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280284 次
- 性别:
最新评论
-
iltcos:
本来是搜规则引擎的技术文章找到这里的,但是看了楼主职业生涯的感 ...
追求幸福 -
src_bord:
呵呵 今天我碰到这问题了 谢谢拉
关于条件查询detachedCriteria--关联查询 -
jefferson:
petehero 写道Java开源文档(www.josdoc. ...
关于OSCache的使用 -
redcoatjk:
得过且过.做boss太累了.
续 一位朋友辞职引起的思考 -
madcow:
照你这样子做了,然后提示错误:No configuration ...
关于条件查询detachedCriteria--关联查询
一直很喜欢历史小说和散文,而自从看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等文章后,无论从行文上,情感的厚度,还是思想性方面,给人感觉把握得细腻而厚重,有历史和文化的沉淀,可堪称开创一代文风,读来满口皆香。因此很喜欢余的文章,这篇文章曾在余的博客看到,感觉愈读愈有味,后来不几天看到在博客上,不知什么原因,删除了。是为转载.....
古道西风
余秋雨
一
中国的很多路,都是千年古道。路面、路基当然都会发生很大变化,但是,作为一个个聚居点之间的最近距离,作为人们为了生存必须穿越的基本轨迹,其实变化不大。因此,我们的双脚,每天都在踩踏着唐宋元明清的兴奋和疲惫,处处都在重复着不知重复了多少次的叹息和眼泪。
也许正因为重复太多,习以为常,我早已不习惯沿途怀古。要怀的东西难于计数,而且历来又有那么多人怀过,我们何苦为了写文章而伪装敏感和天真?但是,当我走在山东、河南一带时,心情发生了变化。我会经常停在路边,一次次前顾后瞻,不看别的,就看路。这是因为,那些路上曾经留下的脚印,太古老、太著名、太重要了。
现在,山东、河南一带的道路都修得很好,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那是应该的,因为这些道路的奠基工程,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那时候,地球上并没有几条像样的路,哪儿都是野草禽兽,一片荒昧。
我曾经在殷墟遗址不断地向东瞭望,遥想着一条古道上的大批行走者,由东朝西而来。那是商王朝首都的一次大迁徙,由国王盘庚带领。他们的出发地,是今天山东曲阜,当时叫奄。他们的目的地,就是殷,今天的河南安阳。
这次大迁徙带来了商王朝的黄金时代,也极大地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早期生命力。我们从甲骨文、妇好墓、青铜器中看到的那种伟大气韵,都是这次大迁徙的结果。但是,当时商王朝中有很多贵族是不赞成迁都的,盘庚遇到了极大阻力。
我们今天在《尚书》里还能读到他为这件事发表的几次演讲。这些演讲不知后人是否加过工,但我想,大体上还应该是这位三千三百年前真正的“民族领路人”的声音。
听起来,盘庚演讲时的神情是威严而动情的。
他说:你们责问我,为什么要惊动无数臣民,把他们迁到远处去。我不知道你们要与我争辩什么,我只想说,过去,每当灾祸降临,历代先王总是带领着百姓迁徙远方,从不留恋他们亲手缔造的原有都邑。我这次作出这个决定也是这样,是为了拯救你们而迁都,而不是因为你们有什么罪,故意用这种方式惩罚你们。我要带你们到一个新的都邑去,其实早就该迁了,没迁,是我的过错。我已经听到先王的在天之灵在一次次责问我:“你对我的百姓为什么这样不负责任?”正是为了提醒我们尽快迁徙,先王降下了灾情。
有时,盘庚的口气转向愤怒,可以想象他此刻把目光转向了一些什么人。他说:你们这些人,心中藏着邪恶的念头,聚敛财物,倨傲放肆,蛊惑民心。你们上了船又不愿渡河,直到这条船朽漏倾覆,到时候只能大家一些沉溺。今后,有谁还“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我不仅不让他们迁到新的都邑里去,还要消灭他们!
盘庚又转过身来了,口气变得温和,说:你们不要受骗,坏人正是在利用你们身上的毛病让你们犹豫不决。你们应该听我的命令,迁徙的计划不会改变了,跟着我吧,赶快出发,到新的都邑去,创造新的生活!
……
于是,迁都的队伍浩浩荡荡出发了。
有很多单辕双轮的牛车,装货,也载人。商族在建立商王朝之前,早就驯服了牛,被王国维先生考证为商族“先公”之一的王亥就曾在今天商丘一带赶着牛车,到有易部落进行贸易,或者直接以牛群作为贸易品,这便是中国最早对“商业”的印象。因此,商人驭牛,到盘庚大迁徙时早已驾轻就熟。至于乘马,早在王亥之前好几代的“相土”时期就已经学会了,但不太普遍,大多是贵族的专有。迁徙队伍中,更多的是负重行走的奴隶,簇拥在牛车、马骑的四周,蹒跚而行。
向西,向西。摆脱九世衰乱的噩梦,拔离贵族私门的巢穴,走向太阳落山的地方。西风渐紧,衣衫飘飘,远处有一个新的起点。
半道上,他们渡过了黄河。
我们现在已经不清楚他们当时是怎么渡过黄河的。用的是木筏,还是木板造的船?一共渡了多少时间?有多少人在渡河中伤亡?但是,作为母亲河,黄河知道,正是这次可歌可泣的集体渡河,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片大地的质量,惠及百世。
渡过黄河,再向西北行走,茫茫绿野洹水间,有一个在当时还非常安静但终究会压住整部中国历史的地名:殷。
由于行走而变得干净利落的商王朝,理所当然地发达起来了。
二
两百多年后,商王朝又理所当然的衰落了,被周王朝所取代。有一个叫微子的商王室成员,应顺了这次历史变革,没有与商王朝一起灭亡,他便是孔子的远祖。由此,孔子一再说自己是“殷人也”。
大概是到了孔子的前五代吧,孔氏家族又避祸到山东曲阜一带来了。孔子出生的时候,离盘庚迁殷的旧事,大概已有七、八百年。这一个来回,绕得够久远,又够经典。
那个西迁的王朝和它后继的王朝一起,创造了灿烂的商周文明,孔子所在的鲁国,也获得了深深的滋润。严格说来,当时鲁国已经成为礼乐气氛最浓郁的文化中心,这也是孔子能在这里成为孔子的原因。在文化的意义上,曲阜,这个出发点又成了归结点。这一个来回,绕得也是够久远,又够经典。
