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到公司,跟同事谈话时说道老板的一句话:”现在好的销售可真难找,好的技术倒是一大堆。。。。“,聊着突然想到了”百无一用是书生“这个词,上网一查还真有它的正解:
诗词原句:
仙佛茫茫两未成 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逢飘尽悲歌气 泥絮招来薄幸名
十有九八堪白眼 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难成 春鸟秋虫自作声
诗的作者:黄景仁(1749~1783) 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
下面是对其语句的正解:
缺乏历练,自以为是、过于追求逻辑完美——书生无法成功的致命伤。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话耳熟,但是往往不能详。譬如,赵括输掉长平之战,葬送赵兵四十万,马谡失街亭,断送蜀国战略先手,都是书生误国的著名案例。但是,书生究竟是什么性格坏了事?是什么决策误了国?人们常以一句“因为纸上谈兵嘛”,轻轻带过,糊涂一笔帐,不能详也。
纸上谈兵,虽四字,含义却深刻。书生在古代,不是举人便是进士,在现代,不是专本便是硕博,都受过高等教育,不少还啃过“洋面包”,说话做事,喜欢讲道理,有根据,不像大老粗李逵牛皋之辈,一出场就“哇呀呀”,一言不合,挥手就打。
但问题是,有逻辑讲道理的书生,不知为何,总是容易折戟沉沙,大腿肌肉习惯性挫伤。想当年,韩信替刘邦卖命,攻赵地。有人劝守城的知识分子成安君坚壁清野,袭击韩信粮道。成安君则背了一句兵法:“孙子曰,十则围之,倍则战”,自诩兵多将广,准备阵地战。确实,孙子说过,军队多于敌军十倍,就可包围作战,多一倍,就可放胆一战。但是,孙子也说过“兵以诈立”。成安君为何只取这条理论,不取另一条呢?这问题估计成安君没时间思考,因为身为“儒者” 的他,很快被街头小混混韩信砍了脑袋。
同样的例子是马谡。《三国演义》写守街亭那一段,简直是马谡的一次兵法背诵秀。当时,副将王平一看街亭地势,说此地险绝,应该当道屯兵。马谡说差矣,然后背兵法一句:“凭高视下,势如劈竹”,决定屯兵山顶。王平说山顶是死地,马谡说差矣,又背兵法一句:“置之死地而后生也”,说死地有什么不好,身处死地,士兵打仗,能够以一挡百。于是,马谡守在山上,断水绝粮,自取灭亡。街亭一失,不仅战役全败,蜀汉从此失去战略先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眼泪未必全是为马谡挥的,也含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自己泪满襟”的意味。
决策依靠“掉书袋”,是书生误事的核心。但是,书本上的理论很多,具体决策时,为什么掉这个书袋而不是那个?这是千百年来困扰书生的大难题。同样一件事,是勇敢还是鲁莽?是精细还是琐碎?是视野宏观还是大而无当?是脚踏实地还是鼠目寸光?天下的道理往往可以正反两头说,绍兴师爷一杆纤笔可以救人灭人,老师看到学生趴在书上睡觉,可以表扬刻苦亦可骂其偷懒。文本是吊诡的。
但是,书生却最易沉迷在这种吊诡之中,他们注重逻辑的自洽完美,在脑子里转上几圈后,便会越想越有道理,便会忘记了现实的坑坑洼洼。譬如晚清名人李元度,曾国藩麾下文人幕僚,机缘凑巧,投笔从戎,但常纸上谈兵,屡遭败绩。某日,岳阳文人吴士迈,根据二十四史编了《治军蓝本》一书,书呆子李元度一看,啧啧称奇,推荐给曾国藩。曾国藩哭笑不得,回信给李元度,说这个吴士迈,还是从“点名、看操、查墙子”这些事情做起吧!曾国藩为何不屑,知军务之艰难繁琐也,李元度为何热爱,因其文本美丽逻辑自洽也!
