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901801 次
- 性别:
- 来自: 北京
-
文章分类
- 全部博客 (1095)
- 大数据存储 (76)
- 编程语言(Java&Scala) (46)
- 大数据建模 (33)
- 开发与管理 (8)
- 操作系统 (13)
- 实用代码集合 (25)
- 新技术研究 (15)
- 前端技术研究 (22)
- 物联网 (18)
- 兴趣探索 (15)
- 编程语言(Groovy&Grails) (92)
- 编程语言(RubyOnRails) (153)
- 个人收藏 (153)
- 技术管理 (12)
- 编程语言(Flex) (8)
- 架构和框架(GWT) (4)
- 数学和算法 (6)
- 人工智能(TensorFlow) (11)
- 编程语言(Python) (6)
- 移动开发 (4)
- 软件工程实践 (54)
- 个人感悟 (6)
- 职场感悟 (5)
- 行业经验 (23)
- 产品和运营 (10)
- 生活与随想 (155)
- 简单生活 (70)
- 天空的云 (53)
- 秋月春风 (14)
- 东逝水 (59)
- 浪花淘 (35)
- 白发渔樵 (4)
最新评论
-
cljhyjs:
今天看看在研究,已经安装好了,请问怎么一步一步使用呢?
Thingsboard -
yx200404:
说一下十维空间 -
Clear_Love:
设置了也报错
Xcode 7遇到 App Transport Security has blocked a cleartext HTTP 错误 -
wang263574375:
我想问的是,如果防火墙的设置不能改变,那么要怎么处理呢?
ORA-12571:TNS包写入程序失败 -
ralflsb:
SmartSVN 8.6
SmartSVN破解包
中国当下的互联网业界,两个被人熟知的名字在各自的领域都是响当当的,然而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他们的名字在很多场合被放在了一起,成为了可以互相比较的对象,这两个人就是小米创始人雷军和乐视创始人贾跃亭,一个典型的工程师,一个典型的商人。
为什么将两个人拿到一起来比较,不仅仅是二者所从事的事业,在具体业务层面有一定的交叉或者说直接竞争关系,更重要的是二者代表了两种思维模式,在当下的互联网产业中不断创新掘进的两种不同的,却又较为典型的发展路径。
一个工程师思维,通过抓住用户痛点,用极致体验思维做产品,一个商人思维,通过战略布局和资本杠杆做生意,他们之间的竞争和发展态势,是当下中国互联网生态发展阶段性转折和升级的一个现实案例。
诚然,二者的思维逻辑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二人在很多方面都拥有着共通性,比如对于现代营销手法的使用,无论是自我代言还是饥饿营销,无论是概念包装还是社会化营销手段使用等等。
然而,二者以及其背后的两大公司,小米和乐视今天的发展来看,二者的共性正在成为过去,二者基因层面的不同正在被显现,一个商人和一个工程师的故事,高潮部分正要开始上演。
商人的逻辑是系统性的,具有更多的战略性高度,具有生态化的特性,而工程师的思维虽然也具有闭环的基因(因为程序设计方面的客观要求),但是这种闭环往往在于具体的代码和产品等微观层面,无法跨越到宏观战略层面的系统性和生态化。
最近二者以及所在的公司有几件大事,乐视在香港发布了新一代的互联网电视,雷军接受了华尔街日报的采访(原文链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127308/1.html),乐视的发布会散出诸多新概念和革命性产品的信息,而雷军的采访真是回应其背后的小米缺乏创新后劲,遭遇曾经明星企业成长的烦恼,无法持续满足用户和行业的期望的解释,二者在这一刻出现了一些小小反向发展偏差。
废话少说,看看一个工程师与一个商人的创业故事究竟有着怎样的不同,又给我们旁观者怎样的启发和教育。
首先从乐视的香港发布会说起。
一、9·24发布会都发布了些什么?