孔子知道,自己已成为周王朝礼乐制度的主要维护者,但周王朝的历史枢纽一直在自己家乡的西边,他从年轻时候开始就一再地深情西望。三十四岁那年,他终于向西方出发,到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的周天子所在地洛邑(今洛阳)去“问礼”。
他已经度过了自己所划定的“而立”之年,确立了自己的人生观念和行为方向,也在社会上取得了不小的声誉,因此他的这次西行有一点派头。鲁国的君主鲁昭公为他提供了车马仆役,还有人陪同。于是,沿着滔滔黄河,一路向西。
从山东曲阜到河南洛阳,在今天的交通条件下也不算近,而在孔子的时代,实在是一条漫漫长路。
孔子一路上想得最多的,是洛阳城里的那位前辈学者老子。
千里奔波,往往只是为了一个人。这次要拜访的这个人,很有学问,熟悉周礼,是周王朝的图书馆馆长。当然,也可以说是档案馆馆长,也可以说是管理员,史书上记的身份是“周守藏室之史”。这里所说的“史”,也就是“吏”。老子这个人太神秘了,连司马迁写到他的时候也是扑朔迷离,结果,对于他究竟比孔子大还是比孔子小,孔子到底有没有向他问过礼的问题,历来在学术界颇多争议。我的判断很明确,老子比孔子大,孔子极有可能向他问过礼。作出这种判断的学术程序很复杂,不便在一篇散文中详细推演。
记得去年在美国休斯敦中央银行大礼堂里讲中国文化史,有一位华裔历史学家递纸条给我,说他看到有资料证明,老子比孔子晚了一百多年,请我帮助他作一点解释。我说,你一定是看到有的史书里把老子和太史儋当作一人。老子曾经西出函谷关,太史儋也曾经西出函谷关去找秦献公,而他出关的时间是在孔子去世一百多年之后,事情就这样搞混了。此外,也有一些学者根据《老子》一书中的某些语言习惯,断定此书修编于孔子之后。我的观点是,更可信的资料证明,把老子和太史儋搞混是汉代初年的事,按照老子的出世思想,他怎么可能出关去投奔秦献公呢?至于古籍的语言习惯,则与后世学派门徒的不断发挥、补充有关,先秦的不少古籍都有这种情况。
我相信孔子极有可能向老子问过礼,不仅有《礼记》、《庄子》、《孔子家语》、《吕氏春秋》等古籍互证,而且还出于一种心理分析:儒道两家颇有对峙,儒家如此强盛尚且不想否认孔子曾向老子问礼,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难于否认。
接下来的问题是,孔子向老子问了什么,老子又是怎么回答的?这就有很多说法了,不宜轻易采信。其实,各种说法都在猜测最大的可能。我觉得有两种说法比较有意思。一种说法是,孔子问老子周礼,老子说天下一切都在变,不应该再固守周礼了。另一种说法是,老子以长辈的身份开导孔子,君子要深藏不露,避免骄傲和贪欲。
如果真有第二种说法,那就不大客气了。但在我想来,却很正常。当时,三十余岁的孔子还没有著书立说,名声主要产生在故乡鲁国,远在洛阳的老子对他并不太了解。见到他来访时的车马仆役,又听说是鲁昭公提供的,老子因此要他避免显耀、骄傲和贪欲,是完全有可能的。
按照老子的想法,周王朝没救了,也不必去救。一切都应该顺其自然,那才是天下大道。过于急切地治国平天下,一定会误国乱天下。因此,他的归宿,是长途跋涉,消失在谁也不知道的旷野。
孔子当然不赞成。他要对世间苍生负责,他要本着君子的仁爱之心,重建一个有秩序、有诚信、有宽恕的礼乐之邦。他的使命,是教化弟子,然后带着他们一起长途跋涉,去向各国当权者游说。
他们都非常高贵,却一定谈不在一起,因为基本观念差别太大。但是,凭着老子的超脱和孔子的恭敬,他们也不会闹得不愉快。鲁迅后来在小说《出关》中构想他们谈得很僵,而且责任在孔子,这是出于五四这代人对孔子的某种成见,当然更出于小说家的幽默和调侃。
认真说起来,这是两位真正站在全人类思维巅峰之上的伟大圣哲的见面,这是中华民族两个精神原创者的会合。二千五百二十年前这一天的洛阳,应有凤鸾长鸣。不管那天是晴是阴,是风是雨,都贵不可言。
他们长揖作别。稀世天才是很难遇到另一位稀世天才的,他们平日遇到的总是追随者、崇拜者、嫉妒者、诽谤者。这些人不管多么热烈或歹毒,都无法左右自己的思想。只有真正遇到同样品级的对话者,最好是对手,才会产生着了魔一般的精神粹砺。粹砺的结果,很可能改变自己,但更有可能是强化自己。这不是固执,而是因为获得了最高层次的反证而达到新的自觉。就像长天和秋水蓦然相映,长天更明白了自己是长天,秋水也更明白了自己是秋水。
今天在这里,老子更明白自己是老子,孔子也更明白自己是孔子了。
他们会更明确地走一条相反的路。什么都不一样,只有两点相同:一,他们都是百代君子;二,他们都会长途跋涉。
他们都要把自己伟大的学说,变成长长的脚印。
三
老子否认自己有伟大的学说,甚至不赞成世间有伟大的学说。他觉得最伟大的学说就是自然。自然是什么?说清楚了又不自然了。所以他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本来,他连这几个字也不愿意写下来。因为一写,就必须框范道,限定道,而道是不可框范和限定的;一写,又必须为了某种名而进入归类,不归类就不成其为名,但一归类就不再是它本身。那么,如果完全不碰道,不碰名,你还能写什么呢?
把笔丢弃吧。把自以为是的言词和概念,都驱逐吧。
年岁已经不小。他觉得,盼望已久的日子已经到来了。
他活到今天,没有给世间留下一篇短文,一句教诲。现在,可以到关外的大漠荒烟中,去隐居终老了。
他觉得这是生命的自然状态,无悲可言,也无喜可言。归于自然之道,才是最好的终结,又终结得像没有终结一样。人就像水,柔柔地、悄悄地向卑下之处流淌,也许滋润了什么,灌溉了什么,却无迹可寻。终于渗漏了,蒸发了,汽化了,变成了云阴,或者连云阴也没有,这便是自然之道。人也该这样,把生命渗漏于沙漠,蒸发于旷野,这就谁也无法侵凌了,“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大”,在老子看来就是“道”。
现在他要出发了,骑着青牛,向函谷关出发。
向西。还是古道西风,西风古道。
洛阳到函谷关也不近,再往西就要到潼关了,已是今天的陕西地界。老子骑在青牛背上,慢慢地走着。要走多久?不知道。好在,他什么也不急。
到了函谷关,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听说过了。守关的官吏关尹喜是个文化爱好者,看到未曾给世间留下过文字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要出关隐居,便提出一个要求,能否留下一篇著作,作为批准出关的条件?
