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126351 次
- 性别:
- 来自: 杭州
文章分类
最新评论
转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b21c35010147m6.html
我读“管理3.0:培养和提升敏捷领导力” (2012-05-29 16:33:22)转载▼
标签: 管理3.0 敏捷 模型 读书笔记 书评
看完此书后,去amazon.com去看了一下书评,5星:15(60%),4星:7(28%),3星:1(4%),2星:2(8%),特意看了一下2星和3星的评价。说得也有一些道理,本书并没有提出什么很多新的理论,但是作者确实是融合了很多管理理论和自己的亲身实践,总结出“自己的管理3。0“模型,他自己也在最后说了,所有的模型都是错误的,但是所有的模型都有它的价值。既然是模型,那具体的应用过程和填充内容都需要读者自己去完成,作者只是搭了一个大的框架给你。
言归正传,由于此书的中文版的译者中有两位是认识的朋友,而且网上的评价还是相当不错的,所以就买来读一读。发现这本书是管理类的书中比较有趣的一本,不象很多管理类的书,看着会睡着的。总的来说,本书总结作者本人作为一个”经理“的心路历程,从六个视角去看管理,分别是:激励员工(Energize People),赋能团队(Empower Teams),调和约束(Align Constraints),培养能力(Develop Competence),结构成长(Grow Structure),全面改进(Improve Everything)。个人认为这种方式就是一个很大的成功,即根据目前的管理理论,结合自己的实践,总结出自己的东西。
在作者介绍复杂理论时,所举的例子还是相当不错,比较容易理解复杂系统的两个维度:行为(预测能力)和结构(理解能力),分别举了实际生活中简单的例子。
同时解释了Complicated(繁杂的)和Complex(复杂的)的区别: 繁杂的,指的是系统的构造错综复杂而无法理解,除非你是一个专家。而”复杂和混沌“指的是系统行为——这在一定或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预料的。繁杂的东西不一定复杂,就像是一个车库里的两辆汽车一样。复杂也不一定繁杂,就像两个人在一个卧室里。之后就开始了本书的主要内容:管理3.0的六个视角。个人认为作者应该是遵从了”从用户角度出发“这个原则,每个视角都是由理论+实践组成,理论在前面,实践在后面,使得读者在读此书时,沟通的效率和效果会提高不少。
在人员赋能-实践部分,辩证地讨论了关于外部激励和内在激励的观点,我是比较认同作者的观点,既然一个人选择了这家公司,外部激励会带来很大的副作用,比如作者提到的:
- 关键过程的局部最优化,
- 遭到破坏的内在激励,
- 对外部刺激的成瘾,
- 解决问题的效能降低,
- 同事之间的恶性竞争
关于员工想要外部激励怎么办,同时也给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可以咨询他们该怎么定义外部激励,同时需要他们解决外部激励副作用的问题。不过作者总结的三个内在激励:能力、自主权和关联性中,比较认同能力和关联性(其实关联性说的是沟通和协调能力)。但是对于自主权,这个应该不算是内在激励,作为一个良好的组织,每个成员都应该具有自主权,即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和范围。同时还提出做一些测试:16种人格因素测验、MBTI性格测试表、九型人格和五大性格因素,个人觉得这个只能是团队建设中的方式和方法,不能全部当真。
在授权团队部分,引用了著名的《道德经》中的”上德不德“部分:
《道德经.上德不德》
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
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诠释了关于人和团队从表面上的”德“和真正的”德“,已经著名的”无为而治“的理念,所以读到这里,可以看出作者还是比较融会贯通了很多理论。在授权团队-实践部分,作者提出了一个词”动机债“,因为首先看到”债“这个字眼就比较敏感,仔细琢磨后,发现作者的说法还是很有道理,作为一个”经理“,你如果采用命令-控制式的方式,那你的属下就会一直猜测你的动机,久而久之,就会欠下一堆”动机债“。关于团队授权,作者给出了常见的分类方式:低级授权、中级授权和高级授权,同时给出了一些实际的例子。关于员工离职原因方面,作者引用另外一本书《留住好员工:爱他们,还是失去他们?》中的调查数据:经过20年对6万名离职人员的研究,80%的人员流动源于和领导关系不佳,当看到这里的时候思考了很久,有些道理,是不是真的有这么高的比例,还不能完全认同,但是个人认为比例确实不低,至少超过一半。采用站立会议中三个问题的方式,作者建议每个”经理“时不时地向团队提出下面三个问题:
- 我应该停止做什么?