9月24日,乐视在香港召集大量的媒体记者和合作伙伴,召开了一次盛大的新闻发布会,其中从9月21号到25号如此长的跨度里,完成了几次大型的发布会和媒体沟通活动,连续发布了诸多的新产品和新战略。
乐视此次首先从概念上,发布了其所所谓的超级电视3.0,宣布完成了其早前提出和多次宣传的生态闭环,顺便带来的是开始用生态闭环的营收补贴硬件成本,也开始硬件产品低于批量成本价销售的策略,之前一直是比较优势的,乐视会员收费模式也发生了大的变化,开始与硬件捆绑脱钩,并且经过小小的套餐模式的变化,从原来490一年的费用实质上降低成了190一年的价格。
在销售方面,财大气粗的乐视开始宣布现货供应所有新品,基本上消灭了饥饿营销,在具体销售模式上个新创造了O2O营销新模式,线上商城和线下实体店中所有的商品和服务同款、同质、同价,对于线下店的亏损由整个生态补贴完成,真正解决了传统企业电商发展过程中的线上线下利益诉求不一致的对抗现象。
以上是道哥的概要总结,也都是此次发布会的核心要点,至于为数不少的产品技术细节的东西就不一一列举了,只要稍微了解乐视,或者了解这个行业的人都能够明眼看出系列举措的大概几点核心信息。
其一,这是一次舆论阵地,或者行业话语权的争夺战,各种概念,各种战略名词满天飞,无论如何已经形成社会层面的广泛影响,当天的发布会信息已经在道哥的朋友圈刷屏了。
其二,在香港开如此规模大的发布会,直接目的就是给投资人看的,这也是贾跃亭作为一个商人想向资本市场发出的一个信号,也是其利用资本杠杆进行商业布局的具体表现。
其三,所有的一切,虽然没有直接针对所谓的竞争对手,但是在一般人看来,如果有所针对的话,那也明显是针对之前各种公关战的对象——小米,而且一些具体的创新举措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小米发起的有针对性的进攻。
二、明星企业小米成长的烦恼
再看看小米,之前所声称的要实现小米手机持续的创新增长,没有被兑现,虽然开了几次发布会,也没有什么惊世的新品面世,并且销量方面的增长数据已经下降到了33%左右的增长,相比2014年227%的增长来说,已经明显是从天堂回到现实。
另外,之前小米电视定价的超低策略,无法形成对于渠道商的利益刺激,也导致销量无法有一个提升,渠道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其积极性可想而知。而在内容版权的竞争过程中,缺乏长期积累和储备的小米,虽然通过聚合和整合多家视频平台以及供应商的内容,做到了暂时弥补内容的空白,但是一个硬件产品盈利能力在不断下降情况下,未来需要内容生态体系承担主体盈利任务的小米来说,这一缺失在未来所能够引发的后果也是十分之明显和危险的。
中国饥饿营销的始作俑者,虽然享尽了红利,随着极致创新产品等能够吸引眼球爆品的缺乏,其饥饿营销的红利也消失殆尽,急速的多元产业扩展,任何领域都进行涉猎和业务展开的做法,又让人怀疑会不会步子迈的太大会扯到蛋。
正在此时,乐视宣布其基于开放闭环的大屏互联网生态系统的打通,并且宣布在营销、硬件销售、补贴政策、会员收费等方面具体“超常”的举措,也在事实上占据了竞争的有利身位。
正当小米遭遇成长的烦恼之时,商人贾跃亭以及其怀着建基于大屏场景模式下的互联网生态体系日渐成熟,并且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商业模式的多元素,多主体的协同发展,生态闭环初步形成,而此时推出的乐视手机,其核心定位本质上并非一部通用型的手机,只是贾跃亭大屏互联网生态圈中一个遥控器,一个具备打电话功能的遥控器。
在9·24发布会上,乐视相关技术人员展示了其语音控制系统等在内的控制系统,包括手机与电视的互动交互技术,从正面确认了其手机定 位乐视整个生态体系的遥控器角色的初衷。
此举,在竞争的层次上,将手机的作用和地位做了稍稍的调整,在生态体系内部,乐视手机的作用和价值是绝对大的,而在其生态体系外部,手机已经不是和小米一个层次竞争的产品,并且无需派出手机与专攻手机市场的小米竞争,真正的避其锋芒,而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生态体系中的其它重要环节之上。
三、一个商人与一个工程师的基因差异
时至今日,去理解小米和乐视这两家企业,要回归到其两位核心精神领袖的基因层面去剖析理解才更具有说服力,从基因的层面上说,雷军出身一个码农,其具有的是工程师思维,产品思维,而贾跃亭山西晋商出身,其本质是一个商人,其格局更多时候是系统生态层面的一盘棋,一门生意的思维模式,真正将战略布局构建在一门生意,一盘系统的棋的角度。
此时乐视的生态升级战略发布,与小米成长的烦恼,从本质上说都源自其创始人一个商人和一个工程师思维的本质差异。
1、宏观战略布局的层面差异
在宏观战略布局上,工程师的落脚点是产品,只有产品才能够吸引到用户,只有具有极致体验的产品才是俘获用户芳心的秘密武器,崇尚的是工匠精神,因此,其必然坚持产品为王,体验为王,其生态布局的主体都围绕在不同类型的产品,满足用户不同层次需求的产品的多品类的布局上,因此进行硬件产品的多元拓展和布局就是其必然采取的策略。