这个要求,对老子来说有些过份,有些为难。好在老子总是遇事不争的,写就写吧,居然一口气写下了五千字。那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道德经》,也就是《老子》。
写完,他就出关了。司马迁说,“不知其所终。”
这个结局最像他。《道德经》的真正结局,在旷野沙漠,没有留给关尹喜。
鲁迅《出关》中的这一段写得不错:
老子再三称谢,收了口袋,和大家走下城楼,到得关口,还要牵着青牛走路;关尹喜竭力劝他上牛,逊让一番后,终于也骑上去了。作过别,拨转牛头,便向峻坂的大路上慢慢的走去。
不多久,牛就放开了脚步。大家在关口目送着,走了两三丈远,还辨得出白发、黄袍、青牛、白口袋,接着就尘头逐步而起,罩着人和牛,一律变成灰色,再一会,已只有黄尘滚滚,什么也看不见了。
老子的白口袋里,装着他在关口写作并讲解《道德经》的报酬——十五个饽饽,这又是鲁迅的小说手法了。我喜欢鲁迅对于老子出关后景象的散文化描写,尤其是把白、黄、青全都变成灰色,再变成黄尘的色彩转换。而且,还写到关尹喜回到关上之后,“窗外起了一阵风,刮起黄尘来,遮得半天暗”。老子会怎么样,很让人担忧了。
不管怎么说,这是中国第一代圣哲的背影。
关尹喜是怎么处理那五千个中国字的,我们不清楚,只知道它们是留下来了。二千五百多年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世界上几千年来被翻译成外文而广泛传播的著作,第一是《圣经》,第二是《老子》。《纽约时报》公布,人类古往今来最有影响的十大写作者,老子排名第一。全世界哲学素养最高的德国,据调查,《老子》几乎每家一册。
要不要感谢关尹喜?不知道。
四
老子写完五千个中国字之后出关的时间,我们也不清楚,只知道孔子在拜别老子的二十年后,也开始了长途跋涉。
其实这二十年间孔子也一直在走路,教育、考察、游说、做官,也到过泰山东北边的齐国,只是走得不太远。五十五岁那年,他终于离开故乡鲁国,带着学生开始周游列国。当时所谓的“列国”,都是一些地方性的诸侯邦国,虽然与秦汉帝国之后的国家概念不太一样,却也是一个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和军事实体。除了征服或结盟,谁也管不了谁。
孔子的这次上路,有点匆忙,也有点惆怅。他一心想在鲁国做一个施行仁政的实验,自己也曾掌握过一部分权力,但最后还是扭不过那里由来已久的“以众相凌,以兵相暴”的政治传统,他被鲁国的贵族抛弃了。他以前也曾对邻近的齐国怀抱过希望,但齐国另有一番浩大开阔的政治理念,与他的礼乐思维并不合拍。例如那位小个子的杰出宰相晏婴,虽然也讲“礼”却又觉得孔子的“礼”过于繁琐和倒退。更何况,孔子还曾为了鲁国的外交利益得罪过齐国。因此,别无选择,他还是沿着黄河向西,去卫国。
向西,总是向西,仍然是古道西风,西风古道。
二十年前到洛邑向老子问礼,也是朝西走,当时走南路,这次走北路。老子已经去了更西的西方,孔子怎么也不会走得老子那么远。老子的“道”,止于流沙黄尘,孔子的“道”,止于宫邑红尘。
是啊,红尘。眼前该是卫国的地面了吧?孔子仔细地看着路边的景象高兴地说:“这儿人不少啊!”
他身边的学生问:“一个地方有了足够的人口,接下来应该对他们做什么呢?”
孔子只回答两个字:“富之。”
“富了以后呢?”学生又问。
还是两个字:“教之。”
孔子用最简单的回答方式表明,他对如何治国,早就考虑成熟。考虑成熟的标志,是毫不犹豫,毫不啰嗦。
学生们早已习惯于一路捡拾老师随口吐出的精金美玉。就这样,师生一行有问有答,信心满满地抵达了卫国的首都帝丘。这地方,在今天河南濮阳的西南部。
孔子住在学生颜涿聚家里。很快,卫国的君主卫灵公接见了孔子。卫灵公一开始就打听孔子在鲁国的俸禄,孔子回答说俸米六万斗,卫灵公立即答应按同样的数字给予。不须上班而奉送高官俸禄,这听起来很爽快,但接下来的事情就让人郁闷了。孔子一路风尘仆仆,并不是来领取俸禄,而是来问政的,卫国宫廷没有给他任何这方面的机会。反而,后来因为卫国的一个名人牵涉到某个政治事件,孔子因为与他有交往也受到怀疑而被监视,只能仓皇离去。
这个开头,在今后周游列国十四年间不断重复。大多数国君一开始都表示欢迎和尊重孔子,也愿意给予较好的物资待遇,却完全不在意他的政治主张,更加不希望他参与国政。孔子只能一次次失望离去,每次离去总是仰天长叹,每次到达又总是满怀希望。正是这种希望,使他的旅行一直结束不了。
这十四年,是他从五十五岁到六十八岁。这个年龄,在普遍寿命大大延长的今天,也不适合流浪在外了。而孔子,这么一位大学者,却把这么长久的垂暮晚年全都付之于无休无止的漫漫长途,实在让人震撼。更让人震撼的是,这十四年,他遇到的,有冷眼,有嘲讽,有摇头,有威胁,有推拒,有轰逐,却一点儿也没有让他犹豫停步。
他不是无处停步。任何地方都愿意欢迎一个光有名声和学问,却没有政治主张的他。任何地方都愿意赡养他、供奉他、崇拜他,只要他只是一个话语不多的偶像。但是,他绝不愿意这样。
因此,他总在路上。
“在路上”,曾是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个时髦命题,东方华人世界也出现过“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的流浪者潮流。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的青年流浪者们,大多玩过几年就结束流浪,开始用功读书。智力高一点的,还有可能读到孔子。一读他们就不能不嘲笑自己了,原来早在二千五百年前,有一位人类精神巨匠直到六旬高龄还在进行自我放逐,还在一年年流浪,居然整整十四年没有下路,没有回过故乡!最彻底的“现代派”出现在最遥远的古代,这种“首尾相啣”的有趣现象,也许会让今天某些永远只会拿着历史年表说事的研究者们稍稍放松一点了吧。
年年月月在路上,总有一种鸿濛的力量支撑着他。一天孔子经过匡地(今河南长垣),让匡人误认为是残害过本地的阳虎,被强暴地拽了下来,拘禁了整整五天。刚刚逃出,才几十里地,又遇到蒲地的一场叛乱,被蒲人扣留,幸亏学生们又打斗又讲和,才勉强脱身。在最危险的时候,孔子安慰学生说: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意思是说,周文王不在了,文明事业不就落到我们身上了吗?如果天意不想再留斯文,那么从一开始就不会让我们这些后辈如此投入斯文了。如果天意还想留住斯文,那么这些匡人能把我怎么样!
那次从陈国到蔡国,半道上不小心陷入战场,大家几乎七天没有吃饭了,孔子还用琴声安慰着学生。
孔子看了大家一眼,说:“我们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为什么总是徘徊在旷野?”
