪。看不懂这话没关系...

《谢谢你们的鱼》么,呃,我更喜欢合写的《好兆头》中的小毒牙。

又多了一部考虑去补的。呵呵。

鲵鱼...见前面对反乌托邦的评语。
4 楼 mochow 2010-07-19  
显然我大部分几乎没怎么看过,只听说过,我也是生命有限的生物体啊,只有极少的看过。相对比较熟悉的看的比较多的只有文章最后提到的小冯内古特和卡尔维诺,这俩写的书的中文版差不多所有作品我都有。小冯内古特的《猫的摇篮》也很不错。他的书我觉得看得很带劲。卡尔维诺不是写科幻的,但是他的书都很妙。

然后就是以上大部分书我貌似都收了英文电子版,因为大部分我也很想看啊,但是没时间啊没时间。除了科幻我想看的书可太多太多了。
3 楼 hareamao 2010-07-19  
姐姐你不会是都读过了吧?
2 楼 select*from爱 2010-07-14  
不看科幻的飘过
1 楼 dongk 2010-07-13  
汗,一本没读过。个人觉得国内的科幻作家也很不错,如何宏伟、刘慈欣、王晋康等。

相关推荐

    优秀资料(2021-2022年收藏)小学生必读书目100本表格版.doc

    【教育精品资料】这份文档包含了2021-2022年度小学生必读书目,总计100本书,旨在为小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帮助他们拓展知识视野,提升文化素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书目按照年级进行划分,包括一年级、...

    小学阶段各年级必读好书清单.doc

    这份书单推荐了多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儿童文学作品,例如《小猪唏哩呼噜》和《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这类轻松幽默的图书,通过简单有趣的故事内容,让孩子在笑声中学会善良、勇敢与智慧等基本美德。《亲爱的笨笨猪》则以...

    亚信java笔试题-userful_links:userful_links

    google员工,《我的算法学习之路》和《程序员必读书单1.0》尚可 安人心智科学总监,从事认知科技产品研发与项目孵化。 清华本科&&google员工 词向量相关 统计学博士 数学 google brain 原google工程师 主要记录一些...

    基于NSGA2与熵权TOPSIS的电力系统储能选址定容优化及Matpower潮流计算研究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利用NSGA2算法进行电力系统中储能系统的选址和定容优化,并结合熵权TOPSIS方法选择最优解。首先介绍了使用Matpower工具包进行潮流计算的基础步骤,随后深入讨论了储能系统引入后的复杂性和优化目标设定。文中展示了如何构建目标函数,包括储能的投资成本和系统电压偏差,并详细解释了NSGA2算法的具体实现,如种群初始化、交叉变异操作以及约束条件处理。最后,通过熵权法确定权重并应用TOPSIS方法对多个优化结果进行评估,选出综合性能最佳的储能配置方案。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规划、优化算法研究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对储能系统优化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和技术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解决电力系统中储能系统选址和定容问题的实际工程项目。主要目标是在满足系统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最小化储能系统的投资成本,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其他说明:文章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片段和理论推导,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所提出的优化方法。此外,还提到了一些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如SOC约束处理、参数选择等,为后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基于python+pyqt5实现视频自动化下载、剪辑和上传系统源码+项目说明.zip

    基于python+pyqt5实现视频自动化下载、剪辑和上传系统源码+项目说明.zip 该项目是用脚本实现部分视频网站视频内容的自动化下载、剪辑以及上传,其中界面是用PyQT做的。 使用的浏览器驱动是undetected_chromedriver,可以跳过tiktok的机器人检查 使用的浏览器是91,版本:Google_Chrome_(64bit)_v91.0.4472.77 【功能】 自动从各种视频网站下载视频 支持视频剪辑和合集制作 支持自动上传视频到视频网站 技术栈 Python PyQT undetected_chromedriver

    西门子S7-1200双套三坐标6轴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西门子S7-1200双套三坐标6轴联动控制系统的开发与调试经验。主要内容涵盖双PLC通信机制、轴控制逻辑、安全联锁设计以及触摸屏程序绑定等方面。文中通过具体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利用SCL语言实现高效稳定的多轴联动控制,并分享了实际项目中的最佳实践和技术难点解决方案。此外,还讨论了程序结构优化、报警代码设计、数据块管理等关键环节,强调了模块化设计思想的应用及其带来的效率提升。 适合人群: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尤其是熟悉西门子PLC编程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进行复杂运动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如汽车制造、电子装配等行业。主要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许多技术和方法不仅限于特定型号的PLC,对于其他品牌的控制器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提供的代码片段可以直接应用于类似项目中,帮助开发者快速搭建可靠的控制系统。

    NFC Tools Pro

    NFC Tools是一个应用程序,允许你在你的 NFC 标签和其他 RFID 兼容芯片上读取或写入或编程代码任务。NFC Tools PRO版本包括很多其他的附加功能,比如配置文件管理等。保存你的NFC标签或任务的配置文件,以便你以后重新使用它们。导出和导入很容易。NFC Tools PRO官方版允许你直接从现有的 NFC 标签导入你的记录或任务。 你可以很快编辑你的标签。此外还可以直接运行你的任务配置文件,不需要NFC 标签。

    protobuf-6.30.1-py3-none-any.whl

    该资源为protobuf-6.30.1-py3-none-any.whl,欢迎下载使用哦!