- 我应该开始做什么?
- 我应该继续做什么?
在”调和约束“这个维度,没有太多惊喜的东西,都是关于边界设定,包括质量。不过作者给所有的”经理“提了一个醒:”自组织团队并不会自动地保护自己团队成员或团队所依赖的环境。因此,管理者有责任照顾他们和所有公共资源。“这个确实需要很多人关注。
在”培养能力“维度,作者开始提到敏捷宣言的”弱点“,即”它没有(明确地)意识到所有软件项目都需要员工聪明、守纪律和专注。“个人觉得这个”弱点“有点牵强,不过不管怎么说,作者的辩证思维我是十分赞同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而目前很多所谓的”敏捷咨询师“或”敏捷教练“鼓吹敏捷都是好的,敏捷没有缺点。我个人认为敏捷的缺点在于,它只是抽象了很多方法和实践之后的一个思想和原则的集合(或者框架),首先理解这个思想和原则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即使大部分理解了之后,敏捷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步骤和具体的实践,需要你结合团队和组织的现状,看看在目前采用哪个实践会使ROI(投资回报率)最大,开始逐步采用这些好的(注意:不是最佳,个人认为没有最佳实践)实践去改进自己。这里面确实需要有经验的人帮助团队去识别自己,引导团队进行自我分析和改进,这里是个人对敏捷的一些看法。
作者比较了敏捷管理和交通管理,这个也是我个人在培训中采用的一个视频类似,即在印度的某个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没有交通协管,没有交通警察,一个运转良好的复杂的自适应系统。每个人都在这个系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根据现场的环境判断是否该等待还是前行,这其中包括机动车。作者在这里面缺少了一个重要的东西,我个人在培训过程中会和大家讨论,没有任何交通标识和人的干预情况下的交通,有没有规则呢?其实是有的,规则就是最简单的两个规则,所有人(包括行人,非机动车驾驶者,机动车驾驶者)都必须遵守这两个规则:我不撞别人,我不被别人撞。任何交&通&事&故&的发生,必然是打破了其中一个规则或者两个规则都被打破了。同时也说明规则不要太多,只要设定一些基本的规则也可以,这和作者在这个诠释这个维度的时候有共同的想法:”我需要制定规则,但是,有时我们应当废除规则而不是制定规则。团队中的规则太多,会给人一种虚假的安全和风险补偿“。
在”培养能力“维度的实践部分,作者提到了组织能力培养的七种途径:自我发展、教练、测试、工具、Peer(同人齐)、监管者、管理者,而且所起的作用是按照上面的这个顺序递减的。关于老生常谈的话题”绩效考核“,作者花了一些篇幅指引了方向,比如:区分技能和纪律、不要为知识和经验定级、尽量使用相对评价等。同时也提到眼下热门的360度,虽然描述不深,但是也给了一些指导方向,比如团队召开公开的面对面的360度会议,不要进行匿名的360度反馈。同时本人在支持团队的过程中经常采访的方法:组织一对一会议,作者也经常了大致的阐述。
在”结构成长“维度,首先就指出一个组织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沟通!同时给出了作者自己的理解”真正的沟通要确保信息所附带的含义对双方都是相同的。“所以奠定了关于团队的自组织是从沟通方面入手,同时作者继续采用辩证思维,描述了四种可能的组织形式:捏造的组织;创办的组织;自组织组织;不得已的组织;你的团队现在属于哪一种?既然沟通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作者则给出了作为一个组织内的交流者的能力的种类:联系;筛选;移情;理解;扩充;梳理;传播;影响;交谈。在如何组建团队部分,把组建乐队和组建团队相比较,有非常好的效果,首先乐队的规模肯定不能太大;其次每个人只能属于一个乐队;一个乐队不可能在短期内出成果的;同时关于通用型专才方面,乐队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比喻,在乐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但是每个人肯定还会一些其它人的技能。同样,从沟通的角度来看,跨职能团队比职能型团队要高效很多,作者继续他的辩证思维,除了阐述了跨职能团队的优点,但是同样也讨论了缺点:项目层面局部优化;项目间协调的低效率;专家知识分享导致专业技能水平降低,同时也提出了目前普遍在运行的”虚拟的专家团队“,即实践社区(Community of Practice)。结合之前的团队的四种组织形式和两大设计原则,形成团队的四个组织风格以及如何演进。
最后在就是提到在自组织团队中两个最普通,也是最重要的特点:没有秘密和凡事可见,其实这是一个概念,即透明可视化管理!