学生子路说:“恐怕是我们的仁德不够,人家不相信我们;也许是我们的智慧不够,人家难于实行我们的主张。”
孔子不赞成,说:“如果仁德就能使人相信,为什么伯夷、叔齐会饿死?如果智慧一定行得通,为什么比干会被杀害?”
学生子贡说:“可能老师的理想太高了,所以到处不能相容。老师能不能把理想降低一点?”
孔子回答说:“最好的农民不一定有最好的收入,最好的工匠也不一定能让人满意。一个人即使能把自己的学说有序地传播,也不一定能被别人接受。你如果不完善自己的学说,只追求世人的接受,志向就太低了。”
学生颜回说:“老师理想高,别人不相容,这才显出君子本色。如果我们的学说不完善,那是我们的耻辱;如果我们的学说完善了却仍然不能被别人接受,那是别人的耻辱。”
孔子对颜回的回答最满意。他笑了,逗趣地说:“你这个颜家后生啊,什么时候赚了钱,我给你管账!”
说笑完了,还是饥肠辘辘。后来,幸亏学生子贡一个人潜出战地,与负函地方(今河南信阳)的守城大夫沈诸梁接上了头,才获得解救。
五
路上的孔子,一直承担着一个矛盾:一方面,觉得凡是君子都应该让世间充分接受自己;另一方面,又觉得凡是君子不可能被世间充分接受。
这个矛盾,高明如他,也无法解决;中庸如他,也无法调和。在我看来,这不是君子的不幸,反而是君子的大幸,因为“君子”这个概念的主要创立者从一开始就把“二律背反”输入其间,使君子立即变得深刻。是真君子,就必须承担这个矛盾。用现在的话说,一头是广泛的社会责任,一头是自我的精神固守,看似完全对立,水火不容,却在互相抵牾和撞合中构成了一个近似于周易八卦的互补涡旋。在互补中仍然互斥,虽互斥又仍然互补,就这样紧紧咬在一起,难分彼此,永远旋动。
这便是大器之成,这便是大匠之门。
单向的动机和结果,直线的行动和回报,虽然也能做成一些事,却永远形不成云谲波诡的大气象。后代总有不少文人喜欢幸灾乐祸地嘲笑孔子到处游说而被拒、到处求官而不成的狼狈,这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孔子要做官,要隐居,要出名,要埋名,都易如反掌,但那样陷于一端的孔子就不会垂范百世了。垂范百世的必定是一个强大的张力结构,而任何张力结构必须有相反方向的撑持和制衡。
在我看来,连后人批评孔子保守、倒退都是多余的,这就像批评泰山,为什么南坡承受了那么多阳光,还要让北坡去承受那么多风雪。
可期待的回答只有一个:“因为我是泰山。”
伟大的孔子自知伟大,因此从来没有对南坡的阳光感到得意,也没有对北坡的风雪感到耻辱。那次是在郑国的新郑吧,孔子与学生走散了,独个儿栖栖惶惶地站在城门口,有人告诉还在寻找他的学生:“有一个高个儿老头气喘吁吁地像一条丧家犬,站在东门外。”学生找到他后告诉他,他高兴地说:“说我像一条丧家犬?真像!真像!”他的这种高兴,让人着迷。
我同意黄克剑先生的说法,孔子对我们最大的吸引力,是一种迷人的“生命情调”。至善、宽厚、优雅、快乐,而且健康。他以自己的苦旅,让君子充满魅力。君子之道在中国历史上难于实行,基于君子之道的治国之道更是坎坷重重,但是,远远望去,就在这个道、那个道的起点上,那个高个儿的真君子,却让我们永远地感到温暖和真切。
然而,太阳总要西沉,黄昏时刻的西风有点凄凉。
孔子回到故乡时已经六十八岁,回家一看,妻子在一年前已经去世。孔子自从五十五岁那年开始远行,再也没有见到过妻子。这位在世间不断宣讲伦理之道的男子,此刻颤颤巍巍地肃立在妻子墓前。老夫不知何言,吾妻!
七十岁时,独生子孔鲤又去世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老人悚然惊悸。他让中国人真正懂得了家,而他的家,却在他自己脚下,碎了。
此时老人的亲人,只剩下了学生。
但是,学生啊学生,也是很难拉住。七十一岁时,他最喜爱的学生颜回去世了。他终于老泪纵横,连声呼喊:“天丧予!天丧予!”(老天要我的命啊!老天要我的命啊!)
七十二岁时,他的忠心耿耿的学生子路也去世了。子路死得很英勇,很惨烈。几乎同时,另一位他很看重的学生冉耕也去世了。
孔子在这不断的死讯中,一直在拼命般地忙碌。前来求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他还在大规模地整理“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尤其是《春秋》,他耗力最多。这是一部编年史,从此确定了后代中国史学的一种重要编写模式。他在这部书中表达了正名分、大一统、天命论、尊王攘夷等一系列社会历史观念,深刻地塑造了千年中国精神。
一天,正在编《春秋》,听说有人在西边猎到了仁兽麟。他立刻怦然心动,觉得似乎包含着一种“天命”的信息,叹道:“吾道穷矣!”随即在《春秋》中记下“西狩获麟”四字,罢笔,不再修《春秋》。他的编年史,就此结束。以后的《春秋》文本,出自他弟子之手。
“西狩获麟”,又是西方!他又一次抬起头来,看着西边。天命仍然从那里过来,从盘庚远去的地方,从老子消失的地方。古道西风,西风古道。
渐渐的,高高的躯体一天比一天疲软,疾病接踵而来,他知道大限已近。
那天他想唱几句。开口一试,声音有点颤抖,但仍然浑厚。他拖着长长的尾音唱出三句:
泰山其颓乎!
梁木其坏乎!
哲人其萎乎!
唱过之后七天,这座泰山真的倒了。连同南坡的阳光、北坡的风雪,一起倒了。
千里古道,万丈西风,顷刻凝缩到了他卧榻前那双麻履之下。此时的麻履,正漫润着弟子们的滂沱泪雨。
六
很多很多年后,一位读了很多书、走了很多路的中国学者叫顾炎武的,终于领悟到自己崇拜了大半辈子的孔子究竟是谁。他淡淡地说:“仲尼,一旅人也。”
顾炎武这样说很不容易,因为当时孔子已被历朝统治者供奉了太久太久,在形象上早已高及庙堂。顾炎武的意思是,孔子是不宜长久端坐在高处的,他喜欢旅行,习惯行走,让他下地再蹓跶一会儿吧。
但是,我也要深深感谢历朝尊孔的统治者。他们当然有利用孔子的目的,但毕竟把一个文化人,永久地供奉在中国历史的顶端。皇帝因朝代而更替,武将随战尘而消散,而孔子,跨越一切朝代而使中华文化一脉相承,至今未溃。这种供奉,功不可没。
孔子在庙堂上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当然让我们高兴,但私底下,我们还是暗暗喜欢那个风餐露宿、不愿停步、时时受阻、处处困厄、一再被别人冷眼嘲笑却又与学生自得其乐的孔子。
多年前,我为了逃避灾难在家乡一座小山的半山腰里一遍遍诵读孔子,一次次笑出声来,下决心追随其后而成为一个文化旅人。我从他身上知道,除了行走,很难真正感悟和修补中华文化。现在,机会已经闪现,时间已经抢出。地还是那样的地,路还是那样的路,心情还是那样的心情,苦乐还是那样的苦乐。
而且,我已决定,首先也是向西。千年不变的古道西风,西风古道。千年不变的老子、孔子,孔子、老子。还有,更久更久的盘庚迁徙。
平生何求?一旅人足矣。
附上鲁迅的《出关》--------------------------------------------------------------------------------------------------------------------------------------------
出关
鲁迅
老子〔2〕毫无动静的坐着,好像一段呆木头。〔3〕
“先生,孔丘又来了!”他的学生庚桑楚〔4〕,不耐烦似的走进来,轻轻的说。
“请……”
“先生,您好吗?”孔子极恭敬的行着礼,一面说。
“我总是这样子,”老子答道。“您怎么样?所有这里的藏书,都看过了罢?”
