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旁观与偷窥
德鲁克自称是社会生态学家,是喧嚣社会的旁观者,这是一个相当高的自我评价。
旁观和偷窥,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厌倦了阳光下的做秀,渴望了解夜幕下的真实;都需要精良的技术、冷静的头脑和出世的心态;都需要在黑暗中深自缄默,禹禹独行。尤其重要的,旁观和偷窥的最终目的,都是见人之所未见。
德鲁克偷窥的对象是什么,这个问题出乎意料地难以回答。在德鲁克著作中,充斥了公司、组织、社会、知识工作者、企业家、未来、决策、创新、管理等概念。但是德鲁克最关心的,似乎并不是这些,在给他自己最喜欢的“旁观者”作序时写到:
引用
从我写第一本书开始(大约是50年前)至今,我所写的一切无不强调人的多变、多元,以及独特之处。
《旁观者》这本书是为我自己而作。然而这是一本有关“人”的书,不是以我自己为主题。
…
“社会科学”是无法传达出一个社会的内涵、风味以及现实的,正如光靠度量衡是无法说清一个人的长相与举止;同理,一张彩色照片拍得再好,也无法传达夏日亲身倘祥在绿色山丘的感觉。只有“社会图像”中的人物才能反映出社会的相貌。
…
社会终究是由许许多多的个人和他们的故事组合而成的。
德鲁克感兴趣的,是抽象意义上的人。悲天悯人的终极关怀,基本上是所有大师的招牌动作。斤斤计较于一己得失,视野不离身边三尺,就算目光如炬,也看不了多远。
“旁观者”偷窥了许多名人。德鲁克早就用不着靠贩卖名人隐私来养家糊口,正相反,因为旁观者,这些名人的名望才更长久。关注名人,只因为他们是人,又恰巧生活在德鲁克身边,在他视线所及的世界中悲喜浮沉。
德鲁克关注组织,因为人是组织的。关注的重点,是组织的责任。个人在组织中如何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这是组织对个人的责任。组织为社会做出了什么贡献,这是组织的社会责任。
德鲁克关注社会,因为人是社会的、组织是社会的。关注的重点,是社会的责任,是社会对人、对组织的责任。
旁观者需要尽可能地超越尘世趣味,爱因斯坦说:
引用
当我还是一个相当早熟的少年的时候,我就已经深切意识到,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无价值的。
旁观者大多孤独,尼采说:
引用
我需要孤独,就是说我需要恢复,需要回到我自己,回到自由的、轻扬的、爽朗的空气之呼吸。
德鲁克在14岁生日前的一个星期,惊觉自己已经成为一个旁观者。他在参加奥地利共和日游行的时候,突然脱离队伍,转身回家。德鲁克很是得意地写道:
引用
此时此刻,我觉得格外孤寂,渴望加入他们之中,同时却有一种飘飘然的快乐,以及无法形诸于言的得意…
我终于发现我不属于那一群人…
我发现自己是个旁观者。我们这种人天生如此,而非后天刻意培养出来的
每次看到这句话,总联想起钱钟书的名言:
引用
我们在创作中,想象力常常贫薄可怜,而一到回忆时,不论是几天还是几十年前、是自己还是旁人的事,想象力忽然丰富得可惊可喜以致可怕。
前半部分失之千里,后半部分差之毫厘,圣明如德鲁克老先生,也未能免俗啊。
偷窥总是伴随着爆料,越是猛料越要放在头版头条。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旁观者所思所想,如果真的藏之名山,如何传之其人呢。偷窥者一般自称是摄影家,自信一点的升级为艺术家,德鲁克自己喜欢的封号是作家,他也的确是一个高产的作家。
听听一个资深的旁观人士,对自己旁观心得的归纳吧。德鲁克在“我认为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中说:
引用
早在60年前,我就认识到管理已经成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器官和功能;
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而且是所有现代社会机构的管理器官,尽管管理一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企业上;
我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
我围绕着人与权力、价值观、结构和方式来研究这一学科;尤其是围绕着责任。管理学科真正把管理当作一门综合艺术来对待。
此段话源于那国毅博士2000年9月在美国德鲁克档案馆的发现,据说原文打印在德鲁克的私人信笺上,并有亲笔签名。
认识自己总是困难的,写在信笺边上的自我评价,可能是德鲁克一时兴致,在深思熟虑之前打的一个草稿。把德鲁克的贡献,仅仅局限在管理范畴,难免小看了这个大师中的大师。
德鲁克的文字激情四溢,39本书籍,也没有构建出严密的理论体系。德鲁克的贡献究竟在哪里,究竟应该如何理解他的思想,给后人的确留下了太多的误读空间。
分享到:
- 2006-12-16 23:02
- 浏览 2295
- 评论(0)
- 论坛回复 / 浏览 (0 / 2529)
- 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 ㈠ “听力障碍”症状误读:原文描述的“常听”并非偷听,而是指耳鸣或幻听,可能伴有恐惧感和坐卧不安,这与心神失常有关,可选用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等补益心气的方剂治疗。 - ㈡ “听”作为脉象考察的误读:...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迷幻陷阱——误读和异读》的PPT课件主要探讨了在语言学习中常见的误读和异读问题,这些情况常常在我们的日常交流和学习中出现,影响理解与表达的准确性。下面将详细阐述相关知识点。 ...
