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lin4k
  • 浏览: 29856 次
文章分类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沙市美食-过早篇

阅读更多

 

看到有人贴武汉小吃,俺实在不屑啊,贴下俺家乡的美食吧
首先说“过早”,沙市人管吃早点叫过早,管宵夜叫夜宵。先来看看沙市人民过早都吃些啥。
1、锅块(锅盔)
之所以把这个排在第一位,当然因为这是俺的最爱啊。传说锅块有上千年的历史,古代军队把这个当做行军的干粮。由于锅块是用死面做的(也就是不发酵,这是跟北方烧饼最大的区别),硬硬的,说不定打仗的时候还能拿来当盔甲,所以又叫做锅盔。
这东西虽然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是俺们沙市人善于在这平平无奇的外表下面营造惊奇。最早的锅块(当然是以我的生活经历而言,也就是7,80年代)基本上只有两种,一种是圆的,里面放红糖,还有一种是长的,没有馅,只在面里过点五香调料和葱花,然后吃的时候可以在上面再刷点豌豆酱,美味的很。锅块可以说伴我度过整个学生生涯,直到高中的时候,早点还经常吃这个。记得高二的时候,全市的锅块普遍涨价,从2毛5涨到3毛,唯有我一个同学住的稍微偏远的地方还是保持那个价格,而且味道很好,我为了每天从1元的早餐钱里省下来5毛钱,攒下来去买王朔全集,就每天多骑20分钟自行车去那个地方买2个2毛5的锅块当早餐。
后来上大学,大概是97年的夏天放暑假回家,欣然发现,传承了这么多年的锅块居然也革新了,不再只有以前那两种,开始出现了各种带馅料的,有五香猪肉的,还有放榨菜的,各式各样的,味道非常好。

记得有一次在西三旗的菜市场发现有个安徽人做烧饼,面是发过的,味道还可以。我就问他能不能加点馅进去,那小伙子愣愣的说,这个咋加馅啊。于是我立马跑到旁边的小白羊超市,买了一小袋榨菜,然后让他做了几个烧饼,把榨菜加进去。小伙子一边做一边说,这样砸吃啊。后来做出来一尝,虽然味道差很多,不过总算有了点沙市锅块的意思,也算过了过嘴瘾。


 

 

这个大概就是改良过的烧饼


 


2、方糕
这也是我小时候最常吃的早点之一。80年代中期的时候,正在上小学,住在厂里的生活区,那个时侯一大早就经常有老人推着个自行车,车后面一个大泡沫箱子,到处叫卖方糕。
方糕其实很小,里面放一点红糖。虽然制作简单,但是就算是现在,仍然觉得味道非常好。2006年带老婆孩子回家,中午吃完饭出去闲逛,欣喜的发现很多卖方糕的,一元钱4小块。跟孩子一人吃了4块,走一段,又发现一个卖方糕的,于是再吃,再走,再吃,居然也吃不腻。



 


3、豆腐圆子
这个不仅是早餐,上中学的时候也经常拿这个当午饭。主料当然是豆腐圆子,还要放上虾米、紫菜、咸萝卜干等数种辅料,也是美味的很啊。当然还要放豌豆酱。


 


 
4、圆豆泡糯米

这也是我的最爱之一,同样同时具有早点和午餐的功能。离家在外的时候,最想吃的家乡小吃里面,就有这个东西。曾经有一次,特地让父母从老家寄了点圆豆到北京,然后让老婆在家仿制。刚好那天来了两个同事,结果我们3个大男人,三下五除二就整整一个大砂锅的排骨圆豆汤就上糯米吃的干干净净。按他们的话说,光喝汤就能喝饱了,因为那个圆豆仿佛都已经化在汤里面了。




 


5、欢喜坨

这个东西北方也有类似的,但是北方的一般比较大,而且很厚实,但是味道反而差了很多。而沙市的欢喜坨,个头很小,而且里面有超过2/3是空心,但是味道却非常好。


 

6、糯米饺

这个上小学的时候经常吃,印象里一根的价格是1毛钱加1两粮票,现在想吃也吃不着了。



 
7、包面

很多外地人以为沙市的包面就和其他地方的混沌一样,其实区别还是很大的。因为沙市的混沌同样个头很小,面多馅少,再配上清淡的紫菜虾米汤,这样吃起来就不会让人发腻。

包面对我跟老婆来说很有纪念意义,当初我追她的时候,第一次请她吃饭,问她喜欢吃什么,她就说最喜欢吃我们沙市的包面,于是我就请她在江汉影都门口吃了碗2块5的包面。直到现在她还经常笑话我,说我只花了2块5的包面就把她骗到手了。

下面的图片好像都不太对,不能提现沙市包面面多肉少的特点 

 

8、米粉和面条

米粉和面条是沙市人过早最常吃的早点,花样繁多,如面有大连面、小连面、中连面、早堂面,还有后来从宜昌传入的燃面等等。在北京寻觅了很久,想找个和沙市米粉味道差不多的,后来无意中发现成都小吃的红烧牛肉河粉勉强能赶上沙市米粉的味道。

 

 

 

 