进入到最后一个维度”全面改进“,讨论了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什么是成功的产品?最后作者给出自己的解释”只要不失败,软件产品就是成功的“。当时我脑海里就出现了一句话“存在即合理”,不过立即觉得这句话有点小问题,不是非常严谨,去搜索了一下,还真的发现这句话有大问题。这句话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名言,翻译成中文的时候断章取义,原话是: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虽然持续改进是一个老生常谈的祥林嫂式话题,但是作为管理学来说,是一个知识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事实也是如此。作者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拒绝复制-粘贴式的改进”,同时给出了一些我已经在使用的一些技巧:
- 定期回顾
- 建立一份改进待办事项
- 使用清晰的多步骤改进周期
- 建立转型团队
- 了解看板方法,用做持续改进工作的大框架
- 建议组织内的人员发起改进社区,它关注的话题牵涉到很多项目,比如测试、架构或用户界面设计。最好不要由管理者来任命着牙膏内的社区,团队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以自组织形式建立社区
同时,作者也提到社区里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敏捷宣言里并没有提到哪些具体的实践,比如XP或Scrum,含义就是你必须经常性停下来看看,检查一下你或者团队,然后“拿起你的冰鞋,继续竞赛”。
这也是我看这本书越看越觉得喜欢的原因,可以从这本书的内容看出作者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然后总结出一些东西,再分享给大家,同时这也是每个人需要去做到的。在总结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能从中学习到很多你当初用的时候没有想到的地方,我想这也是Inspect-Adapt的魅力所在。
在本书的最后,回到了模型的本身,作者同样采用辩证思维,抛出了社区里经常争论的话题:
- “所有模型最后都会失败”
- “所有模型都有错,但有一部分是有用处的”
- “任何模型都无法描绘出软件项目这一复杂系统的全景”
- “多准备几个相互支撑、冲突的模型以备不时之需,这是最有效的做法”
- “全世界的软件开发人员和管理者都能理解,为方法、框架、原则和实践争得死去活来真的没有必要”
个人也是非常同意这样的说法,既然是模型或者框架,每个人或者每个团队在采用的时候,“血肉”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之间或者每个团队之间都没有可比性,唯一可以比较的是和自己过去比较,即纵向比较。因此,模型只是每个人或者每个团队在“停下来”的时候一个非常有用的Inspect-Adapt工具,此《管理3。0》模型也是如此。
我读“管理3.0:培养和提升敏捷领导力” (2012-05-29 16:33:22)转载▼
标签: 管理3.0 敏捷 模型 读书笔记 书评
看完此书后,去amazon.com去看了一下书评,5星:15(60%),4星:7(28%),3星:1(4%),2星:2(8%),特意看了一下2星和3星的评价。说得也有一些道理,本书并没有提出什么很多新的理论,但是作者确实是融合了很多管理理论和自己的亲身实践,总结出“自己的管理3。0“模型,他自己也在最后说了,所有的模型都是错误的,但是所有的模型都有它的价值。既然是模型,那具体的应用过程和填充内容都需要读者自己去完成,作者只是搭了一个大的框架给你。