银行:存款利率上浮:市场的几个误读.pdf
1. **误读与异读概念** - **误读**:指在语言交际中,由于字形相近、多音字混淆或方言影响等因素,导致的读音错误。 - **异读**:同一个字在不同语境或不同地区存在两种或多种读音,可能是由于文读(书面语)和白...
- 学习目标可能包括理解误读与异读的概念,掌握常见误读字词,以及能够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 4. **双基要点**: - 双基一般指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此处可能是指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汉字读音规则和常用异读字...
此外,文章还回顾了心理学统计研究的经典文献《显著性误读:一个师生共存的问题》,该文献讨论了P值被误读和误导的情况,以及应当如何避免这些误解。结合美国统计学会的官方声明,作者提出了正确使用P值的建议,以...
2. **音近误读**:读音相近但声调不同的字,如“参与”的“与”误读为“yǔ”,“绮丽”的“绮”误读为“qí”。 3. **多音字误读**:根据语境变化的字音,如“自怨自艾”的“艾”误读为“ài”,“厦门”的“厦”...
中国资本市场—渐进与误读.docx
互联网的误读 《互联网的误读》是一本关于互联网和技术的书籍,它详细地介绍了互联网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以及互联网技术对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本书探讨了互联网的历史和现状,详细地介绍了互联网的起源...
6. **错误与误读处理**:如果在使用VDA推荐过程中发现错误或可能导致误解的情况,用户有责任及时反馈,以便VDA进行必要的澄清和修订。 7. **环保意识**:印刷在无氯漂白纸上,并且碳中和,表明VDA不仅关注产品质量...
【闽教版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案】是一个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英语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问候语、自我介绍以及常见的水果名称。以下是对教学内容的详细说明: 1.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学生应能理解...
这篇文档是关于中文中容易误读的单音字的总结,涵盖了多个领域的词汇,包括人物行为、自然现象、文化概念、情感表达等。这些词在日常使用中可能会因为发音相近或者字形相似而被混淆,因此正确掌握它们的读音至关重要...
7. **教学准备与流程**:课程设计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并设置了多环节的教学流程,如设疑导入、活动设计、学习收获交流等,确保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达到教学目的。 总的来说,这...
三是过度依赖技术,可能削弱教师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忽视了教育的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在信息时代确实需要提升信息素质,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其他教育元素。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将信息素质融入到全面的...
1. 多音误读:如“称”字的三种读音及其对应意义,通过理解字义和字音的关系来避免误读。 2. 偏旁误读:形声字因古今语音变化可能导致误读,如“干涸”的读音。 3. 形似误读:形似字的误读,如“证券”的读音。 4...
然而,由于语言的演变和语境的变化,许多古代诗词中的句子往往容易被当代读者误读。这种误读不仅影响了对诗词原意的理解,也可能在高考这一重要时刻造成不必要的失分。以下是对一些常被误读的诗句进行的详细解析,...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课千言万语总关“音”3第三节迷幻陷阱__“误读”和“异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难点一:形近误读与音近误读** 形近字是指字形相似的字,如“赝品”的“赝”(yàn)误读为“yīng”,“床笫”的“笫”(zǐ)误读为“dì”。音近字则是指读音相近但声调不同的字,例如“参与”的“与”误读为“yǔ...
这篇文档主要列举了一些容易被误读的中文单音字,并要求为它们标注正确的读音。在中文中,一些汉字由于其多音字性质或者方言差异,可能会被读者误读。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汉字及其常见读音: 1. 汗流浃背 (hàn liú ...
(英)詹姆斯·柯兰;互联网的误读(英)詹姆斯·柯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