反观商人思维,其核心落脚点在于垄断一个固定场景,或者一片市场的所有商业利益,通过商业模式的设计,抓住一个固定场景和新型市场机会领域的商机,宏观布局围绕这样的一个市场所需要的包括硬件产品、商业模式、资本结构、合作伙伴关系、资源流动模式、人才结构组成等多元的资源需求,用宏观战略布局的愿景吸引投资人的注意,在资本市场上寻求认可和认同之后,直接在资本层面发挥其杠杆作用,进行商业布局,直接用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宏观布局实现局部市场的绝对垄断。
从某种意义上说,工程师思维和商人思维在思维层面其实不是一个层次水平的竞争,商人思维是系统的闭环的,是宏观的高远的,而工程师虽然也是系统的,但是是围观和具体的。
2、核心愿景的确立和自身定位的差异
在核心诉求的描述层面,雷军以及旗下的小米,定位改变中国制造在世界产业格局中的角色,强调的是工业制造的升级带动,打了一个小小的民族牌,也为其赢得了不少来自政府层面的喝彩声,但是正式因此,也让其手机在专利市场领域,特别是针对国际市场领域的先天劣势暴露出来了,在一个老外掌控基本游戏规则的领域,进行所谓的升级和颠覆,不得不佩服其选择的勇气,但是现实的道路是曲折和难平的。
同样在核心诉求的描述层面,贾跃亭以及旗下的乐视,强调的是基于大屏场景环境下的互联网生态模式,通过模式的创新,在中国制造业以及国外先进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通过模式创新,形成新的商业价值空间,打的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民族牌,那就是在简单的制造层面上,中国一直扮演着世界经济秩序中简单制造的角色,而在商业模式创新,和游戏规则制定方面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而贾跃亭想告诉世人其要做的是在这个层面的颠覆世人认知的一次突破实验。
3、杠杆手段的使用方面和效率差异
工程师的雷军和商人的贾跃亭,都可以善用自己的媒体形象,实现对于C端用户的号动,并且拥有自我的个人品牌和产品品牌以及企业品牌,然而在具体层面,雷军所走的路线更加像面向C端的,所谓屌丝经济的代表,所谓的粉丝经济模式的鼻祖,2C模式痕迹十分显著;
而贾跃亭走的更多时候比较像2B的模式,通过资本杠杆,来撬动巨大的市场,其核心是高举高打,利用媒体营销手段和自我包装,包括自我形象包装和品牌包装等等,形成资本市场认同的模式规划,并通过资本手段推进整个计划,特别是在线下渠道拓展过程中,开辟的Lepar计划,更是将曾经服务于传统电视厂商的各级代理商,通过所谓的合伙人计划收至麾下,十足的高效。
雷军使用的大众路线,贾跃亭走的是资本路线,雷军造就的是产品的神话,粉丝的神话,而贾跃亭造就的时模式的神话,资本的神话。
4、具体操作方法的巨大差异
【壹】
在具体策略层面,乐视选择的是电视为核心中心主体的模式,基于场景的生态系统,而手机 定位其生态格局中的遥控器和协调工具的角色,生态模式打造先行,所谓的遥控器随后自然形成的模式。
而小米选择的是以作为遥控器身份存在的中心主体的把握,借以手机终端的控制力,最终穿插形成自己的硬件服务闭环生态系统,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手机内部的内容需求多元化,又无法形成诸如苹果APP STORE的应用生态,也使得其遥控器的手机本身没有更多的应用可以控制,其硬件铺开的面又十分的广泛,无法形成局部的聚焦,也无法形成遥控器的手机与生态体系中核心硬件的样板式的良性互动。
而一开始就进行生态布局的乐视,直接投入到其核心主打平台产品电视内容版权的积蓄和垄断,在一个简单的大屏生态细分领域形成火力的高度集中,最终成就生态布局核心平台和核心产品生态链条的完整,特别是在其自我掌控链条中的绝对优势地位,进攻的火力更像是狙击枪的打法,而雷军的小米更像是散弹枪的打法。
【贰】
小米和乐视都有一颗建立生态的初心,也都有着颠覆传统家电以及手机行业领域的野心,因此其战胜这样的存量市场,颠覆这个行业的核心模式一定是跨界打击的复合商业模式,对于硬件的交叉补贴策略,而在选择进行交叉补贴策略,或者补贴硬件策略,打价格战的战略选择方面,小米电视选择的是面世之初就进行低价策略,直接定价在批量成本线基础上,并通过饥饿营销造势来进行营销诉求大过销售诉求的行动,未能够在短时间内配套相应的现实补贴策略,发挥传统渠道商的价值,导致其销售数量无法在瞬间提升。
而乐视虽然也是低价,但是未曾在电视产品一开始就定价到批量成本价,而是通过长期积累的所谓内容优势,采取会员收费的方式保持硬件产品的一定利润率,也让这一部分的收益可以让更多的渠道商获得一定的好处,调动其积极性,而当其拥有了一定的存量用户基础和现实的品牌影响力的时候,再采取批量成本价策略,直接实现最后一击。
虽然道理都清楚,二者要走的路都差不多,但是在具体战术选择,在具体策略使用的时间节点和先后顺序上,乐视和小米以不同的时间顺序推出相应的策略,正如田忌赛马的道理,不同的排兵布阵顺序,成就的不是简单的表象不同,而是直接决定了最终的成败。
【叁】
在用人策略方面,工程师更多时候强调业务的专业性,强调兄弟情义,雷军选择的合伙人团队正是利用了雷军多年积累的人脉,让那些财务自由,无太多的经济困扰的,且拥有较强的行业积累的熟人加入到自我实现的一次互联网实验中。