“都看过了。不过……”孔子很有些焦躁模样,这是他从来所没有的。“我研究
《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很长久了,够熟透了。
去拜见了七十二位主子,谁也不采用。人可真是难得说明白呵。还是‘道’的难以说明白
呢?”
“你还算运气的哩,”老子说,“没有遇着能干的主子。六经这玩艺儿,只是先王的陈
迹呀。那里是弄出迹来的东西呢?你的话,可是和迹一样的。迹是鞋子踏成的,但迹难道就
是鞋子吗?”停了一会,又接着说道:“白[儿鸟]们只要瞧着,眼珠子动也不动,然而自然
有孕;虫呢,雄的在上风叫,雌的在下风应,自然有孕;类是一身上兼具雌雄的,所以自然
有孕。性,是不能改的;命,是不能换的;时,是不能留的;道,是不能塞的。只要得了
道,什么都行,可是如果失掉了,那就什么都不行。”〔5〕
孔子好像受了当头一棒,亡魂失魄的坐着,恰如一段呆木头。
大约过了八分钟,他深深的倒抽了一口气,就起身要告辞,一面照例很客气的致谢着老
子的教训。
老子也并不挽留他,站起来扶着拄杖,一直送他到图书馆〔6〕的大门外。孔子就要上
车了,他才留声机似的说道:
“您走了?您不喝点儿茶去吗?……”
孔子答应着“是是”,上了车,拱着两只手极恭敬的靠在横板〔7〕上;冉有〔8〕把
鞭子在空中一挥,嘴里喊一声“都”,车子就走动了。待到车子离开了大门十几步,老子才
回进自己的屋里去。
“先生今天好像很高兴,”庚桑楚看老子坐定了,才站在旁边,垂着手,说。“话说的
很不少……”
“你说的对。”老子微微的叹一口气,有些颓唐似的回答道。“我的话真也说的太多
了。”他又仿佛突然记起一件事情来,“哦,孔丘送我的一只雁鹅〔9〕,不是晒了腊鹅了
吗?你蒸蒸吃去罢。我横竖没有牙齿,咬不动。”
庚桑楚出去了。老子就又静下来,合了眼。图书馆里很寂静。只听得竹竿子碰着屋檐
响,这是庚桑楚在取挂在檐下的腊鹅。
一过就是三个月。老子仍旧毫无动静的坐着,好像一段呆木头。
“先生,孔丘来了哩!”他的学生庚桑楚,诧异似的走进来,轻轻的说。“他不是长久
没来了吗?这的来,不知道是怎的?……”
“请……”老子照例只说了这一个字。
“先生,您好吗?”孔子极恭敬的行着礼,一面说。
“我总是这样子,”老子答道。“长久不看见了,一定是躲在寓里用功罢?”
“那里那里,”孔子谦虚的说。“没有出门,在想着。想通了一点:鸦鹊亲嘴;鱼儿涂
口水;细腰蜂儿化别个;怀了弟弟,做哥哥的就哭。我自己久不投在变化里了,这怎么能够
变化别人呢!……”
“对对!”老子道。“您想通了!”
大家都从此没有话,好像两段呆木头。
大约过了八分钟,孔子这才深深的呼出了一口气,就起身要告辞,一面照例很客气的致
谢着老子的教训。
老子也并不挽留他。站起来扶着拄杖,一直送他到图书馆的大门外。孔子就要上车了,
他才留声机似的说道:
“您走了?您不喝点儿茶去吗?……”
孔子答应着“是是”,上了车,拱着两只手极恭敬的靠在横板上;冉有把鞭子在空中一
挥,嘴里喊一声“都”,车子就走动了。待到车子离开了大门十几步,老子才回进自己的屋
里去。
“先生今天好像不大高兴,”庚桑楚看老子坐定了,才站在旁边,垂着手,说。“话说
的很少……”
“你说的对。”老子微微的叹一口气,有些颓唐的回答道。“可是你不知道:我看我应
该走了。”〔10〕
“这为什么呢?”庚桑楚大吃一惊,好像遇着了晴天的霹雳。
“孔丘已经懂得了我的意思。他知道能够明白他的底细的,只有我,一定放心不下。我
不走,是不大方便的……”
“那么,不正是同道了吗?还走什么呢?”
“不,”老子摆一摆手,“我们还是道不同。譬如同是一双鞋子罢,我的是走流沙〔1
1〕,他的是上朝廷的。”
“但您究竟是他的先生呵!”
“你在我这里学了这许多年,还是这么老实,”老子笑了起来,“这真是性不能改,命
不能换了。你要知道孔丘和你不同:他以后就不再来,也再不叫我先生,只叫我老头子,背
地里还要玩花样了呀。”
“我真想不到。但先生的看人是不会错的……”
“不,开头也常常看错。”
“那么,”庚桑楚想了一想,“我们就和他干一下……”
老子又笑了起来,向庚桑楚张开嘴:
“你看:我牙齿还有吗?”他问。
“没有了。”庚桑楚回答说。
“舌头还在吗?”
“在的。”
“懂了没有?”
