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nshyfangtian
  • 浏览: 246371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惠州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豆瓣十年,一个典型精英社区的起伏兴衰

阅读更多

豆瓣十年,一个典型精英社区的起伏兴衰(转)

文/黄有璨

 

编者按:诞生于 2005年 的豆瓣,曾是 PC 时代文青集聚的理想乌托邦,却在移动化趋势中错失了发展机遇,这篇文章为我们讲述了豆瓣这十年间的起伏兴衰。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黄的世界(owen_hyc),作者黄有璨,三节课联合创始人。

 

我有一个嗜好,就是时不时会喜欢写点儿 “认真表达式” 的东西出来。每逢此时,我总会容易沉浸于一种字斟句酌的状态里,生怕哪一处描述不能精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文章也往往因此而容易变得冗长。

 

这样的内容,在当下的互联网世界里,无疑是非主流的。在我印象中,可能也只有在中早期的豆瓣上才会大量存在着这样的内容。

 

而这一回,我正好想聊聊豆瓣。

 

想写豆瓣的缘起,是最近连续出现的两个关于豆瓣的消息——

 

两个礼拜前,豆瓣 APP 更新了 3.0 版本。在完成了又一次天翻地覆式的 “整容式更新” 后,一众豆瓣忠实用户 + 豆瓣产品员工开始纷纷高呼:“还我豆瓣!”

 

又过了一个礼拜,江湖传言四起:京东意欲 1.5 亿美元控股豆瓣。

 

这难免让人嘘唏——要知道,当我开始使用豆瓣的时候,我甚至还全然都还没有听说过京东啊!

 

说起来,这样的感觉倒是很明确:那个曾经很有调性也很性感的豆瓣,存在感正在越来越弱。

 

    

 

(一)

 

说起豆瓣,这是一个在中国的互联网圈别具一格的产品。它有着其独特的精神气质,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不是依靠模仿抄袭国外产品而获得成功的产品。

 

豆瓣,还有很多坚持,比如,要做一个慢公司;比如,因为认为 “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而坚持不给用户进行分类,为此,豆瓣诞生 11年 来,从未使用过任何积分、会员等常见社区运营工具;比如,坚持社区里所有的内容,都只能使用小五号宋体字,甚至最初连图都不让贴;比如,要坚持社区自治的理念,为此豆瓣从来都不是一个强运营驱动的公司;再比如,坚决不因为商业化压力而降低对于用户体验和社区氛围的坚持,哪怕为此不惜拒绝掉无数手里挥舞着大把钞票的广告主。

 

很多很多年以来,豆瓣都像是互联网上一个精神乌托邦似的存在,这让豆瓣赢得了很多赞誉、钦佩和拥护。

 

但最为神奇的是,就是看起来如此不接地气的豆瓣,居然还真的长大了。到 2012年,豆瓣的月覆盖用户数超过 1 亿,日均 PV1.6 亿,而在 2012年 的某几个月里,豆瓣据说已经实现了盈利。

 

那时的豆瓣,看起来形势一片大好,周围布满了赞扬和尊敬,虽然体量、盈收都还很小,但当时的豆瓣在互联网江湖中的地位和声望,一时并不太输给 BAT 这样的巨头。

 

     

 

(二)

 

2012年 的豆瓣,那真是一个神奇而又充满了魅力的地方。

 

那时的豆瓣,活跃着木卫二、作家安东尼、艾小柯、福根儿、庄雅婷、张佳玮,甚至是罗永浩、和菜头等人。

 

那时的豆瓣,藏龙卧虎,留几手、水湄物语、陈柏霖、邵夷贝等人,都只不过是才刚刚在豆瓣冒头时间不长的一些江湖新人而已。

 

那时的豆瓣,还有无数神奇的小组,例如景涛咆哮组、北京吃喝玩乐组、逼组、高压锅小组、屁屎尿小组……几乎每一个小组都有 N 多既让你完全意想不到,又可以瞬间抓住你注意力的内容。