同是读书人,曾国藩常常以此自省为戒,谓之为“好大言也”。好大言,是因为缺乏历练,自以为是,没吃过苦头,无知者无畏。而真正的高手,都是在摔打中成长的。譬如晚清几个中兴大臣,曾国藩初出茅庐时屡吃败仗,数次自杀不得,左宗棠还未入仕途,差点被倾轧致死,李鸿章出道时,力挺朝廷同僚的重重压力,才未崩溃。历练多了,才知文本美丽,却未必可爱,逻辑自洽,却未必真实。
想当年,纸上谈兵,赵括可以把自己的老爹、赵国的名将赵奢驳得体无完肤,但是赵奢却说:“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打仗,是你死我活的事情,赵括却轻飘飘随口说来,不知深浅!老头子预言:赵国若用我儿子,我儿子一准坏事。果然,赵奢死后,他儿子带领四十万赵兵,浩浩荡荡去送死,被秦将白起埋了个精光,赵国从此一蹶不振。史学家后来表扬书呆子赵括,说他其实为中国的统一贡献了关键力量。
过于热爱文本,沉迷辨析句读,热衷审定文义,人的精华气血都被文本吸走,丧失了原始力量。所谓书生办事,就是瞪着一双眼睛,比赵薇妹妹的还大,却纠缠于细枝末节,不能客观看全局,过于精细纤弱,缺失了粗糙的力量。所以,书生好辩论,喜欢在文字上取胜,并从心底里相信,真理是越辨越明的,如赵括,如马谡。其实,伟大革命导师列宁早就说过,如果光收集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而忽视不利的论据,也许是这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
清朝思想家颜元说:“读书愈多愈惑,审事机愈无识,办经济愈无力。”他的学生李说:“纸上之阅历多,则世事之阅历少。笔墨之精神多,则经济之精神少。宋明之亡以此。”这世界的运转基础,其实是酱米油盐醋,而不是琴棋书画诗。书生如果不懂,便会百无一用。
哈哈。。。,看来是做人难做个读书人更难!
分享到:
相关推荐
5. 百无一用是书生 这句歇后语有时被用来批评那些只知读书,不谙世事的秀才。它反映了社会对书生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的批评。但也有另一种解读,强调书生虽然在某些方面显得无用,但他们的知识和智慧在关键...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古语反映了读书人常被贬低为无用之人的境遇。然而,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无论是深入研究古代传说,还是撰写无关紧要的文章,都可以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无害于社会,无碍于他人,甚至能为...
- **社会影响**:范进的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书生的普遍看法——“百无一用是书生”,讽刺了那些为了科举功名不惜一切代价读书的学子们。 - **深层含义**:作者通过范进的故事批判了科举制度下人们对知识的错误...
例如,题目中指出第⑤句“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句号应在引号外,第⑥句“就能兴味盎然地吸收书”应改为“就能兴味盎然地吸收书中的养分”。这一环节强调了汉语的准确性与规范性,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度。 “句子排序...
他反对“读书破万卷”的观念,认为过于追求阅读的数量可能导致忽视了深入理解和体验书籍内容,甚至可能变成“百无一用的书呆子”。读书应该是富有人的情感投入,能让人在书中找到共鸣和情感的寄托。 作者提到了...
3. 百无一用:指没有任何用处或价值,经常用来形容人才或物品。 4. 比比皆是:表示到处都是,随处可见,数量非常多。 5. 别出心裁:指有独特的想法或设计,做事方式与众不同。 6. 自怨自艾:自己悔恨并改正错误,...
3. **百无一用**:形容某物或某人完全无用,强调其价值的缺失。 4. **比比皆是**:形容事物普遍存在,到处可见,常用于描述一种普遍现象。 5. **别出心裁**:指想法或做法独特,不同于常人,强调创新和个性化。 6...
《深入解析MemoryAnalyzer:JVM内存分析利器》 MemoryAnalyzer,简称MAT,是Eclipse基金会推出的一款强大的内存分析工具,其版本号为1.13.0.20220615-win32.win32.x86_64,专为Windows操作系统设计,支持32位和64位...
go-fastdfs 是一个基于 http 协议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它基于大道至简的设计理念,一切从简设计,使得它的运维及扩展变得更加简单,它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无中心、免维护等优点。
458659622128606赛尔精灵动画播放器.a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