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个培训,关于销售技巧与方面的。我听培训从不骂街,原因是讲的差也要尊重演讲者付出的精力与时间。但是这次我就差破口大骂了——差的已经超出我容忍底线,主要两点不能接受,第一他讲“销售是过自己的私生活,公司买单”,大意是跟客户在一起公司花钱可以玩自己想玩的。有此想法只能说明讲师是个龌龊的人(具说以前MS干过,看来微软在中国江河日下不是偶然);第二他讲SWOT分析法是IBM发明的,无知啊!SWOT确实不是IBM搞出来的,这反映他对课程内容都没认真准备过。想必之前此讲课没看过、查过相关资料和图书,从而为讲课做好准备,此事例的时候还我们,读书不能读到无知的地步——看了名字不等于掌握全部内容,如同看了美女不能等于于取到家一样——知识还要认真分析与吸收后才能为我们所用。
《好读书》讲的就是如何去读,第一个字应该读四声是喜爱的意思,书中分享了古今大家的读书之法,让我们有机会借前人眼光了解读书之乐、读书之趣、读书之得,从梁启超到王力不一而足,给我启发良多。
其中一些文章也引发了思考,比如:曹聚仁“我读书的经验”讲他儿时教在读者的父亲发现王明阳骂朱熹感觉很尴尬,难道伟人也有说的不对的地方?等再大些知道不但伟人之间相互批评。伟人自己中年和老年时说的话都不一样(举朱熹的例子),再后来满怀希望的曹聚仁对自己的老师也产生了怀疑,认为老师是一个只知道收集知识的“掉书袋”式人物。孔子、孟子杜撰出尧舜故事也得到了有力佐证。曹也是读书大家,但是感觉在本文里成了个考据癖。读书读到这个地步怕是也要不得。
平常人读书无非学以致用指导自己的生活与学习,至于朱熹是不是自相矛盾,老师是不是因为学的东西太多无法自成一家之言,除非是历史学家,身为常人的我们应该不必太多关注。
总之读到无知人士与考据癖之间,不要再在讲课时让人笑话,让书为我所用,而不是成为它的奴隶是才是重要的。

分享到:
相关推荐
Java虚拟机(JVM)内存管理、调优与监控是...由于JVM的实现可能存在差异,且规范与实现之间存在一定的不一致性,因此,进行“考据”式的探索和研究尤为必要,以确保获取准确、全面的知识,避免因误解导致的优化误区。
这篇文章摘自一份高三语文期末试卷,讨论了文学欣赏与考据、批评之间的关系。作者指出,把考据和批评等同于欣赏是误解,欣赏应该专注于作品本身的形象感受。考据和批评虽然能提供历史知识,帮助理解作品,但过度的...
通过甲骨文记录的田猎活动,我们可以了解到商代确有捕猎和使用象的实际情况,这与历史传说相吻合。例如,有卜辞记载了在特定日期进行的狩猎活动,并提及捕获大象的数量,这些资料为我们了解商代与象的互动提供了珍贵...
在探索文学的深广海洋中,考据、批评与欣赏犹如三座灯塔,引领着我们对文艺作品的解读与感悟。上海市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精选中便包含了对这三者关系的深刻洞察,提示着我们在欣赏文学时需兼备知识与情感,理解与感知...
在阅读了郭沫若先生所著的《李白与杜甫》一书后,我被其博大精深的内容深深吸引,久久不能释怀。李白与杜甫,作为唐朝最负盛名的两位诗人,他们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在这部作品中...
这篇资料主要讨论的是历史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考据学,及其在中国古代,尤其是清代的发展情况。考据学是通过对史料的批判性分析和研究,来辨别史实的真伪,纠正文献中的错误和混乱,以确保历史研究的准确性。文章...
同时,试题也要求学生了解《老子》与《论语》之间的相互影响,把握儒家与道家思想交流与发展的同时,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独立分析并评价历史文献的可靠性。 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当意识到,历史不是静态的,...
本项目是一款基于Python开发的考据级全文搜索引擎设计源码,总共包含23个文件,涵盖20个Python源代码文件、2个Markdown文档文件以及1个许可证文件。该搜索引擎专注于考据领域,旨在提供高效、精确的信息检索服务。
1. 中国传统文化:文档提到了国学的分类,包括哲学、史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和版本学,展示了中国学术体系的多样性。 2. 唐代文学:初唐四杰指的是卢照邻、骆宾王、杨炯和王勃,他们是唐代初期杰出的诗人。 ...
1.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哲学、史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多个领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 初唐四杰指的是卢照邻、杨炯、王勃和骆宾王,他们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
* 国学按学科分,可以分为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 * 轴心时代的中国哲学中,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有庄子、老子。 本资源摘要信息涵盖了人文素养及危机公关相关知识点,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艺术...
4. 实证性考据工作:马里扬在书中大量展示了扎实的考据工作,如对“犯曲”结构、王安石文集编撰、苏轼与杨绘之交往、晏几道歌词“投赠”事件等问题的辨析,这些细致的工作有助于揭示宋词的历史脉络和文本特性。...
为解决这一问题,百度百科等互联网平台开始与博物馆合作,通过数字博物馆的形式将实体博物馆搬到线上,用音频讲解、实境模拟等方式为用户提供虚拟游览体验。国外则在历史文化的差异下,古墓数量相对较少,相关的线下...
《鲁迅与孔子》一书由王得后先生撰写,是对两位中国文化巨擘——鲁迅与孔子进行深入比较研究的著作。作者运用近乎实证性的研究方法,详细对比了两位圣人在不同领域的观点,旨在探讨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更需要谁的思想...
马里扬的著作《内美的镶边——宋词的文本形态与历史考证》对宋词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深入探讨了宋词的外缘因素,并提出了“外缘研究”的概念,这是一种关注文体特质相关外在因素的细致考证与研究方法。作者...
《内美的镶边——宋词的文本形态与历史考证》一书是由马里扬所著的宋词研究专著,作者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内美”与“镶边”的概念,用以探索宋词的文体特性和文学内涵。该书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宋词本身,而是通过考察...
在《谈美》中,朱光潜先生还深入探讨了艺术与游戏、创造与想象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艺术的起源与游戏有相似之处,但艺术具有更深层次的社会性和技术性。在创造想象方面,他将创作分为再现和创造两种类型,强调创造是...
他的新书《我与胡适先生》揭示了他个人与另一位学术巨擘胡适之间的交往,这为理解他们两人的学术思想及当时的文化氛围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3. **胡适**:胡适是现代中国重要的学者、哲学家、文学家,对中国新...
文学研究的领域拓展与深化:文章指出,近年来宋代文学研究的焦点集中在诗、文、笔记等传统关注较少的领域,而词学研究相对较静,马里扬的《内美的镶边——宋词的文本形态与历史考证》为此提供了新的尝试,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