    FLAC3D中壳单元与衬砌单元内力提取及处理技巧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FLAC3D中提取壳单元和衬砌单元的关键内力数据,如弯矩、轴力和剪力。针对壳单元,文中提供了具体的FISH命令和函数,展示了如何利用gp.extra属性提取弯矩,并强调了局部坐标系方向的重要性。对于衬砌单元,则介绍了专门的命令和注意事项,如使用liner组件提取轴力和剪力,以及如何处理弯矩数据。此外,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经验和技巧,如批量数据处理、单位换算、内力符号规则等。最后,提到了使用Python进行后处理的方法,将提取的数据转化为更直观的形式,便于进一步分析。 适合人群:从事岩土工程、隧道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FLAC3D有一定基础的用户。 使用场景及目标:帮助用户掌握FLAC3D中壳单元和衬砌单元内力提取的具体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数据分析的准确性。适用于需要进行结构内力分析、支护设计优化等项目的工程师。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详细的命令和函数示例,还分享了许多实战经验和常见错误的规避方法,有助于初学者少走弯路。同时,强调了内力符号规则和单位换算的重要性,避免因疏忽导致的重大失误。

    ST PMSM FOC电机控制资料包2.0:全面解析STM32电机控制核心技术与实战技巧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ST公司发布的HL07:ST PMSM FOC电机控制资料包2.0的内容及其应用。资料包涵盖了ST芯片电机控制的全源代码、详细文档、多个工程源码、stm32库培训资料及例程源码。文中通过具体的代码示例,如GPIO初始化、PWM配置、ADC采样、Clarke变换、PID调节器、SVPWM生成等,深入剖析了电机控制的关键技术和优化技巧。此外,还揭示了一些隐藏的技术细节和调试技巧,如硬件同步、动态调整PID参数、电机参数自识别等。 适合人群:电机控制工程师、嵌入式开发人员、尤其是对STM32和FOC算法感兴趣的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帮助读者深入了解ST芯片电机控制的具体实现,掌握从硬件配置到算法优化的全过程,提高实际项目的开发效率和质量。适用于需要进行电机控制系统设计、调试和优化的工程项目。 其他说明:资料包中的代码和文档非常实用,提供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和优化建议,尤其适合初学者和有一定基础的研发人员。同时,文中提到的一些特殊技巧和注意事项有助于避免常见的开发陷阱,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人工智能2025年AI领袖与技术发展趋势:多模态AI、量子计算及行业应用展望

    内容概要:文章探讨了2025年AI技术发展趋势及潜在的GPT级技术突破。首先回顾了GPT系列模型的发展历程及其对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深远影响。接着,通过介绍Geoffrey Hinton、李飞飞和张晨等AI领袖的观点,阐述了AI技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挑战与机遇。文中详细描述了AI大模型的演进,包括多模态技术的发展、轻量化趋势以及可控性和可解释性的提升。此外,还介绍了AI计算力的革命性升级,如量子计算、云计算+AI和边缘AI的发展。最后,文章分析了AI在医疗、金融、教育、自动驾驶等行业的落地应用,并指出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展望了未来的技术和社会影响。 适合人群:对AI技术感兴趣的从业者、研究人员、企业家及政策制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了解AI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②探索AI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前景;③评估AI技术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阅读建议:本文内容涵盖广泛,既有技术细节又有宏观展望,建议读者结合自身背景选择感兴趣的部分深入阅读,重点关注与自身行业或研究方向相关的章节。

    基于樽海鞘算法优化的极限学习机回归预测及其与BP、GRNN、ELM的性能对比研究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基于樽海鞘算法(SSA)优化的极限学习机(ELM)在回归预测任务中的应用,并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以及未优化的ELM进行了性能对比。首先介绍了ELM的基本原理,即通过随机生成输入层与隐藏层之间的连接权重及阈值,仅需计算输出权重即可快速完成训练。接着阐述了SSA的工作机制,利用樽海鞘群体觅食行为优化ELM的输入权重和隐藏层阈值,从而提高模型性能。随后分别给出了BP、GRNN、ELM和SSA-ELM的具体实现代码,并通过波士顿房价数据集和其他工业数据集验证了各模型的表现。结果显示,SSA-ELM在预测精度方面显著优于其他三种方法,尽管其训练时间较长,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具有明显优势。 适合人群:对机器学习尤其是回归预测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和技术开发者,特别是那些希望深入了解ELM及其优化方法的人。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高效、高精度回归预测的应用场景,如金融建模、工业数据分析等。主要目标是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回归预测解决方案,尤其是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能够保持较高的预测精度。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和性能对比图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复现实验结果。同时提醒使用者注意SSA参数的选择对模型性能的影响,建议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以获得最佳效果。

