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的落后往往比外在的技术落后更可怕。
想想吧,市场经济在中国发展了二十多年,我们每一个人都从中获得了好处,都在物质上享受着市场经济带给我们的利益,但我们每一个人拥有多少市场经济精神?又有多少人在责任与感恩的层面改造自我?如果我们把赚钱等同于市场经济,那么,我觉得这可能是这个时代最大的荒谬。
服从个人是奴性,服从规则才是美德
在很多中国公司大力提倡执行力的今天,似乎服从领导成了一名员工的基本职业道德。但是,我却认为,坚决服从某个人是一种奴性,坚决服从规则才是一种美德。为什么市场经济首先在西方建立,而不是在我们这样的文明古国建立?原因就在于西方的基督教传统对制定规则与服务规则的强调。
大家都知道,在基督教中,人生而有罪,所以要相信制度而不要相信人。而制度的背后又是什么?并不是所有制度都是合理的,合理的制度是那些符合规律的“约定”。
当基督教说人是不可以被相信的,只有“约定”制度才可信,这个约定并不是随便制定的,而是人与上帝之约,只有神才能提供值得依赖的符合规律之约!“上帝之约”要说的是,不要相信与“人间英雄”的约定,无论这个人多么伟大,而要相信超越人间英雄的“神性”原则与规律。由此,西方社会就获得了一个支点,一个与市场经济组织相一致的个人主义既有个人选择的尊严,又有遵守“约定”的组织人格,这就是现代市场经济精神的起源。
由此我们发现,市场经济的财富积累与竞争并不是道德伦理层面的对或错,也并不依靠人与人之间的好恶决定。市场经济的财富积累与竞争是“神性”层面的对或错,以原则或规律决定。亚当·斯密关于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时会通过竞争本身的结构因素促使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理论,事实上只不过是从经济学上证明了神性的存在这个“竞争本身的结构因素”,就是自由竞争、公平交换,就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规律。
“神一般伟大的规律性”,就是“神性”。
柏拉图说过:“若神不在,一切皆无。”当我们讲“神性”的时候,无非是在说,这个社会存在着一些不言自明的原则,存在着万物均不可违背的规律。所谓时势造英雄是也!我们每个人的成功,从根本上讲,不过是对自然法则和价值公理的遵守过程——没有了内心深处对自然法则和价值公理的遵守,我们还有什么?
所以,我们每个人内心对人类自然法则和价值公理的追求既是我们奋斗的动力,也是我们苦难的来源。我们之所以痛苦,因为我们是人,是人就会犯错,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永远正确,永远不错。所有的成功都是对规律遵从的结果。
中国式自由的两个极端
正是在规则这一点上,就与中国式自由产生了悖论。
中国式的自由往往与规则是相反的,因为中国式的自由是两个极端的自由。其中一个极端是“水浒式”或“孙悟空式”的自由,是破坏规则、找规则漏洞的自由。在这种自由下,我们崇尚的英雄,自然大多也是水浒式的——在杀富济贫、替天行道的旗帜下,以江湖义气代替人文规则,在对仇家报复的时候,“连杀一十三口”、在大街上“杀人如麻”,同样是英雄壮举。
中国式自由的另一个极端则是“自我修炼”式自由。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寻求解脱,寻求生命的意义,在这种超越于现世追求完美的心态下,要么是一事无成堕落为“愤怒青年”,要么是大彻大悟成为先知不问世事。
为什么会这样?源头在于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文化。这种文化最大的问题在于“农民没有原则”。我们想想,农业要受到天气的影响,农民就被天气摆布,看天吃饭、听天由命、被天气摆布的人怎么会有原则?没有原则,所以就认为“有用就是好的,没用就是不好的”。这就是中国文化中权谋文化、实用主义文化的起源。
农业文化的另一特点是“农民天生喜欢多元化”。农业既然受天气的影响,那么,靠天吃饭,靠不住怎么办?所以,就要兼业——不仅要种粮,还要抽空打猎,还要哺养牲畜,还要学会手工编织,甚至还要学会做些粮食深加工,如做些食品去卖之类。结果是什么都会,但又都只会一点,没有真正的专注与专业。这就是中国文化中多元化思想与中庸辩证法思想的源头。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优秀的东西,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可以用简单的小农思想可以概括的。但从整体上讲,当工业社会甚至信息社会来临的时候,惟小农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就会成为中国企业成长壮大的阻碍。
历史和文化从来都不是罪恶或宝藏,历史和文化是我们脚下的土地。在中国目前所进行这场工业革命中,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给我们提供足够的动力,但我们可以拥抱世界一切优秀文化和文明成果,来塑造新的文化。
如何拥抱?我们不要像一百多年前的先辈一样,搞什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了。不要以为买来洋枪洋炮,就可以解决问题。不要以为中国的问题,无非是炮不坚、船不利的问题,不要以为西洋的强大,无非是有些奇巧淫技而已。我们应当懂得,我“中华帝国”在最近几百年的落后,是文化的落后,是体制性的落后,是思维逻辑方式的落后。
如何行动?从学习榜样开始。全世界最赚钱的公司,绝大多数是那些正直、诚信、讲规则的公司,像GE、可口可乐、摩托罗拉这些世界级公司是不是如此?当这些世界级的公司老板与员工,“学好就赚钱”、“赚钱更学好”的时候,对比之下,我们现在那种“学坏就有钱,有钱就变坏”是一种多么荒唐的逻辑
分享到:
相关推荐
1. **奴隶思想与个人自由**: 通过清朝太监姚勋的例子,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某些人的奴性思维,即即使被剥夺基本人权,仍认为这是一种恩赐,不理解自由和人道的重要性。这提醒我们,个人自由和尊严是不可剥夺的,每个人...
