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2016年互联网金融都有哪些监管政策

阅读更多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保护出借人、借款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及相关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投融资需求,根据《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总体要求和监管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国境内从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活动,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本办法所称网络借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个体包含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是指依法设立,专门从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活动的金融信息中介公司。该类机构以互联网为主要渠道,为借款人与出借人(即贷款人)实现直接借贷提供信息搜集、信息公布、资信评估、信息交互、借贷撮合等服务。

 

  本办法所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是指各省级人民政府承担地方金融监管职责的部门。

 

  第三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按照依法、诚信、自愿、公平的原则为借款人和出借人提供信息服务,维护出借人与借款人合法权益,不得提供增信服务,不得直接或间接归集资金,不得非法集资,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借款人与出借人遵循借贷自愿、诚实守信、责任自负、风险自担的原则承担借贷风险。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承担客观、真实、全面、及时进行信息披露的责任,不承担借贷违约风险。

 

  第四条 按照《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鼓励创新、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依法监管、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的监管原则,落实各方管理责任。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及其派出机构负责制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监督管理制度,并实施行为监管。各省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机构监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涉及的电信业务进行监管。公安部牵头负责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互联网服务进行安全监管,依法查处违反网络安全监管的违法违规活动,打击网络借贷涉及的金融犯罪及相关犯罪。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对金融信息服务、互联网信息内容等业务进行监管。

 

  第二章 备案管理

 

  第五条 拟开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应当在领取营业执照后,于10个工作日以内携带有关材料向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备案登记。

 

  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负责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办理备案登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提交的备案登记材料齐备时予以受理,并在各省(区、市)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备案登记手续。备案登记不构成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经营能力、合规程度、资信状况的认可和评价。

 

  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有权根据本办法和相关监管规则对备案登记后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分类,并及时将备案登记信息及分类结果在官方网站上公示。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完成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备案登记后,应当按照通信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申请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未按规定申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的,不得开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评估分类等具体细则另行制定。

 

  第六条 开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的机构,应当在经营范围中实质明确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七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以内向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报告并进行备案信息变更。

 

  第八条 经备案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拟终止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的,应当在终止业务前提前至少10个工作日,书面告知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并办理备案注销。

 

  经备案登记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依法解散或者依法宣告破产的,除依法进行清算外,由工商登记注册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注销其备案。

 

  第三章 业务规则与风险管理

 

  第九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依据法律法规及合同约定为出借人与借款人提供直接借贷信息的采集整理、甄别筛选、网上发布,以及资信评估、借贷撮合、融资咨询、在线争议解决等相关服务;

 

  (二)对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格条件、信息的真实性、融资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必要审核;

 

  (三)采取措施防范欺诈行为,发现欺诈行为或其他损害出借人利益的情形,及时公告并终止相关网络借贷活动;

 

  (四)持续开展网络借贷知识普及和风险教育活动,加强信息披露工作,引导出借人以小额分散的方式参与网络借贷,确保出借人充分知悉借贷风险;

 

  (五)按照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要求报送相关信息,其中网络借贷有关债权债务信息要及时向有关数据统计部门报送并登记;

 

  (六)妥善保管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料和交易信息,不得删除、篡改,不得非法买卖、泄露出借人与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和交易信息;

 

  (七)依法履行客户身份识别、可疑交易报告、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等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义务;

 

  (八)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防范查处金融违法犯罪相关工作;

 

  (九)按照相关要求做好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相关工作;

 

  (十)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工商登记注册地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从事或者接受委托从事下列活动:

 

  (一)为自身或变相为自身融资;

 

  (二)直接或间接接受、归集出借人的资金;

 

  (三)直接或变相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

 

  (四)自行或委托、授权第三方在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电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场所进行宣传或推介融资项目;

 

  (五)发放贷款,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六)将融资项目的期限进行拆分;

 

  (七)自行发售理财等金融产品募集资金,代销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等金融产品;

 

  (八)开展类资产证券化业务或实现以打包资产、证券化资产、信托资产、基金份额等形式的债权转让行为;

 

  (九)除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允许外,与其他机构投资、代理销售、经纪等业务进行任何形式的混合、捆绑、代理;

 

  (十)虚构、夸大融资项目的真实性、收益前景,隐瞒融资项目的瑕疵及风险,以歧义性语言或其他欺骗性手段等进行虚假片面宣传或促销等,捏造、散布虚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损害他人商业信誉,误导出借人或借款人;

 

  (十一)向借款用途为投资股票、场外配资、期货合约、结构化产品及其他衍生品等高风险的融资提供信息中介服务;

 

  (十二)从事股权众筹等业务;

 

  (十三)法律法规、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禁止的其他活动。

 

  第十一条 参与网络借贷的出借人与借款人应当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核实的实名注册用户。

 

  第十二条 借款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用户信息及融资信息;

 

  (二)提供在所有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未偿还借款信息;

 

  (三)保证融资项目真实、合法,并按照约定用途使用借贷资金,不得用于出借等其他目的;

 