言归正传,由于此书的中文版的译者中有两位是认识的朋友,而且网上的评价还是相当不错的,所以就买来读一读。发现这本书是管理类的书中比较有趣的一本,不象很多管理类的书,看着会睡着的。总的来说,本书总结作者本人作为一个”经理“的心路历程,从六个视角去看管理,分别是:激励员工(Energize People),赋能团队(Empower Teams),调和约束(Align Constraints),培养能力(Develop Competence),结构成长(Grow Structure),全面改进(Improve Everything)。个人认为这种方式就是一个很大的成功,即根据目前的管理理论,结合自己的实践,总结出自己的东西。
在作者介绍复杂理论时,所举的例子还是相当不错,比较容易理解复杂系统的两个维度:行为(预测能力)和结构(理解能力),分别举了实际生活中简单的例子。
同时解释了Complicated(繁杂的)和Complex(复杂的)的区别: 繁杂的,指的是系统的构造错综复杂而无法理解,除非你是一个专家。而”复杂和混沌“指的是系统行为——这在一定或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预料的。繁杂的东西不一定复杂,就像是一个车库里的两辆汽车一样。复杂也不一定繁杂,就像两个人在一个卧室里。之后就开始了本书的主要内容:管理3.0的六个视角。个人认为作者应该是遵从了”从用户角度出发“这个原则,每个视角都是由理论+实践组成,理论在前面,实践在后面,使得读者在读此书时,沟通的效率和效果会提高不少。
在人员赋能-实践部分,辩证地讨论了关于外部激励和内在激励的观点,我是比较认同作者的观点,既然一个人选择了这家公司,外部激励会带来很大的副作用,比如作者提到的:
- 关键过程的局部最优化,
- 遭到破坏的内在激励,
- 对外部刺激的成瘾,
- 解决问题的效能降低,
- 同事之间的恶性竞争
关于员工想要外部激励怎么办,同时也给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可以咨询他们该怎么定义外部激励,同时需要他们解决外部激励副作用的问题。不过作者总结的三个内在激励:能力、自主权和关联性中,比较认同能力和关联性(其实关联性说的是沟通和协调能力)。但是对于自主权,这个应该不算是内在激励,作为一个良好的组织,每个成员都应该具有自主权,即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和范围。同时还提出做一些测试:16种人格因素测验、MBTI性格测试表、九型人格和五大性格因素,个人觉得这个只能是团队建设中的方式和方法,不能全部当真。
在授权团队部分,引用了著名的《道德经》中的”上德不德“部分:
《道德经.上德不德》
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
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诠释了关于人和团队从表面上的”德“和真正的”德“,已经著名的”无为而治“的理念,所以读到这里,可以看出作者还是比较融会贯通了很多理论。在授权团队-实践部分,作者提出了一个词”动机债“,因为首先看到”债“这个字眼就比较敏感,仔细琢磨后,发现作者的说法还是很有道理,作为一个”经理“,你如果采用命令-控制式的方式,那你的属下就会一直猜测你的动机,久而久之,就会欠下一堆”动机债“。关于团队授权,作者给出了常见的分类方式:低级授权、中级授权和高级授权,同时给出了一些实际的例子。关于员工离职原因方面,作者引用另外一本书《留住好员工:爱他们,还是失去他们?》中的调查数据:经过20年对6万名离职人员的研究,80%的人员流动源于和领导关系不佳,当看到这里的时候思考了很久,有些道理,是不是真的有这么高的比例,还不能完全认同,但是个人认为比例确实不低,至少超过一半。采用站立会议中三个问题的方式,作者建议每个”经理“时不时地向团队提出下面三个问题:
- 我应该停止做什么?
- 我应该开始做什么?
- 我应该继续做什么?