黑龙江省《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八单元第1课《奴性》同步练习-.pdf
重庆市《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八单元第1课《奴性》同步练习-.pdf
石家庄市《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八单元第1课《奴性》同步练习-.pdf
哈尔滨市《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八单元第1课《奴性》同步练习-.pdf
贵州省《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八单元第1课《奴性》同步练习-.pdf
河北省《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八单元第1课《奴性》同步练习-.pdf
内蒙古自治区《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八单元第1课《奴性》同步练习-.pdf
宁夏回族自治区《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八单元第1课《奴性》同步练习-.pdf
重庆市《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八单元第1课《奴性》同步练习(新版)-.pdf
7. **应对策略与个人成长**: - 对于这些普遍言论,关键在于理解和应用,而不是盲目接受。个人需要发展批判性思维,找到平衡点,既能保持内心的独立,也能在社会环境中有效地生存和发展。 总的来说,这些观点提醒...
5. 社会规范的执行:文章指出,西方社会的集体主义更倾向于积极介入和维护规则,如邻里之间的互相监督和对违规行为的谴责,这与肉食性动物的集体生存策略相似,强调规范的遵守和执行。 6. 社会变迁与根性:尽管中国...
3. **社会的虚伪与个人的困惑**:社会上的虚假行为,如购买社会实践证明,反映了社会道德层面的问题。作者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矛盾和自责,表明个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迷失自我。 4. **成长与目标的迷失**:文中提到,...
《胖子与瘦子》这篇小说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幽默现实主义风格,揭示了人性中的奴性和社会等级对个人行为的影响。故事通过两个老朋友——胖子和瘦子的相遇,展现了他们在社会地位差异面前的...
8. 自我认知:要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局限,理解“奴性”、“惰性”和“推卸责任”这些负面因素对个人发展的阻碍,并积极改正。 9. 道德与成功:王石的言论涉及道德层面,指出道德制高点有时可能会带来短暂的满足感,...
5. 鲁迅反对奴性和奴隶道德:鲁迅反复抨击奴性,提倡独立和自由的精神,这与统治者的期望相悖,体现了他对权威的反抗。 6. 知识分子话语独立性的建立:鲁迅通过自己的话语实践,特别是在对权威的反抗中,确立了中国...
在妻子再次被陷害时,林冲虽然手持利刃等待,却并未直接行动,这显示出他对社会规则的畏惧,也预示着他即将面临的冲突与抉择。林冲的忍耐性格在此时达到了极限,最终被逼上梁山,他的反抗意识开始觉醒,从忍耐转向了...
个人的人格独立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一个充满奴性的社会无法建立真正的自由。 6. **生命的意义在于赋予意义**:他鼓励人们积极创造生活的价值,不依赖外界赋予意义,而是通过自我努力为生活赋予意义,并投身于有意义...
鲁迅的反抗精神与这种传统相反,他坚决反对奴性,主张个体觉醒,这体现了他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传统的一种颠覆。 3. 鲁迅的反抗精神不仅体现在对权威的直接对抗,也体现在他对奴性的批判上。他反对奴隶道德,鼓励...
他通过对比奴性和自觉性,强调了自律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3. 班级管理:班主任重视班风建设,尤其关注迟到现象,认为这是塑造良好班级氛围的关键。他通过严格执行校规,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理解迟到的潜在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