“先生的意思是说:硬的早掉,软的却在吗?”〔12〕
“你说的对。我看你也还不如收拾收拾,回家看看你的老婆去罢。但先给我的那匹青牛
〔13〕刷一下,鞍鞯晒一下。我明天一早就要骑的。”
老子到了函谷关〔14〕,没有直走通到关口的大道,却把青牛一勒,转入岔路,在城
根下慢慢的绕着。他想爬城。城墙倒并不高,只要站在牛背上,将身一耸,是勉强爬得上
的;但是青牛留在城里,却没法搬出城外去。倘要搬,得用起重机,无奈这时鲁般和墨翟
〔15〕还都没有出世,老子自己也想不到会有这玩意。总而言之:他用尽哲学的脑筋,只
是一个没有法。
然而他更料不到当他弯进岔路的时候,已经给探子望见,立刻去报告了关官。所以绕不
到七八丈路,一群人马就从后面追来了。那个探子跃马当先,其次是关官,就是关尹喜〔1
6〕,还带着四个巡警和两个签子手〔17〕。
“站住!”几个人大叫着。
老子连忙勒住青牛,自己是一动也不动,好像一段呆木头。
“阿呀!”关官一冲上前,看见了老子的脸,就惊叫了一声,即刻滚鞍下马,打着拱,
说道:“我道是谁,原来是老聃馆长。这真是万想不到的。”
老子也赶紧爬下牛背来,细着眼睛,看了那人一看,含含胡胡的说,“我记性坏……”
“自然,自然,先生是忘记了的。我是关尹喜,先前因为上图书馆去查《税收精义》,
曾经拜访过先生……”
这时签子手便翻了一通青牛上的鞍鞯,又用签子刺一个洞,伸进指头去掏了一下,一声
不响,橛着嘴走开了。
“先生在城圈边溜溜?”关尹喜问。
“不,我想出去,换换新鲜空气……”
“那很好!那好极了!现在谁都讲卫生,卫生是顶要紧的。不过机会难得,我们要请先
生到关上去住几天,听听先生的教训……”
老子还没有回答,四个巡警就一拥上前,把他扛在牛背上,签子手用签子在牛屁股上刺
了一下,牛把尾巴一卷,就放开脚步,一同向关口跑去了。
到得关上,立刻开了大厅来招待他。这大厅就是城楼的中一间,临窗一望,只见外面全
是黄土的平原,愈远愈低;天色苍苍,真是好空气。这雄关就高踞峻坂之上,门外左右全是
土坡,中间一条车道,好像在峭壁之间。实在是只要一丸泥就可以封住的〔18〕。
大家喝过开水,再吃饽饽。让老子休息一会之后,关尹喜就提议要他讲学了。老子早知
道这是免不掉的,就满口答应。于是轰轰了一阵,屋里逐渐坐满了听讲的人们。同来的八人
之外,还有四个巡警,两个签子手,五个探子,一个书记,账房和厨房。有几个还带着笔,
刀,木札〔19〕,预备抄讲义。
老子像一段呆木头似的坐在中央,沉默了一会,这才咳嗽几声,白胡子里面的嘴唇在动
起来了。大家即刻屏住呼吸,侧着耳朵听。只听得他慢慢的说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大家彼此面面相觑,没有抄。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接着说,“常有欲以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
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大家显出苦脸来了,有些人还似乎手足失措。一个签子手打了一个大呵欠,书记先生竟
打起磕睡来,哗啷一声,刀,笔,木札,都从手里落在席子上面了。
老子仿佛并没有觉得,但仿佛又有些觉得似的,因为他从此讲得详细了一点。然而他没
有牙齿,发音不清,打着陕西腔,夹上湖南音,“哩”“呢”不分,又爱说什么“[口而]
”:大家还是听不懂。可是时间加长了,来听他讲学的人,倒格外的受苦。
为面子起见,人们只好熬着,但后来总不免七倒八歪斜,各人想着自己的事,待到讲到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住了口了,还是谁也不动弹。老子等了一会,就加上一句道:
“[口而],完了!”
大家这才如大梦初醒,虽然因为坐得太久,两腿都麻木了,一时站不起身,但心里又惊
又喜,恰如遇到大赦的一样。
于是老子也被送到厢房里,请他去休息。他喝过几口白开水,就毫无动静的坐着,好像
一段呆木头。
人们却还在外面纷纷议论。过不多久,就有四个代表进来见老子,大意是说他的话讲的
太快了,加上国语不大纯粹,所以谁也不能笔记。没有记录,可惜非常,所以要请他补发些
讲义。
“来笃话啥西,俺实直头听弗懂!”账房说。〔21〕
“还是耐自家写子出来末哉。写子出来末,总算弗白嚼蛆一场哉[口宛]。阿是?”书记
先生道。〔22〕
老子也不十分听得懂,但看见别的两个把笔,刀,木札,都摆在自己的面前了,就料是
一定要他编讲义。他知道这是免不掉的,于是满口答应;不过今天太晚了,要明天才开手。
代表们认这结果为满意,退出去了。
第二天早晨,天气有些阴沉沉,老子觉得心里不舒适,不过仍须编讲义,因为他急于要
出关,而出关,却须把讲义交卷。他看一眼面前的一大堆木札,似乎觉得更加不舒适了。
然而他还是不动声色,静静的坐下去,写起来。回忆着昨天的话,想一想,写一句。那
时眼镜还没有发明,他的老花眼睛细得好像一条线,很费力;除去喝白开水和吃饽饽的时
间,写了整整一天半,也不过五千个大字。
“为了出关,我看这也敷衍得过去了。”他想。
于是取了绳子,穿起木札来,计两串,扶着拄杖,到关尹喜的公事房里去交稿,并且声
明他立刻要走的意思。
关尹喜非常高兴,非常感谢,又非常惋惜,坚留他多住一些时,但看见留不住,便换了
一副悲哀的脸相,答应了,命令巡警给青牛加鞍。一面自己亲手从架子上挑出一包盐,一包
胡麻,十五个饽饽来,装在一个充公的白布口袋里送给老子做路上的粮食。并且声明:这是
因为他是老作家,所以非常优待,假如他年纪青,饽饽就只能有十个了。〔23〕
老子再三称谢,收了口袋,和大家走下城楼,到得关口,还要牵着青牛走路;关尹喜竭
力劝他上牛,逊让一番之后,终于也骑上去了。作过别,拨转牛头,便向峻坂的大路上慢慢
的走去。
不多久,牛就放开了脚步。大家在关口目送着,去了两三丈远,还辨得出白发,黄袍,
青牛,白口袋,接着就尘头逐步而起,罩着人和牛,一律变成灰色,再一会,已只有黄尘滚
滚,什么也看不见了。
大家回到关上,好像卸下了一副担子,伸一伸腰,又好像得了什么货色似的,咂一咂
嘴,好些人跟着关尹喜走进公事房里去。
“这就是稿子?”账房先生提起一串木札来,翻着,说。
“字倒写得还干净。我看到市上去卖起来,一定会有人要的。”书记先生也凑上去,看
着第一片,念道:
“‘道可道,非常道’……哼,还是这些老套。真教人听得头痛,讨厌……”
“医头痛最好是打打盹。”账房放下了木札,说。
“哈哈哈!……我真只好打盹了。老实说,我是猜他要讲自己的恋爱故事,这才去听
的。要是早知道他不过这么胡说八道,我就压根儿不去坐这么大半天受罪……”
“这可只能怪您自己看错了人,”关尹喜笑道。“他那里会有恋爱故事呢?他压根儿就
没有过恋爱。”
“您怎么知道?”书记诧异的问。
“这也只能怪您自己打了磕睡,没有听到他说‘无为而无不为’。这家伙真是‘心高于
天,命薄如纸’,想‘无不为’,就只好‘无为’。一有所爱,就不能无不爱,那里还能恋
爱,敢恋爱?您看看您自己就是:现在只要看见一个大姑娘,不论好丑,就眼睛甜腻腻的都
像是你自己的老婆。将来娶了太太,恐怕就要像我们的账房先生一样,规矩一些了。”
窗外起了一阵风,大家都觉得有些冷。
“这老头子究竟是到那里去,去干什么的?”书记先生趁势岔开了关尹喜的话。
“自说是上流沙去的,”关尹喜冷冷的说。“看他走得到。外面不但没有盐,面,连水
也难得。肚子饿起来,我看是后来还要回到我们这里来的。”
“那么,我们再叫他著书。”账房先生高兴了起来。“不过饽饽真也太费。那时候,我
们只要说宗旨已经改为提拔新作家,两串稿子,给他五个饽饽也足够了。”
“那可不见得行。要发牢骚,闹脾气的。”
“饿过了肚子,还要闹脾气?”