 

那时的豆瓣,是一个既有高逼格和调性,又很娱乐好玩和有趣的地方。上面遍布着有趣的内容,有趣的事和有趣的人。

 

当时的整个互联网上,类似 “豆瓣评分最高的 100 本书”,“豆瓣排名最高的 100 本电影”,“豆瓣上那些神奇的小组” 等这样的内容,被传得满世界都是。

 

这样一个调性十足的豆瓣,很性感。

 

只是,2012年,后来就成了豆瓣自己再也无法超越的巅峰。

 

我一直认为,有两款产品,是曾经拥有过成为一方霸主的绝佳机会,然而却自己错失了的。

 

这两款产品,一个是新浪微博,另一个就是豆瓣。

 

      

 

(三)

 

2005年,阿北在北京豆瓣胡同附近的星巴克,花了 3 个月时间,开发出了豆瓣。时称 “豆瓣评论”。豆瓣上线后的最初的功能,就是讨论书和讨论电影。

 

按照阿北的说法,豆瓣一开始的期望,就是帮助人们发现更丰富的生活。这样的初衷,加上这样的早期功能,奠定了豆瓣的核心基因——豆瓣的最核心用户,是一群喜欢读书和思考、热衷于发现甚至创造新鲜事物的用户。

 

正是这样一群核心用户的存在,让豆瓣一直都显得独特而又有趣。

 

在此之后,豆瓣发现,当用户开始讨论书和电影,讨论音乐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于是,豆瓣音乐出现了。

 

再之后,为了方便这些用户们的交流,豆瓣小组上线。

 

从那时开始至今,差不多 10年 过去了,豆瓣读书、豆瓣电影、豆瓣音乐和豆瓣小组,始终是豆瓣最核心的几个组成部分。

 

    

 

(四)

 

某种意义上,豆瓣的发展路径,是一个再经典不过的典型互联网社区的路径——并不依靠推广和广告,而是纯粹依靠社区氛围的塑造、优质内容的沉淀来驱动的。成立 10年,豆瓣几乎从来没有做过什么特别大力度的推广。你从来没有看到过豆瓣像足记这样爆火过,这十年,哪怕有再多的网站和产品为了争抢用户而打得头破血流,豆瓣,却只是一直不慌不忙的在平稳增长着。

 

因为这个,豆瓣成为了一家知名的 “慢公司”。

 

从 2006年 以来,依靠其高质量的用户群和豆瓣官方 “社区开放、社区自治” 的立场态度,豆瓣上的高质量内容开始疯狂增长起来。用户们发现,当你往豆瓣这个社区上上传了一些小众而有品位的书、电影或音乐又或是相关评论的时候,你能够收获一大群懂你的 “同类人” 给予的肯定和赞誉,这样的氛围助推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往豆瓣上传各式各样的书、音乐、电影和评论。

 

所有的这些优质而又独特、有调性的内容,成了豆瓣最核心的价值。

 

当这群人、这样的高质量内容汇聚在一起,这里就真的成了一个具有了向心力的社交中心。当这群人聚集在一起,似乎他们总能找到聊不完的话题和做不完的有趣的事。后来,很多人都说,早期的豆瓣,是一个有着强烈的知识和人文氛围的地方,甚至有人说,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豆瓣拯救了阅读文化。它影响了无数人的精神生活,培养和挖掘了一批又一批文艺青年。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构筑了一座集体精神家园,让无数寻觅精神生活的人找到依托。

 

这样的状态,让豆瓣慢慢变成了一个大社区,它开始承载起越来越多人的社交关系、兴趣爱好,甚至是整个生活。

 

于是,虽然不慌不忙,但豆瓣开始慢慢成为了很多人生活的中心。豆瓣的用户们寻求更好的品味、更多独特和有趣的事物,他们使用豆瓣来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发现合乎甚至超越自己品味的书籍、电影、音乐和各种各样的活动。豆瓣,也就慢慢变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大社区。正是这种极其强大的向心力,助推了豆瓣在 PC 时代的成功。

 

       

 

(五)

 

2012年 之所以对于豆瓣成为了转折,可能并非偶然。

 

2012年 的豆瓣,面临着两大挑战。

 

其一,是当豆瓣的用户体量更大,变得大众化之后,原有的那种更加精英化的社区氛围如何保护和维持?