典型的讲情怀的知识分子玩儿法,而商人贾跃亭所要完成的是直接在社会上选择那些为整个商业模式贡献力量的任何有价值的人才,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吸引不同的类型人才的进入,一切以商业价值最大化为最重要的标准,真正的商人视角下的用人策略。
每一次的人才引进举动,都能够引起轰动效果,并且顺带带动起来对于乐视战略布局和业务布局模式的巨大猜想和宣传效果,另外一个方面,能够定位到自己的宏观商业布局,对于传统力量,诸如电视渠道商的吸纳策略上,选择了合作中的竞争,而非全部的自力更生,号动社会资源的效率大大提高。
四、工程师思维面临升级的刚需
离钱最近就意味着离商业的本质更近,通过资本杠杆,围绕商业本质进行宏观布局和微观实践,是任何一个商业主体都无法回避的问题,绕不开意味着从任何其它渠道和手段入手的实践,都将回归到商业的本质。
无论你切入市场的角度有何不同,是媒体的角度,产品的角度还是渠道的角度,最终都不可避免回归商业的本质,商业的系统布局,产业链条的协调一致等等。
工程师的雷军通过产品的极致化体验赢得市场,赢得开门红,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需要更多自我的革新,成功升级工程师思维,将工程师思维在其战略布局中的巨大实质性影响进行更正和升级,才能够最快时间回归商业的本质,上升市场竞争为更高层次,更高维度的商业模式的竞争。
这一过程就如一个建筑工程队,在早期一直和砖头混凝土打交道,这个时候建筑工程师的作用和价值是巨大的,然而随着楼房的竣工,登场成为平台主角的应该是销售团队,进行产品的销售,再进而要实现主角向物业管理方的转换,这是必然的方向。
单纯去比较工程师思维和商人思维是没有价值的,因为根本就没有在一个层次上的两个问题,然而,一味的追求工程师思维,不能够升级思维到商业思维的本质,或许在不远的商业本质竞争格局中,再也无法实现突飞猛进的进步了。
当互联网影响我们日常生活层次和水平,以及影响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互联网本身日益成为一种基础设施,就如空气和水一样成为每一个人普通人可以善用的工具,其互联网产业兴盛之初产生的互联网思维,工程师思维,产品思维,在实践中依然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其价值却大不如以前,升级这种思维就成为一种必须,向平台思维,向生态思维,向商业思维的升级是必然的选择。
透过雷军的工程师角色,以及其工程师思维模式下造就的小米传奇,以及贾跃亭的商人角色,以及其商人思维模式下造就的乐视大屏互联网生态传奇的分析比较,能够看到的或许仅仅是一种“变与不变”的永恒话题。
商业的本质从来都没有发生变化,商业思维从竞争的维度上一定超出产品和技术层面,技术和产品层面的变化,虽然能够赢得一时之间的光鲜,最终会随着时间的变化重新回归最为核心的商业本质。
在追求不变的商业本质的过程中,可变的商业环境中的新思维和新机会,必然需要随着世事变化而不断升级新思维,回归商业本质的升级。
变与不变的争论和变化一直在发生,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何为变,何为不变,何时变,何时不变,是我们一直追寻和探寻的,却未必有永恒不变答案的真经。(完)
作者:道哥(栾春晖),自媒体人,华南创业新媒体闹客邦创始人(微信公众号:nockclub)
为什么将两个人拿到一起来比较,不仅仅是二者所从事的事业,在具体业务层面有一定的交叉或者说直接竞争关系,更重要的是二者代表了两种思维模式,在当下的互联网产业中不断创新掘进的两种不同的,却又较为典型的发展路径。
一个工程师思维,通过抓住用户痛点,用极致体验思维做产品,一个商人思维,通过战略布局和资本杠杆做生意,他们之间的竞争和发展态势,是当下中国互联网生态发展阶段性转折和升级的一个现实案例。
诚然,二者的思维逻辑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二人在很多方面都拥有着共通性,比如对于现代营销手法的使用,无论是自我代言还是饥饿营销,无论是概念包装还是社会化营销手段使用等等。
然而,二者以及其背后的两大公司,小米和乐视今天的发展来看,二者的共性正在成为过去,二者基因层面的不同正在被显现,一个商人和一个工程师的故事,高潮部分正要开始上演。
商人的逻辑是系统性的,具有更多的战略性高度,具有生态化的特性,而工程师的思维虽然也具有闭环的基因(因为程序设计方面的客观要求),但是这种闭环往往在于具体的代码和产品等微观层面,无法跨越到宏观战略层面的系统性和生态化。
最近二者以及所在的公司有几件大事,乐视在香港发布了新一代的互联网电视,雷军接受了华尔街日报的采访(原文链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127308/1.html),乐视的发布会散出诸多新概念和革命性产品的信息,而雷军的采访真是回应其背后的小米缺乏创新后劲,遭遇曾经明星企业成长的烦恼,无法持续满足用户和行业的期望的解释,二者在这一刻出现了一些小小反向发展偏差。
废话少说,看看一个工程师与一个商人的创业故事究竟有着怎样的不同,又给我们旁观者怎样的启发和教育。
首先从乐视的香港发布会说起。
一、9·24发布会都发布了些什么?