9、糯米包油条

沙市人吃的糯米包油条,比那些什么永和大王的肉松饭团要好次太多,不但有永和大王的放糖、放肉松的,还有放辣萝卜、炒胡椒等各种口味。通常是一些阿姨,推着个小车,车上一个大木桶盛糯米,一个小木格子,分成8格或者10格,每格一种佐料,要吃什么跟阿姨说就行,甚至还可以自定义几种佐料的组合,是不是比永和大王的饭团要好吃很多?不过在北京要过嘴瘾的时候,也只有拿永和大王的饭团来充数了。

 

10、顶顶糕

在老婆的娘家(安徽蚌埠)也有这个,制作方式基本上一样,拿个木模子,把拌好的面粉放进去,盖上一个木头盖子,蒸一下就可以掀开盖子,把成型的糕顶出来,所以叫顶顶糕。不过她们家的顶顶糕要大很多,而且没有馅,面也比较粗。而沙市的顶顶糕面很细,以红糖为馅,口感舒适,甜而不腻,非常可口。记得小时候看完电影从电影院出来,经常都会找个老大爷的摊子吃顶顶糕。也不给钱,说一声就开吃,一边吃一边跟老大爷说再来一个,老大爷做好一个就顶出来扔到碗里,吃的人就边吃边点。经常会很多人围在一起,于是老大爷还要负责平均分配,争取每个人都能轮流吃上,当然免不了偶尔要等一等。这样吃下来,很容易一个人能吃上十几二十个。

 

11、麻辣烫

说到沙市小吃,不提麻辣烫的话一定会被沙市人骂的。女人街的麻辣烫号称一绝,但我始终觉得没有以前我家楼下的小摊子上的味道好。那个摊子是我爸妈厂里的两口子下岗后开的,味道棒极了。那是2000年夏天,我辞职离开广东,带着当时的女朋友后来的老婆回家呆了个把月。那段时间几乎每天的晚餐就是麻辣烫,5块钱足够我们两个人吃饱。最难忘的就是他家的魔芋豆腐。

哦,好像跑题了,虽然沙市的麻辣烫非常好吃,但是还不至于吃这个当过早。不过这也算是沙市最出名的小吃之一,不提一下实在不行。

 

12、苕巴巴

这个名字可能有些人不好理解,如果说红薯面窝估计就知道了。就是把红薯切成很小的方块,用面粉裹到一起放油锅里炸。还有一种虾巴巴也类似,就是把小虾米用面粉裹在一起然后油炸。说到虾巴巴,我老婆的外婆是河南人,也会做这个。

 

 

13、糍粑

小时候吃的糍粑差不多有扑克牌那么大,现在的糍粑居然做成麻将那么大。唉,只能说沙市人太爱赌了。

 

14、米酒

四川人管这个叫醪糟。沙市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用酒曲做米酒,然后加些鸡蛋花、元宵什么的。说起来北京那家最出名的湖北菜连锁餐厅,除了米酒味道还可以,其他的菜做得都不咋的。

 

 

15、汽水巴巴

这个也是儿时的回忆之一,其实味道没有很特别的地方,但是经常也会回忆它那微甜略酸的味道,回味无穷。

 

16、热干面

说到沙市的热干面,个人感觉(武汉的兄弟不要拍砖,说了只是个人意见)比武汉的要好吃。武汉的热干面相对比较单一,味道比较重。沙市的热干面搞了些新花样,而且味道要中和一些,不腻。

 

 

17、糯米鸡

这是小学的时候很喜欢吃的早点之一,可惜后来很少见了。用糯米揉成团,裹上一些辣酱,外面包一层面粉,然后油炸。

 

18、油香

一直不明白油香里面为什么能做成那样软软的、香香的。

 

19、烧麦

感觉不像其他地方的那么腻。

 

 

20、油条

这个没啥特别的。

 

21、豆腐脑

这个要说也没啥特别,不过跟北方的唯一区别就是,沙市人吃的豆腐脑都是放糖的。

 

  • 大小: 26.8 KB
  • 大小: 102.2 KB
  • 大小: 56.2 KB
  • 大小: 79.4 KB
  • 大小: 125.2 KB
  • 大小: 198.7 KB
  • 大小: 152.1 KB
  • 大小: 107.8 KB
  • 大小: 94.2 KB
  • 大小: 73.9 KB
  • 大小: 27.3 KB
  • 大小: 108.6 KB
  • 大小: 103 KB
  • 大小: 116.1 KB
  • 大小: 104.9 KB
  • 大小: 78.5 KB
  • 大小: 64.8 KB
  • 大小: 136.4 KB
  • 大小: 55.8 KB
  • 大小: 96.4 KB
  • 大小: 85 KB
  • 大小: 71.2 KB
  • 大小: 47.9 KB
  • 大小: 118.9 KB
  • 大小: 113.4 KB
  • 大小: 58.1 KB
  • 大小: 98.8 KB
  • 大小: 51.8 KB
  • 大小: 21.6 KB
  • 大小: 29.9 KB
  • 大小: 32.5 KB
分享到:
评论
2 楼 xiaoxin5230 2011-11-09  
呵呵,沙市小吃我觉得是最好吃的,物美价廉
1 楼 colin4k 2009-02-25  
累死了,休息休息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