 

这就像是一个定律,当任何一个凝聚着高度文化身份认同感的小圈子经历大众化过程时,总会伴随着早先身份认同的失落。而这样的失落必将造成大量老用户的出走和流失,豆瓣也不例外。

 

一个曾经对豆瓣无比忠诚的影评人后来在注销自己豆瓣账号的时候,留下了这样的评论:如今的豆瓣碎片化了,江湖化了,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表达和交流了。所以我也不愿再在上面浪费太多时间了。

 

其二,则是用户核心使用场景的变化。

 

2012年,那正好是一个移动端全面兴起的年份。

 

豆瓣都无到有,是一个完全基于 PC 和 Web 端的产品。在 Web 端,它那些看起来甚至有些复杂和繁重的产品架构、内容生产和组织形式,甚至可能是优势——既然豆瓣的核心用户需要的是深度的交流、阅读和关系,他们当然也需要一个更有沉浸感的环境。

 

只是,到了移动端,用户的使用场景和需求开始变得完全不同。移动端的场景天然就是碎片化的,而用户的使用习惯也发生了天翻地覆式的变化:更多用户无法在移动端接受更沉重的体验,更无法投入更多的时间。

 

面对全新的用户场景和使用习惯,豆瓣开始变得无所适从和纠结摇摆。

 

            

 

(六)

 

豆瓣最初的策略,是把各个独立功能分别做成独立的 APP,意图通过此举,让每个 APP 都可以聚合到垂直领域内的对应用户。这一策略,正是早期豆瓣在 PC 端起家时实行的打法,无疑,豆瓣想要复制自己在 PC 端成功的轨迹。

 

于是,一个 PC 端上完整无缺的豆瓣,在移动端,变成了这样一堆东西——(图略)

 

豆瓣的这一决策背后,可能忽略了一个巨大的问题:我作为一个 PC 端上的豆瓣用户,是可以在一个名为 “豆瓣” 的网站内随意在读书、音乐、豆瓣小组等各个功能间进行切换的,且还会乐此不疲。例如,很多场景下,我可能正好在小组里跟一个朋友聊起一本书,这时我可以回到 “豆瓣读书” 下,找到关于该书的一些评论甚至是链接,借此可以让我跟这个朋友间的交流变得更愉快和层次更丰富。

 

而在移动端,当 “豆瓣阅读” 和 “豆瓣小组” 变成了两个完全独立的 APP 时,所有类似这样的可能性,都纷纷消失了。

 

在 PC 时代,豆瓣因为 Web 端的产品特性,可以让用户随意从各个兴趣点进行迁移。而到了移动端,APP 模式则属于孤岛模式,一个 APP 只能容纳一个功能,不能随意跳转,这使得无数豆瓣用户无法在各个兴趣点实现顺畅的迁移和过渡。

 

豆瓣在移动端的这一堆 APP,导致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这让无数 PC 时代的豆瓣死忠用户崩溃不已——他们发现,自己在 PC 端所有的用户使用习惯全部无法顺利迁移到移动端,那些我在 PC 上关注的人、加入的小组、收藏的电影和书、喜爱的音乐和影评,在移动端居然找不到了;

 

第二,当音乐、电影等被纷纷切割成一个个独立的 APP 时,用户只能把它们当作是一个工具来进行使用,反倒是原本的社区感在渐渐降低。这导致,豆瓣在移动端开始渐渐失去了原本是自己最宝贵的东西——那些奇高无比的用户粘性;