在”调和约束“这个维度,没有太多惊喜的东西,都是关于边界设定,包括质量。不过作者给所有的”经理“提了一个醒:”自组织团队并不会自动地保护自己团队成员或团队所依赖的环境。因此,管理者有责任照顾他们和所有公共资源。“这个确实需要很多人关注。
在”培养能力“维度,作者开始提到敏捷宣言的”弱点“,即”它没有(明确地)意识到所有软件项目都需要员工聪明、守纪律和专注。“个人觉得这个”弱点“有点牵强,不过不管怎么说,作者的辩证思维我是十分赞同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而目前很多所谓的”敏捷咨询师“或”敏捷教练“鼓吹敏捷都是好的,敏捷没有缺点。我个人认为敏捷的缺点在于,它只是抽象了很多方法和实践之后的一个思想和原则的集合(或者框架),首先理解这个思想和原则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即使大部分理解了之后,敏捷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步骤和具体的实践,需要你结合团队和组织的现状,看看在目前采用哪个实践会使ROI(投资回报率)最大,开始逐步采用这些好的(注意:不是最佳,个人认为没有最佳实践)实践去改进自己。这里面确实需要有经验的人帮助团队去识别自己,引导团队进行自我分析和改进,这里是个人对敏捷的一些看法。
作者比较了敏捷管理和交通管理,这个也是我个人在培训中采用的一个视频类似,即在印度的某个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没有交通协管,没有交通警察,一个运转良好的复杂的自适应系统。每个人都在这个系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根据现场的环境判断是否该等待还是前行,这其中包括机动车。作者在这里面缺少了一个重要的东西,我个人在培训过程中会和大家讨论,没有任何交通标识和人的干预情况下的交通,有没有规则呢?其实是有的,规则就是最简单的两个规则,所有人(包括行人,非机动车驾驶者,机动车驾驶者)都必须遵守这两个规则:我不撞别人,我不被别人撞。任何交&通&事&故&的发生,必然是打破了其中一个规则或者两个规则都被打破了。同时也说明规则不要太多,只要设定一些基本的规则也可以,这和作者在这个诠释这个维度的时候有共同的想法:”我需要制定规则,但是,有时我们应当废除规则而不是制定规则。团队中的规则太多,会给人一种虚假的安全和风险补偿“。
在”培养能力“维度的实践部分,作者提到了组织能力培养的七种途径:自我发展、教练、测试、工具、Peer(同人齐)、监管者、管理者,而且所起的作用是按照上面的这个顺序递减的。关于老生常谈的话题”绩效考核“,作者花了一些篇幅指引了方向,比如:区分技能和纪律、不要为知识和经验定级、尽量使用相对评价等。同时也提到眼下热门的360度,虽然描述不深,但是也给了一些指导方向,比如团队召开公开的面对面的360度会议,不要进行匿名的360度反馈。同时本人在支持团队的过程中经常采访的方法:组织一对一会议,作者也经常了大致的阐述。
在”结构成长“维度,首先就指出一个组织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沟通!同时给出了作者自己的理解”真正的沟通要确保信息所附带的含义对双方都是相同的。“所以奠定了关于团队的自组织是从沟通方面入手,同时作者继续采用辩证思维,描述了四种可能的组织形式:捏造的组织;创办的组织;自组织组织;不得已的组织;你的团队现在属于哪一种?既然沟通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作者则给出了作为一个组织内的交流者的能力的种类:联系;筛选;移情;理解;扩充;梳理;传播;影响;交谈。在如何组建团队部分,把组建乐队和组建团队相比较,有非常好的效果,首先乐队的规模肯定不能太大;其次每个人只能属于一个乐队;一个乐队不可能在短期内出成果的;同时关于通用型专才方面,乐队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比喻,在乐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但是每个人肯定还会一些其它人的技能。同样,从沟通的角度来看,跨职能团队比职能型团队要高效很多,作者继续他的辩证思维,除了阐述了跨职能团队的优点,但是同样也讨论了缺点:项目层面局部优化;项目间协调的低效率;专家知识分享导致专业技能水平降低,同时也提出了目前普遍在运行的”虚拟的专家团队“,即实践社区(Community of Practice)。结合之前的团队的四种组织形式和两大设计原则,形成团队的四个组织风格以及如何演进。
最后在就是提到在自组织团队中两个最普通,也是最重要的特点:没有秘密和凡事可见,其实这是一个概念,即透明可视化管理!