    工业自动化中汇川PLC与基恩士PLC基于EIP通讯的联机实现及应用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汇川PLC与基恩士PLC通过Ethernet/IP (EIP) 协议实现联机的方法及其应用场景。首先,文章解释了硬件配置,包括基恩士KV-7300 CPU搭配KV-EP21v以太网通信模块以及汇川AM-400系列PLC的网口连接。接下来,分别阐述了基恩士和汇川PLC的程序框架,涵盖初始化EIP通讯模块、设置IP地址、建立连接、数据映射及心跳检测机制等关键技术点。此外,文中提供了具体的代码示例和调试建议,如使用Wireshark抓包工具排查问题,并强调了数据同步、字节序转换、超时处理等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最后,分享了一些实践经验,例如确保正确的IP地址分配、合理的缓冲区大小规划、良好的接地措施等。 适合人群: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PLC编程有一定基础并希望深入了解不同品牌PLC间通讯机制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将不同品牌PLC集成到同一个控制系统中的工业项目,旨在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互操作性。通过掌握本文介绍的技术要点,可以有效减少因PLC品牌差异带来的兼容性和稳定性问题。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理论指导,还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技术。同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给出了预防和解决方案,使读者能够在实践中少走弯路。

    基于STM32F4的VESC非线性磁链观测器移植与优化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记录了作者将VESC项目的非线性磁链观测器移植到STM32F4开发板的过程。首先介绍了FOC技术和VESC源码的重要性和特点,然后重点阐述了非线性磁链观测器的实现方法及其核心代码。接着讨论了移植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如实时性、稳定性、中断处理、电流采样等问题,并分享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最后展示了测试结果,证明了移植的成功以及观测器的良好性能。 适合人群:具有一定嵌入式开发经验的研发人员,特别是从事电机控制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理解VESC源码和非线性磁链观测器的工作机制,掌握STM32F4平台上FOC算法实现的人群。目标是在实际项目中应用这些技术,提高电机控制系统的性能。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实用的代码片段和调试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此外,作者还分享了一些个人经验和心得,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Quectel-LTE&5G-Windows-USB-Driver-V2.2.6-beta-20201230

    移远EC20 Windows驱动 操作系统 - 桌面系统 - 移远EC20 Windows驱动

    检证资料jianzhen.ppt

    检证资料jianzhen.ppt

    ### 【嵌入式开发】基于Qt的ATK-DLRK3568实战指南:从入门到项目实战题:嵌

    内容概要:本文档《ATK-DLRK3568嵌入式Qt开发实战V1.2》是正点原子出品的一份面向初学者的嵌入式Qt开发指南,主要内容涵盖嵌入式Linux环境下Qt的安装配置、C++基础、Qt基础、多线程编程、网络编程、多媒体开发、数据库操作以及项目实战案例。文档从最简单的“Hello World”程序开始,逐步引导读者熟悉Qt开发环境的搭建、常用控件的使用、信号与槽机制、UI设计、数据处理等关键技术点。此外,文档还提供了详细的项目实战案例,如车牌识别系统的开发,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Linux和C++基础,希望快速入门嵌入式Qt开发的初学者或有一定开发经验的研发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 1. **环境搭建**:学习如何在Ubuntu环境下搭建Qt开发环境,包括安装必要的工具和库。 2. **基础知识**:掌握C++面向对象编程、Qt基础控件的使用、信号与槽机制等核心概念。 3. **高级功能**:理解多线程编程、网络通信、多媒体处理、数据库操作等高级功能的实现方法。 4. **项目实战**:通过具体的项目案例(如车牌识别系统),巩固

    tcl-tclxml-devel-3.2-26.el8.x64-86.rpm.tar.gz

    1、文件说明: Centos8操作系统tcl-tclxml-devel-3.2-26.el8.rpm以及相关依赖,全打包为一个tar.gz压缩包 2、安装指令: #Step1、解压 tar -zxvf tcl-tclxml-devel-3.2-26.el8.tar.gz #Step2、进入解压后的目录,执行安装 sudo rpm -ivh *.rpm

    C盘清理bat脚本自动清理C盘垃圾文件

    C盘清理bat脚本自动清理C盘垃圾文件

    桶排.txt

    桶排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