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干是折腾出来的 读书笔记4

阅读更多

<div class="iteye-blog-content-contain" style="font-size: 14px;">
<p>组织和家庭一样,也需要寻找到认同"自己这个组织"的人。麦当劳人对麦当劳文化有一句非常形象的比喻:只有把血液变成番茄酱颜色才是真正的麦当劳人;有蓝色巨人称号的IBM企业文化更有意思:不管你原来的血液是什么颜色,进入IBM,都要变成蓝色。</p>
<p>    世界上任何组织都在寻找"志同道合"的同路人。</p>
<p>    美国西点军校的学员选拔制度很严格:凡提出申请入学的美国青年,必须有两名以上美国国会议员或现任将军推荐。这从信誉角度保证了学员对国家的忠诚。很长时间内,我都是以批判眼光来看待这种选拔制度的。一是奇怪怎么美国军队也"政审"?二是认为,这是美国政府和军队对普通人进入这所世界著名军校的权利的剥夺。实际上,这很类似于中国征兵中的政治审查。在我的军旅生涯中,有过一次接兵经历。大约是20世纪80年代初,我作为所在野战军赴四川地区接兵团的军官到四川接新兵。对选送的新兵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政治审查,简称"政审"。政治审查很明确,有犯罪前科的、学校表现不好的以及家中直系亲属正在服刑的,都不能进入部队。为保证政审的准确有效,接兵的军官在最后定兵前还要去家访。</p>
<p>    从经济学角度看,一个人的能力、智商以及教育背景与这个人所取得的成就、财富没有太大关系。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和财富的多寡,主要与这个人在什么地方从事什么行业,以及在组织中处于什么位置有根本关系。这个组织既可以是别人打造的既有组织,也可能是自己打造的新兴组织。</p>
<p>    组织是组织与成员共同生存、发展的平台,组织是组织成员制度共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大家庭,组织也应该是所学校。管理之父德鲁克在《公司的概念》一书中谈到了组织的功用,他认为,组织在于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业。</p>
<p>    在一个竞争的市场中,所有人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组织如何找到并锻造自己的人才队伍;骨干如何找到能够施展人生抱负的组织。<br>当一个人真正把自己当成主人的时候,家里还有哪件事情不是自己分内的事情呢?做自己分内的事情还需不需要有人提示、监督呢?这就是责任心、责任感,也就是诚敬态度的具体体现。责任意识与敬业精神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也决定了一个人事业的发展趋势。李嘉诚说过,用人最主要是看其责任心和忠诚可靠程度,对于这样的员工,企业将会给他最大的发展机会。</p>
<p>    对骨干来说,如何认同组织?从组织角度来说,如何让骨干认同组织?这是我们今天面临的现实和困惑。</p>
<p>    企业中的不同人员,按照对组织信仰认同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p>
<p>    第一个层面是松散层。处于这一层面的员工,一般而言,是初入组织的员工。他们主要是因为企业的氛围、待遇、地位而来到企业。在他们内心深处并不坚定地认同企业的信仰,当然,一般情况下他们也不会违反信仰。但是,当出现困境的时候,他们是最可能离开企业的,他们也是最可能不按照企业价值评价体系去进行判断的。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他们会出现不断的淘汰和补充现象。</p>
<p>    第二个层面是紧密层。处于这一层面的员工,他们认同企业的信仰,愿意为企业信仰而秉持操守,能够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他们是企业的骨干。</p>
<p> </p>
<p> </p>
<p> </p>
<p> </p>
<p>第三个层面是核心层。处于这一层面的员工,与一般骨干相比,他们除了对信仰同样坚持和信服外,还具有比较高的职位,能够动用企业的资源为树立企业的信仰服务。他们是企业的中坚。</p>
<p>    有人问杰克·韦尔奇:什么样的人企业坚决不能用?杰克·韦尔奇答道:有业绩、有能力,但不认同公司的文化,也就是说和企业的价值观不同的人,这样的人坚决不能在企业里呆着,更不用说进入企业高层了。同样的问题,"联想教父"柳传志也给出了实质几乎相同的答案。有人问他选什么样的人接班时,柳传志回答:把命卖给联想的人!</p>
<p>    要想在企业中得到更大施展才华的舞台,就要做企业的骨干和中坚,更关键的是要坚守企业的"信仰"。信仰组织,是在思想上认识并确立了一种意义。做有意义的事,是成功的要素之一。</p>
<p> </p>
<p> </p>
<p> </p>
<p> </p>
<p><br>    员工工作的技能和技术靠比武,企业文化的灌输靠考试。先让成员知道,再让他们记住,在知道、记住的基础上实现最终的理解和领悟,这才是卓有成效的灌输方法。</p>
<p>    灌输是培养能力的第一步。从骨干本身看,认同组织就必须接受灌输。个人想在组织中有所作为,成为这个组织的骨干,就必须接受这种灌输,在逐步消化中认同组织的文化、认同组织的共同使命。中国有句古话: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找对象、谈恋爱也找志趣相投的,更何况组织?相同的理念和价值观,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走到一起的根本原因。但凡优秀的企业,一定会有自己鲜明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在蒙牛企业,四处可见各种标语,"现金为王","看别人不顺眼,首先是自己修养不够","如果你有智慧,请你拿出来;如果你缺少智慧,请你流汗;如果你既缺少智慧,又不愿意流汗,请你离开"……这些直白的话语,集中体现了蒙牛的企业文化。</p>
<p>    作为骨干,接受组织文化和组织理念灌输的目的是要能够融入组织。融入组织是骨干在组织中施展身手要跨越的第一道坎,也是必须要过的"坎"。只有把个人的职业生涯跟企业的命运融合到一起,你才具有了在这个组织中成长的前提。当然,融入并不是完全地抛弃自我。毕竟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是个性张扬的时代。所以,在融合的同时,骨干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完全赞成所服务组织的价值取向,对此,应做到"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要尊重组织的历史和现实,从而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上找到共同点。不能简单地选择一分为二、非此即彼的绝对思维,而要学会用合而为一,在"彼"与"此"之间还有"彼此"的选择这样的思维方式——这就是融合的境界了。</p>
<p>    骨干要主动接受灌输,只有把自己当成组织中的人,才能最终在组织中得到锻炼和培养,并得以成长,取得成功。</p>
<p>    没有一个组织会把重担交给一个不接受组织理念、文化和价值观的人。</p>
<p>    组织中,灌输需要通过不断反复强化来完成。这种强化过程,中国共   产党在组织建设上探索了一个成功的方法:整风。</p>
<p> </p>
<p>灌输,整风,等等,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培养组织的"自己人"。"自己人"只有一个衡量标准,那就是这个成员对组织忠诚与否。</p>
</div>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