进入到最后一个维度”全面改进“,讨论了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什么是成功的产品?最后作者给出自己的解释”只要不失败,软件产品就是成功的“。当时我脑海里就出现了一句话“存在即合理”,不过立即觉得这句话有点小问题,不是非常严谨,去搜索了一下,还真的发现这句话有大问题。这句话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名言,翻译成中文的时候断章取义,原话是: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虽然持续改进是一个老生常谈的祥林嫂式话题,但是作为管理学来说,是一个知识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事实也是如此。作者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拒绝复制-粘贴式的改进”,同时给出了一些我已经在使用的一些技巧:
- 定期回顾
- 建立一份改进待办事项
- 使用清晰的多步骤改进周期
- 建立转型团队
- 了解看板方法,用做持续改进工作的大框架
- 建议组织内的人员发起改进社区,它关注的话题牵涉到很多项目,比如测试、架构或用户界面设计。最好不要由管理者来任命着牙膏内的社区,团队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以自组织形式建立社区
同时,作者也提到社区里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敏捷宣言里并没有提到哪些具体的实践,比如XP或Scrum,含义就是你必须经常性停下来看看,检查一下你或者团队,然后“拿起你的冰鞋,继续竞赛”。
这也是我看这本书越看越觉得喜欢的原因,可以从这本书的内容看出作者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然后总结出一些东西,再分享给大家,同时这也是每个人需要去做到的。在总结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能从中学习到很多你当初用的时候没有想到的地方,我想这也是Inspect-Adapt的魅力所在。
在本书的最后,回到了模型的本身,作者同样采用辩证思维,抛出了社区里经常争论的话题:
- “所有模型最后都会失败”
- “所有模型都有错,但有一部分是有用处的”
- “任何模型都无法描绘出软件项目这一复杂系统的全景”
- “多准备几个相互支撑、冲突的模型以备不时之需,这是最有效的做法”
- “全世界的软件开发人员和管理者都能理解,为方法、框架、原则和实践争得死去活来真的没有必要”
个人也是非常同意这样的说法,既然是模型或者框架,每个人或者每个团队在采用的时候,“血肉”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之间或者每个团队之间都没有可比性,唯一可以比较的是和自己过去比较,即纵向比较。因此,模型只是每个人或者每个团队在“停下来”的时候一个非常有用的Inspect-Adapt工具,此《管理3。0》模型也是如此。
发表评论
-
亲情的矛盾都是因为爱而化解 写给17 岁的你
2018-03-12 09:31 416>跟你说一个好玩的事 ... -
论过年
2018-02-20 17:44 383你是不是说越长越大,过年就越没年味,与其这样,你还不 ... -
眼睛的保护色 #CCE8CF
2013-09-18 20:28 961眼睛的保护色 #CCE8CF -
看了大数据时代 想到复杂理论 再到哈耶克
2013-03-16 23:00 649看了大数据时代,里面有很多观念,有一个我感受最深: 从因 ... -
开发方式 惊叹 原创天才 总结得好
2013-01-23 20:50 784转载 http://raychase.iteye ... -
转 好文 百年老狼——经济危机的脉络 备忘
2012-11-17 12:10 1298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 ... -
自我个性和 浑胀 的区别
2012-11-16 22:53 829自我个性 : 追求自己认为的东西,但不要去影响别人 浑胀:追 ... -
学会宽容
2012-11-16 22:50 648学会宽容 即使对自己的儿女的你认为不好的习惯或者脾气 ... -
野兽派: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2012-10-30 10:21 772野兽派: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
野兽派 : 脏话比谎话干净一千倍!
2012-10-07 10:40 718野兽派 : 脏话比谎话干净一千倍! -
转自 《动物庄园》读后感
2012-10-03 20:06 860人文 转自 http://www.worlduc.com/ ... -
转 胡适《独立评论》,给自己的激励
2012-09-30 22:13 768这一两个星期里,各地 ... -
肖申克的救赎 (2008-12-01 00:10:15)
2012-10-03 20:13 1013转 奴役下的光环 (2008-12-01 00:10:15) ... -
网络传播故事之蛋蛋
2012-09-23 10:01 582网络传播故事之蛋蛋 蛋蛋牧场买进了一批牛,其中一头公牛 ... -
观念 信仰的价格
2012-09-23 09:59 852转 观念 信仰的价格 观念 信仰的价格 要点: ... -
迭代的是人,递归的是神
2012-09-12 21:47 1210迭代的是人,递归的是神 -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012-09-12 18:34 614转自 :http://edu.chinai ... -
管理3.0 自己的那些事儿
2012-08-21 00:12 946管理3.0 自己的那些事儿 稳定而又有活力的组织 ... -
管理3.0 学习词汇 笔记七 六眼怪兽
2012-08-21 00:12 927六眼怪兽 所有模型都 ... -
管理3.0 学习词汇笔记 六 创新系统与重复制造
2012-08-21 00:12 779词汇管理3.0 学习笔记 6 创新系统与重复制造 工 ...