9月24日,乐视在香港召集大量的媒体记者和合作伙伴,召开了一次盛大的新闻发布会,其中从9月21号到25号如此长的跨度里,完成了几次大型的发布会和媒体沟通活动,连续发布了诸多的新产品和新战略。
乐视此次首先从概念上,发布了其所所谓的超级电视3.0,宣布完成了其早前提出和多次宣传的生态闭环,顺便带来的是开始用生态闭环的营收补贴硬件成本,也开始硬件产品低于批量成本价销售的策略,之前一直是比较优势的,乐视会员收费模式也发生了大的变化,开始与硬件捆绑脱钩,并且经过小小的套餐模式的变化,从原来490一年的费用实质上降低成了190一年的价格。
在销售方面,财大气粗的乐视开始宣布现货供应所有新品,基本上消灭了饥饿营销,在具体销售模式上个新创造了O2O营销新模式,线上商城和线下实体店中所有的商品和服务同款、同质、同价,对于线下店的亏损由整个生态补贴完成,真正解决了传统企业电商发展过程中的线上线下利益诉求不一致的对抗现象。
以上是道哥的概要总结,也都是此次发布会的核心要点,至于为数不少的产品技术细节的东西就不一一列举了,只要稍微了解乐视,或者了解这个行业的人都能够明眼看出系列举措的大概几点核心信息。
其一,这是一次舆论阵地,或者行业话语权的争夺战,各种概念,各种战略名词满天飞,无论如何已经形成社会层面的广泛影响,当天的发布会信息已经在道哥的朋友圈刷屏了。
其二,在香港开如此规模大的发布会,直接目的就是给投资人看的,这也是贾跃亭作为一个商人想向资本市场发出的一个信号,也是其利用资本杠杆进行商业布局的具体表现。
其三,所有的一切,虽然没有直接针对所谓的竞争对手,但是在一般人看来,如果有所针对的话,那也明显是针对之前各种公关战的对象——小米,而且一些具体的创新举措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小米发起的有针对性的进攻。
二、明星企业小米成长的烦恼
再看看小米,之前所声称的要实现小米手机持续的创新增长,没有被兑现,虽然开了几次发布会,也没有什么惊世的新品面世,并且销量方面的增长数据已经下降到了33%左右的增长,相比2014年227%的增长来说,已经明显是从天堂回到现实。
另外,之前小米电视定价的超低策略,无法形成对于渠道商的利益刺激,也导致销量无法有一个提升,渠道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其积极性可想而知。而在内容版权的竞争过程中,缺乏长期积累和储备的小米,虽然通过聚合和整合多家视频平台以及供应商的内容,做到了暂时弥补内容的空白,但是一个硬件产品盈利能力在不断下降情况下,未来需要内容生态体系承担主体盈利任务的小米来说,这一缺失在未来所能够引发的后果也是十分之明显和危险的。
中国饥饿营销的始作俑者,虽然享尽了红利,随着极致创新产品等能够吸引眼球爆品的缺乏,其饥饿营销的红利也消失殆尽,急速的多元产业扩展,任何领域都进行涉猎和业务展开的做法,又让人怀疑会不会步子迈的太大会扯到蛋。
正在此时,乐视宣布其基于开放闭环的大屏互联网生态系统的打通,并且宣布在营销、硬件销售、补贴政策、会员收费等方面具体“超常”的举措,也在事实上占据了竞争的有利身位。
正当小米遭遇成长的烦恼之时,商人贾跃亭以及其怀着建基于大屏场景模式下的互联网生态体系日渐成熟,并且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商业模式的多元素,多主体的协同发展,生态闭环初步形成,而此时推出的乐视手机,其核心定位本质上并非一部通用型的手机,只是贾跃亭大屏互联网生态圈中一个遥控器,一个具备打电话功能的遥控器。
在9·24发布会上,乐视相关技术人员展示了其语音控制系统等在内的控制系统,包括手机与电视的互动交互技术,从正面确认了其手机定 位乐视整个生态体系的遥控器角色的初衷。
此举,在竞争的层次上,将手机的作用和地位做了稍稍的调整,在生态体系内部,乐视手机的作用和价值是绝对大的,而在其生态体系外部,手机已经不是和小米一个层次竞争的产品,并且无需派出手机与专攻手机市场的小米竞争,真正的避其锋芒,而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生态体系中的其它重要环节之上。
三、一个商人与一个工程师的基因差异
时至今日,去理解小米和乐视这两家企业,要回归到其两位核心精神领袖的基因层面去剖析理解才更具有说服力,从基因的层面上说,雷军出身一个码农,其具有的是工程师思维,产品思维,而贾跃亭山西晋商出身,其本质是一个商人,其格局更多时候是系统生态层面的一盘棋,一门生意的思维模式,真正将战略布局构建在一门生意,一盘系统的棋的角度。
此时乐视的生态升级战略发布,与小米成长的烦恼,从本质上说都源自其创始人一个商人和一个工程师思维的本质差异。
1、宏观战略布局的层面差异
在宏观战略布局上,工程师的落脚点是产品,只有产品才能够吸引到用户,只有具有极致体验的产品才是俘获用户芳心的秘密武器,崇尚的是工匠精神,因此,其必然坚持产品为王,体验为王,其生态布局的主体都围绕在不同类型的产品,满足用户不同层次需求的产品的多品类的布局上,因此进行硬件产品的多元拓展和布局就是其必然采取的策略。
反观商人思维,其核心落脚点在于垄断一个固定场景,或者一片市场的所有商业利益,通过商业模式的设计,抓住一个固定场景和新型市场机会领域的商机,宏观布局围绕这样的一个市场所需要的包括硬件产品、商业模式、资本结构、合作伙伴关系、资源流动模式、人才结构组成等多元的资源需求,用宏观战略布局的愿景吸引投资人的注意,在资本市场上寻求认可和认同之后,直接在资本层面发挥其杠杆作用,进行商业布局,直接用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宏观布局实现局部市场的绝对垄断。