 

第三,这一大堆的 APP 同时并存,也导致了豆瓣的顾此失彼,始终难以聚焦发力。于是,豆瓣只能眼睁睁看着网易云音乐、陌陌等新出现的产品,一点一点蚕食掉了自己原有的领地。

 

这,成了豆瓣的最大失策。

 

我忘了在哪里看到过一这样的解读——如果一个 UGC 产品的社区属性越来越让位于工具属性,这难免就有种壮士暮年的感觉。对豆瓣,在 2012年 后的感觉,正是如此。

 

一个只能作为工具而存在的豆瓣,显然是令人失望的。更何况,在每一个垂直领域下,你都能找到一些或许是更好用的工具。

 

于是,豆瓣开始被替代。

 

      

 

(七)

 

每一次颠覆,往往都是因为时代和大环境的变迁,而导致了一部分人原有的优势,变成了短板。

 

在 PC 时代,豆瓣的” 慢 “,是耐心,是隐忍,是坚持。而到了移动时代,当用户选择的可能性变得如此开放和丰富,豆瓣的慢,就真的是太慢了。

 

2014年 的豆瓣年会上,阿北,这个曾经一手缔造了豆瓣的人,亲口承认,豆瓣因为对于自己的技术和产品过于自信,而错失了 3年 时间。

 

这 3年,是豆瓣 FM 一点点被网易云音乐、虾米、QQ 音乐等超过的 3年;是豆瓣小组的大量用户纷纷流失的 3年;也是无数豆瓣原有的名人们转战微博和微信公号的 3年。

 

这失去的 3年,阿北想要找回来。

 

于是,2014年 下半年,一个名叫” 豆瓣 “的 APP 上线了。

 

        

 

(八)

 

印象中,从 2014年,甚至是更早以来,豆瓣的每一次产品更新,都是略显纠结和摇摆的。每一次改版,也或多或少的伴随着一大群用户们的吐槽。

 

这其中,最为严重和知名的,莫过于半年前的 “豆邮改私信” 事件。

 

各种吐槽中,这个名为 “豆瓣” 的 APP 也难以幸免。

 

尤其是,刚刚发布的豆瓣 3.0,所完成的,又是一次 “整容性改版”。

 

我们前面说过,在 2012年,豆瓣的日均 PV 可以达到 1.6 亿。

 

而到了 2014年年 底,这一数字根据估算,已经跌落到大约 3000 万左右。

 

我不怀疑阿北要改变的决心和豆瓣团队的能力,也不怀疑豆瓣的价值。只是,既承载着无数忠实的老用户们的期望和使用习惯,又要兼顾无数新用户们的需求和体验,豆瓣在移动端的探索走得实在太过于艰难。

 

某种程度上,豆瓣是用自己的实际所作所为在印证着一个已有数千万用户的成熟产品在其用户活跃度开始下滑的时候,想要转型和进行新的探索和革新,是一件多么痛苦和困难的事。

 

我常常觉得,豆瓣如果真的想要做一些全新的尝试,还不如就不要叫 “豆瓣” 了,换一个名字,反而可以摆脱掉那么多老用户们的期望和束缚,可以放开手脚去做些事。

 

我也觉得,豆瓣想要再现曾经 PC 端的辉煌,或许已经很难很难。假使真的如此,既没有清晰和可以期待更大增长空间的盈利模式,又缺乏用户价值层面新的突破点,那么对于豆瓣而言,寻求并购,或许真的是一个比较好的出路。

 

即便,这样的事情,很多人,尤其是豆瓣的死忠拥护者们并不愿意看到。

 

假使未来某一天,正在传言中的京东控股豆瓣真的发生了,那也不是一件太过于令人意外的事。

 

          

 

(九)

 

2005 到 2015,豆瓣已 10年。这 10年,是豆瓣由籍籍无名慢慢长成参天大树,而后又渐渐从互联网世界的金字塔顶端淡出的 10年。

 