“我倒怕这种东西,没有人要看。”书记摇着手,说。“连五个饽饽的本钱也捞不回。
譬如罢,倘使他的话是对的,那么,我们的头儿就得放下关官不做,这才是无不做,是一个
了不起的大人……”
“那倒不要紧,”账房先生说,“总有人看的。交卸了的关官和还没有做关官的隐士,
不是多得很吗?……”
窗外起了一阵风,括上黄尘来,遮得半天暗。这时关尹喜向门外一看,只见还站着许多
巡警和探子,在呆听他们的闲谈。
“呆站在这里干什么?”他吆喝道。“黄昏了,不正是私贩子爬城偷税的时候了吗?巡
逻去!”
门外的人们,一溜烟跑下去了。屋里的人们,也不再说什么话,账房和书记都走出去
了。关尹喜才用袍袖子把案上的灰尘拂了一拂,提起两串木札来,放在堆着充公的盐,胡
麻,布,大豆,饽饽等类的架子上。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作。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六年一月二十日上海《海燕》月刊第一期。
关于这篇小说,可参看《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关”》。
〔2〕老子春秋时楚国人,我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者。《史记·老子韩非列
传》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
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老子
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辶酋]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
‘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辶酋]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
其所终。”关于老聃其人其书的时代,孔丘曾否见过老聃,近代学者的看法不一。现存《老
子》(一名《道德经》),分《道经》、《德经》上下两篇,是战国时人编纂的传为老聃的
言论集。
〔3〕关于老聃接见孔丘时的情形,《庄子·田子方》中记有如下的传说:“孔子见老
聃,老聃新沐,方将被发而干,□然似非人;孔子便而待之,少焉见曰:‘丘也眩与?其信
然与?向者先生形体,掘(倔)若槁木,似遗物离人而立于独也。’”□然,晋代司马彪
注:“不动貌。”
〔4〕庚桑楚老聃弟子。《庄子·庚桑楚》中说:“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
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据司马彪注,“役”就是门徒、弟子。
〔5〕关于孔丘两次见老聃的传说,《庄子·天运》中有如下的描写:“孔子谓老聃
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
(熟)知其故矣。以奸(干)者七十二君,论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无所[金句]
用。甚矣夫,人之难说也,道之难明邪?’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也。夫六
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
夫白[儿鸟]之相视,眸子不运而风化;虫,雄鸣于上风,雌应于下风而风化;类,自为雌
雄,故风化。性不可易,命不可变,时不可止,道不可壅。苟得驿道,无自而不可;失焉
者,无自而可。’孔子不出,三月,复见,曰:‘丘得之矣。乌鹊孺,鱼傅沫,细要(腰)
者化,有弟而兄啼。久矣夫,丘不与化为人;不与化为人,安能化人?’老子曰:‘可,丘
得之矣。’”按关于上文中所说的“类”,《山海经·南山经》中有如下记载:“□爰之
山……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细要”,指细腰
蜂,即蜾蠃。我国有些古书中误认蜾蠃纯雌无雄,只有捕捉螟蛉来使它化为己子;所以小说
中译原句为“细腰蜂儿化别个”。风化,旧说是兽类雌雄相诱而化育的意思。
〔6〕图书馆《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老子曾作周室“守藏室之史”,司马贞《索
隐》:“藏室史乃周藏书室之史也。”藏书室是古代帝王收藏图书文献的地方;史,古代真
管图书、记事、历象的史官。
〔7〕横板古称为“轼”,即设置车厢前端供乘车者凭倚的横木。古人在车上用俯首凭
轼表示敬礼。
〔8〕冉有名求,春秋时鲁国人,孔丘弟子。《论语·子路》有“子适卫,冉有仆”的
记载;宋代朱熹注:“仆,御车也。”
〔9〕雁鹅古代士大夫初相见时,用雁作为礼物。《仪礼·士相见礼》:“下大夫相见
以雁。”清代王引之以为雁鹅即鹅(见《经义述闻》)。
〔10〕关于老聃西出函谷的原因,作者在《〈出关〉的“关”》中说,是为了孔丘的
几句话,又说,这是依据章太炎的意见;现摘录章著《诸子学略说》中有关一节于下:“老
子以其权术授之孔子,而征藏故书,亦悉为孔子诈取。孔子之权术,乃有过于老子者。孔学
本出于老,以儒道之形式有异,不欲崇奉以为本师;而惧老子发其覆也,于是说老子曰:
‘乌鹊孺,鱼傅沫,细要者化,有弟而兄□。’(原注:意谓己述六经,学皆出于老子,吾
书先成,子名将夺,无可如何也。)老子胆怯,不得不曲从其请。逢蒙杀羿之事,又其素所
怵惕也。胸有不平,欲一举发,而孔氏之徒遍布东夏,吾言朝出,首领可以夕断。于是西出
函谷,知秦地之无儒,而孔氏之无如我何,则始著《道德经》,以发其覆。借令其书早出,
则老子必不免于杀身,如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犹以争名致戮,而
况老子之陵驾其上者乎?(见一九○六年《国粹学报》第二年第四册)按章太炎的这种说
法,只是一种推测,鲁迅在《〈出关〉的“关”》中曾说,“我也并不信为一定的事实”。
〔11〕流沙古代指我国西北的沙漠地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裴[马因]《集解》
引刘向《列仙传》说:“老子西游,……(关令尹喜)与老子俱之流沙之西。”
〔12〕老聃和庚桑楚的这一段对话,是根据刘向《说苑·敬慎》中所载老聃和常枞的
一段问答:“常枞有疾,老子往问焉,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
‘然。’‘吾齿存乎?’老子曰:‘亡。’常枞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
也,岂非以其柔邪;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邪?’常枞曰:‘然。’”常枞,相传为老聃之
师。
〔13〕关于老聃骑青牛的传说,《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司马贞《索隐》引《列异
传》说:“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其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
〔14〕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县东北,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关城在谷中,
战国时秦国所置。
〔15〕鲁般和墨翟参看本书《非攻》及其有关的注。
〔16〕关尹喜相传为函谷关关尹。按《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并未叙明关吏姓名;
“喜”字应是动词,汉代人认为人名,所以称为关尹喜。《庄子·天下》称关尹、老聃二人
为“古之博大真人”;《吕氏春秋·不二》也有“老耽(聃)贵柔……关尹贵清”的话。
〔17〕签子手旧时称关卡上持铁签查验货物的人。
〔18〕一丸泥就可以封住形容函谷关的形势险要,用少数兵力即可扼守的意思。“丸
泥”,见《后汉书·隗嚣传》中王元对隗嚣说的话:“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
按我国古时用泥丸封缄木简,所以王元有丸泥封关的譬喻。
〔19〕笔、刀、木札我国古代还没有纸的时候,记事是用笔点漆写在竹简或木札上,
写错了就用刀削去,因而同时用这三种工具。
〔20〕自“道可道”至“众妙之门”,连成一段,是《老子》全书开始的一章。下文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全书最末一句。“无为而无不为”,是第四十八章中的一句。
〔21〕这句话间杂着南北方言,意思是:你在说些什么,我简直听不懂!