从某种意义上说,工程师思维和商人思维在思维层面其实不是一个层次水平的竞争,商人思维是系统的闭环的,是宏观的高远的,而工程师虽然也是系统的,但是是围观和具体的。
2、核心愿景的确立和自身定位的差异
在核心诉求的描述层面,雷军以及旗下的小米,定位改变中国制造在世界产业格局中的角色,强调的是工业制造的升级带动,打了一个小小的民族牌,也为其赢得了不少来自政府层面的喝彩声,但是正式因此,也让其手机在专利市场领域,特别是针对国际市场领域的先天劣势暴露出来了,在一个老外掌控基本游戏规则的领域,进行所谓的升级和颠覆,不得不佩服其选择的勇气,但是现实的道路是曲折和难平的。
同样在核心诉求的描述层面,贾跃亭以及旗下的乐视,强调的是基于大屏场景环境下的互联网生态模式,通过模式的创新,在中国制造业以及国外先进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通过模式创新,形成新的商业价值空间,打的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民族牌,那就是在简单的制造层面上,中国一直扮演着世界经济秩序中简单制造的角色,而在商业模式创新,和游戏规则制定方面的差距是十分巨大的,而贾跃亭想告诉世人其要做的是在这个层面的颠覆世人认知的一次突破实验。
3、杠杆手段的使用方面和效率差异
工程师的雷军和商人的贾跃亭,都可以善用自己的媒体形象,实现对于C端用户的号动,并且拥有自我的个人品牌和产品品牌以及企业品牌,然而在具体层面,雷军所走的路线更加像面向C端的,所谓屌丝经济的代表,所谓的粉丝经济模式的鼻祖,2C模式痕迹十分显著;
而贾跃亭走的更多时候比较像2B的模式,通过资本杠杆,来撬动巨大的市场,其核心是高举高打,利用媒体营销手段和自我包装,包括自我形象包装和品牌包装等等,形成资本市场认同的模式规划,并通过资本手段推进整个计划,特别是在线下渠道拓展过程中,开辟的Lepar计划,更是将曾经服务于传统电视厂商的各级代理商,通过所谓的合伙人计划收至麾下,十足的高效。
雷军使用的大众路线,贾跃亭走的是资本路线,雷军造就的是产品的神话,粉丝的神话,而贾跃亭造就的时模式的神话,资本的神话。
4、具体操作方法的巨大差异
【壹】
在具体策略层面,乐视选择的是电视为核心中心主体的模式,基于场景的生态系统,而手机 定位其生态格局中的遥控器和协调工具的角色,生态模式打造先行,所谓的遥控器随后自然形成的模式。
而小米选择的是以作为遥控器身份存在的中心主体的把握,借以手机终端的控制力,最终穿插形成自己的硬件服务闭环生态系统,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手机内部的内容需求多元化,又无法形成诸如苹果APP STORE的应用生态,也使得其遥控器的手机本身没有更多的应用可以控制,其硬件铺开的面又十分的广泛,无法形成局部的聚焦,也无法形成遥控器的手机与生态体系中核心硬件的样板式的良性互动。
而一开始就进行生态布局的乐视,直接投入到其核心主打平台产品电视内容版权的积蓄和垄断,在一个简单的大屏生态细分领域形成火力的高度集中,最终成就生态布局核心平台和核心产品生态链条的完整,特别是在其自我掌控链条中的绝对优势地位,进攻的火力更像是狙击枪的打法,而雷军的小米更像是散弹枪的打法。
【贰】
小米和乐视都有一颗建立生态的初心,也都有着颠覆传统家电以及手机行业领域的野心,因此其战胜这样的存量市场,颠覆这个行业的核心模式一定是跨界打击的复合商业模式,对于硬件的交叉补贴策略,而在选择进行交叉补贴策略,或者补贴硬件策略,打价格战的战略选择方面,小米电视选择的是面世之初就进行低价策略,直接定价在批量成本线基础上,并通过饥饿营销造势来进行营销诉求大过销售诉求的行动,未能够在短时间内配套相应的现实补贴策略,发挥传统渠道商的价值,导致其销售数量无法在瞬间提升。
而乐视虽然也是低价,但是未曾在电视产品一开始就定价到批量成本价,而是通过长期积累的所谓内容优势,采取会员收费的方式保持硬件产品的一定利润率,也让这一部分的收益可以让更多的渠道商获得一定的好处,调动其积极性,而当其拥有了一定的存量用户基础和现实的品牌影响力的时候,再采取批量成本价策略,直接实现最后一击。
虽然道理都清楚,二者要走的路都差不多,但是在具体战术选择,在具体策略使用的时间节点和先后顺序上,乐视和小米以不同的时间顺序推出相应的策略,正如田忌赛马的道理,不同的排兵布阵顺序,成就的不是简单的表象不同,而是直接决定了最终的成败。
【叁】
在用人策略方面,工程师更多时候强调业务的专业性,强调兄弟情义,雷军选择的合伙人团队正是利用了雷军多年积累的人脉,让那些财务自由,无太多的经济困扰的,且拥有较强的行业积累的熟人加入到自我实现的一次互联网实验中。
典型的讲情怀的知识分子玩儿法,而商人贾跃亭所要完成的是直接在社会上选择那些为整个商业模式贡献力量的任何有价值的人才,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吸引不同的类型人才的进入,一切以商业价值最大化为最重要的标准,真正的商人视角下的用人策略。
每一次的人才引进举动,都能够引起轰动效果,并且顺带带动起来对于乐视战略布局和业务布局模式的巨大猜想和宣传效果,另外一个方面,能够定位到自己的宏观商业布局,对于传统力量,诸如电视渠道商的吸纳策略上,选择了合作中的竞争,而非全部的自力更生,号动社会资源的效率大大提高。
四、工程师思维面临升级的刚需
离钱最近就意味着离商业的本质更近,通过资本杠杆,围绕商业本质进行宏观布局和微观实践,是任何一个商业主体都无法回避的问题,绕不开意味着从任何其它渠道和手段入手的实践,都将回归到商业的本质。
