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yiwen007
  • 浏览: 108562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武汉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救赎自己——追风筝的人

阅读更多

追风筝的人封面说实在的,已经有很久没有读过小说了。粗略算来,从进入大学之后到现在,七年半没有读小说了,一来是专业没开“大学语文”,二来自己已经“全身心”地扑到无穷尽的技术书籍中不能自拔,忘了抬头看看其它的世界。

在不久前的闲聊中,问起同事正在看的书时,他却推荐了之前他看的《追风筝的人》,并在两天后把中文版的书带给我(出差过来,中文书真是身边罕有之物)。就这样,七年半后邂逅的第一本小说,不期而遇。

当同事告诉我这本书是讲阿富汗人的故事时,其实我并不太有兴趣,因为一直对中亚、对穆斯林的文化都不太有兴趣,总觉得那里的科技、经济太过落后,那里的宗教太过顽固,那里的恐怖主义让人望而生畏。看这本书,只是冲着它在蝉联亚马逊排行榜首131周之久,我想知道为什么……

我花了三天看完了这本书,然后,用三周回味这个故事,一堆男人的故事,我承认,这本小说没有让我失望。

我喜欢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除了阿米尔和“反派”阿塞夫。但我知道,如果来个对号入座,我只会最靠近阿米尔,我是指,面对困境时他的懦弱、面对自己错误时他的逃避,还有,有些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其它角色是接近完美的,即使他们的生命中都有自己的遗憾。

阿米尔和阿桑之间不是友谊,我不相信那是友谊。阿米尔从来没有把阿桑真正当成平等的朋友,虽然他觉得和阿桑在一起是快乐的,但那只是玩伴,他甚至以自己在阿桑面前的优越感来取乐。阿桑也许希望这份关系包含中友谊的部分,但他心里必然是很清楚他们之间的差距的,同样是少年,阿米尔住在豪华的大房子,自己住在旁边简陋的小屋子里;阿米尔能天天去上学,自己则在“家里”做事;甚至,自己每天早上要早起为阿米尔准备好早餐和上学的用具。这样生来的不平等很难真正的产生友谊,更何况,阿米尔从来没有在外人面前放下“身段”大方地认可自己的朋友。阿桑对阿米尔好,是因为生性淳良,而且知恩图报。而阿米尔,则是在没有别人玩的时候需要一个玩伴而已。

阿桑做到了所有他能做的,阿桑很好地照顾了阿米尔的生活,陪他玩耍,勇敢地保护他,甚至为了他的荣誉不惜对抗阿塞夫这个人人都怕的流氓。这份真诚太难得了。成年后的他最终还是为了阿米尔、阿米尔的家,被塔利班分子打死了。阿桑固守着自己的信念,他甚至把阿米尔和阿米尔的父亲当成亲人(如果他可以的话)。他没有瑕疵,每一件他想做到的事他都努力去做,并做得很好。所以在他面前,阿米尔自惭形愧。只可惜生来的不公,让阿桑不得不沿着悲剧的命运走到尽头。

阿米尔生在富贵人家,除了逃离阿富汗时遇到一点“苦难”,就再没有真正的吃过苦了,最后上了大学,还娶得美人归,幸福地生活在美利坚的土地上,当了自己的“知名作家”。可是童年的时光看似快乐却充满了阴影,他出生时母亲便死于难产,唯一的亲人(父亲)又是一位极为出色的人物,他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很少,他总想获得父亲的认可,可惜他始终没有做到。童年唯一的玩伴被自己背叛和陷害,年长娶得心仪的妻子仍然是仰仗自己的父亲。阿米尔是有理由“嫉妒”阿桑的,他知道自己的优越感是多么的脆弱,甚至可笑。他长大后,开始懂得后悔没有珍惜阿桑,没有把他当成朋友一样来珍惜。可惜一切都晚了,当他再回阿富汗时,他知道了自己走后发生的一切事情,还知道了阿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他太痛苦了,因为他起码还算善良。他身边的人都太“伟大”了,让他觉得自己的过去和现在都如此沉重,他快要背负不起了。所以当他知道阿桑还有一个儿子在世时,他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救赎自己的救命稻草。最终,他减轻了自己心灵的负担,但我仍然为他遗憾,因为真正等待他做他应该做这一切的人(阿桑、阿米尔的父亲、阿拉辛)都已经不在了,他做的一切,大部分已经是为了自己了。但起码,他让阿桑的儿子有了新的希望,这比什么都不做要强。