  (四)按照约定向出借人如实报告影响或可能影响出借人权益的重大信息;

 

  (五)确保自身具有与借款金额相匹配的还款能力并按照合同约定还款;

 

  (六)借贷合同及有关协议约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三条 借款人不得从事下列行为:

 

  (一)通过故意变换身份、虚构融资项目、夸大融资项目收益前景等形式的欺诈借款;

 

  (二)同时通过多个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或者通过变换项目名称、对项目内容进行非实质性变更等方式,就同一融资项目进行重复融资;

 

  (三)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以外的公开场所发布同一融资项目的信息;

 

  (四)已发现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中含有本办法第十条所列内容,仍进行交易;

 

  (五)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禁止从事的其他活动。

 

  第十四条 参与网络借贷的出借人,应当具备投资风险意识、风险识别能力、拥有非保本类金融产品投资的经历并熟悉互联网。

 

  第十五条 参与网络借贷的出借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向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身份等信息;

 

  (二)出借资金为来源合法的自有资金;

 

  (三)了解融资项目信贷风险,确认具有相应的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

 

  (四)自行承担借贷产生的本息损失;

 

  (五)借贷合同及有关协议约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六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在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电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场所只能进行信用信息采集、核实、贷后跟踪、抵质押管理等风险管理及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明确的部分必要经营环节。

 

  第十七条 网络借贷金额应当以小额为主。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根据本机构风险管理能力,控制同一借款人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及不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防范信贷集中风险。

 

  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同一自然人在不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借款总余额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不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借款总余额不超过人民币500万元。

 

  第十八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按照国家网络安全相关规定和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开展信息系统定级备案和等级测试,具有完善的防火墙、入侵检测、数据加密以及灾难恢复等网络安全设施和管理制度,建立信息科技管理、科技风险管理和科技审计有关制度,配置充足的资源,采取完善的管理控制措施和技术手段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健运行,保护出借人与借款人的信息安全。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记录并留存借贷双方上网日志信息,信息交互内容等数据,留存期限为自借贷合同到期起5年;每两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的安全评估,接受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的信息安全检查和审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成立两年以内,应当建立或使用与其业务规模相匹配的应用级灾备系统设施。

 

  第十九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为单一融资项目设置募集期,最长不超过20个工作日。

 

  第二十条 借款人支付的本金和利息应当归出借人所有。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与出借人、借款人另行约定费用标准和支付方式。

 

  第二十一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加强与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征信机构等的业务合作,依法提供、查询和使用有关金融信用信息。

 

  第二十二条 各方参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需要对出借人与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和交易信息等使用电子签名、电子认证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及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的法律效力。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使用第三方数字认证系统,应当对第三方数字认证机构进行定期评估,保证有关认证安全可靠并具有独立性。

 

  第二十三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技术,记录并妥善保存网络借贷业务活动数据和资料,做好数据备份。保存期限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及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的要求。借贷合同到期后应当至少保存5年。

 

  第二十四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暂停、终止业务时应当至少提前10个工作日通过官方网站等有效渠道向出借人与借款人公告,并通过移动电话、固定电话等渠道通知出借人与借款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暂停或者终止,不影响已经签订的借贷合同当事人有关权利义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因解散或宣告破产而终止的,应当在解散或破产前,妥善处理已撮合存续的借贷业务,清算事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清算时,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金分别属于出借人与借款人,不属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财产,不列入清算财产。

 

  第四章 出借人与借款人保护

 

  第二十五条 未经出借人授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代出借人行使决策。

 

  第二十六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向出借人以醒目方式提示网络借贷风险和禁止性行为,并经出借人确认。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对出借人的年龄、财务状况、投资经验、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等进行尽职评估,不得向未进行风险评估的出借人提供交易服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出借人实行分级管理,设置可动态调整的出借限额和出借标的限制。

 

  第二十七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加强出借人与借款人信息管理,确保出借人与借款人信息采集、处理及使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及其资金存管机构、其他各类外包服务机构等应当为业务开展过程中收集的出借人与借款人信息保密,未经出借人与借款人同意,不得将出借人与借款人提供的信息用于所提供服务之外的目的。

 

  在中国境内收集的出借人与借款人信息的储存、处理和分析应当在中国境内进行。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向境外提供境内出借人和借款人信息。

 

  第二十八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实行自身资金与出借人和借款人资金的隔离管理,并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金存管机构。

 

  第二十九条 出借人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之间、出借人与借款人之间、借款人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之间等纠纷,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一)自行和解;

 

  (二)请求行业自律组织调解;

 

  (三)向仲裁部门申请仲裁;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章 信息披露

 

  第三十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在其官方网站上向出借人充分披露借款人基本信息、融资项目基本信息、风险评估及可能产生的风险结果、已撮合未到期融资项目资金运用情况等有关信息。

 

  披露内容应符合法律法规关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一条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及时在其官方网站显著位置披露本机构所撮合借贷项目等经营管理信息。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在其官方网站上建立业务活动经营管理信息披露专栏,定期以公告形式向公众披露年度报告、法律法规、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定期对本机构出借人与借款人资金存管、信息披露情况、信息科技基础设施安全、经营合规性等重点环节实施审计,并且应当聘请有资质的信息安全测评认证机构定期对信息安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艾瑞】2016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pdf

    《艾瑞2016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揭示了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变革与挑战。这份报告详尽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指出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金融业的机遇与风险并存。 报告首先提到“浪潮褪去:互联网...