无论你切入市场的角度有何不同,是媒体的角度,产品的角度还是渠道的角度,最终都不可避免回归商业的本质,商业的系统布局,产业链条的协调一致等等。
工程师的雷军通过产品的极致化体验赢得市场,赢得开门红,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需要更多自我的革新,成功升级工程师思维,将工程师思维在其战略布局中的巨大实质性影响进行更正和升级,才能够最快时间回归商业的本质,上升市场竞争为更高层次,更高维度的商业模式的竞争。
这一过程就如一个建筑工程队,在早期一直和砖头混凝土打交道,这个时候建筑工程师的作用和价值是巨大的,然而随着楼房的竣工,登场成为平台主角的应该是销售团队,进行产品的销售,再进而要实现主角向物业管理方的转换,这是必然的方向。
单纯去比较工程师思维和商人思维是没有价值的,因为根本就没有在一个层次上的两个问题,然而,一味的追求工程师思维,不能够升级思维到商业思维的本质,或许在不远的商业本质竞争格局中,再也无法实现突飞猛进的进步了。
当互联网影响我们日常生活层次和水平,以及影响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互联网本身日益成为一种基础设施,就如空气和水一样成为每一个人普通人可以善用的工具,其互联网产业兴盛之初产生的互联网思维,工程师思维,产品思维,在实践中依然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其价值却大不如以前,升级这种思维就成为一种必须,向平台思维,向生态思维,向商业思维的升级是必然的选择。
透过雷军的工程师角色,以及其工程师思维模式下造就的小米传奇,以及贾跃亭的商人角色,以及其商人思维模式下造就的乐视大屏互联网生态传奇的分析比较,能够看到的或许仅仅是一种“变与不变”的永恒话题。
商业的本质从来都没有发生变化,商业思维从竞争的维度上一定超出产品和技术层面,技术和产品层面的变化,虽然能够赢得一时之间的光鲜,最终会随着时间的变化重新回归最为核心的商业本质。
在追求不变的商业本质的过程中,可变的商业环境中的新思维和新机会,必然需要随着世事变化而不断升级新思维,回归商业本质的升级。
变与不变的争论和变化一直在发生,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何为变,何为不变,何时变,何时不变,是我们一直追寻和探寻的,却未必有永恒不变答案的真经。(完)
作者:道哥(栾春晖),自媒体人,华南创业新媒体闹客邦创始人(微信公众号:nockclub)
发表评论
-
89岁爷爷视角下的人生
2018-10-09 14:49 469十一回家看89岁的爷爷, 爷爷身体还算硬朗, 只是眼睛已经看不 ... -
尼玛,天凉好个秋。
2018-06-26 14:37 309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不见五陵豪杰墓, 无花无酒 ... -
未来大势
2018-06-26 12:33 381物联延伸互联, 数据驱动智能, 块链重构关系, 合纵连横跃迁。 ... -
喧嚣中的孤独
2018-04-21 17:41 325窗外春雨滴滴答答下了一天, 小曦曦在我边上拿着小鸡玩具,在叽叽 ... -
关于IT运维的那些事
2018-04-13 12:18 495关于IT运维的那些事 系统运维五大要素 -
难念的经
2018-03-27 12:13 422“笑你我枉花光心计 爱 ... -
关于生命
2018-02-24 16:14 419今年去姥爷家,感触比较深刻。 96岁的姥爷能力越来越弱,躺在床 ... -
snmp根据MAC查询出所接交换机端口
2018-01-17 17:36 410snmp根据MAC查询出所接交换机端口 使用SNMP端 ... -
运维工程师主要工作是做什么?
2018-01-09 17:58 679运维工程师主要工作是做什么? -
得道会怎么样?
2018-01-09 15:02 430得道会怎么样? -
如何理解「朝闻道,夕死可矣」?
2018-01-09 15:12 470如何理解「朝闻道,夕死可矣」? -
我国“十三五”国家大数据战略离不开专业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运维服务
2017-11-21 15:35 498我国“十三五”国家大数据战略离不开专业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运维服 ... -
趣谈大数据:大数据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2017-11-20 18:10 450趣谈大数据:大数据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
关于聊天的一些技巧和精髓
2017-11-13 11:11 417尽量找到级别、境界比你高的人来聊。 那样才能聊出很多深东西。 ... -
试剂检测
2017-10-31 15:00 332试剂检测 -
李开复:AI应用将出现四波浪潮 互联网公司占大便宜
2017-10-29 18:42 424李开复:AI应用将出现四波浪潮 互联网公司占大便宜 -
新绎健康
2017-10-29 18:16 14新绎健康 -
规模已超三千亿!中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现状如何?