相关推荐
这样,开发者可以清晰地理解各部分数据如何相互关联,并通过这种关系组织和存储数据,以满足合同管理的需求。 基于ACCESS的合同管理系统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实现合同流程的规范...
1. ISO9001标准:ISO9001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规定了组织需遵循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旨在通过满足顾客需求来提高顾客满意度。该标准是对技术规范中产品要求的补充。 2. 认证证书的...
项目管理是组织和协调资源以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它涵盖了项目的启动、计划、执行、监控和结束等关键阶段。在项目管理中,每个过程都通过输入、输出和使用的工具与技术紧密相连,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一、项目管理...
韧性相关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将组织韧性与企业创新、冗余管理等领域问题 的实证研究更是如日中天。附件内为1990-2022上市公司组织韧性数据大合集,包 括参考权威文献构建的衡量企业组织韧性的三大测度...
此类系统旨在提高效率,减少人为错误,并促进人力资源部门与组织其他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 一、系统核心功能 1. 员工信息管理:系统能集中存储和管理所有员工的基本信息、职位、入职日期、合同详情等,方便查询和...
4. 通过与活动、组织的独家合作,新闻网站能构建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如体育赛事、文化活动的报道。 5. 网络新闻的传播形式多样化,涵盖了电子邮件、手机短信服务,甚至可能扩展到纸质媒体和电视互动栏目。 校园新闻...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关注于组织内部的人事安排和人员优化。而工作描述和人员规范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两个方面。工作描述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之一,它详细阐述了每个职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有助于员工明确自己...
4. **文件与记录控制**:手册强调了文件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防止未经授权的复制和转载。 5. **管理职责**: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等关键角色的责任被明确,以确保两化融合工作的协调和监督...
【转载使用许可协议范本精选】是一份详细规定了甲方(受权方)与乙方(获受权方)之间关于作品使用权限的法律...对于从事内容创作、传播或管理的个人和组织,了解和遵守此类协议是至关重要的,以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
舆情监控是新媒体平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部门需密切关注网络反馈,及时处理潜在问题,确保组织声誉不受损害。此外,还需建立内部管理机制,包括信息审核、维护管理等,以防止错误或不当信息的发布,保障平台的...
工程包括29号和30号皮带走廊、八号转载站和高低压配电所等部分,其中涉及钢筋混凝土框架、钢桁架结构以及供暖和通风系统的设计和安装。 综合以上信息,施工组织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气候、交通、资源、现有设施和...
【原创整理,严禁转载,转 载必究】 参考文献 [1]赵云辉,杜若林,吴心月.党组织嵌入与企业绿色创新——基 于A股上市的民营企业数据[J].技术经济[2024-01-19].[2]连燕玲张 明发周琼郑伟伟.保持先锋模范性:党员CEO思想...
这个案例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如何使用C#类库来组织数据,如创建Employee类来存储员工信息,并使用ADO.NET或Entity Framework与数据库进行交互。此外,它还可能涉及到Windows Forms或WPF界面设计,以及事件处理和数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管理实施细则》是中国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领域的一项重要法规,旨在规范网络新闻信息的发布、转载和传播,确保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健康有序发展。以下是对该细则主要内容的详细解析: ...
7. 数字资产管理:介绍如何组织和管理大量的图片文件,便于检索和分类。 8. 网络上传与下载:分享如何优化图片大小以适应网络传输,同时保持良好的视觉体验。 综上所述,"2008车展专题转载"不仅涵盖了当年汽车工业...
通过详细的步骤说明和示例,帮助用户有效地管理和组织网站内容。 - **未来展望**:虽然当时Joomla!的结构设计仅支持三层的内容层次,但文档也提到了社区对无限层级内容管理的需求,预示着未来版本中可能会有所改进。...
【生产管理案例1.doc】是一个关于企业生产管理的案例,主要关注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应对市场变化。...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企业进行深度改革,优化流程、调整组织结构、强化战略管理和市场响应,以实现更高效的生产运营。
**二、劳动组织** 明确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以及施工时间,如2021年5月15日早班。 **三、准备工作** 1. 在更换链环前,需确保刮板机、转载机、破碎机内的煤炭已清空。 2. 施工负责人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