    艾瑞:2016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pdf

    中国互联网金融在2016年经历了一系列重要变革和发展,本报告详细回顾了这一时期的行业动态,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 首先,“浪潮褪去:互联网金融概念的破灭”部分揭示了互联网金融行业在经历了初期的...

    新形势下,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问题研究(2016年4月).pdf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新的形势不断涌现,这使得2016年4月的研究报告《新形势下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报告详细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 首先,国家对...

    数学建模数据集2016年-2021年互联网金融产业预测调研分析报告

    根据提供的文件信息,这份报告的核心是“数学建模数据集2016年-2021年互联网金融产业预测调研分析”。这份报告显然是对过去六年中互联网金融产业的数学建模分析,其中包含了对产业发展趋势、市场动态、风险评估等...

    2020年互联网金融趋势.docx

    如果说2016年是监管政策的颁布期,那么2017年将进入到一个具体执行期,各种监管政策的过渡期、整改期临近,都将加速行业洗牌。因此,2017年,合规将成为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展的主基调,也将成为其先发的优势。率先...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pdf

    首先,从发文数量上来看,2013至2016年互联网金融监管领域的研究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表明了学者们对这一新兴领域的高度关注。然而,从2017年开始,发文量有所下降,这可能是因为研究逐渐趋于成熟,从初期的大量讨论...

    基于动态博弈模型透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适度性.docx

    《基于动态博弈模型透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适度性》一文由张红伟和徐镱菲两位作者撰写,发表于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刊载于2016年第5期的《金融经济学研究》杂志,主要探讨了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如何运用动态博弈理论来...

    【毕马威】2016年金融科技行业脉动.pdf

    - 这些技术创新不仅将改变金融服务的方式,还将影响监管政策和技术标准的制定。 - **持续的合作与融合:** - 未来,我们预计金融科技公司与传统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将进一步加深。 - 双方将通过共同开发新产品、...

    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pptx

    在2016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投融资活动非常活跃,总额达到了约610亿元人民币,相比2015年同期增长超过337%,已接近2015全年总额的64.61%。这表明互联网金融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吸引力,吸引了众多企业和...

    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docx

    2016 年到 2018 年是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互联网金融行业受到了政府和资本的极大关注和支持,各种互联网金融公司和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2019 年至今是中国互联网...

    互联网金融研究文献综述.docx

    文章涵盖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监管政策、安全问题、用户行为和数据隐私等主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发现互联网金融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

    谈投资互联网金融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pptx

    **监管环境**:政府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日益加强,如2016年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2018年的《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试行)》,意味着投资者需要关注政策动态...

    2016年,互联网行业投资不太冷.zip

    3. 互联网金融创新:P2P借贷、众筹、互联网保险等互联网金融业态在2016年取得了显著发展,吸引了大量风险投资。然而,这也预示着未来几年行业整顿的必要性。 4. 人工智能初步崭露头角:2016年,AlphaGo与李世石的...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分析.pdf

    第四个阶段是整改阶段,2015到2016年,一系列金融事件导致监管政策加强。最后一个阶段是根除不利因素阶段,2017年以后,随着监管的加强,互联网金融更加注重合规和风险控制,以保证健康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

    互联网金融推动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ocx

    截至2016年,互联网金融平台数量众多,用户覆盖率极高,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然而,快速的增长也带来了风险,2015年后,一系列监管政策出台,旨在规范市场,确保行业的健康发展。 其次,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多样...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工作过程式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pdf

    行业对互联网金融人才的需求量在持续增长,根据2016年互联网金融白皮书的统计,互联网金融人才中有85%的人才从事工程或信息技术工作。相较于传统金融人才,互联网金融行业需要的是那些能够掌握互联网技术,同时又对...

    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研究.pdf

    2015-2016年期间,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市场出现了诸多不法行为,如资金链断裂跑路事件等,严重影响了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稳定。在政府加大监管力度之后,互联网金融行业开始了对新模式的探索,以适应更加严格的监管环境...

    互联网金融文献综述.docx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各国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监管政策。在中国,2016 年出台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对网络借贷平台的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然而,仍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如...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及发展综述.docx

    3. 监管规范阶段:2016 年至今,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进入监管规范阶段,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监管政策,对行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行业内部也开始形成自律组织,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互联网金融...

    2016年,互联网行业投资不太冷.pdf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监管政策的出台让行业进入了“合规之年”。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加强,行业内部也进行了清理整顿。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始转型,聚焦资产管理端和小额信贷业务。消费信贷得益于互联网的海量用户数据...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