有时,你不得不感叹,互联网上的 10年,是几乎恍如隔世的。

 

虽然既不是文青,也算不上是豆瓣的脑残粉。但我毫不讳言,我是喜欢豆瓣的。我喜欢这个产品,这个团队,这家公司。这是一种本能的对于美好事物的认同。哪怕豆瓣真的无法再重现辉煌,那些豆瓣的坚持、豆瓣的理念、豆瓣上曾经发生出现过的美好的人和事、豆瓣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影响,也仍然值得我们记住。

 

但同理,商业上和市场的残酷,也同样不会因为我们的赞赏而有所变化。对资本市场来说,当一个产品无法再继续增长或给到你新的想象空间,它就已经不再那么被青睐。

 

我相信,曾经在 PC 时代存在过的以书影音为中心、足以成为一群人的 “精神家园” 的那种深度社区,在移动端是仍然会重现的。只是,它已经可能未必一定是豆瓣。

 

但无论如何,我仍然想祝豆瓣好运。这是真心的。

 

 

本文来自读者投稿,不代表 36氪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0404.html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仿豆瓣社区圈子

    "仿豆瓣社区圈子"是这样一个项目,它借鉴了豆瓣社区的设计理念,旨在创建一个集信息分享、兴趣交流和互动讨论于一体的在线社区。这个项目的核心在于实现Web2.0的功能特性,让用户能够积极参与内容的创造和分享,同时...

    发一个精简的豆瓣客户端

    标题中的“发一个精简的豆瓣客户端”表明我们讨论的是一个针对豆瓣平台的轻量级应用程序,可能是由开发者为了提供更简洁、快速的用户体验而编写的。这个客户端可能去除了原版应用中的一些非核心功能,专注于核心的...

    豆瓣的相关资料

    豆瓣(Douban)是中国互联网上一个集书影音评分、评论和分享的平台,它以其独特的社区氛围和用户参与度著称。作为一个全面了解和探讨豆瓣的起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入手: 1. **豆瓣功能概述**:豆瓣...

    一个标准的仿豆瓣系统下载

    【标题】"一个标准的仿豆瓣系统下载"所提及的是一个模仿豆瓣网的软件系统,旨在提供类似豆瓣网的功能和服务。豆瓣系统是中国知名的在线平台,它涵盖了图书、电影、音乐等多个领域的评分、评论和社区交流功能。这个...

    基于豆瓣电影演员合作网络的社区发现1

    模块度是衡量社区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社区内部的节点联系紧密程度与社区之间联系稀疏程度的对比。一个具有高模块度的网络表示其社区结构明显,社区内联系紧密,而社区间联系稀疏。通过这些算法的应用和评估...

    微信小程序仿豆瓣电影源码

    微信小程序仿豆瓣电影源码微信小程序仿豆瓣电影源码微信小程序仿豆瓣电影源码微信小程序仿豆瓣电影源码微信小程序仿豆瓣电影源码微信小程序仿豆瓣电影源码微信小程序仿豆瓣电影源码微信小程序仿豆瓣电影源码微信小...

    PHP仿豆瓣小组.zip

    PHP仿豆瓣小组 PHP仿豆瓣小组 PHP仿豆瓣小组 PHP仿豆瓣小组 PHP仿豆瓣小组 PHP仿豆瓣小组 PHP仿豆瓣小组 PHP仿豆瓣小组 PHP仿豆瓣小组 PHP仿豆瓣小组 PHP仿豆瓣小组 PHP仿豆瓣小组 PHP仿豆瓣小组 PHP仿...

    模仿豆瓣music的一个html5模板

    【标题】:“模仿豆瓣music的一个html5模板”指的是一个基于HTML5技术构建的网页模板,设计灵感来源于知名的豆瓣Music平台。这个模板旨在提供与豆瓣Music类似的用户体验,包括页面布局、功能设计以及交互效果。 ...