〔22〕这是苏州方言,意思是:还是你自己写出来吧。写了出来,总算不白白地瞎说
一场。是吧?
〔23〕这里说的“优待”老作家和下文的“提拔新作家”,是解放前出版商为了对作
家进行剥削常用的一种欺骗宣传,这里信笔予以讽刺。
发表评论
-
人生没有后悔药
2009-04-15 12:07 2218来源: http://www.JiaoYou8.c ... -
优秀是一种习惯
2009-03-09 10:34 1045"优秀是一种习惯",这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 ... -
没有我们的世界
2007-12-03 10:11 1833昨天去逛广州的书城,最近在读科普类的书籍,因此专门逛了科普区域 ... -
胆识也是一种能力[转 一个女程序员的创业人生]
2007-03-20 14:48 6662我在28岁生日那天电信一个副总劝我出来开公司算了,然后想了 ... -
转 IT职业规划堪忧
2007-03-06 10:07 7554工作的前一年半,我是雄心勃勃,信心十足,但这次跳槽后,几个月的 ... -
Seek the Best in Your Spouse
2007-02-06 09:17 1595转载自读者,行文不错--------------------- ... -
心态决定一切
2007-01-20 14:52 7482下面这些方法,是世界 ...
相关推荐
"古道西风瘦马"将人物置身于荒凉的旅途之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则直抒胸臆,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在写作手法上,马致远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以及对比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间接...
- **寓情于景**: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这些景物之中,如“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游子在异乡的艰辛处境,表达了内心的凄苦。 - **对比与反衬**:如“小桥流水人家”与“古道西风瘦马”的对比,以温馨宁静的生活...
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三句描绘了荒凉的秋日景象,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苍凉而恬静的氛围。这些景物的特点鲜明,枯藤...
曲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以及“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诗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浓厚的秋意和无尽的哀愁。枯藤、老树、昏鸦这些元素传达了生命的凋零和时光的...
该作品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一幅萧条、冷落的秋日景象,通过“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主题,展现了游子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3. 文学常识: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
正面描绘的“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夕阳西下”等景象,反映了诗人身处异乡的艰难与寂寞,而“小桥流水人家”则以侧面烘托的方式,暗示了诗人对故乡温暖生活的向往。这种对比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沉,让...
“古道西风瘦马”,刻画了在荒凉古道上,旅人骑着瘦弱的老马,顶着凄厉的西风孤独前行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了游子的孤苦与哀愁。 从“枯藤”、“昏鸦”这两个词中可以明显看出秋季的特征。这首小令运用了借景抒情的...
古道西风与瘦马,描绘了行旅艰难的场景,强化了作者的落魄感。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深远、悲凉的意境,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马致远,号东篱,生活在元朝,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
通过“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将自己的境遇具象化,刻画出一个在寒冷西风中骑着瘦弱马匹的旅人形象,强调了他身处异乡的艰辛。 此外,这首曲还巧妙地运用了衬托和对比的手法。以“枯藤老树昏鸦”为背景,与“小桥...
再以“古道西风瘦马”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寂感,而“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则将作者的羁旅之愁推向高潮,夕阳的余晖下,远方的游子心如刀绞,无尽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秋思》这首作品之所以能引起共鸣,就在于...
在《天净沙·秋思》的开头三句中,诗人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构建了一个荒凉凄清的秋日景象。枯藤缠绕的老树上,昏鸦在枝头哀鸣,这是一种典型的秋末景象,给人以悲凉之感。小桥流水、人家...
3. **古道西风瘦马**:“古道”代表了古老的、被人遗忘的道路;“西风”指的是秋季的风,给人以凉爽、寂寞之感;“瘦马”则是诗人自身困顿生活的象征。这句话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与孤独。 4. **夕阳西下,断肠人...
同时,这种有序的排列也暗含了作者情绪的变化,从藤缠树的静谧到古道西风的悲凉,从落日余晖的凄美到旅人断肠的无奈,层层递进,引导读者深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最后,马致远的白描手法使得《天净沙·秋思》具有了...
古道西风瘦马,则是旅人孤独与疲倦的写照。这些景物的描绘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感受,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触动,让人在品读之间,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哀愁。 夕阳西下的意象,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述,也隐喻着一天的...
诗中进一步描述了“古道西风瘦马”,这又是诗人自己心境的写照,古道的荒凉,西风的凛冽,瘦马的疲惫,无不映射着诗人内心的困顿与悲凉。而“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则是诗的高潮,夕阳预示着日暮途穷,而“断肠人...
- **“古道西风瘦马”**:古道、西风和瘦马共同构成了一幅行者独自行走在荒凉古道上的画面,凸显了旅途的艰辛。 - **“夕阳西下”**:夕阳落山不仅暗示了一天的结束,也象征着生命旅程的即将终结,增加了整首曲子的...
“古道西风瘦马”,诗人转而描述了自己旅途中所见的景物。古道可能代表了诗人一生的漂泊与沧桑,而西风则似乎在述说秋天的寒冷与时间的流逝。瘦马则是一种坚韧不拔的象征,也是诗人旅途艰辛与疲惫的写照。在这个画面...
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描绘出一幅萧瑟的秋日画卷,传达出深深的忧郁和离愁。 3. 冰雪、松、菊、梅、竹等意象则象征坚韧和高洁。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用冰心比喻纯洁无暇的...
8. 《天净沙·秋思》的意象分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直接点出了秋天的景象,与“夕阳”呼应的是“西风”,与“天涯”呼应的是“古道”,触发游子思乡之情的是“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