其实大部分人,都在过去的时光中留有自己的遗憾,在封尘的岁月里有自己不愿意翻起的回忆。但如果这份遗憾让自己无法前行,让自己无力背负。那么,不如鼓起勇气面对它,去做点什么吧,救赎自己也需要勇气,不要等到一切太迟。其实我真的希望,小说的最后,是阿米尔和阿桑一起在阿富汗放风筝的身影。


其实小说中的其它角色也很有看头,尤其是阿米尔的父亲,这些,留到以后吧。还没有看过这本书的朋友们,有时间找来看一看吧,这是一本细腻而让人感动的书。榜首实至名归。

 

原文载于:www.cnblogs.com/liyiwen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友谊——《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读书笔记.docx

    《追风筝的人》是卡勒德·胡赛尼创作的一部扣人心弦的小说,它不仅仅是一部叙述人性、友情、背叛与救赎的小说,更是对人性深处的光辉与阴暗,以及人们内心斗争的深刻描绘。正如题目所示,这篇读后感着重探讨了小说中...

    追风筝的人英语观后感PPT课件.pptx

    《追风筝的人》作为卡勒德·胡赛尼的代表作,是一部深刻描绘人性、友谊和救赎的小说。它不仅仅是阿富汗历史和社会的缩影,更是关于个人成长与自我救赎的史诗。在《追风筝的人》英语观后感PPT课件中,通过幻灯片的...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读书体会700字五篇.doc

    《追风筝的人》是卡勒德·胡赛尼的一部著名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与他的朋友兼仆人哈桑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阿米尔如何面对自己的罪恶感和寻求救赎的故事。这本书深刻探讨了友情、背叛、愧疚、勇气和自我救赎等...

    读书笔记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图书介绍片段鉴赏PPT优质模板.ppt

    《追风筝的人》自出版以来,一直是当代文学中备受瞩目的作品。作为卡勒德·胡赛尼的力作,它不仅向世界呈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更以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向读者展示了复杂的人性。这部小说以其引人入胜的情节和深刻的...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800字作文五篇精选.doc

    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是一本扣人心弦的小说,它不仅刻画了一个动人的阿富汗历史背景下的故事,更深刻地探讨了人性的复杂与救赎的可能。小说中阿米尔与哈桑的友情,以及阿米尔对过去背叛行为的救赎,让人...

    2021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600字精选___5篇.docx

    在深入探讨卡勒德·胡赛尼所著的《追风筝的人》之前,需先澄清一点:尽管标题中出现了“技术”这一词汇,实则与该书内容并不相干。该小说聚焦于人性的深刻探索,其核心主题涵盖友谊、背叛、救赎等,这些都是能够引起...

    优秀资料(2021-2022年收藏)小学教师个人好书推荐表.doc

    【教育精品资料】中,我们关注到两本被小学语文教师推荐的好书——《追风筝的人》和《窗边的小豆豆》。这两本书都深受读者喜爱,且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追风筝的人》。这是一部由...

    阅读让教育变好读后感.doc

    窦桂梅通过阅读《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展现了阅读对个人思想深度和人性理解的提升。她认为,阅读不仅能丰富教师的情感世界,还能帮助学生理解人性的复杂,学会自我救赎和理解他人。 周益民从《小王子》中...

    收藏的精品资料桥下小学读书简报.doc

    在推广优秀书籍方面,桥下小学推荐了《追风筝的人》这一深受读者喜爱的小说。该书不仅以精炼的叙述和深刻的主题著称,还涵盖了友情、背叛与救赎等多元的主题,为教师提供了关于文学与情感教育的深刻启示。通过阅读...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