    豆瓣电影短评数据集,20年左右的数据

    豆瓣电影短评数据集,20年左右的数据,可以用来研究,80M左右 数据存储使用的是SQlite数据库。使用起来应该比较方便。要浏览的话下个可视化软件就行,用的是SQLiteStudio。 爬的豆瓣电影短评。目前豆瓣似乎对一部...

    一个仿豆瓣的网站

    标题 "一个仿豆瓣的网站" 描述了一个项目,它的目标是构建一个类似于豆瓣(Douban)的在线平台。豆瓣是中国知名的社交媒体网站,以其电影、书籍和音乐的评分、评论和推荐系统闻名。这个仿造版可能包含了类似的特性和...

    微信小程序 豆瓣电影 (源码)

    微信小程序 豆瓣电影 (源码)微信小程序 豆瓣电影 (源码)微信小程序 豆瓣电影 (源码)微信小程序 豆瓣电影 (源码)微信小程序 豆瓣电影 (源码)微信小程序 豆瓣电影 (源码)微信小程序 豆瓣电影 (源码)微信小程序 豆瓣...

    豆瓣商品:如何把商品豆瓣化 成为豆瓣一员.docx

    总结来说,豆瓣商品的出现是豆瓣在电商领域的探索,它结合了豆瓣的社区优势和用户特点,力求打造一个与用户品位相符的商品推荐平台。豆瓣的商品导购模式更注重发现和分享,而非单纯的销售驱动,这符合豆瓣一直以来...

    豆瓣网技术架构变迁

    1. 豆瓣网简介:2005年3月上线,是一个以分享和发现为核心内容的社区,主要内容包括读书、电影、音乐、小组、同城以及九点等板块,同时还有“我的豆瓣”和“友邻”这样的个性化服务。 2. 初始架构和技术选择:在...

    一个基于豆瓣API的书架借阅平台

    总的来说,"一个基于豆瓣API的书架借阅平台"是一个集成了Vue2、Element UI和ES2015技术的项目,它利用豆瓣API获取书籍数据,构建了一个用户友好的在线书架管理平台。开发者可以通过学习这个项目,深入理解如何运用...

    豆瓣镜像, 豆瓣镜像源,用于python包安装指定下载源网站

    豆瓣镜像源

    小程序源码 豆瓣电影 (代码+截图)

    小程序源码 豆瓣电影 (代码+截图)小程序源码 豆瓣电影 (代码+截图)小程序源码 豆瓣电影 (代码+截图)小程序源码 豆瓣电影 (代码+截图)小程序源码 豆瓣电影 (代码+截图)小程序源码 豆瓣电影 (代码+截图)小程序源码 ...

    豆瓣TOP250.xlsx

    豆瓣电影排行榜前250条数据集是一个极具价值的资源,它不仅为我们的大作业数据分析项目提供了一个广泛而深入的电影样本,而且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和研究。这个数据集包含了来自不同年代、不同...

    豆瓣做电商:豆瓣商品化还是商品豆瓣化.docx

    豆瓣,作为一个知名的社交平台,以其独特的社区氛围和用户群体闻名,长期以来主要专注于文化和兴趣的分享。近年来,豆瓣逐渐迈进了电商领域,试图将其独特的社区文化与电商模式相结合,形成了所谓的“豆瓣商品化”或...

    java 豆瓣网API

    Java豆瓣网API是一个供开发者使用的接口,允许他们构建与豆瓣网相关的应用程序或服务。这个API主要面向Java开发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Java库,方便在Java环境中进行豆瓣网的数据获取和操作。通过使用这个API,开发者...

    wordpress豆瓣电影图书分享插件

    "WordPress豆瓣电影、图书、音乐和相册展示插件"是一个专为WordPress设计的插件,旨在帮助用户在他们的WordPress网站上集成并展示来自豆瓣平台的电影、图书、音乐以及相册信息,为访客提供丰富的娱乐内容。...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