2017-10-27 17:52 434(论文)大数据癌症风险预测系统 规模已超三千亿!中国肿瘤医疗 ... -
Apollo(MQTT) 简介和源码搭建
2017-10-26 14:47 422Apollo(MQTT) 简介和源码搭建 MQTT协议之 A ... -
win10开始菜单打不开了,我屮艸芔茻
2017-10-26 14:30 1208妈蛋的, 安装了电脑管 ...
相关推荐
法拉第电动汽车FF91是贾跃亭最新的翻身牌,它不仅具有颠覆性的产品特点,同时也展现了贾跃亭的创新精神和技术实力。本文将从车身设计、灯光系统、车辆性能、智能配置等方面详细介绍FF91的技术创新和性能配置。 一、...
乐视网退市与贾跃亭个人破产重组,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市场中法律监管的严格性和重要性。监管机构通过规定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行为等,以保证资本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公司,监管机构会...
在描述中,我们看到了贾跃亭在美国洛杉矶的Faraday Future总部召开的债权人大会,这表明了其在海外寻求支持和重组的积极动作。而乐视网股票的流拍,则暗示了其国内资产面临的困境。 破产重整知识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
个人信用和企业均告破产的前乐视汽车创始人贾跃亭,也在计划造车。 全球第一手机品牌苹果及其代工厂富士康,也在酝酿造车计划。苹果欲将软硬件一体化的iOS生态全面扩张到汽车领域;富士康则希望将此前在手机代工...
而“汽车技术”则强调了新造车势力在技术层面面临的挑战,如何在短时间内缩小与传统汽车制造商在车型开发、制造工艺和成本控制上的差距。 部分内容展示了新造车势力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如零跑汽车接受红杉...
3. **智能手机与科技创新**:雷军的小米科技,以其智能手机业务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财富,反映出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硬件市场的快速发展。而汪滔的大疆创新,作为无人机领域的领头羊,展示了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实力...
在企业规模扩大过程中,贾跃亭可能过于自信于新业务能够迅速盈利,而忽视了现金流管理和风险控制。过度自信可能导致管理层低估了投资新项目所需的资金量,以及新业务市场接受度和竞争状况的不确定性,这使得企业在...
在战略层面,乐视网试图打造“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生态系统,以内容为起点,通过终端设备和技术提升用户黏性,吸引会员收入和广告投放,进而拓展更多应用和服务。然而,实践中各板块并未形成有机整体,尤其是...
对于乐视来说,它需要在保证充足现金流的同时,对其业务板块进行战略性调整和优化,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此外,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也必须加强,以确保资金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 乐视的案例也给其他...
事件图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尤其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百度的事件图谱技术及其应用。 事件图谱是一种以事件为中心的知识网络,它包含了事件本身、事件的属性以及...
这家公司在电动汽车行业具有相当的关注度,尽管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财务和生产上的挑战。 3. 文档法律声明相关知识点:文档中明确指出,其中的信息是高度保密的,并且未经授权不得分发给其他人员。此外,文档...
- **团队构成**:列出的团队成员包括李彦宏、李昕晢、罗永浩和贾跃亭,这些均为知名企业家,表明团队具备强大的领导力和创新能力。在汽车行业的商业计划中,他们可能分别负责公司的战略规划、财务管理、产品设计和...
虽然有报道称FF91的生产计划出现调整,产能从15万辆缩减至1万辆,但FF和其投资人贾跃亭坚决否认了这些传言,强调FF91会按时交付,并表示工厂建设正在按照新的规划推进,旨在尽快实现FF91的量产目标。 总体来说,新...
3. **团队介绍**:"1.3 团队介绍"是展示团队成员及其专长的地方,例如李彦宏、李昕晢、罗永浩和贾跃亭等人的角色和贡献。团队的专业背景和经验对于潜在投资者或合作伙伴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执行...
在咖啡厅的经营中,项目介绍通常是阐述业务理念、目标市场和团队构成的关键部分。例如,罗永浩创立锤子科技的经验可能暗示着创新和独特设计的重要性;贾跃亭的乐视控股则展示了跨领域发展的可能性;李彦宏的百度公司...
然而,无论是传统电视厂商还是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在这个广阔的市场空间中都有可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机会。 #### 六、智能电视的盈利模式与前景 对于从未涉足家电领域的互联网企业而言,发展智能电视能否盈利是...
- **团队介绍**:介绍关键团队成员及其专业背景,例如,李彦宏、李昕晢、罗永浩和贾跃亭等可能的角色,强调他们的经验和专长对项目成功的重要性。 - **项目愿景**:设定明确的愿景,如成为共享经济的领导者,通过...
企业要在扩大产能和市场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同时必须持续在研发上进行投入,保持技术的领先地位。资金链的稳定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无论是投资者还是政策制定者,都应慎重考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1. 行业动态:文中提及了电气设备行业在2018年的投资评级和行业评级情况,表明了投资者对行业持有的乐观态度。 2. 行业研究报告:引用了多份行业研究报告,比如关注新能源配额制、消费电池的发展以及动力电池变化,...
如李彦宏作为艺术总监可能负责设计和用户体验,李昕晢可能负责市场营销与销售,罗永浩可能主管公关工作,贾跃亭则可能担任设计师,确保产品设计符合市场需求。 - **项目愿景**:项目愿景定义了项目长远的目标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